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建筑的另一面-20110427
- 格式:ppt
- 大小:76.45 MB
- 文档页数:221
卢浮宫建筑结构分析卢浮宫是法国最著名的博物馆,是巴黎市中心的一个桥梁岛上,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
作为一座宫殿式博物馆,卢浮宫建筑的艺术价值不止在于其中收藏的千奇百怪的艺术品,更在于其建筑本身蕴含的欧洲文化与艺术的演变历程。
卢浮宫作为法国宫廷的府邸,其建筑结构体现了法国宫廷艺术风格,同时也经过了多次的改造和美化,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时期的需求。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卢浮宫的建筑结构展开分析。
一、整体建筑结构卢浮宫建筑分成两部分:北翼和南翼。
北翼始建于1200年,当时是法国国王西蒙•德•蒙弗兰设立的要塞,后来逐渐扩建成为宫殿。
南翼建于16世纪,由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建筑师皮尔•勒斯库开创,并且在路易十四时期进行了改造。
18世纪时,路易十五对卢浮宫进行了重建,加强了整座宫殿的结构强度和建筑风格的整体性。
卢浮宫的建筑结构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较为富有对称感的风格,塔楼、角楼等建筑元素被合理地安排在整座宫殿的各个部位,这让整座宫殿在视觉效果上更具立体感。
另外,卢浮宫几个明显的中心轴使得整座宫殿的结构更为稳固,美观,使参观者浏览展品时更容易掌握方向和节奏。
二、屋顶结构卢浮宫的建筑屋顶也具有其独特的结构风格。
虽然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改造和拓展,但整座宫殿屋顶的特征几乎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卢浮宫的屋顶结构依然遵循着法国宫廷艺术风格的传统,整个屋顶群像互相呼应,巨大的木架支持着属于不同日期的绿色金属屋顶,让宫殿在太阳光线下更显婉约。
除此之外,在宫殿屋顶的每个角落都会有一些装饰和装饰性塔楼,这些不仅为宫殿增添了某种轻盈的感觉,也强调了宫殿的地位和优越性。
三、内部空间结构卢浮宫的内部空间结构十分复杂,内部各个空间除了挑选了大量的建筑与艺术品外,还布置了大量的雕刻、织物、室内装饰等装饰材料和艺术品。
内部空间主要被划分为展馆、宫殿内部房间和剧院等。
展馆是卢浮宫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建筑结构主要是以艺术品的展示和保护为重点,各个艺术品的布局和展览区域都十分注重空间的整合性和协调性。
赫尔佐格访谈录(1993)原作者:Alejandro Zaera原出处:EL Croquis60+84翻译:南萧亭艺术/建筑学在你的谈话里,艺术像是不变的参照系. 你如何定义艺术和建筑学之间的关系?艺术是什么? 建筑学是什么? 事实上,我们非常感兴趣地研究建筑学是什麽. 为了寻找建筑学和都市在今天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看建筑学的话,这些学科可以对每天的生活和每个人的生活有所帮助。
艺术变得非常重要是因为,在过去几十年内.,它发展了更有趣的手段,它比建筑学的领域吸引了更多和更有趣的人。
这些人的研究更开放,对发现一些什么比保守一些什么更感兴趣。
我们从不希望我们的建筑作品被视为艺术品. 我们总是将其作为城市的部份,例如受变化影响的一些事物的一部分。
无论是否由于我们的参与,我们经常与艺术家或科学家合作的事实也不会把我们的建筑学转变成艺术品.我们的很多建筑产生于非常建筑化的事实,在整个设计和思考过程在我们的办公室里完成之后,它们充满了建筑的力量,当我们谈论这些建筑的艺术个性的时候,你听起来可能觉得有些自相矛盾。
是否在艺术家在六十年代宣布建筑仅仅在于它变成每天的生活部份的时候才意义深长之后,建筑学不再是为 "艺术的"程序的发展理想的领域?与我们合作的大多数艺术家,尤其是Remy Zaugg,它更像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画家。
在我们尝试寻找当代的手段和形式用于城市和公共建筑的领域与我们的合作(例如,Dijon校园 , 巴塞尔的三国交界的都市研究 , 和Munich的20世纪博物馆方案。
) 超过在美学方面的讨论。
我们也感觉许多当代艺术家在参加和工作与公共空间的兴趣与我们相同. 对他们,这也提供了在大的尺度,在城市尺度发展想法的可能性。
历史性的看,这一直是对艺术家的挑战. 他们其中的一些是非常有兴趣的合伙人,他们自己对于建筑的思想在他们和建筑师合作之前很久就产生了。
如果我们的巴黎 Jussieu 图书馆方案得以实现,我们将与德国画家Gerhard Richter合作,他的早期作品包括大的室内甚至大尺度的建筑的模型。
浙江大学2005年建筑学(外国建筑史)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方尖碑是古埃及的纪念性建筑,平面呈(D)形,是纪念()的。
A三角形太阳神B三角形月神C正方形宙斯神D正方形太阳神解释:埃及古代在神殿与陵墓之前所建立的一对长方形之石。
为一条石灰石、玄武岩或花岗岩之四角柱,上尖而下部粗大,一般修长为9—10:1,柱面用象形文字记载建立人姓名与功绩。
