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 格式:doc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5
生物学名词解释1. 组织(Tissue):由相同类型、特定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结构,比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2. 器官(Organ):组织的结合形式,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组成,具有独立的功能,比如心脏、肺等。
3. 系统(System):多个相互合作的器官组合而成的功能单位,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4. 基因(Gene):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分子编码。
5. 突变(Mutation):基因发生的变异,可以是某个基因座上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或整个基因的结构发生变化。
6. 有丝分裂(Mitosis):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通过产生两个基因组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7. 减数分裂(Meiosis):生殖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通过两轮分裂,产生具有半数染色体数目的四个非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8. 显性遗传(Dominant inheritance):指一个个体只需要拥有一个显性基因就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9. 隐性遗传(Recessive inheritance):指一个个体需要拥有两个隐性基因才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10.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理论,指环境选择有利于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从而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
11. 进化(Evolution):在物种几代繁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累积和改变。
12. 基因型(Genotype):个体基因的全部信息,通常用字母代表不同的等位基因。
13. 表型(Phenotype):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结果,指个体的形态、生理特征。
14.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指基因的永久遗传性改变,可能由于DNA序列突变引起。
15. 表达型(Expression):指基因在表型上产生的效应。
16. 基因组(Genome):一个个体的全部基因信息,包括DNA分子中的全部基因。
17. 纯合子(Homozygote):染色体上的两个等位基因相同。
学生物的好处
生物是一门科学,它涉及到人类、动植物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研究生物有着诸多的好处,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然环境和保护它,甚至可以改善人类的健康。
首先,学习生物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大自然。
从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史,到生物多样性中的生态平衡,再到天然地理现象,生物学家都可以从它们身上学习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研究生物的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环境,例如维护森林,有助于减少污染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的合理使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并防止自然灾害等。
其次,学习生物还有助于改善人类的健康。
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和发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从而使人们更加了解生命科学。
通过对疾病的研究,人们可以知道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人类的健康。
此外,研究生物的知识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功能,从而可以合理改进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身体健康。
最后,学习生物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习生物时,学生可以学习到大量的科学知识,例如遗传、分子生物学、进化、生态学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科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生物有着许多的好处,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大自然,改善人类的健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人们应该
加强对生物的学习,了解自然规律,从而提升自己的科学知识和能力。
学习生物的好处
学习生物的好处:
I. 加强理解能力
1. 加强对生物学的理解,学习生物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生物学概念,加强对生命科学的认知,增强对大自然规律的理解能力。
2. 增强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认知,学习生物能够加深人们对化学、物理、地理等科学的认识,这些理论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生物的结构与
运作。
II. 提升学习效率
1. 加强学习能力,通过学习生物,积累生物知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2.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有关生物知识能够帮助解决问题,对解
决分子层面的问题尤其有用,而且能够帮助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形成更好的应用。
III. 增进人际交流
1. 提高人类之间交流的水平,学习生物能够使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有
一致的理解,有利于促进人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丰富语言,学习生物会学习以生物为本的词汇,让沟通能力得到极
大的提高,能够精准掌握生物学的概念和特征。
IV. 拓展了解大自然
1. 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学习生物会学习关于大自然的知识,加深我们对生物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了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把握会更加准确。
2. 开拓眼界,学习生物可以对大自然有更深刻的认识,让我们拥有更多的眼界,这种感知能够使环境保护等问题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V. 丰富多彩的世界
