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剧的文化现象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2.25 KB
- 文档页数:2
随着近年穿越题材影视剧作品的流行,这一类跨越时空、讲述现代人与古代人碰撞的故事也日益引发争议。
穿越这种手法本身就不科学,此类作品更是篡改历史,不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历史观。
今年春晚黄宏的小品《荆轲刺秦王》就彻彻底底讽刺了现在穿越剧随意篡改历史的现象。
而去年3月31日,广电总局在其网站上发出通知称,“近期个别申报备案的神怪剧和穿越剧,随意编纂神话故事,情节怪异离奇,手法荒诞,甚至渲染封建迷信、宿命论和轮回转世,价值取向含混,缺乏积极的思想意义”。
华夏大地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璀璨历史,每个中华儿女有责任,更有义务去珍惜、去维护这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万万不能去亵渎它。
贩毒的人害的是几个人,邪教的宣传害的少数人,可穿越剧乱改历史很可能影响一代甚至几代炎黄子孙,这样下去或许几年后,几十年后,或许中华儿女忘记了秦皇汉武,忘记了八年抗日,也许真的会认为是荆轲统一了中国,也许……。
穿越剧给现代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看了穿越剧之后大家都会幻想自己穿越到哪个哪个朝代,经历怎样怎样的奇遇。
但是,大家看穿越剧一般关注的都是剧本所描述的情景,并未考虑到历史的真实性,如果翻读历史,便会知道荧幕所见的一切其实都不存在。
因此,导演固然不该过多编排此类剧本,电视也不该随意播放穿越题材的节目,然而作为观众,更应该多学习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历史观,不要错把编剧和导演的创作当成历史。
“穿越剧”的文化解读与发展分析针对“穿越剧”文化,进行解读分析。
从“穿越剧”发展现状来看,此类作品迎合了受众的审美心理,同时也激发了受众的兴趣与好奇心理,使得受众移情心理得到满足。
从发展角度来说,“穿越剧”若想持续发展,要注重提高品质,不断创新,融合现实题材,以持续发展。
现阶段,文化快速发展,呈现多元文化现状。
艺术发展的自由空间不断扩大,使得文化的包容性更强,催生了各类文化。
其中“穿越剧”承载着奇幻文化,走进人们的视野,给人以新奇的感受,使得人们的猎奇心理以及其它心理得到满足,进而带动着“穿越剧”的發展。
1 “穿越剧”的文化解读“穿越剧”的文化定位如下:1)在“穿越剧”中,受众可通过历史想象,自我定位,展现自我追求。
以《步步惊心》为例,剧中女主角每次和姐姐相见时,会回忆和姐姐在府上生活的场景,进而定位以前的自己。
“穿越剧”的受众,主要为青少年和白领等,此类人群受到的生活压力较大,既要忍受孤独,又渴望自由,通过观看“穿越剧”,能够使得透过剧情,回忆甜美的过往,使得自己内心的情感得到满足。
2)展现当下人格纠结。
在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交织中,是传统与现代价值的碰撞,生活在现代环境中的人们,观看古代生活,能够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沉静,也会让部分受众的优越感心理得到满足。
在“穿越剧”中,受众在主角的引导下,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想象成主人公,进而感受穿越的快感。
3)给人憧憬未来的空间。
穿越剧多是以城市某类群体代表为主人公,通过剧情设计,赋予主人公了解并且熟悉历史的形象,在剧情中尽情释放个人的英雄主义或者对历史结果的期望等情绪,但结局多以回归现实为主。
在“穿越剧”结尾时,主人公回归到现实,获得启示,或是对未来充满信心,或者燃起对爱情的执着,对未来具有更多的憧憬。
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穿越剧”展现的虚拟现实,迎合了部分受众的心理,但其发展仍旧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
2 “穿越剧”发展现存的问题“穿越剧”之所以盛行,主要是因为其情节新奇,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而且具有较大的创作空间,便于创作人员编造,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的情感诉求,比如爱做梦。
事业单位面试题目:穿越剧的盛行与利弊穿越剧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影视剧形式,鲜明标志是其剧情或多或少涉及到穿越的内容。
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B时空)的事件。
影视剧剧情基本以此为线索展开。
如《魔幻手机》、《穿越时空的爱恋》、《寻秦记》,还有湖南卫视推出的《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等。
下面我们就通过面试真题来讨论一下穿越剧的盛行与利弊。
【练习题】在我国的文化市场上,先是出现戏说,现在又是穿越剧大行其道,很多人表示担忧,针对以上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2012年2月18日天津面试题)【参考答案】关键词语:穿越剧盛行利与弊近几年,电视荧屏刮起了穿越之风,剧情大多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改变历史的催人爱情故事。
面对此现象,有些人觉得看电视剧只是一种娱乐;但很多人表示担忧,“戏说剧”、“穿越剧”会给社会带来一些危害。
客观地说,时下热播的穿越剧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收视要求。
