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宝黛爱情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9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论宝黛的爱情悲剧导入新课: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欲眠还展旧时书。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
幽窗冷雨一灯孤。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纳兰性德《临江仙》《红楼梦》,千古绝唱,可令人回曲转肠的是宝黛的爱情故事。
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是灵的结合,是心的交融。
没有一丝的不洁和庸俗不堪。
黛玉生而为人,是来还泪的。
还给谁?还给衔玉而生的宝玉。
所以他们一见如故,像是上辈子就见过。
薛宝钗这个在宝黛爱情王国突然出现的不速之客,她是以与当时社会的融洽自如、乐观与进取的精神进入大观园的。
这个“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深得下人欢心的少女,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的金陵薛家,是赫赫一世的皇商的千金。
宝黛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动人的重要事件,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
它通过宝黛爱情这一最有价值、最美的东西的被“毁灭”,愤怒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对宝黛这两个封建统治阶级叛逆者的摧残,揭露了那个焚琴煮鹤,砍桂摧兰,毁灭一切美好事物的黑暗社会,抨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制度,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历史价值。
宝黛的爱情悲剧不仅是一对自由恋爱青年的悲剧,而且也是一对贵族阶级判逆者的悲剧。
(一):家庭环境背景造成的必然性宝黛俩人所共同具有的叛逆性格和生活理想,由于不容于当时的社会,由于他们和封建势力的尖锐冲突导致了这一悲剧,从而写出了这一悲剧的时代深刻性和必然性。
宝黛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不是悲剧,因为在宝黛那个时代,假如两人的生活前途是光明的话,就必须不仅找到一块能够容纳自由恋爱和自由婚姻的国土,还要找到能够容纳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活理想和生活道路的国土,找到一块能够容纳他们叛逆的地方。
可是,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就揭示了宝黛爱情悲剧发展的必然性,揭示出这不是一般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那么大的贾府,上到贾母,下到丫鬟,没有人支持他们的爱情,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
动人的故事:《红楼梦》中的爱情教学方案1. 引言•简要介绍《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之一,融合了爱情、家族纷争和社会底层生活等多个主题。
•引出本篇文档的目的:探讨《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如何提供对现实生活中的爱情问题的教育与启示。
2. 爱情中的挫折与追求2.1 宝黛之间的苦恋•介绍宝玉和林黛玉之间复杂而动人的爱情关系。
•分析二人在面对家庭因素、传统期望以及自身性格限制时所面临的挑战。
2.2 薛宝钗与宝玉之间平淡而持久•描述薛宝钗与宝玉之间不同寻常却又朴实无华的感情。
•探讨二人恋爱关系中稳定性和互相支持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3. 社会观念和个体自由意志之间的矛盾3.1 黛宝与世俗观念的冲突•分析黛宝在社会压力下为保护宝玉而放弃自己爱情的选择。
•探讨个体自由意志与家族荣誉、传统道德观念之间的矛盾。
3.2 姚黛与文化桎梏的抗争•描述姚黛对于束缚自己发展的社会观念和传统价值观进行反叛和拒绝。
•分析姚黛在婚姻问题上敢于表达自我,追求个人幸福的勇气和决心。
4. 爱情故事中的智慧与成长4.1 宝钗对爱情的理性看待•探讨宝钗以理性思考和明智选择来处理爱情问题。
•分析宝钗在感情交往中所展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和深思熟虑。
4.2 迎春对友情与爱情的理解•描述迎春对友情和家庭责任之间取舍进行思考,最终做出正确决定。
•强调迎春从爱情中学到了关爱他人和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5. 结论•总结《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给予现实生活中的爱情问题带来的教育与启示。
•强调通过分析小说中各个爱情故事所展示的智慧和成长,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参考文献(列出使用过的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案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初中语文教案: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在《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名著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其中最为经典和感人的情节之一。
他们的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对社会伦理、家族关系和命运安排的细腻描摹。
本文将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相遇与别离、黛玉对宝玉的影响和后续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来描述两人之间既夺人心魄又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
