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克雷案例分析——米勒花园
- 格式:pdf
- 大小:4.99 MB
- 文档页数:27
浅析丹·凯利的景观设计思想作者:姜竞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19期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亨利·摩尔雕塑花园与米勒花园两个作品的形式语言,简要阐释了丹·凯利的景观设计思想。
着重论证了这一观点:丹·凯利认为景观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作品其实是一种二者的融合,甚或也可说是一种雕塑——而不只是一个景观。
关键词丹·凯利景观设计形式语言理性思维若要窥探丹·凯利的景观设计思想之究竟,可以从他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名作亨利.摩尔雕塑花园与米勒花园入手,其二者之中所蕴含的设计理念与形式语言,正是丹·凯利的景观设计思想的最佳体现。
亨利.摩尔雕塑花园是一个令人激悦的设计项目——丹·凯利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博物馆设计的雕塑花园,在17英亩的缓坡地上放置12个摩尔的青铜雕塑作品。
通过一次小型的竞标,丹.凯利的工作室争取到了这个项目。
该项目1987年开始设计,1989年6月落成并向公众开放。
当人们在博物馆外的石造台地上熟悉的雕塑间漫步,就会缓缓步入亨利.摩尔雕塑花园。
大多数摩尔的青铜雕塑沿着周边成年松树和硬木树林下面弯曲的铺砖道路放置。
在新建的草台地两侧种植小银杏林从而形成视线通廊,草台地朝着下面一个更加开阔的草坪,草坪的两侧是菩提树林荫道,这正是通过视线与空间的引导,把花园南部远处优美的风景引入园中,人们在此会有一种旷野的爽朗之感。
随后又会慢慢发现,这里的草台地显得较为紧凑,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开敞空间更加有活力——先是由银杏形成“压缩”空间,然后空间在下面释放和扩展开来。
随着天气变暖,在草坪上活动的大片的人群则慢慢变少,只有沉思的漫步者,孤独一人的、成对的,亦或是一小群的。
一切看上去是如此的合宜,这是一种澄明的静谧。
从亨利.摩尔雕塑花园中可以发现,丹·凯利像设计建筑一样去设计景观,这不仅体现在几何网格的韵律性变化、首层地面向外的直接延伸,也体现在从室内空间向室外连续性开放空间向室外连续性开放空间的完美过度。
・规划・建筑・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1120020202简述丹・凯利及其设计思想收稿日期:2006212201作者简介:陈 林(19702),男,高级工程师,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陈 林摘 要:以米勒花园、喷泉广场、A G 总部大楼花园为例,对凯利设计思想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他运用几何秩序、空间渗透、对设计要素的娴熟运用等多方式创造和谐的设计手法,最后对他和谐的人生进行了介绍,以使后人对他及其设计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设计思想,和谐,几何秩序,设计要素中图分类号:TU 280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美国现代园林史上,人们永远会记得一位景观设计大师,被人誉为“点起结构主义的明灯”,这就是丹・凯利。
他以毕生的园林建设实践和生活历程折射出园林事业和人生的真谛:追求和谐。
1936年,丹・凯利进入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主修风景园林专业。
当时的哈佛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仍因循着保守的历史主义风格:设计过程极为简化,似乎用一套预定的办法就可以解决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此深感失望的丹・凯利与他有着同感的同学艾克博和罗斯一起开始把目光投向特纳德、芒福德和柯布西耶等人的文章。
通过各种杂志、书籍和相互间的交流,他们了解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潮流以及园林设计的最新动态。
1939年~1941年,他们发表了《城市景观设计》、《农村景观设计》、《原始环境中的景观设计》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现代园林设计的纲领,给现代园林设计一次强有力的推动,这就是今天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国现代园林史上的“哈佛革命”。
