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家具的产生及其意义

现代家具的产生及其意义

现代家具的产生及其意义
现代家具的产生及其意义

现代家具的产生及其意义

现代家具如何产生

世界各国的家具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受时代和地域、艺术流派和建筑风格的影响,在造型、色彩、材料和制作技术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别,从而形成了各自特殊的风格.中国传统家具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在家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7至18世纪的欧洲古典家具曾受中国风格的影响而发生过巨大的变化。

从古埃及王朝一直到欧洲工业革命前,家具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木器的历史。多个世纪来西方家具一直在木器的范畴中不断改变家具的造型,改进工艺技术,家具逐渐演变成一种精雕细琢的工艺品,过分的追求装饰而削弱甚至忽略了家具作为生活器具所必须的功能。一直到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后,家具的发展才进入了工业化发展轨道。在现代设计思想的引导下,家具设计摒弃了奢华的雕饰,提炼了抽象的造型,结束了木器手工艺的历史,进入了机器生产的时代。

1914年至1918年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大量人员死亡,欧洲大陆遭到严重的破坏。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1924年起,欧洲各国经济逐渐恢复过来,生产开始上升。1929年至1933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很快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从30年代起,欧洲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各国的建筑和家具获得了新的发展,开始走上现代主义的道路。同时,由于战争原因,很多国家出现了空前的住宅紧张,建筑家和家具师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讨。

20世纪初,首先在欧洲各国出现了一些现代主义运动。较有影响的是荷兰的风格派和德国的包豪斯,并由此奠定了现代家具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家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美国形成了美国国际风格家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中立,未蒙战灾,建筑事业非常兴旺,使青年建筑家们有机会迈步前进,竞头露角。1917年,荷兰的一些青年艺术家聚集在莱顿市,组成一个名为“风格”的造型艺术团体,史称风格派。其名称来源于风格派的首倡者万·陶斯柏主编的美术理论性刊物《风格》。主要成员有画家蒙德利

安、画家万·陶斯柏、雕刻家万·顿吉罗、建筑师及设计师奥德、建筑师及家具设计师雷特维尔德等。

风格派在1918年发表的风格派宣言中写道:“有一个旧的时代意识,也有一个新的时代意识,新旧之间的斗争可以在世界大战中和现代艺术中看到,战争在摧毁旧世界,新的时代意识正在一切事物中实现,而传统、教条和个人的优势妨碍这个实现。因此我们号召一切信仰改造艺术和文化的人去摧毁这个障碍,为形成国际统一的生活、艺术和文化而奋斗。风格派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成立的,力争为确立和阐明生活的新观念做出贡献。”

风格派又称为新造型派、要素派。在造型上主张以几何形体构成形式的美,认为用最简单的集合形体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其作品中多用垂线、水平线、长方形、正方形等线和几何形体,反对用曲线。色彩只用红黄蓝三原色,间或有一点白、黑、灰无彩色。

风格派中对家具有着巨大贡献的人物是雷特维尔德。他从小就在父亲的家具厂当学徒,1911年起自己开业从事木器制造。1915年进入夜校学习建筑,1919年在乌德勒支开设建筑事务所。同年在《风格》杂志发表其著名文章《将来的椅、桌、柜类应成为建筑物的抽象而实在的组成部分》,从而首次为家具提出了新的艺术设想。

雷特维尔德的家具,在结构上可以说与传统家具几乎没有一点相同之处,其革新的形式及配色,真正表明他的主张及风格派的特征。雷特维尔德曾对他所设计的椅子提出如下要求:“我所设计的椅子,应将所有零件都设计成极为简单的形式。换句话说,应选择忠实于本来的功能和所用材料的最原始形式,或者认为能产生最调和效果的形式。在结构上,每个零件不能有丝毫的变形,而且任一零件与其相邻零件之间应有明显的接合线,不能将某一零件从属于另一零件,应靠各零件之间的紧密结合而共同起作用。以这样的整体独立存在于空间内。形式应随从材料而产生”。

1917年,雷特维尔德设计了令人瞩目的红蓝椅,这是最早的抽象形态椅子,采用了立体派视觉语言的设计手法,把造型主义的美学延伸到三维空间中,成为风格派造型结构理论的典型作品。这个扶手椅的水平方向构件不是直接装在垂直的立柱上,而是采用螺钉接合将它们装配成一个整体,以此显示各个部分的结构

个性,框架之间的关系是经过精心计算而决定的。因此,整个设计存在着一种几何学的精确感觉,具有雕塑形态的空间效果和体量感。

1945年二次大战之后,现代家具发展迅速,到了50年代,已初步形成完整的现代家具体系。尤其是北欧四国的家具异军突起,从默默无闻变得誉满全球,形成现代家具的北欧学派;另一方面,美国有机家具的超前设计,意大利现代家具异彩纷呈,德国、日本迅速崛起,形成了灿烂辉煌的现代家具成熟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塑料和有机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在新材料的发掘和新工艺的应用上,现代家具出现了革命性的突破,并形成了60年代的塑料年代,70年代的技术设计风格,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进入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高新技术全面导入家具行业更为家具业带来了蓬勃发展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1)现代家具产生的意义

现在的生活中,现代设计无处不在,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在艺术设计中,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其他领域,或多或少都受到“包豪斯”的影响。

德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真正摇篮,从沐迪修斯对机械的肯定,到德国工业同盟的成立,一直发展到包豪斯,形成了一条现代主义发展的完整路线。包豪斯不但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教育体系,同时培养了一批现代主义思想的设计大师,在产品设计的程序、理论、风格上对德国、欧美及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三点使现代工业设计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包豪斯设计是现代家具的标志:现代家具的真正起源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创立,它顺应了大工业生产发展的潮流,为现代家具工业化发展开辟了正确的道路。

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的奠基人与创始人,他在包豪斯运动中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1919年3月16日包豪斯正式成立。1919年3月下旬,格罗皮乌斯拟定了重要的《包豪斯宣言》:“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装饰建筑物曾是纯美术的最高功能,他们过去是伟大的建筑艺术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在,艺术家

