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共2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24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微型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其中硬件系统是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一般来说,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心脏,它承担着所有计算和处理的任务。
CPU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其中控制单元控制CPU的操作流程,算术逻辑单元则执行具体的数学、逻辑运算。
2.存储器: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为CPU提供必要的信息。
存储器一般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其中RAM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ROM则用来存储不变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3.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来接受用户的输入信息,为计算机提供数据和指令。
常用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4.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来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显示给用户。
常用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5.存储设备:存储设备是用来存储长期数据的设备。
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光盘、U盘等。
6.总线:总线是用来传输信息的通路,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用来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来指定数据的存储位置,控制总线用于控制各种设备的操作。
以上是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在计算机中,硬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软件则是微型计算机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
因此,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是计算机专业人士的必修课程,对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项目三选购和维护一台计算机第三节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教学目标】⏹了解微机主机的组成⏹了解微机外存储器的分类及特点⏹了解微机输入设备的分类及特点⏹了解微机输出设备的分类及特点【教学时序】一、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下图所示为一台多媒体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它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和耳机等。
1.主机微机的主机箱内一般安装着系统主板(包括CPU和内存等)、外存(软盘、硬盘和光盘)、总线扩展槽、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显示适配卡、打印适配卡、声音卡、视频卡和Modem卡)等。
(1)主板主板也称系统主板或母板,它是一块电路板,用来控制和驱动整个微型计算机,是微处理器与其他部件连接的桥梁。
主板主要组成:■CPU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外设接口插座■串行和并行端口(2)CPU■CPU是微型计算机的心脏,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微型计算机的处理功能是由CPU来完成的。
■CPU芯片决定了计算机的档次,CPU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微型计算机的性能。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两个:字长和主频。
字长(位):指CPU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CPU字长越长,性能越强。
PC机的字长,已由8088的准16位(运算用16位,I/O用8位)发展到现在的32位、64位。
主频(Mhz):CPU工作的时钟频率,单位为MHz(兆赫兹)。
主频越高处理数据速度越快。
如Pentium III 800表示CPU型号为Pentium III,主频为800MHz。
Pentium 4 2.0G表示CPU型号为Pentium 4,主频为2.0GHz。
(3)内存(主存储器或主存)内存用于存放计算机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它可被CPU访问,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其特点是:读写速度快,但容量较小,价格也较高。
内存储器目前大多采用半导体存储器,按功能分为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和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两类。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一、CPU、内存、接口和总线的概念点击折叠视频:CPU、内存、接口和总线的概念1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微型计算机包含了多种系列、档次和型号等。
这些计算机的共同特点是体积小,适合放在办公桌上使用,而且每个时刻只能一人使用,因此又称为个人计算机(PC)。
图1-3是PC的典型结构。
2主板主板是固定在微型计算机主机箱箱体上的一块电路板。
主板上装有大量的有源电子元件。
其中主要组件有CM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内存插槽、CPU插槽、键盘接口、软盘驱动器接口、硬盘驱动器接口、总线扩展插槽(提供ISA、PCI 等扩展槽)、串行接口(COM1、COM2)、并行接口(打印机接口LPT1)、USB接口等。
因此,主板是计算机各种部件相互连接的纽带和桥梁。
3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等。
计算机的运转是在CPU的指挥控制下实现的,所有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都是由它完成的。
因此,CPU是决定计算机速度、处理能力和产品档次的关键部件。
图1-3 PC的典型结构4内存储器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通常分别简称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是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是计算机用于直接存取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计算机在执行程序前必须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中,这种装入信息的操作称为“写入”;所执行的指令及处理的数据,也必须从内存取出,这种取出信息的操作称为“读出”。
存储器读出信息后,原内容保持不变;向存储器写入信息,则原内容被新内容所代替。
由于内存是由半导体器件构成的,没有机械装置,所以内存的读写速度远远高于外存,但容量也相对较小,主要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内存又分如下两种:(1)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存储的内容由厂家一次性写入,并永久保存下来,用户只能从ROM读出原有内容,不能再向其写入新内容,因此称为只读存储器。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是指计算机的硬件基本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一个典型的微型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主存)、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和系统总线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基本部分的结构。
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
它由控制单元(CU)和算术逻辑单元(ALU)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指令的获取、译码和执行控制,而算术逻辑单元则负责实现算术和逻辑运算。
2.主存储器(主存):主存储器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它通常是采用随机访问存储器(RAM)技术实现的,可以随机访问任意位置的数据。
主存被划分为一个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
3.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世界交换数据。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和扫描仪,而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和音响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计算机相连。
