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柄零件夹具设计说明书

手柄零件夹具设计说明书

手柄零件夹具设计说明书
手柄零件夹具设计说明书

井冈山大学

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09机制本1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周太平

2012 年 3 月29 日

目录

1.序言

2.零件分析

零件图

零件工艺

3.工艺规程设计

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基面的选择

制定工艺路线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坟及毛坯尺寸的确定4. 专用夹具设计

设计主旨

夹具设计

切销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误差分析与计算

夹具设计操作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5.课程设设心得体会

6. 参考文献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已将来从事的工作一次较为全面的适应性训练,从中巩固了自已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走向社会打下了一个坚实、良好的基础。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见谅.。

一、零件分析

1. 零件图。

手柄(KCSJ—01)零件图

手柄零件实体图

1.零件的工艺。

该零件共有6个待加工的地方:平面加工包括零件上、下平面,孔系加工包括Φ38mm、Φ22mm,另外还有深48mm高10mm的半圆键槽。现对其分析如下:

1.上、下平面的表面加工:粗铣、半精铣该两表面,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达到Ra=6.3;孔表面的加工:钻、半精镗Φ38中心孔及其倒角C1X45°,位置要求是与下表面垂直度达到0.08,粗糙度要求达到Ra=3.2;

3.钻、半精镗Φ22中心孔,粗糙度要求达到Ra=3.2;

4.精铣、半精铣半圆槽,粗糙度要求达到Ra=6.3。

5.钻、精铰Φ4孔。

二、工艺规程设计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45钢。批量生产,故采用模锻成型,这对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

2.基面的先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合理,可以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问题百出,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费,使生产无法进行,经济蒙受损失。

1).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采用未经加工过的铸件,锻造或轧制得到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面。选择粗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子符合图纸要求。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⑴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精度。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

⑵选择加工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例如:机床床身导轨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因而在加工时选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就能保证均匀地去掉较少的余量,使表层保留而细致的组织,以增加耐磨性。

⑶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⑷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面不宜选作粗基准,必要时需经初加工。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拨叉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选取零件的圆孤外表面作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用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面。

⑴基准重合原则。即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⑵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基准的统一有利于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避免基准转换所带来的误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夹具比较统一,从而可减少夹具设计和制造工作。例如:轴类零件常用顶针孔作为定位基准。车削、磨削都以顶针孔定位,这样不但在一次装夹中能加工大多书表面,而且保证了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

⑶互为基准的原则。选择精基准时,有时两个被加工面,可以互为基准反复加工。例如:对淬火后的齿轮磨齿,是以齿面为基准磨内孔,再以孔为基准磨齿面,这样能保证齿面余量均匀。

(4)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可以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为基准。例如:磨削机床导轨面时,是以导轨面找正定位的。此外,像拉孔在无心磨床上磨外圆等,都是自为基准的例子。

此外,还应选择工件上精度高。尺寸较大的表面为精基准,以保

证定位稳固可靠。并考虑工件装夹和加工方便、夹具设计简单等。

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时,考虑的重点是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使装夹准。选取零件的上、下表面为零件的精基准。

3.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定位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考虑经济效果,以便降低生产成本。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

工艺路线总体方案:

工序1:粗铣零件上、下端面、半圆槽,以圆孤端面为粗基准,用X 6132型卧式升降台铣床及专用夹具;

工序2:半精铣零件上、下端面、半圆槽,以下端面为精基准, 半圆槽铣刀选用凸半圆铣刀,糙度要求达到Ra=6.3;

工序3:钻Φ38、Φ22两孔,选用Z 535及专用钻模;

工序4:半精镗Φ38、Φ22两孔,并且Φ38倒角C1X45°,选用T 740型卧式镗床及专用夹具加工,粗度要求达到Ra=3.2;

工序5:钻、精铰Φ4孔, 选用Z 535及专用钻模;

工序6:冲箭头;

工序7:终检。

个人认为此工艺路线设计比较合理,遵循了先精后精、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基准先行。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胚尺寸的确定

手柄材料为45钢,硬度为207~241HBW,45钢材料密度为

7.85g/m3 ,经粗略计算毛坯重量约为1320g,生产为批量生产,

可以采用在锻锤上合模模锻毛坯。锻件形状复杂系数S是锻件

重量m f与相对应的锻件外廓包容体的重量m N 之比,即S=m f/m N ,

经粗略计算得S=0.85.因为根据S值的大小, 锻件形状复杂系

数可分为4个等级:

S1级(简单):0.63

S2级(一般):0.32

S3级(较复杂):0.16

S4级(复杂):0

本锻件S=0.85属S1级(简单),由此可得锻件的上偏差为+1.4,下偏差为-0.6.

根据以上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

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1).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

手柄为锻造件,对毛坯的结构工艺性有一定要求:

⑴由于模锻件尺寸精度较高和表面粗糙度值低,因此零件上只有与其它机件配合的表面才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其表面均应设计为非加工表面。

⑵为了使金属容易充满模膛和减少工序,模锻件外形应力求简单、平直的对称,尽量避免模锻件截面间差别过大,或具有薄壁、高筋、高台等结构。

⑶模锻件的结构中应避免深孔或多孔结构。

⑷模锻件的整体结构应力求简单。

⑸工艺基准以设计基准相一致。

⑹便于装夹、加工和检查。

⑺结构要素统一,尽量使用普通设备和标准刀具进行加工。

(8)锻件不允许有裂纹、皱折、飞边、砂眼、毛刺等缺陷。

在确定毛坯时,要考虑经济性。虽然毛坯的形状尺寸与零件接近,可以减少加工余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但这样可能导致毛坯制造困难,需要采用昂贵的毛坯制造设备,增加毛坯的制造成本。因此,毛坯的种类形状及尺寸的确定一定要考虑零件成本的问题但要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在毛坯的种类形状及尺寸确定后,可据此绘出毛坯图。

手柄毛坯图

2).零件上、下端面

零件的长度为170mm,其厚度为26mm经查表可知,零件的第一次加工余量为2mm,半精铣的余量为1mm,因此毛坯的厚度取32mm.

