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心肌酶和肌钙蛋白临床意义心肌酶是一类在心肌细胞损伤后释放到血液中的酶,主要包括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其中,CK又分为CK-MB亚型和CK-MM亚型。
肌钙蛋白则是一种与心肌收缩和松弛相关的调节蛋白,在心肌细胞损伤后会迅速释放到血液中。
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测定可以通过血清或血浆标本进行,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学测定和免疫测定。
1.诊断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测定最重要的临床应用之一、心肌梗死时,由于冠状动脉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心肌细胞损伤释放的心肌酶和肌钙蛋白会显著增加。
CK和CK-MB的升高与心肌梗死的诊断密切相关,而肌钙蛋白的升高更加敏感和特异。
通过测定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变化,可以准确诊断心肌梗死,并确定其程度和范围。
2.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测定可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
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峰值和持续时间与心肌损伤的程度相关,峰值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在临床上,常根据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来判断心肌损伤的轻重以及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3.监测心肌梗死后的治疗效果: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测定可以监测心肌梗死后的治疗效果。
如果治疗有效,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浓度会逐渐降低,且降低速度较快,反之则可能提示治疗不佳或存在并发症。
4.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他心肌疾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测定在其他心肌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例如,对急性心肌炎、心肌缺血性疾病(如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病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虽然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浓度变化不如在心肌梗死中明显,但部分病例仍可见轻度升高。
总结起来,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测定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浓度变化,可以诊断心肌梗死、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并监测治疗效果。
此外,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测定还可用于其他心肌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儿童心肌损伤检查项目一、背景介绍儿童心肌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的。
对于儿童心肌损伤的检查,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因素,通过合适的检查项目来确定损伤的程度和原因。
本文将重点介绍儿童心肌损伤的主要检查项目,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二、主要检查项目1.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心肌损伤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检测心肌酶谱,如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指标,可以了解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这些指标在心肌损伤后通常会升高,因此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心肌损伤。
2.心电图:心电图是另一种常用的心肌损伤检查方法。
通过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异常,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这些异常可以提示心肌损伤的存在,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3.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检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评估心肌的厚度和运动状态。
对于心肌损伤的患儿,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心脏状况的信息。
4.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脏解剖和功能信息。
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可以检测心肌的形态和运动状态,评估心肌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这种方法在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在选择儿童心肌损伤的检查方法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患儿的症状、年龄、病史、家族史等。
例如,对于疑似心肌炎的患儿,血液检查和心电图通常是初步筛查的手段。
如果怀疑心肌肥厚或心脏结构异常,超声心动图是更好的选择。
对于复杂的心肌损伤病例,心脏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四、总结儿童心肌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合适的检查方法,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心肌损伤的范围和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选择检查方法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症状和病史等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方案。
小儿心肌损害诊断标准小儿心肌损害是指心肌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可能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肌炎、心肌缺血等原因引起。
对于小儿心肌损害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小儿心肌损害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一、临床表现。
小儿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
在婴幼儿中,可能表现为喂养困难、出汗、发育迟缓等。
此外,一些患儿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儿的临床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心肌损害的可能。
二、实验室检查。
血清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对于小儿心肌损害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肌钙蛋白会释放入血液中,其浓度的升高可以提示心肌损害的可能。
此外,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比值、超敏肌钙蛋白等指标也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参考。
三、影像学检查。
心脏超声是诊断小儿心肌损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心脏超声可以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情况,包括心腔大小、壁厚度、收缩功能等。
此外,心脏核磁共振、心脏CT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判断心肌损害的程度和范围。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外,一些其他辅助检查也可以对小儿心肌损害的诊断有所帮助。
例如心电图、心脏磁振造影、心肌活检等检查方法,都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综上所述,小儿心肌损害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结合各种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小儿心肌损害诊断标准能够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水平,为患儿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好的支持。
