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预复习课1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28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案期末考试即将到来,教师们要如何为同学们复习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
理解贞观之治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理解开元盛世就是唐朝的全盛时期。
2、理解科举制的影响。
3、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4、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重点1、隋朝大运河。
2、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影响。
3、开元盛世;唐都长安。
贞观之治的原因。
4、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学习过程一、自学与交流:(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581年北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
2、隋文帝的统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减轻人民负担;(2)表现: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3、隋朝大运河:(1)目的(2)时间:三点:四段。
地位。
作用。
4、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
5、贞观之治:(1)原因。
结果。
6、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
7、政治上8、经济的繁荣:⑴农业:⑵手工业⑶商业: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时期,历史上称为“ ”。
9、科举制的诞生: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⑵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⑶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1 春一、作者简介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是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
他留下来的著名作品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二、字音字词散(sǎn)在草丛散(sàn)会酝酿(yùn niàng)黄晕(yùn)窠(kē)应和(hè)蓑笠(suō lì)抖擞(dǒu sǒu)三、研究课文第一部分(1 段):盼春——写出盼春的心情,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2-7 段):绘春——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苏醒、生机勃勃、草木花卉竞相争荣、春雨如丝、老老少少抖擞精神的春日图景。
第三部分(8-10 段):赞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春天“新”“美”“力”。
1.赏析“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的表达效果?【解析】运用了反复、拟人的手法,将春天拟人化,表达了人们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也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悦的感情基调。
2.分析“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的妙处?【解析】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3.分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中“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好在哪里。
【解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小草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草的调皮可爱,表现出春草萌发的生机和活力,表达了作者不经意间发现春草时的惊喜之情。
4.“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颜色能否调换顺序?【解析】不能,这三种颜色分别与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相对应,不能调换。
5.分析“花下成百上千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中“闹”字的妙处。
【解析】“闹”是动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蜜蜂鸣叫的声响,表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景象,侧面表现出春花的繁茂、香艳。
6.分析“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呀”的表达效果。
【解析】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野花种类繁多和遍地都是,表现出春花遍地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总结第一课《邓稼先》一、字音字形A版(汉字)二、文学常识1.《邓稼先》选自,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成就),为我国研制、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功勋奖章。
2.《邓稼先》作者,(国籍)华裔(成就),获1957年奖。
一、字音字形B版(加点字注音)可歌可泣.谣.言背诵.奠.基元勋.当之无愧.选聘....昼夜..无垠.昆仑彷徨..挚.友宰.割殷.实殷.红鞠躬尽瘁..皆知至死不懈.....妇孺鲜.为人知家喻.户晓锋芒毕露.三、词语解释1. 可歌可泣:值得,使人。
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直到。
3. 当之无愧:指完全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什么可以的。
4. 锋芒毕露:、显露无遗。
5.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
6. 马革裹尸:用马匹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
泣7.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
8.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
9. 任人宰割:比喻任凭别人欺压,。
10. 鲜为人知:。
11. 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子都知道,指某件事物,。
12. 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
13. 燕然勒功: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
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勒,;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
亦指。
亦称为“燕然勒石”。
注译:1.西南联大全称“”抗日战争期间,、和大学迁往长沙,合并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迁至云南昆明,更名为“”抗战胜利后,三校回迁复校。
2.于敏:1926年出生于河北宁河。
、(成就)。
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研究、。
获得“”功勋奖章、2014年度最高科学奖。
钱三强(1913-1992)浙江吴兴人,(成就)。
1999年追授“”功勋奖章。
3.奥本海默(1904-1967)(国籍)(成就)被称为美国“”。
玻恩(1882-1970)(国籍)(成就)的奠基人之一。
获得1954年“”寒春(1921-2010)本名。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课方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教课方案[ 新增 ]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教课方案(第一、二课时)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知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课设计资料合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取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改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课方案一、课题:第一单元二、教课目标:1.复习第一单元内容;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领悟作者的写作企图;3.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三、教课要点1.复习第一单元内容;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领悟作者的写作企图。
四、教课难点:1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五、课时: 5 课时。
六、课型:综合新讲课七、教课方法:自读-练习-点拨八、教具:九、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教师点拨本单元的要点第一单元五篇课文,堪称人生问题面面观,既谈理想,又谈奋斗;既写困难历程,又写成功经验;既说到事业,又说到命运;既有难过,又有乐趣。
总之,本单元重视于如何面对人生的困难与不幸。
本单元当选的课文,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今世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
形式多种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复习本单元要达成以下任务:1、知识与能力:抓好基础训练,努力培育学生累积知识的能力。
提升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社交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引学生自主地、合作地、研究性地从事学习活动,渐渐养成这类新式的学习方式。
教师对学生则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很好地起到组织、指引作用。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人文教育要贯串于平时教课全过程,经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能。
单元复习课体系自我构建方寸之间尽显乾坤目标维度评价怀揣梦想勇攀高峰维度1基础知识的应用1.(2023·云南中考)中国是最早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国家.若向东走60米记作+60米,则向西走80米可记作(A)A.-80米B.0米C.80米D.140米2.(2023·安徽中考)-5的相反数是 (D)A.-5B.-15 C.15D.53.(2023·广安中考)-6的绝对值是 (B)A.-6B.6C.-16 D.16维度2基本技能(方法)、基本思想的应用4.(2023·成都中考)在3,-7,0,19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A)A.3B.-7C.0D.195.(2023·济宁中考改编)有理数-2,0,-13,1.5中负整数是(A)A.-2B.0C.-13D.1.56.(2023·海南中考)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的相反数是(A)A.1B.0C.-1D.-2维度3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7.(2023·衢州中考)手机信号的强弱通常采用负数来表示,绝对值越小表示信号越强(单位:dBm),则下列信号最强的是(A)A.-50B.-60C.-70D.-808.(2023·金昌中考)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践行“科技强国”使命,不断取得世界级的科技成果.如由我国研制的中国首台作业型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海斗一号”,最大下潜深度10 907米,填补了中国水下万米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大白鲸”,升空高度至海拔9 050米,创造了浮空艇原位大气科学观测海拔最高的世界纪录.如果把海平面以上9 050米记作“+9 050米”,那么海平面以下10 907米记作-10 907米.感悟思想体会本章数学思想的“润物无声”数学思想应用载体数形结合思想有理数加减学习之前的数轴上点的移动问题分类讨论思想有理数的分类;绝对值结果一定,求原数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