1. 开拓视野,学习生物可以拓展人们的视野,使自然世界变得更丰富多彩,更加灵活深入的认识世界。
2. 增强观察能力,学习生物能加强观察能力,辨识生物的形态结构,还有解读生物的分类和类型,把其中的规律弄清楚。
生物注意事项生物是我们周围的生命体,了解生物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我们保护和维护生物的生态环境,促进我们与生物的和谐共处。
下面将就生物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正确对待和保护生物。
1. 尊重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类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丰富程度。
每个生物都在生态系统中起着特定的作用,维持着生物群体的生态平衡。
我们应尊重和珍惜每一个生物,不论其大小和外貌。
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生物的特点,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生物灭绝。
2. 禁止非法捕捞和走私非法捕捞和走私是对生物的严重威胁。
一些珍稀物种如海龟、大熊猫等因为非法捕捞和走私而濒临灭绝。
我们应该加强对非法捕捞和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惩罚犯罪分子。
同时,加强生物保护区的管理,预防生物走私活动的发生。
3. 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生态资源包括水、土地、植被等,这些资源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例如,使用节水设备、减少土地开垦、进行植树造林等措施,减轻对生态资源的压力,保证生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链的完整性。
4. 遵守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法规是保护生物环境的重要法律依据。
我们应遵守相关法规,如合理处理废弃物、限制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等。
同时,我们也应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推动社会对生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5. 增加生物生活空间生物的生活空间是它们生存和繁衍的基础,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和增加生物的生活空间。
例如,扩大保护区域、建设野生动物走廊、规划城市绿地等都是有效的措施。
保护生物的生活空间不仅有助于它们的生存,也能维持生态平衡。
通过以上生物注意事项的探讨,我们了解到保护生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每个人都能尊重生物多样性,禁止非法捕捞和走私,合理利用生态资源,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增加生物生活空间,我们才能实现与生物的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一个美丽的地球家园。
希望这些生物注意事项的介绍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保护生物,让我们一起为创造绿色、健康的生物环境而努力。
生物的基本属性
1
生物的基本属性不包括()。
A、新陈代谢遗传繁衍
B、应激性、运动适应性和内稳态
C、物种多样性
D、生长发育
正确答案:C
2
【多选题】下列关于克雷格·温特尔说法正确的是()。
A、他测序出了人类基因组
B、他合成了生命
C、他合成的人工支原体没有借用天然的支原体外壳
D、他参加过越战
正确答案:ABD
3
为适应外界的变化,高等生物都有内稳态。()
正确答案:√
4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的一生都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正确答案:√
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和非生物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也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区别之一。
生物通常指的是能够进行代谢、增长、繁殖及自我修复的有机体,而非生物则是指无生命机能的无机物质或人工制品。
生物的特征很多,它们是遵循基因规律传递的,有着自主性和适应性,可以自我生产能量,能够吸收、利用和转化外界物质为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源。
而非生物则缺乏以上特征,不能自己产生营养物质和能量,只有依靠于外界环境的作用才能维持自身结构和稳定。
生物一般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植物是生命力强大的有机体,它们可以自己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供动物们呼吸。
植物还可以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从而提供给自身生长和发育所需的物质。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依靠生物钟和光、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不受外界环境的限制,自我适应能力强。
动物则是另一类生命力强大的有机体,它们通过摄食他们的猎物、寄宿体内营养微生物等方式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
不同于植物,动物通常需要外界环境提供温度、水分等多种因素才能维持自身生命能量的平衡。
动物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生物钟,可以进行行为周期调节,或者受到光、温度、食物等各种刺激而产生反应。
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它们作为生物体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再生和修复。
非生物则指的是物质的另一种形式。
例如绝大部分的矿物、土壤以及人工制品如车辆、建筑物等等都属于非生物范畴。
无论是矿物还是人造物品,它们对于自然界的生物而言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的一些潜在的危害,然而它们不会增长、繁殖证流、也不能自我修复。
总体来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前者具有生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而后者缺少,生命力也远远不及前者。
我们需要区分和认识两者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平衡。
109.各种生物类群常见代表生物植物:
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
苔藓植物:葫芦藓
蕨类植物:肾蕨
裸子植物:油松、侧柏、水杉
单子叶植物:玉米
双子叶植物:向日葵、花生、大豆
动物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腔肠动物: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水母
软体动物:河蚌、蜗牛、乌贼、田螺、鲍鱼、贝类、鱿鱼
环节动物:蚯蚓、水蛭、沙蚕
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甲壳类等)蝗虫、蜜蜂、虾、蟹、蜘蛛、蝎、
鱼类:鲫鱼、带鱼、鲨鱼、海马、中华鲟、四大家鱼
两栖类:青蛙、蟾蜍、娃娃鱼(大鲵)、蝾螈
爬行类:蜥蜴、壁虎、龟、蛇、扬子鳄
鸟类:鸽子、猫头鹰、鸵鸟、野鸡、企鹅
哺乳类:猫、狗、蝙蝠、鲸鱼、鸭嘴兽、海豚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五种关系在生物世界中,生物之间有多种关系。
有些关系是相互支持和促进的,而有些则极具竞争性。