3).孔Φ38mm

毛坯为实心,不冲孔。参照资料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钻孔: Φ20mm

钻孔: Φ36mm 2Z=16mm

半精镗: Φ38mm 2Z=2mm

4).孔Φ22mm

毛坯为实心,不冲孔。参照资料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钻孔: Φ20mm

半精镗: Φ22mm 2Z=2mm

5).半圆槽

此半圆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分别为H9,Ra6.3,铣刀选用凸半圆铣刀,分两次加工,即粗铣和半精铣,其工艺尺寸及机械加工余量如下:

粗铣:Φ9mm

半精铣:Φ10H9mm 2Z=1mm

6).孔Φ4mm

参照资料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钻孔: Φ3.9mm

粗铰:Φ4mm 2Z=0.1mm

由于毛坯及以后各道工序(或工步)的加工都有加工公差,因此所规定的加工余量其实只是名义上的加工余量.实际上,加工余量有最大及最小之分.

由于本设计规定的零件为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法加工,因此在计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矛以确定。

三、专用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通常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据本题目要求,设计Φ4孔钻模专用夹具计。

1.设计主旨

本夹具主要用来钻Φ4孔,设计时主要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而精度则不是主要问题.

2. 夹具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针对Φ4钻模,用立式钻床,以零件下端面为精基准,采用类似圆柱定位销的轴对Φ38孔定位,再用棱形销的轴对Φ22孔定位,最后采用回转开口压板压紧工件。

2).夹具的设计

1.钻套的选择。据题意可知,选用固定钻套,钻套直接压入钻模

板或夹具体上,其外圆与钻模板采用H7/n6或H7/r6,d=4mm<26mm,因此材料为T10A,热处理:HRC58~64,钻套的极限偏差为+0.022mm, +0.010mm,基本尺寸D=7mm,极限偏差为+0.019mm,+0.010mm,D1=10mm,H=16mm,h=2.5mm,C=0.5mm,C1=1mm, C2=1mm,a=0.5mm,b=2mm,δ=0.008mm,所以其标记为钻套A4X16GB 2262-1991。

2.钻模板厚度。模板的厚度一般在15~30mm之间,往往由钻套的高度来确定,必要时可将钻模板局部加厚和适当设置加强筋以增强刚性.钻模板上安装钻套的孔的精度(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应合理规定,如孔中心距的公差一般取工件相应公差的1/3~1/5。

3.钻模板与零件之间的距离。钻模板与零件的距离通常为0.3~0.7d,这里取0.5d,因为d=4mm,则距离为2mm。

4.轴。由零件图可知需要定位的孔径大小为Φ38mm,上、下偏差为+0.041、+0.028,和夹具体孔配合为H7/r6或H7/n6,则查表可知D=38mm,L=117mm,轴肩h=9mm,宽b=8mm,轴上外螺纹长L=70mm,轴肩上孔直径d=4mm.材料选45钢,选配合为H6/h5,其对对定套孔和导向套孔的同轴度为0.02。具体设计请见轴零件图。

5.菱形销。菱形销亦称销边销,由零件图可知菱形销的d=22mm,d的上、下偏差为+0.034mm、+0.023mm,因为d>18mm,则材料选20钢,20钢渗碳深度为0.8~1.2mm,HRC55~60,H=22mm,L=103.6mm,轴肩高h=10mm,宽b=8mm,轴上外螺纹长L=52mm, 轴肩上孔直径d=4mm,选配合为H6/h5,其对对定套孔和导向套孔的同轴度为0.02。

6.回转压板。材料为45钢,热处理为HRC35~40。回转压板总长为205mm,宽度为60mm,两长端面的粗造度为Ra=3.2,相配的为螺栓,具体见零件图。

7.手柄。手柄选择圆头回转手柄。经查表选手柄螺母M16GB 2156-1991,则D=32mm,L=125mm,H=58mm,h=26mm,d1=16mm,d1上、下偏差为+0.019mm和0mm,d2=5mm,D1=20mm,D2≈12.8mm,H=22mm,h=10mm,f=1mm,螺母为材料为45,M16GB 2156(1)-1991,弹簧片为65Mn,直径为18mm,GB 2156(2)-1991,手柄材料为45,120GB2156(3)-1991,长度为120mm,D2=32mm,基本尺寸b2=16mm,上偏差为-0.050mm,下偏差为-0.160mm,d3=18mm,d4=12mm,d5=8.2mm,l2=105.1mm,h3=14.5mm,

基本尺寸h4=14.8mm,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100mm,销材料为45,GB119-1986,规格为8n6X30。

8.防松螺母。防松螺母选Ⅰ型六角螺母,材料为45钢,参照

GB/T6170-2000,d=16mm,c=0.8mm,da=16mm,e=26.75mm,m=14.1mm, m’=9.9mm,s=23.67mm,成对使用。

9.垫圈。选用十字垫圈,材料为45钢,HRC40~45,

d=22.5mm,D=38mm,H=4mm规格为20GB2169-1991。

10.各种衬套的内外圆同轴度公差为0.003mm。

11.回转压板处螺钉。回转压板处螺钉选用开槽螺钉,材料选用45钢,直径D=10m,长度选25mm,参照M10X25GB/T65-2000。

12.钻模板与夹具体处螺钉。钻模板与夹具体处螺钉选用开槽螺钉,材料选用45钢,直径D=10mm,长度选16mm,参照

M10X16GB/T65-2000.

