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

城市地理学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

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a.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b.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是一个“点”;c.

城市本身是一个“面”。

2.城市地理学的四个研究领域: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城市外部空间

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和城市问题。

3.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地理位

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等;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化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研究、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区域的特点、城市的兴衰更新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4、城市问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口、自然、环境关系;

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4.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

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城市现象的各种类型和过程;城市地理学虽然更多的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但是却具有很强的介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边缘学科的特点,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并在与其他学科进一步交叉渗透过程中,朝着一门综合的社会科学的目标发展。

5.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

经济学、城市社会学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特点: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

究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3、注重城市化研究、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与应用

7.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理论研究将进一步加强2、对经

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4、对新领域、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8.“城”:最初是指一种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

侵袭。“市”:最初是商品交易的场所,现代:一级行政建制单元。

“镇”:最初:“镇”和“市”有着严格的区别,“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现代:镇也表示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

9.城镇的本质特征(与乡村的区别):a.产业结构上:非农业活动为

主;b.规模上:较多的人口(密度);c.在景观上: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d.在物质构成上: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e.在职能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乡村亦有差异。

10.不同的城镇定义标准: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埃及、

蒙古);单纯以城镇特征(公共和市政设施)为标准(智利、马耳他);单纯以居民点下限人口数量划分城镇(伊朗、肯尼亚);用居民点的下限人口数量指标和密度指标相结合(瑞典、加拿大);

用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个指标(巴拿马);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个指标(荷兰);取两个以上指标(印度)。

11.三种城市地域:行政地域(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实体地域(区

别于农村地域,具有城市特征的区域,在我国即为城市建成区)和功能地域

12.城市实体地域与城市行政地域的关系:城市行政地域小于城市实

体地域、城市行政地域大于城市实体地域(我国)。

13.都市区:国外最为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

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为基本单元。以美国为例:标准都市区SMA (1949),标准都市统计区SMSA(1959),MSA(1980)。每一个MSA由中心县和外围县两部分组成;中心县简单的说就是中心城市所在的县;外围县必须满足某些大都市带特点和与中心县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等特别标准。确定都市区地域标准的核心是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

14.大都市带:这一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57年首先提出,

它是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2)特点:a.多核心;b.交通走廊;c.密集的交互作用;d.规模特别庞大;e.国家的核心区域;

15.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人口、经济、基础设施。

1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的划分标准):城镇人口:1市

人口:设区市市区人口与不设区市区的街道人口;2镇人口:县及县以上政府所在建制镇镇区居委会人口与其他建

制镇镇区居委会人口。(设区市的市区人口+ 不设区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

17.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

提:粮食剩余、农业劳动力剩余。

18.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分工(农牧

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第二次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第三次分工(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规模扩大。

19.城市起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中国华

北平原,中美,安第斯山中部,尼日利亚西南部。

20.区域自然地理条件:1、纬度与城市分布(大城市在中纬度范围内

向低纬方向缓慢移动)2、气候区与城市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少,湿润半湿润地区城市多)3、地形与城市分布(1)我国三级地形阶梯与城市分布;(2)我国不同地形类型与城市;(3)地形对城市分布影响很大(按地形分类的城市)。

21.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

22.大、中、小位置: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如上海,南北海岸线

的中点及长江的出口处,长江三角中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

黄浦江和吴淞江相汇(小位置)。

23.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

位置关系来区分的;如太原、贵阳作为各自省份的中心,舟山的沈家门作为邻接渔场。

24.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城市分为三类:1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类别:集镇、城镇、县城)2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形成动因:交通地理位置,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3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25.、三类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相互关系(p46)图

26.城市化较为认同的说法: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原

因:1)该定义包含了人口集中或迁移过程中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2)可以采用比较简单易行、有一定可比性的指标。2、不同意见:城市化除了包括人口转换和集中的过程外,应该还包含其它过程,各个学科给予了不同的解释:1)人类学: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乡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2)经济学:城市化是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3)地理学:主

