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各课知识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7
八下生物知识点北师大版第一章细胞和组织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细胞内部包括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器等结构。
2. 组织是细胞的集合组织是由相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可以分为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
植物组织包括表皮组织、维管组织、分生组织等,而动物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等。
3.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组成部分。
不同的细胞器有不同的功能,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产生ATP;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负责合成有机物质等。
4. 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长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分裂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无丝分裂则是直接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第二章遗传和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和基因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单基因遗传规律和自由组合遗传规律,后者揭示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2. 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载体,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3. 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是种群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遗传变化,常见的进化方式包括自然选择、随机漂变和基因突变等。
4. 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分类,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的分类级别。
第三章营养和代谢1. 生物的基本营养物质生物的基本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它们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2.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生物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3. 动物的消化和呼吸动物的消化是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分解吸收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将氧气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导语】学习是把知识、能⼒、思维⽅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的重要⼿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
你的⼀⽣,⽆法离开学习,学习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会听你的召唤,它会帮助你⾛向⼀个⼜⼀个成功。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年级历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供⼤家查阅。
1.⼋年级历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课鸦⽚战争 ⼀、知识结构: 1、时间:1840.6—1842.8 2、侵略者:英国 3、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业品,掠夺廉价的⼯业原料。
4、导⽕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6、影响:见“重点内容提要2” ⼆、重点内容提要: 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⑴时间:1842年 ⑵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 ★⑶内容:①割⾹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岸。
④英商进出⼝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鸦⽚战争的影响:鸦⽚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次鸦⽚战争 ⼀、知识结构: 1、时间:1856.10—1860.10 2、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原因:为进⼀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侵略权益 4、主要罪⾏:⑴英法联军⽕烧圆明园;⑵俄国侵占我国⼤⽚领⼟。
5、结果:签订⼀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重点内容提要: ★1、⽕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他们⼜放⽕焚烧。
★2、俄国侵占我国⼤⽚领⼟:在第⼆战争前后,俄国趁⽕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百五⼗多万平⽅公⾥,详见第8页表格。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⑴1865年,阿古柏率兵⼊侵新疆,⾃⽴为汗。
英俄两国⽀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
⑵左宗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督办新疆军务。
八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八班级英语下册学问点归纳1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重点语法:宾语从句结构:主语 + 谓语动词 + 宾语从句(主语 + 谓语动词 + 宾语/表语)例句:----Im good at English. He says. (改为加宾语从句的复合句)----He says Im good at English.留意:①主句是一般如今时态,宾语从句的时态不受其影响。
例句:He says Im good at English now.He says I was good at mathematics when I was young.②主句是过去时态,宾语从句也要用过去时态。
例句:He said I was good at mathematics when I was young yesterday.He said I was good at English now yesterday.③宾语从句是客观真理时永久用一般如今时态。
例句:Our teacher says 24 hours make a day.Our teacher said the sun gives us so many energy yesterday.④动词原形不能作主语,必需用其 -ing 形式。
例句: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重点短语:direct speech 直接引语reported speech = indirect speech 间接引语first of all = at first 首先pass on 传递be supposed to do sth. 应当做某事be good at = do well in 在某方面做得好in good health 身体健康get over 克服open up 打开care for = take care of = look after 照料;照看not any more = not any longer = no longer 不再have a cold 感冒end-of-year exam 年终考试get nervous 变得紧急forget to do sth. 遗忘做某事(该事未做)forget doing sth. 遗忘做某事(该事已做)its + adj. + [for sb.] + to do sth. 做某事[对某人来说](加形容词)context 上下文Reading Strategy(阅读方法)First read for meaning, not for detail. (首先理解文段的大致意思,不在于文段的详情部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知识点【作家简介】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共产党员,陕西省延安市人。