它有3种不同的目的:宗教性(奉献太阳神阿蒙)、纪念性(常以纪念法老在位若干年)、装饰性。
同时它也是埃及帝国权威强有力的象征。
2、玛斯塔巴是古埃及的(C)建筑。
A著名神庙B一种大门形式C陵墓D府邸解释:“玛斯塔巴”—上埃及的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外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
(波斯语即“板凳”之意)。
公元前2700年,萨拉卡墓地出现了石头建造的墓穴,以为了永久的存在。
这些单层的石墓被称为“玛斯塔巴”。
当时的统治者法老发现了这种石墓,但却产生了更为惊人的想法,他们在一个大的玛斯塔巴上建造了一层比一层小的玛斯塔巴,即阶梯式金字塔。
3、古西亚的宫殿建筑布局多采用(D)的形式A中轴对称B结合地形灵活布局C放射式D院落式解释:古西亚的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王宫,宫殿与观象台同建在一高118米,边长300米的方形土台上。
从地面通过宽阔的坡道和台阶可达宫门,宫殿由30多个内院组成,功能分区明确,有房间200余。
人首翼牛像是萨艮王宫宫殿裙墙转角处的一种建筑装饰。
它们的正面表现为圆雕,侧面为浮雕。
正面有两条腿,侧面四条,转角一条在两面共用,一共五条腿。
古西亚的珀赛玻里斯宫建筑群倚山建于一高15米,面积460×275米的大平台上。
入口处是一壮观的石砌大台阶层,宽6.7米,邻近两侧刻有朝贡行列的浮雕,前有门楼。
中央为接待厅和百柱厅,东南面为宫殿和内宫,周围是绿化和凉亭等,布局整齐但无轴线关系。
4、希腊的古典柱式有3种,按照由粗到细排列的顺序是:(D)A陶立克、爱奥尼、科林斯B塔司干、陶立克、爱奥尼C塔司干、爱奥尼、科林斯D陶立克、科林斯、爱奥尼解释:希腊3柱式:陶立克、科林斯、爱奥尼陶立克:柱身粗壮,质朴,简洁,表现了石材的个性,显示了男性的刚劲和优美。
《巴黎传:法兰西的缩影》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简述 (2)1. 巴黎与法国的文化象征 (2)2. 阅读《巴黎传 (3)二、巴黎的城市风貌 (4)1. 城市历史沿革 (5)2. 主要景点介绍 (7)埃菲尔铁塔 (8)卢浮宫博物馆 (9)巴黎圣母院 (10)凯旋门 (11)3. 巴黎的建筑风格与特色 (13)哥特式建筑 (14)罗曼式建筑 (15)巴洛克式建筑 (16)4. 巴黎的地理与气候 (17)地理位置 (19)气候特点 (19)三、巴黎的人文风情 (20)1. 法国人的生活方式 (22)2. 艺术与文化 (22)3. 时尚与美食 (24)时尚产业 (25)餐饮文化 (26)四、巴黎的历史事件 (28)1. 法国大革命 (29)2. 政治变革与国家统一 (31)3. 巴黎公社运动 (32)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33)5. 其他重要历史事件 (35)五、巴黎的现代发展 (36)1. 经济发展 (37)2. 科技创新 (38)3. 城市规划与建设 (39)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40)六、结语 (41)1. 巴黎传记对法兰西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42)2. 阅读随笔的感悟与思考 (44)一、内容简述《巴黎传:法兰西的缩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法国历史与文化读物,作者以巴黎为窗口,细腻地描绘了法兰西的历史变迁、建筑风格、民俗风情以及名人轶事。
书中不仅展现了巴黎作为法国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中心的地位,还深刻反映了法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特点。
在内容简述部分,我们将带领读者一同走进巴黎这座美丽的城市,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我们将从巴黎的城市历史出发,介绍那些见证城市兴衰的建筑、街道和广场,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我们将领略巴黎的建筑风格,包括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和现代主义等,欣赏这些建筑如何反映出法国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还将通过巴黎的节日庆典、美食、艺术和音乐等方面,感受这座城市的浪漫与多元。
越南法式建筑越南法式建筑: 融合与传承的艺术之美越南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东南亚国家,而法国对于越南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国于19世纪后期在越南执政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这段历史留下了浓厚的法式建筑痕迹。
越南法式建筑是这两种不同文化的完美结合,呈现出独特且迷人的风格,深深地吸引着游客的眼球。
首先,越南法式建筑的特点是浑然一体的传承和融合。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受到了法国的影响,也融入了越南传统建筑元素。
