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

第一章通信工程学院

一、沿革

通信工程学院由南京电力技术学校电信系的电力系统通信专业和通信技术专业发展而来的。1956年首设“电力系统载波通讯”专业,开始面向全国招生。1986年学校升格为专科,开设“通信技术”专业。在1986年至2000年期间,电信系主要进行专科教育;2000年电信系改称为电信工程系,设置“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开始举办本科专业教育。2003年,电信工程系更名通信工程系。2006年9月,在通信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通信工程学院。

二、组织机构

2000年起,电信工程系设党总支、分工会、分团委、通信教研室、电网监控教研室、电子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

2003年12月起,通信工程系内设行政机构、群团组织及任职情况:

综合办公室主任:黄彦教务秘书:王依群(2005年11月起)

分工会主席:张苏平

分团委书记:罗俊辅导员:封云陈金昌(2005年12月止)胡霞(2005年7月起)

通信工程教研室主任:沈卫康(2004年8月止)王志明(2004年8月起)计算机通信教研室主任:王少东(2004年8月止)副主任:陈瑞王丽敏(2004年6月起)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宗慧(2005年7月止)王青云(2005年7月起)

副主任:周路明

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吴海涛(2004年6月起)

2007年1月起,通信工程学院内设行政机构、群团组织及任职情况:

综合办公室主任:黄彦教学秘书:王依群耿玉(2007年11月—2010年3月)科研秘书(兼档案管理):谢西林(2007年10月起)

分工会主席:张苏平

分团委书记:罗俊分团委副书记:金自如(2007年3月—200年12月止)辅导员:封云胡霞(2010年5月止)

通信工程教研室主任:王志明,副主任:岳俊生

计算机通信教研室主任:王丽敏(2008年12月止),副主任:张健(自2009年1月起任主任)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包永强,副主任:宋宇飞

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吴海涛(2007年5月止)焦良葆(2007年5月起)至2010年6月,通信工程学院内设行政机构、群团组织及任职情况:

综合办公室主任:黄彦教务秘书(正科级)王依群

教务秘书(兼科研秘书、档案管理))谢西林分工会主席:张苏平

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分团委书记):刘成铭辅导员:封云金自如

通信工程教研室主任:王志明,副主任:岳俊生

计算机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健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包永强,副主任:宋宇飞

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焦良葆

通信工程系、学院历届系、学院领导干部任职情况见表1-1。

表1-1 2000年以来通信工程系、学院历届领导干部任职简况

三、师资队伍

2000年电信工程系有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教授1人,副教授7人,硕士16人。

至2003年通信工程系有教职工47人,其中专业专任教师(实验)42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硕士12人。其中专业专任教师(实验)有:

教授:陆履豪刘化君沈卫康

副教授:郭顺华耿苏燕李茂富卫桦林郑钟玫

讲师(实验师):陈瑞洪梅纪贤宝李传森刘静波柳文莉陆京马新华

毛其林钱忠平宋红梅谭振建涂平华王丽敏王青云

王少东王志明夏晔徐善新杨小伟袁璟岳俊生张苏平

周路明宗慧

助教(助理实验师):郝慧珍芮雄丽宋宇飞汪力纯夏扬徐伟业杨洁周正

朱瑾

至2006年12月,通信工程学院有教职工59人,其中专业专任教师(实验)53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师1人,博士3人,硕士26人。其中专业专任教师(实验)有:

教授:刘化君沈卫康

副教授(高级实验师):郭顺华耿苏燕纪贤宝李茂富卫桦林王少东袁璟讲师(实验师):包永强陈瑞程勇郭丽红洪梅焦良葆李传森刘静波

陆京马新华毛其林钱忠平宋红梅谭振建涂平华

汪力纯王丽敏王青云王志明吴海涛夏晔徐善新

杨小伟岳俊生张健张苏平周珩周路明周云松宗慧助教(助理实验师):冯月芹郝慧珍戎洪军芮雄丽宋宇飞童莹魏峘

夏扬徐伟业杨洁周正朱昊朱瑾邹曙光至2010年6月,通信工程学院有教职工67人,其中专业专任教师(实验) 60人,教授5人,副教授12 人,高级实验师2人,博士(含在读)14人,硕士 33人。其中专业专任教师(实验)有:

教授:刘化君张惠刚沈卫康刘传清王琪

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包永强陈瑞耿苏燕纪贤宝焦良葆李茂富李小平

王丽敏王青云王少东王志明卫桦林夏晔袁璟讲师(实验师):程勇冯月芹耿鹏郭丽红郝慧珍洪梅李传森刘静波

陆京马新华毛其林钱忠平戎洪军芮雄丽沙爱军

宋红梅宋宇飞谭振建童莹涂平华汪力纯魏峘吴海涛

徐善新徐伟业杨洁杨小伟岳俊生张健张苏平张亚飞

周珩周云松周正朱昊朱瑾宗慧邹曙光

助教(助理实验师):潘子宇夏扬周常

四、学科专业设置及建设

通信工程专业于2002年列入学校的首批品牌专业建设点,2006年通过品牌专业建设验收;于2008年4月列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专业于2004年4月通过专家评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通信工程专业增设多媒体通信专业方向,2005年开始招生;2005年增设无线通信专业方向和光纤通信专业方向,2006年开始招生。康尼学院按通信工程专业(不设专业方向)招生培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06年列为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通过特色专业建设验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04年4月通过专家评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设立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同年开始招生;于2007年5月通过专家评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信息工程专业于2009年列为校级品牌专业建设点。