4.系统总线:系统总线是用于连接计算机内部各个部分的数据通道。
它分为三类: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地址总线用于传递内存地址,数据总线用于传递数据,而控制总线用于传递控制信号。
除了以上基本部分,还有一些扩展部分和控制器可以增强微型计算机的功能和性能。
1.扩展部分:扩展部分包括扩展插槽、扩展卡和扩展设备。
扩展插槽是用于插入扩展卡的物理插槽,扩展卡则可以增加计算机的功能,例如图形显示卡、声卡和网络接口卡等。
扩展设备指的是通过扩展卡或外部接口与计算机相连的外部设备。
2.输入/输出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器是用于管理和控制输入/输出设备的硬件。
它负责将数据在主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输,以及处理输入/输出设备和主存之间的数据转换。
3.地址译码器:地址译码器是用于将CPU发送的地址信号解码为特定设备的选择信号。
它可以根据CPU发送的地址来选择相应的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4.时钟电路:时钟电路用于提供计时信号,用于同步各个部件的工作。
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一种用于完成特定任务的小型计算机系统。
它由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及其他电子电路元件组成,能够按照预先编程程序完成特定任务。
由于它的小巧紧凑,普及率较高,微型计算机系统在企业、政府机构、学校和家庭中很常见。
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1)中央处理器(CPU):
CPU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用于处理系统中的所有计算任务。
它能够接收程序指令,根据这些指令处理数据,从而完成任务。
(2)存储器:
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记忆单元,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其中,主存储器(主存)是CPU的直接工作单元,而从属存储器(从存)则为CPU提供额外的数据存储空间。
(3)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是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
元件。
它们接收外部输入信号,并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到外界。
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有键盘、鼠标等。
(4)控制器:
控制器是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控制元件,用于协调各种设备之间的工作。
它能够根据程序指令把正确的信号和数据发送给各种部件,从而协调其它元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5)其他电子电路元件:
微型计算机系统中还包括其他一些电子电路元件,如定时器、比较器、变换器等,它们用于协调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部件之间的工作。
以上就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和数据通过专用软件编写,经过编译和链接后,可以存储到存储器中,然后CPU可以调用它完成特定的任务。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非常清晰,易于检修和维修,这也是它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组成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它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解析和执行指令,控制数据的流动;算术逻辑单元则负责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二、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装置。
主要包括内存和外存。
内存是指计算机直接存取数据和程序的存储器,它的容量较小但读写速度快;外存则是指辅助存储器,容量较大但读写速度相对较慢。
1. 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RAM)内存是计算机中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它具有读写功能以及随机访问的特点。
内存的容量决定了计算机能同时处理的数据量和程序规模的大小。
2. 外存(Hard Disk Drive,HDD)外存是计算机中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装置,它的容量较大且价格较低。
外存通常采用硬盘驱动器来实现数据的读写,具有较长的存储寿命和较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三、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将外部输入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或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给外部。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1. 键盘键盘是一种常见的输入设备,用于输入字母、数字、符号等信息。
它通过按下不同的键,触发对应的电信号,将输入的信息传输给计算机。
2. 鼠标鼠标是一种常用的指针设备,用于控制光标在计算机屏幕上移动以及进行各种点击和拖拽操作。
它通过感应手的移动和点击动作,将相应的信号传输给计算机。
3. 显示器显示器是一种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图像和文字等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它通过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见的光信号,实现图像的显示。
4. 打印机打印机是一种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打印出来。
常见的打印机有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等,它们通过喷墨或激光等方式将文字和图像打印到纸张上。
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是由多个组件组成的,这些组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计算机的各项任务。
本文将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硬件组成1.中央处理器(CPU):CPU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进行数据的处理和指令的执行。
它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控制单元负责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算术逻辑单元则进行各种运算操作。
2.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它分为主存和辅存两部分。
主存储器(RAM)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暂时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固态硬盘)则用于永久存储数据和程序。
3.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键盘用于输入文字和命令,鼠标用于控制光标的移动和操作,扫描仪用于将纸质文档转换为数字形式。
4.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给用户,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和文字,打印机用于将计算机中的数据打印出来,音箱用于播放声音和音乐。
5.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永久存储数据和程序,除了辅助存储器外,还包括光盘、U盘等。
光盘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U盘则方便携带和传输数据。
6.总线:总线是各个硬件组件之间传输数据和信号的通道,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内存地址,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二、软件组成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它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使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户通过计算机完成各种任务的工具,包括文字处理软件、图形处理软件、数据库软件等。
它们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与硬件进行交互,实现用户的需求。
3.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来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工具,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C++、Jav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