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245.21 KB
- 文档页数:2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桡骨远端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那么,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如何呢?1.保守治疗的效果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采用外固定器和石膏固定等方法,使骨折处保持固定,让断骨自然愈合。
具体的治疗方案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
(1)优点保守治疗的最大优点就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手术后的恢复期。
此外,由于保守治疗不会切开软组织,对软组织的损伤比较小,术后恢复比较快。
(2)缺点保守治疗的缺点就是治疗效果相对不稳定。
由于骨折部位的位置和骨折类型的不同,采用保守治疗后,有的人可以完全康复,有的人则可能形成不同程度的残留畸形和功能障碍。
此外,保守治疗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石膏固定,会对病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
手术治疗通常是在保守治疗取得不好效果的情况下,才会考虑采用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在骨折处进行复位,并进行内固定,加速骨折的愈合。
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恢复骨折处的解剖形态和功能状态,降低畸形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此外,手术治疗后,病人很快就可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手术治疗的缺点就是存在手术风险和手术后恢复期较长的问题。
由于需要切开软组织,手术损伤大,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此外,手术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病人来说,可能承担不起。
3.综合比较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各有优缺点。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根据骨折位置、骨折类型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考虑。
如果骨折较不严重,可以考虑采用保守治疗。
如果骨折较严重,或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治疗方案的选择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治疗风险为目标。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常见骨折类型,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本文将介绍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前臂的正常位置,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手指和手腕的运动,最终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
该方法通过固定前臂,以使骨折处得到充分的愈合。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应用石膏或者肘上外固定器来固定骨折部位,同时合理使用抗炎和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保守治疗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小。
对于年轻患者或者骨折移位轻微的患者,保守治疗也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然而,保守治疗也存有一些缺点。
如果骨折移位严重,或者患者年龄较大,骨折愈合时间则会相对较长,使患者的恢复时间变长,同时,有些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需要长期接受康复治疗,花费时间和金钱较多。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将骨折部位重新对准,进行内固定或外固定手术。
内固定手术是指使用钢板、螺钉等金属器械将骨折部位固定在一起进行愈合。
外固定则是将金属钢针穿过骨,在皮下衔接金属环组成固定架,在四周设置夹板支撑。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通过外科手术将骨折处重新定位,尽早让骨折得到修复,加速患者的恢复时间。
此外,手术治疗后对于骨折处的恢复期限也较短,大约为6-8周。
但是手术治疗的价格较高,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相对较高,如感染、切口开放等等,治疗风险较大。
从手术本身的角度而言,手术治疗还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手术风险较强的患者或者手术费用较高的患者,保守治疗更为适宜。
总体而言,治疗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和骨折移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轻微的骨折移位,以及年轻体强的患者,应首先考虑保守治疗。
对于骨折移位明显,或者年龄较大活动能力较差的患者,手术治疗则是恢复功能最好的选择。
任何治疗方法使用前都需要充分的评估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治疗风险,才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风险,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定义】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以内的骨折,常见于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妇女性。
【护理评估】
1、受伤史,骨骼病病史。