要研究地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其研究具有综合性。27.城市化至少应该有4个含义:a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b. 全

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c. 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d. 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28.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城市

化Ⅰ: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Ⅱ: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29.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正统城市化: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

动的地域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两者协调发展。2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活动的地域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3逆城市化: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第三种类型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形:①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②由于交通信息发达,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

30.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1、推拉因模式(伯格,经济原因),

观点:人口迁移是原住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拉力:就业机会、较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好的文化和教育机会等;推力:农业生产率提高、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环境恶化、受教育机会和发展前途受限等。

31.舒尔茨和托达罗的行为决策理论,观点:迁移行为是人的一种经

济投资决策行为,必将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当预期收益较大时,迁移行为就会发生;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较好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现象)。

32.我国学者的观点,大多支持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推-拉模式;农

村人口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动的独特性原因分析(老龄化、低级劳动力市场)。

33.城市化的类型:1(1)向心型城市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

及脑力劳动机关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主要部门有:1)决策部门;2)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直接交流的部门(文化、体育、娱乐);

3)需要以稠密人流作为经营对象的部门(商场、饭店等)。(2)离心型城市化:城市设施和部门由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主要部门有:需要宽敞用地(大型企业、自来水厂);防止灾害和污染(煤气厂、垃圾处理厂);需要安静环境(精神病医院、传染病院);

具有特殊使命(兵营、监狱、火葬场等)。2、外延型城市化(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的向外推进。(最为普遍))与飞地型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大城市解决城

市病))3、景观型城市化(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也称直接城市化,特点:人口和城市土地利用密度大)与职能型城市化(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也称间接城市化。特点:大片自然景观,人口和建筑密度低,生活水平高)4、积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发展中国家))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产生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34.城镇化的指标和测度,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要

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1、主要指标法1)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指标2)人口比例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优点:能较好地说明城市化的丰富内涵;资料获取相对容易。4)局限性:a.城镇定义的不同影响测算结果;b.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亦影响测算结果;c.只反映人口特征,不反映城市化的其它性质;d.只反映相对规模,不反映总体规模。 e.土地利用状况指标:从土地性质和地域范围上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主要统计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f.土地利用指标的优缺点:更为准确;数据统计困难;发展前景看好。2、

复合指标法1)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化的进展水平;2)例如: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等;

3)指标多必然与具体地域结合紧,针对性强,通用性差。

35.城市化近域推进的动力: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工业的扩张、住

宅的扩散。

36.城市化是一个包括: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等阶

段的连续演变过程;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是全球公认的城市发展阶段理论;主要观点:一个国家可以分为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两部分,都市区又分为首位城市体系和一般城市体系;4、城市演变过程的5个时期和6个阶段。(1)阶段一:流失中的集中(特点:大城市体系发展迅速,首位度上升。中、小城市体系吸引人口的能力较弱。中心市吸引部分周围郊区和农村地区迁出的人口外,还有人口流失迁往大城市。)(2)阶段二:绝对集中(特点:工业化遍及大多数城市,吸引了大批劳动力,乡村人口继续大量减少,城市化水平增加迅速,各都市区的人口规模都在绝对增加,人口主要向中心市集中。)(3)阶段三:相对集中(特点: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都市区人口增长迅速,但中心市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仍是向心集聚的过程。)(4)阶段四:相对分散(特点:都市区人口继续膨胀,中心市人口尽管仍有增长,但郊区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中心市,中心市在整个都市区人口中的比重开始下降,首位城市体系人口向一般城市体系流动。)

(5)阶段五:绝对分散(特点:都市区人口流动方向发生逆转,即在都市区人口继续增长的过程中,中心市的离心分散力量超过了向心集聚力量,人口从中心向郊区迁移,绝对量下降,郊区人口低速增长。)(6)阶段六:流失中的分散(特点:大都市区的中心市人口大量外迁,除部分被周围郊区吸收,另一部分则向非都市区扩;大都市区人口总量下降。小的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大都市区人口的增长。)

