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穿孔超声检查诊断与定位
- 格式:ppt
- 大小:21.67 MB
- 文档页数:73
消化道穿孔的超声诊断摘要】目的:探讨下消化道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45例下消化道穿孔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间的差异。
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45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41例,诊断符合率为91.1%,包括阑尾穿孔33例、乙状结肠穿孔2例、盲肠穿孔2例、降结肠穿孔1例、升结肠穿孔1例、小肠穿孔2例,漏诊4例(阑尾穿孔2例、乙状结肠穿孔1例、小肠穿孔1例);超声检查征象主要为穿孔部位周边网膜以及肠壁局部增厚、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和穿孔孔道征象。
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下消化道穿孔上具有较好的效果,结合典型超声征象对临床诊断具有较大帮助。
【关键词】超声;下消化道穿孔;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073-02胃肠穿孔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因该病发病急骤,且病情变化较快,而及时且快速有效确诊非常关键[1]。
影像学是临床诊断胃肠穿孔不可替代的诊断方法,然而少数患者因胃肠穿孔部位较小,且腹腔内外溢气体量少,采用X线检查多为假阴性,而超声技术对腹腔内游离气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2]。
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经验的日积月累,超声诊断胃肠道脏器的水平也迅猛发展。
超声检查消化道穿孔正是依赖于空气脏器内可见气体外溢得以实现确诊。
目前超声对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研究较多,但对下消化道穿孔的诊断研究不足。
本研究对下消化道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下消化道穿孔的诊断率提供参考经验,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45例下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33~78)岁,平均年龄为(49.0±6.0)岁,发病至采取超声检查的间隔时间为(1~71)h,平均时间为(28.3±4.7)h。
胃不舒服?害怕做胃镜?来试试胃肠充盈超声检查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讲究衣食住行,这也说明“吃”在我们生活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只是如果我们胃不好,会对我们的正常饮食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如果胃部不好,我们在正常饮食时也会导致胃不舒服。
胃不舒服,胃痛,到医院检查不是要做胃镜吗?想到做胃镜检查,好可怕呀!人们为什么害怕做胃镜检查呢?做胃镜检查一般情况下,对身体的伤害较小,当然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因为胃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一旦患者不配合检查或者操作不当时,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与恐惧心理,容易引起患者呕吐、咳嗽等副作用,也可能造成食管黏膜和胃黏膜受损,也可能会引起严重呕吐感,严重可能发生出血等副作用,无痛胃镜可能会损伤食管黏膜和胃黏膜之外,还会因为使用麻药会引起头晕、恶心等麻醉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等,其次在做胃镜检查时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于年老体弱、孕妇、儿童、惧怕做胃镜及不能耐受做胃镜检查的人群,如果他们存在胃病或者胃部不舒服等情况时,因为害怕做胃镜检查,就随便吃点药?还是忍忍就好?或是不断拖延检查的时间,这样可能会因为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加重胃部疾病的严重程度。
那么如果我们胃不舒服,胃痛,又害怕做胃镜的话,有没有其他办法能对胃肠做到有效检查的同时,也不用承担胃镜检查时的一些痛苦呢?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害怕做胃镜检查,我们可以尝试做胃肠超声充盈检查,可能很多人对胃肠超声检查比较陌生,或者只在一些广告中听说过,因此对这种检查不太信任,下面我们就对这种胃肠超声检查做具体的介绍。
