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1)
- 格式:pdf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2
园林景观自然要素在景观设计中运用探讨【摘要】研究园林景观自然要素表现在共性中寻求不同的个性题材。
适地适景,巧妙地组织与运用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展示出不同地域的设计风格。
园林工程中的景观设计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笔者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提出了景观设计必须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表现特征有着许多的共性,它们并不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在不同的景观内涵中。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要素景观设计自然要素包括水、石、地形、植物等,设计师充分利用这些要素的各自特性与其存在的不同方式,营造影响我们审美的不同视觉氛围。
自然要素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形成了各自的景观特色,自然要素所构成园林景观的自然氛围是现代人的理想景观环境。
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常常展示出城市特有的肌理与脉络。
研究园林景观的自然要素,就是要在共性中寻求不同的个性题材。
近年来,由于景观趋同性与过多的装饰内容,使得城市各自的园林特色与风格不断地减弱,在不同的城市中,常常可以看到相似的景观内容。
目前国内园林景观作品呈现出多元文化的态势,无论是国外设计师的精品,还是国内设计师的杰作;无论是国内设计师的作品趋西化,还是国外设计师在国内的作品趋中化,设计手法与风格呈现出多种类型。
最后能为大家认同的,也能充分体现人们现代审美趋向的,多是体现自然要素特征的设计作品。
一、传统园林中的自然要素1.传统园林中的自然要素,传统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是以体现自然界中自然要素的综合审美内涵来完成作品创作的。
在园林空间中,强调多种形式地体现自然美的特征,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形成‘意’与‘境’的统一。
在充分运用自然要素造景的布局中,形成静态与动态空间布局。
小桥流水,叠石飞瀑,三面荷花,四面垂柳,半潭秋水等,营造出有形或无形的空间性格。
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虫鸣等,这些都是在广博的自然画卷中,经过高度的概括与升华,形成的‘高山流水,鸟语花香、的佳境’这些对自然景观的浓缩与创造,恰恰是‘人化的自然’,它融会了创作者的个人情趣,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文人山水园’的精华。
全国园林景观设计师考试景观设计原理必备知识点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创造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环境。
在全国园林景观设计师考试中,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必备知识点。
一、景观设计中的自然要素1.植物选择与配置:在景观设计中,植物作为主要的景观要素,是创造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
设计师需要了解不同植物的特性、生长环境要求以及它们在景观中的应用效果,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种类,以达到景观设计的目标。
2.地形与水体:地形和水体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自然要素,也是创造景观特色和氛围的关键因素。
设计师应该运用地形地貌的特点,巧妙地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同时合理规划和设计水体,使其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为人们提供愉悦的观赏和休闲空间。
二、景观设计中的人文要素1.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空间的布局与规划。
设计师需要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如休闲区、游憩区、交流区等,并设计合适的通路和连通性,使整个景观空间具有流线性和可达性,方便人们在其中活动和游玩。
2.文化意蕴:景观设计应该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体现地域特色和历史背景。
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历史和传统,将其与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富有文化底蕴的景观空间,让人们在欣赏景色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三、景观设计中的艺术要素1.色彩运用:色彩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段之一。
设计师需要熟悉色彩的搭配原则和使用效果,运用不同色彩来表达景观的特点和意境,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2.材料选择与处理:景观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处理将直接影响到景观的观赏效果和使用寿命。
设计师应该根据景观的特点和功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同时在材料的使用和处理上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四、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1.环境保护: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环境保护,遵循生态原则和保护自然资源的理念。
设计师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提升整体生态品质。
