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语言训练(上)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言语治疗的训练方法
1 什么是言语治疗
言语治疗也叫语言治疗,是一种精神治疗,通过言语或语言行为来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情绪。
言语治疗主要解决行为、情绪、身体健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语言表达,学习改变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减少剧烈的焦虑和紧张,帮助患者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获得心理上的疗愈效果。
2 言语治疗的训练方法
(1)询问和理解——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治疗师深入了解患者的情况,帮助患者正确理解他们的问题,以及让患者明白他们自己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2)反馈——治疗师会给出对患者反馈,从而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绪问题,从而帮助患者实现自我调整;
(3)表达——让患者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例如:怒气、哀伤、担心等,帮助患者释放他们内心的情绪;
(4)反思——治疗师会鼓励患者反思他们的行为,反思其成因,并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帮助患者重新构建他们的行为模式;
(5)合作——治疗师和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创造合作的气氛,帮助患者建立自信,让心理健康成为可能;
(6)变换——治疗师也可以让患者进行变换和实践,然后根据个人情况,找出有效的改变或者解决办法。
3 训练方法的重要性
上述言语治疗的训练方法实现言语治疗的目的,但并不是一步到位的,治疗师和患者需要在训练过程中一起努力,慢慢发展,只有努力探索个人独特的解决方案,才能获得更好的心理状态。
此外,言语治疗还需要治疗师给出更多更深入的解释和训练方式,以及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以达到患者最终想要达到的心理健康,这才是一次有效治疗的关键。
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1、搔痒法:用手或轻软物体搔儿童的手心、脚心、颈部、掖下等部位,使其发出“咯咯”的笑声,并同时说“好痒"。
2、训练言语机转:做上下唇内敛动作、抿嘴的动作、亲吻的动作。
另外,借助吸管训练儿童的嘴唇动作能力。
可以锻炼孩子用嘴唇抿吸管,用嘴唇包住吸管喝水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吸管、纸、乒乓球等物体联系儿童的呼吸功能。
用吸管吸水,吸乒乓球;用力吹纸,用吸管吹乒乓球等。
儿童语言训练的原则:(一)父母要不断地对儿童说话. 对晚说话儿童说话,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必须假以时日才会慢慢开花结果。
所以父母不要懈怠,平日只要一有时间就不要停止,多和孩子说话,不断地给他们语言刺激,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
跟宝宝一起游戏、拿任何东西给他、请他做任何事、帮他做任何事时,要常常对他说简单的话。
首先叫他的名字“×××”,等他注意的时候再对他说话。
如果儿童常常视线不看人,有时不是不看,而是看的时间非常短暂。
不注意的时候对他说话是没有效果的.但也不用着对较大的孩子,特地把脸靠过去,把他的头转过来向着他说话。
只要在不太远的地方,很自然的喊他的名字,配合当时的情境对他说话即可。
(三)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 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尤其是以儿童感到关心或喜欢的事物做为话题,效果更好。
希望儿童说的话,大人也可以先以儿童的口气说给他听,让他知道这时候他应该怎幺说或回答才好.(四)不必重复练习太多次. 父母为使儿童学会说话,同样的话语叫儿童说五次、十次,有时反而使儿童拒绝说话.比对一般的儿童多说一、二次左右即可,同样的事在同一个地方不要重复两次以上.最好是一段时间之后碰到同样的事情或同样的情况发生时,要再重复的提醒。
不必刻意教学,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下,不断地、自然地对他说话,让儿童了解语言的意义,他们便可以自然会说出话来。
(五)不必矫正发音。
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语言训练方法很多,有的可以由家长完成,有的则要由专业的语言治疗师来进行。
