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烷基硫酸钠_K_12_质量对牙膏稳定性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596.25 KB
- 文档页数:3
牙膏产品质量评价汪发文 马 萱(国家牙膏蜡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哈尔滨 1500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牙膏工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全行业通过技术改造,利用外资,引进先进仪器设备及技术,使牙膏行业生产规模、产品质量、档次、品种和工艺、设备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牙膏品种也由单一清洁型牙膏,发展成为品种齐全、功能多样、上百个品牌的多功能牙膏。
随着我国加入W TO组织,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牙膏行业的竞争靠什么?主要是靠产品的内在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命脉,只有使产品质量稳定并不断提高,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牙膏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牙膏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系,组成牙膏膏体的各种原材料之间,以及牙膏膏体和膏体之外的包装物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化学反应,使牙膏在生产或储存待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气胀、分水、变色、变稀等现象。
通过对牙膏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加以注意,以减少或避免问题的发生,才能保证在保质期内牙膏的稳定性,从而确保牙膏产品质量。
1 1 气胀气胀是指牙膏产生的气体导致管内压力过大而使包装膨胀,甚至膏体冲破包装的现象。
是最直观的问题,也是消费者最敏感的问题。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原辅材料、工艺设备、制膏工序等几个方面。
1 1 1 磷酸氢钙、水玻璃等原料的影响铝管牙膏膏体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为了防止铝管被腐蚀,通常加入0 2%~0 5%的二水合磷酸氢钙和相近量的水玻璃作为缓蚀剂,然而,其用量的多少与膏体是否会气胀有很大关系。
1 12 防腐剂的影响为了顺应绿色环保,降低产品成本,牙膏中防腐剂的用量越来越少,而这又使得某些菌类得以生存繁殖,致使细菌含量超标,同时细菌使香精变味、发臭,发生酸败,产生难闻的气味,而产生气胀。
1 1 3 工艺设备方面的影响如果膏体在抽真空时脱气效果不好,膏体中残存较多气体,同时牙膏在灌装时会在管尾存有少量空气,为微生物的滋长提供了良好环境,亦容易出现气胀现象。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生产与应用杨雄麟【期刊名称】《适用技术市场》【年(卷),期】1995(000)001【摘要】十二烷基硫酸钠(K_(12)),又称十二醇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由于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去污力、润湿力、起泡性及乳化性能,因此近十年来,国外在有关制备,特别是应用研究方面仍有不少的报道。
1 K_(12)生产中的几种硫酸化剂工业K_(12)通常由椰油酸加氢得到的十二醇经硫酸化、碱中和制得。
概观有关制备K_(12)的文献,技术关键是硫酸化,它直接影响产品的收率和质量。
考虑到K_(12)在工业上的重要地位而要求硫酸化剂尽可能价廉易得,故SO_3和硫酸是最好的硫酸化剂,其次是氯磺酸。
1.1 SO_3十二醇用SO_3硫酸化是不可逆反应,除少量的过量SO_3在中和时生成无机硫酸盐外,不生成其它副产品。
用SO_3硫酸化的优点是转化率高,产品含盐量低,色浅,质量好。
但由于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
【总页数】2页(P18-19)【作者】杨雄麟【作者单位】无【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11【相关文献】1.十二烷基硫酸钠生产问题探讨 [J], 吴哲;王晟2.十二烷基硫酸钠(K12)生产工艺对牙膏质量的影响研究 [J], 李海军;袁发贵;姚娜;张劲松;刘正兴3.十二烷基硫酸钠中无机盐杂质对PVC糊树脂生产的影响 [J], 汪海位; 尹建平; 魏家福4.十二烷基硫酸钠(K_(12))生产工艺对牙膏质量的影响研究 [J], 李海军; 袁发贵; 姚娜; 张劲松; 刘正兴5.十二烷基硫酸钠在药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J], 朱雷;何训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牙膏颗粒的制备方法及操作要点。
2. 熟悉牙膏颗粒的质量检查方法。
3. 通过实验,了解牙膏中各成分的作用,提高对牙膏配方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1. 原料:碳酸钙、二氧化硅、氢氧化铝、表面活性剂、保湿剂、甜味剂、色素等。
