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建筑学作品集
- 格式:docx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3
建筑设计方法论摘要:建筑方案设计是创作。
在进行设计时,如何构思和创意,如何组织逻辑,如何表达创意和进行设计。
本文主要从建筑设计的概念、设计问题构成及设计原则、设计思维、创造性与个性化的设计方法四个方面,浅谈对建筑设计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字:建筑设计;设计方法正文:一、何为建筑设计广义的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建筑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的成果越来越广泛深入,设计工作常涉及建筑学、结构学以及给水、排水,供暖、空气调节、电气、燃气、消防、防火、自动化控制管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工程估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密切协作。
但是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学”范围内的工作。
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功能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细部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
二、设计构成及设计原则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需要和可能之间的矛盾;投资使用者、施工制作、城市规划和设计之间,以及它们彼此之间对建筑物考虑角度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建筑物单体和群体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矛盾各个技术工种之间在技术要求上的矛盾;建筑的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几个基本要素本身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内部各种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局部之间、局部和整体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构成非常错综复杂的局面。
建筑设计的核心,就是要寻找解决上述各种矛盾的最佳方案。
通过长期的实践,设计者积累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用图纸、建筑模型等手段将设计意图确切地表达出来,不断的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提出多种方案进行比较。
从整体到细节,对待每个问题,设计者都要设想好几个解决方案,进行一连串的反复推敲和比较,使设计方案臻于完善。
英国院校建筑设计作品集要求英国的建筑设计专业深受艺术留学生的青睐,但是在申请建筑设计留学时,作品集必不可少。
英国院校的建筑设计专业作品集有哪些要求呢?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英国院校建筑设计作品集的要求,供大家参考。
英国院校建筑设计作品集要求UCL关于作品集尺寸和页数无特别要求。
多数申请者的作品为A4或A4纸张打印,12-30页左右,但是美誉哦正式的大小限制。
请注意,作品集应为你的重要设计工作之中的代表作,而非你设计工作的综合性记录。
邮寄给学校打印出的副本,因为此材料不会退还。
不接受邮件附件和CD的形式将作品发往下列地址,并清楚的在首页cover上写明全名,申请课程及申请号码AA SCHOOLAA School可能很多国人没有听说过,因为一般的排名上找不到这个学校,但是在英国的建筑界则是大名鼎鼎,是很多建筑学专业学生向往的圣地。
作品集应结合学术性和职业性。
CD和DVD也可接受,但是需要同时有一份打印出来的纸质作品集。
请确保作品集上附带Cover Sheet以便学校能够识别。
SHEFFILEDPDF格式、20M(外联建议15M以内)、每个作品在10篇以内,提供3-5个作品此专业对完成建筑设计学术训练的学生开放(ARB/RIBA Part2or international equivalent)。
作为申请流程的一部分,你需要提供电子版作品,PDF格式8M以下的文件。
NEWCASTLE作品需要在线上传或者发email,最多15页PDF,至多分成两个文件上传或者发email;学校不接受任何纸质、CD和作品链接EDINBURGH没有作品不会被审理,没有作品的申请即使提交后学校也不会提醒让学生上传作品,只是一直不审理。
请大家申请的时候将作品链接制作成txt文档或word文档直接上传,如果提交之后补作品是email发给学校,学校回复速度非常慢,并且基本都不给我们发确认邮件,所以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学校到底收到没有,艺术系的审理周期在三个月以上,申请时没提交作品的基本在半年以上,所以为了缩短周期,请学生制作完成作品后再提交申请并上传作品是最快最稳妥的办法。
中央美院建筑学研究生资格条件要求中央美院建筑学研究生资格条件要求一、前言在当今社会,建筑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而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
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国内一流的艺术院校,其建筑学研究生资格条件要求必然严苛而具有权威性,那么这些条件具体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央美院建筑学研究生资格条件要求进行深入探讨。
二、学术背景要求作为艺术类研究生专业,中央美院建筑学研究生资格条件要求是具备扎实的学术背景。
这包括本科毕业于建筑学相关专业,并取得学士学位。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例如曾参与过建筑设计、规划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三、作品集要求中央美院建筑学研究生资格条件要求还包括提交作品集。
作品集是考核申请者综合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对作品集的要求十分严格。
