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六七 单元doc
- 格式:doc
- 大小:380.50 KB
- 文档页数:4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和方法。
但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条理性和策略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策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
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5.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6.课堂小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试卷第
1 页共 1 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单元测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1 . 看图写算式。
2 . 看图写算式。
3 . 芳芳今年7岁,姨妈今年42岁。
今年姨妈的年龄是芳芳的几倍?两年前,姨妈的年龄是芳芳的几倍?
4 . 弟弟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比弟弟的6倍少4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5 . 同学们玩猜数游戏,小明让大家猜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这个数比15大,比30小,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6 . 两袋水果,大袋是小袋重量的3倍,两袋一共重32千克,两袋水果分别重多少千克?
7 . 王叔叔养了6只公兔和49只母兔,要使母兔的只数是公兔的7倍。
(1)如果公兔的只数不变,需要增加或减少多少只母兔?
(2)如果母兔的只数不变,需要增加或减少多少只公兔?
8 . 用倍说出下面数字之间的关系
4 624
9 . 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一倍,40天能长到20厘米,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多少天?
评卷人
得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变式练习(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变式练习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填空。
围成一个平面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
2、长方形的周长等于加上的和的2倍。
一个正方形周长72厘米,它的边长是。
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边长是8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把两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一条边长5厘米,周长是。
在一张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剩余部分的周长是厘米。
二、判断。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周长是24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18厘米,宽是42厘米。
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那么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正方形的周长是它边长的4倍。
三、选择。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①12②24 ③3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米。
①16②128③256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比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①长10厘米②短10厘米③短150厘米一个长15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50厘米,它的宽是厘米。
①35 ②10 ③20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比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A、长方形的周长大于正方形的周长B、正方形的周长大于长方形的周长c、长方形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A、相等B、大于c、小于四、填表:图形长宽周长长方形ccd0c图形边长周长正方形cd五、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六、解决问题。
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40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一个长方形篮球场,长39米,宽14米,周长是多少米?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与一个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4厘米,它的宽是多少厘米?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是80米,宽是6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用一根多长的铁丝刚好围成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是10分米,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多少分米?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12厘米,周长是40厘米,它的宽是多少厘米?。
数学三年级第五单元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练一练1.李敏6月份的零花钱中5元和1元的张数相同,李敏这个月的零花钱可能是()元.A.48B.38C.28D.16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A.6B.12C.24D.963.幼儿园阿姨买来一些苹果想平均分给小朋友们,若每人分2个最后还剩下一个,关于这些苹果的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2的倍数B.一定是偶数C.一定是奇数4.一个两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这样的两位数如果是奇数,最大是,如果是偶数,最小是.5.在63、72、88三个树中,是2的倍数的是,是3的倍数的是,既是2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答案1.李敏6月份的零花钱中5元和1元的张数相同,李敏这个月的零花钱可能是()元.A.48B.38C.28D.16【分析】因为5元和1元的张数相同,所以李敏这个月的零花钱即是6的倍数,根据题意,只有48元符合条件.【解答】解:5+1=6,6×8=48;故选:A.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A.6B.12C.24D.96【分析】先求出2和3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根结合题意,从2和3的公倍数中找,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2×3=6,6×2=12;故选:B.3.幼儿园阿姨买来一些苹果想平均分给小朋友们,若每人分2个最后还剩下一个,关于这些苹果的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2的倍数B.一定是偶数C.一定是奇数【分析】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幼儿园阿姨买来一些苹果想平均分给小朋友们,若每人分2个最后还剩下一个,说明这些苹果的个数不是2的倍数,即不是偶数,所以一定是奇数.【解答】解:幼儿园阿姨买来一些苹果想平均分给小朋友们,若每人分2个最后还剩下一个,这些苹果的个数一定是奇数;故选:C.4.一个两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这样的两位数如果是奇数,最大是75,如果是偶数,最小是30.【分析】(1)能被5整除,又因为是奇数,所以这个数的个位是5;又因为这个数能被3整除,所以该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因为5+7=12,12能被3整除,即得出该两位数的十位为7;(2)能被5整除,又因为是偶数,所以这个数的个位是0;又因为这个数能被3整除,所以该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因为3+0=3,3能被3整除,即得出该两位数的十位为3;【解答】解:由分析知:1个两位数,能同时被3和5整除,这个数如果是奇数,最大是75,如果是偶数,最小是30;故答案为:75,30.5.在63、72、88三个树中,是2的倍数的是72、88,是3的倍数的是63、72,既是2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72.【分析】(1)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2)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3)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必需满足:个位上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得出:在63、72、88三个树中,是2的倍数的是72、88,是3的倍数的是63、72,既是2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72.故答案为:72、88;63、72;7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到100•认识数–用数字表示数。
