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1反比例函数(1)详解

6.1反比例函数(1)详解

人教中考数学二轮 反比例函数 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含详细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上,点B,D的坐标分别为B(1,0),D(3,3). (1)点C的坐标________; (2)若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经过直线AC上的点E,且点E的坐标为(2,m),求m的值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若(2)中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CD相交于点F,连接EF,在直线AB上找一点P, 使得S△PEF= S△CEF,求点P的坐标. 【答案】(1)(3,0) (2)解:∵AB=CD=3,OB=1, ∴A的坐标为(1,3),又C(3,0),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ax+b, 则,解得:,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 x+ . ∵点E(2,m)在直线AC上, ∴m=﹣ ×2+ = , ∴点E(2,). ∵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E, ∴k=2× =3,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3)解:延长FC至M,使CM= CF,连接EM,则S△EFM= S△EFC, M(3,﹣0.5). 在y= 中,当x=3时,y=1, ∴F(3,1). 过点M作直线MP∥EF交直线AB于P,则S△PEF=S△MEF. 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a'x+b', ∴,解得, ∴y=﹣ x+ . 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 x+c, 代入M(3,﹣0.5),得:c=1, ∴y=﹣ x+1. 当x=1时,y=0.5, ∴点P(1,0.5). 同理可得点P(1,3.5). ∴点P坐标为(1,0.5)或(1,3.5). 【解析】【解答】解:(1)∵D(3,3), ∴OC=3, ∴C(3,0). 故答案为(3,0); 【分析】(1)由D的横坐标为3,得到线段OC=3,即可确定出C的坐标;(2)由矩形的对边相等,得到AB=CD,由D的纵坐标确定出CD的长,即为AB的长,再由B的坐标确定出OB的长,再由A为第一象限角,确定出A的坐标,由A与C的坐标确定出直线AC的解析式,将E坐标代入直线AC解析式中,求出m的值,确定出E的坐标,代入反比例解 析式中求出k的值,即可确定出反比例解析式;(3)延长FC至M,使CM=CF,连接

26.1.1反比例函数-教案

26.1.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从现实情境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通过与正比例函数概念的类比,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经历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讨论,及实际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函数的建模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抽象反比例概念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教学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压岁钱问题:爸爸100元,妈妈100元,爷爷100元,奶奶100元……如果有x 个人,每人都给我100元,我共有y 元, 则y =100x ,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y =kx (其中k≠0) 压岁钱100元,拿去用太大,把100元换成……面值小一点的,另一种人民币即y x =100 一、(新课讲授)下列问题中,变量间具有函数关系吗?如果有,请直接写出解析式.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 ,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 (单位:km/h )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 (单位:h )的变化而变化.你能写出关于t 的解析式吗?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块面积为1000m 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 (单位:m )随宽x (单位:m )的变化而变化. (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km 2,人均占有面积S (单位:km 2/人)随全市总 人口n (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1463v t =, 1000y x = ,41.6810S n ?= 二、归纳概念:一般地,形如k y x =(k 为常数,且k ≠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函数.强调1、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2、变形xy =k 或y =kx -1(k 为常数,且k ≠0) 三、例题解析 例1.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y =(m +1)x m2-2 解: 解得 m m ?-=-?+≠?22110m m =±??≠-?11. m ∴=1