浅析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要素的应用【摘要】风景园林建筑具有观景和点景的双重功能,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欣赏风景的场所,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景观,融于风景环境中成为被欣赏的对象。
地形、水体、植物是基本的自然景观要素,它们同风景园林建筑的营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风景园林建筑从形成之初就应从各个方面将这些自然景观要素纳入到建筑空间当中。
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地形、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要素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形;植物;水体;园林建筑设计引言风景环境中的自然景观要素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构成场所特征的重要因素。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素体现在:地形是依托和根本,水体最具可塑性和表现力,植物是活力和生命的体现。
因此,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如何更好地分析、解读自然景观要素是实现建筑与环境良好对话的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也有“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念,崇尚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1、地形地形在《辞海》中的地理学解释为“地貌”,地形限定了风景园林建筑的生成形式,如穴居建筑、台阶建筑、覆土建筑等。
不同的地形对风景园林建筑的布局、功能及体量影响非常明显,是连接风景环境中所有要素的主线。
1.1 风景园林建筑布局及体形设计受地形的影响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建筑多追求体量尺度上的“宜小不宜大,宜藏不宜露”,使得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这正是对待自然的谦和设计态度,即通过对建筑布局、体量的控制,尊重原有地形,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适应性设计。
另外,传统建筑常借助廊的连接顺应地势而建,与地形和谐共处。
风景园林建筑应具有合宜的尺度、体量,并利用地形、地势、地貌及周围环境考虑建筑布局,灵活组织建筑内部空间的竖向关系,利用地形减小建筑的体量所产生的压抑感,保持与自然的平衡。
如筑台、错层、跌落、架空等形式;还可将建筑物的长轴沿等高线布置、采取水平延展的体量或者连续的界面处理;可巧妙运用踏步、平台等形式,通过与地形的有机结合,形成尺度宜人、具有领域感的环境,使建筑生长于此地并成为地域性景观。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自然要素: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园林景观的基础,包括山脉、丘陵、水体、平原等地形特征。
地势的高低起伏、平坦或倾斜的程度对园林景观的营造和布局有重要影响。
2.气候环境:气候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自然要素。
如气温、湿度、降水量等对植物的生长和景观呈现产生直接的影响。
3.水体:水体是园林景观中重要的要素,包括湖泊、河流、溪流和喷泉等。
水体可以使园林增添生气和动感,提供水源和水分供给,同时还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
4.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的核心要素之一,包括大树、花卉、灌木、草坪等。
植物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能提供阴凉和氧气,吸收有害气体等。
不同的植物种类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人工要素:1.建筑和构筑物:建筑和构筑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要素,包括亭台楼阁、桥梁、休憩设施、人行道等。
建筑和构筑物可以提供人们休憩和观赏的场所,丰富景观层次,增加空间感和立体感。
2.园林道路:园林道路是人们游览园林的重要交通工具,包括步行道、车道、自行车道等。
园林道路的设置和布局需要考虑交通流量、通行安全、景点连通等因素。
3.景观艺术品:景观艺术品是园林景观中的装饰要素,包括雕塑、石头、花坛、喷泉等。
景观艺术品可以增添园林景观的艺术氛围,丰富景观层次,提升观赏价值。
4.灯光和音乐:灯光和音乐作为园林景观的表现手段,可以通过不同的灯光色彩和音乐旋律调动人们的情绪,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景效果。
5.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包括厕所、休息亭、餐饮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等,为游客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便利。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
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水体和植物;人工要素主要包括建筑和构筑物、园林道路、景观艺术品、灯光和音乐以及配套设施。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和融合,共同营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中的四要素
1. 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们可以增加绿色空间和美感,并且可以提供遮荫避暑的功能。
不同植物的色彩、形态和生长特点,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景观效果。
2. 地形:地形是指地势、地貌和地形起伏等自然条件,它会影响景观的布局和形态。
设计师可以利用地形特点,创造出自然、流畅、丰富的地形景观,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 水体:水体是园林景观中最具有艺术感和观赏性的要素之一。