至2010年6月,通信工程学院设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通信工程学院专业设置变更见表1-2。

表1-2 通信工程学院专业设置

2008年,通信及信息系统列为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点;规划了“无线通信理论及应用、信息处理及传输、网络通信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其中,无线通信理论及技术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刘传清教授;信息处理及传输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王琪教授;网络通信技术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刘化君教授。

五、专业课程设置

至2009年12月,通信工程专业现设有无线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多媒体通信五个专业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无线通信方向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有:移动通信、数字传输技术、DSP芯片及应用、数字微波通信、现代交换技术、天线技术、移动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技术、电力系统通信网、数字接入网技术、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数据库技术等。

光纤通信方向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有:数字传输技术、DSP芯片及应用、光纤通信、宽带光网络、光纤器件及光纤传感技术、现代交换技术、数字载波通信、电力系统通信网、数字接入网技术、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数据库技术等。

计算机通信方向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论及编码、UNIX系统基础、现代交换技术、操作系统、现代通信技术、网络管理技术、嵌入式系统、网络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网络安全技术、多媒体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无线接入网等。

多媒体通信方向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有:信息论及编码、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媒体通信及应用、现代交换技术、嵌入式系统、网络数据库技术、UNIX系统基础、移动通信、无线接入网、网络安全技术、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视频编辑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电路原理、信号及线性系统、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系统设计、通信原理、电磁场及微波技术、信息论及编码、传感器及检测技术、DSP芯片及应用、综合电子系统设计、射频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计算机通信及网络、电磁兼容、天线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语音信号处理、光纤器件及光纤传感技术等。

信息工程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有:信号及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及编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随机过程、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及网络、Java编程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多媒体通信及应用、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安全技术、WEB 开发技术、现代光通信、移动通信等。

六、实验室及其建设

2000年电信工程系设有通信实验室、通信实习基地、电子实验室、电子实习基地、调度自动化实习基地、电网监控实验室、计算机房等,总面积约900平方米。

共1100余套仪器设备,价值约460万元。

至2003年通信工程系设有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第三实验室、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电子系统设计实验室、信号及线性系统及EDA实验室、通信原理及DSP实验室、通信实验室、微波实验室、计算机房、程控交换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室等,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1200余套仪器设备,价值约385万元。

2006年7月,通信工程学院迁至江宁新校区基础实验中心D楼,设有信号及线性系统及EDA实验室、通信原理及DSP实验室、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室、、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电子线路实验室、数字系统设计实验室、网络通信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载波通信实验室、现代交换技术实验室、信息处理实验室、通信网实习室等,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共1800余套仪器设备,价值约710万元。

于2007年1月,及飞兆国际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飞兆电子及自动化生产实训基地。于2008年3月,通信工程学院入驻至浩苑信息楼,组建通信及信息技术实验中心。至2009年底,通信及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实验室设置详细情况如下:

七、招生及毕业生情况

至2009年12月至,通信工程学院各专业在校本科学生总数为201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161人;康尼学院本科生849人。2010年计划各专业招收普通本科生315人;康尼学院招收本科生225人,共计招生540人。

通信工程学院历年招生情况(未包含康尼学院各专业招生数据)见表1-3。

表1-3 通信工程学院历年招生情况

通信工程学院历年毕业情况(未包含康尼学院各专业毕业生数据)见表1-4。表1-4 通信工程学院历年毕业情况

八、教学科研成果

通信工程学院作为第一署名单位第一作者共承担省(厅)级以上课题7 项,市级课题36 项,完成校级以上课程建设13项,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类奖励22 项,共开展了16 项科研合作。通信工程学院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12 篇,其中被EI、SCI等收录近11 篇,主编、参编教材和著作近34 部。主要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见表1-5。

表1-5 通信工程学院主要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九、获奖情况

(一)集体获奖

2002年,通信工程系电子002班荣获“江苏省高校先进班集体”2004年,通信工程系获得“南京工程学院优秀基层党组织奖”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南京工程学院)

附录一:原始资料1.变电所有关资料(110/10kV) 变电所编号最大负荷 (MW) 功率因数 (COSφ) 负荷曲线 重要负荷 (%) A P1 0.9 A or B 65 B P2 0.9 A or B 70 C P3 0.9 A or B 55 L1 26 km,L2 15 km,L3 20 km,L4 24 km。注:A、B、C变电所分别由1/3的学生设计;P1~P3,L1~L4,每位学生一

组数据,互不相同。 2.环境温度 年最高温度40℃,最热月最高平均气温32℃ 3.变电所10kV侧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为1秒 4.110kV输电线路电抗按0.4Ω/km计 5.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附图一) 6.典型日负荷曲线(附图二)

附图一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 G:汽轮机 QFQ-50-2,50MW COSφ=0.8,X〃 d =0.124 T:变压器 SF7-40000/121±2×2.5% P o = 46kW P K = 174kW I o % = 0.8 U K % = 10.5 附图二典型日负荷曲线

