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3第12课《小鸭子的问号》教案西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一年级语文西师版《小鸭子的问号》原文及教案《小鸭子的问号》原文:小鸭子在河里游泳。
突然,牛哥走了过来。
牛哥问:“小鸭子,你为什么在河里游泳?”小鸭子疑惑地问:“牛哥,你怎么不在河里游泳?”牛哥笑着说:“因为牛不能游泳呀!”小鸭子听了,摇了摇头,继续在河里游泳。
《小鸭子的问号》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能够根据故事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故事内容。
2.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故事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展示一张小鸭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小鸭子正在河里游泳。
2.讲解故事内容:教师将故事内容向学生讲解,并边讲解边配以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合作阅读:学生分组读故事,互相帮助理解故事内容,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讨论和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小鸭子和牛哥的对话,以及他们各自的行为和心理。
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展开讨论。
5.总结:教师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回顾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和讨论的内容。
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6.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以小鸭子和牛哥的对话为题材,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包括他们的对话内容和自己的思考。
以上是一份简单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西师版《小鸭子的问号》原文及教案,具体的教案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篇一】設計理念本課從問號入手,引入課文的教學,激發孩子們像小鴨子那樣主動探究知識。
小雞、小鴨的對話活潑有趣,設計多種形式的快樂朗讀,使學生入情入境,從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語言。
分角色朗讀表演,旨在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展示表演才能。
教學目標1.喜歡讀有趣味的知識短文,有主動探究的願望。
2.能運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後的字。
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讀好對話,能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通過瞭解雞吃石子兒的原因,引發學生課外探究動物吃食的習性,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1.識字、寫字。
2.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瞭解雞吃石子的原因。
教學準備教師:生字卡片,自製小雞和小鴨頭飾。
學生:1.自製小雞、小鴨頭飾。
2.瞭解動物吃食的習慣。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教師板書“?”:小朋友認識它嗎?知道問號是用在什麼地方嗎?今天,我們就去認識一位愛提問題的小夥伴小鴨子,齊讀課題:小鴨子的問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標出各段的序號,用喜歡的符號把難讀的字詞做上記號,多讀幾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
2.小組內互讀互聽,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讀准難讀的字的音(“每”、“整”等字)。
3.小組長組織組內開火車讀課文。
4.檢查自讀情況。
(1)課文有幾段?(2)你覺得自己哪一段讀得,讀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讀,盡可能多給孩子機會。
)(3)各小組挑選一名同學按段連接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課文有幾個角色?哪些字的讀音要提醒大家注意?三、互相交流,認讀生字1.組內交流:全文有幾段?哪些字的讀音要注意?2.小組派代表指出要注意讀音的字詞,老師相應出示學生指出的字詞卡片。
(搖晃、吞下去、整個等。
)3.老師範讀,小老師領讀,多種形式讀。
4.生自己讀,自己糾正讀音;互相讀,互相糾正讀音。
5.全體學生看著生字詞語卡片讀。
小組讀、男女生賽讀、開火車讀。
6.小組內交流怎樣識記這些生字(加一加、換一換、減一減)。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原文及教案每一份教案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掌控,对课堂教学的知道,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会。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原文及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鸭子的问号》原文小鸭子胖胖的,走起路来摇摇摆摆。
他来到院子里,看见小鸡又在吃石子儿,就关心肠问:“你每天能吃饱饭吗?”“我吃得饱饱的。
”小鸡回答。
小鸭子很惊奇:“那你为何还吃石子儿呢?”小鸡说:“我们没有牙,要把米粒全部吞下去。
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
”“哦,本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小鸭子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小鸭子的问号》教案教学目标1、爱好读有趣味的知识短文,有主动探究的愿望。
2、能运用自己爱好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读好对话,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诵课文。
通过了解鸡吃石子儿的原因,引发学生课外探究动物吃食的习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诵课文,了解鸡吃石子的原因。
教学进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借助拼音用自己爱好的方式读课文,标出各段的序号,用爱好的符号把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把不知道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提示读准难读的字的音(“每”、“整”等字)。
3、小组长组织组内开火车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形。
(1)课文有几段?(2)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得,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尽可能多给孩子机会。
)(3)各小组挑选一位同学按段连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有几个角色?哪些字的读音要提示大家注意?三、相互交换,认读生字1、组内交换:全文有几段?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2、小组派代表指出要注意读音的字词,老师相应出示学生指出的字词卡片。
(摇动、吞下去、全部等。