2、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4、X线摄片结果。
【护理诊断】
有外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与骨和软组织损伤、外固定不当有关。
【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固定,石膏绷带固定2周,水肿消退后,改用前臂管型石膏。
2、术后护理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3、术后护理同前臂双骨折的术后护理。
【健康宣教】
1、复位固定钩尽早开始手指伸屈和用力握拳活动,并进行上臂和前臂肌肉的主动舒缩活动。
2、4—6周后可去除外固定。
逐渐开始腕关节活动。
3、患肢置于功能位。
4、尽可能早期恢复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鼓励病人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使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摘要: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非手术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针对桡骨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方案进行了综述,包括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支具固定、牵引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桡骨骨折;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支具固定;牵引治疗一、引言桡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多发生在桡骨远端、桡骨中段和桡骨近端。
桡骨骨折的病因包括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扭转暴力等。
非手术治疗在桡骨骨折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本文将对桡骨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二、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是非手术治疗桡骨骨折的首选方法。
复位时,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双手握住患者患肢,先进行牵引,使骨折断端分离,然后进行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时,术者需注意以下几点:1. 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病史、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
2. 复位过程中,避免暴力操作,以免加重损伤。
3. 复位后,用手法或X光片检查复位效果,确保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
4. 复位后,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
三、石膏固定石膏固定是非手术治疗桡骨骨折的常用方法。
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可选用以下石膏固定方法:1. 颈髓石膏固定: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将石膏固定在患肢上臂中部,保持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
2. 颈腕石膏固定:适用于桡骨中段骨折,将石膏固定在患肢上臂中部,保持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
3. 前臂石膏固定:适用于桡骨近端骨折,将石膏固定在患肢前臂,保持腕关节屈曲30°,手指屈曲。
石膏固定期间,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检查石膏固定情况,确保骨折断端稳定。
2. 石膏固定期间,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
3. 石膏固定后,注意石膏护理,防止潮湿、污染。
四、支具固定支具固定是非手术治疗桡骨骨折的另一种方法。
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可选用以下支具:1. 桡骨远端骨折支具: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将支具固定在患肢上臂中部,保持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
左桡骨远端骨折概念一、前言左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由于手腕外力撞击或者摔倒等原因引起。
该骨折类型症状明显,易于诊断,但治疗难度较大,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后康复。
本文将对左桡骨远端骨折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二、概述左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左臂桡骨在距手腕处发生的一种骨折。
该部位包括桡头、桡茎突和关节面等结构。
该类骨折通常由于外力撞击或者摔倒等原因引起,较为常见。
根据不同的受伤程度和位置,左桡骨远端骨折可分为多种类型。
三、分类1. 桥式骨折:指桥接着两个关节面的一段桡茎突发生了断裂。
2. 伸展型(背侧):指手腕向后弯曲时,桥接着两个关节面的一段桡茎突发生了断裂。
3. 屈曲型(掌侧):指手腕向前弯曲时,桥接着两个关节面的一段桡茎突发生了断裂。
4. 撞击型:指手腕外力撞击时,桡头和桡茎突同时发生了断裂。
5. 间接型:指手腕外力撞击时,由于骨折部位受到强大的压力而发生的骨折。
四、症状1. 疼痛:左桡骨远端骨折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2. 肿胀:受伤部位会出现肿胀和红肿。
3. 活动障碍: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者会出现手腕活动受限制的情况。
4. 畸形:严重的左桡骨远端骨折可能会导致手腕畸形。
五、诊断1. 体格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触摸患者受伤部位来判断是否有骨折情况。
