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篇刺节真邪-作文
- 格式:docx
- 大小:12.51 KB
- 文档页数:5
《黄帝内经·灵枢》第七十五篇——刺节真邪《黄帝内经》是中医哲学的理论基础,分《素问》和《灵枢》上下两卷;共81章,162节。
【题解】刺节,指刺法理论中的针刺五节,即振埃、发蒙、去爪、彻衣、解惑;真,指真气而言;邪,指邪气,也就是四时不正之气。
本篇讨论了刺节、真邪、解结推引和五邪四个问题,作者只取前后两个内容作为篇名。
故篇名为'刺节真邪'。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余闻刺有五节,奈何?岐伯日固有五节一日振埃,二日发蒙三日去爪四日彻衣,五日解惑。
黄帝日夫子言五节,余未知其意。
岐伯日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发蒙者,刺腑输,去腑病也;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提要】本段简述了刺五节针法。
【译文】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刺法有五节之分,具体内容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刺法理论中确有五节的说法,它实质上指针刺的五种方法第一种叫做振埃,第二种叫做发蒙,第三种叫做去爪,第四种叫做彻衣,第五种叫做解惑。
黄帝说先生所谈到的这五节的方法,我还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请详尽地告诉我。
岐伯说针刺中振埃的方法是指针刺浅表的经脉,用以治疗阳病。
发蒙的方法,是指针刺六腑的腧穴,治疗腑病。
去爪的方法,是指刺关节的支络。
彻衣的方。
法,是指遍刺六腑之别络。
解惑的方法,是指根据阴阳的变化机理,而补不足、泻有余,使偏颇的阴阳归于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原文】黄帝日刺节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余不知其所谓也,愿卒闻之。
岐伯日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嗔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饲不得息,请言振埃,尚疾于振埃。
黄帝日善。
取之何如?岐伯日取之天容。
黄帝日其数上气穷诎胸痛者,取之奈何?岐伯日取之廉泉。
黄帝日取之有数乎?岐伯日取天容者,无过一里,取廉泉者,血变而止。
帝日善哉。
【提要】本段叙述了振埃法的针刺部位、选用腧穴、实施方法及所适应的病证。
端午节叙事作文端午节叙事作文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有些人可能不太在意它,我却非常喜欢,不仅因为它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还因为在这一天里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每年端午节这天,我都是忙碌而快乐的。
一大早,村子里的人就起床为过节作准备。
大人们都赶着去集市上买油条、糖糕——它们是这天必不可少的早餐,去得晚了就怕没得买了。
小孩们是为什么起早呢?他们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割艾草。
过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几株艾草,用来辟邪。
可是孩子们割艾草不仅仅为了这个,艾草在他们手里还有一个重要作用——缝荷包。
吃过早餐,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忙些什么呢?当然是包粽子啦!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食物。
我家每年的粽子都是自己做的,这样才有意义。
我跟大人们学过,知道大概怎么做——先到河边摘些苇叶,放在锅里煮软;然后用几片煮过的苇叶包些糯米(有的还添些葡萄干、红枣、猪肉等)。
包好以后,便可以放在锅里煮了。
接近中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丰盛的午饭了,什么鸡啊鱼啊肉啊都有。
我们小孩则拿上自家的粽子聚在一起,互相交换。
换完就一顿猛吃,然后评论谁家的好吃、谁家的不好吃。
那场面绝不亚于一场辩论赛,因为谁也不承认自家的粽子不好吃。
当然,我们每次去主要还是为了吃到不同口味的粽子,至于谁家的好吃、不好吃倒是次要的。
趁着大人们还没喊开饭,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便给小不点儿讲从老师那里听到的关于屈原的故事。
终于开饭了,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饭菜,其乐融融,这时候,我们还可以在电视上看龙舟竞赛。
这可是最有趣的事了。
我们边看边打赌,赌哪条龙舟会赢,大人、小孩都可以参加。
在我家有个特殊规定,谁赢了就可以满足一个心愿,但是不能花钱。
当比赛结束时,不管输赢,我们都很开心。
吃完饭,我通常会和小伙伴们一起缝荷包。
把艾草的叶子摘下来,用布包好,然后按自己的想法缝好就可以了。
有的还在荷包上缝一根带子。
荷包缝好后,和以往一样,大家互相赠送。
每一个荷包里都装满了祝福和祈盼。
【黄帝内经】古文原著白话文翻译上篇:黄帝内经古文原著目录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10上古天真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 11四气调神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二篇12生气通天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三篇 13金匮真言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四篇 14阴阳应象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五篇 15阴阳离合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篇 17阴阳别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篇 18灵兰秘典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八篇 19六节藏象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九篇 19五藏生成——《黄帝内经素问》第十篇 21五藏别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一篇 22异法方宜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二篇 22移精变气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三篇 23汤液醪醴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十四篇 23玉版论要——《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五篇 24诊要经终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十六篇 