设计说明书 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电力用户的分析: 1.1、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电压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变电所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区域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①枢纽变电所 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有多个电源(发电厂或其他电力网),连接电力系统的高压和中压,电压等级在330kV以上,负责向区域变电所和中间变电所供电。当其停电时,将引起电力系统解列甚至瘫痪。 ②中间变电所 中间变电所位于枢纽变电所和区域变电所之间,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其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功率交换作用。它一般汇集2~3路电源,电压等级在220~330kV之间。除了通过功率外,它还降压向当地用户供电,当其停电时将使区域电网解列。 ③地区变电所 地区变电所负责向某一地区城市供电,高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或220kV,低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 kV或35 kV。当该变电所停电时将使该地区的供电中断。 ④终端变电所 终端变电所在输电线路的终端,直接向电力用户供电,高压侧电压一般为110 kV。当全所停电时,只影响该变电所的供电用户。 由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可以得出,变电所A在整个供电网络中的作用为终端变电所。 (Ⅰ、Ⅱ级负荷,保证不间断供电:Ⅰ:两个独立电源供电;Ⅱ:双回路供电)

南京工程学院071电力系统通信网试卷A

共 6 页 第1页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A ) 2010 /2011 学年 第 1 学期 课程所属部门: 通信工程 课程名称: 通信网 考试方式: 开卷 使用班级: 无线通信071、光纤通信0711 命 题 人: 杨小伟 教研室主任审核: 主管领导批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简答题(本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现代通信网个组成结构? 通信网的组成结构有从水平和垂直两种。(2分)现代通信网根据网络功能从水平方向上可以划分为三层, 即用现代户驻地网、接入网与核心网。现代通信网根据网络功能从垂直方向上可划分为传送网、业务网和应用层,以及支持全部三个层面的工作的支撑网。如图 2、简述我国电力通信网各级网的通信职责范围?为何下级网接入上一级网要采用两点接入方式? 我国电力通信网分五级。一级通信网指由国家电网公司至各大区电网公司、各直属单位的通信电路;二级通信网指由大区电网公司至所属各省电力公司、各直属单位的通信电路;三级通信网由省电力公司至各市供电公司、各省直属单位的通信电路以及各市供电公司之间(包括500kV 变电站)的通信电路组成;四级通信网由市供电公司至所管辖各县供电公司、变电站、供电营业所、辖区内发电厂的通信电路以及县供电公司之间(包括220kV 变电站)的通信电路组成;五级通信网由县供电公司至所管辖各变电站以 及辖区内发电厂的通信电路组成。五级通信网又称为农村电力通信网。 下级网接入上一级网采用两点接入方式的目的是提高网络的安全和可靠性,在一个接入节点出现故障时仍能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本题 得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科代码 南京工程学院

教职工信息表 姓名: 所在单位: 教研(科)室: 南京工程学院人事处制 二○○七年七月 一、基本情况 姓名 ××× 性别 男 民族 汉 1寸免冠照片 (请将电子照片作为图片插入) 曾用名 ××× 出生地 江苏常熟 籍贯 安徽宣城 出生年月 1967.03 健康状况 健康 政治面貌 群众

现党政职务 身份证号 参加工作时间1988.08 来校时间1992.08 高校工龄 16年 现主要工作岗位教学 兼职工作岗位行政管理 来源类别 系统外本省调入现从事专业 ×××× 研究方向 ×××× 年限 ××年 参 加及 何任 学何

术职 团务 体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社会兼职 ××××××委员会专家委员 说明:1、"健康状况"指健康、一般、半休、全休。 2、"现主要工作岗位"和"兼职工作岗位"指当前实际从事的工作,分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专职学生思政、图书资料、实验、实习、校办产业、其他。 3、"来源类别"指分配来的研究生、双学位、本科生、专科生,军队专业,复员,系统内本省调入,系统内外省调入,系统外本省调入,系统外外省调入,回国定居,其他。 二、工作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所在单位、部门 工作内容 担任职务 1988.08 1992.08 常熟市通信公司技术部 通信技术开发 助理工程师 1992.08 2001.03 南京工程学院 教学 讲师 2001.03 至今 南京工程学院 教学 副教授 三、校内调动信息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所在单位、部门 工作内容 担任职务

2001.03 通信工程系 教学 讲师 2001.03 至今 工程实训中心 教学 副教授 四、学习经历(从高中毕业后填起)毕业学校 所学专业 学制 类别 方式 学历 学位 毕(肄)业及年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无线电技术 5 全日制 脱产 专科 1988.07 毕业 东南大学 通信工程 3 夜大 脱产 本科 学士 1991.08 毕业 南京大学 通信工程 4 在职

南京工程学院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设计_直线-直线刀具补偿刀补程序源代码

数控122 太劣阿昕哥 四、程序设计 Public X0 As Double, Y0 As Double, X1 As Double, Y1 As Double, X2 As Double, Y2 As Double, R As Double Public Xs1 As Double, Ys1 As Double, Xs2 As Double, Ys2 As Double Public Ori As Integer Public Xl1 As Double, Yl1 As Double, Xl2 As Double, Yl2 As Double, dX1 As Double, dY1 As Double, dX2 As Double, dY2 As Double, d1 As Double, d2 As Double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1_FWD As Integer, Y1_FWD As Integer, X2_FWD As Integer, Y2_FWD As Integer Dim alfa As Double, beta As Double Call PaintAxis '绘制补偿前图像 Picture1.ForeColor = vbBlue Picture1.DrawWidth = 1 Picture1.Line (X0, Y0)-(X1, Y1) Picture1.Line (X1, Y1)-(X2, Y2) '算法设计 '计算坐标增量 dX1 = X1 - X0 dY1 = Y1 - Y0 dX2 = X2 - X1 dY2 = Y2 - Y1 alfa = Atn(dY1 / dX1) beta = Atn(dY2 / dX2) If dX1 >= 0 Then X1_FWD = 1 Else X1_FWD = -1 End If If dX2 >= 0 Then X2_FWD = 1

