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风》百期寄语
- 格式:pdf
- 大小:29.70 KB
- 文档页数:1
创刊寄语参考范文
在百花斗妍、万物葳蕤的阳春时节,欣悉xxxxx《xxxxxx》创刊,我代
表xxx表示热烈的祝贺!《xxxxxx》是我处精神文明花园中的一支花朵,一
株新苗,是xxxxx两个文明建设的阵地、窗口和喉舌。
希望你们立足专业,
贴近现场,突出特色,以“展示xx风采,反映员工心声,丰富文化生活,
塑造良好形象,培育优秀文化”为宗旨,辛勤培育,精心呵护好这株幼苗,
让她繁花满树、硕果累累,让她与时俱进、一往无前,让她成为xxxx人的
骄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既已有了良好的开端,成果满园
的日子便也不再遥远。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xxxxx》能早日创刊,来之不易。
希望你们好好珍惜,以xxx项目为契机,在xxx大地树形象,创辉煌,显神
威,既办出好刊物,又干出好工程,既盛开精神文明的.奇葩,又创造物质
文明的杰作。
人生自信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值《xxxxx》创刊之际,
处xxx希望你们大力发扬xxx精神,大力发扬不畏艰难、团结奋进的精神,
立足xxx,传承优秀,争创一流,用智慧和汗水在xxx大地牢塑起开路先锋
的丰碑,展示出义勇的风采,开创出千古留芳的业绩,以“铁骨雄风铸路魂,
汗洒神州塑丰碑”的英姿誉满xx,建功xx。
第1页共1页。
《南海风诗刊》第十一期名家诗词南海风诗刊高端管理团队总导师:邓世广顾问团:林峰,倪平波,杨子怡,邓荣森,傅占魁,王国钦,吴雁程书画顾问:邹勇智,邓佩华楹联顾问:刘儒雅名誉社长:刘晓新,荣西安社长:邓小东秘书长:王建勤艺术总监:梁文君,陈冠雄总编辑:薛芳副总编辑:陈晓棉,夏云,唐代,许小群组稿主编:唐代,许小群微刊编制:夏云特邀评论员:邓国琴编委:曹新频,孙忠凯,梁诗竹,尚世柏,邓本宝,黄莺,王岳夫,董峰,疏一影,梁英剑,锐甫,王国钊,陈寿章,吕万昌,周靖竹,吴凤琴,小桥流水,王香元,梦幻园,古朝榜,石光明,知不足,梁荣雄,子含,春渡春伦,洁莲,王宏妍,吴丽娟,月明萌,丹枫诗雨游哈布图哈怪石峪邓世广尽道风情此处新,芒鞋踏破探嶙峋。
巉岩屏处惊犀虎,茂树摇时隐凤麟。
总见坊间多狗面,盍从峪里续狮身。
回眸崖畔山僧笑,似度迷途不返人。
实话打油邓世广屈膝折腰吾不能,半因性格半因疼。
风华渐与年华减,气质难随骨质增。
世上知无金鼎药,心中剩有玉壶冰。
老来犹做痴人梦,想造浮屠到九层。
咏雁三章林峰一、汾河千里夜西風,秋水寒雲九月中。
落日斷鴻啼雪影,為誰獨立小橋東。
二、白雲紅樹九霜秋,聲斷衡陽滯一舟。
渭北江東橫落月,天涯何處是南洲。
三、天末雲邊一字橫,渡頭又起北風聲。
秋鴻不負蕭郎約,暮雨瀟瀟作夜行。
雨中吟无语蓦地行人四处奔,原来日色已昏昏。
跳珠正向尘间泼,鼓浪还从井口喷。
深感上天能造景,空令浊泪直倾盆。
那条去路今安在,应是再无丁点痕。
秋兴杨子怡几回欲警昧无聪,性戆难逃天下笼。
尝恨鼠安城社里,又忧王醉楚歌中。
秋逢多事常书愤,节近重阳总爱红。
自笑杞人多妄语,尧疆击壤正旌功。
注:《庄子.杂篇.庚桑楚》“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
”书法作品:邓佩华七五初度邓荣森古稀添五说居然,感慨寒微自得天。
霜鬓人前殊有范,酡颜酒后梦无边。
十年我欲淘书海,三径谁陪觅紫烟。
已惯诗山销寂寞,春花秋月不愁眠。
无题傅占魁独倚暮云深,窗含月半沉。
风鸣孤雁泪,露滴一宵琴。
作者: 廖鸿兴
作者机构: 广东省政协 秘书长 《同舟共进》杂志社社长
出版物刊名: 同舟共进
页码: 16-17页
主题词: 政协委员 座谈会 各界人士 县政协 广东省 社会主义民主 办刊 讲话 统一战线 参政议政
摘要: 在广东省政协主办的《同舟共进》月刊出版100期之际,我们荣幸地把大家请来,共聚一堂,略表庆贺之意。
当然,更主要的是想借这个机会,感谢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朋友们对刊物的关心支持,听取大家对加强和改进办刊工作的真知灼见。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同舟共进》杂志社,向担任本刊顾问的吴南生、杨应彬、郑群、祁烽、杨奎章几位省政协的老领导,以及曾宪梓、杨钊、许世元、胡顺谦几位港澳知名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多年来热心《同舟共进》办刊工作的政协委员、各界人士以及广大作者、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刊物百期寄语【篇一:创刊100期寄语】《今日锦溪》创刊100期寄语《今日锦溪》编辑部不经意间,《今日锦溪》已走过了1600多个日日夜夜,刊出了整整100期!在此,我们向始终关心、支持和帮助《今日锦溪》的人们,致以衷心的感谢!《今日锦溪》是我们锦溪人自己的第一份刊物,创刊于2006年元月1日,至今,已展现了百期的迷人风采。
她倾注了锦溪公司决策者的关怀,凝聚着采编与创作人员的汗水,更寄托了锦溪员工对未来的憧憬。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今日锦溪》就紧密伴随着锦溪发展的每一段历程,忠诚记录下公司前行的每一步深刻印迹,共同见证了锦溪人追求理想的每一个辉煌瞬间。
如今,走过百期的《今日锦溪》已经褪去了创刊初时的稚嫩,正以成熟大方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
