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31讲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31
必修三第二单元第30讲1.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导学号42442394(B)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解析)商周时期的铭文并不属于新的文字体系,A项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关于青铜器功用的信息,D项错误,排除;由铭文的内容“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材料体现的是重视家族传统的继承,C项错误,B项正确。
2.如图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
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
“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导学号42442395(B)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解析)据题干对“历”和“史”的解释,可知历史是对过去的事实的文字记载,故选B。
A项只是对“历”的解读;C项中书籍与题意不符;历史不是文化形式,故D项错误。
3.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下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导学号42442396(D)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发展演变。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根据题干图片文字比较可知,甲骨文与现代的文字具有某些相似之处,故D 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甲骨文是可识读的文字,楷书之前是隶书、小篆,故A、C两项表述有知识性错误;楷书工整规范,故B项表述错误。
4.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