1、构音障碍的训练构音障碍又称运动性构音障碍,指与发声有关的呼吸器官如喉头、口腔、下颌、舌、口唇等功能障碍,所以语言障碍的治疗首先是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训练,具体的训练方法如下:(1)呼吸训练因为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想要说话时,往往由于肌肉紧张而引起发音困难,手足徐动型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表现得最明显,所以放松疗法的目的就是降低与发音有关肌肉的紧张性,消除全身的过度紧张状态,使不随意肌松弛,利于呼吸与发音。
正确控制呼吸之间的气流量是发音的基础,而且控制呼吸又可减轻咽喉肌的紧张性利于发声。
正确的发声和构音,必须靠呼吸做动力,当形成一定的气流压力时,才可以发声,所以傲语言训练前必须先进行呼吸训练,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不能只单独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与理学疗、作业疗共同进行综合训练治疗,患儿全身机能得到改善,呼吸机能也会相应得到改善。
抗重力肌的发育对于呼吸机能有重要的作用。
A.口唇与下颌的运动训练活动发育迟缓患儿下颌活动发育障碍,口唇难以正常地开闭,因而也就无法构音,所以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刺激下颌及口唇四周的肌群,使之收缩而达到口唇闭台的目的。
对智力较好的患儿可以用语言指示做张口、闭口、撅嘴、露齿、咧嘴、圆唇,鼓腮、吮颊、微笑的动作,反复进行,直到熟练为止。
用压舌板刺激当患儿张口不闭合时,可用压舌板伸人患儿口腔内稍加压力,当向外拉压舌板时,患儿则出现闭唇动作,防止压舌板被拉出。
冰块刺激法可用冰块在口唇或口唇周围进行摩擦,用冷刺激促进口唇闭合、张开的连续动作。
B.毛刷法用软毛刷在口唇及口唇周围快速地以每秒5次的速度刺激局部皮肤,也可以起到闭唇的作用。
C.拍打下颌法用手拍打下颌及下颌关节附近的皮肤,可促进口唇闭合。
训练人员一手放在患儿的头部上方,一手放在患儿下颌处,用力帮助患者的下颌动作,促进下领上抬,促进口唇闭合动作。
可用吸管回吸,用奶嘴吸吮,在口中放上食物,都可促进口唇的闭合动作。
言语疗法第一节言语及语言障碍一、语言和言语概念的区别(一) 语言:是指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以字型和语音为要素,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结构为规律组成的体系。
包括口语,书面语和姿势语。
口头语言:理解力、表达力; 书面语言:阅读能力、书写能力; 手势语言:手势、表情、姿势。
(二)言语:是人类运用语言材料和语法规律以表达思想、感情和影响他人的工具。
是语言的主要内容,是指用声音来进行的口语交流,即说话的能力。
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
二、语言形成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一)语言中枢(二)语言形成的三个阶段1、语言感受阶段2、脑内形成阶段3、语言表达阶段(三)完成语言过程的条件1、脑功能正常2、视、听觉功能和发音器官的运动功能正常3、丰富的环境刺激三、语言障碍(一)定义:是指通过口语、书面、手势等形式来表达个人思想、感情、意见的能力出现缺陷,表现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各功能环节单独受损或两个以上环节共同受损。
(二)常见类型1、小儿语言发育迟缓:是指语言发育没有达到发育年龄应有的水平。
常见于:智能发育迟滞、自闭症、构音障碍、脑损伤以及不良的语言环境。
2、失语症:是语言获得后由于脑血管病或颅脑损伤,损害了大脑半球的语言中枢所产生的语言障碍。
如:感觉性失语、运动性失语、传导性失语等。
3、构音障碍:是构音器官疾病或功能障碍及不流畅而造成的构音不清。
①运动性构音障碍: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构音器官运动障碍而导致发音及构音不清。
如:小儿脑瘫。
②器质性构音障碍:构音器官不存在运动障碍,但由于形态异常而产生的构音障碍。
如:腭裂。
③机能性构音障碍:构音器官不存在任何运动障碍和形态异常,但发音存在异常。
预后最好,训练后可治愈。
如:语言环境不利造成的异常发音。
④发声障碍:是由于产生声源和呼吸的喉头调节存在器质或功能性异常。
如:喉癌、喉反神经麻痹等。
⑤口吃:构音和发声不存在异常,但重复前面的单字不能流畅的讲话。
内容预览(1.气息的练习2.舌部练习3.唇部练习4.鼻音练习5.发音练习6.肺活量练习7.口腔外按摩8.语言认知9.语言的组织10.语言的连贯性和流畅性练习11.正音训练)和怎样调整家庭康复的环境。
1.气息的练习:吹羽毛、纸条、乒乓球,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要强调孩子用力吹,而要匀速的有控制的吹气,手拿羽毛匀速吹动让孩子感受气流的动向,每天坚持一次时间不要过长可分多次进行,这样做的结果是为了让孩子在说话的时候有控制的用气。
练习吹气的同时也要练习吸气,吸气不充分也会影响说话的效果。
