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十二五数据
- 格式:ppt
- 大小:366.50 KB
- 文档页数:7
十二五计划是什么意思十二五计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11年发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即2011年至2015年的国家发展规划。
本文将介绍十二五计划的背景、目标和主要内容。
十二五计划的发布背景是中国继续实施开放改革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并引导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一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创新发展、提高民生福祉、增强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政策,包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调整产业布局、加强环境保护等。
在经济增长方面,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举措。
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的经济增长得到有效推动。
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政策。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提升。
十二五计划还着重推动创新发展。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计划还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在提高民生福祉方面,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
中国政府通过增加教育和医疗服务资源,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
可以说,十二五计划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也要看到,十二五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推进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依然需要加强。
此外,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总之,十二五计划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7小测验:1、国务院通过《“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确定“十二五”时期初步形成以“____”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国家高速公路网。
A. 五纵四横B. 五纵五横C. 六纵四横2、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划提出,到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____岁,婴儿死亡率降低到12‰以下,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2/10万以下。
A. 73.2B. 74.3C. 74.53、3月28日,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____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
A. 唐英年B. 梁振英C. 何俊仁答案:1. B 2. C 3. B8小测验:1、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
根据规划,我国“十二五”期间将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国总人口控制在()亿人以内。
A.13.9B.14.1C.14.32.新华社4月16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体系。
A.科技服务B.公益服务C.文化服务3.世界银行集团4月13日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的韩裔美籍医学专家()将成为世行第12任行长。
A.金墉B.奥孔乔C.奥坎波答案:1.A 2.B 3.A9小测验:1. 根据教育部通知,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收学区内学生的比例不得低于当年招生人数的。
A.80%B.85%C. 90%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发出公告,要求、胶囊和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对购进的原辅料和销售的产品严格实施批批检验。
A.药用辅料B.药用包装C. 药用明胶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
会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领域的主要任务,包括城乡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缩小城乡、区域、的差距。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行业周评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 2011年06月06日 第22期“十二五”期间智能装备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5%(摘要)我国智能装备行业发展现状1.主要智能装备市场规模较快增长,产业基础逐渐夯实。
2011年1~4月,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达7.69万台,同比增长45.1%;工业自动调节仪表及控制系统、电工仪器仪表、汽车仪器仪表产量分别同比增长7.34%,31.6%和8.3%;滚动轴承、液压元件、光电子器件等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1.17%、104.23%和27.63%。
2.国家对智能制造装备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发展迎来良好机遇。
2009年5月《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以来,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正在征求意见过程中,预计将于2011年下半年出台,高端智能装备迎来发展良机。
我国智能装备行业前景展望1.“十二五”期间智能装备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5%。
未来5~10年智能装备行业将迎来高速增长。
预计2015年智能装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2.重点推进智能仪器仪表等四大类产品发展。
如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部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智能专用装备等。
3.高档数控机床将成为智能装备发展的重中之重。
机床行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已经明确,高端数控机床的发展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高档数控机床将成为今后的发展重点。
4.国家对智能装备研发的财政支持力度将大幅增加。
考虑到智能装备的战略地位,以及在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持续加大对智能装备研发的财政支持力度。
投资建议建议投资者加大对高端智能装备的投入力度,重点关注高端装备领域龙头企业的发展和资金需求,关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企业研发项目,支持优势产业基地和重点省市高端智能装备的发展。
附:《“十二五”期间智能装备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5%》“十二五”期间智能装备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5% 编者按:据工信部权威人士透露,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目前正在向各方面征求意见,待完善后再上报国务院,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出台。