有人这样评价丹・凯利:他的设计语言可以归结为古典的,他的风格可以视为现代的,但是他的作品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
1 作品体现和谐1.1 与设计思潮的合拍1)古典主义的扬弃。
代表作:米勒花园(1955年)。
“凯利对于现代景观设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既继承传统又摒弃糟粕的决心。
”(伽略特・艾克博语)1955年的米勒花园设计标志着凯利景观设计独特风格的初步形成,被认为是丹・凯利的第一个真正现代主义的设计。
NO11:亚马孙的“魔鬼花园”案例分析化学工程与工艺112班吴言 2011121215 本案例讲述了亚马孙的“魔鬼花园”被揭秘的过程。
亚马孙的热带茂密雨林里,偶尔会遇到方圆几百米到几千米的范围内,只生长着一种柠檬树,散见的是其他干枯的树干和枝丫,有人认为是鬼怪作祟,起名为“魔鬼花园”。
美国生物学家伊丽莎白﹒弗雷德里克森来到亚马孙的“魔鬼花园”安营扎寨,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发现“魔鬼花园”不是鬼神作祟,而是柠檬蚂蚁所为。
这个案例说明了实践既是正确认识的来源,又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认识既不是头脑自生的,也不能依仗科学推测,只能来源于实践。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
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
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
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
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
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
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
这些正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在本案例中,秘鲁和其它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和生物学家纷纷前来考察和研究,经过不断摸索,最后却只是对“魔鬼花园”进行科学推测,并没有多方面的进行实践,而弗雷德里克森的到来是对这种柠檬树进行生化分析,并通过观察发现除了生长着唯一的树种柠檬树,少数地方居然点缀着少量的野牡丹科灌木。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1、安德鲁飓风1992年8月,安德鲁飓风席卷了佛罗里达州,奥普剔空气过滤公司也受到了影响,公司许多雇员的家都遭到了毁坏,公司发现后不得不重新雇佣30个新雇员以取代离职者。
然而问题在于,由于原有的“老计时员"对他们的工作如此熟悉,因此当时为了省事就没有为他们编写工作说明书。
但当30名新雇员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混乱就产生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应当做什么以及如何做。
对于需要空气过滤器的公司顾客来说,疾风已经成为往事,也就不能再成为交不了货的借口了。
公司总裁菲儿.马恩现在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地。
他目前有30名新雇的雇员,10名老计时员,还有原来的工厂主管梅碧林。
他决定去会见当地一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一位顾问琳达.洛伊。
琳达要求老计时员们填写工作描述问卷,列举出他们的工作任务。
争议随之而起,因为菲儿和梅碧林都认为,老计时员为了显示他们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夸大了他们自己的工作分量;而这些计时员则认为,他们很实际地描述了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
一方面,公司内部的这种争论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顾客却在等待他们所需要的空气过滤器。
思考题:1、菲儿和琳达应当忽略老计时员的抗议而按照他们自己认为合适的内容来描写工作说明书吗?2、你将如何进行工作分析?答案要点:1.不能忽略抗议,老员工的抗议是必然存在的,因为工作分析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宣传和沟通,传达信息一定要准确,填写工作说明问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新雇员迅速的进入工作角色,同时也会转化为工作说明书,对任何一个雇员都有工作指导的作用。