可采用闻香水练习吸气,也可和孩子做下面的游戏会更好,就是用纸巾的纸撕成窄条,放在鼻子上让孩子吸气吸住纸条,充分吸入空气后用嘴发“p”的音把纸条吹出去。
再就是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安静一会儿,让孩子的呼吸由胸式呼吸转为腹式呼吸,可在孩子的肚子上放个小枕头,让孩子看见枕头的起伏体会腹部的呼吸。
2.舌部练习:运用葡萄干(把一个葡萄干用手拨开撕成小块)粘在嘴巴的四周让孩子用舌尖舔下来,练习舌头的灵活性,用海苔(劈开撕成小块)粘在口腔内的上颚让孩子用舌尖将其舔下来,练习孩子的舌头在口腔做上翘下滑的动作,这个动作很关键,它有利于孩子说话时舌头的灵活。
弹舌出声音,用舌前部弹响。
3.唇部练习:噘嘴唇嘬出声音由慢至快,平唇嘬出声音,用嘴唇发“嘟嘟~”、在胳膊上发“噗噗”、打哇哇等等唇部的练习,每次十分钟。
4.鼻音练习:闭住嘴巴用鼻子发音(在韵母的an/en/ang/eng/ing都要用到鼻音)长、短、快、慢、轻、重,每次三分钟。
5.发音练习:大声张大口发a——、u——长音,游戏:孩子和家长同时伸出大拇指,边伸边发a——缓慢伸出然后和孩子的拇指对上,用力对碰的时候加重发音,可以练习用腹部用力发音。
6.肺活量练习,边跑边发a——i——u——,儿歌:大河马,打喷嚏,张大嘴,a aa、a——ti.《下雨了》哗啦啦,下雨啦,打雨伞,跑回家。
在练习发音时“p,t,h,”都是气音,需要气流的通过,可以在发音时用羽毛或纸条放在嘴前,边发音边感受气流的变化。
言语语言训练(上)第一节语言与语言一、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特有象征,是人类用以思维进行社会交往、智力开发的工具。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语言的基本功能语言的结构特征反应了语言的本质。
二、什么言语通俗地讲,言语就是说话和所说的话,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某种意思的过程。
它是一种个体活动,是个人意志和智力的行为表现。
言语不只是动动嘴唇和舌头,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因为言语交际是一条联结说话人头脑与听话人头脑的许多链条。
三、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言语带有一定的个人因素,语言则是从语言中概括出来的规则体系。
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
语言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从历史的角度看,言语总是产生在语言之前。
由于语言是言语的存在形式,语言存在与言语之中,存在于社会交往之中,两者既有区别又是一个统一体,必须相互依存。
第二节儿童有声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一、儿童有声语言形成和人发展的规律有声语言的形成,主要在人类的婴幼儿时期。
5岁左右,孩子就差不多可以成为有声语言社会的公民。
一般来说,两岁左右的孩子即开始形成语言,四岁左右,基本形成语言。
到了五岁左右,儿童的语言日趋完善,并开始向成人语言发展。
有声语言形成的基本规律是从听到说,理解先于表达。
它要求在生理上学会控制与调节自己的呼吸器官、共鸣器官,精确的协调位于嘴、脸、颈、腹等各个部位相应的五六十块肌肉的运动。
而这种运动都受着储藏在大脑中信息的指挥。
二、儿童有声语言发展的进程0--6个月,是形成语言基础的时期,即形成感受语言的最初能力。
哭叫声是小孩最初的语言形式。
6--12月,幼儿接受性语言率先发展,能把听到的话与相应的动作、事物联系起来,用指点的形式,用对命令句做出反应的形式表现出他理解了某些话,即由仅能辨别声音到开始能辨别和听懂词义。
12--18个月,幼儿开始说话了。
这个时期,他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不断加强,能从画中指出某个事物,认识身体的某个部位,服从简单的命令,听懂简单的句子。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5篇)语言表达力量训练(5篇)语言表达力量训练范文第1篇(1)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
依据课程方案,现在学校低班级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后都有“口语交际”,旨在训练同学的语言表达力量。
老师要充分运用好这个环节的教学,一方面要指导同学完成教科书上的口语交际,培育同学与人沟通的意识、力量和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支配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同学进行训练。
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在围绕这句话来说一句话,循序渐进。
老师可以出示事物,让同学产生的爱好,使他们树立信念,由不说到敢说,从乱说到说好。
(2)注意引导同学回答问题。
低班级同学有一个年龄特征――瞬时记忆。
他们记忆快,遗忘也快。
这就打算了老师在同学回答问题时要多加引导,多给鼓舞,留给同学思维的余地。
