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洁净室温湿度进行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洁净厂房是一种对环境要求极高的工业厂房,主要用于生产对环境要求特别严格的产品,如半导体、生物制药等。
而百级洁净区作为洁净厂房中最核心的部分,其温湿度控制及送风、回风、排风原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百级洁净区的温湿度控制在百级洁净区内,温湿度是需要严格控制的重要参数。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产品的生产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温度进行精准控制。
空气中的湿度也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以保证产品的生产环境处于最佳状态。
二、百级洁净区的送风原理送风是百级洁净区内的基本工艺之一,通过送风系统,洁净空气可以被输送到生产区域,从而保证生产区域内的空气质量达到百级洁净标准。
送风系统应当具备一定的风量和风速,同时需要保证送风口的位置和数量符合工艺要求。
三、百级洁净区的回风原理回风是指洁净空气通过生产区域内的工艺设备后,重新经过净化处理后回到洁净空调系统的过程。
回风系统的设计应当合理,以保证回风空气的质量满足洁净空调系统的要求。
回风系统还应当具备合理的回风口布置和回风口数量,以保证回风的均匀性和充分性。
四、百级洁净区的排风原理排风是指将百级洁净区内的废气通过排风系统排出工厂外部的过程。
排风系统应当具备足够的排风量和排风速度,以保证排风口的排风质量满足相关排放标准。
排风系统还应当合理布置排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以保证排风的均匀性和高效性。
总结百级洁净区的温湿度控制及送风、回风、排风原理是保障洁净厂房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这些原理的合理应用和控制,可以有效地保证生产区域内的空气质量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环境的洁净程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百级洁净区的温湿度控制及送风、回风、排风原理会得到更加完善和先进的应用,为洁净厂房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百级洁净区的温湿度控制方面,通常会采用高效的空调系统和湿度控制装置进行调节,确保百级洁净区内的温湿度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洁净区环境(温湿度、压差、照度、风速、悬浮粒子)监控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一个洁净区环境(温湿度、压差、照度、风速、悬浮粒子)监控的操作规程,规范压差、温湿度、照度、悬浮粒子操作,确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洁净区环境(温湿度、压差、照度、风速、悬浮粒子)监控的的操作。
3、责任:质量部、生产设备部、注射剂车间QA监控员、固体制剂车间QA监控员对此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洁净室内温湿度的监控:4.1.2、监测标准:洁净室(区)的温度和湿度应与其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温度控制在 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4.1.4、QA监控员每批生产前、生产中两次随机观察操作间内的温湿度计,符合标准要求,并做好记录。
4.2、压差:4.2.1、监测标准:空气洁净度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压差应≥10Pa,空气洁净度要求高的洁净室(区)对相邻的空气洁净度级别低的洁净室(区)一般要求呈相对正压。
产尘间保持相对负压。
4.2.2、QA监控员每批生产前、生产中两次随机观察操作间内的压差计,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做好记录。
4.3、洁净室照度:4.3.1、监测标准:主要工作室的照度应达到300LX,辅助室及走廊照度应大于150LX。
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看设置局部照明。
主要工作室,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
4.3.2、测试仪器:照度仪。
4.3.3、QA监控员每季度用照度仪按照“照度仪标准操作规程”对操作间内的照明灯进行监测,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做好记录。
4.4、风速:4.4.1、监测标准:A级单向流风速≥0.36m/s~0.54m/s。
4.4.2、测试仪器:风速仪。
4.4.3、QA监控员每半年用风速仪按照“风速仪标准操作规程”对操作面的风速进行监测,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做好记录。
4.5、悬浮粒子的监测:4.5.1、测试仪器:尘埃粒子计数仪。
4.5.2、操作步骤:4.5.2.1、仪器开机接通电源,预热至稳定后,将采样管接入仪器自净口,仪器开始自净至悬浮粒子数为零。
洁净区温湿度控制方法引言:洁净区是一种对环境要求非常高的特殊区域,通常用于生产、实验或其他需要高度洁净环境的场所。
