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89.63 MB
- 文档页数:350
八年级上册中图版地理知识点总结ppt地理是一个广阔的知识领域,也是全球化时代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中图版在八年级上册中设置了丰富的地理内容。
针对这些知识点,本文将基于PPT形式进行总结,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整理相关知识。
一、自然地理1. 大地形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山地、丘陵地、平原、高原和盆地等。
其中,青藏高原和亚洲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自然地理的两个重要区域。
2. 自然气候我国自然气候复杂多变,其中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性季节气候和高原季节气候等。
不同的气候区域对于该地区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1. 人口和城市我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城市数量也很多。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是我国四个一线城市,而成都、武汉、重庆和杭州则是我国四个新一线城市。
2. 交通运输我国交通运输发达,包括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水路交通等多种形式。
其中,高铁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为便捷、快速、安全的方式。
三、资源环境1. 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森林资源、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等。
我国的海洋资源也相当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2. 生态环境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空气和水体污染等,都需要我们共同去解决。
四、地球与人类1. 世界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国际之间的地理联系越来越紧密,并涌现出了一些对全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
2. 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旨在推动沿线国家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等多方面领域合作的倡议。
该倡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结:以上就是本次PPT总结的八年级上册中图版地理知识点。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地理概念、地理信息,更要通过实践活动、地理调查等途径,掌握更多有关地理的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逐步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
5、在探索记忆省级行政区名称、分布的过程中,提高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6、学会搜集资料和利用相关资料解决地理问题。
教学重点1、认识中国的地理位置2、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分布教学难点1、评价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教学2课时教学过程:一、位置优越师生交流:阅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探究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1、大部分在温带教师提醒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赤道和20°W、160°E经线,学生归纳中国的半球位置。
生:中国位于南北半球的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东半球。
师生交流: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属于热带;没有寒带。
教师组织讨论中国与俄罗斯、巴西的纬度位置,比较中国纬度位置的优越。
分组讨论的结果:a俄罗斯纬度高,寒带面积较广。
b巴西纬度较低热带面积广c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大,有少部分在热带,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兼备学生观察地图,找到亚洲、太平洋及中国,分析我国的海陆位置特点。
生: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中国日本、蒙古的海陆位置,比较分析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分组陈述结果:a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四面环海的岛国。
b蒙古位于亚洲东部,是距海较远的内陆国。
C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师:三过海陆位置的差异显著,导致这些国家气候、农业生产的不同,并对贸易、交通、海洋资源的开发也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总结(略)二、国土辽阔在教师的启发下,师生交流国体的含义以及所包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