赏析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

赏析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 摘要: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是典型的由方盒子组成的现代建筑,其造型庄重大气,很好地体现了图书馆朴实肃穆的气质。此外,该图书馆也是绿色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源热泵的应用,既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又实现了节能环保。但是,该图书馆在功能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中庭的浪费。 关键词:图书馆、造型、功能 对于高校而言,图书馆无疑是广大师生自学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最佳场所。因而,图书馆在高校中往往成为标志性建筑,其标志性一般都体现在位置、造型和功能上。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位于整个学校的中心地带,它既是学校礼仪性入口和功能性入口轴线的交点,又连接着学校各大教学楼和学生宿舍。这样的交通规划是有很大的必要性的,因为在大学里,学生主要都是通过自学和交流而获得知识,而图书馆不仅能为他们提供资料,还为他们创造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所以图书馆是学校里最有凝聚力的场所,其交通位置必须便于到达且易于疏散。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在环境景观方面也是独占鳌头,它东邻波光粼粼的天印湖,南望郁郁葱葱的方山,山水之色尽融其中,加上建筑周围的草地、树木、鲜花和行人,形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画面,读者在畅游书海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这样怡人的读书环境怎能不吸引人呢,此外,该图书馆位于圆形基地之上,四周都是坡地顺势而下,这虽然让读者行走多费了一些力,但似乎隐约暗示了欲踏上学习之路必先克服诸多困难的含义。这也不失为对图书馆的建筑内涵的独特诠释。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的场地设计是较为合理的,其造型也多受称赞。该图书馆整体呈方形,由多个方盒子变换组合而成。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是一堆随意堆放的书籍,寓意其为知识的海洋。但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欣赏从来没有固定的答案,因此,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理念不一定能够被所有人理解,但是尽管如此,该图使馆的造型无疑是给了很多人以美的体验。首先,从其形态来看,其组成元素(方盒子)较为简单,但方盒子的组合方式却不简单,从不同的角度看该图书馆都会感觉到其较为强烈的体块变化和虚实对比,而且,其回字形平面和圆形基地的组合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方圆之说,方形体态即端正又朴实,让人从造型上就能感觉到其价值取向;其次,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外立面通体为加上部分暗红色装饰和部件,还有石材的运用,与其方正的接近黑色的深灰色, 造型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非常庄重肃穆的氛围,衬托出严谨治学的文化内涵;再次,该图书馆在主入口的处理上也是比较恰当的,设置在二层的主入口由一个大阶梯与地面连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创造一种气势,更加突出图书馆的大气和它在学校的地位。 图书馆是属于实用型建筑,所以相对于造型的美观来说,其功能的实现所占比重应该是要大一些的。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是一座绿色建筑,这主要体现在它所采

南京工程学院样本

南京工程学院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是江苏省 属普通本科高校, 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学校是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全国服务特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也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CDIO 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和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 校由两所分别隶属于原国家机械部和原国家电力部的国家示范性高工专——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于 合并组建而成, , 原隶属于国家核工业部的南京工业学校并入学院。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同济医工学堂( 同济大学前身) 于19 创立的附设机师科, 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创立于1946年的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传承近百年的办学 发展, 经过多年的改革 创新, 如今的南京工程 学院已成为一因此工学 为主的高等工程应用型 本科院校, 学科专业涵盖工学、 经济学、 管理学、 文学、 理学、 法学、 艺术学等。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 学校秉承依托机械、 电力、 核工业等行业办学的优良传统,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着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努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形成了”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校企合作、 产学研相融、 注 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 学校现有18个教育教学单位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和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康尼学院。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 各类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 其中位于江宁大学城的以湖光鹭影为典型特征的生态型、 现代化主校区, 占地2550亩, 校园四季风景如画, 各项办学条件突出, 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固定资产总值 近25亿元, 教学科研设备总值5亿多元( 含共建企业投入2.53 亿) , 截至当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5万人, 其中工程学

南京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新技术 课设论文

南京工程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电气工程新技术 教师姓名张亮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班级建筑电气111 日期: 2014 年12 月30 日

评语 对课程论文的评语: 平时成绩:课程论文成绩:总成绩:评阅人签名: 注: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储能技术现状及其前瞻性分析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1167)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and Prospective Analysis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of Jiangshu Province 21167) 摘要:近几十年来,储能技术蓬勃发展,为世界各国积极研究与发展。本文着重介绍电力储能技术的研发状况和应用实例,从技术层面加以分析,探讨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储能技术;电力系统;研发现状;应用前景 Abstract:In recent decades,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to flourish, for the world to activel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power storage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examples, analyzed from a technical level, to discus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Key words: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Power systems; R & D status quo; Prospects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12-13-1电路A卷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A 卷) 2012 / 2013 学年 第一学期 课程所属部门: 电力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 电路Ⅰ 考试方式: 闭卷 使用班级: 电力学院11级各专业本科生 命 题 人: 章心因 教研室主任审核: 主管领导批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是非题(对划“√”,错划“×”,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含两个独立源的线性电路中,每条支路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分别等于每个 电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代数和。 答:( ) 2.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指定方向不同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答:( ) 3.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和。 答:( ) 4. RLC 串联电路的工作角频率为1/LC 时,电路的无功功率为零。 答:( ) 5. 把100Ω电阻接在220V 直流电路中,或接在有效值为220V 的交流电路中其发热效应是 相同的。 答:( ) 二、选择题(本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图示电路中,U S ,I S 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答:( ) (A )电压源发出功率 (B )电流源发出功率 (C )都不发出功率 (D )不能确定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2.图示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为 答( ) (A )8Ω (B )6Ω (C )10Ω (D ) -8Ω 3.图示正弦稳态电路的端口等效电感是 答:( ) (A )3H (B )2H (C )5H (D )1H 班级 学号 姓名 本题 得分 本题 得分