一个现代人带着现代的思想,穿越到古代,参与我们熟悉的历史,让观众看到现代思想和古代思想的碰撞,充满了矛盾和喜剧效果。
我认为,穿越剧如此风靡主要是因为穿越剧带着非现实的色彩,满足了人们爱做梦、爱追梦的情感诉求。
穿越剧常常使年轻观众将在现实生活中事业或情感上的缺憾寄托于穿越剧,在穿越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与满足。
使一些年轻观众长期在现实生活中压抑的感情与对现实的不满得到了一时的宣泄。
现在的穿越小说和剧集,从心理上满足了现代人对于美貌、爱情、权势、征服、地位和戏剧性各种要求,它以穿越为工具为读者创造了脱离现实的美好世界,为大众营造了成为人生赢家的步骤,也是另类的幻想成功学。
但是孰知这毕竟是幻想,而且有的还扭曲历史事实,胡编乱造,对于这个应整改,好的可以吸取,糟粕切不可风行。
对穿越剧热播,需要冷静反思,作为编剧与作家,应该遵循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提倡科学的思维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丰富创作的源泉,不要一味迎合市场,一味创作不着边际的东西,以博得所谓特定收视人群的追捧;作为投资者,应该努力推出一些“含金量高的”作品;弘扬与宣传中国的优秀文化;不要看到穿越剧能赚大钱,就开始粗制滥造,为了片面的迎合娱乐口味,不惜胡乱篡改历史,追求高产出;作为政府和文化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电视剧市场的控制与引导。
穿越题材电视剧流行的原因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影视世界里,有一种题材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的界限,引领观众踏上一段段不可思议的旅程——那就是穿越题材电视剧。
从《步步惊心》的古典韵味到《庆余年》的权谋智斗,再到《传闻中的陈芊芊》的爆笑甜宠,穿越剧如同一股强劲的旋风,席卷了整个影视圈,成为无数剧迷心中的“白月光”。
那么,这股穿越风潮究竟为何如此盛行?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流行密码。
一、时空交织的梦幻舞台穿越剧的最大魅力,莫过于它构建了一个时空交织的梦幻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现代与古代、未来与过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可以随意穿梭的近邻。
观众随着主角的脚步,既能体验古代宫廷的尔虞我诈,又能感受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这种跨越时空的奇幻体验,无疑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正如《寻秦记》中的项少龙,从现代特种兵摇身一变成为战国时期的谋士,这种身份的突变与时空的错位,让观众在惊叹之余,也沉醉于这份独特的魅力之中。
二、角色命运的多元探索穿越剧中的主角,往往背负着特殊的使命,或是寻找归途,或是改变历史,亦或是寻找真爱。
他们穿越后的身份、经历与选择,都成为了观众关注的焦点。
比如《步步惊心》中的马尔泰·若曦,从一个现代女孩变成清朝的格格,她的爱情与命运,不仅牵动着观众的心弦,更引发了对历史与人性、爱情与牺牲的深刻思考。
这种角色命运的多元探索,让穿越剧不仅仅停留在娱乐层面,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三、台前幕后的创意碰撞穿越剧的流行,离不开台前幕后人员的创意碰撞。
编剧们巧妙地将历史与现代元素融合,创造出一个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导演们则通过精美的服化道、逼真的场景还原,将观众带入一个又一个逼真的时空世界。
而演员们的精湛演技,更是让角色鲜活起来,仿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与观众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比如《庆余年》中的张若昀饰演的范闲,他机智幽默、心怀天下,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更成为了穿越剧史上的经典角色之一。
国产穿越喜剧电影的类型模式及其文化心理表征国产穿越喜剧电影的类型模式及其文化心理表征引言近年来,国产穿越喜剧电影逐渐兴起,并且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这类电影以穿越为切入点,通过让主人公穿越时空,在现代与古代之间展开一段奇妙的冒险,让观众在欢乐中体会到了时空交融的神奇之感。
穿越喜剧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类型,不仅仅是一种轻松的消遣方式,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心理表征。
本文从类型模式和文化心理两个方面,探索国产穿越喜剧电影的独特魅力。
一、类型模式1. 穿越到古代的路人这是最典型的穿越喜剧电影模式之一。
故事中的主人公通常是都市里的普通人,通过某种机缘际遇而穿越到古代,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爆笑的事件和冲突。
这类电影往往以荒诞搞笑的方式展现主人公在古代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和困境,展现出现代文明与古代文化的碰撞。
例如《大笑江湖》、《大话西游》等电影中,主人公通过与古代人发生的互动,不仅让观众捧腹大笑,更反映出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现代生活中的困惑的调侃。
2. 自主穿越者的奇幻之旅这类穿越喜剧电影常常描绘主人公通过某种奇特的方法,主动选择穿越到古代或者其他时空,在那里进行一段充满了冒险和奇遇的旅程。