们在孤立的生活着,只有通过权体手工业者有意识的共同奋斗,才能把他们从那种状态中解救出来。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并且学会掌握建筑物的综合性,不论建筑物的整体还是它的局部都是综合性的,只有这个时候,他们的作品才能获得建筑性精神,过去作为沙龙艺术,它们已失去了这种精神。”

“艺术不是一门专门的职业。艺术家和手工艺匠人之间在根本上没有任何区别。我们应当建立一个手工艺匠人的行会,那里没有造成那种横亘于手工艺人和艺术家之间傲慢壁障的阶级区别。”

包豪斯学派的设计思想受到立体派、未来派、构成主义及表现派等多种新思想的影响,其教员成分也十分复杂,其中包括1919年5月第一批任教的建筑家格罗皮乌斯、立体派画家法伊宁格、瑞士色彩学家及美术理论家伊顿。1920年又有艺术家施莱默等人加入包豪斯。1921年又有万·陶斯柏来到这里,带来构成主义思想。稍迟,又有表现派画家康定斯基、风格派画家蒙德利安、匈牙利构成主义画家纳吉、俄国构成主义画家马来维奇等加入包豪斯。

1932年10月,纳粹党徒占领了德骚,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关闭了包豪斯。密斯率领全体师生怀着一线希望到柏林重建包豪斯,在不安中维持了6个月。1933年4月11日,盖世太保有占领了学校,使学校无法维持正常教学。密斯奔走无效,包豪斯终于在1933年7月宣布正式解散。

包豪斯学校虽然解散了,但他为现代主义设计所树立的丰碑,永远指引着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格罗皮乌斯的办学方针、设计思想,必将培养出更多的设计人才。

新中式风格家具有什么特点

新中式家具的四大内涵有哪些? 什么是新中式?对此有很多见解,也有很多争论。新中式并不是对中式风格的扬弃,更不是对纯粹中式元素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巧妙融合,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又具备现代感的新设计、新理念,以现代人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来打造的新的家居风格。 一、新中式风格之功能 有人认为中式家具好看不好用,特别是在坐具方面,部分明式坐具的线条过分横平竖直,与人体的腰背部曲线难以贴合。清式坐具背部繁复的雕花,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但是新中式家具兼具中式家具的文化内韵,又满足了我们对于现代人生化设计的舒适追求。 新中式家具风格

如沙发扶手、背靠、椅子的靠背、座板等,融入了科学的人体工学设计,具有严谨的结构和线条,沙发坐垫部分的填充物偏软,靠背部的偏硬,加上特制的腰枕,贴合人体曲线,更具人性化设计。在新中式家具的设计探索上,应该允许更多的创新和试错,逐渐找到适合中国人的家具风格。 二、新中式风格之和谐 如果说中式家具是山,体现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霸气;那么新中式则是海,体现的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包容及融合中通的和谐。新中式家具的“和谐”体现在它对生活方式的表达和对主人情感的把握。年轻人崇尚时尚,中年人偏爱大气,老年人却追求古典。 三代同堂的家庭里,怎样的家具才能兼顾大家的感受?唯有新中式!新中式家具简化了传统家具繁复的设计,融入现代化元素,使得家具线条更加圆润流畅。新中式家具以文化的韵味、混搭的材质、人性化的功能和设计,成为三代同堂家庭的共同选择。 三、新中式风格之文化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任何一种风格演绎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以此来传递特定文化氛围中人们的生活追求。那么新中式便是以中国传统古典文化作为背景的。营造的是极富中国浪漫情调的生活空间,如红木、青花瓷、紫砂茶壶以及一些红木工艺品等都体现了浓郁的东方之美,这正是新中式风格与其它风格所不同的地方。

家具发展史

中外家具发展史 中国传统家具源远流长,随着人们生活起居习惯的变化,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商、周和三国时间“席地跪坐”的矮形家具,演变到隋、唐、五代到北宋而定型“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以后又经过约五、六百年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到明代达到了其艺术的顶峰。中国家具随人类生活的改变而改变,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原始时代 在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西半坡遗址发现有高出地面约10厘米左右的土台,据考证是“床”的形状,也许是中国家具的源头。开始时,土台铺设防潮的草或荆条纺织的席,后来发展到在土台上铺设“筵”(竹篾编的席)。当时人们的室内生活不仅坐、卧、睡眠在土台上,连吃饭、待客也在土台上,所以后来人们称待客宴会为“摆筵席”。 我国在陕西临潼发现出土的姜寨遗址也看到了可供一家人休息、寝卧的土床;在斯卡拉的史前石头房子里同样可找到一些用石头、石块或石板铺成的凳子和床;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人们是用当地的主要建筑材料――粘土砖砌成的桌和椅,这些原始的家具由于其宠大而笨重被固定在地面上,才能保存至今。 商周时代 在我国商代的家具形式中已有了“几”和“榻”,这在甲骨文中有所记载。“几”是在长方形板下两端带足的家具,“榻”是一种无顶无框的小床,“几”与“俎”酷似,“榻”与“禁”相仿,显然,“几”和“榻”是由“俎”和“禁”演变过来的,且这种演变是那样直接,无需复杂地改造,只要简单地模仿加工即可。在这以后的家具中,“几”、“案”、“桌”等形式均是“俎”的形象演化。 西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公元前722-481年),人们的室内生活仍保持着席地跪坐的习惯。家具的种类除商朝延续下来的以外,又出现了凭靠的“几”和“屏风”、“衣架”等。在装饰纹样上多为饕餮纹、龙纹、凤纹、云纹、波纹和涡纹等。 秦汉时代 秦汉时代,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由于经济制度的改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