2. X光检查:X光检查可以明确左桡骨远端是否有骨折情况以及具体位置和类型。
六、治疗1.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轻度的左桡骨远端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局部止痛、冰敷和固定等。
2.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左桡骨远端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
七、康复1. 早期康复:在手术后的早期阶段,需要进行被动活动和功能锻炼等措施,以恢复手腕关节功能。
2. 中期康复:在手术后的中期阶段,可以逐渐增加手腕的负荷和活动范围。
3. 晚期康复:在手术后晚期阶段,可以进行力量训练和功能训练等措施,以加强肌肉力量和提高手腕关节稳定性。
八、预防1. 加强锻炼:适当加强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摘要]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影像学改变,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后的关节功能及影像学改变。
结果术后4周时,手术组的jakim评分结果高于非手术组患者(p 60岁;(2)手术组: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明确,ao分型为b型和c型骨折,手术治疗,年龄>60岁。
排除标准:(1)非桡骨远端骨折或者不符合纳入标准;(2)合并急性传染病、高热、骨髓炎、骨结核、病理性骨折;骨恶性肿瘤者;(3)合并心、脑、肝、肾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4)妊娠或者哺乳期的患者,合并有精神病者,不能配合相关调查者。
剔除资料不全、不配合疗效评价的患者。
两组的临床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手术组采用经皮克什针固定术、外固定架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
非手术组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或者夹板外固定。
1.3 评价方法统计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24周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结果及功能恢复情况。
初步分析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恢复情况。
分析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资料,测量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变化情况。
临床功能评分采用jakim评分[2]和cooney临床疗效评价方法[3],其中握力评分采用cooney评分方法,握力满分25分,畸形评分采用满分jakim评分中的方法,满分3分。
cooney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功能评分60分,影像学评分4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65~79分为可,65分以下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具有动态分布的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
p 0.05)。
2.2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功能评分情况见表3。
术后4周时,手术组的jakim评分结果高于非手术组患者(p 0.05)。
桡骨远端骨折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与体会引言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上肢骨折之一,多发生在跌倒时手腕伸展着地的情况下。
根据骨折的类型、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本文旨在比较和分析保守治疗、外固定器治疗和内固定手术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分享治疗体会。
骨折类型与治疗方法概述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通常适用于不稳定性不高、骨折未明显错位的桡骨远端骨折。
主要包括石膏固定、功能位制动等。
2. 外固定器治疗外固定器治疗适用于骨折错位明显,需要稳定固定以促进愈合的情况。
通过外固定器可以减少软组织损伤,便于观察和调整。
3. 内固定手术对于复杂骨折、关节内骨折或保守治疗失败的情况,内固定手术是首选。
手术通常包括钢板、螺钉等植入物的使用,以实现骨折的稳定和解剖复位。
治疗方法比较1. 治疗效果保守治疗:对于轻度骨折效果良好,但对于复杂或不稳定骨折效果有限。
外固定器治疗:提供了较好的稳定性,便于调整,但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
内固定手术:能够实现解剖复位,治疗效果最为确切,但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较长。
2. 恢复时间保守治疗:恢复时间较短,通常需要4-6周。
外固定器治疗:恢复时间适中,大约6-8周,拆除外固定器后还需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
内固定手术:恢复时间最长,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
3. 并发症风险保守治疗:并发症风险较低,但可能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外固定器治疗:存在针道感染的风险,以及固定不稳定导致的骨折再移位。
内固定手术:手术风险包括感染、植入物失败等,但随着技术进步,这些风险已大大降低。
治疗体会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功能恢复: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功能恢复都是治疗的最终目标,需要配合适当的康复训练。
患者教育:向患者充分解释治疗方案、预期效果和可能的风险,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治疗预期。
