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新教科版科学《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课稿
- 格式:pdf
- 大小:132.12 KB
- 文档页数:7
第六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2.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3.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的图片,带花苞的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一、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结合第2课的课外作业及学生的精彩发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我们得在树干的同一高度连续测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级孩子尚未接触过平均值的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
能不能看出树干的变化呢?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
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了?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的果实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观察树叶的其他变化。
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1.活动:根据讨论的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
(活动时间约15分钟)2.交流:汇报我们的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落叶的数量说明什么问题?一条树枝上有大小不同的树叶,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以后测量得到的数据变化很大,说明什么?如果变化不大,又怎样理解?四、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我们还可以同时观察田野、路边和家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就这样一直观察你所选择的那棵树或草,观察它们在秋冬季的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中,你能做到吗?我的____________变化记录表树干树冠叶子其他粗细树皮落叶数颜色大小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这样坚持下去,我还可以知道大树一年四季中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6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对柳树一年四季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使学生知道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教学目标】1 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课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2 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3 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教学难点】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任务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2.师: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交流活动:1.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2.生:学生分小组交流。
3.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1.师: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2.生: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3.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1.师: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2.师: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3.师:指导学生解剖花。
(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各部分。
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
)4.生:学生解剖花。
(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观察凤仙花的果实1.师: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师: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
第六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课目标】科学看法:1. 植物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显然,有些变化不太显然.2. 植物的变化表此刻各个方面,主要表此刻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3.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色之一 .过程与方法:能用丈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感情、态度、价值观:可以关注四周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教课要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教课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教课准备】分组资料:一把尺子, 4 张不一样大小的叶片,记录表.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时变化的图片,带花苞的菊花,狗尾草.【教课过程】一、如何观察植物的变化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很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久,萌芽、长大、开花结果 .秋季里,从开学到此刻,好几个礼拜过去了,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联合第 2 课的课外作业及学生的出色发现激发学生的研究欲. )谈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我们如何观察?第一得丈量树干能否变粗了,我们得在树干的同一高度连续丈量三次,取凑近值(三年级孩子还没有接触过均匀值的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相同丈量进行记录. 能不可以看出树干的变化呢?数数每日有多少落叶 . 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了?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的果实又是如何变化的呢?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可以丈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观察树叶的其余变化.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一样、软硬不一样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1.活动:依据谈论的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 . (活动时间约 15 分钟)2.交流:报告我们的观察数据,思虑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落叶的数目说明什么问题?一条树枝上有大小不一样的树叶,说明什么问题?假如以后丈量获得的数据变化很大,说明什么?假如变化不大,又如何理解?四、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状况我们还可以同时观察野外、路边和家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就这样向来观察你所选择的那棵树或草,观察它们在秋冬天的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中,你能做到吗?我的 ____________变化记录表树干树冠叶子其余粗细树皮落叶数颜色大小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这样坚持下去,我还可以知道大树一年四时中的变化.。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科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14~16。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2、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3、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1、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植物是在不断生长变化的概念。