24脉要精微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七篇 25平人气象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十八篇27玉机真藏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九篇 28三部九候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篇 30经脉别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一篇 31藏气法时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二篇 32宣明33血气形志——《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四五气——《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三篇篇 34宝命全形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五篇 34八正神明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六篇 35离合真邪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七篇 36通评虚实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八篇 37太阴阳明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九篇 38阳明脉解——《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篇 39热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一刺热——《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二篇 40评热病论——《黄帝内经素问》第篇 39三十三篇 40逆调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四篇 41疟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五篇 42刺疟——《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六篇 43气厥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七篇 44欬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八篇 45举痛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九篇 45腹中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四十篇47刺腰痛——《黄帝内经素问》第四十一篇 47风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四十二篇 48痹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四十三篇 49痿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四十四篇 50厥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四十五篇 51病能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四十六篇 52奇病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四十七篇 53大奇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四十八篇 53脉解——《黄帝内经素问》第四十九篇 54刺要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篇 55刺齐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一篇 55刺禁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二篇 56刺志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三篇 57针解——《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四篇 57长刺节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五篇 58皮部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六篇 58经络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七篇 59气穴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八篇 59气府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九篇 61骨空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篇 63水热穴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一篇 64调经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二篇 65缪刺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三篇 67四时刺逆从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四篇 68标本病传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五篇 69天元纪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六篇 70五运行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七篇 71六微旨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八篇 72气交变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九篇 74五常致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篇 77六元正纪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 81刺法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二篇 89本病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三篇 92至真要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四篇 95着至教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五篇101示从容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六篇 102疏五过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七篇 