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作业2
- 格式:pdf
- 大小:188.05 KB
- 文档页数:2
流行病学练习试卷2-1(总分:8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5,分数:30.00)A.易患性B.人群易感性C.敏感性D.传染性E.流行性(分数:6.00)(1).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程度称为(分数:2.00)A.B. √C.D.E.解析:(2).在遗传基础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宿主易于或不易于患病的属性变量称为(分数:2.00)A. √B.C.D.E.解析:(3).一种疾病从一个宿主传播给其他宿主的难易性称为(分数:2.00)A.B.C.D. √E.解析:A.描述性研究B.病例一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历史前瞻性研究(即回顾性队列研究)E.临床实验研究(分数:6.00)(1).某大医院的恶性肿瘤住院病人中,于某段时间内突然发生大量猪沙门菌感染腹泻。
某医生调查了这些有腹泻感染史的病例,同时也调查了无该腹泻感染史的其他恶性肿瘤病人的历史,结果发现腹泻感染与接受输入血小板有关,该研究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2).某医院利用平时院内感染的监测资料,分析结果,提示该院的院内感染最常发生于传染科和产科婴儿室(分数:2.00)A. √B.C.D.E.解析:(3).某医生随访输血与未输血的两类病人中,乙型肝炎的发生情况,并加以比较(分数:2.00)A.B.C. √D.E.解析:A.暴露怀疑偏倚B.选择偏倚C.测量偏倚D.随机测量误差偏倚E.混杂偏倚(分数:6.00)(1).测量信息的方法存在缺陷时易发生(分数:2.00)A.B.C. √D.E.解析:(2).配对研究设计可减少(分数:2.00)A.B.C.D.E. √解析:(3).多因素分析可减少(分数:2.00)A.B.C.D.E. √解析:A.引入率B.续发率C.死亡率D.病死率E.发病率(分数:6.00)(1).研究哪类成员最易将麻疹带人家中时用(分数:2.00)A. √B.C.D.E.解析:(2).研究一个病在一个单位内的传播能力时使用(分数:2.00)A.B. √C.D.E.解析:(3).研究一个病的严重程度时用(分数:2.00)A.B.C.D. √E.解析: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类推法E.排除法(分数:6.00)(1).在关于察布查尔病病因的调查中,发现该病绝大多数发生在锡伯族群众中,同院居住的其他族人从未患过该病,唯一一例不是锡伯族的病人,其饮食习惯与锡伯族完全相同。
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学习资料特别提醒:本课程每道题的出题顺序可能会被打乱,请仔细逐一搜索每道题在作答,请确保本材料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第1题 1.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A. 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B. 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C. 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D. 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第2题 2. 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A. 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 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C. 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D. 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第3题 3.当前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是()A. 轮状模式B. 三角模式C. 疾病因素模式D. 生态学模式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轮状模式第4题 4.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整群抽样调查对于总体是抽查B. 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C.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抽样必须随机化,样本足够大D. 当样本量接近总体时宜用普查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第5题 5.为了解某校近视的现患率,调查者计划从全校50个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的所有学生。
这种抽样方法称为()A. 分层抽样B. 单纯随机C. 整群抽样D. 系统抽样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单纯随机第6题 6.在糖尿病筛检方案中,甲试验血糖筛检标准定为160mg/ml,乙试验定为130mg/ml,比较甲乙试验时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甲试验的假阴性率比乙试验高B. 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C. 乙试验的特异度低于甲试验D. 甲试验的灵敏度低于乙试验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第7题 1.流行病学中的“病因”是指()A. 外围的远因B. 病原微生物。
2023年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完整版)一、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以下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B )A.流行病学是医学的一门方法学B.流行病学的前身是传染病学C.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学科D.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2.以下哪项不包括在流行病学用途之中:( C )A.病因的探索B.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C.临床观察D.人群患病情况分析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哪项不对:( D )A.传染病B.健康C.精神性疾病D.不包括车祸及意外伤害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D )A.疾病、健康B.疾病C.健康D.疾病、伤害、健康5.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B )A.病人个体B.全人群C.病人群体D.健康人群6.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 C )A.病人群体B.非病人群体C.一定范围内的群体D.全人类二、1、最能反映某地人群死亡实际情况的是:( A )A.死亡率 B.死亡比C.病死率D.标化死亡比2、某医生调查发现,甲县的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的比例最大,占40%,而乙县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第3位,仅占25%。
该医生认为甲县人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大于乙县人。
( B )A.此结论正确B.此结论不正确,因为这不是率的比较C.此结论不正确,因为没能设立对照组D.此结论不正确,因为它是描述性研究,不能下结论3、某市某区1999年总平均人口为20万,该区1998年结核病患者为1234人,其中治愈501例,死亡75例。
