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禁止在河道堤防种植农作物有关事项的(2)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吉林省河道管理条例(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5.27•【字号】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3号公告•【施行日期】2021.05.27•【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水利综合规定正文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3号)《吉林省河道管理条例》已由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21年5月27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5月27日吉林省河道管理条例(1992年11月7日吉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月12日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废止5件地方性法规、取消27件地方性法规中60项行政管理项目的议案》修改根据2017年3月24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和废止<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21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改根据2017年12月1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和废止<吉林省森林管理条例>等9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改2021年5月27日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发挥江河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范围内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的管理、保护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有关航道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三条河道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应当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坚持全面规划、保护优先、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动企业实施(C)改造,组织准广应用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完善绿色制造体系A.集成化B.电气化C.清洁化D.智能化2、(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因黄河滩区自然行洪、蓄滞洪水等导致受淹造成损失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D)A抵偿B.补助C.赔偿D.补偿3、(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黄河干流取水,以及跨省重要支流指定河段限额以上取水,由(D)负责审批取水申请.A.取水口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B.取水口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C.取水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D.黄河流域管理机构4、(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A)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土地荒漠化、沙化调查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调查监测结果A.国务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B.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C.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5、(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出现严重干旱、省际或者重要控制断面流量降至预警流量、水运行故、重大水污染事故等情形,可能造成供水危机、黄河断流时,(A)应当组织实施应急调度A.黄河流域管理机构B.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C.黄河流域省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6、(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河流域(B)人民政府应当有序安排滩区居民迁建,严控制向区迁入常住人口,实施难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
A.县级B.省级C.乡级D.市级7、(单选题) 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国家在黄河流域实行(C)A.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B.用水总量控制制度C.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制度D.计划用水管理制度8、(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国家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实行(C)的系统治理A.人工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B.综合治理为主,综合治理与源头治理相结合C.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9、(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国家支持黄河流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以(B)为前提,统筹河道岸线保修复、退耕还湿,建设集防洪、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
天津市河道管理条例(2005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5.03.24•【字号】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2号•【施行日期】1998.01.07•【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天津市河道管理条例(1998年1月7日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3月24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天津市河道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市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河道管理。
河道内的航道,适用国家和本市有关航道管理的规定。
第三条本市对河道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市水利部门是本市河道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市河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河道管理工作,并负责管理行洪河道和城市供水河道(以下称市管河道)。
区、县水利部门是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市管河道以外的河道(以下称区县管河道)。
第五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河道管理工作的领导。
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六条市和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河道管理单位、河道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加强河道管理,执行防洪调度命令和供水计划,维护河道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七条市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将市管河道委托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河道堤防安全和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
第九条对维护河道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河道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河道整治与建设第十条河道的整治与建设,应当服从流域和水系综合治理规划,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畅通。
解译标志【颁布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文号】国务院令第3号【发布日期】1988-06-10【实施日期】1988-06-10【修改变迁】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8修正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
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第三条开发利用江河湖泊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国务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国河道的主管机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是该行政区域的河道主管机关。
第五条国家对河道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大江大河的主要河段,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河段,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边界河道以及国境边界河道,由国家授权的江河流域管理机构实施管理,或者由上述江河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河道主管机关根据流域统一规划实施管理。
其他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市、县的河道主管机关实施管理。
第六条河道划分等级。
河道等级标准由国务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机关以及河道监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河道管理,执行供水计划和防洪调度命令,维护水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中心城市河道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信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2.07•【字号】信政[2006]16号•【施行日期】2006.0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中心城市河道管理办法的通知(信政〔2006〕16号)浉河、平桥区人民政府,羊山新区、南湾管理区、信阳工业城,市政府各部门:《信阳市中心城市河道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二月七日信阳市中心城市河道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汛安全和行洪通畅,改善城市水环境,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河南省<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市规划区域内除浉河外的河道(包括河道沟叉)的整治、利用、保护及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二章河道管理体制第三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河道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合理保护的原则。
河道修建、维护和管理(以下统称河道整治)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中心城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河道整治工作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有计划地进行河道整治,提高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发挥河道的综合功能。
第五条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是市中心城区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各辖区公用事业行政管理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河道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辖城区河道的管理。
