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面粗糙度仪检定证书

表面粗糙度仪检定证书

表面粗糙度仪检定证书
表面粗糙度仪检定证书

表面粗糙度仪检定证书

感谢以下网站对本资料的大力支持:

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超声波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钢板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金属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管道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钢管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厚度测量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超声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高温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壁厚测量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超声波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膜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涂层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涂层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镀层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油漆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油漆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漆膜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锌层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防腐层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麦考特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尼克斯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磁感应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涡流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膜厚测试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覆层测厚仪 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电镀层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涂镀层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镀锌层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电解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氧化膜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磁性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干膜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湿膜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镀铬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标线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磷化膜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尼克斯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超声探伤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磁粉探伤机 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焊缝探伤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超声波探伤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超声波探伤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钢轨探伤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金属探伤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便携式探伤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钢结构探伤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磁粉探伤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超声波探伤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便携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便携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洛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轧辊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手持式硬度计 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里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铅笔硬度计 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便携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钢管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韦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轧辊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巴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模具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超声波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洛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金属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硬度测试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布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布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肖氏硬度计 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铸件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钢板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硬度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铝合金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邵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橡胶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橡胶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电火花检测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电火花检测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电火花检漏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防腐层检测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防腐层检漏仪 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表面粗糙度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粗糙度测量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粗糙度测试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喷砂粗糙度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光洁度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便携式粗糙度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粗糙度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粗糙度检测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附着力测试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漆膜划格器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百格刀测试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百格刀 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LED观片灯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黑白密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光泽度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工业观片灯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黑度仪 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黑度计 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无损检测 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无损检测仪器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无损123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网站目录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达高特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达高特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MX3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PX7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狄夫斯高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光谱磨样机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金相切割机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金相抛光机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金相磨抛机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金相预磨机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金相镶嵌机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金相磨样机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金相试样机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金相显微镜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磨抛机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镶嵌机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试样机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金相磨平机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金相研磨机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数字式粘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油漆粘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粘度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无损检测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百格刀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笔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透光率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硬度测量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数显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台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林格曼黑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显微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维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钳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镀层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漆膜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涂层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玻璃钢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塑料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钢材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光泽度测试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油漆光泽度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便携式布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便携式洛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硬度块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硬度计试块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中国硬度计网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中国测厚仪网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中国探伤仪网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中国粘度计网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中国粗糙度仪网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中国涂层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EPK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minitest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Positest附着力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positector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Dm5e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Mikrotest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电火花测漏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手持式粗糙度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超声波检测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数显邵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数显巴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数显韦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数显布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数显洛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数显里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便携式里氏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尼克斯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旋转粘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分类目录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石墨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邵氏橡胶硬度计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铸铁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湿膜厚度规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钢结构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薄膜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铸件探伤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容器探伤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管道探伤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涂层厚度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涂料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镀铬测厚仪https://www.doczj.com/doc/7417271593.html,

粗糙度轮廓仪操作规程(1修改)

监视测量装置和试验设备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YJZGS11-23 版本:A 页码:第 1页共 1页 1设备名称:粗糙度轮廓仪型号/规格: 2出厂编号:242 本公司编号: 3校准(检定)周期:一年 4使用环境:温度18℃到22℃,湿度60±10% 5操作步骤 5.1 开机将光标移到Programs(程序),再移到Taylor Hobso n。 5.2 点击软件名,根据提示符号输入用户名和口令。 注: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后即可登录到系统。该软件是多用户系统,每一个用户必须用唯一的口令去登录,进入程序后确认光标位置是否与主轴箱和Z轴相符,如果不符,读出光标现在的刻度值后,输入正确的刻度值按OK即可。 5.3 当主窗口显示后,根据所测产品的要求配置需要的传感器和测针。 6 校正 在选用传感器和测针后,先要进行校正,校正前要对标准球进行擦拭,但必须用丝绸布进行清洁。清洁完后再进行校正。标准球经校正后,必须放回标准球专用盒内,且要求轻拿轻放。 7 测量轮廓度 7.1 准备工作:根据试验委托单中的测量要求,选择传感器和探针规格。点击横臂单元右键 进行配置,选择宽范围传感器和测针后并作校准。 7.2测量方法:依据被测量的部位和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完整的测量方案。要求测量方案安全、 可靠、实用。测量时要求要过被测产品的轴心线,要找到最高或最低点,且坡 度不能大于45度。 7.3测量步骤:首先将测针移动至被测部件的位置,用手动操作一次被测产品的行程,得到被 测总长。用总长减去0.6毫米,求出数据长度,然后按测量工具栏GO,便会出现 一个对话框,再进行测量的设置,设置测量名称——数据长度——测量速度最后按 OK即可。 7.4测量分析:得到原始轮廓后用鼠标点击右键,将原始轮廓导出到分析软件,然后从分析软 件中调出进行分析,其分析步骤为:选择调平原始轮廓——手动创建最佳拟合— —选择允许/不允许取点。用鼠标左键选择两个元素,作为一个元素的开始点和 结束点,然后按要拟和的这一段。分析完成后可以关闭原始数据,只显示摸板。 7.5标注尺寸:选择尺寸标注工具栏,根据分析的摸板进行尺寸标注,有X方向尺寸、有Y 方 向尺寸、斜边方向尺寸、半径尺寸、角度尺寸。标注完成后即可打印报告。8测量表面粗糙度: 8.1准备工作:根据试验委托单中的测量要求,选择传感器和探针规格。点击横臂单元右键进 行配置,选择1 mm传感器和测针后并作校准。 8.2测量方法:依据试验委托单粗糙度要求,确定评定长度。根据 8.1测量粗糙度步骤同7.3 , 8.3测量分析:数据选择工具栏上点击分析按钮.从对话框中选择合适形状类型.选择其中的参 数――分析参数表――选择需要的参数按OK即可。 8.4点击已分析的图形按右键,从你需要的版式中打开后打印报告。