多用“别慌,渐渐来”、“再说一遍,老师信任你能说好的”等话语,引导同学大胆、正确的回答问题,适当的时候,还可以把同学的答案加以整理通顺,让同学跟着说一遍。
敬重同学的自尊心,使同学树立起自信念,赐予同学语言表达的机会。
(3)做同学的知心伴侣,擅长发觉“闪光点”。
教育是爱的共鸣,“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浆”。
只有付出真挚的师爱才会有真诚的回报,才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有了情感同学才不怕老师,才会和老师沟通。
而沟通的过程,则是对同学进行语言表达力量训练的一个好机会。
本班有一个同学的性格有些孤僻,不愿与其他同学谈话、嬉戏。
通过观看,我发觉他每天穿戴非常整齐。
课间,我就坐到他身旁,问“是谁给你洗的衣服呀?真洁净!”他低头回答我说:“是妈妈。
”……开头我问一句,他答一句,慢慢地,他肯告知我他家里的一切,我也把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告知了他。
通过长期交谈,我们成了伴侣,他也爱说话了。
有时放学,他还会等我一起回家。
我借此机会,鼓舞他多和其他同学交往。
现在,课堂上他回答问题乐观了;课间,随时都可以看到他和同学嬉戏的身影。
(4)创设交际情景,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生动、逼真的情景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同学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剧烈欲望。
小学语文言语训练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语境中提升言语的智慧,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才能体现语文课程本体特质的价值取向。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言语实践能力的训练。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言语训练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小学语文言语训练方法一、课下,摘录优美词语、民间谚语、广告词等,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1、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写得异常优美,好词佳句很多,在教学中,除了让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知识与能力,还要求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摘录一些佳词佳句,并能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熟记和背诵。
2、引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中收集、摘抄优美词语,可以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使小学生积累佳词佳句。
要求每名小学生都建立摘抄本,保证每位小学生每周至少能读一本书,摘录十句佳词佳句,并能理解其意、灵活运用。
每个月组织一次评比,以奖勤促懒,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谚语、对联、歇后语,还有简短绝妙的广告词、精炼的标语、告示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内容。
要求小学生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积累,使小学生掌握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
二、在课堂教学中,为小学生的口语表达创设情境,贯穿始终1、激发兴趣。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小学生极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让课堂活跃起来,同学兴奋起来,甚至为了不同的观点辩论起来,这才是老师最想看到的。
如何达到这种课堂效果呢?首先,教师应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去亲近他们,使其愿意接近老师,乐意和老师谈心。
师生之间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关系。
其次,教师应理解学生,在教学中给学生多一些表扬与鼓励,少一些批评与惩罚,让学生敢于同老师进行交流,培养他们的表现欲。
除此之外,多给小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语言大师,名人轶事,借助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2、情境创设。
