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告史考题与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勒工名

据《礼记·月令》记载,战国时期的手工产品上往往“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尤其是秦国还把把最高管理者吕不韦到工匠四个等级管理体系的名称及其人员名字,都铭刻到器物上。因此,物勒工名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管理需要,自战国时期起,在制陶和冶炼制造等手工行业中形成的,在生产的产品上标明制造者的地址与姓名等铭文内容的行业惯例,是我国商标的雏形。

徙木赏金

商鞅要在秦国变法,但恐百姓不信,于是就发出告示许以重金要招募一个能帮忙搬动三丈之木的人士。结果有一人应约而行之后,真获五十金的酬劳。史称徙木赏金。该做法是这一时期新兴的诸子强调统治者要守“信”的典型事例。强调传播当中不能“扬言者寡信”。

吴起偾表

战国时期,吴起在魏国治理西河,为了使百姓相信其诏令,于是夜置一标志于南门之外,宣布说,凡是有西河的百姓能将这一标志仆倒的,就封其为长大夫。在众多百姓将信将疑当中,果真有一人前去应试而被受封。从此之后,百姓相信吴起的赏罚。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先人们就从长期的传播实践中发现了传者信誉度这一朴素的真理。

漆器铭文

楚汉是我国漆文化的繁荣时期。在该时期的漆器上沿用了战国时期,物勒工名的传统做法,即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以保证质量取信于人的做法。因此,漆器铭文即指在漆器产品上注有产地、制造工匠姓名司造官吏及器物名称、尺寸、容量、吉祥语等内容的文字,以考其诚。

当垆

汉武帝天汉三年以前,允许自由出售酒类,于是民营酒店很多。垆是当时卖酒的标识。因为过去在酒店门前垒土安放酒瓮,称为垆,而卖酒的坐在垆边,称为“当垆”。汉代时期已经开始流行美女当垆,以宣扬其美酒的品质。

唱衣

又称分卖。隋唐五代时期,佛教盛行,寺院将大量从社会各界布施而来的财物,都归入寺库当中。这些财物除了主要用于消费外,还用于放债或“分卖”。分卖主要指将寺库当中的部分衣物等日用品,拿来交换牟利的一种交易方式。而在分卖时僧侣们往往要唱出所卖物品的名称,所唱内容不外乎衣物的式样、质料、价格及质量等。

裹贴

裹贴就是商家用于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招徕顾客所用的包装纸,这些包装纸上往往印有一些广告词。因此既有商品包装的功能又有招贴广告的内容。这种广告形式盛行与中国宋元时期。现存的裹贴实物有土鲁番出土的两张元雕版印刷而成的金箔铺包装纸残片,以及由沅陵县元代墓葬出土的危家油漆店的高牌油漆包装纸。

《遐迩贯珍·布告篇》

1853年,传教士在香港创办这一近代中文报刊,但是以新闻为主的刊物。尤其难得的是,从1855年1月开始该报开辟《布告篇》专栏,专登广告。这是中文报刊首次推出的广告收费举措。它开启了中文商业性办报的经营模式,为中国近代广告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点石斋画报》

是近代商业性大报《申报》为取悦读者提升广告业务,报纸在出版发行时,定期向读者赠送的画报新闻纸。该画报创办于1884年,停刊于1898年,每十日出版一册。画报封面采用彩色本纸,图画为连史纸石印。其内容集时事政治和风俗人情于一身,市井风俗兼及西方科技新事物包罗万象蔚为壮观。由于其内容生动、通俗易懂且画工精美,因此一经面世便深受读者欢迎。不仅提升了《申报》的发行量而且还引领了报业的时尚,开创了中国石印画报的开端。

月份牌广告

是我国近代广告的新形式,产生于19世纪末的上海,盛行于20世纪。它是古代招贴广告与传统年画月份牌相结合的产物,是商品服务与商品艺术的结合,是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广告形式。

