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宝黛爱情及悲剧原因

  • 格式:docx
  • 大小:14.52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石本前盟,情债终成梦—浅论宝黛爱情及其悲剧原因摘要:《红楼梦》又称《情僧录》《风月宝鉴》,可见“爱情”是这本书的重要主题。综观全书,若说大厦将倾的贾府是全书的躯干,宝黛的爱情便是全书的血液。小说以宝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利用种种谶语铺垫人物故事结局,辅之以贾府的衰败过程。然有情人终难成眷属,何故?宿命耶?人事也!

记得初次看的是删简本的《红楼梦》,只是突出宝黛爱情婚姻悲剧这一主线,以致让我一度认为《红楼梦》是写宝黛钗的情感纠葛的古言小说。故而喜恶明显,先入为主,崇黛抑钗,看书时也是挑着看,发现有黛玉的情节便有宝玉的身影,仿佛黛玉即是为宝玉而而生为宝玉而死。高一那年,买了本以程乙本为底本的比较完整的《红楼梦》,再看已不是只停留在宝黛的爱情悲剧上,而扩展到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生活画卷、悲欢离合、人情世态。红楼事,终成空,“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所要好,须是了”。

一、宝黛爱情的源起人常说,所谓爱情,要么一见钟情,要么则是日久生情,宝黛间的爱情起源却是两者兼之。在第三回写两人初见的情景:

黛玉一见,便吃了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过的。”“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像是旧相识的,今日只做远别重逢,未为不可。” 初见便都觉似曾相识,亲切感一生,心理距离也就拉近了。诚如宝玉所说,他们确是“久别重逢”,在第一回已含蓄表露:宝玉乃系离恨天上神瑛侍者身青埂峰下玉石魂,而黛玉则是太虚幻境潇湘妃子身三生石畔仙草魂,下得凡来一为历劫,一为报恩。也就是说宝黛前世有段未了的情缘,今生得以复见,便一发不可收拾。贾府的权威人物—贾母见两人一见如故,为让自己最疼爱的孙子和刚来的外孙女能“亲上加亲” ,便顺意让两人住在一处。二人“日则同食,夜则同卧”,日久情增,心事渐成。

宝玉是个多情种,姐妹们他无一不欢喜,便是丫环们,他也多有好感,一概总以

“姐姐”“妹妹”的称呼,没有尊卑贵贱。或欣赏她们的才貌,或同情她们的遭遇,在女孩们中,他温柔体贴,痴心诚意,深得欢心。周岁抓阄,别的一概不拿,只拿胭粉钗环;七八岁便说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气逼人。”从小到大,整日混在姑娘堆里,希望这些姐妹们能永远陪着他,认为

女孩一旦成了女人,便会少了些灵气,多了份浊气。宝玉不仅对大观园的女儿们如此,便是见到清秀风流的男子,也常心生爱慕,如对秦钟、蒋玉菡、北静王等。

但不可否认,宝玉堪得上是位痴情郎。他对黛玉的痴情在作品中多有流露,有时含

蓄婉约,有时直抒胸臆。如第九回宝玉要去学堂却独独跟黛玉辞行,平时一有时间便会迫不及待地跑去潇湘馆,会因黛玉喜因黛玉悲。我虽没谈过恋爱,却也知道,一个人若会时刻想着一个人,会因她他情绪变化,把这个人放在心里独特的位置,能忍让替那人着

想,便说明这个人爱着那个人。宝玉对黛玉的用情之深,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和第九十八回“病神瑛泪洒相思地”表现得淋漓尽致。宝玉一听黛玉最终要回去便得失心疯,得知林妹妹香消玉殒即昏死过去,可见宝玉是爱惨了黛玉。

而林黛玉则更是,自相识以后宝玉便成了她的心病,身体的反反复复,情绪的高低

悲喜,都跟宝玉有关。仿佛她存活世间只因宝玉,为其而生为其而死,爱情便是她的全部。当发现宝二奶奶成了别人便心灰意冷萌发死志,在宝玉大喜之日含恨而终。(见第九十六回“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

稿断痴情” )

《红楼梦》中情侣不少,最正常最纯洁的莫过于宝黛这对。说“最正常” 是指男女般配,却会患得患失,有矛盾争吵,又有各方面条件佼好的情敌。宝玉虽在《西江月》中被说得很不堪,“于国于家无望” ,但那也只是一家之言。其实不论相貌还是才情上都是极好的,只是正如尤三姐说的,“在女孩子们前不管什么都过的去,只不大合外人的式,