新常态新战略新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5-10-13 08:51新常态新战略新发展[1]——“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鲜明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这五年,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呈现低增长、不平衡、多风险的特征,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剧,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从国内看,“三期叠加”的阵痛持续加深,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改革转型任务繁重。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审时度势,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政策、思路、方式;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着力开拓发展新空间、激发新动力,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进入“十二五”时期,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与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潜在生产率趋于下行,与此同时,“三期叠加”的影响不断深化,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面对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把握规律,积极作为,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控风险,确保了经济增长换挡不失势。
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
2011-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分年度看,2011年比上年增长9.5%,2012、2013年均增长7.7%,2014年增长7.3%,2015年上半年增长7.0%。
“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经济年均增长近8%,不仅高于同期世界2.5%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
篇一:《预计中国“十二五”(2011—2015年)GDP年均增长近8%》预计中国“十二五”(2011—2015年)GDP年均增长近8%国家统计局网站今天刊发“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总结文章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近8% ,不仅高于同期世界5% 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14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0% ,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分年度看,2011 年比上年增长5% ,2012 、2013 年均增长7% ,2014 年增长3% ,2015 年上半年增长0% 。
文章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继2009 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我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14 年达到636139 亿元,折合10.4 万亿美元,占世界的份额达到13% ,比2010 年提高1 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2014 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
文章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
2014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629 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0 年增长36% ,年均实际增长5% 。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2010 年的4300 美元提高至2014 年的7380 美元,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位次不断提高。
篇二:《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产业年均增长率将超15%》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产业年均增长率将超15%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产业年均增长率将超15%2011年12月05日08:00来源证券日报10000人浏览字号:T|T 创新型医药企业有望拔头筹截至2010年,我国生物产业产值超过5万亿元近日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在医药板块久未散去的阴霾中投下一缕阳光。
规划中表示,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年增长率高达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生物产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
2012年中国GDP增速“破8”创1999年以来最低值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8日讯(记者孙丹)7.8%!2012年中国GDP增速“破8”。
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数据,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7.8%”是进入1999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中国经济在内、外(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继续发酵等)夹击下遭遇前所未有的“稳增长”压力,前三个季度的增速第次由8.1%、7.6%和7.4%“连降三级”,算上2011年“中国GDP增速连续7个季度放缓”,“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严重”的经济寒冬说一时甚嚣尘上。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四季度GDP增速已升至7.9%,“7个季度增速放缓”彻底成为“历史记录”。
多年来,“保8”一直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名词和指引,因为经济增长和就业超稳定的正相关联系,结合历史经验,当中国GDP增速低于8%时被认为将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因此“保8”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条红线。
而现实是,中国虽然每年都制定8%的增长目标,实际上都会“超额”完成,就连被认为最难“保8”的2009年,在“4万亿”等一揽子计划的刺激下,GDP也实现了9.2%的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2011年,中国GDP实际增长了1.5倍,年均增速10.7%。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2012年GDP已超过50万亿元),如今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分量与过去已大不相同。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的“深水区”后,发展的内涵也出现了新变化。
普遍的观点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8%的“中速增长区间”。
“十二五”中国不再“保8”,设定了年均GDP增长7%的新目标,就是出于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考量和开启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的规划要求。
2023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一致性”是统计学家评价估计量的一个标准,它是指()。
A.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B.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C.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总体的参数D.点估计量的值与被估参数的值相等【答案】 C2、某省民政厅为了制定本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规划,需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本地区民间机构和社会团体进行调查。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B.部门统计调查项目C.地方统计调查项目D.民间统计调查项目【答案】 C3、《统计法》规定,我国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
A.统一领导、统一负责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C.分级领导、分级负责D.分级领导、统一负责【答案】 B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营业费用的是()。
A.运输费B.包装费C.广告费D.工会经费【答案】 D5、A市统计局在2017年的工作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工作成绩,赵某是该统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
A.对违反《统计法》的调查对象进行罚款B.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C.公布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统计资料D.对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予以修改【答案】 B6、某省卫生计生委为了制定“十三五”期间本省医疗改革方案,需要对本省的医疗机构和就医人员情况进行调查。