61 反比例函数

6.1反比例函数 基础题 知识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下列函数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1-=kxB.y A.y=x -88D.y ==C.y2xx22.反比例函数y=-中,k的值是( ) 5x25D.-C.-B.-2 A.2 252m1+为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y =x ) 3.若函数1A.1 B.0 D.-C. 1 214.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1-xA.x≠1 B.x≠0 D.一切实数C.x<1 m(m-3)是反比例函数,则满足的条件是( .若y=) 5xA.m≠0 B.m =3 C.m=0或m=3 D.m≠0且m≠3 知识点2判断反比例函数关系 6.如果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一定,那么下列关于这个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两条直角边成正比例 B.两条直角边成反比例 C.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成正比例 D.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成反比例 2R,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用电器的电阻R之间的关系是P=I7.用电器的输出功率P与通过的电流IA.P为定值,I与R成反比例 2与RI成反比例B.P为定值,C.P为定值,I与R成正比例 2与R成正比例D.P为定值,I8.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小颖每分钟可以制作2朵花,x分钟可以制作y朵花 32,底面积为S cm.体积为10 cmh cm的长方体,高为B2,面积为S cm.用一根长50 cm的铁丝弯成一个矩形,一边长为x cmCD.汽车油箱中共有油50升,设平均每天用油5升,x天后油箱中剩下的油量为y升 知识点3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9.小华以每分钟x个字的速度书写,y分钟写了300个字,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x300 =.y yA.=B x300300-x C.y=300-x D.y=x10.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m)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 m,则y 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4001 =.=.Ay By4xx 1001 y=DC.y=.400xx11.若y与x成反比例,且x=3时,y=7,则y 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 12.计划修建铁路1 200 km,试写出铺轨天数y(d)与每天铺轨量x(km/d)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该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

压轴题反比例函数专题复习

反比例函数压轴题类型 一、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 1、反比例函数与求四边形面积、存在性问题(正方形) 26. (历下区一模、本题满分9分) 如图,正比例函数y =ax 与反比例函数>0)的图象交于点M (6,6). (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1,若∠AMB =90°,且其两边分别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B .求四边形OAMB 的面积.(3)如图2,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上一点,过点P 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PF 交直线OM 于点H ,过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G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当m >6时,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PEGH 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6.解:(1)将点 分 解得:a =1 ,k =6 2分 ∴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y =x 3分(2)过点M 分别做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 则∠MCA =∠MDB =90°,∠AMC =∠BMD =90°-∠AMD ,MC =MD =6, ∴△AMC ≌△BMD ,…5分∴S 四边形OCMD =S 四边形OAMB =6,…6分 ∵∠MOE =45°,∴OG =GH , ∴OE = OG +GH ∴2x 8分 P 3). …9分 2、反比例函数与判断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矩形) 26. (市中区一模、本题满分9分)如图1,已知双曲线y =k x (k >0)与直线y =k ′x 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第一象限,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点A 的坐标为(3,1),则点B 的坐标

26.1.1_反比例函数--教案.1.1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公开课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26.1.1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执教者:于孙潮时间:2015年12月1日 教学目标 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4、培养观察、推理、分析能力,认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教学方法:启发法、类比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 现有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如果把它换成5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换成1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依次换成5元,2元,1元的人民币,各可得几张?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张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当面值由大变小的时候,张数会怎样变化?你知道什么没有变? 如果用含x的式子表示y怎么写?y是不是x的函数吗? 设计意图: 以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引入,目的是让学生在很快的时间里说出显而易见的答案,便于增强学生学好本课的自信心,使他们能愉快地进行新知的学习。二、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在下列实际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 (1)一辆以60km/h匀速行驶的汽车,它行驶的距离S(单位:km)随时间t(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 。 (2)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升,如果不再加油,平均每千米耗油量为0.1升,油箱中剩余的油量y(单位:升)随行驶里程 x(单位:千米)的变化而变化。 。

(3)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 。 (4)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单位:m )随宽x(单位:m )的变化而变化。 。 (5)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 (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总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 (6)正方形的面积S随边长x的变化而变化。 。 在上面所列出函数中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函数?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有利于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设置问题串,唤醒学生记忆,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3、简单感知变化与对应思想,引入新课。 剩下的函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如果让你给它下一个定义,你怎么定义它? 的函数,我们称之为反比例函数。是自变量,是函数。k叫做。 思考问题: 函数y=k x (k≠0)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注意: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还需考虑它的实际意义。 活学活用 下列关系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数吗?如果是,比例系数k是多少? (1)y=4 x ; (2)y=?1 2x ; (3)y =1- x (4)xy =1 ; (5)y=x 2 ; (6)y=x2 (7)y=x?1 ; (8)y=1 x ?1 思考:反比例函数的形式还有那些? 关系式xy + 4 = 0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吗? 若是,比例系数k等于多少? 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6.1反比例函数(1) 公开课获奖教案

