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国家统计局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 GB T
- 格式:xls
- 大小:283.00 KB
- 文档页数:50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02年5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是对GB/T 4754-199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的修订。
本标准对应于联合国统计署编制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1989年修订,第三版,简称:ISIC/Rev.3),与ISIC /Rev.3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与ISIC/Rev.3主要存在以下差异:a) 本标准的框架结构与ISIC/Rev.3的差异:--本标准增加的行业门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本标准与ISIC/Rev.3在范围或名称上存在差异的行业门类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b) 本标准部分大类、中类、小类的条目、名称和范围与ISIC/Rev.3存在着差异。
本标准代替GB/T4754-199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并保留了GB/T4754-1994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与GB/T4754-1994的主要变化如下:a) 标准名称改变;b) 本标准增加了前言、术语、定义、原则和规定;c) 本标准框架结构的变化:一-增加的门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国际组织--名称或范围进行调整的门类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取消的门类(有关内容调整到相关的门类中)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其他行业d) 本标准对GB/T 4754-1994部分大类、中类、小类的条目、名称和范围做了调整。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确反映国民经济内部的结构和发展状况,并为国家宏观管理,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经济管理以及进行科研、教学、新闻宣传、信息咨询服务等提供统一的行业分类和编码,特制订本标准。
1.2本标准供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划分行业使用。
在计划、统计、财务会计、税收、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宏观管理、部门管理等项工作中,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处理行业分类资料,进行有关的分析研究工作。
2分类原则2.1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关于统计单位划分的原则作为划分行业的基本原则,并在分类中注意区分第一、二、三次产业。
2.2依据按经济活动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的原则,即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性质进行行业分类,而不按其所属行政管理系统分类。
某一行业就其实质来说是指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活动的所有单位的聚合体。
2.3积极吸取世界各国行业分类标准的经验,在具体分类中尽可能向联合国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靠拢,以便于进行国际资料对比。
3划分行业的基本单位3.1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机构,均以产业活动单位作为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基本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基本上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单位。
对于大多数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因为它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比较单一,因而它们就是产业活动单位。
但对于大型联合企业、集团公司或从事两种及两种以上重要经济活动的单位,则需要进一步按经济活动划分产业活动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2)单独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3)掌握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资料。
3.2乡、镇办以及村办的工业、建筑、批发零售贸易、交通运输、文教卫生等单位,具备产业活动单位条件的,按经济活动性质划分其所属的行业。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2019年修改版关于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1号修改单的通知国统字〔2019〕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司级行政单位、在京直属事业单位、出版社: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以下简称第1号修改单)已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9年3月25日批准,自2019年3月29日起实施。
为确保统计调查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经研究决定,新制定或修订的统计调查制度要严格执行第1号修改单。
目前正在执行的统计调查制度从其规定。
第1号修改单和按第1号修改单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发布在国家统计局内外网统计标准栏目。
附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按第1号修改单修订)2019年5月20日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GB/T 4754—201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保留GB/T 4754—2011主要内容,对个别大类及若干中类、小类的条目、名称和范围作了调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旧结构对照参见附录A;——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旧类目对照参见附录B。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制定的《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2006年,修订第四版,简称ISIC Rev.4)编制,与ISIC Rev.4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对照参见附录G。
本标准由国家统计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统计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子林、雷平静、杨小刚、王卓、曾飞、孙洪娟、孙文峰、张艳琦。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4754—1984、GB/T 4754—1994、GB/T 4754—2002、GB/T 4754—201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1. 引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是一个用于对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进行分类的工具。
它是根据国民经济的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及国际上通行的行业分类标准为基础制定的。
本文档将介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的背景、目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 背景2.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重要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一个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分类和编码的方法。
它对研究和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统计国民经济数据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国民经济行业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并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2 国际上通行的行业分类标准国际上常用的行业分类标准有多种,包括联合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系统(ISIC)、美国行业分类标准(NAICS)等。
这些行业分类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经常进行更新和修订。
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也是基于这些国际标准进行制定的。
3. 目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的主要目的是为统计、研究和管理国民经济活动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分类体系。
通过使用行业分类代码表,可以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不同的行业,便于对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
同时,行业分类代码表还可以作为一种基准,用于编制各种经济指标和统计报表。
4. 结构4.1 行业分类大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由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四个层次组成。
行业分类大类是最高层次的分类单位,用于划分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共包含21个大类。
4.2 行业分类中类、小类和细类行业分类中类、小类和细类是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详细分类的层次。
行业分类中类是在行业分类大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的;行业分类小类是在行业分类中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的;行业分类细类是在行业分类小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的。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中,每个大类下面可以有多个中类,每个中类下面可以有多个小类,每个小类下面可以有多个细类。
5. 使用方法5.1 查找行业代码使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的第一步是查找相关行业的代码。
行业分类代码一览表1. 引言行业分类代码一览表是用于对不同行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标准化工具。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行业分类代码被广泛应用于统计、调查、监管和研究等领域。
行业分类代码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行业的特点和趋势,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2. 国际行业分类标准在国际上,有多种行业分类标准被广泛采用。
其中,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是最为常用的一种。
ISIC由联合国统计部门负责制定和维护,用于对各国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比较。
ISIC的分类体系包括10个大类(A至J类),每个大类下又细分为多个细类。