它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景观效果,如池塘、喷泉、瀑布等。
同时,水体还可以起到温度调节、增加湿度、净化空气等环境保护作用。
4. 硬质构造:硬质构造是指园林中用于加固、修建和固定结构的建筑、道路、平台等。
硬质构造物可以起到分隔、引导、组织景观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表达力。
不同的硬质构造物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格特点。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第一节自然景观要素一、山岳风景景观山岳是构成大地景观的骨架,构成雄、险、奇、秀、幽、旷、深、奥等形象特征。
1.山峰:包括峰、峦、岭、崮、崖、岩、峭壁等不同的自然景象,因岩质不同而异彩纷呈。
山峰既是登高远眺的佳处,又表现出千姿百态的绝妙意境。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22.岩崖:由地壳升降、断裂风化面形成的悬崖危岩。
3.洞府:洞府构成了山腹地下的神奇世界,著名的咯斯特地形石灰岩溶洞,仿若地下水晶宫,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曼、石花、石床、云盆各种象形石光怪离奇;地下泉水,湍流更是神奇莫测。
4.溪涧与峡谷:涧峡是山岳风景中的重要因素,它与峰峦相反,以其切割深陷的地形、曲折迂回的溪流、湿润芬芳的花草而引人入胜。
5.火山口景观:火山活动所形成的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台地、火山熔岩等。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36.高山景观:高山风景包括冰川世界,如云南的玉龙雪山,被成为我国冰川博物馆,高山冰塔林水晶世界景观,高山珍奇植物景观,如雪莲花、风毛菊、点地梅等。
7.古化石及地质奇观:古生物化石是地球生物史的见证者,是打开地球生命奥秘的钥匙,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质资源的依据。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4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5二、水域风景景观水是大地景观的血脉,是生物繁衍的条件。
水景是自然风景的重要因素,广义的水景包括江河、湖泊、池沼、泉水、瀑潭等。
1.泉水:泉是地下水的自然露头。
¾因水温不同而分:冷泉和温泉,包括中温泉、热泉、沸泉等;¾因表现形态不同而分:喷泉、涌泉、溢泉、间歇泉、爆炸泉等;¾从旅游资源角度分:饮泉、矿泉、酒泉、浴泉、蝴蝶泉;¾按不同成分分:单纯泉、硫酸盐泉、盐泉、矿泉等。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62.瀑布:瀑布是高山流水的精华所在,它的大小、形态各异,气势非凡。
所有山岳风景区几乎都有不同的瀑布景观,瀑布是人们造园的蓝本,以其飞舞的雄姿,使高山动色,使大地回声,给人们带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舒怀和享受。
(完整)园林中的五大元素园林中的五大要素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与工程行业也相应快速发展,营造出了大量为人们所喜爱和赞赏的园林环境作品.其中包罗万象的园林景观大致可以归纳为五大要素:元素1:山水地形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括平地、丘陵、山峰等类型。
地形要素的利用和改造,将影响到园林的形式、建筑的布局、植物配置、景观效果、给排水工程、小气候等因素。
水体也是地形组成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水是园林的灵魂,水体可以简单地划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种类型.静水包括湖、池、塘等形式;动水主要包括河、溪、喷泉等形式;另外,水声、倒影也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2:植物植物是园林中有生命的构成要素。
植物要素包括乔木、灌木、攀援植物、花卉、草坪等.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形态、色彩、气味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
园林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等的有机搭配,可以形成优美的环境。
自然界往往是动物、植物共生共荣构成的生物生态景观,所以园林中除了考虑植物要素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动物景观的规划,如游鱼、小鸟等可以为园林景观增色.元素3:园林建筑物园林建筑物常被作为景点处理,既可以用来观景,又可以是景观。
因此,它除了有使用功能,还有美学功能。
楼台亭阁、轩馆斋榭,经过建筑师巧妙的构思,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一体,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
它的魅力,来自体量、外型、色彩、质感等因素,加之古色古香的室内布置陈设与外部环境和谐统一,更加强了建筑美的艺术效果。
美的建筑、美的陈设、美的环境,彼此依托而构成佳景。
元素4:园路广场园路广场以及建筑的有机组织,对于园林形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园路与广场的形式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自然的,更可以是自由曲线形、流线形的。
园路与广场系统构成了园林的脉络,并且在园林中起到交通组织和导游线的作用.元素5:设施小品设施小品是园林环境要素中起到辅助功能或装饰点缀作用的构成部分,设施小品使园林景观更具人性化和表现力。
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成要素山、水、花木、建筑四个部分组成中国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
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把自然界的景物荟萃一处,以此借景生情,托物言志。