一、相遇与别离《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相遇可以说是命中注定。
他们在大观园中的薄命草堂相识,似乎早有注定的情缘。
黛玉自幼从外地被贾母接来,这是贾府的贵客和贵仆,而宝玉则是贾府的出生贵公子。
两人一见钟情,相互吸引。
然而,他们的爱情道路却并不平坦。
命运使然,宝玉因为家族的安排被迫与王夫人结婚,而黛玉则因为身世问题,遭受了很多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虽然彼此深爱着对方,但他们始终不能在一起。
最终,黛玉被贾府逐出,两人被迫绝地反目,结局令人扼腕。
二、黛玉对宝玉的影响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对社会伦理与家族关系的批判性描写。
黛玉的影响对宝玉是深远而独特的。
首先,黛玉的出现唤醒了宝玉内心的真挚感情。
贾宝玉作为贾宝玉被宠爱长大的少爷,生活在封建贵族家族的府邸之中,深受权力和地位的束缚。
然而,当黛玉出现时,她的率真和纯净触动了宝玉内心的情感。
宝玉开始关注黛玉,也开始反思自己所处的封建体制。
其次,黛玉对宝玉的影响在于启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黛玉是一个才情出众、聪明且有血有肉的女子形象。
她对人生的细腻触动了宝玉内心的柔情和对世俗的厌倦。
宝玉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并对传统局限进行了反思。
最后,黛玉的离开成为启示宝玉成长的契机。
黛玉的离去让宝玉陷入了长时间的悲伤和对命运的抱怨。
然而,也正是因为黛玉的离去,宝玉开始明白他所处的社会不公,以及他作为贵族的责任与无奈。
这对他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后续发展尽管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以悲剧收场,但他们的故事却在后续发展中为整个《红楼梦》的情节提供了重要线索。
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教案一、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经典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小说中描绘了众多精彩绝伦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样的爱情故事。
其中,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本教案将通过分析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探讨其内涵和教育意义。
二、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关系宝玉与黛玉是《红楼梦》中备受瞩目的爱情情侣。
他们的爱情始于宝黛之间的青梅竹马之情,逐渐发展为真挚深厚的感情。
虽然二人的感情在小说中没有得到完全的实现,却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爱情画卷。
1.互相吸引的特质宝玉与黛玉在性格上有着相似之处,都是敏感、细腻、善良、多情的人物。
他们的共同特质在初次相遇时就吸引了彼此的注意。
2. 心有灵犀的默契宝黛之间有着一种神秘的默契,彼此能够在无言之间感受到对方的思绪和情感。
无论是宝黛的望穿秋水,还是暗送秋波,都表达了他们心灵的相通。
3. 互相扶持的信任和支持宝玉与黛玉在彼此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总是能够默默地为对方提供支持和鼓励。
他们之间的信任和情感支持,是他们坚持爱情的重要力量。
三、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教育意义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关系,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爱情观念和人性修养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1. 爱情需要真诚和坚持宝玉与黛玉的感情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他们的爱情真挚而执着。
他们对于爱情的坚守让读者深受触动,告诉我们真挚的爱情是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的。
2. 爱情需要理智与成熟尽管宝黛之间有深厚的情感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成全。
这让我们看到了爱情并不是一切,理智和成熟同样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在感情和理性之间做出合适的抉择。
3. 爱情需要互相成全与互相包容宝玉与黛玉正是因为彼此的肯定和包容,才能够在悲剧的结局中交相辉映。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需要双方互相成全和互相包容,才能走向长久和美满。
四、如何在教学中讲授宝黛的爱情《红楼梦》作为一部千古传世之作,对于我们的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
红楼梦中的宝玉与黛玉的情感教学设计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
其中,宝玉与黛玉是该小说中最著名的两个角色,他们的情感纠葛与成长历程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的情感,我设计了以下的情感教学活动。
1. 角色剖析首先,让学生对宝黛二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文字描述和角色分析,学生可以理解宝玉是一个娇生惯养、情感丰富的男孩,而黛玉则是一个聪明敏感、内心纠结的女孩。
在学生了解角色的基本情况之后,可以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宝黛二人的性格特点,并就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讨论。
2. 情感分析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宝黛二人的情感变化和情感冲突。