教学准备为每小组准备:一把尺子,米尺,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的图片,带花苞的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看德国BBC《地球》片段,感受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
师: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如此之大,那我们校园里的植物从我们开学。
到现在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板书: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回想。
(要不要学生回答呢?不要)2、那如果我们今天再来仔细观察植物的变化,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呢?(板书:植物的变化)小组四人讨论并记录,教师说明讨论要求,注意事项。
(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小组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3、师:我们想观察这么多植物的变化,那该如何下手呢?小组再次讨论,针对刚才要观察的变化。
教师出示观察工具:米尺、直尺等。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观察方法。
4、到校园观察植物的变化,并做好记录(约15分钟)根据课堂上讨论的结果,学生按计划到校园进行观察。
观察活动时,学生必须要做的活动是: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并做好记录;测量一棵树的树干的粗细,连续在同一高度测量三次,取平均数(学生是否已经知道);数数一棵树下的落叶数量。
这三个活动的数据将在课堂中进行汇报。
5、交流观察到的变化(约8分钟)教师利用学生的观察数据做文章,如:落叶的数量说明什么问题?这是很容易回答的,说明树叶在老化死亡;测量得到一棵树的粗细程度的数据,能说明树干粗细变化了吗?不能说明。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在持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注重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培养热爱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的图片,带花苞的茶花。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 自然界真的很神奇,一年有四节,不同的季节带给我们不同的享受。
植物在春天带给我哪些神奇的变化呢?到了秋天又能有什么神奇的变化呢?2.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很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揭示课题)二、观察方法指导1.小组合作交流这些问题:(1)植物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2)我们应该怎样来观察植物的这些变化呢?怎样测量这四张大小不一的树叶?2.学生汇报:预设(1)树干变长变粗、叶子变色掉落、树木变高等。
(2)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数一数每天有多少落叶,测一测树叶的宽度等。
(3)还能够看看茶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等三、校园内实地观察测量1.观察樟树的要求以及内容:(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1)测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与最小叶、中间叶的长度和宽度。
(2)测量树干的粗细,连测三次,取平均数。
(为什么?)(3)数一数落叶有多少?(4)完成前面的同学,能够再观察和测量自己喜欢的?2.学生在操场上观察测量,教师指导。
四、交流观察内容1.汇报落叶的数量。
落叶的数量说明了什么?(说明树叶在老化死亡)2.汇报叶的大小数据。
树叶的大小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树叶在成长,在变化)3.汇报树干的粗细。
教科版科学三上《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以探究植物的生长变化为主线,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理解植物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较浅显,缺乏系统的认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同时,学生在这一年龄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实验和观察活动充满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植物生命的关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2.难点: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植物的生长变化原因。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实验教学:教师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讨论教学:教师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3.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实验器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变化。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加深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种子,植物还有哪些方式进行繁殖?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繁殖方式。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中的第六课。
本课承接上一节课的内容,主要叙述植物在秋冬季各方面的变化。
教材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解决植物会发生哪些变化和如何观察这些变化这两个问题;第二部分“观察叶的变化”,以观察树叶为例,介绍如何观察植物变化过程的方法,并让学生进入校园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来了解植物的生长、成熟、衰老和死亡过程,这也是本课重点;第三部分“观察植物的其他变化”,引导学生把观察视野扩展到田野、路边、家庭,让学生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植物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四部分“记录植物的变化”,让学生通过长期观察一种植物来感受植物的变化过程,要引导学生坚持观察、记录,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观察植物的变化归根结底是体会生命体变化的特征。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对科学充满着好奇,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他们他们的优势,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一点,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持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植物虽然平时经常能够接触到,但基本不会有更深入地了解。
对于探究活动,虽然已经在前面几课中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探究技能还是非常欠缺的,需要教师加以细致地指导。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重点采用观察法,挖掘他们的观察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2.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3.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1.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2.能根据观察到的信息推测出植物的变化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培养观察植物的变化的兴趣,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六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第六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的图片,带花苞的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一、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结合第2课的课外作业及学生的精彩发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我们得在树干的同一高度连续测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级孩子尚未接触过平均值的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
能不能看出树干的变化呢?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
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了?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的果实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观察树叶的其他变化。
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1、活动:根据讨论的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