1937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高中写诗,然后又转写词,后写了戏剧,再写散文。
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
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
主要成就首届鲁迅文学奖《羊想云彩》,陕西省双五文学奖特别奖等。
代表作品《羊想云彩》《安塞腰鼓》等。
【文章主题】作者以激情四溢的笔墨,描写了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激越,以及它所蕴含的蓬勃的生命力。
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出来,力量又带生命奔腾升华,文章赞美了安塞腰鼓,也赞美了黄土高原,赞美了朴实、坚韧的劳动人民,更赞美了一种自由、坦诚、热烈奔放,豪放洒脱,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
【基础知识】一、字词部分亢kàng奋晦huì暗羁绊jī bàn蓦然mò rán 冗杂rǒng zá烧灼shāo zhuó 叹为wéi观止戛jiá然而止大彻chè大悟二、解释部分亢奋kàng:极度兴奋。
恬静tián:安静。
晦暗huì:昏暗。
羁绊jī: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羁,约束。
蓦然mò:突然。
冗杂rǒng:繁杂。
元气淋漓lín lí:指人的生命力旺盛。
战栗:战抖,发抖。
震撼zhèn hàn:震动,摇撼。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jiá:声音突然中止。
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
大彻大悟:完全领悟,完全明白了。
三、文学常识《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是刘成章,陕西延安人。
他的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全文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阶段展开描写。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三种感.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初二语文第6单元知识点湖心亭看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毳cuì衣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更定。
定:完了,结束。
(2)余拿一小船。
拿:撑,划。
(3)雾凇沆砀。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哪能。
更:还。
(5)是金陵人,客此。
客:客居。
(6)及下船。
及:等到。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描写西湖雪后水天一色的景色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点拨:第l句是正面描写,第2句是侧面烘托。
(2)含蓄地表达对故国怀念的句子是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3)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一章生物的繁殖第一节被子植物的生殖1、花的结构花是植物的主要生殖器官,花的结构主要包括:花萼(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
雄蕊包括花药、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
雌蕊和雄蕊合称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关系。
2、传粉开花后,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传粉方式有两种: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3、受精作用:受精是指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
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在受精以后,植物的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柱头和花柱都逐渐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中央细胞发育成胚乳,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
5、植物的果实里含有多少种子,主要由子房里胚珠的数目决定,形成一粒种子需要一个胚珠,需要两个精子,需要一个花粉粒。
一些植物的果实的某些子粒是干瘪的,主要是由于雌蕊没有完全受粉造成的。
6、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生殖过程叫做有性生殖。
绿色开花植物的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有性生殖是一种较高级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是指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是一类比较低级的生殖方式。
7、无性生殖的方式绿色开花植物的无性生殖包括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
这些繁殖方式的优点就是能够保持植株原有的特性,且繁殖速度快。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
嫁接成活关键: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优点:保持接穗的优良品质。
组织培养概念: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体的一部分组织放入特制的培养基中,培育出完整植物体的方法。
优点:(1)培养无病毒植株(2)保持原植物体的优良特点(3)实现植物幼苗的工厂化生产。
8、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并不是对立的的,很多高等植物可以进行有性生殖,也可以进行无性生殖。
但对于高等植物来说,有性生殖仍然是主要的生殖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归纳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课本中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好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的归纳,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 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来的,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4、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问题:适宜扦插的材料,需要怎么样处理才容易成活呢?假设:茎段上方的切口剪成水平的,下方的切口剪成斜向的易成活。
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是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2、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叫完全变态。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3.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壳和卵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八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第一课:生命起源与进化
1. 生命的起源
2. 进化的基本概念
3. 进化的证据
4. 进化的机制
第二课:遗传与变异
1. 遗传的基本概念
2. 遗传的规律
3. 突变与变异
4. 同源性与异源性
第三课:细胞的形态结构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壁与细胞膜
3. 细胞质、细胞器与细胞核
第四课: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代谢
1. 细胞膜的生物学功能
2. 细胞的能量代谢
3. 细胞的物质代谢
第五课:组织
1. 组织的种类与结构