4.图示正弦稳态电路,电压表V 1是6V ,表V 2是4V ,V 3是3V ,电压表V 为 答:( ) (A )7V (B )5V (C )13V (D )10V 5.图示互感线圈上的电压电流关系为 答:( ) (A )22122111???? ? ? +=+=I L j I M j U I M j I L j U ωωωω (B )2 2122 111? ??? ? ? +-=-=I L j I M j U I M j I L j U ωωωω (C )2 2122111? ? ? ? ? ? +-=+-=I L j I M j U I M j I L j U ωωωω (D ) 2 2122111? ? ? ? ??--=--=I L j I M j U I M j I L j U ωωωω 三、填空题(本题7小题,共16分 ) 1.图示端口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为 。(2分) 2.图(a)、(b)中所示R 为同一线性电阻网络,则电流I= A 。(2分) 第1题图 第2题图(a ) 第2题图(b ) 第3题图 3.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4030Z j =+Ω,2U =200V ,则电流的有效值I = A ,端口电压的有效值1U = V 。(3分) 4.电路如图,为使4 电阻获得最大功率,则理想变压器的变比n= 。(2分)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5.图示无源二端网络,输入端电压与电流分别为)20314cos(2220ο+=t u V , )40314cos(24.4ο-=t i A ,则此无源二端口网络的有功功率P = W ,无功功率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 共 4 页 第 3 页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 共 5 页 第 2 页 本题 得分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XXXXX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X级) 论文题目: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姓名:沈云清 身份证号: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准考证号: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所在省市:江苏省南京市 所在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 沈云清 南京工程学院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有限的能源储存与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之间,矛盾日益严重,因此,节能显得日益重要。在建筑领域,国家对节能也是日益重视,近年来新出台不少关于节能方面的政策及法规。而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节能在建筑领域既不再是高不可攀,也不再是贴钱换亮点,而是具体实在的工作。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者的角度,以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为工程实例,着重论述了如何在常规条件下采取电气节能措施,使得新建图书馆达到节能建筑的要求。 0.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有限的能源储存与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之间,矛盾日益严重,因此,节能显得日益重要。在建筑领域,目前的建筑用能已超过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逐步增加到以1/3以上。国家对节能日益重视,近年来新出台不少关于节能方面的政策及法规,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绿色建筑设计规范》(GB50054-95)等等;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节能方面的政策及法规,如《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标准》(DGJ32/J96-2010)等。建筑节能审查已成为建筑工程审查的强制措施及重要组成内容。 目前不少建筑在节能设计中,为了达到节能指标,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如楼宇设备管理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太阳能光

南京工程学院电路原理A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A卷) 2009 /2010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所属部门: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课程名称:电路原理A 考试方式:闭卷使用班级:自动化091、092、093、094数控091、092、093、094 测控091热自 081 一、填空题(本题5个空 ,每空2分,共10分) 1、若RC串联电路对二次谐波的阻抗为,则对基波的阻抗为。 2、电路如图1所示,各点的电位在图上已标出,则电压。 图1 图2 3、如图2所示的电路,受控电压源发出的功率是。 4、电容元件当参考方向时(填关联或非关联),公式成立。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已知两个正弦量分别为,,则和 的相位差为。 A.超前 B. 滞后 C. 超前 D. 滞后

2、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已知,,,可以求得电流I= 。 A. 0.5A B. -0.5A C. 1.5A D. -1.5A 图3 图4 3、RLC串联电路的端口电压有效值U,电流有效值I,阻抗Z,则平均功率可以表示为。 A. B. C. D. 4、如图4所示的RL电路中,并联上电容C后,电流表A的读数将会。 A.变大 B.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5、对称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计算公式为。 A. B. C. D. 三、作图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如图5所示的串联电路原已稳定,电容初始电压为。在 时将开关S闭合,画出时的运算电路图。

图5 2、将图6所示的电路化简为最简的电压源形式。(要有适当的化简过程) 图6 四、简单计算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图7所示的互感电路,已知,,求互感系数M。 图7 2、如图8所示电路,用节点电压法列出节点1和2的方程。(只列方程,不求解) 图8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题)库建设与管理办法.doc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题)库建设与管理办法 (修订)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实行“教考分离”,规范我校试卷(题)库的建设和管理,使考试结果能客观、公正、全面地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指导思想 从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出发,以考查学生能力、素质为目的,通过考试正确引导学生认真、全面地学习课程内容,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学风。 第二条原则和范围 1.建立试卷(题)库的课程主要放在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作用大、影响广及学时数较多的基础课和主干专业基础课,以及部分有条件建试卷(题)库的其它课程,由教务处和各院(系、部、中心)进行统一规划,分年度分步实施。 2.试卷(题)库的建设分为学校自建和外购两种形式。学校自建以试卷库为主;对市场上比较成熟且符合我校办学特色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试题库,经调研论证及教务处批准可以申请购买。 第三条组织落实 1. 试卷库建设由教务处负责,各院(系、部、中心)分别成立试卷库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领导任组长,负责本部门有关课程试卷库的建设和规划工作。各试卷库建设领导小组下设试卷库建设课程小组,小组成员由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及部分同专业的其他教师组成,负责本课程试卷库的建设工作。 2. 试卷库建设实行立项管理,由试卷库建设课程小组负责人填写《南京工程学院试卷库建设立项申请表》(见附件1),经审批后开始建设。