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植物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有些變化比較明顯,有些變化不太明顯。
2.植物的變化表現在各個方面,主要表現在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等方面。
3.植物的變化是生命體的特徵之一。
過程與方法:能用測量的方法比較葉的大小,能用資料記錄植物的變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夠關注周圍植物的變化,堅持記錄完成一棵植物的變化記錄表。
教學重點觀察記錄描述植物的變化。
教學難點堅持記錄完成一棵植物的變化記錄表。
教學準備分組材料:一把尺子,4張不同大小的葉片,記錄表。
教師準備:一些樹木四季變化的圖片,帶花苞的菊花,狗尾草。
教學過程一、怎樣觀察植物的變化我們知道,春暖花開的季節,許多植物很快地進入生長期,發芽、長大、開花結果。
秋天裡,從開學到現在,好幾個星期過去了,校園裡的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可結合第2課的課外作業及學生的精彩發現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討論:我們可以觀察植物的哪些變化?我們怎樣觀察?首先得測量樹幹是否變粗了,我們得在樹幹的同一高度連續測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級孩子尚未接觸過平均值的數學解法);過一個階段再同樣測量進行記錄。
能不能看出樹幹的變化呢?數數每天有多少落葉。
菊花的花苞長得怎麼樣了?狗尾草會枯死嗎?樟樹的果實又是怎樣變化的呢?二、觀察葉的生長變化可以測量一條樹枝上的最大葉子、最小葉子和中間大小的葉子的長度或寬度,並做好記錄,看一個階段後它們分別有什麼變化?還可以觀察樹葉的其他變化。
從一棵樹的樹葉大小不同、軟硬不同中,我們知道了什麼?從一片樹葉的顏色變化過程中,我們又知道了什麼?三、實地觀察記錄植物的莖、葉1.活動:根據討論的結果,我們分小組按計劃到校園內進行觀察,記錄下第一手資料。
(活動時間約15分鐘)2.交流:彙報我們的觀察資料,思考這些資料能說明什麼問題?落葉的數量說明什麼問題?一條樹枝上有大小不同的樹葉,說明什麼問題?如果以後測量得到的資料變化很大,說明什麼?如果變化不大,又怎樣理解?四、記錄一種植物的變化情況我們還可以同時觀察田野、路邊和家裡的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就這樣一直觀察你所選擇的那棵樹或草,觀察它們在秋冬季的變化,一個月觀察一次,把觀察的結果記錄在表中,你能做到嗎?我的____________變化記錄表這樣堅持下去,我還可以知道大樹一年四季中的變化。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的图片,带花苞的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一、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结合第2课的课外作业及学生的精彩发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我们得在树干的同一高度连续测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级孩子尚未接触过平均值的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
能不能看出树干的变化呢?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
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了?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的果实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观察树叶的其他变化。
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1、活动:根据讨论的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
科学《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说教材
这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大门的单元,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而本课承接上一节课的内容,主要叙述植物在秋冬季各方面的变化。
植物在秋冬季有哪些变化呢?一年生的植株会枯萎死亡;落叶树的叶子渐渐变黄、变红并掉落下来;常绿树几乎不变;一些植物在秋冬季又开始生长、开花;一些植物的果实在秋季成熟,种子开始传播。
对学生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果实成熟了,树木落叶了,小草枯黄了。
除此之外呢?植物的其他变化必须要学生平时留心观察,做好记录,才能看出来。
植物的变化归根到底就是生命体的特征体现。
因此,观察植物的变化,也就是体会生命体变化的特征。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设科学课,他们对这个词比较有神秘感,他们那天真、可爱的性格加上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重点采用观察法,挖掘他们的观察能
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对科学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2、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3、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
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子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的变化记录表。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2、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
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植物在春天有些什么变化?到了秋天又有些什么变化?(课前自己收集资料,学生汇报。
)
师: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在这个秋天里,校园里的植物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揭示课题)
(二)、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
1、植物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
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师:一年生的植物会枯死,落叶树的叶会渐渐变黄、变红并掉下来,有些常绿树几乎不变,而一些植物在秋季会开化,一些植物的果实在秋季成熟,种子开始传播。
2、我们应该怎样来观察植物的这些变化呢?(学生讨论
并汇报)(1)量一量:树干是否变粗了。
(2)看一看: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了。
(3)数一数:每天有多少落叶落下。
(4)瞧一瞧:狗尾草会不会枯死。
(5)找一找:树叶的变化。
【这部分内容主要讨论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的问题。
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植物的变化必须通过观察,做好记录,才能看出来,观察植物的变化,也就是体会生命体变化的特征。
】
(三)、校园观察
学生到校园中观察。
分组安排:4人一组
观察安排:学生观察教师指定的树。
观察内容测量结果
测量一条树枝上最大叶的长度和宽
度。
测量一条树枝上最小叶的长度和宽
度。
测量一条树枝上中间叶的长度和宽
度。
测量树干的粗细,连续三次,取平
均数。
数一数落叶有多少?
(四)、交流观察内容
1、汇报落叶的数量。
落叶的数量说明了什么?(说明树叶在老化死亡)
2、汇报树叶的大小数据。
树叶的大小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树叶在成长,在变化。
)
3、汇报树干的粗细。
树干的粗细说明什么?(树干的粗细一次记录很难看出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需要以后继续观察。
植物的树干变化可能是十分缓慢的。
4、狗尾草会不会死?
5、树叶的变化。
(五)、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
1、观察P16一棵树的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说一说有些
什么变化?
2、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这进一步说明,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在生长,在成长,在变化。
)
3、记录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可以从几方面进行记录。
(树干:可以记粗细、树皮情况。
树冠:树的形状和大小。
叶子:叶的多少、大小、颜。
其他:花朵、果实。
)
我的树的变化记录表
树干树冠叶子其他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4、教师小结:
植物在发生着变化,有些变化很明显,有些变化不明显,需要我们长期的观察。
植物在树干、树叶、茎方面都
有变化,会开花结果,这些变化说明植物是有生命的,是一个活的生命体。
【这部分的教学不仅仅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升华,还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无意识地喜欢上一种植物。
从而爱上科学,对身边的事和物也会无意识地观察。
也能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认真地做每一件事。
】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把知识的推导过程写在中间,实例应用写在右边。
以上是我对《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节课的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