SJ-201手册(粗糙度仪操作手册)2

1、电源的开/关开电源:按下 (POWER/DATA)键。 关闭电源:如果使用交流电源或自动睡眠功能没打开按下 (REMOTE)键。如果使用内置电池并且自动睡眠功 能已打开机器会自动关机。 2、SJ-201各功能键的说明图解

仪器校正 说明:1、按下(CAL/STD/RANG)键,屏幕出现CAL字和闪动的参考数值,与所用的标准块上的值对照,如不一样,请使 (REMOTE)键移动光标,使用(CUTOFF)和(mm/inch 键改变数值,使他和标准样板上的数值一样。 2、按下(N/ENT)键 3、按图所示放置好粗糙度仪和标准样板。 4、按下(START/STOP)键进行测量。 5、测量完成后按下(N/ENT)键,完成整个校正过程。

测量 放好工件和仪器,按下(START/STOP)键,就开始测量,并自动获得结果。 转换测量结果显示参数 按下(PARAMETER)键就可实现参数转换。

改变测量状态 1、在测量状态下按下(CUTOFF)键,截取长度可在 0.25---0.85---2.5mm之间变换。 2、改变取样长度 在测量状态下按下(N/ENT)取样长度在X1--X3--X5--L之间转换(如:0.8 X 1、0.8 X 3、0.8 X 5,L是直接输入取样长度。)

, 3、改变测量轮廓 1/在测量状态下按下(CURVE/FILTER/TOL/CUST )键 进入轮廓设定状态。(显示CRV 和闪动的轮廓代号) 2/按(CUTOFF )或(mm/inch )键改变轮廓代号。 每次按动轮廓代号会按照一定顺序改变: SJ-201P :P--r--d--P SJ-201M :P--r--CnO--P 3/按下(N/ENT )键输入新设定。 粗糙度测量方法 1、仪器的正确摆放 如图:驱动器应该与 工件 垂直,并紧贴工件表面。 2、传感器测头需水平于被测 表 面。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 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 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 一般的有: RMS*25.4/1000=RA 举例: RMS64 = 64*25.4/1000= RA 1.6 几个常用的如下: RMS250 = RA6.4 RMS125 = RA3.2 RMS64 = RA1.6 RMS32 = RA0.8 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 N1--0.025um;N2--0.05um;N3--0.1um; N4--0.2um;N5--0.4um;N6--0.8um; N7--1.6um;N8--3.2um;N9--6.3um; N10--12.5um;N11--25um; 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对应关系:

粗糙度仪使用说明书

粗糙度仪使用说明书

简 介 粗糙度仪又称为便携式粗糙度仪、粗糙度表面测量仪、粗糙度仪价格、粗糙度仪厂家、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表面粗糙度测试仪、粗糙度检测仪、机加工粗糙度测试仪、粗糙度测试仪厂家、粗糙度测试仪价格、袖珍表面粗糙度仪,数字式粗糙度仪,便携式粗糙度检测仪,表面粗糙度测定仪,数显粗糙度仪,手持式粗糙度检测仪,金属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粗糙度测试仪,便捷式粗糙度仪,数字式表面粗糙度仪,数显粗糙度测试仪,便携式粗糙度测试仪,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价格,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手持式粗糙度测量仪、手持式粗糙度仪、便携式粗糙度仪、精密粗糙度测试仪、袖珍式粗糙度测量仪、袖珍式粗糙度检测仪、表面粗糙度检验仪、手持粗糙度测量仪、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手持粗糙度仪、手持式粗糙度测量仪、高精度粗糙度仪是适合于生产现场环境和移动测量需要的一种手持式仪器,可测量多种机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可根据选定的测量条件计算相应的参数,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全部测量参数和轮廓图形。该仪器它操作简便,功能全面,测量快捷,精度稳定,携带方便,能测量最新国际标准的主要参数,本仪器全面严格执行了国际标准。测量参数符合国际标准并兼容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标准。适用于车间检定站、实验室、计量室等环境的检测。

一、概述 OU1300型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是适合于生产现场环境和移动测量需要的一种手持式仪器,可测量多种机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可根据选定的测量条件计算相应的参数,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全部测量参数和轮廓图形。该仪器它操作简便,功能全面,测量快捷,精度稳定,携带方便,能测量最新国际标准的主要参数,本仪器全面严格执行了国际标准。测量参数符合国际标准并兼容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标准。适用于车间检定站、实验室、计量室等环境的检测。 1.1 主要特点 ●机电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 ●采用 DSP 芯片进行控制和数据处理,速度快,功耗低; ●大量程,多参数 Ra,Rz,Rq,Rt。 ●高端机器增加 Rp,Rv,R3z,R3y,RzJIS,Rsk,Rku,Rsm,Rmr 等参数; ●128×64 OLED 点阵显示器,数字/图形显示;高亮无视角; ●显示信息丰富、直观、可显示全部参数及图形; ●兼容 ISO、DIN、ANSI、JIS 多个国家标准; ●内置锂离子充电电池及充电控制电路,容量高、无记忆效应; ●有剩余电量指示图标,提示用户及时充电; ●可显示充电过程指示,操作者可随时了解充电程度 ●连续工作时间大于 20 小时 ●超大容量数据存储,可存储 100 组原始数据及波形。 ●实时时钟设置及显示,方便数据记录及存储。 ●具有自动休眠、自动关机等节电功能 ●可靠防电机走死电路及软件设计 - 1 -