在洁净区中,温湿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温湿度的变化可能会对产品质量和实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洁净区温湿度控制方法,以确保洁净区的环境符合要求。
一、空调系统的设计与维护洁净区的空调系统是温湿度控制的关键。
首先,空调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洁净区的尺寸、使用目的和人员流动情况等因素。
合理的空调系统设计可以确保空气流通均匀,温湿度分布均匀。
其次,空调系统的维护也非常重要,包括定期清洁过滤器、检查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工作状态等。
只有保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有效控制洁净区的温湿度。
二、湿度控制设备的应用在洁净区中,湿度控制设备的应用可以帮助维持恒定的湿度水平。
常见的湿度控制设备包括加湿器和除湿器。
加湿器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防止空气过于干燥,而除湿器则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湿度,防止空气过于潮湿。
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这些设备,可以实现洁净区内湿度的精确控制。
三、隔离措施的采取为了进一步确保洁净区的温湿度符合要求,可以采取一些隔离措施。
首先,可以在洁净区的入口处设置气闸或气帘,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洁净区。
其次,可以在洁净区内设置隔离门或隔离帘,以分隔不同区域的温湿度。
这些隔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外界因素对洁净区温湿度的影响。
四、定期监测与调整洁净区的温湿度控制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
可以使用温湿度传感器对洁净区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如果温度过高,可以适当调低空调温度设定;如果湿度过高,可以增加除湿器的运行时间。
通过定期监测和调整,可以保持洁净区的温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结论:洁净区温湿度的控制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设计和维护空调系统,应用湿度控制设备,采取隔离措施,并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可以有效地控制洁净区的温湿度。
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确保洁净区的环境符合要求,为生产和实验提供良好的条件。
半导体洁净车间温湿度控制方案一、温度控制1.1设定温度范围: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定适宜的温度范围。
一般来说,半导体洁净车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2℃-26℃之间。
1.2温度调控:通过空气调节系统,实时监测车间的温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控。
可以采用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方式。
1.3温度均匀性:为保证车间的温度均匀性,应合理布置温度传感器,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二、湿度控制2.1设定湿度范围: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定适宜的湿度范围。
一般来说,半导体洁净车间的湿度应保持在45%-60%之间。
2.2湿度调控:通过空气调节系统,实时监测车间的湿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控。
可以采用加湿器、除湿器等设备进行调节。
2.3湿度均匀性:为保证车间的湿度均匀性,应合理布置湿度传感器,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三、空气洁净度控制3.1空气过滤:通过高效过滤器(HEPA)和超高效过滤器(ULPA)等设备,过滤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等污染物。
3.2洁净室设计:合理设计洁净室的空间布局和气流组织,减少空气乱流和污染。
3.3洁净服:要求工作人员穿着洁净服,并严格限制进入洁净区的人员数量,以减少污染。
四、气流组织4.1送风与排风:合理设计送风和排风系统,确保洁净车间的气流组织合理、稳定。
4.2避免涡流区:避免在洁净室内形成涡流区,以免污染物在涡流区内积聚。
4.3气流监控:通过气流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车间的气流情况,确保气流组织符合要求。
五、监测与控制5.1监测设备:配备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车间的环境参数。