在语文教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语和语言训练(中)第一节韵母的发音要领和发音指导一、发音要领所谓的发音要领主要是发音部位和发音的方法。
发音部位是发言时气流收到阻碍的位置。
发音方法主要是指发音时的如下三点:①阻碍和消除阻碍的方式②声带振动与否③气流呼出的形式或气流的强弱汉语语音的发音要领,主要指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要领。
二、汉语语音中的韵母按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类。
按其开头的元音发音的口型分: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和合口呼“四呼”三、单韵母的发音要领和发音指导1舌位的高低2舌位的前后3圆唇和不圆唇四、复韵母的发音要领和发音指导时嘴唇自然张大,舌放平,舌头中间微隆,声带颤动。
音时嘴唇成圆形,微翘起,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居中,声带颤动。
音时嘴半开,舌位靠后,嘴角向两边展开成扁形,声带颤动。
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音时,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声带颤动复韵母的发音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就形成了复韵母发音的主要特点。
故此复韵母又叫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复韵母有韵头、韵腹和韵尾。
韵腹是每个复韵母必有的,一般由aoe充当,iuv也可以做韵腹,韵头和韵尾在二合元音中不一定都有,如果第一个元音是iuv,则它们是韵头也叫介母,其后跟的是韵腹,没有韵尾。
如果开头的是其他的元音,这个元音就是韵腹,紧接着的元音则是韵尾,没有韵头。
在三合元音中全有,其中间的元音为韵腹。
汉语普通话中复韵母中共有13个,前响复韵母有4个:ai ei ao ou后响复韵母有5个:ia ie ua uo ve中响复韵母有4个:iao iou uai uei1 、复韵母的发音要领:a.复韵母的发音从一个元音快速的过度到另一个元音,其舌位的高低、前后,口腔的开闭,唇形的圆展,都是逐渐变动的,同时气流不中断,所发的要要要音形成一个整体。
言语治疗的方法1、发音器官练习:适用于有构音障碍和失语症者,主要进行舌、唇、腭、声带的运动练习,便发音器官运动准确、灵活、协调。
例如:伸舌、缩舌、卷舌、舌尖砥硬腭、舌尖接触牙齿、舌向两侧摆动和环转;唇开、合(闭口)和圆唇(吹口哨状)等;还有上下齿相碰、咬下唇、鼓胀两颊(鼓腮)、清喉咙、咳嗽、舌砥硬腭滴嗒作响。
2、构音部分练习:适用于构音障碍者,有针对性地教会正确构音部位,矫正错误的构音部位。
例如发舌齿音(d、t)时,言语治疗师可用棉签、压舌板指点患者把舌尖接触在上颌前牙的后面(舌面),气流冲出而发音。
让患者面对镜子,模仿正确构音部位发音。
3、单音刺激:对发言有困难的单音,言语治疗师正确地重复说出该单音,让患者听清并看清其构音方法,模仿发音。
练习时,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4、物名发音练习:适用于忘名症者。
出示实物或图片,令患者注视,并模仿言语治疗师说出的该物名称,反复练习,直至正确为止。
5、读字练习:出示简繁不一的文字单词卡片,引导患者读出该字词的音。
6、朗读练习:由患者自行朗读书写有短句的卡片,进而朗读报纸标题或短篇文章,言语治疗师在旁辅导,作必要的提示及纠正。
7、改善发音方法的辅导:言语治疗师针对患者发音和说话方法上的缺陷,提出矫正方法。
例如:当患者说话速度较快时容易出现构音、韵律、词汇、语法方面的错误,可指导患者放慢速度;当音调、音量和音质的缺陷与发音方法有关时,通过录音对比教学,辅导患者找出最佳音调和音量水平,进行控制性练习;如果语言流畅度、清晰度及准确性与呼吸运用不当有关,可辅导患者改进发音(说话)与呼吸的配合,恰当地利用呼气气流发音,并控制说话词语长短,避免用气不当或气力不足的现象。
8、呼吸锻炼:因患者都存在呼吸方式不正确的现象。
一种是高位呼吸。
即锁骨上或上胸部呼吸。
呼吸短浅,呼出气压高,容易造成喉肌功能亢进;另一种为逆式呼吸,说话气流不向上,而逆行而下,腹部外凸,呼出气压不足,声音低沉,模糊不清。
唐宝儿言语训练材料唐宝儿言语训练材料(一) 一呼吸训练1 运动呼吸训练:下蹲、仰卧起坐各30个,做1个同时数一个数字 ;2 构音器官呼吸训练:鼻子吸气嘴巴呼出气,5个回合;3 器具类呼吸训练:自由吹哨子、卷龙等;4 发声呼吸训练;1)唱音训练:(呼吸:最长声时训练)深呼吸,长长地说韵母/ɑ-----/;深呼吸,短短地说韵母 /ɑ-/连续长长地说韵母/ɑ-----/?/ɑ-----/?/ɑ-----/(?:口形归位、停顿、换气、鼻吸气) 连续短短地说韵母/ɑ-/?/ɑ-/?/ɑ-/ (?:口形归位、不换气)深呼吸,分别长短地交替地说韵母/ɑ-/? /ɑ-----/(?:口形归位、不换气)/i/、/u/…方法同上2)重读训练:(促进呼吸与发声相协调 )深呼吸,说[ɑ-A-ɑ],紧接着用鼻吸气说“阿”(长音),重复数次。