各区(管理区)所辖街道办事处按照本办法规定,对所在区域内的河道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其业务接受上级市区河道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市规划区域内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2014年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水共治”专题法律知识学习考核参考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一、是非题1、环保举报热线应当使用“12369”特服电话号码,各地名称统一为“12369”环保举报热线。
(A)A、对B、错2、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等价有偿原则。
(A)A、对B、错3、受委托的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B)A、对B、错4、水污染物主要有悬浮物、有机物、无机物、放射性物质、热污染和病原体。
(A)A、对B、错5、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国务院给予奖励。
(B)A、对B、错6、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A)A、对B、错7、单位用户应当严格执行用水计划,不得擅自转供水。
(A)A、对B、错8、申请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二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A、对B、错9、直接从江河、湖泊、地下和水工程拦蓄的水域内取水,应当办理取水许可,并按照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
(A)A、对B、错10、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一级保护区内不得设置排污口,二级保护区内可以设置排污口。
(B)A、对B、错11、公众有权查阅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监督检查记录。
(A)A、对B、错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
(B)A、对B、错1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村民可自由使用。
(B)A、对B、错14、在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A)A、对B、错15、只有法律、法规、规章可以设定行政许可收费项目,其他规范性文件不能设定行政许可收费项目。
(B)A、对B、错16、在非常抗旱期,可以实行临时性水价制度,并向社会公告。
(A)A、对B、错17、每年4月1日为浙江省防汛防台日。
(B)A、对B、错18、杭州市委、市政府动员全市上下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浉河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信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7.14•【字号】信政[2005]20号•【施行日期】2005.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浉河管理办法的通知(信政〔2005〕20号)浉河、平桥区人民政府,南湾、上天梯管理区,信阳工业城,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信阳市浉河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七月十四日信阳市浉河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区内浉河的治理、建设和管理工作,依据《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浉河管理是指本市本级城市规划区内浉河的规划、治理、开发、建设、管理和保护。
第三条信阳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浉河河道主管机关,信阳市浉河管理处具体负责城市规划区内浉河的规划、治理、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浉河区、平桥区要把浉河治理开发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必要时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有计划地进行浉河河道、沿岸治理,采取措施,巩固建设成果。
第五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参加浉河治理和维护的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制止损害浉河河道、水质和浉河管理设施的行为。
第六条浉河规划、治理、开发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分期治理、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浉河两岸治理工程用地和可供开发的土地,由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征用,垄断土地市场,然后采用拍卖、有偿划拨等形式,交水利部门或其他单位开发,收益由市政府集中用于浉河治理。
浉河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要服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在浉河规划控制范围内的所有项目建设,在履行基本建设审批手续时,相关审批机关应征求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贵州省河道条例(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11.26•【字号】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1第29号)•【施行日期】2021.12.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贵州省河道条例(2019年1月17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21年11月26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水资源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整治第三章保护与管理第四章河(湖)长制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河道保护与管理,保障防洪安全,防止水质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河道(包括河流、湖泊、岩溶暗河、水库库区、人工水道)的保护、管理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河道管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规划、注重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有效保护河道资源与环境,维护生态功能。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河道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领导,将河道保护与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河道保护与管理有关公共事项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河道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河(湖)长制工作机制,落实河道保护与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推进水资源和水域岸线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维护河道自然生态,提升河道综合功能。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河道管理单位承担所管理河道的保护与管理的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公安、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林业、综合执法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河道保护与管理工作。
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6.30•【字号】黄政办发〔2021〕22号•【施行日期】2021.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黄冈高新区管委会、黄冈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白莲河示范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黄冈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21年6月30日黄冈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鄂政发〔2020〕21号)要求,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结合黄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守底线、优格局、提质量、保安全”的总体思路,以持续改善我市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黄冈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形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精细化环境管理,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1.分类管控,差别准入。
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要求,划定三类环境管控单元,制定黄冈市总体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
2.统筹协调,市县共建。
按照市级统筹、上下联动、区域协同的原则,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黄冈高新区管委会、黄冈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白莲河示范区管委会共同建设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黄冈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解译标志【颁布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文号】国务院令第3号【发布日期】1988-06-10【实施日期】1988-06-10【修改变迁】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8修正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
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第三条开发利用江河湖泊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国务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国河道的主管机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是该行政区域的河道主管机关。
第五条国家对河道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大江大河的主要河段,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河段,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边界河道以及国境边界河道,由国家授权的江河流域管理机构实施管理,或者由上述江河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河道主管机关根据流域统一规划实施管理。
其他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市、县的河道主管机关实施管理。
第六条河道划分等级。
河道等级标准由国务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机关以及河道监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河道管理,执行供水计划和防洪调度命令,维护水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于严禁在河道堤防及公路边种植农作物的
通告
为保障富河河道行洪安全,确保富河大堤安全度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现就在富河大堤及公路路肩区域内禁止种植农作物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堤坝、公路路肩、河道护坡及河道保护范围内取土,毁坏护坡、护岸林木及草皮等。
二、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河道堤防及公路路肩区域内开垦种菜、种粮和种植其它一切农作物。
三、对人为开垦防洪河道堤防用于种菜、种粮及其它农作物的,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四、对已经在河道内、公路路肩种菜、种粮及其它农作物的,务必在2017年5月31日前自行清除,并恢复原貌;逾期不自行清除的,农场将依法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集中清除,一切损失由种植人自行承担。
五、自通告之日起,今后不论在任何时期一律不准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富河大堤及公路路肩区域内种植经济作物和农作物,坚决依法打击。
特此通告
荆头山管理区(农场) 2017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