)3、老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多种情势读。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鸭子的问号一、引言小鸭子的问号是一篇生动有趣、带有启示的绘本故事。
此教案适用于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此绘本故事,引导学生从绘本故事中获得阅读乐趣和对文化、情感和思想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优秀阅读能力,同时融入素质教育的课程理念,满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创新精神”等多方面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1.章节结构小鸭子的问号是一篇绘本故事,通过简介的情节描述和丰富的绘画表现方式,讲述了小鸭子的探索过程,引发了小鸭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故事情节简单流畅、意境优美,唯美感大、情感深沉,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对于自然的原始认知和天真浪漫的向往。
2.内容要点小鸭子一直想知道自己是哪个动物,但是它不会问。
小猫咪和小狗狗都能叫出自己的名字,但是小鸭子没有办法。
这天,小鸭子看到了自己的倒影,终于明白了自己是一只鸭子,小鸭子开心地拍动着自己的翅膀,每一步都很得意。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够理解故事的主旨和情节内容;•能够学习和领会故事中的人物情感,领悟人性,理解生命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优秀的基本阅读技能。
2.能力目标•能够依照自己理解的流程再现故事的情节;•能够通过阅读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点,深入思考增强自己的归纳、推理和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学会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生命的情感和信念,学会爱护宠物、保护环境。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讲故事。
•闭合性问题。
•设计问题和活动。
2.教学方法•针对性的教与学的方法,通过带领学生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优秀的基本阅读技能;•强化学生知识的主动性,通过多种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情感方面,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地感受故事中人物情感,领悟人性,理解生命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积极向上、热爱生命的情感和信念。
《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作者:钟山区第二十三小学文远琴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教学设想:《小鸭子的问号》是一篇根据《十万个为什么》相关内容改编的课文,它以童话的形式给孩子们讲述了小鸡没有牙齿,食物整个吞下去,靠将石子儿磨碎帮助消化的道理。
教学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学生从读中去探索、去领悟。
而分角色朗读将是我着重运用的朗读方式;同时我也会给孩子们表演的机会,让他们能更直观、更形象地进行课文的学习。
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知道鸡吃石子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愿望二、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知道鸡吃石子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愿望。
三、教学准备:1、教师:生字、词语卡片,小鸡和小鸭的头饰,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了解动物吃食的习惯。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今天上课前,老师先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看看谁最先猜出来。
相机出示谜语:头上没帽子,全身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猜一种动物)生:积极发言。
(鹅、鸭子……)师:小朋友们真积极,老师一出示谜语就赶紧动脑筋想答案了,我们的小鸭子可也有一个小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鸭子去看看他在思考什么问题吧。
(板书课题:小鸭子的问号)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两个连续轻声音节(子、的)(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师:孩子们,让我们借助拼音,用我们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要多读几遍。
看看小鸭子的“问号”指的是什么呢。
2、勾画生字词,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朗读(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1、识字师:刚才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是不是遇到了一些“拦路虎”?,老师也让同学们把那些生字词勾出来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赶走“拦路虎”,别让它们影响我们读好课文。
(课件出示生字词)生:全班认读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棒,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摘苹果的游戏。
小鸭子的问号教案设计小鸭子的问号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识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了解鸡吃石子的原因,引发学生课外探究的习惯及善于观察的习惯。
3、通过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正确识字、写字。
2、指导读好课文,读出小鸭子关心和奇怪的语气。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并指导写字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题。
2、复习生字:(课件出示一串小问号,叠成一个三角形,每个小问号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然后师说字谜,生来猜,逐个点击。
)3、复习生词:(课件出示,跟上面的生字一样藏在问号后面。
)生抢读。
4、指导写字:师:俗话说:“光说不练不是真本事。
”咱们不光要把生字读好,更要写好。
出示生字卡片:伙、伴、饭、每1)生再读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师范写“每”,并强调“母”的笔顺。
4)生练习写字(每组写一个字)。
二、精读课文,质疑解难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把躲在问号后面的生字宝宝和词语娃娃找出来了,并和他们成为了好伙伴。
老师还想知道在咱班上,谁和你是好伙伴(生答)那在这篇课文里谁和谁是好伙伴啊好伙伴之间应该互相怎么样1、由“好伙伴”引入对课文第一段的学习。
师:是呀,好伙伴之间就该互相关心、帮助。
咱们故事中的小鸭子就是这样一只爱关心别人的好宝宝。
咱们去看看他是怎么关心小鸡的吧。
请孩子们打开书,找找。
指名找到小鸭子问的那句话。
师:这就是小鸭子冒出的第一个问号(板:)也就是第一个问题。
请你们用“—”将这个问题画一画。
(大屏展示,让学生学着画)师:它为什么要这么问呢?引导学生答到:他看见小鸡经常在院子里吃石子。