5.2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并分析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5.3控制策略:根据监测数据,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如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更换过滤器等。
六、设备维护6.1定期检查:定期对空调系统、过滤器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6.2更换滤网:定期更换高效过滤器和超高效过滤器等滤网,防止堵塞和失效。
洁净厂房温湿度控制逻辑
洁净厂房的温湿度控制逻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影响到
生产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温湿度控制的逻辑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感器监测,首先,洁净厂房会安装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用
于实时监测环境的温湿度情况。
这些传感器会不断地向控制系统反
馈数据,以便及时调整。
2. 控制系统,洁净厂房通常会配备自动化的控制系统,根据传
感器反馈的数据,系统会自动调节空调、加湿器、除湿器等设备,
以维持在设定的温湿度范围内。
3. 设定阈值,在控制系统中设定温湿度的阈值,一旦监测到环
境温湿度超出设定范围,控制系统就会自动启动相应的调节设备,
以使温湿度恢复到合适的范围内。
4. 紧急措施,除了自动调节外,控制系统还应该设有紧急措施,当温湿度出现严重波动或超出安全范围时,系统能够自动发出警报
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以防止对生产造成影响。
5. 数据记录与分析,控制系统还应该具备数据记录和分析功能,能够记录历史温湿度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未来优化控制
策略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洁净厂房的温湿度控制逻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传感器监测、自动化控制、设定阈值、紧急措施和数据记
录与分析等多个方面来保证生产环境的稳定和质量。
30万级洁净车间温湿度标准30万级净化车间的标准是什么?最近,我们正在发布一系列有关无尘室的文章。
今天我们要谈谈300,000级洁净室标准是什么?300,000级洁净室标准实际上是指300,000级洁净室标准。
我们不仅关注清洁度,还制定了压差和温度控制的标准。
.制药厂的等级通常为10,000、100,000和300,000,其中100,000(填充,内包装)和300,000等级最高。
100,000个等级比300,000个等级更卫生。
严格很多。
清洁度每立方米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埃颗粒不得超过10,500,000;每立方米大于等于5μm的尘埃不得超过60,000;每立方米的浮游细菌数最多不能超过1000。
压力差:不同洁净度级别的洁净室(区域)之间的静压差大于或等于5PA;洁净室(区域)与室外之间的静压差大于或等于10PA。
温湿度:温度——18〜28℃;湿度——45〜65%。
换气次数每小时换气次数不能少于12次。
简而言之,我们通常谈论的净化水平是100,000和300,000,这不仅涉及清洁度,还涉及换气次数,气压和温度等。
这是一个指数级复杂的系统工程。
山东耀智信息科技成立于2015年1月,位于美丽的泉城济南--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是一家新兴的致力于制药、化工等行业信息化的软件企业,也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由数位行业专家担当顾问,由多名资深行业软件研发管理人员组建研发团队,采用“经验+创新”相融合的模式,独立研发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行业软件,为客户的质量管理、安全生产、企业管理提供专业、软件系统及应用解决方案。
作为美国Lighthouse公司合作代理商,我们为客户提供极具性价比的尘埃粒子计数器、浮游菌采样器等产品;公司实施及售后团队均具备10年以上的在线尘埃粒子监测系统实施及服务经验。
在制药行业,我们提供“数字化药品生产企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有:药品生产企业集中CQA质量管理系统(CQA)、药品生产电子批记录系统(BRS)、称量系统、环境在线监测系统(EOM)、仓库温湿度在线监测系统、物耗能耗绩效考核管理平台(PDP)、设备管理系统(EAM)等。
洁净区温湿度及压差恒定控制策略1.洁净区压差梯度控制策略室内压差控制在净化空调系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通过对净化区域的压差进行控制,保证合理的气流组织,才能达到净化和工艺的要求。
例如洁净厂房必须保持一定的正压使外界未经净化的空气不会进入净化区域,保证洁净级别;并且通过对各净化区域的不同的压差控制,达到净化分区的作用,如本项目就要求不同净化级别区域的压差应得到控制不小于10Pa。
因此对于净化空调系统来说,压差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压差控制在实现中是比较困难,要得到并保持精确、稳定的压差对于控制工程师而言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在设计压差控制系统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确定:风险分析评估;压差控制方法;控制信号与噪声的影响;控制稳定性及响应速度;建筑围护结构、门窗、风管泄漏对压差控制的影响;风阀的选型和风阀质量稳定性。
