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桂林山水
- 格式:docx
- 大小:21.92 KB
- 文档页数:5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的生字词一、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1.人教版《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现代作家陈淼于1962年创作的一篇游记散文。
文章以丰富多变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幅景色奇异、色彩绚丽的山水画,抒拨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2.部编版《乡下人家》《乡下人家》作者是陈醉云 ,现代小说家、诗人。
曾任台湾地区中央大学教授。
《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一共7个自然段,前6个自然段写景,后一个自然段抒情,描绘了乡下独特、迷人的风景。
细细阅读后,可以发现,前面6个自然段中, 1、2两个自然段描写。
文章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二、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1.人教版《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
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
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是按空间顺序写的。
表达了作者叶圣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2.部编版《天窗》茅盾,汉族,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关于童年生活的一篇小文章。
作者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利用丰富的想象,把天窗下的孩子描写得活灵活现。
全文结构清楚,充满童真童趣,可以说,小小的天窗是那么神奇,它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了乡下孩子的心灵,又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dì2课kè 桂ɡuì林lín 山shān 水shuǐ人rén 们men 都dōu 说shuō:“桂ɡuì林lín 山shān 水shuǐ甲jiǎ天tiān 下xià。
”我wǒ们men 乘chénɡ着zhe 木mù船chuán ,荡dànɡ漾yànɡ在zài 漓lí江jiānɡ上shànɡ,来lái 观ɡuān 赏shǎnɡ桂ɡuì林lín 的de 山shān 水shuǐ。
我wǒ看kàn 见jiàn 过ɡuò波bō澜lán 壮zhuànɡ阔kuò的de 大dà海hǎi ,玩wán 赏shǎnɡ过ɡuò水shuǐ平pínɡ如rú镜jìnɡ的de 西xī湖hú,却què从cónɡ没méi 看kàn 见jiàn 过ɡuò漓lí江jiānɡ这zhè样yànɡ的de 水shuǐ。
漓lí江jiānɡ的de 水shuǐ真zhēn 静jìnɡ啊ɑ,静jìnɡ得de 让rànɡ你nǐ感ɡǎn 觉jué不bù到dào 它tā在zài 流liú动dònɡ;漓lí江jiānɡ的de 水shuǐ真zhēn 清qīnɡ啊ɑ,清qīnɡ得de 可kě以yǐ看kàn 见jiàn 江jiānɡ底de 的de 沙shā石shí;漓lí江jiānɡ的de 水shuǐ真zhēn 绿lǜ啊ɑ,绿lǜ得de 仿fǎnɡ佛fú那nà是shì一yī块kuài 无wú瑕xiá的de 翡fěi 翠cuì。
桂林山水课文及原文
桂林山水以其秀美奇特而闻名于世。
其美景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还
被列为全球文化遗产。
以下是桂林山水的经典课文及原文。
课文
第一段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阳朔山水之美,在于山清水秀,奇特优美;桂林山水之胜,盛在石林奇峰、钟灵毓秀。
第二段
阳朔的漓江、淇村、螺蛳山、月亮山、金水河都是旅游胜地;桂林的七星岩、
象山、杉湖、桂林抗战纪念塔也是名胜古迹。
第三段
桂林山水秀丽,岭南鱼米之乡,特色美食如糯米鸭、桂林米粉更是享誉全国。
原文
第一段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山水之美,甲于世界。
阳朔山水之胜,在
山清水秀,如醉如痴,奇峰、翠峦、峨岫,玲珑秀丽;桂林山水之胜,盛于石林奇峰、钟灵毓秀,景与城生,秀丽且庄重。
第二段
阳朔山青水秀,漓江、淇村、螺蛳峰、月亮岛、金水河,不同的风景美如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七星岩,象山、杉湖、桂林抗战纪念塔等古迹和名胜景点,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第三段
桂林山水秀丽,岭南鱼米之乡,特色美食如糯米鸭、桂林米粉,依靠当地独特
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底蕴,让每一个品尝的人都无法忘怀。
第dì2课kè 桂ɡuì林lín 山shān 水shuǐ 人rén 们men 都dōu 说shuō:“桂ɡuì林lín 山shān 水shuǐ甲jiǎ天tiān 下xià。
”我wǒ们men 乘chén ɡ着zhe 木mù船chuán ,荡dànɡ漾yànɡ在zài 漓lí江jiānɡ上shànɡ,来lái 观ɡuān 赏shǎnɡ桂ɡuì林lín 的de 山shān 水shuǐ。
我wǒ看kàn 见jiàn 过ɡuò波bō澜lán 壮zhuànɡ阔kuò的de 大dà海hǎi ,玩wán 赏shǎnɡ过ɡuò水shuǐ平pínɡ如rú镜jìnɡ的de 西xī湖hú,却què从cón ɡ没méi 看kàn 见jiàn 过ɡuò漓lí江jiānɡ这zhè样yàn ɡ的de 水shuǐ。
漓lí江jiānɡ的de 水shuǐ真zhēn 静jìn ɡ啊ɑ,静jìn ɡ得de 让ràn ɡ你nǐ感ɡǎn 觉jué不bù到dào 它tā在zài 流liú动dòn ɡ;漓lí江jiānɡ的de 水shuǐ真zhēn 清qīnɡ啊ɑ,清qīnɡ得de 可kě以yǐ看kàn 见jiàn 江jiānɡ底de 的de 沙shā石shí;漓lí江jiānɡ的de 水shuǐ真zhēn 绿lǜ啊ɑ,绿lǜ得de 仿fǎnɡ佛fú那nà是shì一yī块kuài 无wú瑕xiá的de 翡fěi 翠cuì。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到7课词语《桂林山水》课文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如镜的西湖,却从未见过像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很静,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澈,你可以看到河底的沙子。
漓江的水真的很绿,就像一块无瑕的绿宝石。