37.5、霍尔模型总结:1)前三个阶段:中心市人口高速增长,城市

发展以向心集聚为主,为城市化阶段;2)第四阶段:中心市人口增长速度低于郊区,是离心扩散的初始阶段,郊区化的前兆;3)第五阶段:中心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向郊区迁移,为典型的郊区化阶段;4)第六阶段:人口流向非都市区,为逆城市化。38.郊区化的概念(存在争议)广义的郊区化:城市化的一部分。市中

心和建成区的住宅、工场、学校、办公楼等城市设施外迁,农地转化成城市景观;狭义的郊区化:中心市的人口和城市功能外迁,并导致中心市的停滞或者衰退。(发达国家较为普遍,特别是美国)

2、现代发达国家郊区化的原因(各国有差异)1)系列“城市病”;

2)生活水平提高,追求独立住宅;3)汽车的普及;4)交通通讯网络设施的现代化等。3、现代发达国家郊区化的过程(各国有差异)1)人口居住郊区化——“卧城”发展阶段(初级阶段);城市病、富有阶层、住房郊迁、市中心上班,2)工商业郊区化——半独立卫星城阶段;廉价土地、企业外迁、商业外迁、生活方

式变化、中产阶级。3)服务业和办公场所郊区化——边缘城市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零售、旅馆、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大规模向郊区扩张,交通通讯和网络技术超速发展以及高级住宅和办公楼郊区化发展。

39.逆城市化1、背景:美国地理学家波恩1976年提出。指西方国家

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新动向,主要特征是人口迁移的方向发生逆转,城市人口开始往郊区或者农村流动。2、逆城市化的理解1)逆城市化是人口从大城市区域向较小城市和城镇的移动;2)“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3)“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3、内城衰退,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及就业的进一步广域扩散,导致传统的工业城市出现内城衰退,主要表现为:1)高失业率及人口外移;2)人均收入水平大幅下降,犯罪率偏高;3)税收锐减,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市政设施破败;

4)废弃地增多,物质性设施老化;5)生活质量及环境质量下降。

4、内城衰退的原因之一:“去工业化”制造业兴盛时代繁荣发

达的许多城市陷入停滞甚至衰退状态,表现为城镇人口下降,乡村人口上升,或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大幅下降,乡村人口迅速增长的“反常”现象,人口“非都市转折”。

40.再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第四个阶段,城市(中心)人口重新

增长的过程;

41.划分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的部分的方法:(一)普查法,通过

发调查表和现场访问获得每个企业和单位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信息,最后折合成职工数,进而得到整个城市的B/N。(优点: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缺点:过程繁琐、工作量大。)(二)残差法(霍伊特)(优点:简单。缺点:主观性较强,精度不高。)(三)区位商法(宏观法)。(优点:可操作性强。缺点:假设的前提有问题:区位商法的假设只有在国家没有外贸出口和全国各城市都有相同的生产率和消费结构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四)正常城市法(瑞典地理学家阿历克山德森)(优点:“正常城市”的思想很有创意。缺点:①K值选取的随意性。选用第5个百分位,这带有较大的主观性;②不同规模的城市同等对待)(五)最小需要量法:城市对各部门的需要有一个最小劳动力比例,这个比例近似于城市本身的需求,超过最小比例部分近似于城市的基本部分;(优点:按城市规模组来确定城市经济的基本部分。缺点:①假如被选择出来作为衡量某一规模组最小需要量的那个城市经济结构恰恰很特殊,不能代表一般状况,那就会影响一大片城市的计算的准确性;②按照厄尔曼等的假设,基本上会得出一个矛盾的结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输出,却没有一个城市需要输入。)

42.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1、人口规模越大,非基本部分的

比例相对增高。大城市内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依存关系密切,城市内的交换量多;城市居民对各种消费和服务的要求高;城市需要建立较为齐全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和设施。2、专