01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最主要的构景要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开创了人工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翼开创了从神仙世界的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模仿的先例,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
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了一步,唐宋以后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明清造山艺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02水为了表现自然,水也是造园最主要的要素之一。
自然园林是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幽远的境界取胜。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一为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二为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浮廊可渡,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
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为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
03花木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二讲色美,三讲味香。
古树名木对造园气氛非常重要,除花木外,竹子在园林装饰中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在向往中的自然。
鸟、兽、鱼、虫中国古典园林重视饲养动物。
园中动物可以观赏娱乐,也可以借以扩大和净化自然境界,令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联想。
04建筑堂、楼、馆、榭、轩、舫、亭、廊、桥、墙·厅堂: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古典园林的主要的构成要素去参观过古典园林的人都会惊叹园林之美,在我们观赏之余你是否有去观察过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的主要的构成要素,欢迎阅读!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一)筑山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山”虽然有真山,但多为假山。
包括土山、石山及土石山,能够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的假山,主要是指石山,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个突出标志。
为表现自然,叠山是造园最主要的要素之一。
山景要有峰、谷、洞、石等形态组合,园林设计可选择不同造型、色泽、纹理的块石,创造小尺度自然的峰、峦、岭、洞、谷、悬崖、峭壁等景观。
在堆积章法和构图上,要体现天然山岳的构成规律及风貌,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因此,成功的假山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缩写,是在小地段内展现出的咫尺山林和千岩万壑。
叠石是我国古代园林造景的基本要素。
叠石一般用三种岩石,它们是太湖石、黄石和宣石。
太湖石玲珑剔透,黄石浑厚粗犷,宣石质地如雪故称雪石。
著名的太湖石叠石有苏州的留园三峰,黄石叠石有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洞,宣石叠石有扬州个园的冬石雪狮。
我国有“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之说。
扬州个园的假山分为三大区域,分别用太湖石、黄石和宣石叠成,一园三色假山,手法不同、风格各异,总体设计却一气呵成,立意之精巧,气势之深雄,充分体现了我国园林堆山叠石的高超技艺,因此有“扬州个园以山胜”之美誉。
(二)理水园林中的各种水体,是对自然界中河湖、溪涧、泉瀑、渊潭的艺术概括。
理水是按水体运动的规律,经人为抽象概括,再现自然的水景。
水是园林中的血液,为万物生长之本。
水体给人以明净清澈的感受,起到调节精神的作用;同时能改善土壤和空气湿度,使花木茂盛;还可与园林其他要素协调对比,产生湖光山色、波光倒影,使景色更丰富生动。
水景组织要顺其自然,静态与动态序列布局,取决于地形,并经艺术处理,大片洼地成湖泊,窄细之谷为溪涧,狭长水体为河流,泉瀑积聚为渊潭。
水面形状要自然,水贵在曲,即使小水面,也要曲折有致、有聚有分、有急有缓、有瀑有流,并用山石点缀岸矶港汉,制造水口以显示水有源头。
园林景观一般由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构成,自然要素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自然要素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体现出了一种时代性、艺术性以及地域性的特点。
不管是我国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还是国外园林景观设计,自然要素的使用都是必不可少的。
1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
1.1传统园林景观的自然要素
中国传统的园林包括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所体现出的都是一种自然要素的综合审美。
在传统园林的设计中,强调意境,采用多种形式来体现自然美,从而让意和境达到统一。
创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环境布局,小桥流水、四面垂柳、半潭秋水等都是传统园林中比较常见的景象。
在园林中,高度地概括出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美景,对这些美景进行浓缩和再升华,这种再升华的过程,融入了作者的劳动和智慧,是一种人为化的自然,体现出的就是一种文化。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上水,追求自然,从而出现了大量的人文山水园。
苏州有大量的山水园林,环秀山庄更是其中翘楚。