首先,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关于宝黛情感的矛盾场景,例如宝玉的玩世不恭与黛玉的痴情执著,宝玉与黛玉的情窦初开与罗曼蒂克的爱意。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情感分析,思考这些情感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3. 书信写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设计一个书信写作任务。
首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宝玉或黛玉内心独白的情感素材,学生可以选择其一并写成一封书信,表达他们对这个角色内心情感的理解与感悟。
然后,学生可以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书信,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宝黛二人的情感与思维方式。
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角色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通过情节演示或即兴表演的方式,展示宝黛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角色的情感与情绪。
5. 创作展示最后,为了将学生对宝玉与黛玉情感的理解与感悟更好地展示出来,可以组织一次创作展示活动。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形式,可以是绘画、写作、演讲或其他艺术创作形式,表达他们对宝黛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可以邀请其他年级或家长来观摩展示,提供评价和回馈,增强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发展潜力。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以宝黛爱情为线索探寻红楼梦主题教学设计【专题背景】面对《红楼梦》这样复杂的文本,教师应该如何针对教学开展有效阅读?教师应该如何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愿读、会读、读懂?本案例以宝黛爱情为线索探寻红楼梦主题进行了任务设计,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教学设计】一、学习准备——完成预习案根据宝黛爱情发展进程,重点选读第3、8、16、17、18、23、26、27、34、45回,选取一处你最喜欢的宝黛相处的故事情节,并写写感受。
二、教学过程(一)任务一冰玉精神梅花情请阅读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夜拟菊花题》,比较赏读宝玉、黛玉、宝钗的咏白海棠的诗,体会作者的志向和审美情趣。
咏白海棠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白海棠贾宝玉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请借助以上表格,赏读三首诗歌,回答:1.薛/林/贾诗中吟咏了一株_____的白海棠,反映了诗人________的性格。
我们组最喜欢这(几)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首诗歌的比较中,你是否能看到宝玉对黛玉别样的情愫?点拨:任务二情志相投绵绵情意红楼梦无闲笔,曹公的每一笔都有着他的巧思。
请阅读下列文段,结合你的阅读积累,概括黛玉、宝玉、宝钗的人生态度,试做评价。
材料一宝玉道:“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
真真这是好文章。
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
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
红楼梦的爱情教案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红楼梦》则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爱情之作。
《红楼梦》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复杂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而广受欢迎。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红楼梦》中的爱情主题,本教案将对其中的几对重要爱情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哲理。
一、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可以说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和最令人动容的爱情之一。
他们的爱情既承载了他们个人的情感和渴望,也反映了社会和制度对于个人爱情权利的限制和干扰。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常常被人们称为“红楼悲剧”。
他们之间的情感既纯粹又复杂,他们存在着深厚的默契和精神纽带,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受到了家族的束缚和社会价值观的约束。
尽管他们彼此深爱,但最终却不能走到一起,凄美的爱情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这对爱情中我们可以看到,爱情不仅仅是对他人的情感投射,更是对社会和制度的挑战。
尽管贾宝玉和林黛玉最终没有在一起,但他们所经历的情感、挣扎和牺牲依然让人感动,他们的爱情也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于个人爱情的限制与压抑。
二、贾宝玉与薛宝钗的爱情贾宝玉与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是另一个重要的爱情线索,它呈现出一种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种爱情模式。
贾宝玉和薛宝钗是两个家族之间的联姻对象,他们的爱情关系最初是基于家族间的政治利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由表及里,发展出一种真正的爱情。