业化程度高的城市B/N大。3、离大城市近的中小城镇其B/N 大,可以从母城取得本身需要的大量服务,非基本部分就可能较小。4、老城市B/N小,新城市B/N大,老城市已经完善和健全了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体系,新城市则可能还来不及完善内部的服务系统。5、随时间发展历史,穆尔的分析也表明,1940-1970年期间城市总的最小需要量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大城市尤为明显,中等城市次之。6、城市人口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对城市经济的基本/非基本结构也有影响。43.(理解,大题)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城

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基本部分的发展。2、城市发展过程即为基本和非基本活动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1)城市基本活动发展导致收入增加;(2)收入的一部分导致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3)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入;(4)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3、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中的“乘数效应”(1)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人和职工的增加。(2)乘数效应的推导过程略。

44.城市职能的概念:(1)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和所

承担的分工。(2)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由基本、非基本两部分组成,它们常常互相交织在一起,但主动和主导的因素

是前者。(3)城市职能概念的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45.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

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46.城市职能分类方法按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5种:一般描述方法、

统计描述、统计分析法、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多变量分析法

47.城市规模分布理论的方法:1. 城市首位律(杰斐逊。首位城市:

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2. 城市金字塔。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数量越少。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即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3、位序—规模法则(思路: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48.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分为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两种基本类

型,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属于过渡类型。

49.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利弊讨论,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的好坏

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弊端,①首位分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一种寄生作用;②首位分布导致资源的低效利用;③首位分布代表了一种超国家的倾向,不利于全国动员,因此对经济增长有害;

④首位分布反映了许多社会方面的不平等。好处:①有利于知识

的更加专门化和思想的广泛交流;②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首位城市是革新的源地,比乡村地区更能吸引投资。

50.相互作用的分类海格特分类(1972年):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移

动为特征;(对流)第二类:指各种各样的交易过程,其特点表现为货币流;(传导)第三类:指信息的流动和创新(新思维、新技术)的扩散等。(辐射)。相互作用主要借助交通通讯设施媒介实现。

51.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厄尔曼(1956年)提出:互补性;中介机

会:节省运输费用,影响运输;可运输性;伴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条件也会发生变化,货币流和信息流的地位日益重要。

52.空间扩散是和空间相互作用既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一个概

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1)传染扩散: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渐进的、连续的扩散过程。同传染病的接触传播类似;扩散随距离增大逐渐被削弱。(2)等级扩散:现象扩散不由地理距离控制,而与社会等级、城市规模等级等起明显作用的一种扩散过程。原因:与某些新事物在最初被接受时具有较高的“门槛”有关,从而妨碍了他们的迅速扩散;一般地说,等级扩散只产生与人文现象扩散的场合,自然现象的扩散不采取这种方式;(3)重新区位扩散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但接受者发生空间位移。

53.中心地: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

货物和服务的地方:城市、城镇。

54.中心货物与服务:分别指在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

亦可称为中心地职能

55.中心地等级(1)较高级别的中心地生产较高级别的中心货物或提

供较高级别的服务;(高档轿车)(2)大多数中心地,每一种中心货物或服务一般要由一家以上的企事业单位承担,每个担负一种中心地职能的单位,称为一个职能单位;(3)也可能由一家单位提供多种中心货物或服务的,从而包括了几个职能单位。例如: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等;(4)根据中心地所执行职能的数量,也就可以把中心地划分成高低不同的等级。

56.中心性:中心地所起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克里斯塔勒用城镇

的电话门数(而不是人口)作为衡量中心性的主要指标。

57.服务范围和需求门槛。服务范围: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

货物或服务的最远距离;需求门槛:维持某一级中心地存在所必需的最小腹地称之为需求门槛距离,即最低必需销售距离。

58.服务范围上下限之间存在三种关系:a.门槛距离大于最大销售距

离:货物不可能以正常方式提供;b.门槛距离等于最大销售距离:货物正好能得到利润; c.门槛距离小于最大销售距离:得到超额利润。需求门槛、销售距离、利润之间的关系

59.城镇体系: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

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特点: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道路)和联系流(人口流、资金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等级性或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大小可