多学科合作:在复杂骨折的治疗中,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原则桡骨远端骨折,这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对吧?其实简单说就是手腕附近的骨头骨折了。
手腕嘛,咱们日常生活中用得可不少,比如吃饭、玩手机、写字……哎呀,想想没了这小手腕,生活得多无奈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原则,别担心,不会让你觉得像是在上医学课,咱轻松点儿。
1. 骨折的初步处理1.1. 骨折的判断首先,咱得搞清楚这桡骨远端骨折是咋回事。
通常情况下,骨折会伴随疼痛、肿胀,甚至手腕的形状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可能就像你平常打游戏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手腕重重地摔下去。
对了,别觉得这事儿跟你没关系,年纪大了或者经常运动的人都得注意哦!一般来说,受伤后,咱第一步就是得冷静,千万别慌,简单的冰敷可以帮助消肿。
1.2. 找医生看完这些症状后,咱们就得赶紧找医生。
你可不能自己在家瞎捣鼓,医院里可是有专业人士的。
医生会通过X光片来确认骨折的具体情况,就像侦探看证据一样!要是骨折不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你用石膏固定,像包裹礼物一样,包得严严实实的。
2. 治疗方法2.1. 保守治疗咱们说到治疗,最常见的就是保守治疗。
这就好比你在打游戏的时候,先把人物的状态调回来,再继续冒险。
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决定。
如果骨折不太复杂,保守治疗就非常有效。
咱们需要固定手腕,让骨头有时间慢慢愈合。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期间你可以做点轻松的活动,别让手腕完全闲着。
2.2. 手术治疗不过,若是骨折比较复杂,可能就得动手术了。
听到“手术”两个字,心里难免会打鼓,但别担心,现代医疗技术可是非常厉害的!手术的目的就是把骨头复位,确保它们重新对齐,这样才能恢复正常的功能。
手术后,恢复期也是必不可少的,记得按照医生的指导来,不然又得重新修复,真是得不偿失呀!3. 术后的恢复3.1. 康复训练一旦骨头愈合,康复训练就成了你最好的朋友。
想想看,这就像是打完一场硬仗,接下来可不能马上就去打BOSS。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嘿,桡骨远端骨折这事儿啊,可得好好治。
咱先说说有啥治疗方法哈。
首先呢,要是骨折不严重,没怎么移位啥的,可以用保守治疗。
就是打个石膏或者上夹板。
这就像给受伤的地方穿了个硬壳子,让骨头好好长。
去医院的时候,医生会先给你检查一下,看看骨折的情况。
要是适合保守治疗,就会给你把胳膊摆好位置,然后打上石膏或者夹板。
打上之后,可不能乱动哦,得听医生的话。
平时要注意观察手指头有没有肿啊、麻啊啥的,要是有不舒服的地方,赶紧去医院看看。
然后呢,要是骨折比较严重,移位得厉害,可能就得手术治疗了。
手术听起来挺吓人的,其实也不用太害怕。
现在的医疗技术可发达了,手术一般都很安全。
手术就是把骨头复位,然后用钢板、螺丝钉啥的固定起来。
就像给断了的骨头打个补丁一样。
手术后要好好休息,按照医生的要求做康复训练。
别以为手术完了就万事大吉了,康复训练也很重要哦。
还有啊,不管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得吃点有营养的东西。
像骨头汤啊、鸡蛋啊、牛奶啊啥的,这些都能帮助骨头长得快。
就像给受伤的地方加加油一样。
也可以吃点钙片,补补钙。
我记得有一次,我邻居大妈不小心摔了一跤,把手给摔骨折了。
去医院检查,说是桡骨远端骨折。
医生看了看,说可以保守治疗。
就给她打了个石膏。
大妈一开始还挺担心的,怕好不了。
后来她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不乱动。
过了一段时间去复查,骨头长得可好了。
大妈可高兴了,说以后可得小心点。
所以啊,桡骨远端骨折不用太害怕,有很多治疗方法呢。
只要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疗,肯定能好起来。
别自己瞎折腾,赶紧去医院,让专业的人来帮你。
说不定你很快就能又活蹦乱跳的了呢。
桡骨远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夹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会引起手部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
对于轻度或中度的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最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是使用夹板进行固定,下面将详细介绍桡骨远端骨折的夹板固定治疗。
确认骨折在进行夹板固定前,必须确认是否存在桡骨远端骨折,以免因误诊而延误治疗。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X线检查: X线片可以清晰显示骨折部位和骨折类型,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CT扫描:对于骨折类型不明确或存在细微骨折的情况,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信息。
工具准备在进行夹板固定治疗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石膏夹板:用于固定手部和前臂骨骼,有尺寸不同的夹板,选择与患者手部大小合适的夹板。
•绷带:用于固定夹板。
•剪刀:用于剪断绷带等材料。
•消毒酒精或碘伏:用于消毒。
操作步骤1. 为患者消毒使用消毒酒精或碘伏,将患者手臂彻底消毒,以避免感染。
2. 准备夹板选择与患者手部大小合适的夹板,在固定前将夹板预制成需要的形状。
3. 固定夹板将预制好的夹板放在患者手背上,使其对应手背及前臂的形状,然后开始用绷带将其固定。
先将绷带在手掌处绑紧,然后将其绕过腕部,再绕过夹板,最后再回到腕部绑紧。
绷带在绕过夹板时需要有适当的张力,以确保夹板固定得牢靠可靠。
4. 调整夹板在夹板固定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调整,确保患者手部在固定后保持自然舒适的状态,同时可以适当提高患者手臂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5. 检查固定效果夹板固定完成后,需要对固定效果进行检查,主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手部是否固定得稳定•手指是否能灵活运动,并且没有基部关节的隆起或骨折现象•手臂是否保持放松状态,且没有明显的肿胀或疼痛6. 定期复查固定完成后,需要定期复查来检查患者的治疗效果。