1.1气流压差控制目的建立有序的气流流向,保证气流从洁净度高的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隔离交叉污染。
1.2洁净室压差控制的实质1)单个洁净室对于单个房间,压差的控制实质就是控制送风量与排风量和回风量的平衡,以保证压差风量(即余风量,也就是单个洁净室的泄漏风量)的不变。
送风量=回风量+排风量+压差风量2)整个空调系统对于整个空调系统所服务的区域:送风量=回风量+排风量+压差风量(即所有房间泄漏风量之和);对于空调机组:送风量=回风量+新风量;二者综合,演变成的公式为:新风量=排风量+压差风量(余风量);即压差的实质是:新风量=排风量+压差风量。
对于整个空调系统,压差的控制实质就是控制排风量和新风量的平衡,以保证压差风量的不变。
正压房间:SA -(EA+RA)=ΔV =ΣQ >0负压房间: SA -(EA+RA)=ΔV =ΣQ <0当整个空调系统所服务的区域无排风要求时:新风量=压差风量(余风量)。
1.3引起压差扰动的因素及对策(1)HVAC系统阻力变化,主要是过滤器阻力的变化,会引起送风量的变化,影响室内压差的波动。
洁净车间温湿度标准
洁净车间是对空气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场所,通常用于生产电子元件、医药品、食品等对空气洁净度要求高的产品。
而车间的温湿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制定合理的洁净车间温湿度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卫生非常重要。
首先,洁净车间的温度标准一般控制在20-24摄氏度之间。
这个温度范围是考虑到了人体的舒适度和产品的生产需要。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员工的工作状态会更加稳定,产品的生产也会更加稳定可靠。
其次,洁净车间的湿度标准一般控制在45%-65%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产品的生产和储存造成影响。
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产品受潮发霉,过低的湿度则容易导致产品干燥开裂。
因此,控制在这个湿度范围内可以有效地保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环境的洁净度。
此外,洁净车间的温湿度标准也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和生产工艺进行调整。
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可能需要更高的温度或更低的湿度来保证其生产质量。
因此,在制定温湿度标准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来实时监测洁净车间的温湿度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空调和加湿设备的工作模式,以保证车间内的温湿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总之,洁净车间的温湿度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卫生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可以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温湿度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洁净车间的温湿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洁净室的工作原理
洁净室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室内的颗粒物、微生物水平和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确保室内的空气和物体达到一定的洁净度标准,从而适用于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等领域。
以下是洁净室的主要工作原理:
1. 空气过滤:洁净室内部通常装有多层过滤器,可以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
常见的过滤器包括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它们按照不同的颗粒物截留能力来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
2. 正压控制:洁净室通常采用正压模式,即通过送风系统向室内提供一定的新鲜空气,使室内空气相对于外部环境保持正压状态。
这可以防止室外空气进入室内,减少外界污染物的侵入。
3. 空气循环:洁净室通常采用垂直层流空气流动方式,即从上部送风,底部排风。
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室内空气有序流动,使污染物迅速离开洁净区域。
4. 控制温湿度:洁净室内部通常安装有温湿度调节设备,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恒定的工作环境。