桨激发的微波铺展出一连串的水线,让你感觉船在前进,岸在后退。
我登过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如火的香山,却没见过桂林周边的山。
桂林的山真的很奇怪。
它们拔地而起,互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状万千。
桂林的山真的很美,像绿色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直抵倒影的水面;桂林的山真的很危险。
险峰耸立,岩石嶙峋。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到7课词语 2一、风景特点篇1、桂林山水——奇秀险、静清绿2、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3、七月的天山——奇妙无比、引人入胜4、大海——波澜壮阔5、西湖——水平如镜6、泰山——峰峦雄伟7、香山——红叶似火8、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9、乡村生活—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无拘无束10、乡下风景——独特迷人、优美恬静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1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 人好像在画卷中游览观赏一样。
二、人物特点篇1、父亲(中彩那天)——诚实,讲信用2、父亲(万年牢)——认真、实在、正直3、哈默——自爱自尊自强、有骨气4、小夜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5、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游泳本领高6、一个中国孩子——热爱和平、憎恨战争7、盲童安静——热爱生活、珍惜生命8、琳达一家——一心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9、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勤劳朴实10、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相信科学、不迷信权威11、罗丹——做事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执著追求12、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画技高超13、父亲(父亲的菜园)——勤劳执著、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4、纪昌——虚心好学、勤学苦练15、飞卫——堪称名师16、扁鹊——医术高超17、蔡桓公——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讳疾忌医18、文成公主——聪明又漂亮19、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为民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20、宙斯——心狠手辣、冷酷无情21、渔夫——从容、镇定、聪明22、魔鬼——凶狠狡猾而又愚蠢三、单元心得体会1.学完第一单元,感觉祖国的风景是如此的奇妙,令人神往。
2. ɡuìlín shān shuǐ2. 桂林山水zuòzhě:chén miǎo作者:陈淼rén men dōu shuō:“ɡuìlín shān shuǐjiǎtiān xià。
”wǒmen chénɡzhe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mùchuán,dànɡyànɡzài líjiānɡshànɡ,lái ɡuān shǎnɡɡuìlín de shān shuǐ。
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wǒkàn jiàn ɡuòbōlán zhuànɡkuòde dàhǎi,wán shǎnɡɡuòshuǐpín ɡrújìnɡ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de xīhú,quècónɡméi kàn jiàn ɡuòlíjiānɡzhèyànɡde shuǐ。
líjiānɡde shuǐ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zhēn jìnɡā,jìnɡde rànɡnǐɡǎn juébúdào tāzài liúdònɡ;líjiānɡde shu ǐ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zhēn qīnɡā,qīnɡde kéyǐkàn jiàn jiānɡdǐde shāshí;líjiānɡde shuǐ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zhēn lǜā,lǜde fǎnɡfúnàshìyíkuài wúxiáde fěi cuì。
桂林山水特点介绍
桂林山水是指漓江、桃花江两条河的景色。
桂林山水的特点是“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1.“山青”:桂林山水的山,主要指两江四湖的“三潭印月”和四个岛屿。
这三个岛以一个中心岛为主体,周围有几十座小岛,像几个巨人托着中心岛,像众星拱月,十分别致。
三潭印月是指三个小岛在湖中的倒影。
这里的倒影使三潭印月更显得神奇壮丽。
2.“水秀”:桂林山水最迷人的地方是漓江和桃花江。
漓江
又称桂江、黔江,它发源于兴安灵渠,流经桂林、阳朔、三江,最后流入广西梧州。
漓江水面宽阔,水面清澈见底,波光粼粼。
漓江两岸的山峰高耸入云,奇峰林立,奇峰百态。
漓江两岸的山,连绵起伏,拔地而起。
这里的山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桂林山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三分水、七分山”之说。
3.“洞奇”:桂林山水还有一个特点是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
灰岩溶洞。
—— 1 —1 —。
2 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图文对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3.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桂林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激发阅读期待
1.播放韩晓的《我想去桂林》。
2.听了这首歌,现在最大的欲望是什么?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3.今天,我们要跟随课文一起去神游桂林山水。
(出示课题:2.桂林山水)
4.欣赏桂林山水。
二、初读感知,读通读顺文章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
(2)想想:桂林山水美在哪里?哪两个自然段总写桂林山水的美?