A.执行罚B.财产罚C.人身罚D.申诫罚【答案】 D7、为了解某公交车站的运行情况,需调查下列几个项目,其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站上乘客候车时间B.正点到站的车次数C.车次实际到站的间隔时间D.运行高峰时间段车次延误时间【答案】 B8、下列估价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A.没有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应按市场上相同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或按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估价B.货物和服务产出应按生产者价格估价C.固定资产存量应按原购置价格估价D.货物和服务的中问消耗应按购买者价格估价【答案】 C9、众数常用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它()。
什么是十二五中国的“十二五”是指2011年至2015年期间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中国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制定的重要指导纲要。
这个五年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面对了国内外各种挑战和机遇,通过坚定的改革举措和科学的规划,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经济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国在这个五年期间,致力于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
根据规划目标,中国GDP年均增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7.6%左右。
“十二五”规划还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五年期间,中国不仅加大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还推动了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通过扩大就业,提高工资水平和保障社会安全,中国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国还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还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通过加强城市化进程、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中国努力减少区域差距,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同发展。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然而,“十二五”规划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中国在这个时期依然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同时,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因此,“十二五”规划中也包含了应对这些挑战的具体措施和政策。
总体而言,“十二五”规划是中国政府为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而制定的重要指导纲要。
通过规划中的各项措施和政策,中国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
在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同时,中国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
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波动。
第一年增长速度最快,达到16.74%,随后逐年下降,最低增速为4.36%,最后一年增速有所回转,增至8.54%。
从总量上来看,科技服务业财政支出累计共有30042.3亿元,从2011年的4797亿元增至2015年的7005.8亿元,增长46.05%。
科技服务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的M门类。
首先,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为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三大类。
本章将分别描述“十二五”期间科学技术服务业上述三大类的发展情况。
第一节“十二五”期间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发展情况一营业规模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服务业中研究和试验发展大类营业规模统计如表1所示。
|Excel下载表1 “十二五”期间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营业规模情况2011~2015年,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发展蓬勃。
据表1可知,总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1104.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191.1亿元,总增长率为279.46%,年平均增长率为42.24%。
其中2012年的总营业收入为1571.0亿元,相比2011年增加了42.24%;2013年的总营业收入为2047.1亿元,相比前一年增长了30.31%;2014年总营业收入为3824.7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了86.83%,2014年是这一期间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2015年的总营业收入为4191.1亿元,相比前一年增长了9.58%。
2011~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也在逐年增长,从2011年的423.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605.8亿元。
总体来说,2011~2015年,我国科技服务业中的研究和试验发展部分得到了快速高效的发展。
二资产规模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服务业中研究和试验发展大类营业规模统计如表2所示。
十二五计划是哪几年标题:十二五计划是哪几年引言:中国的十二五计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和规划,制定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的五年规划。
这个规划覆盖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
那么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是中国的十二五计划呢?本文将详细介绍十二五计划的时间范围及其特点。
一、十二五计划的时间范围中国的十二五计划指的是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规划期间。
这一时间段对中国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阶段进入到更为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新阶段的过渡期。
二、十二五计划的目标与主要内容1. 经济增长目标十二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过去依赖投资和出口为主的模式转向以消费和创新为驱动力的新模式。
计划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年均7%以上。
2. 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十二五计划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计划期间,中国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高技术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
3. 科技创新十二五计划将科技创新置于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
计划期间,中国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加快构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体系。
4. 务实开放十二五计划提出了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目标。
中国将加快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商投资。
5. 环境保护在十二五计划中,环境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中国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6.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计划还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