师:对,它一次又一次地看见小鸡吃石子,还提出了心中的问题,说明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鸭子?生:爱观察,爱提问……2、引导学生读出“关心”的语气: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3、过渡:孩子们,你们说小鸡能吃饱饭吗(能)这时小鸭子又提出什么问题了(生汇报)引导学生用“—”把这个问题也画起来。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小鸭子的问号》公开课教案浏览《小鸭子的问号》公开课教案1教材简析:奇妙的动物世界总让人充溢好奇。
小鸭子的问号这篇短文,以小鸡和小鸭对话的形式, 向我们介绍了小鸡的吃食习性.文章采用拟人的写法, 将知识写得趣味十足而又简单易懂.语言浅显有趣、亲切自然, 能激发同学保护、维护动物的感情和探究动物习性的兴趣。
学情分析:小鸡小鸭是同学再熟悉不过的小动物。
课文中文字浅显, 同学通过阅读理解小鸡的吃食习性并不难. 只是一年级同学注意力易分散, 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合理创设情境, 为同学营造一个快乐、平安的学习环境;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同学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设计理念: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和调动同学的情感体验,关注同学的内心感受,让朗读成为同学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同学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和说。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积累语言. 读懂课文,了解小鸡的吃食习惯,感受奇妙的动物世界。
课时布置: 两课时.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运用自身喜欢的识字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能读准字音, 分清字形, 正确书写。
第二课时: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细品, 体会感情; 拓展训练续编故事。
本课教学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认知: 在读中了解小鸡吃石子儿的原因。
2. 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 情感: 喜欢读有趣味的知识短文, 有主动探究动物习性的愿望。
激发同学保护、维护小动物、与动物交朋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动物吃食习性的有趣。
教学准备: 同学: 复习课文.教师: 一只鸭子教具, 自制小鸡小鸭头饰。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激趣.教师导语: 老师今天请了一位朋友来到课堂,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
(出示教具小鸭子)这只可爱的小鸭子头上还有个东西, 它看起来像什么?(预设: 问号.)这是为什么呢? 小朋友们想知道吗? 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小鸭子的问号》.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 板书课题。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鸭子的问号前言本教案主要是针对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小鸭子的问号》进行编写的。
本教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教学中的体验和个性发挥,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探究,体验语文文学的美感。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小鸭子的问号》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理解课文中的核心思想,即学会提问和思考问题。
3.学会运用提问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感受语言的美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中的核心思想,即学会提问和思考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掌握提问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活动一:读课文1.给学生一分钟时间,自己默读课文《小鸭子的问号》。
2.教师读课文,讲述故事情节。
3.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活动二:小组讨论1.教师提问:“小鸭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问号?”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主人公情感变化的原因。
2.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探究问题,需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
3.学生回答问题,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活动三:写作练习1.编写主题为“我的问号”的文章,展示自己提出的问题和思考方式。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完成文字表达。
3.学生相互交换文章,互相辅导并提出改进建议。
活动四:游戏解决问题1.教师展示一些卡片(上面列着一些问题),学生需要站起来抢答,进行游戏解决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需快速推断,确保给出正确答案。
课堂作业1.学生将写作练习“我的问号”发到网络课堂作业区。
2.学生复习和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并预习新的课文。
教学反思一年级是小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年龄段,初中和高中学习的基础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
而人的思维主要在0到6岁之间发展,这段时间的好坏影响将直接决定他今后的运动、智力、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不仅能够学好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受到知识启发的同时,能得到更全面多样化的发展。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教学教案《小鸭子的问号》以小鸡和小鸭对话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小鸡的吃食习性。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一年级语文《小鸭子的问号》教学教案一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认为什么要吃石头,教育孩子不懂就要问。
4.能够展开合理的想像续编课文,说说小鸭子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他去干什么。
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吃石头是为了帮助消化。
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伙”、“伴”、“饭”、“每”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认为什么要吃石头,教育孩子不懂就要问。
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吃石头是为了帮助消化。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接题质疑,导读课文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小鸭子的问号(板书课题)2.指导读课题。
(1)全班小朋友跟老师读。
(2)叫学生认读“号”。
(3)指名读好课题,学生评价。