这种类型的电影强调主人公的勇敢和智慧,展现出他们在未知环境中战胜困难的能力。
反过来,这也启发了观众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时,要勇往直前,积极拥抱变化,并努力寻找突破的机会。
例子如《长江七号》、《捉妖记》等电影都以主人公主动穿越为情节核心,奇幻的剧情和搞笑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3. 穿越带来的价值观和认知转变这类电影以主人公穿越为切入点,通过与古代人的互动,展现出主人公在心理和人生观上的成长和认知转变。
通过穿越的方式,主人公深入体验了现代社会的浮躁和虚伪,对古代的真善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这种类型的电影常常揭示出现代人对于传统价值观的重新认识和审视,同时,也传递着热爱生活、珍惜当下的积极情感。
例如《小时代》系列电影中,穿越带来的回忆和对友情、爱情的珍惜,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中韩穿越电视剧艺术特征比较探析论文“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是一种时空交错的表达方式。
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的事件。
穿越类影视剧是指,一种以时空交错为主要表现手段构筑情节框架的影视类型。
中国最早的穿越类影视剧,是1989年程晓东导演的《古今大战秦俑情》,该片被称为中国穿越类影视剧的开山鼻祖,并且获得了多项奖项。
如今已有多部穿越影视剧问世,同穿越小说一起掀起了一股“穿越”浪潮。
《寻秦记》《穿越时空的爱恋》《神话》《宫》《步步惊心》等,与此同时,韩国也出现了以《屋塔王世子》《仁显王后的男人》《仁医》《九回时间旅行》《未来的选择》等为代表的韩式穿越剧,从而使得“穿越”浪潮达到高峰。
中国与韩国同样属于亚洲文化圈,且二者的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同时,中、韩穿越剧二者具有较大程度上的相似性,但同时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本文尝试着对于中韩穿越剧艺术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比较。
一、类同的穿越模式与形式穿越时间、空间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不管是个体,还是人类存在,都是在追忆历史与源头中完成自我理解与自我认同,从而确认自己的身份。
过去的历史故事在现代人眼中,好似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似有似无。
因此,人们对于历史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和窥探欲。
时间机器是现今人类仍然无法打破的禁律,人类无法超越时空。
正如古时人们对于月亮的向往“嫦娥奔月”神话正是人类借助想象力为自己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穿越影视剧正是一部时光机器,它可以实现人类自由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梦想。
中国与韩国虽说语言文化有所差异,但是穿越的模式与方法却大多相似。
1.穿越模式。
(1)现代穿越到古代:中国的穿越剧里多为现代人穿越回古代的故事《寻秦记》《神话》《古今大战秦俑情》与秦朝有夫《九五之尊》《宫锁心玉》《宫锁珠帘》《步步惊心》等皆与清朝有关。
而早期的《穿越时空的爱恋》则是明朝,讲诉的是“靖难之变”历史故事。
韩国穿越剧在中国掀起热潮的原因浅析——以《屋塔房王世子》为例2010年年初,作为内地首部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神话》在中央电视台第八套节目播出后,创下了该频道开年戏收视率的新纪录。
而湖南卫视于201 1年1月31日推出的穿越大戏《宫锁心玉》,意图在新春贺岁档创出新的收视纪录,从收视趋势来看,形势相当喜人,迅速获得观众的喜爱与关注,在互联网和搜索引擎上的火爆程度也称得上是空前。
该剧使得本来名不见经传的杨幂、冯绍峰等人迅速蹿红,而其后的《步步惊心》也未播先红,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成绩。
不知是否受到了中国穿越剧热播的感染,韩国也慢慢抛却“车祸、癌症、治不好”这“韩剧三宝”,开始集体“穿越”。
2月8日开播的《求婚大作战》拉开了今年“韩国穿越风”的序幕。
该剧翻拍自2007年日本富士电视台的同名日剧。
虽然该剧反响平平,但却为之后的“穿越风”进行了预热。
《屋塔房王世子》紧随其后,于今年3月21日开播,5月25日,据收视率调查公司AGB尼尔森数据显示,24日播出的SBS水木剧《屋塔房王世子》大结局的以全国收视率14.8%夺冠,曾占据同时间段收视率第一位的KBS 2TV水木剧《赤道的男人》和MBC水木剧《the king 2hearts》分别以14.1%和11.8%的收视率败下阵来。
随后的《仁显王后的男人》、《仁医》、《神医》等穿越题材电视剧继续以不可阻挡的大势席卷而来。
不仅仅是在韩国本土,这股韩剧的“穿越风”早已蔓延到了中国。
《屋塔房王世子》在韩国开播不久,该剧的铁杆粉丝们就在中国门户网站百度贴吧建立了粉丝团,至今粉丝数已达6万多人,男主角朴有天的贴吧个人粉丝团也超过了8万名。
该剧在优酷上的相关视频的点击率即将接近8000万,粉丝评论超过了11万条,在其余视频网站中的点击率也始终居高不下。
目前,《屋塔房王世子》已经开始在台湾播放,正准备在日本开播。
对于韩国刮起的“穿越风”,韩国KBS电视台高局长表示:“经济危机下人们的生活很沉重,比起真实故事,具有浪漫幻想色彩的电视剧更受欢迎。
穿越最常见的原因穿越是一种虚构的概念,通常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从一个时代或世界转移到另一个时代或世界的现象。