2.课堂交流
(1)认读生字新词
漓江、波澜壮阔、欣赏、无暇、翡翠、峰峦雄伟、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竹筏
(2)现在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把桂林山水的特点概括出来?(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3)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
这山水怎样完美地形成了天下奇美之画?读第四自然段。
(4)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A画出比喻句,了解“画卷”,文中“画卷”是怎样的?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
B这样的画卷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
(4)了解第1和第4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理清脉落,确定研究内容
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来写桂林山水的?
学生讨论后板书:
山水山水山水
总────→分──—→总
3.小结:这画卷上有山有水,到底有怎样的山?怎样的水?我们下节课通过学习中间两个自然段来细细体会。
四、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
2.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
学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分点把特点突出来;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图文对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3.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桂林山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示
1.听写词语
2.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桂林山水像一幅连绵不绝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这样的水是怎样的水。
二、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悟漓江水的美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要求:(1)想想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你对那个特点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谈谈体会;(2)画出描写水美的句子,反复朗读。
2.交流感悟。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2)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①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②看图片,说说静的感觉。
③朗读指导:漓江的水多静啊,你能把有关句子读一读吗?
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
注意“真静啊”,作者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
“清”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①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②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呢?书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绍,同学们肯定觉得不够形象!想知道漓江的水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吗?出示“水中倒影”的图片。
漓江真可谓是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景色如画。
“绿”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①“无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
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②引导理解: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③感情诵读:读出赞叹之情。
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3.有感情朗读
4.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那么美的段落,不把它背下来,积累下来,太可惜了。
你有什么好办法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种背诵方法,叫“列提纲背诵”。
这段话共三句。
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
试着背诵。
5.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
6.课堂练笔。
作者描写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时,用了三个结构特点相似的分句,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排比句。
你能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说说下面的句子呢?
教室里真静啊,静得__________。
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_____________。
二、课堂交流,体悟桂林山的美
课文二、三段的叙述方法相似,第三段可以学生自学为主。
(1)分小组讨论、自学第三段,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决以下问题。
①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词句。
②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先用名山作比,然后用一排比句写出桂林山的特点。
)
③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a“奇”。
课文从两个方面描写。
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
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
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
“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
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以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b“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c“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
“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④朗读一首描写桂林山的诗,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特点的认识。
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
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飞龙。
有山如军舰,有山似芙蓉。
有山如卧佛,有山似书童。
有山如万马奔驰,有山似牛女相逢。
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农。
有山如将军升帐,有山似左右侍从。
⑤,动手画一画桂林的山都是什么样子?可自由发挥想象,比一比看谁画的最好,找几名同学到黑板演示。
⑥画出这一段中的排比句,读一读。
⑦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部分,学生读后一部分。
⑧指导朗读
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
(⑨启发想象桂林山“奇”“秀”“险”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A.桂林的山“奇”在哪里,当游客看到那些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景象,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B.“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用它来比喻桂林的山?
C.桂林的山“险”表现在哪里?“好像一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是人感觉到的,这里指的是山栽倒下来还是人栽倒下来?
5.小结
刚才同学们仿佛游了漓江的水,又观赏了桂林的山,你们对桂林的山水一定还有总的感受。
所以作者不由感叹: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上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6.朗读全文。
7.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国美丽的河山的一小部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积累文章的好词佳句
附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山水水山山水
(静、清、绿)(奇、秀、险)
总───────→分──────—→总
主备:谢燕云
次备:谢佳文
郑京燕
王思斯
詹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