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上册全册地理课件PPT
- 格式:pptx
- 大小:28.01 MB
- 文档页数:187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逐步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
5、在探索记忆省级行政区名称、分布的过程中,提高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6、学会搜集资料和利用相关资料解决地理问题。
教学重点1、认识中国的地理位置2、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分布教学难点1、评价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教学2课时教学过程:一、位置优越师生交流:阅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探究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1、大部分在温带教师提醒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赤道和20°W、160°E经线,学生归纳中国的半球位置。
生:中国位于南北半球的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东半球。
师生交流: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属于热带;没有寒带。
教师组织讨论中国与俄罗斯、巴西的纬度位置,比较中国纬度位置的优越。
分组讨论的结果:a俄罗斯纬度高,寒带面积较广。
b巴西纬度较低热带面积广c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大,有少部分在热带,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兼备学生观察地图,找到亚洲、太平洋及中国,分析我国的海陆位置特点。
生: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中国日本、蒙古的海陆位置,比较分析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分组陈述结果:a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四面环海的岛国。
b蒙古位于亚洲东部,是距海较远的内陆国。
C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师:三过海陆位置的差异显著,导致这些国家气候、农业生产的不同,并对贸易、交通、海洋资源的开发也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总结(略)二、国土辽阔在教师的启发下,师生交流国体的含义以及所包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