TR260粗糙度仪使用说明书

1概述 TR260粗糙度仪是时代公司推出的一款便携式高精度仪器,该仪器的便携性即适用于生产现场,其高精度也能满足计量实验室的使用。可测量多种机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根据选定的测量条件计算相应的参数,在液晶显示器上清晰地显示出全部测量参数。 特点: 多参数测量:Ra、Rz、Rp、Rsm、Rt、Rmr(tp)、Rz1max、Rsk、RPc、Rda; 高精度电感传感器; 2RC、GAUSS二种滤波方式; 128×64 点阵液晶,可显示全部参数; 碱性9V电池一个,连续工作时间≥4小时; 机电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 连接专用打印机,可打印全部参数及轮廓图形; 内置标准RS232接口,可与PC机通讯; 具有自动关机、记忆; 可选配沟槽、小孔、斧型、靴型等九种传感以及测量平台、支架等方便用户对不同形状粗糙度测量的附件、配件。 1.1 测量原理 测量工件表面粗糙度时,将传感器放在工件被测表面上,由仪器内部的驱动机构带动传感器沿被测表面做等速滑行,传感器通过内置的锐利触针感受被测表面的粗糙度,此时工件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引起触针产生位移,该位移使传感器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从而在相敏整流器的输出端产生与被测表面粗糙度成比例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及电平转换之后进入数据采集系统,DSP芯片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和参数计算,测量结果在液晶显示器上读出,也可在打印机上输出,还可以与PC机进行通讯。 1.2 标准配置

1.3 仪器各部分名称 主机部分 电池 显示屏 信号线选择键 电池仓 RS232接口 测量键打印键 翻页键

传感器及连接部分 传感器测头部分传感器信号线驱动轴 信号线接头 感器插入口 升降滑块升降架传感器夹持体 升降架紧固螺栓 升降架转向孔

试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和测试报告确认表(公司范本)资料

编号:GXLQZX 设备名称液压万能试验机设备编号GL02040001(GF1)01/II-3 设备用途钢筋力学性能试验保管部门 检定/校准单位桂林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检定/校准周期(年)1 证书/报告性质□√检定证书□校准证书□测试报告证书/报告编号力值字第1305010269号 证书报告确认内容1、有授权文件的标识□√是□否 2、校准/检定证书(测试报告)在校准实验室认可/实验室的授权范围内□√是□否 3、证书/报告具有量值溯源信息(如:上一级标准器的标识和检定或校 准证书号) □√是□否 4、有检定/校准、测试的技术依据(代号:JJG139-1999 )□√是□否 5、提供了具体的校准数据□√是□否 6、提供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数据□是□√否 数据确认 检测项目测试结果 标准、规范、规 程要求 是否满足要求 试验力示值相对误差示值重复性示值允许误差± 1.0% 30 100 200 +0.7 +0.5 +0.4 0.0 0.2 0.2 □√是□否50 200 400 +0.6 +0.4 +0.6 0.2 0.1 0.1 示值重复性允许 误差1.0% □√是□否100 300 600 +0.4 +0.4 +0.7 0.1 0.1 0.1 □√是□否150 400 800 +0.5 +0.4 +0.6 0.1 0.1 0.1 □√是□否200 500 1000 +0.6 +0.4 +0.6 0.1 0.1 0.1 □√是□否 根据证书、报告内容可确定: □√证书、报告满足要求 □√根据证书、报告数据、判定该设备能使用 □根据证书、报告数据、判定该设备需降级使用 □根据检测/校准、测试产生的修正因子要对设备进行修正,修正情况: 设备管理员:罗玉刚日期:2013 年8 月10 日负责人意见:该设备检定结果满足要求。 签名:日期:年月日 技术负责人意见:该设备检定结果满足要求。 签名:日期:年月日 备注:

粗糙度仪操作过程

粗糙度仪操作过程 一、准备 1、准备好待测产品和仪器,待测产品要求表面清洁无脏污,仪器表面无灰尘及异物; 2、粗糙度仪放置在花岗岩平台上并保持水平位置; 3、检测粗糙度仪器探头,要求探头无损伤,表面无异物。 二、操作 1、插上电源,打开粗糙度仪开关; 2、将校准片放置在倾斜工作台的V槽内,调整高度,保证传感器导头及测针与被测面接触良好,点击“样板测量”,传感器在样板表面滑行,样板的粗糙度波形及测量值显示在“实测Ra值”提示框中;观察被测波形,如果与所提供的样板相符合,则在“样板Ra”提示框中输入样板值,选择“校准确认”,则仪器的偏差会自动校准,如果被测波形与之不相符,则检查传感器安装是否正确。(标准传感器用玻璃样板校准,曲面传感器用金属样板校准) 3、测量分三种情况:基本测量,高级测量,曲面测量。 对于测量轨迹为直线的试件用基本测量档或高级测量档,对标准传感器来说,只能用基本测量档。高级测量档与基本测量档的区别在于,高级测量档显示的参数比基本测量档的多,但在常规测量中,不推荐使用高级测量。 4、具体步奏: (1)将零件放置在倾斜工作台的V槽内,调低传感器与零件测量面平行且保证传感器导头及测针与被测面接触良好; (2)根据检测要求,选择截止波长和评定长度; (3)点击“测量开始”,仪器自动进行一次测量; (4)测量完毕,零件表面的粗糙度波形粗糙值显示在相应的提示框中; (5)测量结果(包括零件名称、测量人、测量日期、截止波长、测量长度、测量结果等)自动保存到当前测量日历时间。 三、结束 1、关闭仪器电源,取出检测部分; 2、收拾好实验品,摆放好仪器。 备注: 1、Ra:轮廓算数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的算术平均值。 2、Rz:轮廓不平度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5各最大的轮廓峰值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3、Ry:轮廓最大高度,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4、λc:取样长度,0.2 5、0.8、2.5mm(实验中平面取2.5mm),评定长度1-5λc(实验中取4-5λc) 5、tp:轮廓支承长度率:在取样长度内,一平行于中线与轮廓相截所得到的各线段截线长度之和bp与取样长度l之比。

粗糙度仪参数对比

粗糙度仪Rmr(C)RM Rk、Rpk、Rvk 的参数对比 粗糙度仪Rmr(C)RM Rk、Rpk、Rvk 随着制造业界对粗糙度这一质量指标认识的不断深化,用於表面微观形状误差定量表述的粗糙度评定参数也日趋丰富和多样化,目的是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描述微观高低起伏的不同形态和程度对产品有关功能的影响。 必须指出,在这一点上,各个工业化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来加以规范,并在很大程度上趋於一致。 而那些从事研制和生产粗糙度测量仪的知名专业厂商,也及时纷纷推出适应、具备各种评定参数检测能力的新颖仪器,也促使用户对其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或是在对产品实施改进之後能予以有效监控。 以上这一连串的过程,真正体现了现代化制造业界的一种技术进步,其间,相应的技术标准则起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传统评定参数的局限性 1.何为传统的粗糙度评定参数? 粗糙度仪Rmr(C)RMRk、Rpk、Rvk 按几何特性,粗糙度评定参数可分为:高度(有时也称为“振幅”)、间距和形状(有时也称为“材料比例”)等三类。 在国家标准GB/T1031-95中,规定了3个高度、2个间距和1个形状共6项评定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不平度10点高度Rz、轮廓最大高度Ry(高度类);轮廓微观不平度平均间距Sm、单峰平均间距S(间距类)以及轮廓支承长度率tp(形状类)。 该标准还明确说明,三项高度参数是主要的。事实上,多年来最为国内制造业界熟悉、并广泛应用於对工件表面粗糙度进行评定的,也确实是振幅类参数,尤其是其中的Ra、Rz。

若作一番比较,Ry由於只由取样长度内两点的高度信息所决定,其代表性较差, 而相比之下Ra的代表性显然是最好的。 但对於工件的有些功能性来讲,如疲劳强度,Ry和Rz就要比Ra更易於反映,故 近年来Rz的出现在增多。 2. 传统方式的局限性 尽管如此,随着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上述传统的粗糙度评定参数的局限性也越来越多地暴露了出来。 图1中,a、b两个表面有着完全不同的微观结构,但按照评定参数Ra、Rz和Ry (即Rt)所规定的采样和资料处理方式,对表面a和表面b测量後获得的数值都 是一样的,从而会得出表面粗糙度的评定结果相同的结论。 图1 传统评定参数的局限性(1) 这显然很不合理,因为图1a的表面微观结构明显容易磨损,故此时若仍用传统的 粗糙度评定参数,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切合实际的评价。 类似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采样和资料处理方式虽然代表性最好,也会造成 把表面微观形态特征完全不同的被评定表面测得很接近的结果,如图2。 图2 传统评定参数的局限性(2) 虽然,在国家标准GB/T1031中也列入了非主要评定参数的“轮廓支承长度率tp”,作为一种形状、也即材料比例参数,能够完善对工件表面微观结构的评定,但产品、零部件的功能性要求是各式各样的,为了对表面的一些微观特性有更加直观、更有针对性的揭示和反映,近年来出现了众多的粗糙度评定参数,并由相应的标准加以规范。 负荷曲线与缸孔内壁的粗糙度评定 粗糙度仪Rmr(C)RMRk、Rpk、Rvk 1.负荷曲线的定义

粗糙度仪操作规程

版本变更历史 文件审批栏

为确保公司之仪器的有效操作,避免因操作方法、操作步骤等失误而造成仪器的损坏、或因仪器的维 护不到位导致测试结果不精准,而产生产品的误测,特追溯至通用使用规程对本仪器制定正确的操作 规则。 2.0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生产的磨砂材料表面粗糙度测试。 3.0 引用文献手持式粗糙度仪使用说明书(随机附)。 4.0 仪器概述 4.1 工作原理 测量工件表面粗糙度时,将感应器放在工件被测表面上,由仪器内部的驱动机构带动传感器沿被测表 面做等速滑行,传感器通过内置的锐利触针感受被测表面的粗糙度,此时工件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引起触针产生位移,该位移使传感器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从而杂相敏整流器的输出端产生与被测表面粗糙度成比例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及电平转换之后进行数据采集系统,DSP芯片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和参数计算,测量结果在液晶显示器上读出,可以存储,也可以在打印机上输出。 4.2 仪器主体概述 4.4 显示屏使用界面