其中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十二五计划的特点及成就1. 转型升级的初步成果十二五计划期间,中国成功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服务业快速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猛。
十二五是哪几年到哪几年
十二五是2011年到2015年。
1、即指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第12个5年总体规划;
2、2、5年规划,是我国社会经济计划的关键部分,属长久计划;
3、主要是对我国重点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社会经济关键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社会经济发展远景要求目的和方向。
中国是以5年为1个时间段来做我国的中短期规划的,首个"5年计划"是1953年到1957年,我们就简写为"一五",第2个5年计划基于苏联援华中断,第3个5年计划是1966年重启为1966年到1970年,之后的5年计划都未间断,为每一个年代10年中的前5年和后5年。
当中,"一五"至"十五"称"计划","十一五"起改叫"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全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第12个5年总体规划。
中国老年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分类:社会服务 | 标签:中国老年服务现状问题发展前景2015-07-05 13:06阅读(55965)评论(24)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1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4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增加到2. 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也已达到1.38亿人,占总人口的10.1%。
2 上述数据说明,“十二五”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并走向峰值。
因此,作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之一,老年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这也意味着我们即将走向迎接2020年“全面小康”到来的“十三五”。
在这承上启下的一年中,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总结经验,反省不足,厘清思路,走向理性,争取在即将来临的“十三五”期间,使中国的老年服务事业更上一层楼。
一.“十二五”期间老年服务发展的成就毫无疑问,“十二五”期间的老年服务,已经有了长足进步。
总结一下,有4点成就非常突出:1.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十二五”期间,国家对老年服务的政策支持可以说是力度空前。
到民政部网站3 上搜索,“十二五”以来,国务院及所属各职能部门一共出台了26项与老年服务相关的政策法规。
这些政策法规表现出3个特点:第一是“发布频度密集”,上述26项政策法规中,2015年1—4月有4项,2003年和2004年各有10项,在近两年多时间里,接近平均每月1项。
第二是“涉及范围广泛”,发布政策法规的国家机关,除了国务院和主管部门民政部以及全国老龄办,还涉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商务部、税务总局、体育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国家标准委、国家质监总局、国家开发银行,等等,涉及面非常广泛。
第三是“部门密切合作”,上述26项政策法规中,有15项是两个及以上的国务院职能部门联合发布的,最多的涉及到10个部门。
第4"卷第1期2021年3月有色金属设计Nonferrous Metals DesignVol.48No.1March.2021“十二五"期间煤矿事故统计分析杜凯(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鸡西58100)摘要:煤炭需求量伴随着能源结构和经济形式的发展而逐步减少,笔者对”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煤矿年产量与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煤矿事故起因、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发生事故煤矿的经济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现大幅下降,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预防煤矿事故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事故;统计分析;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TD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660(2021)01-0125-04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al Mine Accidents during the12t h Five-Year Plan PeriodDu Kai(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O Technology,Jixi158100,China)Abstract:Demand fos coal is goLually reduc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eroy stoucturo and economic form. Annua.cool output of mines,the numbes,causes,mortality and class of coal mine accidents,and the economic types of coal mines where accidents occus during the12th Five—Yeas Plan period(2011—2015)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in this papes.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numbes of accidents and deaths decreased sig-nificontiy.Based on the analysis,measures th prevent coal mine accidents are put forward.Keywords:Coal mine accidents;Statisticay analysis;Prevention measureso引言中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约占全球总产量一半左右%但是,世界其他国家因为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之和仅仅占中国的1/3%国内多名学者将对煤矿事故的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作为降低煤矿事故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
新时期下的“十二五”规划随着2010年的即将结束,十一五也将要走入历史。
作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的关键一年。
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五年中,我们取得了那些成就,遇到了哪些问题和挑战,出现了哪些不足,这些答案随着十一五计划的结束也渐渐浮出水面。
首先,十一五规划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的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一、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期间平均快速增长1.6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
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
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
这是中国经济走过波澜壮阔的五年交出的成绩单,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交出的考试卷。
二、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作为一个大国,就它的发展成就来说,老百姓能得到什么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那究竟老百姓得到了什么实惠?其实通过我国近几年关于民生问题相关政策地陆续出台,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党和国家是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如涉及民生的社会保障支出、教育支出,还有医疗卫生支出等,我国是连年加大预算安排。
据数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0年,社会保障支出从2010亿元增长到3185亿元、教育支出从536亿元增长到2159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从138亿元增长到1389亿元。