申请者需要提交包括建筑设计、手绘、模型制作等方面的作品,以展现其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四、考试及面试要求除了学术背景和作品集要求外,中央美院建筑学研究生资格条件要求还包括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及面试。
这些考试主要包括专业课程的考核及专业技能测试,而面试则是考察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五、个人观点中央美院建筑学研究生资格条件要求是非常严苛的,但也是合乎逻辑和必要的。
只有经过严格的选拔,才能保证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达到一定的标准,这对于提升整个建筑行业的水平和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六、总结中央美院建筑学研究生资格条件要求包括学术背景、作品集、考试及面试等方面的要求,对申请者来说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
这些考核不仅能够筛选出真正具有潜力和能力的申请者,也能够提升整个建筑行业的专业素质。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建筑师通过层层选拔,为我国的建筑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力。
以上就是本次文章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央美院作为国内一流的艺术院校,其建筑学研究生资格条件要求的严苛性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高要求。
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集设计三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设计三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骤。
2.3.4.5.6.通过设计,理解与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休闲、娱乐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通过设计,理解综合解决人、建筑、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设计,培养解决建筑功能、技术、建筑艺术等相互关系和组织空间的能力。
通过设计,初步理解室外环境的设计原则和建立室外环境设计观念。
通过设计,基本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和职业建筑师设计工作的操作技能。
通过设计,了解和自觉运用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条例。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任务书1. 设计任务:我国某高校,为满足大学生课余活动的需要,提供大学生自我实践和社会参与的机会,并为校学生会及其主要文化社团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拟建一座大学生活动中心。
用地位于某高校校园内,建筑红线内用地面积3000m2,详见附图(地形图)。
2. 设计要求(1)要求平面功能合理,空间构成流畅、自然。
室内外空间组织协调。
(2)结合基地环境,处理好校园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做好相应的室内、外环境设计。
(3)考虑所在地区气候特征,保证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创造较好的室外使用空间。
(4)考虑所处大学校园的环境特征,立面有特色、造型新颖,体现高校建筑的文化特点,反应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
(5)建筑层数以三层以内为宜。
要求做到技术上合理,可行性强。
3. 技术指标(1)总建筑面积约2000 ㎡(正负10%),绿地面积不小于30%。
(2)面积分配(以下指标均为使用面积)A.学生活动用房:总面积560~580 ㎡多功能厅250 ㎡小型集会兼报告厅展览用房60~80 ㎡可结合门厅、休息厅开敞式布置交谊用房250 ㎡包括舞厅、茶座、管理用房及小卖部等B. 学生辅导用房:总面积440 ㎡综合排练厅120 ㎡各类专业教室320 ㎡其中:美术教室80 ㎡书法教室80 ㎡语言教室80 ㎡微型计算机教室80 ㎡C. 专业工作用房:总面积280~300 ㎡美术书法工作室60 ㎡音乐、舞蹈工作室80 ㎡摄影工作室60~80 ㎡含暗室青少年生活指挥部20 ㎡学生会期刊编辑部60 ㎡可分为2~3间D. 公共服务用房:总面积280~300 ㎡值班管理室20~30 ㎡结合门厅布置开水间10~15 ㎡茶室(休闲吧)60~80 ㎡小卖部(小型书店、器材店)30~40 ㎡门厅、休息厅、厕所、库房等,面积设计者自定,要满足基本使用要求和相应的设计规范E.学生会办公用房:总面积180~200 ㎡各部办公室20*4=80 ㎡小型会议室30~40 ㎡校广播站60 ㎡含播音、录音、编辑、机房等注意:以上面积未含交通面积,设计者可根据使用要求自定。
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是建筑学及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项重要的专业基础技能,也是培养现代设计人才及其综合设计能力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模型作为设计理念和形态的具体表现手段,二维的设计方案转化为三维的实施模型,使设想变为现实,是设计理念的立体表现技法。
通过制作著名建筑师作品模型,达到以下要求:1. 通过感受经典作品,理解著名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设计潮流,从而提高设计素养。
2. 通过对著名建筑大师作品的观察赏析和模型制作,初步建立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对造型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动手能力乃至创作能力。
3.学习三度空间内用模型表现空间,了解建筑空间、体量、光影的基本知识。
4.通过学习和具体操作了解并掌握建筑空间构成的基本原则与具体造型手法。
5. 通过制作模型学会进行建筑体量和空间关系分析。
二. 设计内容:(自由组合3-4人的小组)1. 设计题目:制作著名建筑大师别墅或住宅模型,大师范围及作品内容可由指导教师指定,以小型建筑为宜,比例自定(1:50左右)。
要求模型特点鲜明,能够反映外部造型,或内部空间(可以酌情切开便于观察内部),或结构构造方面的特点。