以分为许多等级,这就要求在制定某一级城镇体系规划时必须考虑上下级之间的联系。3、动态性: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这要求城镇体系规划要不断的修正、补充。

60.怎样编制城镇体系规划(一)规划工作准备阶段(二)实地调查,

收集资料和访问座谈阶段(三)调查内容的分析研究阶段(四)规划方案的构思阶段(五)与当地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和编制规划图件阶段(六)组织专家评审和上报审批阶段。

61.城乡用地:市(县)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等,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等。

62.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

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

63.城市建设用地共分为8大类: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

务用地(A)、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工业用地(M)、物流仓储用地(W)、交通设施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

64.用地分类: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

分;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级分类体系。

65.市域内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8中类、17小类;2大类:建设

用地(H)和非建设用地(E)。

66.1.均质性:是指城市用地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

排斥异质的特征。它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并非地域本身所固有的职能特征。

67.2.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

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68.3. CBD:即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中文多翻译为“中心

商务区”。

69.4. CBD特征:高可达性、高地价、高密度、经济性、动态性、提

供集中的高层次服务

70.5. CBD的内部结构:第一圈是零售业集中区,以大型百货商场和

高档购物商店为主,它们围绕着PLVl分布;第二圈是零售服务业,其底层为金融业、高层为办公机构的多层建筑集中区;第三圈以办公机构为主,旅馆也多见;第四圈以商业性较弱的活动为主,如家具店、汽车修理厂、超级商场等需要大面积低价土地的商务活动。

71.1.城市内部的商业结构一般分为三种:多层次商业中心、带状商业

网点(购物街和干道商业带)、专业化商业区。

72.2.邻里: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73.3.社区:是指占据一定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

活共同体。社区人口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共生体,有明显的相互依存关系。

74.4.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

式,以及相同生活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社会区人口之间是社会关系。

75.5.感应:指人们从实际中感觉的以及对整个过程的反应。(人们的

感应过程包括心理学方面的许多内容,如信息的获取、破译、储存、回忆、处理和生理过程等,而行为地理学所注意的是输入和输出结果上的差异)