5. 严格控制人员进出:洁净室还会采取一系列严格的人员进出措施,如穿戴洁净服、戴口罩、戴手套等,以防止人员带入外界污染物进入洁净室,并确保室内洁净度的维持。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的综合作用,洁净室能够控制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含量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保证了对特定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的净化要求,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题目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SOP-PM-J0017-02共5页第1页起草部门审核质管部审核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生效日期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分发部门制剂一车间此文件替代:SOP-PM-J0017-01目的:建立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各洁净室的环境符合GMP要求。
范围:适用于各个洁净级别洁净室的温湿度和压差的监控。
责任: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洁净区各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
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
制剂一车间主任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
QA检查员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检查。
程序:1.温湿度的监控1.1将温湿度表安装在各洁净室墙壁上,可随时观察温湿度变化情况,并监控。
1.2监测频率:生产过程中每小时监控一次。
每日开产前检查并记录1次。
1.3检测人员:各岗位操作人员。
1.4标准:见4.1附表1温、湿度标准。
1.5记录:在岗位操作记录上记录当日的温、湿度。
2.压差的监控2.1将压差表安装在墙上,可随时观察压力变化情况,并记录。
2.2监测频率:每日开产前和结束后检查并分别进行记录,生产过程中随时监控。
2.3检测人员:各岗位操作人员。
2.4标准:见4.2附表2压差标准。
2.5记录:在岗位操作记录上记录当日的压差。
3.注意事项3.1监测时所有空调系统应处于连续运行状态。
3.2压差监测时,洁净区所有门应关闭,检测时不许有人穿越房间。
3.3当发现检测结果超出标准规定的范围时,应立即通知空调岗位人员和逐级进行上报。
3.4监测结果及根据监测结果对空调系统进行的调整应记录并归档。
4.附表4.1附表1 温、湿度标准项目级别A/B 级、C 级、D 级温度 18~26℃ 相对湿度35%~65%4.2附表2 压差标准洁净室级别 标 准D 级——非洁净区 ≥30Pa C 级——非洁净区 B 级——非洁净区 B 级——D 级 ≥10Pa C 级——D 级 B 级——C 级题 目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17-02共5页 第2页题目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SOP-PM-J0017-02共5页第3页压差表位置及编号:105工段压差表位置编号压差表位置编号C级缓冲室(男)←一更501 三更←B级缓冲室511 C级缓冲室(女)←一更502 气闸室(D级)←脱包室512 灌装室←配剂室503 灌装室←洗瓶室514 C级走廊←称碳室504 D级缓冲←一更515 C级走廊←称量室505 压盖室←灌装室516灭菌室后←灭菌室前506 压盖室←贴标室517气闸室(C级)←脱包室507 灌装室←消毒液配置室519 C级走廊←脱包室508 气闸室←三更525 灌装室←洗涤室509 气闸室←D级缓冲室526 气闸室←B级缓冲室510103工段压差表位置编号压差表位置编号洗手室←缓冲室301 工艺走廊←称量室2 304 灌装室←外包室302 工艺走廊←称量室1 305 气闸室←脱包室303 工艺走廊←外走廊306题目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SOP-PM-J0017-02共5页第4页压差表位置及编号:102工段压差表位置编号压差表位置编号C级缓冲1←一更室(男)202 洗瓶室←灌装室207 C级缓冲2←一更室(女)203 压盖室←灌装室208 脱包室←气闸室204 脱包室←气闸室209 称量室205 水浴室←压盖室210 D级缓冲室←二更室206 存瓶室←理瓶室211 C级走廊←外围272 C级走廊←脱包室271106工段压差表位置编号压差表位置编号消毒液配制室←灭菌后室631 质检室←扎盖室644 灭菌前室←灭菌后室632 压盖室←灌装室645 C级男缓冲←男二更633 缓冲室←二更646 C级女缓冲←女二更634 B级缓冲←脱衣室647 C级走廊←称量前室635 收瓶室←压盖室648 C级走廊←废弃物室636 收衣室←洗衣室649 脱包室←气闸室637 存瓶室←理瓶室650 称量前室←称炭室638 一更←缓冲室652 称量前室←称量室369 B级走廊←外围674 洗瓶室←灌装室640 C级走廊←外围373 洗涤室←气闸室641 C级配剂室←B级灌装655 B级走廊←传递室642 缓冲室←压盖室656 B级走廊←质检室643题目洁净室温湿度和压差监控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SOP-PM-J0017-02共5页第5页压差表位置及编号:101工段压差表位置编号压差表位置编号灌装室←洗瓶室101 灭菌后室←消毒液配剂室115 称量室←C级走廊102 灭菌后室←灭菌前室116 BC级走廊←C级洗涤室103 二更←B级缓冲室117 压盖缓冲室←B级走廊104 B级缓冲室←一更118 压盖室←压盖缓冲室105 C级走廊←一般生产区121 灌装室←压盖室106 C级走廊←C级废弃物传递室122 脱衣室←B级缓冲室108 洗衣室←收衣室123 气闸室←脱包室109 B级走廊←一般生产区124 理瓶室←存瓶室110 B级走廊←B级废弃物传递室125 二更(男)←C级缓冲室(男)111 压盖缓冲室←收瓶室127 二更(女)←C级缓冲室(女)112 B级一更←一般生产区128 预充灌装室←预充脱包室113 压盖室←压盖缓冲室129 配剂室←预充灌装室114。