3.试卷库建设完成后,教务处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论证表见附件2),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条命题要求 1.覆盖要全面 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范围要覆盖课程的基本章节,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组配试卷时要避免同一问题在同一试卷的不同类型题中重复出现。 每门课程都有最基本的、相对重要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在命题时应突出这些内容,通过较多的题量和较高的分值来体现。 2.难度要适中 在严格按教学大纲命题的原则下,题目的深浅、难易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每套试卷中有60%左右为基本题,30%左右为提高、综合题,10%左右为较高难度和深度的试题。每套试卷的总分为100分,总体难度以中等程度的学生得75分左右为宜,考试成绩统计结果应近似正态分布。每门课程要根据课程特点确定相应客观题型与主观题型及不同难易程度题目的比例,试题要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 3.题型要丰富 每份试卷的题型应安排合理,可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单项或多项)、判断题(是非题)等客观性题型和问答题、分析题、论述题、实验技能题、计算题、证明题等主观性题型。也可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选择其它较适合的题型。必要时,应对题型给出明确的说明或指导语。 4.题量要适度 每套试卷应根据课程性质保证有恰当的题量,一般按120分钟考试时间设计试卷,题量以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在90分钟内可以完成,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宜。每门课程试卷库中的每套试卷难易度、题量、题型、结构应基本相当。 5.附件要齐全 试题应有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属问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类型的试题可以不写出详细答案,但要列出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属计算、证明题的,如要求按步骤给分的,应列出分步评分标准。 6.用字要规范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题目110KV/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 院(系、部、中心)电力工程学院 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班级继保141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206140616 设计地点经管D204 指导教师赵美莲 设计起止时间:2017年5月22日至2017 年6月2日 设计说明书

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电力用户的分析: 1.1、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电压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变电所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区域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①枢纽变电所 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有多个电源(发电厂或其他电力网),连接电力系统的高压和中压,电压等级在330kV以上,负责向区域变电所和中间变电所供电。当其停电时,将引起电力系统解列甚至瘫痪。 ②中间变电所 中间变电所位于枢纽变电所和区域变电所之间,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其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功率交换作用。它一般汇集2~3路电源,电压等级在220~330kV之间。除了通过功率外,它还降压向当地用户供电,当其停电时将使区域电网解列。 ③地区变电所 地区变电所负责向某一地区城市供电,高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或220kV,低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 kV或35 kV。当该变电所停电时将使该地区的供电中断。 ④终端变电所 终端变电所在输电线路的终端,直接向电力用户供电,高压侧电压一般为110 kV。当全所停电时,只影响该变电所的供电用户。 由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可以得出,变电所A在整个供电网络中的作用为终端变电所。 (Ⅰ、Ⅱ级负荷,保证不间断供电:Ⅰ:两个独立电源供电;Ⅱ:双回路供电) 1.2、对电力用户的分析: 由任务书中,原始资料图表可得:B变电所的重要负荷占总负荷70%,按其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负荷被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等级一,等级二为重要负荷,要保证不间断供电,通常,第一级负荷需要采用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当其中的任一电源发生故障而停电时,不会影响另一个电源持续供电,保证供电连续性。第二等级要求双回路供电,按照此规则,A变电所70%的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30%负荷单回路供电。 由Pmax=P2=17MW,每回10KV馈线功率为2MW,则17*0.7=11.9MW。 重要负荷回路数:(11.9/2/0.9)*2≈14 (回) 非重要负荷回路数:(17-11.9)/0.9/2≈3(回)

图书管理系统_系统设计说明书

软件工程 文件名称:系统设计说明书 项目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作者:顾金俐 日期:2010-6-22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编写本报告的目的是明确本系统的详细需求,供使用单位确认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并作为软件设计人员的设计依据和使用单位的验收标准。 1.2 背景 1.开发软件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2.项目开发者: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071班202070402 顾金俐 3.用户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1.3 定义和缩略语 本文使用了 表 1.1所显示的面向用户的术语、定义,包括通用词语在本文档中的专用解释。 表 1.2所列为本文用到的缩略语。

1.4 参考资料 本文使用了表1.3所列为本文用到的参考资料。 1.5 用户 1..本软件的最终用户是面向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和其它管理人员)、读者(老师和同学等),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比较熟练操作计算机。管理员和读者都是经常性用户。 2.系统维护人员为计算机专业人员,熟悉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维护工作。维护人员为间隔性用户。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架构 依据前期的需求调研,用户已经有完善的内部局域网,网络和硬件条件都较好,虽然C/S架构有其特有的优势,但最终不采用C/S架构。 系统采用目前最为流行的B/S架构,即用户的所有操作都在浏览器上进行。这种架构最大的优势是方便部署。架构示意如图2-1。