维罗广告公司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上海工商业的发展,商户和媒体之间的广告业务也由最初的散兵掮客发展成专业经营者渐次入市的地步。1909年维罗广告公司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孕育而生。它的诞生带动了上海广告经营机构的发展步伐。之后闵泰、克劳、贝美等广告公司纷纷涌现,翻开了广告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閔泰广告社

民国以后在中国近代报业发达的京津和上海地区,出现了一些大的专业性广告公司。閔泰广告社就是其中之一。该广告社于1914年在上海成立,曾为近代英美烟草公司代理广告业务,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广告作品,是当时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广告行业的佼佼者。

三和一祥

“三和一祥”是20世纪30年代能代表天津地区广告水平的四家广告社的简称。它们分别为宝和、春和、协和以及祥翔广告社。这些广告社或主营外商汽车广告、铁幕广告、橱窗装潢广告等多项业务,或善于承揽报纸广告图墨的绘制和电台广告,或更多地发展路牌广告。它们的存在反映了天津也是旧中国广告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布拉格广告会议

1957年12月社会主义国家的广告工作会议在布拉格召开,会议作出了《从人民利益出发,发展社会主义商业广告》的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商业广告的基本任务。我国商业部虽仅派李尚平副局长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此次会议,但开拓了视野受到启发,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广告事业的发展。

上海广告公司

1962年由上海广告装潢公司的一个专门负责外贸出口设计的小组与上海外贸美术综合工厂一起组建了上海广告公司。它是我国历史上资格最老的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广告公司,是70年代末期最早恢复经营的外贸广告公司。并为此时的广告复兴和探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79年1月23日,《文汇报》上发表的第一条外商广告瑞士雷达表就是其代理的,80年代中期还成功代理了瑞士雀巢咖啡的外商广告,开创了中国广告公司首次负责从市场调研到策略制定和媒介购买的综合广告代理职能。1985年之后开始独立经营,涉足国内广告市场,与北京

广告公司一起在综合广告代理方面继续探索前行。1991年与奥美广告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创办上海奥美。之后上海广告公司一直是上海本土广告的常青树,2004年成为上海世博集团下的一个子公司。

上海广告装潢公司

该公司是1956年在上海7家私营广告公司合营基础上走公私合营道路的结果,是解放初期国内最大的广告公司。1963年彻底与外贸广告脱钩,很长时间仅负责内贸广告。70年代末期积极投身广告复兴事业。1979年1月28日与上海电视台合作推出了,其代理的上海药材公司的国内第一个付费的电视广告作品——《参桂养容酒》广告。之后又在推动中国广告协会的组建以及广告专业刊物的创办方面先声夺人。虽然在此时的广告史上,上广装有着很重的一笔,但其后随着公司人员的流失,其对中国广告的影响力在80年代末就已不可同日而语。

神灯

奥格威曾力主广告创作应遵循一定的法则,为此亲自为奥美广告公司的广告创作制定出一系列的“戒律”,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并将这一系列法则称为“神灯”,比喻能够满足一切欲求之物。该做法受当时时代局限,体现了其“广告是科学而非艺术”的思想,主张“说什么”比“怎么说”更为重要,反映了广告活动的科学性的一面。

李奥·贝纳

李奥贝纳(Leo Burnett)曾就读于著名的密歇根大学学习新闻学。其在广告理论方面最大的成就就是“内在戏剧性”理论,简称ID。认为成功的创意广告的秘诀就在于找出产品本身固有的刺激特性,即“与生俱来的戏剧性”,并“把固有的刺激发掘出来并且加以利用”。所以较奥格威而言,李奥·贝纳更关心“怎么说”,他称之为艺术。他的这一思想体现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为“绿巨人公司所做的名为《月光下的收割》等广告作品当中。20世纪50年代其为万宝路所重新设计的一系列形象广告,创造出了有别于传统广告产品推销的思维模式,为广告新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简述古代广告的缘起的条件和最初的广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