3).切销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钻该孔时选用:台式钻床Z 535,刀具选用高速钢刀具。

切削力公式:F f=667D1.2f0.7Kp

式中 D=4mm,f=0.22mm/r

Kp=(σb/736)0.75

其中:σb=0.6,Kp=0.0048

即:F f =585.5(N)

实际所需夹紧力:

Wk=F*K/(u1+u2)

有:u1=0.7,u2=0.16

安全系数K可按下式计算有:

K=K0*K1*K2*K3*K4*K5*K6

式中:K0~K6为各种因素的安全系数,得:

K=1.2*1.0*1.0*1.0*1.3*1.0*1.0=1.56

所以 Wk=K*F f=585.5*1.56=913.38(N)

由计算可知所需实际夹紧力不是很大,为了使其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决定选用手动螺旋夹紧机构。

取K=1.56,u1=0.7,u2=0.16

圆头回转手柄手动螺绽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时产生的夹紧力按以下公式计算:

W0=QL/r t tg?1+r z tg(α+?2)

式中参数可查得:

r t =6.22, r z =2.76, ?1 =90°, ?2 =9°50’, α=2°29’

其中:L=128mm,Q=80N

螺旋夹紧力:W0=18417.3N

由上述计算易得:W0>> Wk

因此采用该夹紧机构工作是可靠的。

4).误差分析与计算

该夹具以端面、两销为定位基准。

该夹具以一面两销定位,两定位销孔尺寸公差为128±0.2mm。为了满足工序的加工要求,必须使工序中误差总和等于或小于该工序所规定的尺寸公差。

△j+△W<=δg

与机床夹具有关的加工误差△j,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j=△1+△2+△3+△Y+△a

由参考文献可得:

⑴一面两孔的定位误差:在任意方向中:△Y=δD1+δd1+△1min-

△1max

△a=arctan[(△1max+△2max)/2L]

△min和△max分别是定位副配合间隙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其中:δD1 =0.052mm, δD2 =0mm

δd1 =0.041mm, δd2 =0.034mm

△1max =0.011mm, △1min =0mm, △2max =0.2mm

, , , 得

△Y =0.082mm

△a=0.047mm

⑵ 夹紧误差 :△1=(y max -y min )cos α 其中接触变形位移值:

△1’=(K Raz R az +K HB /HB+c1)(Nz/19.62l)n 查表有K Raz =0.004, K HB =-0.0016,C1=0.412,n=0.7 △1=△1’ cos α=0.0028mm

⑶ 磨损造成的加工误差:△2通常不超过0.005mm ⑷ 夹具相对刀具位置误差:△3取0.01mm 误差总和:△j+△w=0.1468mm<0.3mm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所设计的夹具能满足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5).夹具设计操作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由于本零件相对说比较简单,因此夹具也比较简单。操作如下:先将零件装在夹具体上,通过圆柱轴和菱形销还有回转压板起一面两销定位,操作者手动夹紧左端带肩六角螺母,再通过旋转右端的圆头回转手柄,圆头回转手柄通过与圆柱轴的螺纹旋合拉动圆柱轴往右移动,从而迫使左端带肩六角螺母压紧回转压板,回转压板压紧工作起到夹紧效果;当零件加工完成后,旋转右端的圆头回转手柄,同理,通过旋合,圆柱轴可以向左拉伸,左端夹紧解除,回转压板退回,零件即可取出。

1

0.052D m m δ=20D m m δ=10.011d m m δ=2

0.023d m m δ=1m i n 0m m ?=2m i n

0.034m m ?=

四、课程设设心得体会

紧张而又辛苦的二周的课程设计不知不觉中悄然地结束了。似乎才发现,以前的绘图相对于现在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当然,人总是在一点一点的进步,课程设计所包含的内容也在一点点的复杂一点点的提升。很庆幸自已能在这一次设计中,能积极对待,也为自已能掌握这门所谓工科里最难的专业而自豪。回想起来,总觉得自已还是有很多不足,要掌握的东西很多,很感谢我能有这么一次机会,让自已通过自已更有兴趣去学习、去了解,这样一来, 通过它,我学会了一些平时疏忽的问题,巩固了一些半信半疑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毕业设计,迈向社会打下了一定基础。本学业学习的内容还很多,正如老师所说,我们这专业全是一些表呀什么的,一板一眼,什么都得按标准,所以我要谨记一定要做到细心,细心,再细心,只有细心,才会避免一些小错误,要知道,错误是越积越大的;只有细心,才能为今后走向社会,为自已添加重要砝码;只有细心,才能让今后的自已脱颖而出。今天的细心,明天的成功!同时也感谢周老师的耐心指导!