世界现代家具设计师100名

世界现代家具设计师100名(四) 8 马歇尔·布劳耶(1902-1981) Marcel Breuer 马歇尔·布劳耶1902年生于匈牙利,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及雕刻,1920他18岁时获得了一笔奖学金去维也纳学习,因他发现自己更喜欢实用艺术,同年又进入了刚成立的德国包豪斯学习,直到1924年。1925-1928年包豪斯毕业后便接管了包豪斯公司作坊,并成功开发出了知名的钢管椅。1935年包豪斯解散后侨居英国,继续完成了他以胶合弯曲板为主的系列家具设计,1937年转迁美国,应格罗皮乌斯邀请担任了哈佛大学教授。1938年与格罗皮乌斯合作在剑桥和麻省开办了建筑事务所,1946年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1981年逝世于纽约。 在包豪斯学习期间,使他有机会结识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等设计大师和接触到各种先锋派的艺术观念,在消化吸汲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并在新材料的开发、新功能形态的开发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预订(Slatted)椅是他的典型的第一件现代主义作品,与红蓝椅有着相似的构成手法。藤编坐面和靠背的悬臂钢管椅是他的成功之作;为康定斯基住所设计的瓦西里椅是现代家具的经典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造型是当时流行的“立体派”、“风格派”和“结构主义”等设计思想综合的结果。与瓦西里椅同时设计出来的拉西奥沙几也是一件重要的杰作,是最简洁的一件家具。在材料应用方面,除了弯曲钢管的成功开发应用之外,他还对其它的家具材料,如铝合金和模压胶合板的探索也卓有成效。 布劳耶在美期间更多的是从事建筑设计,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过相对于家具而言,家具设计方面对后世的影响几乎更大一些。 9 费尔南多和亨伯托·坎帕纳兄弟 Fernanolo & Humberto Campana 巴西家具和产品设计师 亨伯托·坎帕纳生于1953年,费尔南多·坎帕纳生于1961年,哥哥亨伯托1972-1977年学习法律,弟弟费尔南多1979-1984年学习建筑设计。两兄弟于1983年开始合作办设计工作室。1999年获美国乔治·纳尔森设计奖。2003年作品参展德国科隆国际家具展会,同年参加了韦特纳设计博物馆的航天器设计。在家具设计和室内装饰界,坎帕纳兄弟许多创造性的设计一直广受好评。天鹅绒的蟒蛇状沙发(Boasofa)和寿司碎布条椅使得意大利的制造商埃得纳(Edra)公司在世界设计竞争中一直处于突出的位置。他们的设计,特别在选材方面往往是超乎常规。有些材料出自高科技实验室,有些出自贫民窟,如铜管、小木条、碎纤维、绳索和竹棍等,都可以组合到坎帕纳兄弟设计的产品之中。如知名的贫民窟(Favela)椅,就是碎木条用胶和钉子将其构成的扶手椅。 坎帕纳的许多产品都是由大量的相同的零件构成,有时候可以获得丰富的奢侈的产品,有时候则是很小的产品,如爆炸型水果盆。这些设计都具有偶发的即兴创造性,非常规的工业方式生产,常留给人一种不固定的和充满生机的印象,产生某种非特定的联想,如用天鹅绒管扭缠在一起就形成了蟒蛇沙发。而碎布椅就好象有人不经意地扔了一堆布条在上面。

中国家具的演变过程

中国现代家具,是随着人们社会个活的改善和提高.社会文化科学酒店家具的进步逐渐发展起来的。如果我们现代家具演变由来把占家具I艺称作家具的文化艺术v那么,历代家具,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社会物质文化丰富的一个组成部分,并 且是一部伴随人类今活史日常用具的象征同典。这种家具文化艺术.深深扎根相隐藏于中国人民的生活与思想 之中。 鉴赏中国古家具的工艺与文化,必然要了解古家具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和它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工艺状况。只有这 样,才能很好地认识和鉴赏古家具。比如,古家具在结构形式方面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古家具的改进与制作和人 们的食物(耕种的善衍——农具)、衣服(纺车)、交通运输(马鞍、车船)、住房(建筑)、文化(印刷术)、水的利用 (木盆桶、木水车)等生活相联系,其木结构形式也和这些生活产业的变化相联系。各个历史阶段所产生的家具 特征,都和以上诸多方面以及为此所必须的生产劳动[具与技术运用是相联系的。鉴赏中国古家具历代品牌的样板或 是桔品,是要以各个朝代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的统治期、兴盛期遗传下来的,或者说是以官方的,民间的品 牌样板或是梢品留下来的。我们必须宏观地看待占家具的历史品牌特征,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有什么样的工 艺结构,有什么样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改进了什么]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家具,酒店家具,板式家具 所以,我们应该从历代古家具特征方面正确认识古家具的文化艺术。 一、按历史顺序认识古家具工艺 古家具是按历史顺序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各个历史时期的技术特征、结构方式、工艺规则。而且,家具 的发展有”借鉴”,有“扬弃”。所谓“借鉴”’“鉴”的意思是镜子。“借鉴”就是根据每个时期人们利用家具的生活 方式,进行历史的对照v进行取长补短的制作。所谓“扬弃”,指家具在历史顺序这个过程中“扬”的是传统的独特 风格;传统的〕艺结构;传统的民俗特点;传统中应该保存的样板品牌和艺术之美。 ”弃”的是低质的、简单的、粗 劣的、不适用的,不合时代标准的,不能耐久使用的。:、客观的认识古家具的抛弃 酒店家具:https://www.doczj.com/doc/747536696.html,/ 电子烟:https://www.doczj.com/doc/747536696.html,/ 茶树精油:https://www.doczj.com/doc/747536696.html,/ 汽车坐垫:https://www.doczj.com/doc/747536696.html,/

家具营造实验报告

营造实验的目的: 通过家具的建造, 对建筑的结构和构造连接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对材料的性能和建造方式及过程有一定认识和理解,理解建筑的功能特征及建筑的物理特征。 了解建筑的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空间形态的基本要求。 把设计和实践结合起来,将“研究、设计、实践”结合起来,设计前先进行调查研究,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学习,并学以致用。 研究过程: 现代家具分类: 现代实木家具研究: 实木家具是指主要承重构件采用具有与实木有相近加工和连接特征的材料构成的家具。现代实木家具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实木家具它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传统实木家具的原材料是实木.而现代实木家具的原材料是实木或是与实木有相近加工和连接特征的材料。如实木拼板、集成材、胶合木、竹集成材等材料都可以用与实木相同(或是极为相近)的连接方法和加工方法制造家具。 传统实木家具又称框架式家具,它是以樟接合的框架构件或是框架嵌板结构构件所组成框架为承重构件,嵌板镶嵌于框架之上只起围合空间或分隔空间的作用,结构为整体式,不

