烹饪化学
第七章 食品气味
第一节
气味的基础知识
为什么就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入鲍 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嗅觉(olfaction):主要是指食品中的挥发 性物质刺激鼻腔内的嗅觉神经细胞而在中 枢神经中引起的一种感觉 令人愉快的嗅觉称为香味(fragrance)
令人厌恶的嗅觉称为臭味(stink)
类胡萝卜素氧化裂解形成茶叶风味的某些重要化合物
3. 油脂自动氧化
4. 油脂的热分解
四、调香作用
通过使用一些香气增强剂或异味掩 蔽剂来显著增加原有食品的香气强度 或掩蔽原有食品具有的不愉快的气味
常用的香气增强剂:L-谷氨酸钠、
5’-肌苷酸、 5’-鸟苷酸、麦芽酚和
乙基麦芽酚
分类 定义 举例
单一酶与香气前体物
萝卜、芥子、山嵛
直接酶的作用 质直接反应生成香气物 菜、葱、蒜、洋葱等 质 由于酶的作用形成一 香气的形成 红茶香气的形成、
间接酶的作用 些中间产物,作用于香 酱油香气的形成也有 气前体物而形成香气 此作用
三、高温加热作用
1. 美拉德反应
2. 类胡萝卜素氧化分解的挥发物
一、生物合成作用
食品种类 水果类 生物合成产生香气的实例 香蕉、苹果等在未成熟时不具有特有的果香, 成熟后甜味及香气增加 刚屠宰的新鲜肉并无肉香气,存放中由于肉的 后熟作用产生肉香味
肉类
发酵类
酱油、醋、料酒等发酵类食品的特有风味的产
生 原料腐败变质后臭气的产生,是微生物代谢的 结果
腐败食品
二、酶的作用
2、嗅觉的特性
(1)敏锐 人的嗅觉相当敏锐,一些嗅感物质即使在很 低的浓度下也会被感觉到。据说个别训练有素的 专家能辨别4000种不同的气味。某些动物的嗅 觉更为突出,有时连现代化的仪器也赶不上。犬 类嗅觉的灵敏性已为众所周知,鳝鱼的嗅觉也几 能与犬相匹敌,它们比普通人的嗅觉约灵敏100 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