环秀山庄是以山为主,辅之以溪流的园林,形成了山分水、水穿山的景象,使得这仅667m2的小园林,充满了活力。
1.2现代园林景观的自然要素
园林景观是现代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展现出的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
我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呈现出的是一个多元化的趋势,但最受欢迎的依然是那些充分体现出自然元素的作品。
虽然中国现代园林的风格存在诸多争议,但园林中自然景观的题材却是得到一致认可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也呈现出园林化的趋势。
现代园林和传统园林在服务对象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园林只服务于少数人,而现代园林则是面向公众的。
现代园林不管如何发展,自然要素无非就是植物、地形、石景、水景,而这其中的变化,只是在设计布局方面的变化。
上海的延中绿地在设计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将园林中的各个自然要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地形起伏,结构设计合理,给人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感觉。
1.3国外园林的自然要素
有人称美国的中央公园是纽约最伟大的建筑,我们这里就以美国的中央公园为例,分析一下外国园林设计中的自然要素。
中央公园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营造出自然舒适的气氛,一共种植了1400多种植物。
公园中建筑的数量比较少,在公园中有湖泊、山谷、草原、林地等自然景观,而这些景观都是设计者根据公园的地形地貌、水文特征设计出来的。
在中央公园中,最有情趣的莫过于The Ramble,它位于中央公园的中心位置,设计师将其设计成一个山谷丘陵,在其间布置了树丛、小溪等自然景观,形成了一种舒适自然的环境,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中央公园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繁华的都市中,却有让人顿然安静下来的力量。
2自然要素运用的原则
2.1因地制宜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也就是说,在自然要素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还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虽然不是单纯地复制自然界的美景,但在设计中要能够体现出自然的美感。
2.2注重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结合
自然界的各个物质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环节的破坏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破坏。
在园林建设中,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是相互依存的,不仅仅要考虑到山水风景和周边建筑的融合,还要考虑到动物的生存空间,要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使人类和动植物处于一个和谐自然的环境之中。
园林景观空间的优化使用必须符合当地的生态条件,景观空间的设计,就是合理地利用自然景观,使之与人为要素相融合。
3结语
园林景观的设计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不管如何变化,总是离不开自然元素的运用,自然元素对于园林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管是传统园林的设计还是现代园林的设计,自然元素的应用所改变的都只是各个元素之间搭配的形式和比例。
设计师们想要设计出更好的园林作品,就应该在自然元素的搭配和使用方面多下苦功夫。
参考文献
1高彬,高学思.自然要素在传统与现代园地景观中的塑造浅比——
—以佛山梁园与千灯湖公园为例[J].福建林业科技,2008(1)
2胡晓梅,黄成林,张云彬.植物文化性及其在园林景观中表达的研究.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1(4)
3胡晓梅,黄成林,张云彬.植物文化性及其在园林景观中表达的研究.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1(4)
4何火千,梁小龙.试析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
(责任编辑荷初)
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
尤莺燕1毕幼春2
(1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九江332000;2九江市城市规划市政设计院,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园林景观的设计包括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自然要素就包括了植物、水、石以及园林本身的地形、地貌。
各种不同的要素,在设计师的搭配下,呈现出不同的视觉美感。
自然要素是构成园林景观自然氛围最为理想的元素。
关键词:园林景观;自然要素;园林设计
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
作者:尤莺燕, 毕幼春
作者单位:尤莺燕(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 九江,332000), 毕幼春(九江市城市规划市政设计院,江西 九江,332000)
刊名:
现代园艺
英文刊名:Modern Horticulture
年,卷(期):2013(24)
1.高彬;高学思自然要素在传统与现代园地景观中的塑造浅比---以佛山梁园与千灯湖公园为例[期刊论文]-{H}福建林业科技 2008(1)
2.胡晓梅;黄成林;张云彬植物文化性及其在园林景观中表达的研究 2011(4)
3.胡晓梅;黄成林;张云彬植物文化性及其在园林景观中表达的研究 2011(4)
4.何火千;梁小龙试析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iangxyy20132409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