103征四失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八篇 104阴阳类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九篇 104方盛衰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八十篇105解精微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八十一篇 106叙——《黄帝内经灵枢》 106九针十二原——《黄帝内经灵枢》第一篇 107本输——《黄帝内经灵枢》第二篇108小针解——《黄帝内经灵枢》第三篇 110邪气藏府病形——《黄帝内经灵枢》第四篇 111根结——《黄帝内经灵枢》第五篇 113寿夭刚柔——《黄帝内经灵枢》第六篇 114官针——《黄帝内经灵枢》第七篇 115本神——《黄帝内经灵枢》第八篇 116终始——《黄帝内经灵枢》第九篇 117经脉——《黄帝内经灵枢》第十篇 118经别——《黄帝内经灵枢》第十一篇 122经水——《黄帝内经灵枢》第十二篇 123经筋——《黄帝内经灵枢》第十三篇 124骨度——《黄帝内经灵枢》第十四篇 125五十营——《黄帝内经灵枢》第十五篇 126营气——《黄帝内经灵枢》第十六篇 126脉度——《黄帝126营卫生会——《黄帝内经灵枢》第十八篇 127四时气——内经灵枢》第十七篇《黄帝内经灵枢》第十九篇 128五邪——《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篇 129寒热病——《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一篇 129癞狂病——《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二篇 130热病——《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三篇 130厥病——《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四篇 132病本——《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五篇 132杂病——《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六篇 133——《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八篇 134周痹——《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七篇134口问师传——《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九篇 135决气——《黄帝内经灵枢》第三十篇 136肠胃——《黄帝内经灵枢》第三十一篇 136平人绝谷——《黄帝内经灵枢》第三十二篇 137海论——《黄帝内经灵枢》第三十三篇 137五乱——《黄帝内经灵枢》第三十四篇 137胀论——《黄帝内经灵枢》第三十五篇 138五癃津液别——《黄帝内经灵枢》第三十六篇 139五阅五使——《黄帝内经灵枢》第三十七篇 139逆顺肥瘦——《黄帝内经灵枢》第三十八篇 139血络论——《黄帝内经灵枢》第三十九篇 140阴阳清浊——《黄帝内经灵枢》第四十篇 141阴阳系日月——《黄帝内经灵枢》第四十一篇 141病传——《黄帝内经灵枢》第四十二篇142淫邪发梦——《黄帝内经灵枢》第四十三篇 142顺气一日分为四时——《黄帝内经灵枢》第四十四篇 143外揣——《黄帝内经灵枢》第四十五篇 143五变——《黄帝内经灵枢》第四十六篇 144本藏——《黄帝内经灵枢》第四十七篇 145禁服——《黄帝内经灵枢》第四十八篇 146五色——《黄帝内经灵枢》第四十九篇147论勇——《黄帝内经灵枢》第五十篇 148背腧——《黄帝内经灵枢》第五十一篇 149卫气——《黄帝内经灵枢》第五十二篇 149论痛——《黄帝内经灵枢》第五十三篇 149天年——《黄帝内经灵枢》第五十四篇 150逆顺——《黄帝内经灵枢》第五十五篇 150五味——《黄帝内经灵枢》第五十六篇 151水胀——《黄帝内经灵枢》第五十七篇 151贼风——《黄帝内经灵枢》第五十八篇 152卫气失常——《黄帝内经灵枢》第五十九篇 152玉版——《黄帝内经灵枢》第六十篇153五禁——《黄帝内经灵枢》第六十一篇 154动输——《黄帝内经灵枢》第六十二篇 154五味论——《黄帝内经灵枢》第六十三篇 154阴阳二十五人——《黄帝内经灵枢》第六十四篇 155五音五味——《黄帝内经灵枢》第六十五篇 156百病始生——《黄帝内经灵枢》第六十六篇 157行针——《黄帝内经灵枢》第六十七篇 158上膈——《黄帝内经灵枢》第六十八篇 159忧恚无言——《黄帝内经灵枢》第六十九篇 159寒热——《黄帝内经灵枢》第七十篇 159邪客——《黄帝内经灵枢》第七十一篇 160通天——《黄帝内经灵枢》第七十二篇 161官能——《黄帝内经灵枢》第七十三篇 162论疾诊尺——《黄帝内经灵枢》第七十四篇 163刺节真邪——《黄帝内经灵枢》第七十五篇 163卫气行——《黄帝内经灵枢》第七十六篇 165九宫八风——《黄帝内经灵枢》第七十七篇 166九针论——《黄帝内经灵枢》第七十八篇 167岁露论——《黄帝内经灵枢》第七十九篇 168大惑论——《黄帝内经灵枢》第八十篇 169痈疽——《黄帝内经灵枢》第八十一篇 170黄帝内经 / 黄帝著作品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 24 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为了让作者黄帝能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请您购买请购买正版图书书籍介绍: 《黄帝内经》 ( 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素问卷全集,黄帝内经灵枢卷全集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话⽂素问|黄帝内经原⽂+⽩话⽂翻译《黄帝内经·素问》⼆⼗四卷 81篇摄⽣,阴阳,脏腑,治法,脉法,病机,病证,刺法,精⽓⾎,运⽓,四诊合参。
卷⼀,上古天真论篇第⼀,【本章要点】1.说明养⽣的积极意义。
不仅可以预防疾病,⽽且是延年益寿的有效措施。
2.具体指出养⽣的⽅法:精神上的修养;饮⾷起居的调节;环境⽓候的适应;体格的锻炼。
3.⼈⽣的⽣、长、衰、⽼过程,以及⽣育的功能,主要关键都决定于肾⽓的盛衰。
4.举出四种养⽣者的不同养⽣⽅法和结果,来启⽰⼈们注意养⽣祛病延年。
四⽓调神⼤论篇第⼆,【本章要点】1.具体叙述了在⼀年四季中适应⽓候变化的摄⽣法则。
⽽适应⽓候变化,是养⽣⽅法中的重要关键。
2.指出了违反四时⽓候的变化规律,是导致疾病发⽣的因素,从⽽进⼀步指出预防思想的重要性。
⽣⽓通天论篇第三,【本章要点】1.⼈的⽣命活动与⾃然界有着密切关系,这是“天⼈相应”的观点,为全篇的中⼼思想。
2.指出⼈⾝阳⽓的重要性,并详细讨论由于种种原因⽽使阳⽓受伤引起的病变。
3.指出⼈⾝的阴阳平衡协调,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4.指出四时⽓候和饮⾷五味都能影响五脏⽽致病。
⾦匮真⾔论篇第四。
【本章要点】1.从四时⽓候与五脏的关系,阐述季节性的多发病。
2.从⼀⽇之间的变化、体表部位以及脏腑位置等,来说明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灵活运⽤。
3.从四时阴阳五⾏为中⼼来演绎、讨论⼈体脏腑功能和⾃然界⽓候变化的有机联系。
《⾦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对于本条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多数医家以五⾏相乘相克理论来解释。