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相比,贾宝玉与薛宝钗的爱情更加理性和稳定。
他们之间既有深情厚意,又有互相尊重和理解,他们的爱情并不受社会约束的束缚,最终也得到了幸福的结局。
通过贾宝玉与薛宝钗的爱情,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背景不同、爱情目的不同的情况下,爱情的发展方式和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爱情的触发可能是一时的冲动,而真正经得起考验和时间的考验的,是那种理性和稳定的情感。
初中课文教学设计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剖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丰富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形象一直受到读者的热爱。
其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情感纠葛是整个小说的重要线索之一。
本文将对他们之间的情感发展进行剖析,以期为初中课文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些启示。
一、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初次相遇在小说《红楼梦》开篇,贾宝玉作为贾母的宝贝孙子,以及贾府的继承人,被送入贾府内居住。
而随着他和贾府其他成员相识,他遇到了林黛玉。
他们的初次相遇在风雨中,贾府的门房贾母赶着送贾宝玉时正巧遇上温情的黛玉。
当黛玉说自己病重不能与贾宝玉作伴时,贾宝玉却坚持留下来照料她。
这一情节的安排凸显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关心和黛玉对宝玉的特殊感受。
二、互相吸引的个性特点贾宝玉是一个温柔而浪漫的男孩,他钟情于文学艺术,对美感非常敏感。
他的性格与林黛玉是互补的。
林黛玉则是一个有着强烈的个人主张和情感表达的女孩。
她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拥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种互相吸引的性格特点为两人的情感纠葛埋下了伏笔。
三、情感的升华和浓烈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情感从起初的好奇和赞美逐渐升华为深挚的爱慕。
在故事中,他对黛玉的身体感到担忧,对黛玉的病情倍感痛苦。
而林黛玉也在渐渐发现自己对贾宝玉的情感不只是亲情,而是爱情。
她写了许多寓意深刻、表达真挚感情的诗歌送给宝玉。
二人的情感纠葛还表现在在充满暧昧情调的“蘅芜苑”的场景中,在那里,贾宝玉与林黛玉经历了许多动情的一刻。
四、命运的变迁与情感的转折然而,红楼梦的世界并非如两人所愿。
命运的转折使得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贾宝玉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与贾府的荣耀产生了矛盾,最终被迫与林黛玉离别。
林黛玉在贾府的命运也充满了曲折和悲剧。
两人之间的情感受到命运的摆布,情感的转折使得他们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五、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反思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反思。
首先,他们关系的复杂性和命运的变迁向我们展示了爱情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
经典名著大讲堂走进《红楼梦》之宝黛爱情教学目的:1、通过了解宝黛的爱情故事来了解中国古典小说中最杰出的作品《红楼梦》,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学会通过揣摩人物及诗歌的语言来探寻人物的内在的思想与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揣摩人物及诗歌的语言来探寻人物的内在的思想与情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揣摩比较,认识提高。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枉凝眉》曲。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是枉自嗟呀,一个是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上课,从分析《枉凝眉》的歌词导入: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曲子叫《枉凝眉》。
在书中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听到的一支曲。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纯洁又美好。
那“阆苑仙葩”、“美玉无瑕”分别指的是谁呢?为什么这么称呼?1、前世今生在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今世的相遇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前世的因而有了今世的果。
我们都知道:“木石前盟”。
所以,“阆苑仙葩”指的是前身是绛珠仙草的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前身是神瑛侍者的贾宝玉。
因着前世的“奇缘”,他们在人间就演绎了一段以泪报恩的爱情故事。
二、重点解读关于宝黛爱情的重要片断:为了使我们能对宝黛爱情的了解有一个连贯性,我们就按顺序来读吧。