–列举100以内的数。
•数的快捘认识–认识0-20的相邻数。
–掌握10以内的数的快速认识。
•数的顺序–排序。
第二章:加法•认识加法–用加法表示简单的相加运算。
–列两个加数的加法算式。
•认识等号–掌握等号的运用。
•认识加的逆运算–认识减法的运算。
第三章:减法•认识减法–用减法表示简单的相减运算。
–列两个减数的减法算式。
•认识算式–认识算式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长度•认识长度–用长度来描述物体的长短。
•用非标准长度测量长度–使用手指、图钉、火柴等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比较长度–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第五章:质量•认识质量–认识物体的重量。
•量比较质量–使用天平、秤等工具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第六章:容量•认识容量–认识容器的大小。
•量比较容量–使用杯子、罐子等容器比较容量。
第七章:面积•认识面积–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
•用正方形计算面积–以正方形为单位进行面积的计算。
•量比较面积–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
第八章:三角形•认识三角形–辨认三角形的形状。
•了解三角形的性质–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分类–区分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复习题-第五、六单元注意:8个5相加的和也可以说成()的()倍;6的9倍表示()个()相加的和。
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如,蝴蝶有5只,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4倍,蜻蜓有多少只?2.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倍?-------用除法【特别注意,不能写“倍”】动物园有兔子24只,小猴有6只,兔子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3.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即求一倍数------用除法如,梨有48千克,是苹果的6倍,苹果有多少千克?4.看图列式计算;○1错误!5列式计算:○17的8倍是多少?○263是9的几倍?○36个8是多少?○426与16的和是6的几倍?○5215与207的差的9倍是多少?○66与4的乘积是8的几倍?6.解决问题:○1灰兔有24只,白兔8只,把这些兔子平均装在8个笼子里,每个笼子装多少只?○2幼儿园买来4箱小皮球,每箱9个,把这些小皮球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分得几个?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一、口算:(实际上,就是整十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方法:先用乘法口诀计算一位数与另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的积,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如:60×9= 500×8= 7×40= 9×400=二、笔算:(就是用竖式进行计算)因数: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
24×2= 43×3= 213×5=2 1 3×1510 6 5法则: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练习:1. 48×7= 92×8= 137×6= 179×4= 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三、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时,所列竖式的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上五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主讲人单元名称《倍的认识》单元教材分析《倍的认识》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之后出现的学习内容,本单元一共有三个例题。
例题1,通过让学生圈一圈,以数形结合的方式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例题2,创设了学生在教室里清洁卫生的具体情境,根据所给出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要用除法计算的思路。
例题3,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表示数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的思路。
教学措施由于“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式学生感受到“倍”的存在,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什么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倍”的概念。
第二,通过反复用学具操作,使学生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去经历,去探索,从中明白期中的道理。
第三,注重画图方法的指导。
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画出精确的线段图,只要能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 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2.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的学具操作活动,让学生去观察、经历、体验和探索,在亲身感受中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突破方法:借助线段图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明确求一个数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
教学和学法教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六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5的8倍是()。
2、一个数的3倍是27,这个数是()。
3、9的4倍减去32,差是()。
4、72连续减去8,减()次后结果为0。
5、小明今年8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7倍少2岁,爷爷今年()岁。
6、估算一下,42×8的积大约等于()。
7、把36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6是6的()倍。
8、305×7的积的十位上的数字是()。
9、一桶油重100千克,()桶这样的油重1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算式中,积最大的是()。
A. 210×3B. 300×2C. 201×42、一个三位数乘7,积()。
A. 一定是四位数B.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C. 一定是三位数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4小时行驶()千米。
A. 32B. 320C. 1204、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这个两位数可能是()。
A. 42B. 36C. 48三、计算题(共41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1分,共10分)30×40 = 210×3 = 450×9 =800×2 = 560×7 = 362×3=693×5= 360×3= 325×6=690×3=2、列竖式计算。