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尚不全⾯,不能揭⽰其内在本质,难以正确指导临床,故略陈⼰见,恳请同道斧正。
从医学源流⾓度来理解 其理论来源于两个观点,⼀是《素问·四⽓调神⼤论》"圣⼈不治已病治未病",即未病先防的观点。
西藏医药2019年第40卷第2期(总143期)Natl Acad Sci USA,2015,112(26):8064-8069.[6] 曹海泉,杨双石,荆兴泉,等. 军人腰椎弓峡部裂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人民军医, 2015, 58(7):755-756[7] 程昌志,李贵谦,李浩曦. 广西边防部队下腰痛住院官兵发病情况分析[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6, 13(2):76-80[8] 苏再发, 张爱平, 陈日齐.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应力分析[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 14(15):1169-1171.[9] 宋一平.腰椎弓崩裂的病因及治疗[J]. 解剖与临床,1998,3:96-97.[10] Leonidou A, Lepetsos P, Pagkalos J, et al. Treatment for spondylolysis and spondylolisthesis in children [J]. J Orthop Surg(Hong Kong), 2015,23(3): 379-382.[11] 杨建东,贾连顺,李家顺等. 峡部植骨治疗单纯腰椎椎弓峡部裂[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6):410-411.[12] 陈炳泉.节段内修复手术治疗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的效果观察.白求恩医学杂志,2018,16(3):276-277.[13] 朱晓龙,王建,周跃,等.导航引导下腰椎峡部裂的微创外科修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29(10):1244-1248.[14] 刘桂华,陈锦标,蔡宏华,等.椎弓根钉—椎板钩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 (3) : 331-332.[15] Nicol RO, Scott JH. Lytic spondylolysis. Repair by wiring.Spine. 1986;11(10):1027-30.[16] 张兴祥,沙卫平,严飞,等.椎弓根钉联合钢缆固定植骨术治疗多节段腰椎峡部裂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7):697-699.[17] 张西兵,朱立新,王健,等.腰椎峡部裂机翼型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研制的解剖学基础[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29(4):407-410.[18] 朱立新,李善会,宋钦勇,等.腰椎峡部裂机翼型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评价[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31(7):332-336.[19] 李康,赵隆队,赖子云,等. U 型棒加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观察[J]. 江西医药,2015,50(4):320-322.[20] 唐国华,罗德民,雷高,等. 单侧关节突入路cage 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对侧峡部裂植骨融合治疗峡部裂合并轻度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1):64-66.[21] 高应超,费正奇,刘海峰,等. 短节段固定椎间融合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峡部不连性滑脱临床疗效观察.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8,6(2):65-67.本文责任编辑:石泉贵●讲座·综述●基于《黄帝内经》对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论探讨袁野1 李胜吾21.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中医专业 四川成都 6100412.四川省骨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41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 -短篇古典散文的阅读欣赏高考诗歌鉴赏题要注意短小散文的阅读欣赏。
如以下篇目: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李白秋述杜甫冷泉亭记白居易庐山草堂记白居易养竹记白居易新乐府并序白居易李贺小传李商隐喜雨亭记苏轼放鹤亭记苏轼游沙湖苏轼书巢记陆游牡丹亭记题词汤显祖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唐]李白【题解】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
从弟即堂弟。
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序中写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
虽有“浮生若梦”等颓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
全文仅百余字,紧扣题目,句无虚设,而层次井然。
以骈偶句式为主,铿锵动听,而又潇洒流动,无板滞之弊。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2],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3]。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4]。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5]。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6];吾人咏歌,独惭康乐[7]。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8]。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9]。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李太白全集》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
而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道理啊。
况且温煦的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美好的文章提供给我们。
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李园内,叙说兄弟团聚的快乐。