5.0 操作步骤 5.1 测量前准备 将传感器插入仪器底部的传感器连结套中 . 提示: 1. 传感器的触针是本仪器的关键零件 ,应给予高度重视。 2. 在进行传感器装卸的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不要碰及触针 ,以免造成损坏 ,影响测量 3.在安装传感器时 ,应特 别注意连接要可靠 . 5.2 测量步骤 步骤 图片 说明

将标准件(1.68 μm)放置在传感器下,调高机脚,进行校准 按启动键开始测量,传感器在被测表面上滑行,液晶屏的 采样符号“”动态逐级显示,表示当前仪器的传感器正在拾取 信号。当采样符号“ --- ”变为快速变动时,表示采样结束,正在 进行滤波及参数计算,测试完毕,本次测试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 在测量状态时,除电源 校准完毕,本次测试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 键外,按其余键无效。 将被测物放置在传感器下,按启动键进行测试,步骤与校准一致。 测试完毕,按红色键,关闭仪器,卸下传感器保护套和机脚 7

表面粗糙度仪的原理

OU1300 表面粗糙度仪的原理 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 OU1300型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是适合于生产现场环境和移动测量需要的一种手持式仪器,可测量多种机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可根据选定的测量条件计算相应的参数,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全部测量参数和轮廓图形。该仪器它操作简便,功能全面,测量快捷,精度稳定,携带方便,能测量最新国际标准的主要参数,本仪器全面严格执行了国际标准。测量参数符合国际标准并兼容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标准。适用于车间检定站、实验室、计量室等环境的检测。 1.1 主要特点 ●机电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 ●采用 DSP 芯片进行控制和数据处理,速度快,功耗低; ●大量程,多参数 Ra,Rz,Rq,Rt。 ●高端机器增加 Rp,Rv,R3z,R3y,RzJIS,Rsk,Rku,Rsm,Rmr 等参数; ●128×64 OLED 点阵显示器,数字/图形显示;高亮无视角; ●显示信息丰富、直观、可显示全部参数及图形; ●兼容 ISO、DIN、ANSI、JIS 多个国家标准; ●内置锂离子充电电池及充电控制电路,容量高、无记忆效应; ●有剩余电量指示图标,提示用户及时充电; ●可显示充电过程指示,操作者可随时了解充电程度 ●连续工作时间大于 20 小时 ●超大容量数据存储,可存储 100 组原始数据及波形。 ●实时时钟设置及显示,方便数据记录及存储。 ●具有自动休眠、自动关机等节电功能 ●可靠防电机走死电路及软件设计 - 1 -

●显示测量信息、菜单提示信息、错误信息及开关机等各种提示说明信息; ●全金属壳体设计,坚固、小巧、便携、可靠性高。 ●中/英文语言选择; ●可连接电脑和打印机; ●可打印全部参数或打印用户设定的任意参数。 ●可选配曲面传感器、小孔传感器、测量平台、传感器护套、 接长杆等附件。 1.2 测量原理 本仪器在测量工件表面粗糙度时,先将传感器搭放在工件被测表面上,然后启动仪器进行测量,由仪器内部的精密驱动机构带动传感器沿被测表面做等速直线滑行,传感器通过内置的锐利触针感受被测表面的粗糙度,此时工件被测表面的粗糙度会引起触针产生位移,该位移使传感器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从而在相敏检波器的输出端产生与被测表面粗糙度成比例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及电平转换之后进入数据采集系统,DSP 芯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和参数计算,测量结果在显示器上给出,也可在打印机上输出,还可以与PC 机进行通讯。 1.3 仪器各部分名称 传感器 - 2 -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70042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中旧标 ( 光洁度 ) 中新标 ( 粗糙度 )Ra 美标(微米 ),Ra 美国标准 ( 微英寸 ),Ra ▽ 4 6.3 8.00 320 6.30 250 ▽ 5 3.2 5.00 200 4.00 160 3.20 125 ▽ 6 1.6 2.50 100 2.00 80 1.60 63 ▽ 7 0.8 1.25 50 1.00 40 0.80 32 ▽ 8 0.4 0.63 25 0.50 20 0.40 16

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五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在设计零件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决定的。总的原则是: 在保证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具体选择时,可以参考下述原则: (1)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2)摩擦表面比不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摩擦表面的摩擦速度愈高,所受的单位压力愈大,则应愈高;滚动磨擦表面比滑动磨擦表面要求粗糙度数值小。 (3)对间隙配合,配合间隙愈小,粗糙度数值应愈小;对过盈配合,为保证连接强度的牢固可靠, 载荷愈大,要求粗糙度数值愈小。一般情况间隙配合比过盈酝合粗糙度数值要小。 (4)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应与其尺寸精度要求相当。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愈小,则应粗糙度数值愈小;同一精度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要粗糙度数值小,轴比孔要粗糙度数值小(特别是IT8~IT5的精度)。 (5)受周期性载荷的表面及可能会发生应力集中的圆角、凹稽处粗糙度数值应较小。 一般零件只要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就可以了,对于有密封要求的零件部位,通常须同时标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和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个人认为,通过切削加工的表面标注用Ra,通过抛光等加工方法得到的表面用Rz表示 两者的作用相近, 可相互转化. 根据不同国家其使用情况不同. 国和北美目前采用Ra, 而欧洲国家一般采用Rz. 示意图如下