3.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1)小鸭子的问题是什么?(2)小鸭子的问题解决了吗?答案是什么?(3)小鸭子是怎么解决问题的?4.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小朋友们的问题在课文中都能找到,你们想解决上面的问题吗?那就快点读课文吧!三、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1.小朋友按要求大声地读课文。
(1)把生字圈出来,并读正确。
(2)读好课文,多读几遍,直到通顺为止。
(3)把课文读同桌听,互相评一评。
(4)给课文每一自然段村上序号。
2.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的,读给人家听一听。
(3)全班听录音读,评议别人读得好的地方。
(4)学生学习录音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更好。
《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小鸭子的问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展开合理的想像。
3读好对话,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了解鸡吃石子儿的原因,引发学生课外探究的愿望。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鸡吃石子的原因。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教师板书“?”:小朋友认识它吗?知道问号是用在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爱提问题的小伙伴小鸭子,一起板书课题:小鸭子的问号。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1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各段的序号,用喜欢的符号把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把句子读准确,通顺。
2比比谁最先和生字娃娃交上朋友,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3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该怎么办呢?4同桌互读互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读准难读的字的音(“每”、“整”等字)。
5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自读。
(2)观察拼音里面的秘密,指名说。
(伴、饭、院是前鼻音;晃、整是后鼻音)(3)多中形式读这些生字(指名读、男女赛读、分小组读等。
)(4)去掉拼音考读。
6、小组交流怎样记这些生字。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相机指名组词语。
(院、每、答、怪等。
)7、(1)课文有几段?(5)(2)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得最好,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尽可能多给孩子机会。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段连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有几个角色?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三、读中感悟,理解内容1、教师鼓励学生:小朋友们认读生字以及读课文都很棒,接下来我要检查一下,你们读懂课文了吗?2、小鸭子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反馈:那你为什么还吃石子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又”和“关心”体会小鸭子的细心和友好。
3、小鸭子的问题解决了吗?答案是什么?相机指导“奇怪”一词,突出小鸭子的问号。
小鸭子的问号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并能按笔顺规则写
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读好对话,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了解鸡吃石子儿的原因,从而引
发学生课外前去探究动物吃食的习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3.让学生喜欢读有趣味性的知识短文,有主动探究的愿望。
教学重点:
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并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难点:
读好对话,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质疑问难,引入新课
1.齐读课题,想: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2.引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书。
要求:先把生字勾画出来,自己借助拼音认读,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的认识情况。
(个人、集体结合,开火车、当小老师等)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分自然段抽读课文。
2.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孩子在组内充分自由地朗读,边读边想开课时大
家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学习
(小组长担任主持人,汇报人)
3.全班交流。
知道小鸭子的问号是指“小鸡为什么要吃石子儿”,以及答案:鸡没有牙,是把米粒整个吞了下去,靠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
四、熟读课文,朗读表演。
1.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采取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提意见。
重点读好对话
2.在同学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分角色表演。
表演时可以补充自己的语言和
想法。
五、拓展训练,知识延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齐读生字。
2.抽读、齐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问: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你还想探究哪些问题?
3.续编故事:小鸭子叫着向伙伴们跑去……
推荐课外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
4.用“关心”“奇怪”练习说话。
三、学习生字
1.你认为哪个字最好记?怎么记?扩词。
2.你认为哪个字不好记?可以怎么记?扩词。
3.田字格里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4.生描红。
5.展示自己写的字,评议,修改。
6.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一写。
伙(伙伴)伴(伙伴)饭(吃饭)每(每人)
怪(奇怪)院(小院)粒(米粒)答(回答)
7.认识米字旁和食字旁。
8.指导孩子们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规范、整洁地书写。
质疑。
四、课文总结
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现在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3.总结:
(凡事要主动探究)
五、朗读比赛。
1.抽生朗读。
2.学生评议。
3.齐读全文。
六、作业。
1.抄写生字,并组两个词语。
2.完成《同步练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课外阅读。
5.日记:
我喜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