可拆装。现代实木家具有框架式结构.又有板式结构。结构既有整体式,又有拆装式,但拆装式结构的比例越来越高。整体式实木家具以樟接合为主拆装式实木家具则采用连接件接合.或是桦接合和连接件接合并用。

传统实木家具采用手工或机械加手工的加工方式。现代实木家具强调要采用工业化加工方式、并要符合绿色产品要求即在材料、结构、加工工艺、产品流通等方面必须与现代社会需求、先进生产装备、先进技术保持基本一致。为此,现代实木家具的构成方式和接合方法完全不同于传统实木家具,必须从现代实木家具特征角度对传统实木家具构成方式和接合方法进行改良,或是创造新的构成方式和接合方法。在本文中介绍的是目前为止现代实木家具中常用的接合方法。 现代实木家具的接合方法主要有榫接合、连接件接合、胶接合、钉与木螺钉接合等。 1、榫接合 榫头又有整体式榫与分体式榫之分。整体式榫是指榫头与零件成一整体,而分体式榫是指榫头与零件不成一整体。现代家具生产中榫接合一般借助胶粘剂提高接合强度,因此常应用于无须拆卸部位的接合。 现代家具榫卯结构类型: 图2整体式榫接合 图13分体式榫的种类 图13复合式榫的种类

家具是由材料、结构、外观形式和功能四种因素组成.

摘要: 家具是由材料、结构、外观形式和功能四种因素组成,其中功能是先导,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构是主干,是实现功能的基础。这四种因素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由于家具是为了满足人们一定的物质需求和使用目的而设计与制作的,因此家具还具有功能和外观形式方面的因素。下面阐述这四个要素的主要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 1、材料 家具是由各种材料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加工而成制造的,材料是构成家具的物质基础。所以家具设计除了使用功能、美观及工艺的基本要求之外,与材料亦有着密切联系。为此,要求设计人员务必作到以下几点: (1 熟悉原材料的种类、性能、规格及来源; (2 根据现有的材料去设计出优秀的产品,做到物尽其用; (3 善于利用各种新材料,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美观性,降低产品的成本。材料是构成家具的物质基础,在家具的发展史上,从用于家具的材料上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除了常用的木材、金属、塑料外,还有藤、竹、玻璃、橡胶、织物、装饰板、皮革、海绵等。然而,并非任何材料都可以应用于家具生产中,家具材料的应用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其中主要应考虑到下列因素。 (1加工工艺性。材料的加工工艺性直接影响到家具的生产。对于木质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要考虑到其受水分的影响而产生的缩胀、各向异裂变性及多孔性等。塑料材料要考虑到其延展性、热塑变形等。玻璃材料要考虑到其热脆性、硬度等。(2质地和外观质量。材料的质地和肌理决定了产品的外观质量的特殊感受。木材属于天然材料,纹理自然、美观,形象逼真,手感好,且易于加工、着色,是生产家具的上等材料。塑料及其合成材料具有模拟各种天然材料质地的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着色性能,但其易于老化,易受热变形,用此生产家具,其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现代家具史.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现代家具 (一)曲木家具 托耐特(1796~1871)生于莱茵河畔伯帕特的工匠之家,1842年6月,托耐特的“用化学、机械法弯曲木技术”在维也纳获取了专利。1852年,托耐特经过研究以后发明了加金属带使中性层外移的曲木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些原理现在仍用在很多曲木机上,并将其称为“托耐特法”。从1895年开始生产的14号椅子(也称维也纳椅),是托耐特家具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到1903年已累计生产5000万件,目前仍在继续生产。1860年开始生产的7027号曲木摇椅,生产期年产量达10万件以上。这种椅子打破了千百年来椅子设计原则,将“动”的观念融合到作品中。 (二)手工艺运动 手工艺运动主要是英国的艺术运动,1888年由莫里斯(1834~1896)倡导。这一运动的基本思想在于改革过去的装饰艺术,并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廉价产品来满足人民的需要,因而它标志着家具从古典装饰走向工业设计的第一步。 (三)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1895年由法国兴起,1905年结束。新艺术运动是以装饰为重点的个人浪漫主义艺术,它以表现自然形态的美作为自己的装饰风

格,从而使家具像生物一样也富于活力。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海格尤马特和比利时的饭·德·菲尔德等。他们的作品虽然有些过于罗曼蒂克,而且因不适于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最终被淘汰,但他们使人们懂得应当从对古典的模仿中解放出来,这是欧洲古典主义艺术传统向现代主义运动的过渡阶段。 (四)德意志制造联盟 德意志制造联盟是一个由德国建筑师穆特修斯倡议的,与1907年10月在慕尼黑成立的协会,成员包括艺术家、设计师、评论家和制造厂商等。穆特修斯曾经到过伦敦,因而受到莫里斯公司及“手工艺运动”的深刻影响。他主张“协会的目标在于创造性地把艺术、工艺和工业化结合在一起,并以此来扩大其在工业化生产中的作用”。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实践活动在欧洲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并导致了1910年奥地利工作联盟、1913年瑞士制造联盟和1915年英国工业设计协会的先后成立。德意志制造联盟曾于1937年被纳粹分子关闭,1947年从新恢复活动。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现代家具 (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艺术运动及学派 1、风格派 1917年在荷兰的莱顿组成的一个有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为主要成员的集团,将画家蒙德里安和万杜埃士堡在绘画中创造的具有全新、自