五、参考文献

1.吴拓方琼珊主编《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2.黄开榜张庆春那海涛主编《金属切削机床(第二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熊良山严晓光张福润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魏斯亮李时骏主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6.李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7.《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8.杨椒子主编《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9.孙本绪熊万武主编《机械加工余量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10.涂晓斌钟红生习俊梅杨中芳主编《机械制图》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作者: ————————————————————————————————日期:

洛阳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课题:钻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B080205 姓名:史俊南 学号:B08020521 2012年月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史俊南班级 B080205 学号B08020521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 钻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内容: 为所示支架设计一套钻模夹具,便于摇臂钻床的加工。 设计要求: 1.在摇臂钻床上加工Φ12的通孔。 2.要求绘制A1夹具装配图一张,,零件图一张,说明书一份。 3.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2年2月19日指导老师: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2年3月2日张老师 2012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史俊南班级B080205学号B08020521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指导老师张老师 课程设计篇幅: 图纸二张 说明书 17 页 指导教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教师:

?目录 序言--------------------------------------------------------------------------------------4 1.专用夹具设计---------------------------------------------- ---------------------5 1.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5 1.1.1.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5 1.1.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5 1.1.3.加工方法-----------------------------------------------------------------------6 1.2.总体方案的确定--------------------------------------------------------------6 1.2.1.定位方案--------------------------------------------- --------------------------6 1.2.2选择加紧机构--------------------------------------------- ---------------------6 1.2.3选择导向装置------------------------------------------------------------------7 1.2.4.夹具体--------------------------------------------------------------------------8 1.3.绘制夹具装配图-------------------------------------------- --------------------9 1.3.1. 制图比例的选择-------------------------------------------------------------9 1.3.2. 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9

课程设计说明书--箱体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 二 〇 一 六 年 七 月 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课题: 箱体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学 生: 韩孝彬 学 号: 2134022503 专 业: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班 级: 2013级 指导教师: 赵德金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设计条件: (3) 设计要求: (3) 摘要 (4) 设计说明 (5) 一、零件的分析 (8) 1、零件的特点分析 (8) 2、零件的作用 (8)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9) 三、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11) 1、选着毛坯 (11)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11) 3、绘制零件的毛坯简图 (12) 四、拟定箱体的工艺路线 (13) 1、定位基准的选择 (13) 2、零件表面方法的确定 (13) 3、加工阶段的安排 (15) 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5) 5、工顺序的安排 (16) 6、确定工艺路线 (16) 五、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8) 1、工序3与工序4----加工底脚面与凸端面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 确定 (18) 2、工序5---粗铣和半精铣上端面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8) 3、工序6,7的---粗铣和半精铣前后端面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9) 4、工序8、9、10、11----粗镗-半精镗-精镗各圆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 差的确定 (19) 5、工序12、13、15、16----钻各孔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 20 六、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精算 (21) 1、切削用量的确定 (21) 2、时间定额的预算 (23) 七、夹具总体方案设计 (26) 1、工件装夹方案的确定 (26) 2、其它元件的选择 (26) 3、镗床夹具总图的绘制 (31) 八、总结与体会 (32) 九、致谢 (33) 十、参考文献 (34) 附录:夹具的三维实体图 (36)

手柄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绪论 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相关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之前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设计和练习,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它对我们的理论提高有了一定启发,让我们知道了学习的重点和怎么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出可行的夹具。也让我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设计手柄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1此套设计有全套CAD图和卡片,有意者请联系我索取522192623@https://www.doczj.com/doc/7316750591.html, 零件工艺性分析 1.1.1 手柄座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手柄座。它位于车床操作机构中,可同时操纵离合器和制动器,即同时控制主轴的开、停、换向和制动。操作过程如下:当手把控制手柄座向上扳动时,车床内部的拉杆往外移,则齿扇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齿条轴往右移动,通过拨叉使滑套向右移,压下羊角形摆块的右角,从而使推拉杆向左移动,于是左离合器接合,主轴正转;同理,当手把控制手柄座向下扳动时,推拉杆右移,右离合器接合,主轴反转。当手把在中间位置时,推拉杆处于中间位置,左、右离合器均不接合,主轴的传动断开,此时齿条轴上的凸起部分正压在制动器杠杆的下端,制动带被拉紧,使主铀制动。 1.1.2 手柄座的技术要求 根据手柄座的零件图纸将该手柄座的全部技术要求列于表中。

1.1.3 审查手柄座的工艺性 手柄座的加工共有两组加工表面,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要求。现分述如下: (1)以工件的上下表面为中心加工孔和槽。钻Φ10H7的孔,钻Φ14H7的孔,钻Φ5.5 mm的孔,铣14mm*43mm的槽,钻Φ5mm,钻M10H7并配加钳工加工。。其中主要加工孔Φ10H7。 (2)以Φ25 mm的孔为中心加工表面和孔。铣上下表面,钻Φ10H7,钻Φ14H7的孔,钻Φ5.5 mm的孔,钻Φ5mm,钻M10H7并配加钳工加工。 有以上的分析可知,对于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主要能够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并保证它们的精度。 1.1.4 确定手柄座的生产类型 由课程设计题目要求,该手柄座的生产类型为中批或大批生产。

钻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课程:钻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名:

2、定位方案的确定与定位元件的选择 定位基准为下表面和左端面,考虑到工件加工尺寸较大,结合工艺性,工件以平面为定位基准,常用定位元件采用支撑板和2个支撑钉 3、夹具结构设计 3.1 定位装置(含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采用一面两孔定位时,支撑钉位如下。两定位孔中心距为150 ±0.06mm 1)确定圆柱销直径 圆柱销直径公差取g6,即 mm。 (2)确定圆柱销与削边销之间的中心距 根据公式(5-3),取 mm ,所以圆柱销与削边销之间的中心距为150±0.02mm。 3.2 夹紧装置(含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力计算) 根据设计思想,则此钻床夹具采用固定式钻床夹具,草图如下所示:

夹紧力计算 09.81Zf Yf F F F C d f K = 查表可得F C =42.7、 xf=1.0、 yf=0.7、.Z F K =. 0.9 因此Fz=.595N 09.81ZM YM M M M C d f K = 查表可得M C =0.021、 xM=2.0、 yM=0.8、.M K =.0.87 因此 扭矩 M=1.6Nm 由夹紧力机构产生的实际夹紧力应满足下式 P=K ×'F 其中:其余系数K=K1×K2×K3×K4 K1——基本安全系数 1.3 K2——加工性质系数1.1 K3——刀具钝化系数1.15 K4——断续刀削系数1.2

所以K=1.3×1.1×1.15×1.2.=1.98 考虑实际夹紧力较小,以及所加工零件的结构特征,决定选用螺旋夹紧机构,而且不需要进行强度校核 3.3辅助装置(如钻模板、钻套等) 钻模板 1)钻模板类型的选择 引导刀具在工件上钻孔用的机床夹具。钻模的结构特点是除有工件的定位,夹紧装置外还有根据被加工的孔的位置的分布而设置的钻套和钻模板,确定刀具的位置,并防止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倾斜,从而保证被加工的位置精度。由于加工的两个孔均匀分布在180度的轴线两侧,则选择固定式钻模。 2)钻模板的主要尺寸的确定 钻模板的厚度,夹具板的外尺寸确定,可根据加工工序的要求及尺寸确定。 厚度为25,长为262.5mm,宽为50mm

双孔钻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洛阳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课题:钻模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姓名: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模钻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内容: 见A4图为所示加工弯板,设计一套钻模夹具,便于摇臂钻床的加工。 设计要求: 1.在摇臂钻床上加工2-Φ12的通孔。 2.要求绘制A1夹具装配图一张,A3夹具中零件图一张,A4加工零件图一张,说明书一份。 3.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2012年月日指导老师: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2012年月日 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模钻削夹具设计 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篇幅: 图纸三张 说明书18 页 指导教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老师 洛阳理工学院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夹具的发展概况 (2) 第二章专用夹具设计 (4) 2.1设计前的工作准备 (4) 2.1.1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4) 2.1.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 (4) 2.1.3加工方法 (5) 2.2总体方案的确定 (5) 2.2.1 定位方案 (5) 2.2.2 夹紧机构 (6) 2.2.3 选择导向装置 (8) 2.2.4 夹具体 (9) 2.3绘制夹具装配图 (11) 2.3.1 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 (11) 2.4夹具精度的验算 (13) 2.4.1误差分析 (13) 2.4.2误差计算 (14) 第三章方案设计论证 (15) 3.1设计思路 (15) 3.2设计方法与结果 (15) 致谢 (16) 感想 (17) 参考文献 (18)

夹具设计说明书

哈尔滨理工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制定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5锥孔及2-M8孔的钻床夹具 设计者:李志荣 指导教师:敖晓春 2006年9月28日 .

目录 机械自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3) 序言 (4) 零件的分析 (4) 零件的作用 (4)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工艺规程设计 (5)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基准面的选择 (5) 制定工艺路线 (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夹具设计 (12) 问题提出 (12) 夹具设计 (12) 参考文献 (13)

哈尔滨理工大学 机械自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制定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5孔及2-M8孔的钻床夹具 设计要求:中批量生产手动夹紧通用工艺装备 设计时间:2006.9.11~2006.9.29 设计内容:1、熟悉零件图; 2、绘制零件图(一张); 3、绘制毛坯图(一张); 4、编写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各一张); 5、绘制夹具总装图; 6、绘制夹具零件图; 7、说明书 班级:机械03-1 班 学生:李志荣 指导教师:敖晓春 系主任: 2006年09月29日

序 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 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厢体内部:主要作用是传递纽距,帮助改变机床工作台的运动方向。零件在主视方向均有8mm 的筋板 支撑,零件中部有0220025。+φ的花键孔,上平面分别有M8的螺纹孔和5mm 的锥孔.,所有技术要求都是为了机床总体装配.。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本零件可从零件图中可知,它有三组加工面,而有位置要求,还有两组孔,也有位置和精度要求。 1、零件左端面,它是毛坯铸造出来之后等待加工的第一个面,此面将作为初基准,表面粗糙度为 3.2。根据表面粗糙度要求我们采取粗铣、半精铣的加工方式,即节省时间又能达到技术要求。 2、零件顶面,它是以底面为粗基准而加工的,它将作为精基准以完成以

手柄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

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手柄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 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 姓名 扣号 401339828 指导老师 成绩 2013年 3 月 10 日

目录 题目 (1) 一零件分析 (2) 1.1 零件的作用 (2)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1.3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3) 二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 (3) 2.1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4) 三工艺规程设计 (6)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 3.2 拟订工艺路线 (6) 3.3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7) 3.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9) 3.5 切削用量的计算 (9) 四专用钻床夹具设计 (11) 4.1 工序要求 (11) 4.2 点位方案设计分析 (11) 4.3 定位元件的型号,尺寸和安装方式 (12) 小结 (15) 参考文献 (16)