大家知道,在这及年里,我们既要抵御外来的金融风暴,又要大力的救灾抢险和灾后重建,特别是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一度困难,但民生投入不减反增,我国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增长了31.7%。
从这连年实现跳跃式增长的数据不难看出,我们的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拳拳爱民之心。
加强公务用车科学管理,实现节能减排的路径公务用车,是指由政府财政为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工务需要所配备的车辆,主要分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固定用车和公务人员公务活动用车两大类。
来自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2000亿元(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用车及超编配车),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为20%以上。
机关公务用车数量庞大,作为传统体制下的产物,它在管理制度上的各种弊端日益凸显,诸如使用效率不高、配置标准超标、能耗浪费较大等问题。
在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对机关公务用车进行节能减排科学管理领域的探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公务用车;科学管理;节能减排1 引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一直强调,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做好公务用车节能减排工作,带头使用经济、节能、环保的自主品牌汽车,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严禁公车私用。
多处使用了“切实”、“严禁”、“严格”、“认真”等字眼,但是我们看不到具体的可操作条款。
众所周知,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少开车对节能减排贡献很大。
对于私家车而言,油价上涨等出行成本增加后自然会减少使用量。
而公车由于是公家买单,目前缺少约束,在节能减排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从长远来看,加快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推动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通过公车改革将公车数量降到最低,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
2 现行公务用车存在的问题2.1 公车的比重过高这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北京市行驶的车辆中,除出租车外,公车与私车的比例为4:1,也就是说,公车动态占有的道路资源是私车的4倍。
而一些地方政府以各种借口限制小排量汽车,显然没有道理。
我国的公务车购买目标主要是大众、通用等跨国汽车厂商生产的汽车,车均占有道路资源高,而本土民族品牌的小排量家庭型汽车如奇瑞、吉利等车均占有道路资源少,却受到了排挤。
中国“十二五”规划重要指标述评The Review of Major Indicators of China’s“Twelfth Five-Year Plan”改革杂志社专题研究部*内容提要“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作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蓝图,已发布的24个主要指标预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此,选取经济发展领域的3个预期性指标,以及人民生活领域的3个约束性指标,对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述评。
这些指标的突破性意涵率先外露为以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绩效考核和政绩考核体系,凸显政府在经济增长,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涉及公共利益领域需要履行的职责。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述评Special Research Department of REFORMAbstract:The“Twelfth Five-Year Plan”is the key period to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the crucial period to deep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s the bluepri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xt five years,the24published major indicators indicate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In this article,we select3anticipated indicators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3restrictive indicators in the field of people’s living and review 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The breakthrough meaning of these indicators first exposes as highlighting the government’s duty in the economic growth,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soci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rvice based on performance and political achievement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Key words:“Twelfth Five-Year Plan”,anticipated indicator,restrictive indicator,review“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楚⾹凝2018辽宁⾏测资料分析真题解析楚⾹凝2018辽宁资料分析真题解析⼀.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101~105题。
2018年1—7⽉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752亿元,同⽐增长9.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1125亿元,增长7.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7⽉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388亿元,同⽐增长8.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45亿元。
1—7⽉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0480亿元,同⽐增长9.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272亿元,同⽐增长10.4%。
按消费类型分,7⽉份,餐饮收⼊3343亿元,同⽐增长9.4%;商品零售27391亿元,同⽐增长8.7%。
1—7⽉份,餐饮收⼊22800亿元,同⽐增长9.8%;商品零售187951亿元,同⽐增长9.2%。
2018年1—7⽉份,全国⽹上零售额47863亿元,同⽐增长29.3%。
其中,实物商品⽹上零售额36461亿元,同⽐增长29.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重为17.3%;在实物商品⽹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类商品分别同⽐增长41.6%、29.9%和29.7%。
101.2017年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亿元。
【辽宁2018】A.28200B.193000C.201000D.243000楚⾹凝解析:考查前期量的计算;由第⼀段(2018年1—7⽉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752亿元,同⽐增长9.3%),可得2017年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752/(1+9.3%)=210752/1.093、⾸位上1,选B102.2017年1—7⽉,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重约为:【辽宁2018】A、33.4%B、37.6%C、38.5%D、39.2%楚⾹凝解析:考查前期⽐重;由第⼀段(2018年1—7⽉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752亿元,同⽐增长9.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1125亿元,增长7.3%),前期⽐重=(81125/1.073)÷(210752/1.093)=(81125/210752)×(1093/1073)=(38.5%)×(1093/1073),选D103.2018年1—6⽉,商品零售同⽐增长约为:【辽宁2018】A、8.6%B、9.2%C、9.3%D、9.5%楚⾹凝解析:考查浓度混合思想;由第三段(7⽉份,商品零售27391亿元,同⽐增长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