6.1反比例函数 一、教学内容 背景分析:函数是在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内容和数学模型,学生曾在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学习过“变量之间的关系”和“一次函数”等内容,对函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讨论反比例函数可以进一步领悟函数的概念并积累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及用函数观点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为后继学习二次函数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教学目的: (1)从现实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进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体会数学从实践中来又到实际中去的研究、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数学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难点: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关键:从现实情境和所学的知识入手,探索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式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把一张100元换成50元的人民币,可换几张?换成10元的人民币可换几张?依次换成5元,2元,1元的人民币,各可换几张?换得的张数y 与面值x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填表: 提问:学生你会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y吗?并提出问题:当换成的元数x变化时,换成的张数y会怎样变化呢?变量y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反比例函数。我们再看课本的例子: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课

我们知道,电流I 、电阻R 、电压U 之间满足关系式U =IR ,当U =220V 时,(1)你能用含有R 的代数式表示I 吗?;(2)利用你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学生填表完成,提出当R 越来越大时,I 是怎样变化的?当R 越来越小呢?(3)变量I 是R 的函数吗?为什么? 我们通过控制电阻的变化来实现舞台灯光的效果。在电压一定时,当R 变大时,电流I 变小,灯光就变暗,相反,当R 变小时,电流I 变大,灯光变亮。 引导学生看课本例子,京沪高速铁路全长约为1318km ,列车沿京沪高速铁路从上海驶往北京,列车行完成全程所需的时间t (h )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 (km/h)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变量t 是v 的函数吗?为什么? (三)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提示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请同学在生活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分组交流讨论,并完成资料的讨论部分。 我们再看例子: 两个变量x 和y 的乘积等于-6,用函数关系式表示出来是 x y 6 -=,思考:变量x 和y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提出问题:①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变量的乘积等于非零常数.②如何给反比例函数下定义? 教师总结并和学生一起探索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x k y =(k 为常数,k ≠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强调在理解概念时要注意:①常数k ≠0;②自变量x 不能为零(因为分母为0时,该式没意义);③当x k y = 写成1 -=kx y 时注意x 的指数为—1。④由定义不难看出,k 可以从两个变量相对应的任意一对对应值的积来求得,只要k 确定了,这个函数就确定了。

反比例函数题型专项练习试题

反比例函数题型专项(一) 专题一、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1.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1),若y≤1,则x的范围为()A.x≥1 B.x≥2 C.x<0或0<x≤1 D.x<0或x≥2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1与y﹦(k≠0)的图象大致是() A.B.C.D. 3.若ab>0,则函数y=ax+b与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B.C.D. 4.若方程=x+1的解x0满足1<x0<2,则k可能是() A.1 B.2 C.3 D.6 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正比例函数y=kx和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大致是() A.B.C.D. 6.函数y=,当y=a时,对应的x有两个不相等的值,则a的取值范围()A.a≥1 B.a>0 C.0<a≤2 D.0<a<2 7.已知k1<0<k2,则函数y=k1x﹣1和y=的图象大致是()

A.B.C.D. 8.函数y=与y=kx﹣k(k≠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9.在同一坐标系中,表示函数y=ax+b和y=(a≠0,b≠0)图象正确的是() A.B.C. D. 10.函数y=的图象在() A.第一,三象限 B.第一,二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三,四象限 11.如果k<0,那么函数y1=kx﹣k,的图象可能是() A.B.C.D. 12.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2 C.﹣1<x<0,或x>2 D.x<﹣1,或0<x<2 12题图 13题图