在河内和胡志明市等大城市的市中心地区,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法式建筑的建筑物,如咖啡馆、教堂、政府建筑等。
这些建筑物通常具有欧洲式的外观,但内部却保留了越南传统建筑的设计和装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交融之美。
这些建筑物的外立面常常采用明亮的颜色和精细的雕花,完美地展示了法国建筑的精致和越南建筑的细腻。
其次,越南法式建筑的氛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从建筑物的设计到周围的环境,都透露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痕迹。
将脚步踏入这些古老的法式建筑中,仿佛能够穿越时光,看到法国殖民时代的场景。
走在法式建筑所在的街道上,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会让人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
这处建筑可能见证了许多岁月,经历了无数的变迁,但它们却仍然屹立不倒,宛如一座座历史的见证者。
同时,越南法式建筑也展示了法国人带入越南的现代理念和技术。
这些建筑物不仅仅是外观上的仿制,更包含了当时先进的建筑原理和施工技术。
建筑中的拱形和圆顶设计、大型的玻璃窗户以及金属结构体系等,都是法式建筑的典型特点。
这些特点都体现了法国在建筑领域的先进性和追求创新的态度,进一步解释了为何越南法式建筑在当地乃至国际上都有如此高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法式建筑的保存与修复是当地政府的一大重点。
许多古老的法式建筑已经被列为文化遗产,得到了精心的修复和保护。
这些修复工程旨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向游客展示这一时期的建筑艺术。
通过对建筑物的修复,游客们可以尽情欣赏到这些古老建筑的真实面貌,并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
建筑艺术的创新之作巴黎卢浮宫巴黎卢浮宫是建筑艺术的创新之作。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不仅收藏了大量珍贵艺术品,还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分析卢浮宫在建筑艺术上的创新,并探讨其对今天建筑设计的影响。
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占地面积达到了7.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其建筑始建于12世纪,经历了无数次的扩建、改建与修复,最终形成了如今的面貌。
卢浮宫的建筑风格独特,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如中世纪堡垒、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
卢浮宫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立面设计。
建筑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巴黎这座城市的气候和环境特点,采用了古典风格的立面设计,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卢浮宫立面的主要特点是其独特的三角形屋顶和雕塑装饰,这些雕塑装饰包含了各种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为建筑增添了一份艺术的气息。
在建筑结构上,卢浮宫也展示了其创新之处。
为了能够容纳大量的艺术品以及访客,建筑师使用了大型的玻璃幕墙设计,并采用了先进的结构技术,例如钢结构和混凝土梁等。
这种设计使博物馆内部空间更加开放和宽敞,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使艺术品在阳光下展示出最佳的效果。
此外,卢浮宫还创新地采用了内庭院的设计。
内庭院是卢浮宫建筑中的一大特色,不仅为博物馆增加了独特的景观元素,还为艺术品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环境。
内庭院的设计兼顾了建筑的美感和功能性,将建筑与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和欣赏艺术品的场所。
卢浮宫对今天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创新的立面设计和大型玻璃幕墙等结构技术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
卢浮宫的成功示范了如何在建筑中融入艺术元素和自然元素,使建筑更加与环境和谐相处。
同时,卢浮宫的内庭院设计也受到了许多建筑师的借鉴,在当代建筑中经常能够看到类似的设计。
总之,卢浮宫是建筑艺术的创新之作。
其独特的立面设计、大型的玻璃幕墙以及内庭院的设计,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