复查过程中需要对夹板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固定,以保持其固定效果。
同时,需要与患者详细沟通,了解其手部情况是否有改善,以及需要进行哪些特殊的护理。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徐涛发表时间:2020-04-28T16:17:09.6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月12期作者:徐涛[导读] 探究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后疗效与非手术治疗疗效的功能恢复和病人对疗效的满意度的影响。
徐涛(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六安237000)摘要目的探究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后疗效与非手术治疗疗效的功能恢复和病人对疗效的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选取60名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选择手术治疗及恢复的30名患者,而对照组30名患者为选择非手术治疗。
根据这两组的患者术后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恢复情况进行对比说明,比较其术后的恢复情况,比较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在疗效上的优势和不足。
结果将观察组合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有效对比研究,并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愈合进行X线检查,根据X线检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桡骨远端骨折X线显示的愈合度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恢复期的长短和出现并发症的数量上分析,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占比为25.0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占比为10.0%,即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9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患有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后,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能够加快桡骨远端骨折的愈合度,并发症少,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术;非手术;对比;护理:统计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从患者的年龄构成上分析,老年人患有桡骨远端骨折的几率要高于年轻人;从患者性别角度分析,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患有桡骨远端骨折的人的身体特征[1],低能量损伤是造成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
左桡骨远端骨折左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它一般发生在桡骨与尺骨之间的连接处。
这种骨折类型通常由外力暴力作用导致,例如跌倒或受到冲击。
左桡骨远端骨折会导致严重的疼痛和肿胀,需要及时治疗才能缓解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左桡骨远端骨折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式。
一、症状左桡骨远端骨折的症状包括:1.疼痛:左桡骨远端骨折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疼痛,特别是在活动受伤部位时更加明显。
2.肿胀:受伤部位会出现明显的肿胀和瘀伤。
这是由于软组织受损所致。
3.功能障碍:左桡骨远端骨折可能导致活动受影响,例如难以弯曲或伸展手臂。
4.失去力量:由于疼痛和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会失去手臂的力量。
5.异常变形:骨折可能会导致手臂的异常变形,例如向外翻转或向内翻转。
6.触摸疼痛:在受伤部位处摸触时,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特别是在破碎的骨头处。
二、诊断左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临床检查:医生会询问受伤情况和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以确定手臂和受伤部位的状况。
2.X光检查:X光检查可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确定是否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3.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检查软组织损伤的程度,例如韧带和肌肉的受损情况。
三、治疗左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式主要取决于骨折的类型、程度和患者的年龄。
与许多其他类型的骨折类型一样,治疗策略可能包括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在一些较轻的骨折情况下,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达到治疗效果。
具体治疗措施包括:1)松动钉、外固定器、石膏固定器:这些方法可以稳定骨头,促进愈合。
2)药物治疗:患者可以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还可以服用药物辅助骨头愈合。
2.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可能是治疗左桡骨远端骨折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在骨折情况比较严重时。
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内固定术:医生会使用螺钉、板材或金属棒等器械将破碎的骨头重新固定在一起,以促进其愈合。