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探讨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心肌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幼儿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肌钙蛋白I水平、肌酸激酶水平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
结果:两组对比肌钙蛋白I水平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结果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1),对比两组肌酸激酶水平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单纯采取心肌酶对儿童心肌损伤进行诊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可能受到年龄、运动等等多种因素的感染。
而在此基础上联合进行肌钙蛋白I水平检查则可显著提高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心肌酶;肌钙蛋白I;儿童;心肌损伤儿童心肌损伤在临床十分常见,其是判断患儿是否患心肌炎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临床多采取肌钙蛋白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作为心肌炎的诊断指标。
但有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心肌酶较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1]。
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心肌损伤患儿以及同时期40例健康幼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评价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心肌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9例。
患儿年龄:2-11岁,平局年龄为(6.2±1.1)岁。
随机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幼儿为对照组,其中男性幼儿22例,女性幼儿18例。
幼儿年龄:2-12岁,平局年龄为(6.3±1.5)岁。
对比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结果均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对比具有良好可比性。
本次研究目的、方法等均由医护人员详细告知儿童家属,其均慎重考虑后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积极配合研究过程中的相关操作。
血清cTnⅠ,CK-MB及LDH联合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病情程度及心肌损害评估的价值发布时间:2023-06-02T05:28:16.872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1月2期作者:胡琳[导读]血清cTnⅠ,CK-MB及LDH联合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病情程度及心肌损害评估的价值胡琳(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检验科;湖北武汉430023)摘要:目的 本文观察小儿手足口病病情程度及心肌损害评估中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转氨酶(LDH)联合检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于2020年8月10日/2022年12月30日(开始/结束)8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是否合并心肌损害分组,是纳入观察组(43例)、否纳入对照组(43例),观察两组血清cTnⅠ、CK-MB、LDH差异,分析cTnⅠ、CK-MB、LDH联合诊断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效能。
结果 观察组cTnⅠ、CK-MB、LDH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
血清cTnⅠ、CK-MB、LDH联合诊断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AUC值较高。
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是否合并心肌损害血清cTnⅠ、CK-MB、LDH检查结果差异明显,用上述三种指标联合诊断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符合率较高、准确性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心肌损害;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转氨酶;肌钙蛋白I手足口病是一种因为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发病后以四肢末端水泡样皮疹、口腔粘膜溃疡性疱疹等症状为主[1]。
手足口病患者多数病症轻微,出现手足口部位皮疹或者疱疹,多数患者在一周左右可康复,少数病情较为严重合并心肌炎,加重机体损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探究可以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病情手段,准确掌握患儿病情,为临床更为优质治疗提供指导。
本文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小儿手足口病患者86例,分析血清cTnⅠ、CK-MB、LDH联合检测评估小儿手足口病病情程度及心肌损害价值,报道如下。
血清肌钙蛋白Ⅰ测定对新生儿缺氧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吴明赴;符明凤;杨勇;陆奎英;钱厚明;祝宝华【期刊名称】《江苏医药》【年(卷),期】2001(027)008【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测定对新生儿缺氧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9例新生儿血清cTnⅠ、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其中正常新生儿10例,窒息新生儿29例,两组均为足月适于胎龄儿.结果 1 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cTnⅠ均为阴性,29例窒息新生儿阳性率44.83%.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两组cTnⅠ阳性率及其值相比,P均<0.05,但两组CK-MB值相比,P>0.05.轻度窒息组中,cTnⅠ阳性与阴性患儿CK-MB值相比,P >0.05,而重度窒息组则P<0.05.结论血清c TnⅠ检测可早期发现缺氧心肌损伤,判断损伤程度,克服CK-MB特异性的不足.【总页数】2页(P600-601)【作者】吴明赴;符明凤;杨勇;陆奎英;钱厚明;祝宝华【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医院新生儿科,;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医院新生儿科,;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医院新生儿科,;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医院检验科,;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医院检验科,;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心肌酶谱和血清肌钙蛋白测定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 [J], 胡礼涛;林丽;罗孝华2.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J], 赵若雯;黄冬梅3.心肌肌钙蛋白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J], 谭日敏4.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J], 黄如章5.QT离散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J], 刘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评估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作者:吴家富陈泽金金黎刚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11期基金项目: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局科技攻关基金项目社会发展类(编号:09S001-7)作者单位:621700 四川省江油市903医院通讯作者:吴家富【摘要】目的评估血清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对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及对比腹泻病患儿的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的异常值。
结果血清心肌酶及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与肌钙蛋白I改变不平行,CTnI升高并不完全随心肌酶的升高而升高。