一、胃肠充盈超声检查是什么?1、胃肠充盈超声检查技术是口服胃肠充盈造影剂把胃腔充盈饱满,消除胃腔内气体、内容物等对超声波的干扰,而本身又不影响超声波的穿透,从而达到使胃肠壁结构及其病变能更加清晰显示的一种方法。
胃肠超声检出技术是。
2、胃肠充盈超声检查技术,具有无痛、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性好,经过口服造影剂充盈胃肠腔,可见轻松发现患者胃肠疾病。
医学影像学: 胃肠道穿孔的影像学表现知识胃肠道穿孔常继发于溃疡、创伤破裂、炎症及肿瘤, 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为穿孔最常见的原因。
我们总结胃肠道穿孔的影像学表现知识, 内容如下:【影像学表现】X线检查:X线腹部平片出现气腹后首先应排除非胃肠。
还应注意虽然穿孔但无气腹。
在X线检查中, 以游离气腹最重要。
应注意几种情况:①胃、十二指肠球部及结肠, 正常时可以有气体, 因此穿孔后大都有游离气腹征象;②小肠及阑尾, 正常时一般无气体, 穿孔后很少有游离气腹征象;③胃后壁溃疡穿孑L, 胃内气体可进入小网膜囊, 如网膜孑L不通畅, 气体则局限在网膜囊内, 立位照片于中腹显示气腔或气液腔, 即网膜囊上隐窝充气, 而气体并不进入大腹腔;④腹膜间位或腹膜后空腔器官向腹膜后间隙穿孔, 气体进入肾旁前间隙, 还可进入腹膜后其他间隙, 出现腹膜后间隙充气征象, 而腹腔内并无游离气体。
因此, 没有游离气腹征象并不能排除胃肠道穿孔。
腹腔内积液及气液征象:是胃肠穿孔后, 胃肠内容物进入腹腔引起的化学性和细菌性腹膜炎征象, 还可使相邻胁腹脂线变模糊、肠曲反应性淤积、肠麻痹等征象。
腹腔脓肿征象:局限性腹膜炎可形成腹腔脓肿, 多位于腹腔间隙或隐窝中, 常以腹壁、器官及韧带形成脓腔壁。
主要X线表现:①可见气液空腔或气泡征象;②脓腔无气体时, 表现车欠l组织肿块影;③脓肿相邻器官受压移位;④脓肿周围炎性浸润, 相邻脂肪线增宽、密度增高或消失;⑤炎症扩散, 相关间隙、隐窝因脓液引流而形成新的脓肿, 因此有时可见多发脓肿征象;⑥上腹腔淋巴炎性引流, 可出现胸腔积液、肺底炎症及小叶肺不张等;⑦膈下脓肿出现压迫膈、肝等征象。
结肠旁脓肿位于结肠旁沟时, 结肠旁沟增宽, 邻近结肠受压移位。
盆腔脓肿常使相邻盆壁脂肪线发生改变, 直肠受压向对侧移位。
CT检查:胃肠穿孔后腹腔积液, CT检查可确认积液以及积液的部位和量, 特别是能显示少量积液。
如横结肠系膜上方的腹腔积液最初位于肝后下间隙内, 居肝右叶后内侧与右肾之间, 是横结肠系膜上方腹腔最低处, 表现为围绕肝右叶后内缘的水样密度。
胃穿孔需要做哪些检查胃穿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是临床溃疡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是由于多种因素而导致的,暴饮暴食易导致人体胃蛋白酶增加、胃酸增加,从而引起胃穿孔情况发生,患者常常伴有剧烈腹痛感觉,一般疼痛最开始在患者穿孔或者上腹部,常常伴有烧灼样痛,一般均为持续性,疼痛易扩散直至患者全腹部。
1 概括在胃穿孔中以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随着人体溃疡不断扩大或者加深,易穿透直至人体浆膜层、肌层,最后穿透人体十二指肠壁以及胃部,从而导致人体引起穿孔情况,在穿孔后伴有不同情况,例如慢性穿孔发生,少部分患者伴有胃结肠瘘,一般发生在十二指肠后壁、胃部等等,若溃疡穿孔后,容易与附近脏器和大网膜发生粘连情况,从而使穿孔周围脓疡发生,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临床症状胃穿孔通常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具体内容如下:1.多数患者常常突发引起剧烈腹痛,伴有持续性烧灼样疼痛,部分患者伴有阵发性加重情况,疼痛易扩散直至患者全腹部,部分患者易扩散直至肩部,从而使人体呈现酸痛和刺痛等感觉。
2.呕吐以及恶心:部分患者伴有呕吐以及恶心等症状,但是其症状并不剧烈,患者在肠麻痹发生时常常伴有呕吐加重等症状,而部分患者还伴有便秘以及腹胀等症状。
3.其他症状:患者脉快、患者发热,但是一般都在人体穿孔以后几个小时发生。
4.休克情况:病情易发展直至成为肠麻痹、细菌性腹膜炎,从而导致人体引起中毒性休克情况。
5.体格检查:常常伴有肌紧张、反跳痛、腹壁压痛等症状,伴有肝浊音区缩小等情况。
3 检查方法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检查方式较多,比如:①一般实施腹腔穿刺,将脓性液体抽出,利于进行诊断。
②X线检查,使用立位腹平片、一般可以发现人体膈下游离气体。
③CT检查、B超检查等等,利于对患者进行确诊。
在实施多项检查过程中,一般以超声和CT方式较为常见。
3.1超声检查患者均取仰卧位,在必要情况下实施侧卧位,对患者全腹实施常规扫查,对患者上腹部、腹痛明显位置进行重点扫查,同时对患者十二指肠周围、左上腹胃区、上腹部剑突下进行扫查,对患者腹腔有无局部积液、游离气体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