穿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文学、电影、电视剧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探讨。
那么,穿越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将从几个常见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是科幻设定。
科幻小说、电影和电视剧中最常见的穿越原因之一,是因为有一种特殊的科技或超自然力量使得人们可以穿越时空。
比如,《时空恋旅人》系列小说中的时间挖掘机,能够创造一个穿越时空的通道;而《回到未来》系列电影中的时间机器,则是通过特殊的装置能够让人在时间上来回穿梭。
这种设定下的穿越,往往是为了探索未来或回望过去,充满了科幻的奇幻色彩。
其次是历史文化背景。
在一些历史题材的小说、电影和电视剧中,穿越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元素。
穿越者通过某种方式,进入到了过去的时代,并与历史人物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穿越常常是为了展现历史文化的魅力,让读者或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丰富。
比如《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主人公周志浩因为一次雷击意外而被传送到明朝,与历史人物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第三是人物心理需求。
有时,穿越的原因并不是由于科技或超自然力量,而是源于人物本身的心理需求。
比如一些现代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与迷茫,他们渴望能够置身于不同的时代或世界,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为自己找到一份不同于现实的归属感。
在小说《5号房间的礼物》中,主人公柳熙烨在生活中的苦闷和无奈中,穿越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寻找内心的自我。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商业利益。
穿越题材在文学、电影、电视剧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因为它既能满足观众对于奇幻冒险的好奇心,又能带来一系列的衍生品和周边产品。
所以,一些制作方选择开发穿越题材,也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获得经济利益。
比如《穿越时空的爱恋》系列电影,以浪漫的穿越故事吸引观众的眼球,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作者: 周全星[1];张钰惠[2]
作者机构: [1]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2]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02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37-3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8期
主题词: 狂欢化;穿越影视剧;文化背景
摘要:“穿越”影视剧借用某一朝代或者未来世界为背景展现当代人的个人情感以及生存理念,是当代人用非主流话语在时间中寻找存在方式的多种可能性表现。
利用时间的倒转诠释、解构历史,利用时间的跳跃设想末来,利用时间的同时性设想平行共存的多种生活。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新历吏主义理论解读这一文化现象,分析穿越影视剧的类型并探析其盛行原因,进而探寻穿越影视剧存在的危机及解决方案。
穿越电影的出现,无意中沿袭了新历史电影的传统,使电影的宏大叙事变成了平民叙事,由努力再现、还原历史转化成解构历史。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关于穿越题材穿越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关于穿越幻月研究的想法。
目前,属于网络电影的穿越小说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掀起了一股“穿越”的热潮。
不仅是电影《重生三国之刺杀张角》,加上由穿越小说改编而成的《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等电视剧的热播,穿越文已经成为当下一个新的文学增长点,也是当下通俗文学难以避开的话题之一。
由于穿越电影是新兴的网络文学形式,在学术领域中尚未获得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和肯定,因而研究穿越电影的成果不是很多。
目前穿越电影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具体的研究角度:穿越电影的原因解析、穿越电影映出的现代年轻女性的价值观以及对穿越电影出路的探索等。
研究穿越电影原因的文章,如:《青年青睐网络穿越电影层原因分析》、《穿越电影热潮分析》、《畅销书中的穿越电影《从穿越电影络类型小说的传播动力要素》、《论历史元素在网络穿越电影运用》、《网络穿越电影原因解析》、《论网络文化视野中的穿越电影《穿越电影本模式与特点》、《解构历史――新历史电影》、《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和怎样入史》、《穿越电影梦回大清的历史想象与心理补偿》、《浅谈网络穿越电影兴起及其类型》、《解读网络穿越电影近年来的发展》、《从网络穿越电影看其中的现代蕴味》、《亦史亦幻至情至性评网络盛行的“穿越”电影》等,从大众的消费需求和现代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以及穿越电影本身的历史元素的运用角度分析了穿越电影兴盛的原因。