浙教版1-1 反比例函数第一课时教案

1.1反比例函数(1) 教学目标: 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进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会求简单实际问题中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教学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例1涉及科学学科知识,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分析:函数是在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抽象出的数学概念,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在前面已学习过“变 化之间的关系”和“一次函数”等内容,对函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讨论反比例函数可以进一步领悟函数的概念,为后续学习 产生积极的影响。本节课通过对具体情景的分析,概括出反比例函数 的概念。通过例题和举例可以丰富对函数的认识,理解反比例函数的 意义。 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一次函数?什么叫正比例函数?写出它们的一般式。它们有何关系? 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回顾小学所学反比例关系。 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个数的积(不为零)一定,这两个数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问题提出: 问题1: 北京到杭州铁路线长1662km 。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杭州,记火车全 ,请填写下表。 能用一个数学解析式表示吗? 问题2:测量质量都是100g 的金、铜、铁、锌、铝五种 金属块的体积V(cm3),获得数据如表。表中ρ(g/cm3)表示 1、菱形的面积为5cm2,它的一条对角线长y (cm )关于另一条对角线长x (cm )的关系式是 。 2、小明同学用50元钱买学习用品,单价y (元)与数量x (件)之间的关系式是 上述函数表达式都具有什么特点? 二、传授新课 (一)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0(≠=k k x k y 为常数,的形式,那么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不能为零。 学生探究反比例函数变量的相依关系,领会其概念。 (二)做一做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2cm ,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cm 和ycm 。那么变量y 是变量x 的函数吗?为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 2. 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数数量n 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 (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 的函数吗?为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而后大组发言。 (2)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x y 1662=V 100 = ρ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图象经过点(-2,5)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2.已知函数3 22 )2(---=m 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则=m . 3.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的图象叫做 .当k >0时,图象分居第 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 ;当k <0时,图象分居第 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 . 4.反比例函数x y 5= ,图象在第 象限内,函数值都是随x 的增大而 . 5.若变量y 与x 成反比例,且x=2时,y=-3,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 . 6.已知函数x m y = ,当2 1 -=x 时,6=y ,则函数的解析式是 . 7.在函数x k y 22--=(k 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2,y 1),(-1,y 2),(2 1 ,y 3), 函数值y 1,y 2,y 3的大小为 . 8.如图,面积为3的矩形OABC 的一个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上,另三点在坐标轴上,则k= . 9.反比例函数x k y = 与一次函数y=kx+m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是(-2,1),则它们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 10.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2=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且经过点(k-1,k+2),则k= . 二、选择题 1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那么它的底与高的函数关系是( ) A.正比例函数 B.反比例函数 C.一次函数 D.二次函数 12.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是( ) A.2x y - = B.x y 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教案

课题: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武汉市琴断口中学 施兴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说出它的性质; 2、通过画图,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是有“间断”的两只曲线,掌握其图象的位置、增减性、对称性与解析式的内在联系,利用相关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经历画图,观察、猜想、思考等数学活动,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的分析、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归纳以及动手的能力。 2、感悟“数形结合”“变化与对应”“无限逼近”等数学思想,并能运用类比、从特殊到一般等研究方法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体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 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美,体会事物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的观点,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设计 【凭风起航】: 1、情景导入 2、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 3、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 )。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当k>0,图象经过原点和( )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 )。 当k<0,图象经过原点和( )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 ) 画函数图象的步骤是: 微课正比例函数的画法 4、给反比例函数“画像” 5试一试:你能画出反比例函数x 6y =与x 6 -y =的图象吗? y ... ... Y= x 6 ... ... Y=x 6- ... ...