图2-1 系统架构图 2.2 系统设计模式 系统采用目前最为流行的MVC设计模式,即Model-View-Controller,即把一个应用的输入、处理、输出流程按照Model、View、Controller的方式进行分离,这样一个应用被分成三个层——模型层、视图层、控制层。 视图(View):代表用户交互界面,对于Web应用来说,可以概括为HTML界面,但有可能为XHTML、XML和Applet。 模型(Model):就是业务流程/状态的处理以及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处理过程对其它层来说是黑箱操作,模型接受视图请求的数据,并返回最终的处理结果。 控制(Controller):可以理解为从用户接收请求, 将模型与视图匹配在一起,共同完成用户的请求。一个模型可能对应多个视图,一个视图可能对应多个模型。 模型、视图与控制器的分离,使得一个模型可以具有多个显示视图。如果用户通过某个视图的控制器改变了模型的数据,所有其它依赖于这些数据的视图都应反映到这些变化。因此,无论何时发生了何种数据变化,控制器都会将变化通知所有的视图,导致显示的更新。这实际上是一种模型的变化-传播机制。模型、视图、控制器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南京工程学院第三届交通知识竞赛总结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第三届交通知识竞赛 活动总结 一、活动主题: 交联你我共创和谐 二、活动名称: 南京工程学院第三届“新东方”杯交通知识竞赛 三、活动举办时间: 2011/3/24———2011/4/27 四、活动地点: 北大活广场东馆大学生活动中心 五、活动主要流程: (一)优秀交通安全作品投票评选(图片展) 地点:北大活广场时间:4月6号 南京工程学院第三届交通知识竞赛 交通安全组品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一等奖艺设蒋川琪动画101 二等奖车辆钱英杰汽车101 三等奖环境孙叶飞电厂化学101 自动化李嘉琪数控101

(二)个人赛 地点:东馆教室时间:4月10号 南京工程学院第三届交通知识竞赛 个人赛获奖名单 姓名院系班级分数 一等奖 朱茜车辆汽车101 84 孙丽君经管经管081 83 二等奖 马永波通信电信102 81 周理妍车辆车电气79 李昱锋材料金材101 79 徐懿昭电力输电101 78 三等奖 王志强能动暖通101 78 梁兴乐建筑建筑学101 77 郭小康车辆城轨101 76 刘仪薇经管国贸101 76 蔡云艺设工美101 75 陈珂外语英语101 75 优胜奖 陈功材料焊接101 74

杨晶通信算通101 74 曹玲伟车辆城轨101 73 陈云电力电气101 73 王前程艺设工美101 73 刘祥通信电子信息102 73 胡坚浩能动暖通101 72 邱正伟材料模具102 72 王务成能动制冷101 72 王乐能动热动101 72 陈翔车辆汽车102 72 王光艳建筑交通101 71 徐建先进D数加工71 顾阳电力输电102 71 唐万如通信电子信息091 71 顾劲松机械机械101 70 从小杰自动化自动化70 朱秋萍先进D机加工101 70 陆凯男外语英语102 70 冒海东车辆车辆101 70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A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A卷) 200 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所属部门: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课程名称:电路原理A 考试方式:闭卷使用班级:自动化091、092、093、094 数控091、 092、093、094 测控091热自 081 一、填空题(本题5个空,每空2分,共10分) 1、若RC串联电路对二次谐波的阻抗为,则对基波的阻抗 为。 2、电路如图1所示,各点的电位在图上已标出,则电压 。 图1图2

3、如图2所示的电路,受控电压源发出的功率是。 4、电容元件当参考方向时(填关联或非关联),公式成立。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已知两个正弦量分别为,,则和的相位差为。 A.超前 B.滞后 C.超前 D. 滞后 2、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已知,,,可以求得电流 I=。 A.0.5A B.-0.5A C. 1.5A D.-1.5A 图3图4 3、RLC串联电路的端口电压有效值U,电流有效值I,阻抗Z,则平均功率可以表示为。 A. B. C. D.

4、如图4所示的RL电路中,并联上电容C后,电流表A的读数将 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对称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计算公式为。 A. B. C. D. 三、作图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如图5所示的串联电路原已稳定,电容初始电压为。在时将开关S闭合,画出时的运算电路图。 图5 2、将图6所示的电路化简为最简的电压源形式。(要有适当的化简过程) 图6

四、简单计算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图7所示的互感电路,已知,, 求互感系数M。 图7 2、如图8所示电路,用节点电压法列出节点1和2的方程。(只列方程,不求解) 图8 3、某二端网络端口处的电压和电流的表达式分别为 , ,则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和电路所消耗的平均功率。 4、已知某二端口网络的Y参数矩阵为,求该网络的传输参数矩阵,并回答该网络是否有受控源。 五、综合计算题(本题4小题,共50分)

南京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讲解

南京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计算机辅助制造与数控加工专业方向)2005级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技术应用,数控加工工艺、编程、数控机床操作维护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1)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电子等。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设计、计算、绘图、计算机应用、数控加工操作技能。 3)具有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电气及PLC控制技术、数控机床、数控技术、CAD/CAM技术、模具制造、逆向工程等。 4)具有本专业较高的职业素养。 三. 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控制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电工电子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机床数控技术CAD/CAM 模具设计与制造逆向工程有限元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机床电气与PLC课程设计CAD/CAM实习数控加工实习三坐标测量与逆向工程实习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习有限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机床电气与PLC实验模具设计与制造实验逆向工程实验有限元分析上机数控技术实验 四.标准学制 四年。 五.学位授予 工学学士 六.毕业标准 本专业应修满208学分方可毕业,其中课外培养10学分。 七.教学计划 见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教学安排表。

(计算机辅助制造与数控加工专业方向)教学计划安排表

(计算机辅助制造与数控加工专业方向)教学计划安排表(续)