而在1999年底时结核病患者为l742人.请问该区1999年结核病发病率为:( C )A.1742/10万B.871/10万C.542/10万 1084/20万 D.1200/10万4、发病率与患病率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因而常易混淆,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C )A.两者均为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B.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应为某特定时期或特定时点内患有某病的所有患者C.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不应包括在研究期间或时点之前已经发病的病例D.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的发生频率5、描述疾病在一年中的流行规律,宜用哪个述语:( C )A.暴发B.流行 C.季节性D.长期趋势6、分析暴发的流行过程中,病例的时间分布资料时,应选择:( B)A.直条图B.直方图 C.多边图 D.算术尺度曲线7.各年龄组疾病多发无明显差别的主要原因:( B )A.病后有巩固免疫力B.病后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不巩固C.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较多 D.致病因子需积累到一定程度,且潜伏期又相当长9.下列哪项不是经间接接触传播引起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B )A.流行强度多为散发B.有严格的季节性C.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者多发 D.无明显职业特征10.某医生对某院1990~2000年来院就诊乙型肝炎病人中丁型肝炎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该研究属于:( D )A.横断面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D.描述性研究11.流行病学描述疾病分布最常用的指标是:( B )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 D.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12.在一次食物中毒中,共有200人用餐,其中有80人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
流行病学题库(二)1. 下面哪一种因果联系方式正确而完整?A.单因单果B.单因多果C.多因多果D.多因单果E.直接/间接病因2 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因素是_______。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宿主、环境和病因D.遗传、环境和社会E.遗传、环境和人群3. 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感染的_____。
A.直接病因B.间接病因C.同机制有关的近因D.必要病因E.充分病因4. 病因研究时,假设建立使用的主要推理方法为______。
A.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B.Mill准则或逻辑推理方法C.科学实验四法D.一般演绎法E.循证医学的方法5. 某种因素与疾病两个事件都与另外一种因素有联系,由此导致两个事件间出现的统计学上的关联是____。
A.偶然关联B.继发关联C.间接关联D.直接因果关联E.统计学关联6.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__________。
A.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B.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C.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7. 下列哪种方法对控制混杂不起作用A.随机化B.分层分析C.标准化D.盲法E.匹配8. 研究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时,为了避免年龄因素的影响,只选择35~45岁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
这种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是A.匹配B.限制C.便于多因素分析D.随机抽样E.明确纳入标准9.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事先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而对病例组的询问仔细认真,对对照组的询问则不太认真。
研究者认为对照组不需要像病例组那样花费精力认真调查,由此产生的偏倚是_____。
A.诊断怀疑偏倚B.暴露怀疑偏倚C.易感性偏倚D.伯克森偏倚E.测量偏倚10. 2003年,在全球近32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的疾病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全称为A.Sca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B.Scare Acute Respiratory SymptomC.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D.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mptomE.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mptoms11. 我国法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有几种A.2种B.3种C.4种D.5种E.6种12.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环节是指________。
临床流行病学第2版
《临床流行病学第2版》的内容涵盖了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
包括疾病的传播方式、风险因素的评估、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等。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流行病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包括疾病的早
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等方面。
该书还对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病例对照
研究、队列研究、临床试验等常用的研究方法,并对研究设计、数
据收集和分析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流行病学数
据的解读和流行病学模型的构建等内容。
总的来说,《临床流行病学第2版》是一本全面介绍临床流行
病学的权威参考书,适合医学生、流行病学研究人员以及临床医生
阅读。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掌握流行病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流行病学知识。
2017 年《临床流行病学》期末作业一、临床流行病学中介绍了哪些研究方法?请结合自己的专业,拟一个研究计划,要求至少采用其中的某一方法。
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照设计类型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3 大类。
1.观察性研究中又有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2 种设计类型,观察性研究包括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人群暴露与疾病)。
其中描述性研究: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
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地区、时间、人群)分布的特征,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分析性研究主要是研究影响分布的因素。