他们的爱情大致分来有这几个阶段,涉及到的主要回目有:情窦初开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宝黛初会)第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青梅竹马)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共读西厢)热恋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葬花)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诉肺腑)心心相印第三十四回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赠帕)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紫鹃试玉)尾声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焚稿)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黛玉之死)情窦初开(接外孙贾母惜孤女、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西厢记妙词通戏语)2、宝黛初会(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让我们回忆先前学过的《林黛玉进贾府》,我们都知道:宝黛第一次见面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相见。
他们有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
这就是“一见钟情”。
接着宝玉送给黛玉一个表字“颦颦”。
“颦”是皱眉头的意思,“颦颦”,老皱眉头,心里总有化不开的心事,解不完的心结。
这个表字非常符合林黛玉的性格,这表明宝玉在那种心灵感应的启示下,一下子就把握了黛玉性格的特点。
一见面就显示出两人在情感上的契合。
接着,他们开始了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生活。
3、青梅竹马(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在《红楼梦》里,写到两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生活片断不少,但“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写得最为集中。
大家记下回目,自己阅读。
在这一回里,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他们已经不是平常的兄妹间亲情与友爱的关系了,爱情已经不知不觉在他们各自的心中萌生。
4、共读西厢(西厢记妙词通戏语)“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大家很熟悉的回目。
贾宝玉和林黛玉偷偷阅读《西厢记》,贾宝玉大胆将自己与黛玉比作书中人物,来向黛玉表明心意。
从此,宝黛二人的爱情在各自心里都明朗起来。
通过偷偷阅读《西厢记》,他们都确定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就是他们爱情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回目的后半回是“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贾宝玉被袭人叫走了,黛玉独自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墙内传出戏文,特别是那句“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触动了黛玉的心,让黛玉细嚼起来,想起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之句;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
”之句。
一时间凑聚在一起,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幻灯打出这几句诗文,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诗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林黛玉听了暗自神伤?明确:这些诗句都表达了怀春的人由自然界的春去花落而引发世事无情的愁思。
这里除了表现黛玉对自己不明朗的未来的担忧,怕因此耽误了自己的青春之外,还有,对宝玉的爱在黛玉心中渐渐明朗起来以后,黛玉开始担忧宝玉对自己的心不真、不专一。
也就是说,黛玉在刚刚意识到情感的美丽动人之后,同时感受到它的短暂易逝,黛玉担心宝玉对自己的爱也像春去花落一样短暂而又无情。
热恋(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诉肺腑心迷活宝玉)5、黛玉葬花(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正是出于这种担忧,于是他们就有了一次次的生气、解释、重归于好,接着在一次次的生气、解释、重归于好中,他们的爱情思想原则逐渐明晰和自觉起来。
写得最浓墨重彩也最完整的就是“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也就是“黛玉葬花”,这是宝黛爱情发展中的一次高潮。
幻灯:黛玉葬花故事情节始末,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以便回答问题。
边打幻灯,师边旁白:黛玉担心宝玉受到贾政的责骂,晚饭后特意到怡红院来看看,却碰到晴雯在里面生气,不给开门;黛玉被关在门外,又听见宝钗和宝玉在里面说笑,且眼见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气得回去哭了一夜。
第二天,黛玉来到花冢葬花,宝玉兜了一兜花,准备去葬花。
宝玉来到花冢,发现黛玉在这里,一面悲戚一面吟诗。
“宝玉听了不觉恸倒”。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师幻灯呈现《葬花吟》的节选段落。
“葬花吟”是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一个代表作,也是表现黛玉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
红学家从这首诗中还能看出了宝黛爱情的结局,甚至贾府最终的遭遇,我们今天不做这样的解读,只解读他们的爱情。
这首诗中能看见他们的爱情吗?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呈现一些比较关键的句子。
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虽然锦衣玉食也不能弥补心灵所受到的伤害以及内心对……精神境界的渴求。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这让我们想起“杜鹃啼血”,杜鹃是一个苦情的意象。