TR210粗糙度仪操作说明书

TR210手持式粗糙度仪使用说明书

1.概述 (1) 1.1测量原理 (1) 1.2标准配置 (1) 1.3仪器各部分名称 (2) 1.4基本连接方法 (3) 1.4.1传感器装卸 (3) 1.4.2电源适配器及电池充电 (3) 2.测量操作 (5) 2.1测量前的准备 (5) 2.2开机 (5) 2.3修改测量条件 (6) 2.3.1取样长度 (6)

2.4.2液晶背光 (7) 2.5功能选择 (8) 2.5.1测值存储 (8) 2.5.2读取存储值 (8) 2.5.3打印 (9) 2.5.4触针位置 (9) 2.5.5示值校准 (10) 3可选附件及其使用 (10) 3.1可调支脚及传感器护套 (10) 3.2测量平台 (11) 3.3接长杆 (12) 3.4磁性表座连接杆 (12) 3.5传感器 (13)

3.5.2TS110曲面传感器 (13) 3.5.3TS120小孔传感器 (14) 4.技术参数 (14) 4.1传感器 (14) 4.2驱动参数 (14) 4.3示值误差 (14) 4.4示值变动性 (15) 4.5显示内容 (15) 4.5.1符号 (15) 4.5.2参数 (15) 4.5.3提示信息 (15) 4.6轮廓和滤波器 (15) 4.7取样长度 (15) 4.8评定长度 (15) 4.9粗糙度参数和显示范围 (16) 4.10测量范围和分辨力 (16) 4.11电源 (16) 4.12温度/湿度范围 (16) 4.13外形尺寸和重量 (16) 4.14连接打印机 (17) 5.日常维护与保养 (17) 5.1故障处理 (17) 5.2故障信息 (17) 6.电池开关 (18) 7.参考资料 (18) 7.1轮廓和滤波 (18) 7.1.1轮廓 (18) 7.1.2滤波器 (19)

表面粗糙度检测标准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标题:粗糙度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WI/ZB 版本:A

修订履历表 1.0目的 对来自于外购模具、工装、治具、夹具等零配件、本厂加工的模具、工装、治具、夹具等零配件按要求进

行表面粗糙度检验,以确保模具、工装、治具、夹具等零配件满足预期的要求。 范围 适用于所有组成模具、工装、治具、夹具的零配件,包括委外和内部加工的零配件。 定义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无论采用哪种加工方法所获得的零件表面,都不是绝对平整和光滑的,放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观察,都不得可以看到微观的峰谷不平痕迹,一般是受刀具与零件间的运动、摩擦,机床的振动及零件的塑性变形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表面上所具有的这种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对工件的影响: 3.2.1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耐磨性。表面越粗糙,配合表面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磨损就越快。 3.2.2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对间隙配合来说,表面越粗糙,就越易磨损,使工作过程中间隙逐 渐增大;对过盈配合来说,由于装配时将微观凸峰挤平,减小了实际有效过盈,降低了联结强度。 3.2.3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粗糙零件的表面存在较大的波谷,它们像尖角缺口和裂纹一样,对应 力集中很敏感,从而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3.2.4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蚀性气体或液体通过表面的微观凹谷渗入到金属 内层,造成表面腐蚀。 3.2.5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密封性。粗糙的表面之间无法严密地贴合,气体或液体通过接触面间的缝隙渗漏。 3.2.6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接触刚度。接触刚度是零件结合面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接触变形的能力。 3.2.7影响零件的测量精度。零件被测表面和测量工具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都会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尤其是 在精密测量时。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定义及检验要求: 3.3.1定义: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是检查加工后工件表面的一种对比量具,他的使用方法是以样块工作面的表 面粗糙度为标准,凭触觉(如手摸)或视觉(可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与待检查的工件表面进行比对,从而判别被检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是否合乎要求,这是一种定性的检查工具。 3.3.2检验要求:在用比较样块对工件表面进行比较时,所选用的样块和被检查工件的加工方法必须相同,同 时样块的材料、形状、表面色泽等应尽肯能的与被检查工件一致,判断的准则是根据工件加工痕迹的深浅来决定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图纸(或工艺)要求。当被检查工件表面的加工痕迹深浅程度相当或者小于样块工作面加工痕迹深度时,则被检查工件表面粗糙度一般不大于样块的标记公称值。 国内表面光洁度与表面粗糙度Ra、Rz数值换算表(单位:μm):

粗糙度比较样块校准方法

粗糙度比较样块校准方法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修订状态: B0 分发号: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会签与修订页:

1 目的 为了在公司内部开展校准工作,进行量值传递保证测量准确有效。 2 适用范围 本校准方法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校准。包括;磨、车、镗、铣、插、刨、电火花和抛光加工的各种样块。 3 依据 JJF 1099-2003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校准规程 4 职责 4.1 计量中心负责粗糙度比较样块准方法的制定和修订。 4.2 计量人员负责按照规定进行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校准和作出判定并做好相应记录与 标识。 5 工作程序 5.1环境条件 5.1.1 校准的环境要求:温度:20±5℃;湿度:≤70% 5.1.2 校准前应将被检仪器及标准检具同时置于平板上让其在平衡温度放置足够长的 时间。 5.2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校准项目 5.2.1 外观 5.2.2粗糙度比较样块工作面表面粗糙度 5.2.3 Ra值的标准偏差(需要时才做此校准) 5.3 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校准方法 5.3.1 外观用目视的方法:确定没有影响校准计量特性的因素。 5.3.2 根据样块标记的加工方法和R a标称值,按照表2中的规定选取取样长度,根据 所选取的取样长度(l)选定评定长度(l n),除取样长度与评定长度相匹配的仪 器以外,一般取l n=5l;一次在样块均匀分布的10个位置上进行测量,将测得的 Ra值取平均值,最为工作面表面粗糙度校准结果。 5.3.3 Ra值的标准偏差计算公式如下:

5.4判定要求: 5.4.1粗糙度比较样块工作面表面粗糙度Ra值要求:样块校准所得的Ra值对其标称值 的偏差不应超过+12%至-17%的范围。 5.4.2 Ra值的标准偏差要求: 5.5校准周期: B类:1次/1年; C类:1次 6 相关文件和记录 6.1校准报告 7 附录

SJ-201手册(粗糙度仪操作手册)

1、电源的开/关 开电源:按下(POWER/DATA)键。 关闭电源:如果使用交流电源或自动睡眠功能没打开 按下(REMOTE)键。 如果使用内置电池并且自动睡眠功能已打开 机器会自动关机。 2、SJ-201各功能键的说明图解

仪器校正 说明:1、按下(CAL/STD/RANG)键,屏幕出现CAL字和闪动的参考数值,与所用的标准块上的值对照,如不一样,请使用 (REMOTE)键移动光标,使用(CUTOFF)和(mm/inch 键改变数值,使他和标准样板上的数值一样。 2、按下(N/ENT)键 3、按图所示放置好粗糙度仪和标准样板。 4、按下(START/STOP)键进行测量。 5、测量完成后按下(N/ENT)键,完成整个校正过程。

测量 放好工件和仪器,按下(START/STOP)键,就开始测量,并自动获得结果。 转换测量结果显示参数 按下(PARAMETER)键就可实现参数转换。

改变测量状态 1、在测量状态下按下(CUTOFF)键,截取长度可在 0.25---0.85---2.5mm之间变换。 2、改变取样长度 在测量状态下按下(N/ENT)取样长度在X1--X3--X5--L之间转换(如:0.8 X 1、0.8 X 3、0.8 X 5,L是直接输入取样长度。)

3、改变测量轮廓 1/在测量状态下按下(CURVE/FILTER/TOL/CUST)键,进入轮廓设定状态。(显示CRV 和闪动的轮廓代号)2/按(CUTOFF)或(mm/inch)键改变轮廓代号。 每次按动轮廓代号会按照一定顺序改变: SJ-201P:P--r--d--P SJ-201M:P--r--CnO--P 3/按下(N/ENT)键输入新设定。 粗糙度测量方法 1、仪器的正确摆放 如图:驱动器应该与工件 垂直,并紧贴工件表面。 2、传感器测头需水平于被测 表面。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 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 一般的有: RMS*1000=RA 举例: RMS64 = 64*1000= RA 几个常用的如下: RMS250 = RMS125 = RMS64 = RMS32 = 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 N1--;N2--;N3--; N4--;N5--;N6--; N7--;N8--;N9--; N10--;N11--25um;

常见仪器校准类型及相关设备

常见仪器校准类型及相关设备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杜亚俊收集整理 长度计量类仪器校准 计量校准项目涵盖了端度(量块)、线纹、表面粗糙度、角度、直线度和平面度、工程测量、坐标测量及几何量量具等。 实验室配备激光外径测量仪、精密测长仪、万能工具显微镜、精密万能测长仪、万能指示表检定仪、步矩规等,测量范围从0到10米,分辨率为0.01μm,可开展光学仪器、精密量仪及设备、通用标准器、量规量具、线纹类器具、角度、表面粗糙度、平面直线度等项目的校准。 可提供以下仪器计量校准: 端度:量块、量块附件、步距规等。 万能量具:高度规、测高仪、百分(千分)表、数显指示表、卡规、百分表卡规、带表卡规、游标(数显)卡尺、深度游标(数显)卡尺、高度游标(数显)卡尺、带表卡尺、游标测齿卡尺、测厚规、外径(内径)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螺纹千分尺、深度千分尺、内测(内径)千分尺、三爪内径千分尺等。 平面度、直线度量具、角度量具、线纹类:标准平晶、平面平晶、平行平晶、平台平板、刀口尺、刀口直角尺、三棱尺、四棱尺、平尺、方箱、研磨平尺、角度块、角度规、组合角度规、角度尺、角度表、量角器、正弦规、直角尺、测角仪、多面棱体、、刮板细度计、V 形架等。 光学仪器:平面等厚干涉仪、滤光片、光学象限仪、投影仪、万能工具显微镜、放大镜等。量测仪器、坐标测量仪器:直角尺检定仪、多齿分度台、分度头、准直仪、水平仪检定器、水平仪零位检定器、测高仪(二次元)、比较仪、扭簧比较仪、坐标测量机等。 工程测量:水平尺、水平仪、水准器、、工程质量检测仪等。 测微量具:电感比较仪、斜块式测微仪检定器、测微表、、杠杆齿轮测微计等。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样块、刻线样板、粗糙度(轮廓)仪等。 极限量规、螺纹类、三针、环规等。 无线电计量类仪器校准 拥有网络分析仪、频谱分析仪、多功能校准仪、测量接收机、通信传输分析仪、失真度测量