上个世纪以来,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对“大叙述”的权威性提出质疑。
后现代的诸多历史观,从谱系学到解构说,再到新历史主义等,为其提供了理论资源。
这与大陆80年代末以来“重写文学史”的号召相呼应。
王德威的《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和《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围绕现代性和怪兽性、历史和“再现历史”的两难来展开历史、暴力和叙事之间的互动,已然超越了一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而具有了更为鲜明而深刻的思想关怀。
“穿越”的意义——对一种热播影视剧的研究的开
题报告
尊敬的领导:
“穿越”影视剧自2009年以来,逐渐走红于全国各地,受到了各年龄层、各阶层观众的追捧和喜爱。
它以武侠、宫廷、历史等热门元素为
主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相结合,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娱
乐方式。
如今的“穿越”影视剧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社会
影响力。
本研究拟从“穿越”影视剧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其涉及的传统文化
和审美观念以及观众受众群体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探究其在当代中
国的意义。
具体包括:
一、“穿越”影视剧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影响:对观众的宣传教育、
文化传承的影响。
二、“穿越”影视剧涉及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对中国传统道德
观念的改变与塑造,如何影响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和接受。
三、“穿越”影视剧观众受众群体的研究:对不同年龄阶层、职业、地域的人们对“穿越”影视剧的接受程度和认知度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力求对“穿越”影视剧的热潮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本研究有望从中发现
“穿越”影视剧在当代中国的深层意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湖南快乐
十分的塑造产生较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谢谢您对本研究的关注和支持,期待能够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月x日。
穿越剧的文化现象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市场的日益扩展,各类电视剧题材不断推陈出新。
穿越剧作为荧屏新宠,掀起收视热潮,在当前电视剧市场中颇受欢迎,成为时下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
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剧题材,穿越剧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时空交错的剧情,带给观众新鲜的审美体验。
与穿越剧的热播程度不相协调的是,目前学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刚刚起步,许多研究角度尚无人涉及,全面整体的研究更是欠缺。
本文将立足于穿越剧这一新鲜的电视剧形态,对其起源、发展、流行原因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初步的探讨。
本文的思路如下:首先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内容。
目前研究多停留在对某部作品的简短评论,或是对穿越剧盛行外部原因的简单探讨,缺乏对穿越剧本体和整体的关注。
本文即是立足此现状,旨在对穿越剧进行较为深入、整体的研究;第一部分对穿越剧的涵义进行界定并从纵向上追溯其文化源流及梳理其发展历程。
指出穿越剧的核心是“穿越”这一艺术手段与其他类型剧的糅合混搭;并从古代文本开始追溯,系统地梳理穿越文化在我国的文化溯源,文本发展,再至电视剧艺术的发展过程;第二部分则立足穿越剧本体,从文本类型、故事模式、主题上分析归纳其内在魅力;第三部分立足穿越剧审美特征、大众文化心理及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从内因、外因角度综合考虑,深度剖析穿越剧这一文化热潮的产生的原因,分析总结出穿越剧的风行是由于其独特的审美体验,以及受众文化心理上的种种诉求,另外,大众文化的发展,媒
介的变迁,媒体商业化的运作和精准营销也是穿越剧流行的重要社会原因;第四部分从横向上将国内穿越剧与国外穿越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文化背景下呈现出的差异;最后归纳总结出国内穿越剧现存问题,即同质化的情节模式、庸俗化的审美趣味、肤浅化的文化内涵,并从内容、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内涵、逻辑的完善方面提出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