如果夸大工作分量,那将导致今后的工作中,老雇员的工作量必然会因自己描述的工作量而加大.2.如何进行工作分析。
正如上面所说,第一步要进行宣传和沟通。
获得管理层核准,取得员工的认同,建立工作分析小组,做好工作分析准备.第二步要采取适合的方法收集信息.针对这种老雇员为显示工作地位而夸大工作分量的问题,因采取现场观摩、工作日志法,这种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可以取得实际有效的结果。
大师作品分析——米勒花园学院:园林学院织构造(构造元素,空间分隔,明暗处理,铺装变化,整体叠加)四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关键词:丹凯利 米勒花园 景观作品背景丹·凯利是美国现代结构主义景观设计大师,1912 年出生于马塞诸塞州波士顿的一个普通人家。
他是“哈佛革命”(Harvard Revolution) 发起者之一,也是美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奠基人。
·1931---进入当时很有名的瓦伦.曼宁德设计事务所,接触到了欧洲的古典园林艺术。
·1936---进入哈佛研究生院,大量汲取了东方与欧洲传统园林艺术的精华。
·1945年二战结束后---凯利有机会周游西欧, 实地考察欧洲的古典园林。
·50-60年代---一生最多产的时期,诸多作品逐渐吸引大众视线。
完成米勒庄园的设计,这是其设计生涯中最大的一次突破。
·60-80年代---在世界各地完成很多作品,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景观设大师的地位。
凯利的欧洲之行对他的影响极为深刻。
他参观了十七世纪法国勒·诺特杰出的古典园林凡尔赛和斯绍克斯园林中以几何方式组合的林阴道、树丛、草地、水池、喷泉等规则要素产生了清晰完整的空间和无限深远的感觉。
在这里, 凯利找到了他一直苦苦寻觅的结构手段。
这种手段符合凯利所追求的对自然的表达方式,他的作品反映出他那深深扎根于历史中的对自然秩序的精神追求。
凯利早期的作品米勒住宅中有着很多历史元素, 可以看出他运用古典主义语言营造现代空间的强烈追求, 显示出他是一个相当理性和客观的功能主义者。
艾克博说“, 凯利对于现代景观设计最大的贡献, 在于他既继承传统又摒弃糟粕的决心”。
凯利这种高度独立而又相互一致的设计形式相当杰出且适用。
正如他自己所说“: 人总是在或多或少地制造着生动的线条”。
1955 年印地安那州哥伦布市的米勒花园 “ 常常被标志为我的‘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 更准确地说这是我是多年来第一次, 不得不竭尽全力发挥能力的一个项目。
点亮结构主义的明灯——丹.凯利花园魅影2010-03-11 11:00:46 阅读5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本书由夏建统,编著。
我把它的一些精华发上来一起解读分享并解读其中的奥妙。
丹.凯利,美国现代景观建筑大师。
主要作品:米勒庄园/喷泉广场/达利中心大道步行街/享利.摩尔雕塑公园/奥克兰展览馆室外公园/国家银行广场/金氏庄园/京都中心区规划/库氏住宅结构主义有以下特征:1、“设计符号”不仅表达物体本身,而且表达文化。
它装任何设计物体都看成是“材质”,每个设计的东西都各自蕴含的传统的意义与内涵,然后依据他们之间的关系,将他们组合成一定的形状。
2、结构主义设计可以将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进行转化。
3、很多设计符号可以被广泛的引用,附上广泛的文化意义,从而创造正如罗兰。
巴尔特说的“神秘意境”。
4、由于每个设计物体本身,都可以被解释成各自的意思,所以设计的内容也可以进行“结构”分解。
米勒庄园对丹.凯利而言,米勒庄园设计上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完全的否认古典主义设计理论的所有东西,而是沿用了古典设计理念的框架结构,并巧妙地将它和现代主义更为自由的设计手法结合起来。
景观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环境,建筑的延伸,也是一个浑然统一的整体。
(设计草图)凯利在米勒庄园的设计里,并没有完全摒弃欧洲传统的古典设计思想。
他在蔬菜园的设计里,借鉴了欧洲古典园林的设计形式,数排法国炖菜,被种植成横竖交叉的网络状,构成了蔬菜园的主体结构。
在园子的入口处,规则种植了几排核桃树,作为入口象征式的标志。
在室外环境的布局上,用树和其他植物作为材料类似地分割室外空间,更多的是为了和建筑的设计形态保持一致,和建筑风格相呼应。
(建筑室内与室外的衔接)修改后的设计图1、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他认为,“古典主义”简洁而直接的表现形式在很多时候是最能反映和概括空间的。
“古典主义”用一种“秩序”来强调保证空间的连续性,在简单之中蕴含变化,解释最复杂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