2. 选题范围参考(可自选其他作品):理查德·迈耶、赖特、密斯·凡·德·罗、安藤忠雄、贝聿铭、阿尔托、柯布西埃、丹下健三、路易斯·康、艾森曼、隈研吾、伊东丰雄、哈迪德和赫尔佐格&德梅隆等著名建筑师的别墅或住宅建筑作品。
A、萨伏伊别墅B、流水别墅C、史密斯住宅D、范斯沃斯住宅E、犹太人博物馆F、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G、光之教堂H、艾瓦别墅I、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J、吐根哈特别墅3.最终成果要求:(1)设计调研要求:调研内容:名作方案解析、模型制作方法作业要求:收集相关背景资料及图片完成:调研报告:包括:方案设计分析、大师背景分析摘要等。
最终以PPT形式上交。
模型制作分析报告:确定模型制作比例、步骤、材料等,完成模型制作分析报告。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建筑学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构造方法,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设备和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方法,为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行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社会对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在建筑领域的竞争力,我校开设了“房屋建筑学”课程。
本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目标受众:本课程的目标学员主要为本科一年级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
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物理化学知识。
此外,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先备知识: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已掌握高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并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使用基本的绘图软件进行建筑设计和表达。
三、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应了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构造方法,掌握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设备和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具备绘制建筑图纸的能力,并能对建筑项目进行初步的评估和优化。
3.情感目标:学生应形成对建筑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四、课程内容:1.模块/单元划分:本课程共分为八个模块,分别为:建筑基础、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建筑规划和建筑法规。
2.内容描述:–建筑基础:介绍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和建筑师的职责。
–建筑设计: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和创作过程。
建筑模型简介建筑——是历史的留影;建筑——是社会的画卷;建筑——是疑固的音乐。
不论过去辉煌还是淡泊,不管富饶还是贫脊;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城市都或多或少留下了许多不同时期的建筑(包括遗迹),它记载着曾有的辉煌与文明。
建筑不仅为我们每个人遮阴驱寒,提供舒适生活的同时,也记录了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一串串音符。
“民以食为天,人以居为本”安居才能乐业。
建筑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与人类的发展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人们期盼着住进集“绿、水、静、美、安”为一体的建筑,过着和谐美好的生活。
一个国家,—个地区,一个民族由于气候、地理、生态环境、政治、文化、宗教、历史等综合因素影响,都有各具特色的建筑。
建筑模型就是以特有的微缩手段,真实地表现出建筑的立体空间效果;它的表现力与感受力是建筑设计中的效果图,立体图,剖视图无法替代的。
建筑模型它是制作者用各种技术和技巧将各种不同材料通过巧妙构思和精心制作成的一件件微缩艺术品。
建筑模型由于我们日常生活空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只要用简单的工具在教室里、家里都可以制作。
它的发展空间也比较大,可以延伸开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让他们潜在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可以自由设计制作各种建筑模型和场景。
通过开展建筑模型,可以从小培养青少年了解中国乃止世界建筑的历史,了解某个建筑的风格以及与建筑有关的人文历史典故。
可以学到许多建筑知识和模型制作方法,技能与技巧。
达到既动脑又动手的目的。
在开展建筑模型活动时,辅导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展览、查阅报纸、杂志、上网等全面了解建筑的许多知识,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自觉地投入到这项活动中去。
随着广泛开展建筑模型活动,相信若干年后一定能培养出世界一流像贝律铭一样的建筑大师。
纸质建筑模型制作和建筑探究一,知识背景建筑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与人类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建筑形式在气候、地理、生态环境、政治、文化、宗教筹综合因素影响下都各具特点。
模型制作与方案设计建筑模型制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展现设计方案,从而达到推敲设计方案的目的。
在这方面概念模型和工作模型对设计的推进作用更为突出。