本文将讨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五种关系,即合作关系、竞争关系、依赖关系、协同关系和寄主寄生关系。
首先,合作关系是指生物之间通过共同努力来实现共同的目标的一种关系。
例如,海豚和鲨鱼之间的合作关系,海豚可以使用超声波技术来探测猎物,然后鲨鱼就会扑击猎物。
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捕食猎物。
其次,竞争关系是指生物之间由于资源的稀缺而彼此竞争以争夺资源的关系。
例如,大象和狮子之间的竞争,他们都想要捕食某一种动物,而这种动物只存在少量,所以他们就会产生竞争。
第三,依赖关系是指生物之间需要其他生物的存在才能存活的一种关系。
例如,一些树种之间的依赖关系,它们之间可以彼此帮助。
这种帮助可能是在共同吸收营养物质方面,也可能是在防御食肉动物方面,从而让所有树种都能得到成长和繁衍。
第四,协同关系是指生物之间为了共同实现某种目标而在特定方面相互帮助的一种关系。
例如,一些鸟类之间的协同关系,它们之间可以在捕食小动物方面彼此协同,从而达到捕食食物的最大效率。
最后,寄主寄生关系是指生物之间有一个寄主,它的身体提供给寄生物提供生长和生存的环境的一种关系。
例如,牛虱和它的宿主的关系,牛虱可以从宿主的血液中获取营养并在宿主的体内进行繁衍,而宿主则可以从牛虱的身上获取到营养,从而维持它们自身的生存。
总而言之,生物与生物之间有五种关系,即合作关系、竞争关系、依赖关系、协同关系和寄主寄生关系。
五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和影响的作用,使得生物世界活跃多姿,互相建立起良好的相互关系。
生物的心得体会生物是生命的载体,是地球上最为复杂和神秘的存在之一。
在接触和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我有许多心得体会。
下面就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生物的多样性令人惊叹。
生命形式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多样性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从微小的细菌到巨大的鲸鱼,从绿色的植物到多彩的昆虫,生物世界中的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适应能力。
这种多样性告诉我们,生命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不断地在演进和适应环境中前行。
其次,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也令人称奇。
没有一个物种可以独立于其他物种而生存下去。
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例如,花朵依赖昆虫传播花粉进行繁殖,而昆虫则从花朵中获取食物。
这种互惠关系不仅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之间,还存在于微生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之间。
这个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提醒我们,我们必须认识到生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并保持生态平衡。
此外,生物的进化过程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数百万年的演化,生物适应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从而形成了现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进化的过程是基因的变异和选择的结果。
适应环境的生物更容易生存下来,并传递其优势基因给下一代。
这种进化过程不仅解释了现存物种的存在,还帮助我们理解和研究疾病的起源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生物进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轨迹。
最后,生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
人类是地球上最智慧的生物,我们与其他生物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
我们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药物和能源,并建立了农业、畜牧业和医药等生物学相关的产业。
然而,我们的活动也对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森林砍伐、水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威胁着许多生物的生存。
因此,我们必须保护自然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以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通过学习生物学,我深刻认识到生物世界的奇妙和多样性。
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进化过程以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都是我所感受到的重要内容。
我们应当保护和尊重生物,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解决我们面临的全球性挑战。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同一物种,而且包括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会发生在各种生态系统中,包括陆地、海洋和淡水水体。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物种的形成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
一、生物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1.1 共生关系共生是指在生物种群或属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其中的一个生物种群或属群对另一个生物种群或属群有利,但并不损害另一个就共存。
一般来说,共生可以分为三类:互惠共生、寄生共生和异种共生。
1.2 互惠共生互惠共生是一种双方均获益的共生方式,双方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比如,鸟类吃蜜蜂的花粉,而蜜蜂又通过同时收取花粉和花蜜来传播花粉,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互惠共生关系。
1.3 寄生共生寄生共生是指一种生物利用另一种生物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比如,跳蚤寄生在狗上,寄生虫以宿主为食物,狗就为寄生虫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
1.4 异种共生异种共生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共生,其中一方从另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则无害或稍有好处。
比如,常见的蚂蚁与蚜虫之间的共生关系,蚜虫为蚂蚁分泌甜汁,而蚂蚁则为蚜虫提供保护和摄食。
二、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2.1 竞争关系竞争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同一种或不同物种之间争夺资源的行为。
这种竞争是可以产生正面和负面效应的,有时也会对两方都产生相互妥协的结果。
2.2 捕食关系捕食是一种常见的竞争关系,指一种生物捕食另一种生物,如老虎捕食猴子。
2.3 竞争关系的影响竞争关系可能导致一方更有竞争力而成为优势种群,而另一方则可能对环境过于依赖而逐渐消失。
三、生物之间的共存关系3.1 共存关系共存是指不同物种在同一生态系统内共同生活,互相关联和互相影响。