TR100袖珍粗糙度仪说明书

时代TR100袖珍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使用说明书

目次 1概述 (2) 2工作原理与结构特征 (2) 3主要性能指标 (3) 4使用与操作 (4) 5保养与维修 (7) 附录:推荐选择的取样长度 (8)

1概述 时代TR100 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是我公司推出的新一代袖珍式表面粗 糙度仪。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宽、操作简便、便于携带、工作稳定等 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与非金属的加工表面的检测,该仪器是传感 器主机一体化的袖珍式仪器,具有手持式特点,更适宜在生产现场使用。 2工作原理与结构特征 2.1 工作原理 当传感器在驱动器的驱动下沿被测表面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垂直于工 作表面的触针,随工作表面的微观起伏作上下运动,触针的运动被转换为电 信号,将该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经A/D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经CPU处理,计算出Ra、Rz值并显示。 2.2 结构特征 2.2.1 基本配置:外型见图1 主机 充电器标准样板一台一个一块 (标准样板)(主机)(充电器) (图1) 2.2.2主机结构:(见图2)

? ? ?? ? ? ?? …………启动按钮 …………选择键1 …………电源开关 ?…………测试区域 3 主要性能指标3.1主要技术参数(图2) …………液晶屏幕 …………选择键2 …………充电插口 ?…………测头保护盖 测量参数: 扫描长度(mm): 6 Ra、Rz 取样长度(mm):0.25、0.80、2.5 评定长度(mm): 1.25、4.0、5.0 测量范围(μm ): Ra:0.05 ~ 10.0 Rz:0.1 ~ 50 示值误差:±15% 示值变动性:<12% 传感器触针针尖圆弧半径及角度:

测厚仪操作规程

超声波测厚仪操作规程 1 超声波测厚仪使用前的准备 1.1 工件表面要进行除锈打磨及除涂层,除去防碍测厚的一切障碍物。 1.2 工件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6.3um,确保探头与工件接触面不小于1/2个晶片尺寸。 1.3 不允许去除涂层的工件,则应作对比试验,以确定由涂层引起的厚度增加值。 1.4 打开仪器开关,检查仪器电压是否稳定(不允许低压运行)。 1.5 检查电缆线是否通电,有无信号。 1.6 粗校准时看仪器的读数是否稳定。 1.7 检查仪器配置的不等厚试块是否齐全。 2 超声波测厚仪的校准。 2.1 标准试块的选择:应选择材质相近,接触面与反射面相近的试块。 2.2 测厚仪的下限校准:仪器的测量下限通常是一块厚度为1.0-2.0mm的试块校准。 2.3 测厚仪的线性校准:仪器调整时将探头分别对准厚度不同试块表面,使仪器显示相应的试块厚度值。 2.4 根据被测工件的材料,确定声速从而进行声速设定。 2.5 调节仪器,使之测定本仪器配置的标准试块厚度值应与给定值相一致。 2.6 对于非钢铁材料(如铸铁设备、铝制设备等)测厚,应用与被检工件材料相同的标准试块或类似于标准试块进行校准。 3 施加耦合剂 3.1 对于粗糙平面可选用甘油、黄油、水玻璃等偶合剂。 3.2 对于光洁表面可用机油、洗涤净、化学浆糊等。 4 超声波测厚操作 4.1 正常条件下的测厚操作 4.1.1测厚前再次检查测厚仪是否良好,电池是否齐全。

4.1.2测厚时要保证有足够亮的光线。 4.1.3测厚时探头放置平稳,与工件接触良好,压力适当。每个测试位置尽量在互相垂直的方向各测试一次。 4.1.4每个测试位置应稍加移动多测几次。 4.1.5当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内壁有沉积物,且沉积物声阻抗与工件相差不大时,要先用小锤敲击几下再测量。 4.1.6 测厚过程中发现有数值漂移时,应检查仪器电源是否充足,设备是否良好。如电池电量不足,应更换新电池。 4.1.7 长时间测厚时应边测厚边校验,以保证测厚值准确。 4.1.8 如遇到母材存在夹层缺陷,应增加测厚点或用超声波探伤仪,查明夹层分布情况,以及与母材表面的倾斜角。 4.1.9 测定临氢介质的压力容器壁厚时,如发现壁厚“增值”(即大于图示壁厚)时,应考虑氢腐蚀的可能性,应增加金相检测予以确定。 4.1.10 管道壁厚测定:选用双晶测薄管道专用探头,其接触面应不小于1/2个晶片尺寸。 4.1.11 如遇到母材存在夹层缺陷时,应按8.1.8方法处理。 4.1.12测定高温的材质壁厚时,如发现壁厚“增值”(即大于图示壁厚)时,应考虑到材质已石墨化或珠光体严重球化,应增加金相检测予以确定。 4.2 非正常条件下的测厚操作 4.2.1对于晶粒粗大的材料,如铸钢或铸铁,由于超声波衰减很大,得不到准确的测厚数值,故普通测厚仪无法使用,只有用频率较低、功率较大的专门用于粗晶材料的测厚仪。 4.2.2对于复合层材料测厚,需要制作与复合层材料材质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专用试块,并经校准后再进行测厚。 4.2.3普通测厚仪最大量程为199mm,对最大厚度超过200mm的厚工件无法测量,这时可用频率较低、功率较大的单晶探头进行测厚。 4.2.4当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大于100℃)时,应采用专用高温探头和高温耦合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