(计算机辅助制造与数控加工专业方向)教学计划安排表(续)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对策探析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对策探析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图书馆中数字资源的建设逐渐成为其重要的工作之一,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其服务对象为高校的师生,为了满足师生学习的需要,图书馆应更加重视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图书馆网站是高校数字图书馆提供知识服务的主要平台。目前,我国移动图书馆整体的普及率及质量都相对较低,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服务对策;高校 【作者单位】张琴,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文献的图书馆,其实质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信息系统,其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数字图书馆是一门全新的科学技术,也是一项全新的社会事业,是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和高水平的信息服务化平台,具有知识资源共享性。 一、数字图书馆出现的主要问题 1.资源的浪费 自从数字图书进入我们的生活,许多高校图书馆都投身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因为建设所用的时间比较短,所以

高校数字图书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性,数字图书馆标准不一致。有的单位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只讲求资源的“量”,而不讲求“质”;有的单位忽视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只是在盲目地建设数字图书馆。各高校之间合作建设很少,在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以及管理系统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的数字图书馆因为各系统之间很难相互联通,所以在建设上有许多重复,造成了财力、人力的浪费。 2.图书馆管理员素质问题 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目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多不能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求,因此,就会出现数字图书馆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少、工作热情不高和年龄老化等现状。许多高校普通图书馆管理员的待遇和教师的待遇相差很多,导致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等成为学生报考的冷门专业,学生毕业后也不会优先考虑图书馆管理员这个职位,以至于高校图书馆缺乏专业的高素质管理员。我国高校对现有的图书馆管理员队伍缺少系统的、有规划的在职学习以及专业培训,管理员专业素质以及业务水平很难有质的飞跃,管理员的知识结构以及观念落后陈旧,不能满足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的要求。 3.信息的版权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文献资源格式转换、数字化作品的复制、下载以及盗版作品频繁出现,数字化作品的

南京工程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琴

目录 目录 (1) 一、设计任务(要求) (2) 二、总体方案 (2) 三、原理框图 (4) 四、系统模块详细设计与调试 (5) (一)键盘扫描模块 (5) (二)数码管显示模块 (5) (三)音调编码读取模块 (5) (四)定时器中断模块 (6) 五、设计总结 (6) 六、参考文献 (8) 七、附件材料 (8)

一、设计任务(要求) 利用51系列单片机、按键、扬声器等器件,设计一个电子琴。 具体功能要求如下: 设计键盘电路,使其具有数字键1、2、3、4、5、6、7、8、9作为电子琴按键,演示键DEMO,其中1~7号键按下后即发出相应的音调。8号键按下后依次发出“1、2、3、4、5、6、7” 音调,9号键按下后依次发出“7、6、5、4、3、2、1” 音调,按下DEMO键,自动演示一首歌曲,用单片机某一接口发出音频脉冲,驱动扬声器发音。 利用定时器定时,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脉冲,不同频率的脉冲经扬声器驱动电路放大滤波后,就会发出不同的音调.定时器按设置的定时参数产生中断,一次中断发出脉冲低电平,下一次反转发出脉冲高电平.由于定时参数不同,就发出了不同频率的脉冲.按键一次,发50个脉冲.发完后继续检测键盘,如果键还按下,继续发音,发脉冲个数的多少可以决定节拍的长短。 二、总体方案 按照设计任务(要求),电子琴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模块: 1、定时器控制不同频率发音; 2、矩阵键盘的扫描; 3、除此以外,我还在本次设计中加入了数码管显示,分别显示当前弹 奏的音符。于是又多了数码管显示模块; 实现方案: 通过不断地键盘进行扫描。当有按键按下时,执行该按键对应的程序,包括:发出相应的音符或音乐、数码管显示当前音符。当按键松开,将音符停止发出,如果是音乐,将进行演奏。 其中,不同的音符,采用定时器中断,从而发出不同的音符。即改变不同的定时器初始值。 对于音乐的音符,采用自编的特殊编码,以便程序的调用。本程序的设计采用了三位数编码,即:利用三位数表示一个音符。第一位由1-7组成,表

绿色理念在图书馆建筑中的体现

本文由小黑盾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绿色理念在图书馆建筑中的体现 绿色理念在图书馆建筑中的体现 ——浅议南京工程学院逸夫图书信息中心 李桂贞1,韩枫2,吴钦宽1(1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2南京工程学院基建处江苏南京211167)I摘要l绿色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文章阐述了南京工程学院逸夫图书信息中心在 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体现的绿色理念,并分析了后续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将要新建的图书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绿色图书馆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 【Abstract]Green reflectedinthelibraryisthetrendofmodemlibrarybuilding.Thepaperexpoundsthegreenconceptsdesignof Nanjing instituteoftechnologylibraryandinformationcentre.Anditalso use analyzestheproblemswhichWeTefoundduringfollow-up to provide soPne referencefornewlibraries. 【Keywordslgreen library,library building,designconcept 当前,随着绿色运动的迅速发展,全球正日渐形成一种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崇尚自然的生活 风尚,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体的图书馆,其发展自然不能免于这一世界性绿色潮流的影响。上世纪 90年代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陆续建成了一些绿色图书馆【11,国内对绿色图书馆的研究始于90年代后期。1998年,南开大学图书馆的孙玉宁在《南方建筑》发表了题名为《未来图书馆建筑设想》的 研究文章,文中提到了绿色图书馆的概念t21。其后的十多年问,国内对绿色图书馆的研究日趋热烈, 研究也从概念、理念的探讨转为实践运用。在图书馆建筑中,绿色理念也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其 中。 南京工程学院逸夫图书信息中心,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学院负责总设计,为邵氏基金第19 批教育赠款大学项目之一,于2006年2月开工,2008年3月交付使用,总投资1.4亿元。从中心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