题号:1 题目: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20孔钻床夹具设计已知:铸造毛坯,生产纲领为10000件/年 题号:2 题目:手柄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 已知:铸造毛坯,生产纲领为9000件/年 夹具:铣床夹具,尺寸:10 题号:3 题目:合铸铣开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M8孔钻床夹具设计 已知:铸造毛坯,生产纲领为12000件/年 题号:4 题目: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 已知:铸造毛坯,生产纲领为10000件/年 夹具:铣床夹具,尺寸:8 题号:5 题目:扁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10孔钻床夹具设计 已知:铸造毛坯,生产纲领为15000件/年 题号:6 题目:叉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10孔钻床夹具设计 已知:铸造毛坯,生产纲领为20000件/年 题号:7 题目: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 已知:铸造毛坯,生产纲领为8000件/年 夹具:镗床夹具或钻床夹具,加工尺寸:R20 题号:8 题目:连杆螺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 已知:锻造毛坯,生产纲领为15000件/年 夹具:铣床夹具,加工尺寸:42 题号:9 题目:活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 已知:锻造毛坯,生产纲领为20000件/年 夹具:铣床夹具,加工尺寸:六个侧面 题号:10 题目:输出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键槽铣床夹具设计 已知:毛坯为¢90棒料,生产纲领为20000件/年 题号:11 题目:矩形齿花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花键铣床夹具设计 已知:毛坯为¢40棒料,生产纲领为9000件/年 题号:12 题目:齿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齿形铣床夹具设计 已知:毛坯为¢70棒料,生产纲领为8000件/年 题号:13 题目:调速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 已知:铸造毛坯,生产纲领为10000件/年

轴承盖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起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一、夹具的功能 1.保证加工质量使用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使用机床夹具后,这种精度主要靠夹具和机床来保证,不再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的辅助时间,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机床加工中,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加紧装置,可是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少。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镗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又如,使用靠模夹具,可在车床或铣床上进行仿形加工。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夹具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邓俊宏 学号 20121495 班级模具12-1班 指导老师张俊纪 2014/12/15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三.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1、根据工序加工要求,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方案 2 夹紧方案 3、确定夹紧机构 4、尺寸的确定 5.夹具精度分析 6,制定工艺路线 7.夹具体设计 四.夹具装配图 五.夹具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护 六.课程设计总结 七.参考资料

一夹具设计任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 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二.定位基准选择: 底面对孔的中心线有一定的垂直度公差要求。因此以底面为定位基准,由于铸件的公差要求较大,利用两个大端面表面作为辅助定位基准时,只有采用自动对中夹具才能同时保证对铣削50h11槽精度的公差要求.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现决定采用套装式直齿三面刃铣刀来完成铣削。 1,零件的工艺分析 按照零件的工艺要求以及工作要求,选取零件的材料为KTH350-10,可锻铸铁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能用于承受较高的冲击,振动及扭转负荷下的进行工作。为此一下是壳体需要加工的表面及加工表面之间的要求。 1.上下两端面粗糙度为1 2.5。 2.侧面槽44×28mm的粗糙度为12.5。 3.内孔Φ48mm的内壁粗糙度为6.3。 4.内孔Φ30mm的内壁粗糙度为6.3。

2,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KTH350-10,考虑零件在运行中受到的冲击力小,零件结构复杂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故宜选用金属型铸造,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16 ,选用可锻铸铁尺寸公差等级为C7~8,本设计中选用8级。 3,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09,可知孔径小于Φ10mm的铸件将不予铸出。 孔径大于Φ10mm时,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17,可知:铸件加工余量与工艺余量是为了机械加工时能满足最后精度要求而具有足够被切削的材料量,一 A15.0公式计算 般按照 e=CA2.0 max 式中e————余量值 A ————铸件的最大尺寸(mm) max A————加工表面最大尺寸(mm) C————系数;由于本设计中零件为组建且为大批量生产,则加工顶面时C=0.65,加工侧表面及地面时C=0.45. 铸件中孔φ30mm的加工余量e=0.45×892.0×6615.0=2.13mm 上表面的加工余量e=0.65×892.0×8915.0=3.13mm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论文题目: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院部: 所学专业: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0年03月

摘要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根据零件的结构及其功能,运用定位夹紧的知识完成了夹具设计。 关键词:轴类零件、轴颈、夹具

Abstract The machine shaft is often encountered in one of the typical components. It is mainly used for support in mechanical gears, pulleys, cams and connecting rods and other transmission parts, to transfer torque. Different form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the axis can be divided into stepped shaft, taper spindle, axis, hollow shaft, crankshaft, camshaft, eccentric shafts, all kinds of screw shaft such as short axis aspect ratio of less than 5 large known as the slender shaft 20, most shaft in between; shaft bearings bearing, and bearing with the shaft segment called the journal. Journal is the axis of the assembly base, and their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precision and high surface quality. According to parts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using the knowledge of locating and clamping fixture design completed. Key words:Shaft, journ