2)外固定器: 医生将一个或多个杠杆穿过骨头,然后用支架将其固定在体外,以适当拉伸和调整骨折部位。
桡骨远端骨折【概述】桡骨远端关节面呈双凹形,与舟骨、月骨构成桡腕关节;其尺侧有另一凹形关节面,与尺骨头构成下尺桡关节;尺骨下端关节面被三角纤维软骨覆盖。
桡骨远端骨折为常见损伤,多见于6~10岁的儿童和60~70岁的妇女。
【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1)腕部疼痛、压痛、肿胀。
(2)有骨擦音(感)。
(3)可有畸形;腕关节功能障碍。
(4)腕关节正侧位X线摄片,可见骨折的部位及类型。
符合第(1)项、第(2)或(3)或(4)项可以确诊。
2.分类诊断(1)人名分型法1)柯雷骨折(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3cm以内的骨折,跌倒时手掌着地,远折段向背侧移位、向掌侧成角。
2)史密斯骨折(Smith骨折):是指桡骨远端骨折,跌倒时腕背着地,远折段向掌侧移位、向背侧成角,其临床特征与Colles骨折相反,也称反Colles骨折。
3)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是指桡骨远端背侧骨折,骨折线通过腕关节,远折段向背侧和近侧移位。
4)反巴尔通骨折:若为桡骨远端掌侧骨折,骨折线通过腕关节,远折段向掌侧和近侧移位,则称为反巴尔通骨折。
(2)通用分型法Ⅰ型关节外骨折无移位;Ⅱ型关节外骨折有移位;Ⅲ型关节内骨折无移位;Ⅳ型关节内骨折有移位。
此分型方法可能是目前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分型法。
【治疗方案】1.非手术治疗治疗的原则是尽可能用较简单的方法整复和保持复位。
整复后稳定者,用石膏固定。
2.手术治疗整复后不稳定者,可考虑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不能整复者,应切开复位内固定;极少数严重的粉碎性关节内骨折,可做关节融合。
【疗效评估】治愈标准为:骨折愈合,功能恢复。
【预后评估】桡骨远端骨折大多数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少数病人可有腕部神经损伤,以正中神经损伤较多见。
桡骨远端骨折在治疗不当的情况下,可发生下述并发症:内固定失败,畸形愈合。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由于手腕扭伤引起。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下面将分别介绍其效果。
保守治疗是指不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下,通过休息、病人的配合、物理治疗、外固定等方法来使骨折愈合。
在治疗中,患者需要进行休息,同时保持骨折部位固定,减少手腕的活动范围。
此外,医生还可以根据病人情况设计适合的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并促进骨折愈合。
外固定治疗是保守治疗的一种,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支架或者石膏将手腕骨折部位固定,以加速骨折愈合的过程。
保守治疗的优点是手术风险低、治疗费用较低,同时也不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体损伤。
另外,保守治疗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身体虚弱者或者其他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但是,保守治疗的缺点也不容忽视,其主要是由于骨折部位的固定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后遗症。
此外,保守治疗也很难保证骨折部位的恢复效果,因此很难满足病人的需求。
相比较而言,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通常能够更快地达到骨折的愈合。
手术治疗的目的一般是通过对骨折部位进行外科手术,将骨折复位并固定好,以加速骨折愈合过程。
手术治疗通常会针对不同的骨折类型、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其他外界因素,采用适合的手术方法,如开放复位内固定(ORIF)、关节镜下手术等等。
手术治疗的优点主要是手术效果显著,恢复快速,能够控制患者的手腕疼痛,并帮助恢复手腕的功能。
此外,手术治疗也可以减少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后遗症的发生,能够保证手腕的恢复效果。
但是,手术治疗也有其明显的缺点,如手术风险大、手术费用高等,同时手术后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恢复训练,恢复时间也较长。
综上所述,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各有优劣,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对于轻度的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是相对较好的选择;而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手术治疗可以更好地达到疗效,减少手腕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恢复手腕的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概述桡骨远端骨折指发生在桡骨下端2~3cm范围内的骨折。
常见于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有“老年性骨折”之称,儿童多为桡骨远端骨骺分离。
分为以下三型:1.伸直型骨折:多为间接暴力造成,如侧身跌倒时手掌着地(腕背伸位)而引起的桡骨下端骨折,亦称柯力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
可以代表90%以上的腕部骨折。
2.屈曲性骨折:多为间接暴力造成,如跌倒时手背着地,腕部在屈曲位发生的桡骨下端骨折,亦称为史密斯骨折或反柯力骨折,骨折远端向掌侧及桡侧移位。
3.巴尔通骨折:指桡骨下端涉及桡骨关节面的骨折,同时伴有桡腕关节脱位。
直接暴力如重物撞击,发动引擎时被摇把回击等可造成。
临场表现1.主要表现为腕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如前臂旋后腕掌屈伸活动及掌指运动障碍。
2.典型表现:伸直型骨折远端连同手部向背侧及桡侧移位,侧面观手腕;正面观手腕呈“枪刺刀状”畸形。
屈曲型骨折则出现相反的畸形,呈垂状手畸形。
3.正中神经损伤:如骨折断端压及正中神经,则有手指麻木拇指外展或对掌功能障碍的表现。