制药企业洁净室温湿度控制尽管我国制药企业的GMP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暴露出洁净技术应用方面的一些误区。
特别是在温湿度控制方面,珠海欧伯特测技术有限公司的温湿度变送器精度高、测量稳定,能有效的测量准确的温湿度信号,并且快速的给到PLC控制器,有效的控制空调机组除湿加湿等调节能力。
最终级用户节约电能超到很大的作用。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北京)洁净技术论坛上,我国洁净技术领域的专家、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涂光备教授指出,就现阶段制药行业净化空调系统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多方共同维护GMP社会上众多相关行业的人员对GMP的理解很容易走偏,特别是净化空调的设计、制造和施工单位。
不少人误以为“药厂GMP改造和认证”,就是改善药厂生产车间的环境,使其达到所要求的洁净室级别。
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
涂教授认为,净化空调技术在GMP认证管理中只是扮演了一个提供生产环境的角色,是一个必要条件,但绝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
药厂环境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因污染或交叉污染等任何危及药品质量的情况发生。
涂教授指出,这种生产环境是个动态概念,是环境控制的各项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
“决不是按照规定建起了洁净室,通过了验收就万事大吉”。
他认为,日常维护、管理与监测更为重要。
涂教授举例说,某些药厂已建成的洁净室及净化空调系统由于维护、保养未能跟上,又没有严格的监测制度进行检查和监督,使得实际生产环境的许多指标偏离规定要求。
如吹淋室的高效过滤器应该换的未能及时更换,形同虚设,以至喷口风速降低到10米/秒以下,根本起不到抖落洁净服外附着的尘土的作用;某些洁净室必要的压差因送、回、排风量失控而改变,开口处气流逆向流动,造成污染。
涂教授认为,药厂以及制药工业服务的相关单位和企业均应该自觉成为GMP的实施主体。
这就要求承担药厂规划、建筑与结构设计、暖通与空调设计的人员以及相应硬件服务企业重视GMP,与药厂一道共同落实GMP。
按需进行空调净化系统设计谈到目前一些药厂在进行GMP改造过程中,在空调净化系统设计方面片面追求高洁净度的问题,国内有关专家纷纷表示惋惜。
无尘车间温湿度控制方法
1. 空调系统,安装高效的空调系统是控制无尘车间温湿度的一种常见方法。
空调系统可以通过调节空气循环和温度来控制车间内的湿度和温度。
可以选择带有恒温恒湿功能的空调系统,以确保车间内的温湿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2. 加湿器和除湿器,在无尘车间中使用加湿器和除湿器是调节湿度的有效方法。
加湿器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中增加湿度,而除湿器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中降低湿度,从而保持车间内的湿度稳定。
3. 绝热材料,使用绝热材料来隔离车间内外的温度差异,可以帮助稳定车间内的温度。
这些材料可以减少能量损失,使空调系统更容易维持恒定的温度。
4.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系统、加湿器和除湿器是保持无尘车间温湿度稳定的关键。
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以有效地控制车间内的温湿度。
5. 控制人员活动,人员的活动也会影响无尘车间的温湿度,因为人员的活动会产生热量和湿气。
因此,控制人员进出车间的频率
和活动范围也是调节温湿度的一种方法。
总的来说,无尘车间的温湿度控制需要综合考虑空调系统、加湿器和除湿器、绝热材料以及人员活动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备选择和定期维护,可以有效地控制无尘车间的温湿度,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洁净室温湿度控制及常见问题浅析XX二期厂房项目目前已经接近尾声,自控系统的调试成为整个项目的重点,其中洁净室的温湿度的稳定控制成为自控系统的核心所在。
本文将阐述洁净室内部环境的影响因素与控制原理。
洁净室内部的环境温湿度的控制主要由风柜系统及干盘管、FFU系统一起调控,其中洁净室内的温度主要是由干盘管进行控制,新风的含水率则完全由新风系统进行控制。
影响系统运行的因素很多包括中温水的温度、压力,冷冻水的温度、压力等,本文只针对于自控系统进行阐述,所以只对自控系统的控制模式及控制原理进行剖析。