76.6.环境:指一个人以外的所有能影响感应的部分,可分为四部分从

小到大的顺序:行为环境、感应环境、操作环境和绝对客观环境。

77.7行为:一般是人们对环境作出行动上的反映。包括态度、动机、

信念和期望。

78.8.居民构想图主要由下列五个要素构成:①路径;②界限线或边

沿;③区或区域;④枢纽或节点;⑤标志;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容。 2.城市规划 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 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 4.城镇体系研究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 5.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 6.城市空间结构研究: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教师资格考试新大纲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重点知识梳理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国内: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孟子,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着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著有《孟子》一书。 (3)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始创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 (4)战国末年,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5)王充,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著《论衡》。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他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又如“篷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人之善性,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由此类也”。 (6)朱熹,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学子“变化气质”,他制定了《童蒙须知》、《程蒙学须》和《训蒙诗》等,作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 (7)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著《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并提出“学贵履践,经世致用”的理论实践并重的教育学习观点。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篇一: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柴彦威著)笔记几点 前言:这本书,是一本很好地了解城市地理学思想史的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武器。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研究城市地理问题的方法论。在我国,城市地 理学的研究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所以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关于城市 地理学的思想史是舶来品。我所熟悉的时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以 及芝加哥学派,人本主义的城市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我总感觉这样 的思想下提出来的城市模型在我们国家存在吗?理论和我的认识有 一定的出入(也可能是我知道的太少,观察的太少)。 本书,我主要从几个经典的学派整理出笔记,并对一些我感兴趣的 城市地理学方面很出色的大家做了简单的了解。读完此书,还是颇 有感触,“是人创造了城市,还是城市创造了人”,是本可以提高自 身地理素养的书。 关于学派的笔记 (一):经验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就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而言,经验主义方法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 统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观察,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进而得出结论。二是强调归纳与综合。 经验主义来源于17世纪英国人洛克的系统性阐述。洛克主张,人的心志本是空白的表格,后来其经验足迹在上面。经验主义否定了人 拥有与生俱来的观点或不用借由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经验主义者 观点,由感受得到的经验,必须经过适当的归纳或是演绎,才能铸 成知识。经验主义的两个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部分认为,意识的技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冠能是内在的能力,后者认为,意念的内容和整过过程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内部能力,而只能习得而来。 经验主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一是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 模式归纳,例如,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以美国大城市为例,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做出大量描述性分析,将现实的城市 社会空间结构归纳为抽象的空间结构。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 主义研究,其中约翰斯顿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主义研究在城市 地理学中应用为典型案例。三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经验主义,雅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城市地理学 英文名称:Urba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32(全部为理论课) 学分: 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经济学等 二、课程简介 城市地理学是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课程。 City geograph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the major of City Planning. This curriculum is the science to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city development, city grouping and displaying, and the change rules of city space structure. City geography is a practical and fundamental science. It has the feature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basic theory of city geography can be used not only in city planning, territory management and district planning; it also has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directly. So this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student to study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o carry out planning practi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论构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及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地域运动规律。在系统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全面了解中国城市地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城镇:比镇或镇大,且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称为城镇。 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没有建制的地方,人口不少于1.5万。 2、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3、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外围边缘地区迁移的过程。 再城市化:在逆城市化发展到某一程度后,由于城市更新等措施,城市中心再次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中央区域人口数量回升。 4、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5、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6、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7、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8、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9、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以钢筋混土为主的人造下垫面,有反辐射和热辐射,可使气温增高,因此城市平均气温一般比郊区高0.5-1℃,冬季平均气温高1-2℃,这种现象称城市热岛效应。 10、尘盖:与热岛有关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有大量微小粒子悬浮于城市上空,呈盖子形状,称为尘盖。 11、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12、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13、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14、邻里: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15、社区:一定地域,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6、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17、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18、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19、巨城市:指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城市。 超级城市:指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教育学知识点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综合复习第一章 第一章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 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5、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实践对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6、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试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1、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 12、简述原始形态的教育的共同特征: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3、古代学校教育的共同特征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14、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现代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完善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国家建立公有制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与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终身教育是由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掌心化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15、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①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②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入仓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③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④教育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⑤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增长率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16、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1. 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2.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礼〉〈书〉〈诗〉〈乐〉〈易〉〈春秋〉。3.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17、简述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