治疗及相关护理执行骨科患者基本护理常规。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无移位骨折或有移位的稳定型骨折。
采用手法复位,复位后石膏外固定。
(1)护理:1)执行石膏固定后护理常规。
2)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cm促进血液回流,促进消肿。
3)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感觉活动及肿胀情况,观察调整石膏绷带松紧度,如出现手指发凉颜色发紫或苍白麻木等血管或神经症状应立即通知大夫处理。
4)患肢肿胀消退后及时调整石膏绷带松紧度,保证有效固定,以免骨折错位。
2.手术治疗:适用于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或复位后不易维持者(如巴尔通骨折)(1)术前护理:1)执行石膏或支具固定护理常规。
2)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cm,局部冰敷,以促进患肢尽快消肿。
3)观察患肢血运感觉活动及肿胀情况,预防肢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
(1)术后护理1)执行石膏或支具固定护理常规。
2)抬高患肢,局部冰敷,减轻局部肿胀。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总结和优化方案以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总结和优化方案为题,我们将就这一病症进行详细的探讨。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尺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性好、骨折间隙小、无明显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
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1) 关节外固定:使用石膏固定或者外固定器固定骨折部位,使其保持稳定。
这种方法具有简便、经济的优势,适用于老年患者或者骨质疏松患者。
(2) 早期功能锻炼:在骨折稳定后,通过早期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减少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3) 应用药物:如短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者镇痛药,以减轻疼痛和消炎。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严重或不稳定的情况。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1) 骨内固定术:通过内固定物(如钢板、钢钉等)稳定骨折片,促进骨折愈合。
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适用于年轻患者或者需要快速康复的患者。
(2) 关节镜下手术:通过关节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减少创伤并提高手术效果。
这种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势,适用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优化方案的建议:1. 个体化治疗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年龄、骨质状况、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等因素的考虑。
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效果。
2. 术前评估在手术治疗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骨折类型、关节稳定性、神经血管情况等。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并减少手术风险。
3. 术后康复术后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包括早期功能锻炼、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
这样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定期复查患者术后应定期复查,包括X光检查和临床评估等。
这样可以及时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发表时间:2016-12-28T09:49:34.2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4期作者:于家宝
[导读] 对比手术以及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隆回县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湖南邵阳 422206
【摘要】目的:对比手术以及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采用对照研究,从2014年1月开始筛选患者,以医院收治的单纯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截止2016年2月,共入选对象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奇数入选手术组(n=42),偶数入选保守组(n=42),分别采用手术治疗以及保守复位夹板固定治疗。
结果:随访(6.4±1.2)个月;保守组与手术组临床疗效,优率、差率、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保守组Jakim评分、Green评分与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普通中老年桡骨骨折患者,采用保守以及手术治疗疗效相近。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桡骨骨折是一类常见骨折,占门急诊骨折患者的1/5左右,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有部分患者稳定性、未合并肘腕、年龄相对较大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医源性创伤较重,反而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得不偿失[1]。