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设计问题,要求使工件定位迅速,装夹迅速,省力,减轻焊件装配定位和夹紧时的繁重体力劳动。实现机械化,使焊接条件较差的空间位置焊缝变为焊接条件较好的平焊位置,劳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焊缝的质量。 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座椅骨架焊装夹具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围绕座椅骨架焊装夹具设计这一核心,通过对汽车焊装生产线、汽车焊装夹具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了焊装夹具的设计步骤和要点;重点对汽车座椅骨架夹具的设计,包括基准面的选择,定位器的设计,夹具体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其中,基准面的选择是根据总成件的大小,确定基板的尺寸,然后从标准件库选出合适的基板;定位器的设计是保证焊件在夹具中获得正确装配位置的零件和部件,应利用先装好的零件作为后装配零件某一基面上的定位支撑点,可以减少定位器的数量,提高装配精度;夹具体的设计是通过控制焊件角变形的夹紧力计算和控制焊件弯曲变形的夹紧力计算来确定的,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拘束角变形所需的单位长度(焊缝)夹紧力q为N,阻挡弯曲变形所需的夹紧力q为208711N,再根据焊件形状、尺寸来完成夹具体的设计。 夹紧装置的设计是本文设计的重中之重,这次设计的主要核心是通过气缸来改善传统手动夹紧的的繁重体力消耗以提高生产效率。根据要求,设计气缸主要是对工件的夹紧,所以应该选择双作用气缸。本文通过公式的计算确定一种缸径D为50mm,另一种缸径D为75mm。合理的气缸选择,合理的气动原理思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夹具设计说明书资料

郑州科技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手柄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内容: 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 1份 5.夹具设计装配图 1张 6.夹具体零件图 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机制本六班 姓名:袁文明 学号: 201233188 指导教师:刘志响 教研室主任:郑喜贵 2015年 10月 21日

页17 共页1 第 目录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2) 序言 (3) 一、零件的分析 (3) (一)零件的作用 (3)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二、工艺规程设计 (4)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二)基面的选择 (4) 1.粗基准的选择 (4) 2.精基准的选择 (4) (三)制定工艺路线 (4) 1.工艺路线方案一 (5) 2.工艺路线方案二 (5) 3.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6)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 1.机械加工余量 (8) 2.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的确定 (9) 三、专用夹具的设计 (9) (一)设计主旨 (9) (二)夹具设计 (9) 1.定位基准的选择 (9) 2.钻销力以及夹紧力的计算 (10) 3.定位误差分析 (11) 4.夹具设计及操作说明 (14)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页17 共页2 第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课 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环节。它是我们全面运用课程及其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加工工艺及夹具结构设计的一次重要实践。 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设计巩固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并深化我对它的理解,为以后更好地走向工作打下基础。 因知识和能力有限,设计过程难免会有许多不足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 图1.1 手柄套零件图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出的是机床用“手柄套”,如图1.1所示,它起着连接手柄和转轴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传递转矩,使转轴旋转,从而起到调控作用。其中?12孔用来安装转轴,并通过两个?6H8mm孔进行轴向固定。?8孔则用于安装手柄,借此来传递转矩。?5H7mm孔只用于加工时的定位作用,通过它来保证3个径向孔的位置精度。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手柄套主要有两组加工表面,她们相互间有一定的位置精度。现分述如下: 1. 以?12H7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页17 共页3 第 它包括,?16mm孔,?12H7mm孔,左右两端面,?45mm外圆面以及定位用的?5H7mm 孔,它们在加工时互为基准,彼此相互联系来保证形状位置精度。另,工件的四个1x45°直角也可以并入该组加工表面。 2. 以?8mm为主的加工表面 它包括,?8mm孔和两个?6H8mm孔,即径向的三个圆面加孔。 这两组表面以及表面组内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 ?12mm孔轴线与?45mm右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5mm; (2) 两个?6mm孔与?12mm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0.12mm。 由上可知,对于这两组表面,可以先加工一组(第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专用夹具以及定位孔加工另一组表面(第一组),并且通过一次装或互为基准来保证其位置精度。 1、工艺规程设计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45钢。考虑其耐磨性其受到的局部冲击,选用锻件。又因为零件年产量为4000件,可采用普通模煅,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加工质量。 (2)基面的选择

轴架工艺及夹具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系):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

[摘要] 本次设计内容是轴架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孔夹具设计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本次设计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Axis fram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some parts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Major CHU Wen-guo Abstract:The design covers the mechanical design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machine tool fixture, metal cutting machine tools, tolerances and measurement, and many with knowledge. Axis frame processing procedures and drill hole Ф15H7 fixture designed to include the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process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three-part special fixture. In the process design to analyze the first part to understand the parts of the process re-design the structure of rough, and the processing part is selected benchmark, part of the process route design; then step on the part of various industrial processes for size calculation,The key is to determine the various processes and cutt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the design of special fixture, select the component design and fixture parts, such as positioning devices, clamping devices, guide devices, folders and machine specific parts and other components connected ; calculated fixture positioning error generated when analyzed fixtur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and inadequate attention in the future design improvements. Keywords: Process process; Cutting; clamping; positioning; error

副变速拨叉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机械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作者所在班级: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完成时间:

目录 一、前言……………………………………………………………………………… 二、零件图的分析…………………………………………………………………… 1、生产类型………………………………………………………………………… 2、零件的作用……………………………………………………………………… 3、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三、工艺规程设计……………………………………………………………………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基面的选择……………………………………………………………………… 3、制定工艺路线……………………………………………………………………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4.1、Φ24mm右端面……………………………………………………………… 4.2、Φ14mm的孔………………………………………………………………… 4.3、14H13的槽…………………………………………………………………… 5、确定切削用量…………………………………………………………………… φ右端面的切削用量………………………………… 5.1、确定工序1:铣削24 φ孔的切削用量…………………… 5.2、确定工序2:钻、扩、铰、及精铰14 5.3、确定工序6:铣削14H13的槽的切削用量………………………………… 四、夹具设计…………………………………………………………………………… 1、问题的提出……………………………………………………………………… 2、夹具设计………………………………………………………………………… 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3、定位误差分析……………………………………………………………… 2.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五、设计总结………………………………………………………………………… 六、参考文献…………………………………………………………………………

KCSJ_01课程设计_“手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前言 (6) 二、零件的分析 (7) 2.1零件的作用 (7)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7) 三、工艺规划设计 (8) 3.1毛坯的制造形式 (8) 3.2基面的选择 (8) 3.3工艺路线的拟定 (9) 3.4毛坯尺寸及其加工余量的确定 (10) 3.5其他尺寸及其加工余量的确定 (12) 3.6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2) 四、专用夹具设计 (21) 4.1问题的指出 (21) 4.2定位基准的选择 (21) 4.3夹具方案的设计 (22) 4.4.切削力和夹紧力计算 (24) 4.5夹紧力的计算 (25) 五.定位误差分析 (26) 六、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27) 6.1挡销选用 (27) 6.2 钻套、衬套、钻模板设计与选用 (27)

七、确定夹具体结构尺寸和总体结构 (29) 八、本章小结 (30) 九、自我小结 (30) 十、参考文献 (31) 工程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生:俊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学号:140521016 指导教师:彤涌

所属系部:机械电子工程系 二〇一七年五月

工程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评阅书 题目:CA6140车床主轴箱设计 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俊 设计时间:2017年3月13日~ 2017年5月14日 评阅意见: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职务: 年月日

工程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答辩记录卡 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俊 答辩容 记录员:(签名) 成绩评定 注:评定成绩为100分制,指导教师为30%,答辩组为70%。 专业答辩组组长:(签名) 年月日

轴上键槽专用夹具设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传动轴上键槽专用夹具设计” 班级:机制131 学生:徐仕阳 指导老师:梁春光 职业技术学院 年月

零件图 一、专用夹具作用分析 专用夹具是为零件的某一道工序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在产品相对稳定、批量较大的生产中使用;在生产过程中它能有效地降低工作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夹具的设计质量的高低,应以能否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排屑方便,操作安全、省力和制造、维护容易等为其衡量指标。正确地设计并合理的使用夹具,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 二、任务分析

1.设计任务 (1)设计轴键槽铣削夹具 (2)加工工件两件如图1所示 (3)生产类型:单件生产 (4)毛坯:模锻件 (5)工艺容;本工序在?62mm和?48mm两处分别铣削键槽,工序图如图2所示。在进行本工序前,定位基准?48mm和?60mm的外圆一加工,达到图纸技术要求。该工序所用设备为X53T型立式升降台铣床,刀具选择标准键槽铣刀,本工序选用?14e8和?18e8键槽铣刀。(6)工序的加工要求:键槽宽为18mm键槽深度为7mm以及键槽宽14mm,槽深为5.5mm。键槽中心平面与轴颈中心线的平行度误差为标准误差,对称度误差为0.040mm。 图一、轴零件图

图二、键槽铣削工序图 2.设计步骤 1)夹具类型的选择 由于该工件生产为单件生产,且工件体积小,结构部复杂,从经济耐用的要求考虑,本工序加工夹具不宜太复杂,自动化程度不宜太高。故拟定选用简单的V形块定位螺旋压板加紧机构。 2)定位装置的设计 (1)定位装置的确定。 方案一:以?60外圆表面自定心三爪卡盘与活动顶尖定位,限制X ,Y,Z,Z`,四个自由度。这种定位无法保证轴尺寸精度,再由于加紧力方向与切削力方向不一致,切削力远离定位支撑面,加紧不稳定,如图3所示。 图样三、

手柄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

序言 综合模块(机制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课程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次课程设计中,我所选的零件是“手柄”,完成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艺装备的设计。在加工时,零件的配合部分需进行精加工,保证其配合准确,提高车床的综合性能,又因为被加工零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难度大,需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与装配。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多加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零件的生产类型 依设计题目知:Qn=5000件/年; 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α和废品率β可以取为α=5%,β=0.5%。由此可得,该零件的生产纲领

年 件/ 5513 0.5%) (1 %) 5 (1 5000 ) + )(1 + Qn(1 = N = + + ? = βα 查表可知其属轻型零件,生产类型为中大批量生产。 二、零件毛坯的设计 1、选择毛坯 根据生产纲领可知,手柄属中大批量生产,零件形状为全圆柱体,可选零件材料为45,毛坯制造选用铸造毛坯,这样毛坯与成品相似,加工方便,省工省料。为了提高生产率,铸造方法选用砂型铸造,且为机器造型。 2、确定毛坯尺寸 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Ra≥1.6μm。Ra<6.3μm的表面,余量要适当增大。 分析零件,各加工表面均为Ra≥1.6μm,因此这些表面的毛坯尺寸只需要将零件的尺寸加上余量值即可。 图2:根据零件尺寸计算的毛坯尺寸 三、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本零件是不规则多孔零件体,其右端面是设计基准(亦是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了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右端面为定位基准,即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