2. 组织的生命活动
3. 组织发生与再生
第六课:植物的生殖
1. 被子植物的生殖结构
2. 被子植物的繁殖方式
3.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第七课: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生长节律和周期
2. 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3. 植物的发育过程和发育调节
第八课: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1. 动物生殖的形式和方式
2. 动物的生殖结构和生殖方式
3. 动物的生殖周期和生殖调节
第九课:动物的神经调节与调节系统
1. 动物的神经细胞和神经传递
2. 动物的神经调节和动物的感觉
3. 动物的调节系统和调节机制
第十课:免疫防御
1. 免疫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
3. 免疫系统的应用与免疫与健康
第十一课:环境与生物
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生态环境
2. 生物的适应性和相互关系
3. 生物的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以上即为八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牢记每个知识点,努力提高自己的生物素养。
八年级政治下册各课知识结构:第一课珍爱生命生命的特点:是神奇的,是珍贵的。
珍爱自己生命的重要性:1、是独特的,只有一次(不可重复),是有限的。
2、拥有健康的生命,是我们学习、工作和享受生活的前提。
珍爱生命认识: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同时又承载着厚重的社会意义。
1、需要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关注生命安全。
如何珍爱生命? 2、当生命安全受到不法侵害时,要依法维权。
3、让生命在有限时间里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让生命变得更加充实。
结论:我们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重要性:关爱他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
关爱他人 1、最基本的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如何关爱他人? 2、当他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
3、在重大灾害面前,勇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1、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呵护好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
(生命安全意识)关注生命安全 2、当生命健康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维护权利意识)3、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不随意践踏自己的生命。
(责任意识)4、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学会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意识)1、学会善待自己。
勤奋学习,掌握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延伸生命价值 2、学会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
3、能够在他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伸出援助之手。
4、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二课磨砺坚强的意志1、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要坚强面对挫折。
为什么需要? 2、坚强的意志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提高独立性和自主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生活。
磨砺坚强的意志 3、坚强的意志生活成功的保证,是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力量源泉。
1、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磨砺意志如何磨砺? 2、需要持之以恒3、在不懈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磨砺意志4、做自己不喜欢做但有意义的事情。
名言警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三课培养高雅情趣表现: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
意义:丰富精神世界,提高审美能力,提高生活品位,提升生命质量。
注意事项: 1、应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特点,培养适合自己的情趣。
高雅情趣 2、尊重他人的情趣。
来源: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源于我们的兴趣和感受。
1、从良好的兴趣爱好开始。
如何培养? 2、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要有乐观上进的精神状态。
4、还要抵制低级趣味。
结论: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陶冶和培养高雅情趣。
生活中的庸俗情趣:吸烟、喝酒、赌博、沉迷于网络游戏等。
实质:是缺乏远大志向和精神空虚的表现。
庸俗情趣危害: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会消磨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变得消沉和颓废,还会使人走向堕落。
1、学会辨别情趣的雅与俗。
2、磨砺坚强意志,提高自控能力。
如何抵制? 3、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知识。
4、养成良好习惯,杜绝不良嗜好。
第四课抵制不良诱惑生活中的不良诱惑:网络游戏;烟、酒;黄、赌、毒和邪教危害:危害身心健康,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诱发违法犯罪。
青少年难以抵制的重要原因: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如何面对?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正确的方法,努力加以摆脱,远离伤害。
抵制不良诱惑 1、培养坚强意志,提高自控能力。
如何抗拒? 2、培养健康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3、参加集体活动,避开不良诱惑。
4、慎重结交朋友,学会委婉说“不”。
第五课远离暴力青少年易受到侵害的原因: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生活经验不足,防范能力有限,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青少年可能会遭受的暴力: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和社会暴力。
远离暴力危害:危害身心健康,影响学习和生活,对健康成长不利。
1、要有防范意识,积极防范。
面对暴力侵害应怎么办? 2、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3、积极寻求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
4、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结论:远离暴力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我们自己。
含义:特指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由同学、学校工作人员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
举例:高年级学生殴打低年级学生;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社会青年抢劫、勒索学生。
校园暴力危害:危害身心健康,影响学习生活,破坏校园秩序,不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认识 1、是侵权行为,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受教育权等。
2、是违纪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国家:加强立法,惩治校园违法犯罪。