家具的概念与意义

家具的概念与意义 家具贯穿人类生存的时间和空间,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先人的一垛泥土,一块石头或一段树桩等最原始的坐具形态,到豪华威严的御座,再到当今高雅舒适的沙发,都充分显现了人类的进化和社会进步。家具以其独特的多重功能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具也永远处于不停顿的发展变化之中,家具不仅表现为一类生活器具、工业产品、市场商品、同时还表现为一类文化艺术作品,是一种文化形态与文明象征。 1、家具的概念 具体而言,家具是人类衣食往行活动中供人们坐、卧、作业或供物品贮存和展示的一类器具。当然人类的衣食住行活动还应包括为生存而展开的室内生产作业和社会交往活动。 抽象而言,家具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繁衍必不可缺或的一类器具与设备。以哲学的高度进行概括,家具是建筑环境中人类生存的状态和方式,建筑环境当然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人类生存方式的进化与转变促进了家具功能和形态的变化,而家具的存在形态又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这便是广义的家具概念。 2、家具存在的哲学意义 家具,无一例外都是存在主义家具。它是人的存在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没有家具的人的存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至少是严重的残缺。 家具是人类告别动物的生存习性和生存状态的必须手段和条件。正是因为家具的创造和使用,才使人与动物拉开了距离,才使人拥有了人的体面与尊严。在当今社会很难想象没有家具的衣食住行为将使人处于怎样一种尴尬与狼狈的状态,正是基于家具存在的基本意义,所以说家具诠释了“人类文化地生存,动物本能地生存”这一至理名言。 3、家具的功能意义 家具与建筑同宗同源,家具与建筑室内共同构建人类的生存空间,家具依附于建筑,家具功能是建筑功能的延伸,但与建筑功能对应,它又有其独特的功能意义。 如果说建筑的原始功能是御寒暑,避风雨和防止野兽侵袭,那么家具的原始功能则是坐、卧和储存。如果说建筑的最佳功能是身心两安,那么家具的最佳功能是舒适、高效和美观。 家具帮助人们实现衣食住行活动中坐、卧、休闲和作业的基本功能,同时实现物品的收纳和展示等基本功能。人类正是通过家具来消化和享用建筑室内空间,家具成为了人类消化和享用空间的必要条件和手段。

现代家具的孕育与形成

上篇:现代家具的孕育与形成 第一章现代家具的设计渊源:新风格与文化交流第一节古代和18世纪理论上的简约与功能主义 1.早期希腊的简约与功能主义 简约、功能主义和美紧密相联的概念要回溯到古希腊时期,希腊哲学家与政治家对所有的这些顶礼膜拜。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美德在于人的功能性”,他从美学的角度对此观点进行了说明,“一个吹笛手,一位雕刻家或是一位艺术家,任何人都具有一种功能或行为,而他们的美德就在于其功能性。”他用美和功能简述了“美德”。简约是希腊人的优点所在;与东方波斯家具的虚饰相比,希腊家具重在其使用功效,而并非只是一种外表花哨华丽的装饰品。在古代,希腊与波斯风格齐头并进,因而它们对家具设计的影响持续了两千多年。希腊的简约与功能主义特立独行,它不同于19世纪那种排斥伦理学及美学的理论上的实用主义。这种实用主义视美学的品质与适度为同时要达到的要求,而不认为美是功能主义的必然产物。“设计师的功能主义”虽常常是简洁的(但也绝非一成不变),但它并不需要野蛮与原始,恰恰相反,它实际上还拥有一种“优雅”。按照现代人的观念,一件家具的设计与制作是分开进行的,但正因为如此,这种双重性所拥有的一种非现实性又反过来严重影响到我们所设计制作的产品。而希腊人的观点则截然不同,在他们那儿不存在两种表达——“艺术”与“工艺”,而只有一种“techne”,其最恰当的解释是“技术”。“技术型”的希腊人在确保家具产品本身的美观实用的前提下生产着家具。 直到18世纪初,其他国家和地区才开始慢慢接触到希腊人的这种自然而然的,简约且优雅的功能主义。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引领着希腊功能主义的发展;维特鲁威(Vitruvius)的希腊新古典主义理论是其发展的强有力的催化剂。以革新理论影响了劳吉尔(Laugier)和卡罗·洛都利(Carlo Lodoli,1690-1761)(18世纪主要的两位实用主义者)的科迪默(Cordemoy)曾说过,古人仅仅能够证明的便是像维特鲁威说的“遵照理性与事实”—这样一句在18世纪发展至园艺方面的格言:不管谁建造房屋或种植树木花草,都应该了解“从事实与使用出发,所有的美都会延续”的道理。

卖家具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

检测木材干湿度 含水率高了,木材就容易翘曲、变形,通常情况下,因此可以采取手摸的方法,用手摸摸家具底面或里面没有上漆的地方,如果感觉发潮,那么木材的含水率起码在50%以上,不宜购买。 还有一个办法是往木材没上漆处洒一点水,如果吸收的速度很慢或根本不吸收,说明木材的含水率高。 考察家具的材料 家具的表面用料一般要求采用硬杂木材料;大衣柜腿的厚度要求达到2.5厘米,太厚就显得笨拙,薄了容易弯曲变形;不能有虫眼、掉沫 结构是否牢固 在挑选椅子、凳子、衣架等小件家具时可以在水泥地上拖一拖,轻轻摔一摔,如果声音清脆,说明家具质量较好;如果声音发哑,有劈哩叭拉的杂音,说明榫眼结合不严密,结构不牢。 四脚是否平整 家具的四脚是否平整,将家具放在平地上晃一晃便知道了。有的家具只有三条腿落地,稳定性能肯定不好。还要看一看桌面是否平直,不能弓背或塌腰,如果桌面凸起,玻璃板放上去会打转。 包边、封边是否平整、严实 1家具分类; 2按选材分; 实木,藤制,软体,玻璃,金属,密度板, 3按风格分;日式,欧式古典,欧式现代,(北欧丹麦,挪威,德式现代,)中式, 明清,美式. 4按定位分;儿童,成人, 都市白领功能. 5按时代分;古典,新古典,现代,时尚,(后现代). 6按价位分;高端10--100万/套,中端5万元左右,低端产品1万元以下/套 价位实质是承诺顾客产品的品质,功能,品牌服务物超所值. 四大家具生产基地 1广东,现代家具;如深圳,广州东莞,顺德,这些主要生产板式,玻璃,金属,现代欧式和台湾风格的产品. 2东北,实木家具;沈阳,黑龙江,部分城市生产(水曲柳)的实木家具. 3四川板式家具的产品款式,工艺质量略差与广东.