诸位弟弟英俊秀发,个个好比谢惠连;而我的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
正以幽雅的情趣欣赏着美景,高远的谈吐已更为清妙。
铺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
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赋诗不成,须依金谷雅集三斗之数行罚。
(王运熙杨明)[注释][1]逆旅:旅舍。
逆;迎。
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如《尸子》:“老莱子曰: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也。
”又如《古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重阳节日记350字作文(2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致辞讲话、短语口号、心得感想、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hrases and sloga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重阳节日记350字作文(27篇)重阳节日记350字作文篇1前天我们班召开了“九九重阳节,浓浓祖孙情”的主题队会。
第七十五篇刺节真邪
题解刺节,指刺法理论中的针刺五节,即振埃、发蒙、去爪、彻衣、解惑;真,指真气而言;邪,指邪气,也就是四时不正之气。
本篇讨论了刺节、真邪、解结推引和五邪四个问题,作者只取前后两个内容作为篇名。
故篇名为"刺节真邪"。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余闻刺有五节,奈何?岐伯日固有五节一日振埃,二日发蒙三日去爪四日彻衣,五日解惑。
黄帝日夫子言五节,余未知其意。
岐伯日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发蒙者,刺腑输,去腑病也;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提要本段简述了刺五节针法。
白话解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刺法有五节之分,具体内容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刺法理论中确有五节的说法,它实质上指针刺的五种方法第一种叫做振埃,第二种叫做发蒙,第三种叫做去爪,第四种叫做彻衣,第五种叫做解惑。
黄帝说先生所谈到的这五节的方法,我还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请详尽地告诉我。
岐伯说针刺中振埃的方法是指针刺浅表的经脉,用以治疗阳病。
发蒙的方法,是指针刺六腑的腧穴,治疗腑病。
去爪的方法,是指刺关节的支络。
彻衣的方。
法,是指遍刺六腑之别络。
解惑的方法,是指根据阴阳的变化机理,而补不足、泻有余,使偏颇的阴阳归于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原文黄帝日刺节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余不知其所谓也,愿卒闻之。
岐伯日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嗔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饲不得息,请言振埃,尚疾于振埃。
黄帝日善。
取之何如?岐伯日取之天容。
黄帝日其数上气穷诎胸痛者,取之奈何?岐伯日取之廉泉。
黄帝日取之有数乎?岐伯日取天容者,无过一里,取廉泉者,血变而止。
帝日善哉。
提要本段叙述了振埃法的针刺部位、选用腧穴、实施方法及所适应的病证。
白话解黄帝说刺节中的振埃,先生说是针刺浅表的经脉治疗阳病,我仍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是什么,我愿意详细地听一听。
岐伯说振埃的方法,具体说是治疗阳气暴逆于上,充满胸中,胸部胀满,呼吸时张口抬肩等病证的,或胸中之气上逆,以致发生气喘
喝喝有声,或坐或伏而难以仰卧,并且害怕埃尘和烟雾。
一遇烟尘则病势加重,使得喉咙噎塞而有窒息感。
这种方法之所以称为振埃,是因为治疗这种病收效极快,立竿见影,甚至比振落尘埃还要迅速。
黄帝说讲得好。
那取什么穴位呢?岐伯说取手太阳小肠经的天容穴。
黄帝说若有咳逆上气,屈曲蜷缩着而胸部疼痛,这种情况取什么穴位呢?岐伯说取任脉的廉泉穴。
黄帝说取这两个穴位时,针刺有一定的规定吗?岐伯说取天容穴时,针刺不要超过一寸;取廉泉穴时,看到病人面部血色改变时即当止针。
黄帝说讲得好。
原文黄帝日刺节言发蒙,余不得其意。
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
夫子乃言刺腑输,去腑病,何输使然?愿闻其故。
岐伯日妙乎哉问也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口说书卷,犹不能及也,请言发蒙耳,尚疾于发蒙也。
黄帝日善。
愿卒闻之。
岐伯日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
黄帝日善。
何谓声闻于耳?岐伯日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
黄帝日善。
此所谓弗见为之,而无目视,见而取之,神明相得者也。
提要本段叙述了发蒙法的针刺部位、选用腧穴、实施方法及所适应的病证。
?白话解黄帝说刺节中所讲的发蒙的方法,我还没弄懂其含义是什么。
本来发蒙的针法,是治疗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清的病变的。
先生却说针刺六腑的腧穴,治疗腑病,那到底哪个腧穴能治好这耳目病,我愿听你讲一讲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你问得太好了。
这是针刺中最绝妙的地方,它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的奥妙必须心领神会,单凭平时口里说的和书本里记载的,还不能道出它出神人化的玄机。
我所说的发蒙,其奏效之迅捷,要比启发蒙聩还快得多。
黄帝说太好了。
那你快把这方面的内容全部告诉我。
岐伯说针刺这种病,必须在中午的时候,针刺手太阳小肠经的听宫穴,通过手法使针刺感应到瞳子。
并使耳内能听到作响的声音,这就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腧穴。
黄帝说好。
怎样才能使耳内能听到声音呢?岐伯说针刺听宫的同时,用手紧捏住鼻孔,然后闭住口,怒腹鼓气,使气上走于耳目,这样耳内就会在针刺的同时相应地出现声响。
黄帝说太妙了。
这真是在无形之中,使针刺感应加以传导,眼睛没有看到,效果却明显出现,实在是得心应手出神入化了。
原文黄帝日刺节言去爪,夫子乃言刺关节肢络,愿卒闻之。
岐伯日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肢胫者,人之管以趋翔[]也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留于睾,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趋翔不能。
此病荥然有水[],不上不下,铍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故命日去爪。
帝日善。
提要本段叙述了去爪法的针刺部位、选用腧穴、实施方法及所适应的病证。
注释[]人之管以趋翔是指人体的下肢为主持行走的器官,也是站立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