选型初期,为确保中温水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尽量选用调节曲线较好的座阀。
风机部分高压微雾加湿的加湿效果最好,加热部分通常选用热水加热和电加热,热水加热可以实现热回收,节能环保,但是加热效果和对温度的控制性能相比电加热差了很多。
施工过程中,密闭空间的密闭性将对后期的温湿度调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高架地板下方的孔洞必须及时封闭,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回风,干盘管无法发挥降温效果;安装FFU之后,在建立洁净环境的过程中不宜将FFU的转速调的过低,相反,FFU的转速应该设置在1100转左右比较适宜,一则是建立洁净环境的需要,二则可以增加回风量,增强降温效果,在FFU安装完成并且运行之后,需要及时更换无纺布,维持FFU必须要的回风量,不然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无纺布会被堵死,回风量减少,大大降低降温效果。
调试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安装好的传感器进行校对,避免传感器出现较大的误差,完成以后必须逐一对每一个执行器进行校对,避免出现执行器反向动作,给后面的调试造成干扰。
风柜端,因为外界的温湿度会对新风的温湿度造成较大的干扰,所以建议采用一刀切的方法,统一在制冷段把温度降低到某一个固定值,降低新风的温度和湿度,后面在加热段统一进行加热加湿,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出风的温湿度。
在某些特定的厂房或者区域内只对温度有要求对湿度要求不大的可以使用风机盘管进行降温处理,在风机盘管的控制上可以采用XX二期的群控方案,而不采用单独的风机盘管控制面板的控制方式,控制端定制专门的接触器控制电箱,利用扁平线进行配电,通过扁平线上某一条电线通电的原理控制FCU的转速,大大节约了电缆成本,二通阀和接触器的控制统一由自控系统进行控制,此种控制方案具有极高的控制性能,值得推广。
洁净室温湿度控制原理哎,今天咱们聊聊洁净室温湿度控制这事儿。
想象一下,咱们身边有个地方,里面的空气就像刚洗过澡一样清新,没一点灰尘,也没有那些让人讨厌的湿气。
这可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实际应用中的洁净室。
要说这地方为啥这么神奇,那可就离不开温湿度的控制了。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咱们慢慢捋。
温度和湿度对空气的质量影响可大了。
就拿温度来说吧,太高了,空气就闷得慌,让人想跳进冰箱里;太低了,又容易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
这洁净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0到25摄氏度之间,恰到好处,正好让你感觉舒适。
而湿度呢,通常控制在30%到60%之间,这样一来,空气不会太干燥,喉咙也不会觉得像沙漠一样干涩。
想想吧,舒舒服服的,工作效率自然就上来了,心情也跟着好。
可能有人会问,怎么做到的呢?洁净室里有个神奇的“空调”系统,别小看这个设备。
它可是个全能选手,能调温、能调湿,还能过滤空气中的尘埃,简直是个空气卫士。
空气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进入洁净室,能达到99.99%的洁净度,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厉害?所以,干活的地方就能保证没有小灰尘、没有细菌,特别适合那些对环境要求特别高的行业,比如半导体、制药,还有生物科技。
再说说湿度控制,湿度高了,空气中的水分就多了,这可不好,容易滋生霉菌和细菌。
很多设备对湿度也是特别挑剔,湿度过高可能会影响它们的性能。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洁净室里就有专门的除湿设备,像是个小小的“吸湿器”,把多余的水分吸走。
反过来,湿度太低又会导致静电,这对某些精密的电子元件可是致命的。
所以,这就要求温湿度的控制得像弹钢琴一样,轻重缓急,恰到好处。
讲到这儿,肯定有人好奇,怎么检测这些温湿度呢?这就有讲究了。
洁净室里一般都有专门的监测仪器,像个勤奋的小助手,随时随地监测着环境的变化。
如果温湿度超出范围,就会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赶紧调整。
这种高科技的东西,可是把人类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想想以前,人们靠经验判断,现在有了这些设备,简直是高效又省心,像开车有了导航一样,再也不怕走错路。
10万级洁净车间温湿度标准十万级洁净车间对温度、湿度有着严格的要求,穿着洁净工作服也不会感到舒适,想知道具体的控制要求吗?那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规定,洁净室主要生产用房的照度值应该≥300Lx,而辅助工作室、人员净化和物料净化用室、气闸室、走廊等的照度值宜为
200~300Lx。
此外,在温度方面,冬季洁净室的温度应该控制在20~22℃,夏季则为24~26℃,波动范围在±2℃之内;湿度方面,冬季洁净车间的湿度应该控制在30~50%,夏季则为50~70%。
除了这些规定,洁净车间还有很多细节要注意,比如穿着洁净工作服不能太松,否则会影响空气流通;而如果太紧,则会影响工作人员的活动。
因此,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严格把控,才能保证洁净车间的质量。