检验病因假设,它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随访研究)。
2.实验性研究主要是研究评价疾病防治干预措施的效果,可确证病因假设,它可分临床试验和现场试验,后者包括个体试验与群体试验。
3.理论性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疾病流行趋势、描述疾病流行规律、考核疾病防治效果。
包括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我拟研究分析急性中毒病人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急性中毒病人的护理措施。
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方式。
研究计划:急性中毒病人流行病学分析和护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接触各种药物、化学品的机会日益增多,引起中毒的物质种类也趋于多样化,中毒现象屡有发生,中毒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急性中毒具有发病急、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变化快、危害大、后果严重及误诊率高等特点。
大部分中毒尤其重度急性中毒的救治缺乏特异性,病死率高于急诊科总死亡率。
摘要:分析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急性中毒的护理措施,为今后急性中毒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性别、年龄、职业、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逐一调查分析。
临床流行病学作业1.如何理解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临床流行病学是在临床医学领域,研究患病群体的一种方法学,研究对象从传统临床医学的患者个体扩大到患病群体,运用流行病学的系统方法来解决临床问题,根据科学的方法得出的证据信息指导临床决策。
同时致病因素的研究不仅考虑到传统的生物学因素,还涉及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2.发病率与患病率、死亡率与病死率有什么区别?发病率可分为危险概率和发病密度。
危险概率:个体在一个特定期间并以不发生其他原因的死亡为条件(无竞争风风险),发生某病或经历某病或经历某健康状态改变的概率。
发病密度:在给定时间(点)上,疾病发生相对于观察队列大小在单位时间的瞬时改变强度,该类指标有量纲,为时间的倒数(1/时间)。
患病率时点患病率:群体中个体在某时点为病例的概率。
期间患病率:群体中个体在给定期间内任一时点为病例的概率。
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状况,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患病率的研究的病例对象是生存病例或长病程病例,而发病率主要用来表示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速度。
例如由于治疗技术的改进,患者中死亡人数减少,但病程延长,这可导致患病率增加。
患病率下降既可以由于发病率下降,也可以由于患者恢复快或死亡快,病程缩短所致。
如果病程缩到很短,尽管发病率增高,但患病率仍可减低。
死亡率指在总人群中特定疾病X的死亡强度,死亡情况指直接因疾病X的(根本死因)死亡(Dx)或伴有疾病X的死亡(Dx+Dxy)。
病死率:指在患疾病X的人中的死亡强度,死亡情况同上,指直接因疾病X的死亡(Dx)或有疾病X的死亡(Dx+Dxy),但研究对象是患疾病X的人,而不是总人群。
计算上,同人群死亡率和病死率主要是分母范围明显不同,病死率的分母是患病人群,死亡率的分母是总人群(包括未患病人群)。
另外,病死率反映疾病X对该病患者的致死强度,而死亡率反映疾病X对总人群的死亡威胁,后者还要取决于人群发病率。
如果人群发病率很低,即使病死率较高,但对总人群的死亡威胁并不大。
流行病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
每题2分,共20分)1.病例对照研究2.爆发3.冰山现象4.医院感染5.失效安全数6.A型药物不良反应7.偏倚8.预后9.暴露10.疾病监测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理论研究三大类。
【答案】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2.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3.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______,______,类推法和排除法。
【答案】求异法;共变法4.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______,______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
【答案】SARS;肺炭疽5.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______和______。
【答案】医院感染续发率;医院感染漏报率6.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7.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盲法原则8.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成组病例对照研究9.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______,______和代入传染。
【答案】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三.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时间、地区和人群E.家庭、社会、国家【答案】D2.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B.年龄、性别、职业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E.以上均是【答案】C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答案】C4.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A.发病率B.病死率C.死亡率D.患病率E.罹患率【答案】D5.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B.排菌时间的长短C.活动范围的大小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E.排菌量的大小【答案】A6.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D.儿童多发E.以上都是【答案】E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A.年龄不同B.性别不同C.目标人群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E.观察指标不同【答案】D8.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A.临床试验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现况研究【答案】D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
【问题1】1-5月:18/300×100%=6% 解析:同期暴露人口数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罹患率,本题求算1-5月份共五个月的罹患率,因此,“观察期间”为5个月,分子需把去年12月份的2例除去,故:分子为(20-2)=18例,分母为300。
注意:①“率”需乘比例系数k ,此处定k 为100%;②全题小数保留位数一致。
【问题2】解析:①患病率亦称现患率,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前者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而后者通常为几个月,需注意,将患病率与罹患率区分,主要看分子的不同,前者是“新旧病例”,而后者只是“新病例”;②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新旧病例数某观察期间某人群某病期间患病率=,以1月份为例:此时新旧病例数包括“去年12月发病且病程延续到1月+1月发病且痊愈+1月发病且病程持续到2月”,题图一共有7个点,故分子为7。