结论心肌酶升高不能完全反映心肌损伤,心肌酶除CK-MB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不是心肌细胞特有的酶,特异性较差,心肌酶受年龄、时效、溶血等因素影响较大。
对于发病时间较长者,直接检查CTnI意义重大,必要时联合检测血清CTnI及心肌酶可提高心肌损伤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性。
【关键词】肌钙蛋白I; 心肌酶; 心肌损伤Assess the value diagnosis of troponin I in myocardial injury of children WU Jia-fu,JIN Lig-ang,CHEN Ze-jin.Sichuan Jiangyou 903 Hospital, Jingyou 6217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value diagnosis of enzyme and troponinⅠin serum of myocardial damage.Methods To compare the outliers of infant diarrhea on serum enzymes and troponin I.Results Serum enzymes and enzyme creatine kinase(CK-MB)and troponin I changes were not increased in parallel, CtnI increase was not entirely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with the enzyme.Conclusion Enzyme increases was not fully reflect myocardial injury. In addition to CK-MB external enzymes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 (HBDH),creatine kinase (CK) enzyme was not specific to myocardial cells, Poor specificity,enzyme affected by age, aging,and other factors hemolytic large. The time of onset was longer, direct reference checks CtnI large, if necessary, the United serum CtnI and cardiac enzymes can improve the positive rate of myocardial damage and accuracy of diagnosis.【Key words】 Troponin I; Enzyme; Myocardial injury儿童心肌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判断有无心肌损伤是诊断心肌炎的一个重要步骤。
临床上常把肌钙蛋白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作为心肌炎的诊断指标。
本文对216例腹泻婴幼儿的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异常值对比分析,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与CK-MB在评估儿童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16例不同病因和程度的婴幼儿腹泻病为主要疾病住院的患儿入院后24小时内,常规抽静脉血。
样本采集顺利,离心后无溶血,同时检测心肌酶和肌钙蛋白I(CTnI)等。
在CK-MB和CTnI均正常的患儿中,随机选取40例与CK-MB和CTnI均升高组、CK-MB升高但CTnI正常组的年龄、病因、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1.2 诊断标准对既往无心脏疾患,发病后心肌酶异常,以CK-MB异常和(或)肌钙蛋白(CTnI)异常为标准,伴有或不伴有心电图异常者诊断为心肌损伤。
1.3 实验室检查检测心肌酶设备采用日本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BA-120FR),试剂为上海德诺试剂,采用酶的质量分析法,正常值AST 8~40 U/L;LDH 71~195 U/L;HBDH 72~182 U/L;CK 25~200 U/L;CK-MB 0~24 U/L;肌钙蛋白I (CTnI)检测设备采用美国贝克曼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BECKMAN),型号为ACCESS-2及专用配套试剂,正常值为0~0.04 ng/ml。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简明统计软件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惟差(x±s)表示,两组比较t检验,P2 结果81例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35例CTnI增高,其中CK-MB和CTnI均升高29例,CK-MB升高但CTnI正常组52例,CK-MB正常但CTnI升高6例。
CK-MB和CTnI 均正常的119例中,随机选取40例为对照组,与CK-MB和CTnI均升高组(两高组)、CK-MB升高但CTnI正常组(CK-MB升高组)患儿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婴幼儿腹泻心肌标志物对比分析(x±s)注:P1为两高组与对照组比较;P2为CK-MB升高组与对照比较;P3为两高组与CK-MB升高组比较3 论讨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许多研究证明,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对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较心肌酶学检测更加科学,更具特异性。
单纯心肌酶谱变化不能作为心肌炎的唯一诊断依据。
许多因素可导致心肌酶谱改变,且CK-MB亦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骨骼肌的影响,非心源性疾病的影响、剧烈运动及哭闹后测定结果均可升高等。
研究证明:CK-MB 大量存在于心肌,在心肌受损后4~8 h 血清中升高,12~20 h达到峰值,2~3 d返回正常。
在心肌细胞膜完整的状态下,CTnI、CTnT均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血循环,故在健康人血中不含或含极低量的CTnI、CTnT。
当心肌细胞因为各种原因受到损伤,发生细胞膜破损时,约4~12 h血中出现升高,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故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的确定标志物。
一但CTnT或CTnI测得阳性结果,其增高表明存在心肌损伤[1]。
而肌钙蛋白却可持续存在1~2周。
二者比较,肌钙蛋白检测具有更科学和实用的临床价值。
本组资料结果提示,在同时测婴幼儿血清心肌酶和CTnI,心肌酶中AST、LDH、HBDH、CK异常特别高,说明它们敏感性高但缺乏特异性,其中CK-MB异常率仍高于CTnI 两倍左右。
而文献报道,成人CTnI敏感性大大高于CK-MB[2~4]。
分析原因可能为该组资料为婴幼儿,就诊检查绝大多数均在心肌受损3~4 d内同时测心肌酶和CTnI,且与CK-MB受年龄、溶血、运动等因素影响较大,易出现假性升高有关。
甚至在一些健康儿童中,CK-MB 也有升高而出现假阳性[5]。
年龄越小测值越高,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接近成人,已有学者提出要建立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才更合理[6]。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儿童心肌酶谱各年龄段正常参考值进行研究。
本组资料提示多数合并心肌损伤患儿CTnI与CK-MB、CK、LDH、HBDH等几项均升高,但本组资料中出现了6例CTnI升高但CK-MB正常,分析发病时间均是心肌受损时间5天以上进行检查,这与CK-MB和CTnI标志物时效性不同有关。
因此,在儿科临床,应用心肌酶评估儿童心肌损伤时,心肌酶仅可作为判断心肌受损的参考指标,心肌酶谱正常不能完全除外心肌损伤,反之心肌酶谱增高也可见于其他非心血管疾病,必须首先排除年龄、溶血、运动等因素影响引起的假性升高,同时注意检查的时效性。
但心肌酶CK-MB仍可作为心肌受损的早期参考指标,只要有病变活动,心肌酶就会持续增高,可用于监测病程。
因此结合临床症状在心肌受损可能的3~4天内检查以及评估是否存有心肌受损的持续因素存在,了解治疗后的改善状况仍有参考作用。
对于发病时间较长者,建议直接检查CTnI参考作用大,必要时联合检测血清CTnI及心肌酶可提高心肌损伤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1]陈华琼.儿童心肌损伤心肌标志物测定方法的发展.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9):998-999.[2]朱增民.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当代医学,2010,16 (28):66.[3]于敏,李继红.病毒性心肌炎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的临床意义.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0,25 (1):80.[4]莫恒勤.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对心肌损伤的回顾性分析.临床医学.医学信息,2010,9:2398.[5]陈丽峰,马增煌,吴琴.心肌酶及其比值和肌钙蛋白的测定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6,13 (21):3765-3766.[6]王景芝,张启倬,胡尔月,等.106 例正常儿童心肌酶正常值调查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4(1):54.(收稿日期:2011-02-23)(本文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