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5
我国56个民族名称表及分布1.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2.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3.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4.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5.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6.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7.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8.布依族贵州省。
9.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10.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11.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12.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13.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14.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15.哈尼族云南省。
16.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17.傣族云南省。
18.黎族海南省。
19.僳僳族云南省,四川省。
20.佤族云南省。
21.畲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22.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省。
23.拉祜族云南省。
24.水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25.东乡族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6.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
27.景颇族云南省。
28.柯尔克孜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29.土族青海省,甘肃省。
30.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1.仫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32.羌族四川省。
33.布朗族云南省。
34.撒拉族青海省,甘肃省。
35.毛难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36.仡佬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37.锡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38.阿昌族云南省。
39.普米族云南省。
40.塔吉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1.怒族云南省。
42.乌孜别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教学内容:五个民族的基本情况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其中对高山族的介绍是本课需要特别突出的。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高山族是大陆地区对台湾原住民的统称,在文化上与大陆沿海地区民族有共通之处,这就体现了两岸人民的休戚与共、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
知道“原住民”的含义,了解高山族是祖国大陆对台湾原住民的统称,在中国大陆地区也有分布。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区分本课的民族。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总结观点、展示自我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
3.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学会欣赏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尊重其风俗习惯,进而学会尊重和平等对待各民族兄弟姐妹,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基本情况;了解高山族是祖国大陆对台湾原住民的统称,知道在祖国大陆地区也有高山族分布。
2.难点:掌握佤族、畲族、拉祜族族名的正确读法与写法;对原住民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出示写有五个民族名称(汉字)的题板,通过抢答回答正确读音,待掌握熟练后,出示写有五个民族名称(拼音)的题板,抢答。
二.教学过程1.播放视频:甩发舞师问: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吗?舞蹈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师:这是佤族的舞蹈,最明显的特点的甩头发。
你知道佤族居住在哪里吗?有多少人口?主要从事什么生产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民族花园”第一自然段和楷体部分师:佤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省,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
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
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
活动:用酒待客的佤族人。
活动方式:学生三人一组,分两组第一组:扮演主人的学生向两位客人敬酒,敬酒时,主人要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用。
主人敬的酒,客人一定要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诚。
《中华大家庭》教学反思第五课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主要内容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哈尼族善于开肯耕作梯田;民居——蘑菇房。
哈萨克族善于刺绣。
傣族的孔雀舞、泼水节。
彝族的织锦——黎锦;打柴舞。
重点、难点重点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的基本情况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掌握傣族、傈僳族、黎族族名的正确读法和写法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本课将主要让学生了解这五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主要分布地区、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主要风俗习惯等。
难点进一步理解民族文化与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了解傣族的孔雀舞和哈尼族的梯田,进一步理解民族文化(民歌、民族舞蹈和耕种方式等)是各民族与自然环境对话的结果。
拓展知识哈尼族与芦笙傈僳族的服饰;乐器——牛腿琴。
傣族的筒裙。
民族服饰特点第六课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主要内容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佤族甩发舞。
畲族“凤凰装”。
水族善于种植水稻。
重点、难点重点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基本情况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掌握高山族是大陆对台湾原住民的统称,在中国大陆地区也生活有高山族人口,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难点掌握佤族、畲族、拉祜族族名的正确读法与写法是一个难点;对原住民概念的解释是本课的另一个难点。
原住民或土著是指在某地方较早定居的群体。
拓展知识在西南苗族、彝族、佤族中流行的木鼓舞。
一种祭祀的民间舞蹈。
水族的“抢花灯”。
拉祜族的扩扎节。
民族服饰特点。
第七课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主要内容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东乡族善于种植瓜果;开斋节。
纳西族的象形文字——巴东文。
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是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中华大家谱
中华中华是我家,兄弟姐妹可多啦。
五十六族好儿女,都把中国叫妈妈。
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朝鲜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傣族、黎族、哈尼族;傈僳族、哈萨克族;佤族、畲族、高山族;
拉祜族、东乡族、水族、土族、景颇族;
仡佬族、仫佬族、羌族、怒族、达斡尔族;
纳西族、撒拉族、毛南、布朗、柯尔克孜族;锡伯族、阿昌族、保安、裕固、塔吉克族;普米族、德昂族、京族、独龙、塔塔尔族;
珞巴族、门巴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
赫哲族、基诺族、乌兹别克、俄罗斯族。
五十六族亲兄弟,团团圆圆多和气。
中华家谱要牢记,世世代代传下去。
伟大祖国多美丽,我们永远不分离。
拼音对照:
彝(yi二声)侗(dong四声)傣(dai三声)傈僳(li 四声su四声)畲(she一声)拉祜(la一声hu四声)仡佬(ge一声lao三声)仫佬(mu四声lao三声)羌(qiang一声)珞巴(luo四声ba一声)。
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围绕主题实行搜集、整理资料的水平。
重点学习使用网络搜集资料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他们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等。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各民族之间平等、和谐的幸福感,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歌吗?(视频播放歌曲《爱我中华》)2、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3、对,今天我们学习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出示课题)二、学习民族花园,了解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1、佤族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39。
7万,主要从事农业2、畲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省,人口约为71万,主要从事农业等。
3、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等省,中国大陆地区的高山族人约为4461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4、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45.4万,主要从事农业5、水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人口数量约为40.7万,主要从事农业等。
总结资料的形式:各名族的文字(书籍、报纸、杂志……)和非文字(图片、实物、歌舞……)6、学生尝试在图书馆里使用网络查找资料的方法。
三、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民族知识。
1、看着你们个个笑逐颜开的笑脸,听着你们热烈的讨论,老师就知道你们的收获不小,想和大家交流吗?(想)那么老师先考考你们吧。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相关各民族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猜是哪个民族,并说一说所知道的该民族的知识。
)2、除了这些民族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知识。
(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展示)四、总结谈话,激励学生共建和谐、幸福的中华大家庭。
1、同学们!不管我们身穿哪种颜色哪种款式的衣服,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哪个角落,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祖国永远都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万岁!中华大家庭永远和谐、幸福。
五十六个名族小知识五十六个民族知识介绍。
有首歌唱得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我们国家的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知识。
接下来就由小编带大家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知识介绍的相关内容。