从二线竣工到余热发电投运,从节日晚会到十周年庆典,从生产操作到文娱生活,有严寒酷暑干劲冲天的场景,也有吹拉弹唱轻歌曼舞的画面……细细翻阅百期报纸,我们不难发现,她不仅在形式上图文并茂、编印精致,而且在报道内容上求真务实,真正做到了弘扬锦溪特色文化,塑造“青溪峰”商标品牌,反映员工与客户心声,增强公司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展示锦溪发展方向,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以企业传媒特有的亲和力成功筑起了公司与员工交流的平台,架起了公司与客户沟通的桥梁,成为连接锦溪与社会各界的纽带;通过高品位、全角度、多层次的表现形式,成功打造公司对外宣传的“名片”,成为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今日锦溪的“窗口”。
小报纸,大空间。
根据新时期下《今日锦溪》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我们更要充分利用这个宣传平台,进一步创新办报手段,强化宣传通联工作,提升办报质量,牢牢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营造企业和谐发展的氛围,让《今日锦溪》伴着墨香,顺畅地走向员工、走近客户、走入社会。
100期,凝聚着既往的成绩,更预示着一个全新的起点。
六月,一个绚丽多彩、歌声飞扬的季节,我们又上路了,所幸的是有您与我们一路同行。
【篇二:百期寄语】百期寄语1、愿《学生工作》有更多的百期圣诞,等到第二个百期时,我们这些记者还能聚在一起吃我们自己包的饺子!(陈泽民)2、百期这样一个历程,总是不易,能有幸在这里工作并能尽一定的绵薄之力,是一种荣幸。
南方周末主编寄语【篇一:1997年南方周末主编寄语】1997年南方周末主编寄语本文刊载于1997年12月26日《南方周末》第17版岁末,有一种特别的牵挂,缠绕着我们的心。
让我们牵挂的人,就是千万个陌生的“你”。
回望一道走过的1997,我们共同经历了多少大事:“万众送小平”的啜泣犹在耳边低回;“香港回归夜”的焰火还在眼前闪耀;党的十五大响鼓重捶声震寰宇;三峡“世纪梦”牵动亿人的心……日子在交织着泪水和欢笑中匆匆流逝,日子也在交织着担忧和希望中匆匆走来。
无论这日子曾经多么地不平常,走进寻常百姓家,它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而平平常常的日子,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哪怕是弱小者的生存,也和“强”字分不开。
活着,就意味着“生”之顽强。
读者也许还记得,“芳草地”曾经登过一篇《深秋的北风》:在北京的大风天里,一个下岗男人坚守街头卖他的梨,妻儿来了,苦劝不回,他说,他要为这个家担负起一种责任。
我们自以为饱经沧桑,阅透了人生,心早已磨出厚茧,可是,一篇朴素的文章,一段质朴的对话,一个感人的细节,仍足以令我们鼻子发酸,心头发烫。
我想起了一位女作家十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你的心并不是粗砺荒漠的一片,那光明的一隅,会永远充满了温情地留给世上无助的弱者。
”当弱者努力摆脱无助让自己站得更直时,我们的心又何止充满温情。
我们把永远的尊敬留给他们。
走过1997,我们有梦圆的欢欣,也有梦碎的痛苦,而执著于梦想的追求,使我们天涯咫尺,息息相通。
就在几天前,一位读者给编辑部写来了他亲历的一件事:在湛江开往海口的轮船上,百无聊赖的他买下一份《南方周末》,尚未读完,就已经泪流满面。
他把报纸递给了正在甲板上追逐嬉闹的一群素不识的少年,少年们看完报纸,也如塑像一般陷入了沉思。
深深地打动了这一群人的,是老榕的文章,那篇取自网络、感动过无数人的《大连金州没有眼泪》。
当轮船靠岸,各自东西,少年们也许很快就淡忘了这不期然而至的邂逅,但是,在甲板上触动他们沉思的东西不会湮没。
三十寄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姜天鹰
【期刊名称】《南方金融》
【年(卷),期】2009(000)012
【摘要】@@ 2009年12月,正值<南方金融>创刊30周年暨出刊400期,对此,作为<南方金融>的老读者和老朋友,我们表示衷心的祝贺.rn30年前,百废待兴的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改革初期,身处改革前沿的广东,以其领先于全国的开放步伐一直是国内改革的先锋和标杆,全国学广东在当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切切实实的行动.
【总页数】1页(P4)
【作者】姜天鹰
【作者单位】《上海金融》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百期学报百般探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百期寄语 [J], 管德明
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黑龙江国土资源》杂志出刊100期寄语 [J], 姜秀金
3.三十而立再铸辉煌——华川厂建厂三十周年寄语 [J],
4.三十而立启新程--《海洋科学进展》创刊三十周年寄语 [J],
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寄语《兵团工运》 [J], 景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