i 、u 、ü方法同上二口部运动训练:1 颌:1) 张合训练:张时持续尽可能长的时间3—10秒; 2) 发韵母音位/ɑ/、/e/、/i/音;(下颌转换) 2 舌、齿:咬齿、咬舌、舌尖抵住上齿龈3 韵母运动:(下颌分级控制;舌位上下)1) 发韵母音位/ɑ?e?i/音;/ i?ɑ?e/音;/e?ɑ?i/ 音2) 发韵母音位/ i?ɑ/、/ɑ? i/三韵律训练:1 发声:(响度)唱音练习深呼吸,分别大声地说韵母/i/、/ɑ/;深呼吸,分别小声地说韵母/i/、 /ɑ/深呼吸,分别大声地、小声地交替说韵母/i/、 /ɑ/2 四声:ā á ǎ à ī í ǐ ìbā bá bǎ bà mā má mǎ mà四音位/d/的治疗1 音位/d/的发音诱导(错误走向是:g ):先诱导孩子咬舌发出接近目标音;再逐渐引导孩子将舌尖上抬抵住上齿龈发出目标音。
2 音位/d/习得训练# 单音节(/音位+单韵母/ 、/音位+复韵母/、 /音位+鼻韵母/)大---d-à-dà 地---d—ì—dì 读—d—ú-- dú; 戴—d—à—dài 刀---d—āo—dāo 多---d—uō--d uō 蛋---d—àn—dàn 灯—d—ēng—dēng 荡—d—àng--dàng # 双音节电话、灯光;电饭煲、打气球鞋带、鸡蛋;火锅店、美工刀;木地板、鸡蛋面。
言语语言训练(上)
第一节语言与语言
一、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特有象征,是人类用以思维进行社会交往、智力开发的工具。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语言的基本功能语言的结构特征反应了语言的本质。
二、什么言语
通俗地讲,言语就是说话和所说的话,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某种意思的过程。
它是一种个体活动,是个人意志和智力的行为表现。
言语不只是动动嘴唇和舌头,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因为言语交际是一条联结说话人头脑与听话人头脑的许多链条。
三、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言语带有一定的个人因素,语言则是从语言中概括出来的规则体系。
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
语言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从历史的角度看,言语总是产生在语言之前。
由于语言是言语的存在形式,语言存在与言语之中,存在于社会交往之中,两者既有区别又是一个统一体,必须相互依存。
第二节儿童有声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一、儿童有声语言形成和人发展的规律
有声语言的形成,主要在人类的婴幼儿时期。
5岁左右,孩子就差不多可以成为有声语言社会的公民。
一般来说,两岁左右的孩子即开始形成语言,四岁左右,基本形成语言。
到了五岁左右,儿童的语言日趋完善,并开始向
成人语言发展。
有声语言形成的基本规律是从听到说,理解先于表达。
它要求在生理上学会控制与调节自己的呼吸器官、共鸣器官,精确的协调位于嘴、脸、颈、腹等各个部位相应的五六十块肌肉的运动。
而这种运动都受着储藏在大脑中信息的指挥。
二、儿童有声语言发展的进程
0--6个月,是形成语言基础的时期,即形成感受语言的最初能力。
哭叫声是小孩最初的语言形式。
6--12月,幼儿接受性语言率先发展,能把听到的话与相应的动作、事物联系起来,用指点的形式,用对命令句做出反应的形式表现出他理解了某些话,即由仅能辨别声音到开始能辨别和听懂词义。
12--18个月,幼儿开始说话了。
这个时期,他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不断加强,能从画中指出某个事物,认识身体的某个部位,服从简单的命令,听懂简单的句子。
“像声词”和“叠词”是具体的泛化特征。
18--24个月,幼儿的小儿语明显减少,词汇量大量增加,可达300个左右;出现大批的词语组合,并多以词序表达语法关系。
2--3岁,儿童在运用语言和词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词汇增加的速度很快,可增加到上一阶段的3倍,即900左右单词
3--4岁,儿童可掌握大约1500个词汇,能听懂大人给他讲的一些道理,爱听故事,经常提问题,与大人交谈。
第三节现代汉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
1、现代汉语的语音没有复辅音,无论在音节的开头或者结尾,都没有两个或者三个辅音连接在一起的现象。
因此音节的结构形式比较整齐,音节的界限比较分明。
2、现代汉语以元音占优势,由复元音构成的音节比较多,乐音成分比例大。
3、现代汉语以元音结尾的音节比较多,辅音出现在音节的开头,除了n和ng两个以外,都不能出现在音节的结尾。
4、现代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由于噪音成分比例小,乐音较多,复音元音相间,音节发音分明响亮。
加上音调的高低变换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形成了汉语乐音性强的特殊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