且在过去中医保守处理桡骨远端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的患者并不少见。
本次研究采用对比研究,对比手术以及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对照研究,从2014年1月开始筛选患者。
以医院收治的单纯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稳定性骨折;②闭合性创伤;③未合并其它重大创伤,未合并肘、腕关节损伤;④年龄>55岁;⑤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重大疾病;②Mason Ⅲ-Ⅳ型;③依从性差;④陈旧性骨折。
截止2016年2月,共入选对象84例,其中男55例、女29例,年龄37-78岁、平均(63.4±5.5)岁。
均为新鲜、稳定骨折,Mason分型Ⅰ型34例、Ⅱ型52例。
右手51例,左手33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奇数入选手术组(n=42),偶数入选保守组(n=42),两组对象年龄、性别、Mason分型、左右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手术组:采用手术治疗,临时外固定支架+切开复位内固定(T板)。
保守组: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牵引复位,据骨折的方向、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以及复位方法,以常见的伸直型骨折为例,取坐位或仰卧位,指导患者前臂直立、向前伸展,掌心向下,操作者站在患者身后,固定患者的背部,用手托住固定患肢,操作者双手握住患者手部,向下按压,握腕手将患者腕屈曲向下牵引矫正背侧移位,然后略向尺侧牵引,以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
X线评价复位效果,包括桡骨长度是否恢复、掌倾角情况、尺偏水平等。
复位后,夹板固定腕关节,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夹板数量以及位置。
所有的患者均悬吊前臂,据骨折恢复恢复情况,安排康复训练,口服活血化瘀、扶正益气、壮骨中药,安排康复训练,逐步进行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活动训练。
1.3观察指标
优良率,末次随访Jakim评分、Green评分。
1.4疗效判定
根据腕、肘、肩关节恢复以及骨折复位、愈合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若全部良好则为优,若基本恢复正常但有明显的功能障碍但生活不受影响则为良,若正常生活受影响或丧失劳动能力,和/或复位一般则为可,若残障或骨折不愈合、畸形则为差。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表记录数据,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采用( ±s)反映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前,采用Kolmogorov-Sminmov法检验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若符合则采用方差后LDS-t检验,否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采用n或%反映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随访(6.4±1.2)个月。
保守组与手术组临床疗效,优率、差率、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末次随访,保守组Jakim评分、Green评分分别为(57.3±1.0)分、(87.3±5.2)分,手术组(57.3±1.1)分、(85.5±5.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桡骨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较多,有报道显示关节功能恢复与骨折端稳定性、受伤能量大小、性别、腕关节合并伤、功能锻炼水平、损伤部分等因素有关。
本次研究显示,针对普通稳定MasonⅠ-Ⅱ骨折而言,保守以及手术治疗不会影响整体疗效,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优率、差率、优良率、Jakim评分、Gree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一项Meta分析也支持这一观点,其调查了5个随机对照研究370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显示握力、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Meta分析认为手术在恢复掌倾角、保守治疗在恢复尺偏角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这种恢复优势对功能恢复并无显著影响,除非是及其显著的优势,量变未能形成质变[2]。
故在进行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时,需从其他方面综合考虑不同治疗方式利弊,有报道显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内固定可能优,但考虑到老年对功能恢复的要求并不高,并不认为手术应为首选治疗方式,需尊重患者的选择[3]。
当然,近年来微创治疗技术飞速发展,手术的创伤性明显减轻,适应证有所
扩大,在未来不排除保守治疗会被取代。
保守治疗的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不利于早期康复,这对于康复需求较强、康复积极性较好的患者而言,可能非常不利。
故应从疗效影响因素等方面,综合评价个人从不同疗法中的获益,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普通中老年桡骨骨折患者,采用保守以及手术治疗疗效相近,故应坚持个体化治疗原则,综合评价个人从不同疗法中的获益,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2-114.
[2]阿布力肯?阿布都卡迪尔.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1-3.
[3]曹露,顾海俊,王赤宇,等.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的M eta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5):3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