中外家具发展史

桌子用途最广,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人人必需,所以桌子的种类也比较多,有长有短,短者为方桌,长者为油桌。油桌是桌子的基本形式,是最普遍的长方桌(图4—38),常与灯挂椅配置使用。方桌就是正方形的桌子,一般有大小两种尺寸,大的叫“八仙”,约三尺三寸见方,适宜坐八个人;小的叫“六仙”,约二尺六寸见方。还有一种叫“一脚三牙方桌”(图4-39)它虽然是案形结体,但由于尺寸较小,人们习惯称之为桌。这种案形结体的家具,一般把较大的称为案,较小的称为桌。炕桌(图4—40)是一种矮桌,一般为长方形。另外,还有书桌、琴桌、条桌、半圆桌(图4—41)和抽屉桌。 (三)橱柜类 橱柜类家具的式样有方角柜(图4—42)、圆角柜、四件柜、亮角柜、闷户橱、矮柜以及用来收藏书籍、古董的博古柜或架类。 圆角柜(图4—43)俗称面条柜,形式简捷,方中带圆,仅有的一点点装饰便是柜锁上的扣环;两件柜(图4—44)由一件顶柜与一件竖柜合成,为明代遗物中常见式样,均用做贮存衣物。 矮柜主要有三屉矮柜(图4—45)和四屉矮柜,式样整洁,为存贮衣服之家具,白铜饰件,纹样美雅。闷户橱(图4—46)较矮柜略长,进深略窄。橱面两端横木为翘头,是明式家具中具有案类和柜类两种功能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家具。另外,衣箱、官皮箱和百宝箱更以简捷实惠著称于世。 (四)床榻类 床榻类的式样在明代也达到了极大的丰富,主要有榻和架子床。 榻(图4—47),又称罗汉床,即床面之上三面有矮围子。榻的差异除床身有宽有窄、式样有束腰或无束腰外,主要变化表现在围子的作法上。最简捷朴质的只有三块光素的整板,正中的一块稍高,或有的整板加一些浮雕花纹,图案或简或繁;另一种是围子四周有边框,中部用短材攒接出各种各样的花纹。架子床(图4—48),床四角有立柱,柱间有矮围子,柱上端承床顶,下有底座。有的架子床有门围,就是正面两侧多加两立柱,故称为“六柱床”(图4—49)。没有门围的架子床,帐子挂在外面,即把床顶罩在帐子里;有门围的架子床,把帐子挂在架子里面,使围子的花纹露出来,被浅色的帐子一衬托,显得格外美观。 (五)台架类 有面盆架、巾架、衣架、镜架和灯台等。 面盆架(图4—50)有高低花素之分;巾架、衣架(图4—51)也有花素之别;而灯架(图4—52)则品种繁多,形式多样。明代衣架至今还保留在民间。 (六)屏座类 主要有座屏和折屏两大类。座屏就是下有底坐、不能折叠的屏风,有单扇、两扇、三扇,也称之为插屏;折屏就是可以折叠的屏风,也称作围屏,有六扇、八扇、十二扇等。 木制屏风中,有的屏身镶以各种石材,有的裱糊锦帛,并加以书法、绘画、雕刻和镶嵌。屏是士宦和文人家庭的常备之家具。屏风在布置方面也是灵活多样的,有的设在宫殿厅堂之中,造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有的设在床榻之后;也有的放在过厅书斋之内,用屏风起隔断作用。另外,屏风也可移动,将它移至庭院组成一个聚会、下棋、聚宴的临时环境。屏风之前设一方桌,周围放四个绣墩,在宽阔的庭院里有一个屏风就可起到集中的作用。 四、陈设与布置 明、清两代室内家具布置多以对称手法为主,常以堂屋后檐窗为背景,临窗置案,前放方桌,两旁为椅子。卧室以炕桌为中心,配以炕桌、茶几、椅子和方凳、圆凳。 书橱、书架、竖柜、大柜等也都成对摆置。分隔室内空间常采取博古架与各式门置的综合利用,使室内变化灵活,晚期有穿衣镜出现。

家具行业发展历史

家具行业发展历史 一、中国家具发展史简述 中国家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中国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 家具,通常指“桌椅板凳”之类,中国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决定了中国家具发展的方向。魏、晋时代人们习惯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多为低矮型,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榻等。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到唐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人们开始坐高,双足悬起,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人所使用,中国垂足家具逐渐兴起,经五代十国至宋代垂足家具才定型,各种配合高坐的家具也应运而生,垂足家具完全取代席地家具,制作工艺也基本成熟;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家具达到鼎盛时期,对家具的生产、设计要求精益求精,真正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聚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艺术风格。在现存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1.1中国家具的起源与发展史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与变革: 第一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中国在商代进入青铜文明时期,在日常生活当中,祭祀活动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礼器也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有部分器物可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如“禁”,是商周时期放酒器的台子,造型浑厚,纹饰多为恐怖的饕餮纹。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从出土的一些漆器残片上,可以看到丰富的纹饰,其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春秋到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大有提高,家具的制造水平也有很大提高。由于冶金、炼铁技术的改进给木材加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坐、跪于地上,所以主要的家具品种是几、案等。 商周时期开始有使用屏风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其制作和髹饰都已相当精美。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浅谈现代城市家具设计