具体的行业分类代码以及对应的行业名称如下:•A: 农、林、牧、渔业•B: 采矿业和准备矿业服务业•C: 制造业•D: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 建筑业•F: 批发和零售业;车辆和摩托车修理业•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H: 住宿和餐饮业•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 金融业和保险业每个细类下还有更为具体的行业分类代码,以便更精确地描述不同行业的特点。
3. 国内行业分类标准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用于对中国各行业进行分类和统计。
这个分类标准参考了国际标准,同时也考虑了中国国情和产业特点。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国的行业分类代码主要包括以下大类:•A: 农、林、牧、渔业•B: 采矿业•C: 制造业•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 建筑业•F: 批发和零售业•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H: 住宿和餐饮业•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 金融业•K: 房地产业•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P: 教育•Q: 卫生和社会工作•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 综合中国的行业分类代码更为细致,以满足国内统计和监管的需求。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一、前言本标准是对GB/T 4754-199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的修订。
本标准对应于联合国统计署编制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1989年修订,第三版,简称:ISIC/Rev.3),与ISIC/Rev.3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与ISIC/Rev.3主要存在以下差异:a) 本标准的框架结构与ISIC/Rev.3的差异:一本标准增加的行业门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一本标准与ISIC/Rev.3在范围或名称上存在差异的行业门类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b) 本标准部分大类、中类、小类的条目、名称和范围与ISIC/Rev.3存在着差异。
本标准代替GB/T4754-199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并保留了GB/T4754-1994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与GB/T4754-1994的主要变化如下:a) 标准名称改变;b) 本标准增加了前言、术语、定义、原则和规定;c) 本标准框架结构的变化:一增加的门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国际组织--名称或范围进行调整的门类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取消的门类(有关内容调整到相关的门类中)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其他行业d) 本标准对GB/T 4754-1994部分大类、中类、小类的条目、名称和范围做了调整。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统计局提出。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编码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的代码,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根据这个标准,国民经济行业被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分别用字母M、D、C和X表示。
每个门类包括若干个大类,每个大类又包括若干个中类,每个中类又包括若干个小类。
对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编码,有1位码和2位码两种形式。
其中,1位码是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类的代码;2位码是针对每个大类进一步细分的代码,如制造业的代码为06(代表采矿业),07(代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8(代表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9(代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
具体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可以参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标准。
国民经济行业与分类代码.doc 国民经济行业与分类代码(GB/T 4754-2017)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一套用于统计和监测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分类标准。
该分类代码是根据行业的经济活动特征和产品特征进行划分的,旨在为国家统计数据的编制、分析和比较提供统一的标准。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主要分为三级: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和三级分类。
一级分类共有21个,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综合。
二级分类在一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共有88个二级分类。
例如,在制造业中,包括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等等。
三级分类则在二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划分,共有615个三级分类。
例如,在制造业的食品制造业中,包括了谷物磨制食品业、油脂和油脂制品制造业、糖制品业、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等等。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的使用在国家统计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为各行业的统计数据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方便了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同时,它也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参考。
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政府可以了解到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为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此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企业的注册、税收管理、行业调查等。
它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分类依据,使得企业能够按照各自所属的行业进行管理和经营。
总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一套用于统计和监测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分类标准。
它在国家统计工作和其他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数据的比较、分析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754 —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大类码中类码小类码行业名称17 纺织业171 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11 棉纺纱加工1712 棉织造加工1713 棉印染精加工172 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1721 毛条和毛纱线加工1722 毛织造加工1723 毛染整精加工173 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1731 麻纤维纺前加工和纺纱1732 麻织造加工1733 麻染整精加工174 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41 缫丝加工1742 绢纺和丝织加工1743 丝印染精加工175 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1751 化纤织造加工1752 化纤织物染整精加工176 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1761 针织或钩针编织物织造1762 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印染精加工1763 针织或钩针编织品制造177 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1771 床上用品制造1772 毛巾类制品制造1773 窗帘、布艺类产品制造1779 其他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178 非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1781 非织造布制造1782 绳、索、缆的制造1783 纺织带和帘子布制造1784 篷、帆布制造1789 其他非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18 纺织服装、服饰业181 1810 机织服装制造182 1820 针织或钩针编织服装制造183 1830 服饰制造28 化学纤维制造业281 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2811 化纤浆粕制造2812 人造纤维(纤维素纤维)制造282 合成纤维制造2821 锦纶纤维制造2822 涤纶纤维制造2823 腈纶纤维制造2824 维纶纤维制造2825 丙纶纤维制造2826 氨纶纤维制造2829 其他合成纤维制造35 专用设备制造业3551 纺织专用设备制造。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和编码的一种体系。
这种分类可以帮助政府和统计机构更好地了解和监测经济的各个方面,方便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制定。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通常会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目的和主要产品或服务来划分。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即GB/T 4754-2017),即新版行业分类标准。
这个分类标准主要分为20个门类和104个大类,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这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主要涵盖了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综合类。
每个大类下面还有更细的分类,具体到了五位数的编码。
这种细分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某个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特征。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不仅在统计和监测经济活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经济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基础。
例如,政府可以根据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优化升级。
同时,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行业的发展情
况,了解经济的结构和转型情况,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总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和编码的体系,它对于政府、统计机构、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更好地了解和监测经济的各个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