同期平均人口数为300,故分母为300。
③该时点人数新旧病例数某一时点某人群中某病时点患病率=,仍然以1月份为例:题目要求“月末”,因此,数出图中“1”所在的竖线上的横线(病程)为3,故分子为3,该时点人数为300,则分母为300。
【问题3】解析:同期暴露人口数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罹患率=,以1月份为例:由于20例病例中,有2例属于去年12月发病,因此不能纳入1月新发的病例,则1月只有5例新发病例,故分子为5;需注意:患麻疹过后获得终身免疫,因此患过麻疹的人不能纳入“暴露人口数”,则1月的暴露人口数需从300人中排除去年12月得过病的2个人,故分母为(300-2)=298。
2月同理,分子为2月的新发病例(注:黑点在1月而横线跨到了2月的不能纳入,因为这代表“1月发病而病程持续到2月”,并非2月的新发病例)故分子为6;分母需排除12月和1月得过病的人,即(300-2-5)=293,故分母为293。
【问题1】n (本地)=400×(0.75÷0.25)=1200(人) n (外来)=400×(0.65÷0.35)=743(人)解析:pq n ⨯=400(p 为现患率,可根据抽样调查或文献查阅等获得);p q -=1【问题2】pqn ⨯=400应用前提是n ×p >5;若不能满足此条件,即n ×p ≤5时,则应使用泊松分布估算样本量,具体可以查找泊松分布期望值的0.90和0.95可信限度表 解析:(同上)【问题3】附加要求:OPV用简单随机抽样法DPT用系统抽样法在随机抽取的29名儿童中,有7人未接种OPV疫苗,有5人未接种DPT疫苗,因此:OPV接种率:60% DPT接种率:60%-70%解析:根据生成的随机数查附表158名儿童疫苗接种情况,注意:需3针全部接种完才能纳入“接种人数”【问题4】简单随机抽样:本案例的样本量应选取29。
流行病学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医生体检发现心电图不正常是:A、二级预防B、早发现C、早诊断D、一级预防E、筛检正确答案:B2.队列研究的对象是:A、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健康人B、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C、未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D、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E、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正确答案:A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指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B、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C、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D、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E、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正确答案:D4.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的作用的主要缺点是:A、花费昂贵,并且拖延时间较长B、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C、难于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D、较难获得对照E、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正确答案:E5.提高诊断试验效益的手段为:A、对高危人群进行检测B、降低试验的灵敏度C、提高试验的特异度D、在患病率高的人群中检测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E6.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A、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B、串联使用C、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E、先串联后并联使用正确答案:B7.关于现患调查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B、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C、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D、抽样调查比普查覆盖面大E、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正确答案:D8.据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由此推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
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高。
该推论是:A、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B、不正确,因为用流行率未用发病率C、不正确,因为该比较不是基于率的比较D、正确的E、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正确答案:C9.医生建议患者减轻体重,控制体重是:188— 190 题 II 型糖尿病人董某,体重 75 公斤,身高 1.75 米,血糖 16.0mmol/L,体检心电图不正常,出现 Q 波。
律失常及心绞痛、心力衰竭,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者。
N端B型脑钠肽前体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是,2013年9月一2015年
5月我院诊治的AP患者93
例,男51例,女42例,平
均年龄(48.56±15.57)岁。
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48 h内
收治人院。
93例AP患者分
为轻度AP(MAP)组23例,中
度AP(MSAP)组44例,重度
AP(SAP)组26例。
同时选取
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
组,其中男18例,女24例,
平均年龄(49.02±15.18)
岁。
3组在性别、年龄、病
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
是,93例患者中89例经
治疗后好转出院,4例死
亡。
是,在统计分析中有显示是,AP组与对照组的临床
基本特征及相关指标的
比较:AP组与对照组年
龄、性别、BMI等临床基
本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两组患者
血糖、NT—proBNP水平、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
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是,排除标准:合并有高
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硬化、
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
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
妊娠期患者。
是,方法:所有的AP患者均
根据病情予以治疗,包
括生命体征监护、禁食、胃
肠减压、抑制胃酸、抑制胰
酶分泌及活性、防治感染、
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对于
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无胆道
梗阻者采用保守治疗,存在
梗阻者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胆
管造影术(ERCP)、内镜十二指
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
石、引流后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