共存关系的意义在于很多居民类别之间需要相互合作,有时还需要相互竞争,从而形成一个相互独立、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生物群落。
3.2 天敌和食草动物之间的共存关系在某些生态系统中,食草动物长期以来依赖于天敌,食草动物在相对平静的环境中生存,从而使天敌得以繁殖,维护自己的种群。
生物的定义和概念
嘿,大家好啊!今天咱来说说啥是生物。
有一回啊,我去公园玩。
看到草地里有好多小虫子在爬,树上有小鸟在唱歌,池塘里有小鱼在游来游去。
这些啊,都是生物。
生物呢,就是有生命的东西。
像我们人啊,动物啊,植物啊,都是生物。
生物都有一些特点。
比如说,生物会长大。
就像小朋友会慢慢长高一样,小树苗也会慢慢长成大树。
生物还会吃东西。
人要吃饭,小猫小狗要吃猫粮狗粮,花朵要吸收水分和养分。
生物也会生宝宝。
猫妈妈会生小猫,鸟妈妈会生小鸟。
生物还能对周围的环境有反应。
比如说,你去摸一下小猫,它可能会跑开或者蹭你;太阳出来了,花朵会张开花瓣。
所以啊,生物就是那些有生命、会长大、会吃东西、会生宝宝、能对环境有反应的东西。
以后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可以想想它是不是生物。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吧。
希望大家都能认识更多的生物,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大学生物知识点大全1. 细胞生物学1.1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1.1.1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薄膜结构。
主要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
1.1.2 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细胞内大部分生化反应发生在细胞质中。
1.1.3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1.2 细胞的功能1.2.1 细胞的新陈代谢:包括物质的合成、降解和能量的转化。
1.2.2 细胞的增殖: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1.3 细胞器1.3.1 线粒体:细胞的能量生产中心,参与细胞呼吸过程。
1.3.2 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1.3.3 高尔基体:参与合成、包装和分泌物质。
1.3.4 溶酶体:消化细胞内外物质。
1.4 细胞分化和多样性1.4.1 细胞分化:同一种干细胞分化为不同功能的细胞。
1.4.2 组织与器官:细胞的有序组织形成组织,多种组织形成器官。
2. 遗传学2.1 DNA结构和功能2.1.1 DNA双螺旋结构:由碱基对、糖基和磷酸组成。
2.1.2 DNA复制: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维持。
2.2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2.2.1 转录:DNA信息转录为mRNA。
2.2.2 翻译:mRNA通过核糖体翻译为蛋白质。
2.2.3 基因调控:包括转录因子和非编码RNA等。
2.3 遗传变异和突变2.3.1 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和缺失等。
2.3.2 突变的影响: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功能的改变,进而影响生命活动。
2.4 遗传与进化2.4.1 纯合和杂合:人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2.4.2 确定和多态:描写基因型和表现型的遗传概念。
2.4.3 自然选择和进化:适者生存和物种适应环境的推动力。
3. 生物化学3.1 生物大分子3.1.1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具有结构和功能多样性。
3.1.2 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多糖和纤维素等,提供能量。
3.1.3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构成细胞膜和激素。
1. 物种——“种”,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属之下。
一个物种中的个体一般不与其他物种中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生殖隔离)。
2. 亚种——生物分类学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是种内的一些群体,但彼此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染色体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且有不同的地理分布,不同亚种间的个体可以互相交配,产生具有生育能力的后代(地理隔离)。
3. 品种——指来自同一祖先,具有为人类需要的某种经济性状,基本遗传性稳定一致,能满足人类生产物质资料及科学研究目的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的群体,品种是人类干预自然的产物。
4. 类器官——原生动物的细胞质分化形成的特殊结构,执行着类似高等动物的某些器官的功能,如:鞭毛、纤毛、伪等都是运动的类器官。
5.包囊——原生动物在休止状态或外界环境条件改变时,自体外围分泌一种蛋白质的膜,度过恶劣环境,称包囊或“胞囊”,后生动物如某些原环虫,也能形成包囊,度过干、寒等逆境。
6.生物重演律——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按顺序重现其种族的系统发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一引起状况特征的现象。
例如:哺乳类的怪胎,在一定时期出现相当于鱼类的鳃裂。
这一现场是由德国博物学家弥勒和海克尔提出。
7.系统发育——亦称“种系发生”。
生物种族的发展史。
可以指整个生物界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即生命在地球上起源以后演变至今的整个进化过程;也可指一个类群(如各个科、属、种)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8.个体发育——指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等过程。
个体发育除了包括胚胎期的发育以外,还包括胚后发育。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个体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器官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9.网状神经系统——“散漫神经系”:神经系统的原始阶段,属于腔肠动物,全身只有神经细胞的突起互相交结成网状,没有主干神经部分,身体任何部分受外来刺激,全体都起反应。
第 1 页 共 15 页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以上B、C、D合称 ______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___作用。 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内环境与A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2)②的过程表示____________ 作用。 (3)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1.(1)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2)内环境 (3)内环境、调节 2.(1)肺泡 (2)肾小管的重吸收 (3)皮肤
体外体外体外体外内环境细胞CO2O2①②ABCD 第 2 页 共 15 页