武汉大学城市地理学 重点整理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动向,热点内容,新型城镇化) (1)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 (2)主要研究内容:①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④城市问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⑤新方法、新技术和新领域。 第三章 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特殊性: 决定城市职能,规模特殊性 类型: (1)大中小位置(宏观,中观,微观) (2)中心(几何),重心(人口,开发)位置,邻接门户(河口港)位置 (3)城市沿交通线形成的区位类型:河运(早期)铁路,公路,海运,空运 中国城市分布特点: (1)平原,丘陵地区多,山地高原少 (2)集中在亚热带和暖湿带地区 (3)资源指向分布明显(煤,战略资源) (4)交通指向分布为主 中国已经成熟的城市群: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 正在形成态势,哈尔滨,山东半岛,中原,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关中,海峡两岸 武汉地理条件:中部六省唯一副省级城市,辐射力覆盖整个中国版图,经济交通,战略腹地经济来源,京广长江交点,人口容量,粮食水配给,吸纳交融特征,水系划分为三镇,气候降雨,空间分布,地域交通信息。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纬度,降水,蒸发,地形)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2013-02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两个)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三个) 1、名词解释: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城市化地区、城市建成区、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2、举例说明定义城镇的标准有哪些? 3、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有哪些? 4、为何要构建大都市区?构建大都市区的意义何在? 5、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征有哪些? 6、简述世界上最早形成的6个大都市带。 7、简述大都市带的特征。 8、简述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条件。 9、以第四次人口普查为例,谈谈城乡人口划分的标准。 10、评价以市带县的利弊。 11、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些什么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1、名词解释:中心位置、重心位置、城市邻接位置、城市门户位置。 2、简述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力、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3、如何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我国城市根据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5、城市形成的区域经济基础包括哪些? 6、试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7、简述城市地理位置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8、美国拉格教授认为,转运功能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9、从城市产生和发展出发,城市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并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功能、特点和形成动因。 10、绘示意图简要说明伯德(Bird)关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三角模式。 11、如何评价信息革命对世界城市体系的影响?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一、简答题 1、简述城市化的定义及其含义。 2、城市化的两个过程: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分别指什么? 3、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什么? 4、城市化空间地域过程类型可分为哪几种? 5、城乡人口迁移的模式有哪些?并简要说明。 6、简述城市化的主要类型。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pdf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202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单○辨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完整word版)周一星城市地理学整理资料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城市概念及标准。 1.城市的概念。 狭义:只有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地方成为镇(城镇)。市和镇的总称为市镇。 广义:城市代表城镇居民合称。(本书为广义) 2.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城镇标准)。 ①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集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不同于乡村。 ③城镇具有许多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④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 等方面存在差异。 第二节城市地域 1.城市的三种不同概念。 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功能地域概念 ①行政地域:法律规定的,有大于实体地域,有小于实体地域。 ②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可区分城乡。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 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③功能地域:城乡分界模糊后而建立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来适应这种变化。 2.城市建成区,可区分城乡。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 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3.中心地:是城市化地区中一个或几个人口最多的设有建制的地方,人口至少15000人。 4.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划分问题 ①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比实体范围大,包括一定的乡村地域。 ②城市的实体范围已经超出了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或者城市的实体地域包括若干个 城市行政地域。 5.城市功能地域的相关概念。 ①.都市区: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 临近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后确认为标准都市区(MSA),MSA由中心县和外围县组成。确定都市区地域标准的核心是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的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就业机会,人口集中)。 ②大都市带:由许多个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 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特点:(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切的交互作用(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郊区,都市区之间)(4)国家的核心区域 ③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留交 互作用和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与对外口岸之间有便利交通走廊(5)经济发达,城乡联系密切。 ④城市群指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核心,借助

中学教育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

《教育学知识与能力》中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涵义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使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类特有)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继承性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背) 口诀:本能生利西,心中无梦,米夫爱劳动 五、教育的发展历程(背考教师编也是考这些) (1)原始社会: 无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活动中进行,以生活经验为主,教育手段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 (2)古代社会

(2)奴隶社会,我国夏代先出现了学校教育 夏商西周:“痒”“序”“校”(教育机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春秋:官学衰微私学兴起 古印度内容:宗教教育婆罗门教佛教 西方古埃及文士学校内容:文字、书写、执政僧吏为师 古希腊斯巴达内容:军事、政治尚武 雅典:智育、德育、美育文法修辞辩证法崇文教育 (3)封建社会 中国:战国——清末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盛行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唐:科举制。 宋代:《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清代: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中世纪宗教教育:七艺——教会学校;七技——骑士学校 1.产生了学校,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古代教育特征 3.古代教育具有阶级性,封建教育具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表现道统性、专制、刻板、象征性 5.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口诀:(街道板砖相等)(5)近现代教育 1.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2.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6)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背)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单选)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城市地理学复习要点2013.11.