(每题4分,共16分)234×7 = 506×6 =672×8 = 890×5 =3、脱式计算。
(每题3分,共9分)72÷8×36 (450+270)×9 48×(36-29)4、列式计算。
(每题3分,共6分)(1)一个数的5倍是35,这个数是多少?(2)比32的7倍多582的数是多少?四、解决问题(共27分)1、一个果园里有桃树280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梨树有多少棵?(5分)2、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400本,科技书的本数比故事书少365本,科技书有多少本?(5分)3、小华每分钟走60米,他从家到学校已经走了20分钟,还剩下320米就到了,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少米?(6分)4、用小木棒摆了6个六边形。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单元导航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根据表格所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倍”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倍的认识(教材P50~55)教材提示目标导向1.进一步理解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
2.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倍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3.能运用除法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导学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难点剖析1.正确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
2.怎样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只是说法不同,在数量关系上是一样的,都用除法计算。
教材新解教材讲解知识点1 倍的认识【例】圈一圈,有()个2根,的根数是的()倍。
【分析】1.理解题意。
上图描绘的是6只小兔子在吃萝卜的情景。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2根,和的数量比较多。
2.“倍”的意义。
从图中可以看出,的数量只有2根,我们就把的数量看作一份,有6根,我们按照每2根一份圈起来,就可以圈3份。
说明的数量里面有3个2根,换句话就是说,的根数是的3倍。
如下如所示:同样的,我们把的数量也按照每2根一份圈起来,就可以圈成5份,有5个2根,我们就说的根数是的5倍。
3.倍的认识。
1个2根、2个2根、3个2根、4个2根……像这样的几个几还可以用一个数的几倍来表示。
如,1个2根可以说成2的1倍,2个2根可以说成2的2倍,3个2根可以说成2的3倍,4个2根可以说成2的4倍……【解答】圈一圈,有5个2根,的根数是的5倍。
【知识归纳】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知识点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分析】1.理解题意。
上图是同学们在打扫教室的情景,从图中可知,擦桌椅的学生有12人,扫地的学生有4人,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下列图形中,是正方形的有(),长方形有()。
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
2、30+30+30+30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3、()与任何数相乘,积都是0。
0与任何数相加都得()。
4、一块长方形玻璃长是10分米,宽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8厘米,宽比长少11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6、用3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
7、一个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
数。
8☆☆☆☆○☆☆☆☆○☆☆☆☆○☆☆☆☆
☆的个数是○的()倍。
9、估算296×4,可以把296估成(),因此所得的积约等于()。
10.用一根长14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可以是:( )和( )。
11、在○里填上“>”“<”或“=”。
105×6○600 190×5○1000 960×5○690×5
12、480×5的积末尾有()个0;405×5的积中间有()个0。
13、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一位数相乘的积是()。
14、183的9倍是(),8个194是多少()。
二、判断题。
(5分)
()1、一个三位数乘9,积一定是四位数。
()2、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3、一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4、8-8×0=0
()5、500乘8的积的末尾有2个0。
() 6.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7两个周长是16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2分米。
()8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都一样。
()9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10、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减少3分米,宽增加3分米,他的周长不变。
三、选择题。
(16分)
1.求长方形的周长用()。
A.长+宽×2 B.(长+宽)×2 C.长×宽
2、6□×4≈280,□里最大是()。
A.8
B.9
C.6
3.长方形的一组长边同时缩短到和短边同样长,就变成了()。
A.正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四边形
4.如右图,A,B两个图形,两个图形的周长()。
A.A > B B.A < B
C.B = A
5、7个百和9个1是()。
A.790
B.709
C.7
6、用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种拼法。
A 、2
B 、3 C、4
7、三位数乘9,积可能是()。
A.三位数
B.三位数或四位数
C.四位数
8、()是7的28倍。
A.4
B.35
C.196
9、52×0×3= ( )
A.0
B.52
C.156
10估算398×4时,把398看作( )比较方便。
A、400
B、300
C、390
11、求9的6倍是多少,列式为()
①9×6=54 ②9+6=15 ③9-6=3
四、细心观察,准确计算。
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82×4≈ 199×3≈ 204×5≈196×4≈
七、列竖式计算:
646×7= 245×6= 108×5= 663×2=
123×5= 219×3= 306×7= 214×2=
五、列式计算(6分)
1、比805少475的数是多少?
2、63是7的多少倍?
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30分)
1、公园平均每天有602人来游玩,一个星期大约有多少人来游玩?
2、少年宫的乐队有女同学23人,男同学18人。
合唱队的人数是乐队的3
倍,合唱队有多少人?
3、把4本相同的书摞起,高度是28毫米。
如果把40本相同的书摞起来,
高度是多少厘米?
4、植物园里有一棵古树,绕它一周的绳子刚好可以围成一个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古树有多
粗?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12米。
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
少要多少米?
6、方方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7页,照这样的速度,还需要5天才能正好把这本书读完。
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7、张村计划挖一条1000米的水沟,每天挖124米,挖了7天,还剩多少米没挖?
8、明明今年4岁,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7倍。
(2+3=5分)
(1)妈妈今年多少岁?
(2)再过2年,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几倍?
9、育才小学6名老师带108名学生参观科技馆,现在600元钱买门票,够不够?
成人票 8元/人
学生票
5
元
/人
(1)有多少只小鸭?
(2)有多少只小鹅?
10 甲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乙正方形的边长比甲正方形的边长多3厘米,求乙正方形的周长。
我们的只数是小鸡的4倍
我们的只数是小鸡的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