2.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电子天平、烘箱、粉碎机等。
3. 试剂:稀盐酸、NaOH溶液、AgNO3溶液、BaCl2溶液、蒸馏水等。
三、实验步骤1. 称量与混合:- 称取适量碳酸钙、二氧化硅、氢氧化铝等摩擦剂,混合均匀。
- 称取适量表面活性剂、保湿剂、甜味剂、色素等,混合均匀。
2. 制备牙膏颗粒:- 将混合好的摩擦剂与混合好的其他成分按比例混合均匀。
- 将混合物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
- 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混合物形成糊状。
- 将糊状混合物通过漏斗和滤纸过滤,去除杂质。
- 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热至糊状物开始凝固。
- 将糊状物倒入烘箱中,烘干至颗粒状。
3. 质量检查:-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颗粒重量,检查颗粒大小是否均匀。
- 使用pH试纸检测牙膏颗粒的酸碱度,检查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 使用AgNO3溶液和BaCl2溶液检测牙膏颗粒中的成分,确认成分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四、实验现象与结果1. 制备牙膏颗粒:- 在搅拌过程中,混合物逐渐形成糊状。
- 滤液过滤后,滤纸上有少量杂质。
- 烘干后,颗粒状物质形成。
2. 质量检查:- 颗粒重量均匀,大小适中。
- pH值在正常范围内。
- 成分含量符合要求。
五、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牙膏颗粒。
2. 确认了牙膏中各成分的作用,提高了对牙膏配方的认识。
3.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牙膏颗粒质量合格。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搅拌速度和时间的控制,以确保颗粒大小均匀。
2. 在质量检查过程中,应注意pH值和成分含量的检测,确保牙膏颗粒质量合格。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牙膏颗粒,通过对牙膏配方的了解,提高了对牙膏制作工艺的认识。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牙膏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牙膏主要成分的作用和性质。
3. 通过实验,学会制备牙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牙膏是一种口腔清洁用品,主要由磨擦剂、湿润剂、粘合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等成分组成。
其中,磨擦剂主要起到清洁牙齿表面的作用,湿润剂用于保持牙膏的湿润性,粘合剂使牙膏具有粘稠度,甜味剂和香料用于改善口感,防腐剂用于防止牙膏变质,粘合剂用于保持牙膏的粘稠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温度计、量筒、研钵、搅拌器、过滤装置等。
2. 试剂:碳酸钙、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甘油、薄荷脑、香精、防腐剂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原料:按照配方要求,称取适量的碳酸钙、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甘油、薄荷脑、香精、防腐剂等原料。
2. 混合磨擦剂:将碳酸钙放入研钵中,用研杵进行研磨,使其成为细小的颗粒。
3. 混合湿润剂:将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甘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4. 混合粘合剂:将适量的粘合剂加入湿润剂中,搅拌均匀。
5. 混合香料:将薄荷脑、香精加入粘合剂中,搅拌均匀。
6. 加入防腐剂:将防腐剂加入混合好的牙膏原料中,搅拌均匀。
7. 过滤:将混合好的牙膏原料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去除未溶解的颗粒。
8. 调整粘度: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粘合剂调整牙膏的粘度。
9. 包装:将制备好的牙膏装入牙膏管中,进行封口。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牙膏制备成功,外观呈白色,质地细腻,口感清爽。
2. 通过实验,掌握了牙膏的制备方法,了解了牙膏主要成分的作用和性质。
3. 在制备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配方要求称取原料;(2)混合原料时,注意搅拌均匀;(3)过滤过程中,确保过滤效果;(4)调整粘度时,注意不要过量。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牙膏,实验结果表明,牙膏制备过程中,关键在于原料的称取、混合和过滤等步骤。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牙膏的制备方法,为今后的口腔护理产品研发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