二、非选择题 1.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有一个大约20~50 nm的间隙,它们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右图表示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化学突触及神经传导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间隙存在,使神经信号传导只有在某些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参与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 (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囊泡,后者再与 融合,而将神经递质释放进入突触间隙。 (2)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的反应。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 (3)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很快被胆碱脂酶所破坏。研究发现某些有机杀虫剂能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被破坏,结果 ,动物常处于震颤、痉挛之中,直至最后死亡。 2.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是人体内肠、胰岛、血液循环、肝脏和肌肉之间的糖代谢调节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被彻底消化后生成的葡萄糖经过①过程进入血液,完成此过程的细胞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这种信号被胰岛感知后,胰岛B细胞中的分泌的物质X增多,X是__________,合成这种物质的信息流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肠中长时间没有葡萄糖被吸收入血液,此时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而胰岛A细胞的活动加强,其合成和分泌的物质Y增加,物质Y是______________。 第 3 页 共 15 页
(4)图中物质X促进的过程有____________,物质Y促进的过程有__________(填标号)。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1.(1)高尔基体 突触前膜 (2)糖蛋白 (3)神经系统失去控制 2.(1)主动运输 (2)胰岛素、胰岛素基因 mRNA 胰岛素 (3)胰高血糖素 (4)⑦⑥、⑧
二、非选择题 1.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 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 。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 (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 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_______。后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根据其作用取名为生长素。 2.某学校生物研究小组为研究生长素浓度对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欲设计一实验方案,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一起完成该研究方案。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
转录 翻译 第 4 页 共 15 页
材料用具:已萌发的萝卜种子若干、移液管、培养皿、蒸馏水、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100 mg·L1、10 mg·L1、1 mg·L1、0.1 mg·L1、0.01 mg·L1) 方法步骤: ①取6个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移液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收集数据。 实验结果: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
100 mg·L-1 10 mg·L-1 1 mg·L-1 0.1 mg·L-1 0.01 mg·L-1 蒸馏水 据此初步判断促进幼苗生长的适宜生长素浓度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1.(1)胚芽鞘尖端 (2)促进生长 (3) 少 琼脂块 (4)多 吲哚乙酸 2.(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幼苗的影响不同 (2)①编号并垫上滤纸 ②取等量的5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滴入培养皿中 ③取等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已萌发的萝卜种子分别放入6个培养皿中 ④1 mg·L1~10 mg·L1 第 5 页 共 15 页
二、非选择题 1.20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三年后,水葫芦征服了所有水生植物对手,反客为主,在刚果河上游1500公里的河道上蔓延,阻塞了航道。为了消灭水葫芦,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最后是请来了海牛,一条海牛每天能吃掉40多平方米的水葫芦,于是河道畅通了,刚果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请回答: (1)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葫芦在刚果之所以能战胜所有对手,并在河道上蔓延是因为 。 (3)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4)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分别用除草剂和海牛消除水葫芦的效果及其影响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的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事例三:目前云南昆明滇池中水葫芦(又名凤眼莲,为水生直立和漂浮草本,繁殖迅速)疯狂扩散,覆盖水面,遮住阳光,耗去水中氧,使许多鱼类死亡。加之蓝藻大量繁殖,导致滇池部分水域水质黏稠,发黑发臭。 事例四:据国家林业局发布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1)从以上事例中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在草原地区,从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的角度出发,应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第 6 页 共 15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 (4)水葫芦与其它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构成 ,其中全部的水葫芦构成一个 。 (5)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1.(1)竞争 (2)当地养料、空间充裕,气候适宜,且没有天敌(或环境条件理想) (3)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用除草剂消灭水葫芦,费用大,有污染,且水葫芦很快适应,效果不佳。海牛以水葫芦为食,能有效控制水葫芦,成本低且无污染 2.(1)滥采乱伐、掠夺式开发利用、引入外来物种、过度放牧等 (2)在草原地区,应该科学地分析牧场的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 (3)速度 方向 (4)竞争 群落 种群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