五十六个民族知识介绍11、汉族:汉族,全称大汉民族。
原名华夏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2、壮族: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的先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
3、苗族: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4、土家族: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贵州省以及四川省(属于重庆市)。
5、彝族: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6、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7、藏族:藏族是汉语的称谓。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
8、满族: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以河北省北部最多,其次是辽宁省。
9、维吾尔族:“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
10、回族: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
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
11、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12、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13、瑶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
14、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
15、佤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
16、水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
17、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
18、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
第六课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王舍人中心小学任海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7页教材分析:教材具体介绍了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五个民族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这五个民族的基本特征,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课文内容共分三个板块:民族花园、探究与体验和实践园地。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其它学科的学习或日常生活中的积累,能大体了解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这五个民族的主要风俗。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知道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分布特点。
2、知道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基本特征与风俗习惯等。
3、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4、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游戏、探究、采访、讨论、讲授等活动,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将重点知识与问题分析清晰,掌握牢固。
教学重点:知道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知道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基本特征与风俗习惯等。
教学准备:师:各民族的资料,挂图,课件。
生: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五个民族分布的地方及风俗习惯等。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民族花园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知道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分布特点。
2、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的有关知识。
2、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有关知识。
二、民族花园1、佤族佤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人口数量有多少?学生自读课本第一自然,指名回答。
生: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39.7万。
主要从事农业。
你对佤族还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
2、畲族畲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人口数量有多少?学生自读课本第二自然,指名回答。
生:畲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省,人口数量约为71万。
主要从事农业,除了种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
第六课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王舍人中心小学任海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7页
教材分析:
教材具体介绍了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五个民族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这五个民族的基本特征,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课文内容共分三个板块:民族花园、探究与体验和实践园地。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其它学科的学习或日常生活中的积累,能大体了解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这五个民族的主要风俗。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知道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分布特点。
2、知道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基本特征与风俗习惯等。
3、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4、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游戏、探究、采访、讨论、讲授等活动,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将重点知识与问题分析清晰,掌握牢固。
教学重点:知道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知道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基本特征与风俗习惯等。
教学准备:
师:各民族的资料,挂图,课件。
生: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五个民族分布的地方及风俗习惯等。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民族花园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知道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分布特点。
2、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的有关知识。
2、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有关知识。
二、民族花园
1、佤族
佤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人口数量有多少?
学生自读课本第一自然,指名回答。
生: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39.7万。
主要从事农业。
你对佤族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
2、畲族
畲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人口数量有多少?
学生自读课本第二自然,指名回答。
生:畲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省,人口数量约为71万。
主要从事农业,除了种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
你对畲族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
3、高山族
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人口数量有多少?
学生自读课本第33页第一自然,指名回答。
生: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等省,中国大陆地区的高山族人口数量为4461,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你对高山族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
4、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人口数量有多少?
学生自读课本第33页第二自然,指名回答。
生: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45.4万。
主要从事农业。
你对拉祜族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
5、水族
水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人口数量有多少?
学生自读课本第34页第一自然,指名回答。
生:水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人口数量约为40.7万,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尤其是糯稻。
你对水族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
三、阅读与思考
1、读一读
学生自读第34页“读一读”的内容。
2、想一想
(1)制作木鼓时,为什么要将内部凿空呢?
学生交流。
(2)你知道的鼓舞有哪些?把它们列在下面。
学生交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甩发舞、凤凰装、丰年祭、扩扎节、端节
第二课时探究与体验
教学内容:探究与体验
教学目标:
1、知道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基本特征与风俗习惯等。
2、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游戏、探究、采访、讨论、讲授等活动,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教学过程:
一、我问你答
1、游戏规则
教师讲解。
首先,将本班同学分为甲、乙两个小组,对面而坐,其中一组发问,;另一组作答,然后调换问答顺序。
所问内容均须与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这五个民族有关。
答对的小组记1分,答错的小组不计分,最终看看两组的总分高低,来判断民族知识掌握的多少。
2、学生分组游戏。
二、看一看
同学们,看看下列图片,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几个民族吧。
学生观察第36页上的图片,进一步了解这几个民族的特色,然后全班交流。
四、认一认
认一认邮票上的民族有什么特点?
学生学生观察第36、37页上的邮票,然后全班交流。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第三课时实践园地
教学内容:实践园地
教学目标:
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游戏、探究、采访、讨论、讲授等活动,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教学过程:
我的画图板
1、导语。
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有关知识。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2、教师播放图片,学生欣赏。
教师讲解:这些都是具有以上五个民族特色的图画,有民族住所、民族服饰、民族乐器等。
3、看后学生交流感受。
4、小结,布置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翻阅一些民族画报,结合所学知识和父母的帮助,在下边的画图板上画一幅具有以上五个民族特色的图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