浅谈现代城市家具设计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吴海龙发布时间:2009-4-3 阅读:1724次【字体:大中小】 摘要:城市家具的使用功能和艺术风格总是具有时代的印记,由所在时代的设计潮流、施工工艺和材料运用多决定,也是当时的哲学思想、社会经济、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在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应该创造人性化场所为目标,让人们能有个理想的户外空间。 关键词:城市景观城市家具人本生态地域 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活动的场所。拥有一个宜人、和谐、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无疑是居住在城市中人们的强烈愿望。现在城市中的一片绿荫、几条座椅、一盏路灯、几个垃圾箱、一组指示牌……都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不仅需要舒适的小家园,更需要城市艺术化的大环境。城市家具作为城市空间的要素之一, 已是城市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独特的视觉形象与城市景观的有机结合, 已成为城市文化美、整体美、区域特色美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人们活动的主要载体,设计师如何创造出符合人们行为、心理需求的“城市家具”,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是城市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内容。 一.城市家具的概念 “城市家具”一词源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它是英文“Street Furniture”的中文解释。城市家具是从街道家具发展而来的称呼,它泛指遍布城市街道中的诸多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指一切在城市中的视觉物质形态,一般指对街道空间所有设施的统称。包含有建筑和设施两个概念, 也就是说包括一部分小的城市建筑设施和公共设施。主要泛指交通、安全、商业、咨询、休憩和环保等方面, 如候车亭、招牌、售卖亭、路灯、垃圾筒、小的雕塑等。一般布设在街道、广场、绿地或其他公共部位,是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家具是指依附于城市空间展现现代城市风貌、为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的市政公用设施、装置。之所以称之为“城市家具”,是因为它准确地诠释了人们渴望把城市变得像家一样和谐、整洁、舒适和美丽的美好企盼。它们形成街道和广场的环境特质,是街道空间和景观组织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体现城市景观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 二.城市家具的分类 按其使用服务功能大体分类为: 1. 公共休闲服务设施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为满足人们休息、健身、娱乐等要求而设置的“城市家具”,主要包括休息座椅、健身娱乐设施、电话亭、公共饮水器、邮筒、售报亭、照明灯具等。 2. 交通服务设施 是指城市街道中主要用于交通指示、组织的设施,包括路灯、交通指示灯、交通指示牌、路标、人行天桥、候车亭、候车亭、路障、自行车停放设施、加油站、无障碍设施等。 3.公共卫生服务设施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为满足人们公共卫生要求而设置的“城市家具”,主要包括垃圾桶(烟灰皿)和公共厕所。 4 .信息服务设施 为满足人们城市公共空间和环境的认知,引导人们快速到达目的地而设置的“城市家具”,主要包括户外广告、信息张贴栏、布告栏、导向牌等。 5 .美化丰富空间设施 是指那些为城市街道增添艺术气息,美化和丰富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设施,包括花坛、雕塑、喷泉、

(完整版)家具发展史复习题

家具发展史复习题 1、早期希腊的简约与功能主义特点 简约、功能主义和美紧密结合是古希腊时期设计思想的主要特点,这种设计思想对家具设计的影响持续了2000多年。 简约是希腊家具设计思想的优点所在,它注重使用功效,不赞成把家具设计成一种外表花俏的装饰品,提倡美学的高品质与装饰的适度。 提倡注重设计简洁的同时,反对野蛮与原始,并认为艺术与工艺应该是自成一体的。 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家具设计往往将功能化的实效性与极端的简洁性相结合,典型的椅子“Klismos”极具功能性,铆钉暴露,椅背有功能化的弯曲度2、17世纪新希腊功能主义的原则 17世纪50年代后期劳吉尔的关于新希腊功能主义的著作在建筑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洛都利将功能主义应用到家具设计中,洛都利认为椅子的靠背应当适合人的背部,椅子的座面应当适合认得臀部。洛都利还认为家具基本的造型应依据自然法则,而且应具有造型的表面平滑时最受重视的自然现象的几何纯粹性。中国家具 3、举例说明18世纪初期英国家具设计的特点。 (18世纪50年代奇彭代尔设计了一款“图书馆桌”此种书桌除了装饰条可以随意拆卸外,其本身便是功能化简洁的产物。) 4、商周设计文化的主要装饰纹有哪些,(兽面纹)举例说明这些装饰纹主要应用在什么器件上?(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5、中国家具的卯榫结构在早在什么时候出现(余姚河姆渡氏族社会)?当时有凸形方榫、圆榫、双层凸榫、燕尾榫。 6、在唐代,坐姿由席地而坐转变成垂足而坐,标志着中国人的起居方式的大变革。 7、元代家具出现的新结构是罗锅枨、霸王枨,这两种杖的结构摆脱直杖的形式,它着意于,同时使美观和实用兼顾。 8、简述明式家具的历史背景() 经济、大兴住宅和建筑推动家具发展、海外贸易发达、专门的书籍有 9、《鲁班经》有那两部分内容组成,是一部和的经验总结。 10、简述《鲁班经》、《长物志》、《髹饰录》各是关于家具的什么内容,对明代家具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11、王世襄先生对明式家具总结的“十六品”(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浓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八病是繁琐、赘复、臃肿、滞郁、纤巧、悖谬、失位、俚俗) 12、明式家具的主要特点 (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结构科学合理,榫卯精密,坚实牢固。精于选料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雕刻红脚处理得当。金属饰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13、明式家具常用的木材有哪些(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花梨木、鸡翅木、榉木) 14、明式家具常见的品种式样有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橱柜类。 15、明式家具的椅类家具成就最为辉煌,仅种类就有圈椅、宝座、交椅、扶手椅和靠背椅。 16简述清式家具的风格特点。(造型稳重、装饰华丽、做工精细) 17、19世纪日本家具常常将高度装饰、做工细腻的表面、极度简朴的线条相结合 18、在古埃及象形文字、方尖塔、眼镜蛇、金字塔、狮子、都作为装饰被人们所使用。 19、罗马—埃及风格的主题图形狮子身人面像、男像柱、方尖塔、金字塔、三角墙常常出现在文艺复兴的建筑与花园内外。 20、1830年索耐特开始研究单板模压技术和曲木技术。1836年单板模压技术技术取得成功。 21、简述索耐特的单板模压技术制作过程。(将细木条用热能和水力方法弯曲,首先放在一起锤打成薄片,弯成一定形状,然后将他们在一起形成需要的厚度)22、彻底摧毁将室内设计与建筑分离传统做法的著名设计师分别是拉斯金、莫里斯和阿什比、沃塞等人。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一中式家具的发展历史 中式古代家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象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鼎盛时期,高矮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鼎盛时期(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 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二各个时期家具的特点 1)夏、商、周时期中式家具的特点: 造型古朴、用料粗壮,漆饰单纯,纹饰拙犷。 2)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家具的特点: (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3)出现软垫。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特点: 高形家具的出现使得家具的尺寸有了增 高。种类繁多。

4)隋唐及五代时期的家具特点: 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 (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 和桌的出现。 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 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权用功能分类。 5)宋、元时期家具的特点: 1)家具结构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 2)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 3)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 优美,使用方便。 6)明代时期的家具特点: 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 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 具风格。 1)造型优美,比例恰 当,表现了浓厚的中 国气派。 2)结构科学,榫卯精 绝,坚固牢实,可以 传代。 3)精于选材,重视木材 自然的纹理和色泽 美。 4)金属配件讲究,雕 刻、线脚处理得当,起到衬托和点睛 7)清代时期家具的特点:

现代家具的产生及发展

现代家具的产生及发展 A Development Of Modern Furniture

目录 现代家具的产生及发展 (1) A Development Of Modern Furniture (1) 1现代家具的产生 (3) 1.1什么叫家具 (3) 1.2什么叫现代家具 (4) 1.3现代家具的产生 (4) 2现代家具的发展 (5) 3现代家具的风格 (6) 4现代家具的样式和材料 (8) 4.1样式 (8) 4.1.1实木家具 (8) 4.1.2板式家具 (8) 4.2材料 (9) 5现代家具的样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索引: (11) 摘要:家具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本文结合现状,介绍了现代家具的发展以及家具的特点,主要从介绍了现代家具的产生、现代家具的发展、现代家具的风格、现代家具的样式及材料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家具。

Abstract :Furnitur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it has a long history, the test combined the state,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furniture and the features of furniture, mainly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furnitur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furniture, modern furniture style, modern furniture design and material for a few aspects of the modern furniture. 关键字:现代家具产生发展 1 现代家具的产生 1.1 什么叫家具 自从有人类以来,除了吃、穿、住,家具是人们最先考虑的的生活用品之一。 具体而言,家具是人类衣食往行活动中供人们坐、卧、作业或供物品贮存和展示的一类器具。当然人类的衣食住行活动还应包括为生存而展开的室内生产作业和社会交往活动。 抽象而言,家具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繁衍必不可缺或的一类器具与设备。以哲学的高度进行概括,家具是建筑环境中人类生存的状态和方式,建筑环境当然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人类生存方式的进化与转变促进了家具功能和形态的变化,而家具的存在形态又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这便是广义的家具概念。 家具在当代已经被赋于了最宽泛的现代定义--家具:英文为furniture , funishing ,来自于法文founiture 和拉丁文mobilis ,即是家具、设备、可移动的装置、陈设品、服饰品等含义。

现代医院建筑四大特点

现代医院建筑四大特点 20世纪末,医疗模式从“生物”到“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促使现代化医院建筑应具备的条件也发生了转变,即从建筑场地、建筑、建筑设备、医疗配套设备、医院卫生等条件,向更高条件转变,因此,作为现代医院的标志应该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满足医疗功能要求 “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使医院管理体系、医疗体系建设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使医院建筑的建设观念发生了改变,传统医院建筑的医疗功能设置,已不能满足医院发展需要。 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展开的管理创新,如医疗质量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医院经营管理的低耗、高效等,已对医院的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建筑在满足医院卫生学要求的前提下,还需满足各医疗学科发展的专业要求。“医疗功能”重新整合、调整,需达到“整体功能”分区科学、合理;横向、竖向交通流线(包括人流、物流、车流)科学、合理,建筑设备的设置科学、经济;医疗设备仪器、医疗专用设施设置科学、合理:新的设备设施(如自动化传输物流设备、空中急救直升机坪台等)设置,能加强医院整体功能。 同时,医院建筑还需满足“具体功能”标准的色彩、采光、照明、通风、温度、湿度、洁净、声场、磁场、电场、层高、结构、柱距、荷载等”指标的要求。 2.满足绿色环保要求 绿色建筑体系,是由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建筑法则和适宜性技术等多种构成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综合体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绿色建筑设计以能源、资源、废弃物、建筑材料、灾害、文脉、室内环境、灵活性、 技术为设计目标和原则。 医院绿色建筑,不单纯是室内外的绿化、污染水的处理、有害气体的处理、医疗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建筑及建筑装修使用绿色材料,还需按照“绿色建筑体系”建设,适应人类生存需要,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原则在医院建设中充分体现。 3.满足人性化要求 人类精神世界与物质环境有密切关系,同时,人类活动与建筑形体空间也存在密切关系。人类个性化需求向多元化发展,要求医院建筑建设,在人体工程学、社会心理学、健康权、隐私权等方面,需充分体现“人性化”要求。这具体体现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幻觉”的美感。 在医院建筑设计、施工中,设施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针对设备、仪器、设施使用人群的情况,对其“特殊性”具体设计。医院的设施,应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尤其要注意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设置。 需求多元化,病室、诊室、检查诊疗等空间,就应按照多元化的需求设置。医院的室内、外环境及设施,要兼顾审美功能,强调入与设施、人与建筑、人与自然和谐交融。 医院“人性化”,体现在医院建筑功能设计、装修装饰、建筑设施设备、医疗设施设备、家具等方面的每一个细小的地方,不单纯医疗区域环境要求“人性化”,医院的整体环境都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

中国古代文化-古代工艺-中国家具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璀璨繁星。而当中的一颗明星,更是令人瞩目,叹为观止。那颗明星便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家具。 中国古代家具史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其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妍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隽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 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家具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史前--家具滥觞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家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史前时期,原始的先民们就用劳动的双手创造了家具,创造了家具艺术。当中,就有最古老的家具--席(供人席地而坐)和各种原始木器--木案、木俎、木几等,为低矮型家具的源头。 当然用我们今天的目光看中华民族幼年时代的家具艺术创作,是有些粗糙和幼稚,但它却是我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童年。因为有了它,才会有以后浪漫神奇的低矮型家具,华丽润妍的渐高家具,民族精粹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它是我国古典家具的源头,将永远显示着不朽的魅力。 彩桧木案于1978年在襄汾陶寺遗址2001号墓出土,用木板斫销成器。案面和案足外侧涂绘,所用的颜料大多为天然矿物,如红色用朱砂,赭色用赤铁矿。出土时,案板已稍塌陷,变形,案上正中放折腹陶(温酒器),此器为商周铜禁之祖型。它是我国迄今出土最古的木质家具。 夏商西周--原始古拙质朴浑厚 夏商时期家具乃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其造型纹饰原始古拙,质朴浑厚。这一时期家具有青铜家具(如青铜俎)石质家具(如石俎)和漆木镶嵌家具(如漆木抬盘)。漆木镶嵌蚌壳装饰,开后世漆木螺钿嵌家具之先河。 由于当时人们思想意识中存在着浓厚的鬼神观念,商代家具装饰纹样往往有一种庄重、威严、凶猛之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