1、大力宣传道德和法律,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社会 2、整顿校园周边环境,控制暴力事件的发生。
3、建立和完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如何减少校园暴力?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
学校 2、开展文明、健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加强门岗管理。
1、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积极防范。
自己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3、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第六课拒绝犯罪犯罪的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事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
拒绝犯罪 1、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自律。
如何远离犯罪? 2、树立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坝。
3、学会控制情绪,做事多考虑后果,避免情绪化。
4、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民事违法行为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第七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重要性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
1、权利平等。
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并在行使权利时享受同等待遇。
体现 2、义务平等。
我国公民平等地承担义务,在履行义务时不能有任何特权。
含义:在法律适用方面,所有公民一律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地适用法律,就要反对:1、特权。
2、歧视。
生活中的歧视现象: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就业歧视等歧视认识:任何歧视行为都会损害人们所享有的平等权利,损害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人格尊严,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相违背。
为什么要反对歧视?每个公民都具有独立和平等的人格与尊严,不允许受到任何歧视。
1、任何公民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制裁,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论: 2、法律是社会的天平。
任何人都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
3、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都会受到制裁和惩罚。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认识:生活中处处需要公平;公平是社会生活的度量衡;社会需要公平。
维护公平的意义:维护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吃饭插队;考试作弊;缺斤短两;虚假广告;抄袭作业等。
1、社会需要公平,维护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为什么? 2、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需要公平。
公平树立公平意识? 1、需要我们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遵守相同的行为规则。
如何 2、需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利益,尊重他人的权利。
国家近年来采取的维护公平的措施: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
结论:社会公平的实现,离不开我们的共同努力;社会需要公平,我们要逐步树立公平意识。
维护公平认识:正义并非天赐,需要我们去争取、去维护;借维护正义之名,违反法律,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同样是对正义的践踏。
正义法律与正义的关系:正义是法律的核心;法律体现并维护正义,是正义的化身。
生活中的非正义行为:临危脱逃、见利忘义、欺弱凌善、善恶不分等。
正义对非正义行为的认识:失掉了维护正义的勇气,就是对非正义行为的纵容,会助长不义者的气焰,最终自己也会成为不正义行为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在正义方面,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分清是非,心怀正义,与不良现象作斗争。
未成年人如何与非正义行为做斗争?要善于同非正义行为做斗争;制止非正义行为时,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1、维护正义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
结论: 2、社会正义的实现,离不开你我他的共同努力。
3、我们要树立正义感,自觉抵制非正义的行为。
如何培养正义感?分辨是非,惩恶扬善;奉献爱心,同情弱者;遵守法律。
1、唯有人人都行正义之举,社会才会拥有公平和正义。
启示 2、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信正义必然战胜邪恶,觉不能放弃心中的浩然正气。
公平与正义关系:公平的社会需要正义的支持。
结论:我们要树立公平意识,培养正义感,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第九课寻求法律帮助民事诉讼(财产关系、人身关系)法律手段(诉讼)行政诉讼(具体行政行为)解决纠纷的途径刑事诉讼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行政裁决等寻求法律帮助国家机关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寻求法律帮助法律帮助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一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1、法律是解决矛盾冲突、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结论 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积极运用法律武器,依靠国家机关、有关社会团体和组织,依照法定程序,维护合法权益。
3、我们要学会寻求法律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十课设计人生理想的定义: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体现着我们对人生和未来生活的规划和设计。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追求。
认识 3、理想体现一个人的精神追求。
4、理想不同于空想。
树立正确理想的意义:正确的理想是青春的向导、人生的动力。
设计人生树立理想应注意的问题:(1)要“立长志”,勿“常立志”。
(2)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确立适合自己的理想。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源于现实,又是现实的升华。
理想与现实之间总存在一定的距离。
定义: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设计,为自己设立的奋斗目标。
个人理想庸俗:如果仅仅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满足,就会使我们变得庸俗。
高尚:只有同社会发展方向相符合,同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幸福相一致的个人理想才是崇高的理想。
第十一课搏击人生1、必须有一种不畏困难、愈挫愈奋的气概。
2、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积累。
如何实现人生理想? 3、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分解目标,循序渐进。
4、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搏击人生 5、要“立决立行”,从今天做起。
6、要懂得珍惜时间。
1、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结论 2、理想的实现需要付诸实际行动。
3、我们不要做理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