本章将通过分析不同模型类型的制作与展示,体会模型制作与方案设计的关系。
建筑模型不仅是建筑方案设计表达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可以直观再现设计方案,推进设计的深化。
建筑模型从三维实体的角度表达设计,使设计者与使用者能清晰且整体观察到设计方案,尤其在细部节点的设计中,模型可以采用真实材料等比例模拟设计,起到设计图无法实现的作用,展现出模型的优势,为方案设计的深入提供了一种可利用的强大探索方法。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实例,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来分析模型制作与方案设计的关系。
这些实例选自建筑学本科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业,在模型制作表达上各有特点。
有的表现等比足尺模型,有的分析空间组织,有的展现概念设计等。
通过不同类型的模型,可以更好体会模型与设计之间的联系。
首先介绍的四个例子是主要针对建筑设计入门阶段所学内容的模型表达。
模型作为设计表达的一种方法,从下面的四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对不同设计、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表达,也可以看到对同一个设计要求,不同方案之间的比较。
每一个设计实例从题目要求、设计构思、模型构思、制作过程、细部展示、模型点评等几个方面介绍,展现从模型到设计的全过程。
7.1 “坐”的设计——1∶1模型制作按照1∶1的实际尺度进行模型的制作,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真实的建造过程。
实际尺度的足尺模型制作,不仅可以体会到设计从二维图到三维实体转化的过程,而且还可以直接参与材料加工、搭建制作、使用体验等一系列环节。
“坐”的设计,便是从人的使用行为出发,设计时考虑到如何满足“坐”这一动作,并且合理选择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方案,体会“坐”的感受。
(1)设计要求设计一把(或组合)供成人使用的放在室内平地的椅子(应有座面和靠面),满足坐的行为需求。
要求对实际材料性能有基本认识,其中包含材料性质、受力特点和节点组织;对于设计全过程的体会和实践;对于设计的造型美观考虑。
134 2/2021 新建筑 | 建筑教育[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710055)空间建构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基础教学课程设计The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Space Construction Teaching: Basic Teaching Course Design of Architecture in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摘 要 实体空间搭建是目前国内外建筑学教育中的热门话题,但其长期以来多以竞赛形式出现,与课程教学尤其是建筑基础教学联系不够紧密。
针对这种情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基础教学团队借助新工科教学改革的机会,尝试在原有空间建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工坊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大比例模型的实体搭建,理解建筑空间生成的逻辑性及技术支撑对方案完成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空间建构 建筑工坊 建筑基础教学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space is currently a hot topic in architecture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However, it has been a long time that the attempts to build physical space have taken the form of competition, which is not closely related to curriculum teaching, especially basic teaching of architecture. In view of this, the team of basic teaching of architecture in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kes the new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opportunities and tries to introduce the workshop teaching mode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space construction teaching method, allowing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physical model and understanding the logic of building space generation as well a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echnical support behind it for programme completion.KEY WORDS space construction, building workshop, basic teaching of architecture DOI 10.12069/j.na.202102134中图分类号 TU2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3959(2021)02-0134-04基金项目 2019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BG013)陈敬 来嘉隆 张天琪CHEN Jing LAI Jialong ZHANG Tianqi一 空间建构的教学方式空间建构是顾大庆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期间提出的一种建筑学基础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