《城市地理学》考查说明及复习要点 考查方式:闭卷,成绩:作业20%,课程论文20%,期末60% 题型: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解释术语;四、简答题;五、论述题。 各章要点: 第一章 城市的概念: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可见,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 总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城市地理学的任务: 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城市政策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研究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城市地理学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是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的进展中汲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则需要以城市地理学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但是,两者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指导与应用关系。 第二章 居民点的概念:是人们为了共同的生活与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它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②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③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④城镇具有上下水、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城市地域概念/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城市化地区/都市区(MA)/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第三章 如何认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 2.私有制和社会阶级矛盾是城市产生的社会基础 3.适宜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城市产生的自然条件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小城镇要紧密得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 分类:有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 有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有的是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1、孔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克己复礼、诲人不倦;四书五经、六艺 2、孟子:(亚圣)最早使用“教育”一词;人性本善:非良知良能;人人平等: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德自觉:强调内省 3、荀子:人性本恶;化性起伪;教人向善 4、道家: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复归本性 5、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オ学校和社会大学。主要内容有:1、“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生活相互联系。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西方教育名家名作: 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夸美细斯:捷克教育家贡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洛克:英国哲学家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二、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含义:1、教育是活动。(思想、观念)2、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 3、教育是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自学活动) 4、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人的活动。(生产活动、娱乐活动) 5、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一培养人。(影响的积极与消极) 6、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与管理、治疗与咨询的区别)教育是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8、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现形式 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一种④有目的、有意识地⑤培养③(影响)人的②社会实践①活动。 狭义的教育一一学校教育 教育的起源与基本形态: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 现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的含义: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的 现代教育公平性的含义:现代教育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均等。 结论:公共性即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含义: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以来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含义: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要面向世界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维持一定数量有利于教育发展,教育可有效调控人口增长(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结构就业结枸地域结构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2)教育改变人口质量,提高

城市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城市的特征﹡属于历史的范畴﹡区域性(●)﹡综合性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P2) ●研究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P2)●主要内容: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地理学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2、在我国,城市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城市地理学归为社会科学. 3、综述,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学科性质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研究方向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区域,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偏重工程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联系★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书上还有这里没空补充p8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3、注重城市化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此题答案不具体,详细请看课件或课本) 一、1920年以前 工业革命、城市发展----聚落地理学----城市区位、城市内部形态 城市地理学成为专门学科之前的阶段,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去研究聚落 二、1920-1950年 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住宅区、中心商业区、工业区----土地利用模式 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中心地等级体系 初步奠定研究重点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三、1950-1970年 1、“数量革命”-克里斯塔勒 2、城市系统与城市空间分析 空间学派兴起和城市地理学独立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四、1970以来年 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的产生和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1、名词解释:

【精选资料】中学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__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____。(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学校教育) 2、教育随着____的产生而产生,随着____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 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____,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____。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____,到____再到____的过程。(学校系统,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4、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____、近代的____。(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5、____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学校教育系统)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____,也就是指________。(正规教育,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____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____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学制)以及____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学制)。(清朝末年,1902,壬寅,1903,癸卯)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____。"提出____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构建学习化社会) 9、____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 10、普通教育主要以____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____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升学,就业) 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____化、职业中学____化的趋势。(职业,普通) 1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3、六艺:________。(礼、乐、射、御、书、数) 14、春秋战国时期____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私学) 15、汉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的"____、____"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6、隋唐以后盛行的____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科举) 17、宋代以后,____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大学》、《中

城市地理学整理57961知识讲解

城市地理学 乾乾乾er哥 第一章:绪论 1.谈谈你对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答: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研究对象)其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五点: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⑤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主要内容) 2.结合我国实际,你认为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认识世界的任务和改造世界的任务。 3.如何理解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与其它相邻学科的学科关系? 答: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综述) 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①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把经济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吸收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反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经济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②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二者相互取长补短,在研究内容上相互融洽,例如:研究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组织。 ③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中吸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以城市地理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 二者联系十分紧密。 ④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二者研究内容相互交叉,城市生态学的“系统”和“平衡”的思想为城市地理所吸收。 4.简述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答: ①1920年以前(萌芽时期):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期间地理学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聚落。城市研究没有独立的理论和方法,深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尤其强调地理位置决定城市的命运。尚未形成有系统的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