洁净空调机组控制方案摘要:为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heating ventilation and conditioning,HVAC)称为空调净化系统,是制药厂关键系统之一,对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具有重要影响。
为确保洁净区环境,需要采用自动化系统以及合适的控制策略来满足温湿度、差压等参数,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以实现不同的工况和节能降耗。
关键词:洁净空调;机组;控制方案一、引言洁净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案应注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通过优化机组的能效设计和运行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洁净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案还应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本文通过一个洁净空调机组控制方案案例来阐述如何进行机组控制。
二、洁净空调机组方案概述本控制方案主要针对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车间的洁净空调机组控制方案进行概述。
洁净空调机组由送风系统、回风系统、排风系统组成。
送风系统一般由新风段、初效段(G4)、中效段(F6)、一次表冷段、二次表冷段、加热段、加湿段、风机段、中效段(F8)、送风总管、房间定风量阀组成。
回风系统:一般由回风管、房间变风量阀组成。
排风系统:一般由排风管、房间变风量阀、排风机组成。
通过送风系统、回风系统、排风系统的自动控制来满足洁净区的温湿度和压差要求。
为持续保证洁净区温度范围18-26℃之间,相对湿度控制范围45-65%RH之间;洁净区相对外界压差在10pa以上,洁净区相对生产功能间在5pa以上。
一般通过PLC自动化系统来实现整个洁净生产区域的恒温恒湿自动控制、静压自动控制、风量监测功能、压差梯度自动控制、设备运行参数及状态监测、设备启停控制、节能优化运行、值班模式控制、低湿模式控制、过度季节控制等功能。
同时,洁净区自控系统对洁净生产区域生产工艺环境参数数据进行自动监测,监测的环境参数包括各洁净空调系统对应的各级区域的重要生产房间的压差、温湿度等参数,系统符合数据完整性要求。
如何对洁净室温湿度进行控制
洁净室的温湿度主要是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但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考虑到人的舒适度感。
随着空气洁净度要求的提高,出现了工艺对温湿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的趋势。
净化工程具体工艺对温度的要求以后还要列举,但作为总的原则看,由于加工精度越来越精细,所以对温度波动范围的要求越来越小。
例如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的光刻曝光工艺中,作为掩膜板材料的玻璃与硅片的热膨胀系数的差要求越来越小。
直径100 um的硅片,温度上升1度,就引起了0.24um线性膨胀,所以必须有±0.1度的恒温,同时要求湿度值一般较低,因为人出汗以后,对产品将有污染,特别是怕钠的半导体车间,这种车间不宜超过25度。
湿度过高产生的问题更多。
相对湿度超过55%时,冷却水管壁上会结露,如果发生在精密装置或电路中,就会引起各种事故。
相对湿度在50%时易生锈。
此外,湿度太高时将通过空气中的水分子把硅片表面粘着的灰尘化学吸附在表面耐难以清除。
相对湿度越高,粘附的难去掉,但当相对湿度低于30%时,又由于静电力的作用使粒子也容易吸附于表面,同时大量半导体器件容易发生击穿。
对于硅片生产最佳温度范围为35—45%。
洁净室中的气压规定
对于大部分洁净空间,为了防止外界污染侵入,需要保持内部的压力(静压)高于外部的压力(静压)。
压力差的维持一般应符合以下原则:
1.洁净空间的压力要高于非洁净空间的压力。
2.洁净度级别高的空间的压力要高于相邻的洁净度级别低的空间的压力。
3.相通洁净室之间的门要开向洁净度级别高的房间。
压力差的维持依靠新风量,这个新风量要能补偿在这一压力差下从缝隙漏泄掉的风量。
所以压力差的物理意义就是漏泄(或渗透)风量通过洁净室的各种缝隙时的阻力。
洁净室中的气流速度规定
这里要讨论的气流速度是指洁净室内的气流速度,在其他洁净空间中的气流速度在讨论具体设备时再说明。
对于乱流洁净室由于主主要靠空气的稀释作用来减轻室内污染的程度,所以主要用换气次数这一概念,而不直接用速度的概念,不过对室内气流速度也有如下要求;
(1)送风口出口气流速度不宜太大,和单纯空调房间相比,要求速度衰减更快,扩散角度更大。
(2)吹过水平面的气流速度(例如侧送时回流速度)不宜太大,以免吹起表面微粒重返气流,而造成再污染,这一速度一般不宜大干0.2m/s。
对于平行流洁净室《习惯上称层流洁净室),由于主要靠气流的“活塞打挤压作用排除行染,所以截面上的速度就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过去都参考美国20gB标准,采用0.45m/s.但人们也都了解到这样大速度所需要的通风量是极大的,为了节能,也都在探求降低速一风速的可行性。
在我国,《空气洁净技术措施》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都是这样规定的
垂直平行流(层流)洁净室≥0.25m/s
水平平行流(层流)洁净室≥0.35 m/s
研究表明以上规定基本上满足控制污染的要求,但认为应区别不同情况分出不同的档别,更能体现节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