说……明她爱得苦。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如果得不到真爱,毋宁死。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为什么贾宝玉不开门或者对宝钗好就让林黛玉想到死呢?这说明林黛玉把爱情和整个生命联系起来,从爱来遭遇生命,又用整个生命来成就爱。
她对爱情专一就要求贾宝玉对爱情也要专一。
林黛玉所有的忧虑都来自于没有得到宝玉可靠的明确的回答。
所以,林黛玉的爱是以生命相许的爱,至上唯一的爱。
(幻灯)以生命相许的爱就要求以生命相许的回答,至上唯一的爱就要求至上唯一的回答。
这是黛玉第一次清楚明白地让宝玉知道她的爱情理想。
6、诉肺腑(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宝玉既然知道了黛玉把爱情和生命等同起来,那么是否就会有以生命相许的、至上唯一的回答呢。
让我们一起解读“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师出示幻灯片,演示“诉肺腑”的经过,师旁白解释:宝玉在湘云和袭人面前一片私心地赞扬黛玉,不想这些话被正要进屋的林黛玉听见了,她又惊又喜,又悲又叹。
喜于自己眼力不错宝玉果然是个知己,惊于宝玉于众人面前一片私心颂扬自己。
但又悲叹既是知己了,为何又来个“金玉”之说,且自己体弱多病恐不能久待……想着想着又伤心了,正要转身,恰巧遇到宝玉出来看见,道:“怎么又哭了?”说着就要替黛玉擦去眼泪,黛玉忙道:“你要死了,动手动脚的。
”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也就顾不得死活了。
”黛玉说:“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了什么‘金’什么麒麟的,可怎么好?”宝玉急了,瞅了半天,才说出三个字:“你放心!”接着又解释:“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
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黛玉一听,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恳切,竟有千言万语却也半个字也不能吐。
两人怔了半天,黛玉“咳”的一声,眼泪直流,转身便走。
宝玉上前拉住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
”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到:“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都知道了。
”说完转身就走。
宝玉呆立着,袭人来给他送扇子,他也并未看出是谁,拉着袭人说:“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捱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肺腑之言是从内心吐露的真实之言,我们来看看这几句话,怎么听着几句话?这几句话打在幻灯上,让学生揣摩其中的含义。
(1)你放心!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
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黛玉“不放心”的是什么?黛玉虽与宝玉青梅竹马,但自从来了个宝姐姐,而且这个宝姐姐还带了个金锁,带来一段“金玉良缘”,现在史湘云有金麒麟,宝玉也拾得一个,黛玉担心宝玉因为这些小巧玩物上的撮合与别人又生出一段风流佳事。
在封建社会,男子娶三妻四妾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黛玉却要求对感情要专一,她的“不放心”也就来自于宝玉对感情的不专一。
再看这两句话。
这在我们看来是很平常的话,但黛玉为什么听了像“轰雷掣电”?说明宝玉的话说到她心里去了,说中了她的心思,因此,黛玉听了就像“轰雷掣电”。
而且,黛玉平日总忍不住悲伤,总是那样敏感,都源于“不放心”,她并未向人提起,自己也没有把这些千丝万缕的愁思好好整理一番,更没有像宝玉一样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精确地总结:“不放心。
”因此,觉得“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恳切”。
这些话道破了黛玉的病根,也可以说是说出了黛玉内心的隐秘。
而且这样了解黛玉的话语,也只有像宝玉这样对她处处在意的人才能说得出的。
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宝玉能说出这样的话,也说明宝玉对黛玉处处在意,黛玉先前的用心他都知道。
这番话实际上是他对黛玉的一种明确的爱情表白,“你放心”这三个字含义丰富,远比“我爱你”来的恳切、有分量。
我们也来看看黛玉回答的这句话。
(2)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都知道了。
黛玉的这句话,一方面含糊地透露出她也要让宝玉“放心”的意思,一方面我们不要忘记她的身份:贵族小姐。
她有她一贯的矜持和骄傲,以及作为女孩子天生的羞涩。
所以,初次听到明确的爱情表白时,她只想赶紧抽身走开。
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抵得过千言万语,像黛玉这样生性敏感的人一定能听得出这句话的丰富内涵,听到这样的话,其它不听也够了。
黛玉的确放心了。
我们总是很惋惜黛玉没有听到后面的这两句话,也总是责怪宝玉为什么怔了这么久才说呢?我们来揣摩下面表达得更为热烈的句子:(3)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捱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宝玉的“病”是什么病?心病。
不只是黛玉有心病,宝玉也有,而且宝玉的心病皆因黛玉的心病而起,黛玉的心病怎么治,宝玉的心病也应怎么治,黛玉的心病什么时候好,宝玉的心病也什么时候好。
我们能不能这样说:他总是快乐着黛玉的快乐,担心着黛玉的担心。
“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表明宝玉对黛玉的爱情已达到了炽热的程度,不再是青梅竹马时期朦朦胧胧的感情了。
我们怎么知道这就是宝玉的肺腑之言呢?我们看看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林妹妹走了,他并未意识到,袭人来到面前,他以为是林妹妹说明他是在忘我的情况下说的,当他发现是袭人站在他的面前时,满脸“涨紫”,非常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