所以他们不知道” ,也不像一般贵族子弟颐指气使自以为是。看人看朋友,《红楼梦》唯一几个正面男子,如侠肝义胆的柳湘莲、以及之后娶了袭人的蒋玉菡都把贾宝玉推为挚友,就连一朝王爷北静王水溶年也很看重宝玉,可见第十四回,第八十五回更是展现了北静王待宝玉的不同寻常。

黛玉的相貌才华就更不用说,女子里的极品,闺秀里的奇葩。恋爱中的男女总是会患得患失,优秀孤傲如张爱玲在面对爱情时,也是“面对他时,她会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欢喜的从地里开出花来” 。林黛玉和张爱玲在某些方面很像,一样的孤傲乖僻,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至情至性,一样的对爱情不自信。因为对爱情的不自信,所以她多疑,她嫉妒,她任性,才会指桑骂槐尖酸刻薄,才常跟宝玉赌气使小性子,才夜夜哭泣伤春悲秋,才使病情反反复复身体越来越弱。在贾府黛玉的才貌都是一等,为何她还会不自信呢?因为贾府又陆陆续续来了在才华和相貌上堪与她比肩,跟宝玉也同是亲戚关系的薛宝钗、史湘云,而且她们具有她没有的家世背景(与贾家并称的“薛家”“史家”),姻缘俗物(宝钗有金锁,湘云有玉麒麟),健康的身体,独自己寄人篱下无人依靠体弱多病。此外,相比黛玉,众人对宝钗赞誉多点,如第四回:在贾府的下人眼里,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且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在贾府的上位者看来,“林

丫头要赌灵性儿,也和宝丫头不差多少;要赌宽厚待人里头,却不济他宝姐姐有耽待有尽让了” (见第八十四回);在姐妹们中,宝钗也比黛玉更得人心,如率真的湘云便曾说过“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甚至黛玉在自己后

来也承认宝姐姐的好,并且认宝钗作姐姐,宝钗善于以德服人,而黛玉则爱以语压人。所以,相比之下,黛玉不信信倒也正常了。

情人眼里出西施,宝玉却独爱黛玉,“任凭弱水三千,我也只取一瓢饮”(见第九十一回)“任他什么的金玉姻缘,我只道木石姻缘”(见第)。也许有人会

疑问,宝玉对宝钗就没动过心吗?有的,在第八回、第十五回、第三十五回和九十八回,但那只是一个男子对一个体态丰腴、容貌优美、温柔体贴的女子的正常反应,是对肉体诱惑和生理需求的妥协,是一种世俗的喜欢,不具专一性。而对黛玉的喜欢不同,那是一种超越世俗抵达灵魂的爱,这种爱他只给了黛玉,别无其他。

有人说,宝玉之所以钟情黛玉是因为黛玉不曾和宝钗湘云一样劝他去立身扬名。在第三十二回湘云有一次劝宝玉“如今大了,该学学仕途经济事务应酬,不该成天在女儿堆里搅”宝玉听了,大觉逆耳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我这里仔细腌赞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袭人拿钗黛对比,宝玉便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吗?要是他也说过这些混账了,我早和他生分了”宝钗等有时见机劝导,他便生气起来说:“好好的一个清浄洁白的女儿,也学得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独有黛玉自幼不曾劝他立身扬名,所以深敬黛玉”黛玉听了这话,是有喜又惊又悲有叹,果然是知己。(见三十六回)。其实黛玉也说过,在

第九回宝玉要去学堂跟黛玉辞行,黛玉听宝玉要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定要‘蟾宫折桂’了”,又第三十四回宝玉被贾政打得下不了床,黛玉去看他时,哭劝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最明显的便是第八十二回,宝玉从学堂回来去看望黛玉,黛玉让他坐坐就回去歇歇,说“如今念书了,比不得头里” ,宝玉听到这句便讽刺那些道学家和八股文章,黛玉却劝说道“小时候跟着雨村先生念书,也曾看过。内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不可一概抹掉。况且你要考取功名,这些也清贵些。”宝玉听着虽觉“不甚入耳”却也不敢在她面前驳回,只觉林妹妹从来不是这样的。宝玉是看到了黛玉的本质:清丽脱俗,孤标傲世。

至于宝玉为什么倾心林黛玉,依我之见,一是日久生情;二是心灵的契合。林黛玉初进贾府应该不过六、七岁,这点可从第二回推出(第二回写贾雨村到林府当家塾先生时,黛玉年方五岁,一年后贾敏去世,亡故一月后,贾雨村送黛玉上京)而宝玉比黛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