6、y= x 12,y=x k (k>0)的大致图象。 几何画板演示函数图象(k>0)和(k<0)的情况。 7、研究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乘风破浪】 1、(1)当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 象限,在 内y 随x 值的增大而 ; (2)当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 象限,在 内y 随x 值的增大而 。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否具有对称性? 【激流勇进】 1.函数 y= x 5 - 的图象在第___________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 __________ . 2.函数 y=x m 2 -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例1.已知反比例函数y = (m +1)x m 5 _2 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内,求m 的值。 1 .若反比例函数 y= x k 的图象经过点(2,1),则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 ) 象限。 【扬帆远航】 1.下列图象中,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是 ( ) 2.一次函数y=kx+b (K>0)与反比例函数 x k y (K>0) 的图象交点的个数为( ) (A ) 0个(B )1个(C )2个(D )无数个 3、若y=x 2 图象上有两点P 1(1,y 1)和P 2(2,y 2),试比较y 1和y 2的大小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1-1 反比例函数-教案设计(2)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1-1 反比例函数-教案设计(2) 11.1 反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3.在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特定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教学重 点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1.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通过对反比例函数的简单应用,使学生初步形成数学的建模意识和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 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思路 开场白: 同学们,在小学里,我们已经知道如果两个量的乘积一定,那么这两个量成反比例.例如当路程s一定时,时间t 与速度v的关系.那成反比例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怎样用函数表达式来表示呢? 回顾旧知,进入学习 状态. 从学生 熟悉的反比 例知识入 手,引发学 生的数学学 习兴趣.

引入: 南京与上海相距约300km,一辆汽车从南京出发,以速度v(km/h)开往上海,全程所用时间为t(h).写出t、v的关系式,并填写下表: v60 80 t 随着速度的变化,全程所用时间发生怎样的变化?时间t是速度v 的函数吗?为什么?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填写表格. 让学生 重新回顾函 数的有关知 识,为引入 反比例函数 的概念做好 准备. 实践探索: 用函数表达式表示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计划修建一条长为500km的高速公路,完成该项目的天数y(天)随日完成量x(km)的变化而变化; (2)一家银行为某社会福利厂提供了20万元的无息贷款,该厂的平均年还款额y(万元)随还款年限x(年)的变化而变化; (3)游泳池的容积 交流讨论,积极回答: 参考答案:(1)y= 500 x;(2)y= 20 x;(3)t = 5000 v;(4)m=- 200 n. 通过学 生相互讨论 使学生主动 参与到学习 活动中来, 培养学生小 组合作意 识.

1反比例函数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反比例函数基础练习题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y=3x B.C.3xy=1 D. (2)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B.C.D. 答案:(1)C;(2)A. 2.图象和性质 (1)已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①若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那么k=___________. ②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k=___________. (2)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的图象位于第________象限. (3)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2),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_____象限. (4)已知a·b<0,点P(a,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直线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5)若P(2,2)和Q(m,)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 则一次函数y=kx+m的图象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C.第一、三、四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 (6)已知函数和(k≠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A.B.C.D. 答案:(1)①②1;(2)一、三;(3)四;(4)C;(5)C;(6)B. 3.函数的增减性 (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且,则的值为().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 (2)在函数(a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则函数值、、

的大小关系是(). A.<<B.<<C.<<D.<< (3)下列四个函数中:①;②;③;④. 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A.0个B.1个C.2个D.3个 (4)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2x和y=x+1的图象过同一点,则当x>0时,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函数 值y随x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 4.解析式的确定 (1)若与成反比例,与成正比例,则y是z的(). A.正比例函数B.反比例函数C.一次函数D.不能确定 (2)若正比例函数y=2x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为(2,m),则m=_____,k=________,它们的另一个交点为________. (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的值. (4)已知一次函数y=x+m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P (x 0,3). ①求x 0的值;②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5)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薰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 量y (毫克)与时间x (分钟)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完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毫克.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①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 1.6毫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分钟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 ③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 分钟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答案:(1)B;(2)4,8,(,); (3)依题意,且,解得. (4)①依题意,解得

【八年级】2017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61反比例函数2

【关键字】八年级 6.1 反比例函数(2)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进一步理解数学是基础学科,培养学生建模意识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率函数的解析式. 难点:例3要用科学知识,又要用不等式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反比率函数的定义: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错”×”) 2.思考:如何确定反比率函数的解析式? (1)已知y是x的反比率函数,比率系数是3,则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 (2)当m为何值时,函数是反比率函数,并求出其函数解析式. 关键是确定比率系数! 二、新课 1. 例2:已知变量y与x成反比率,且当x=0.3时y=-6.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小结:要确定一个反比率函数的解析式,只需求出比率系数k.如果已知一对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就可以先求出比率系数,然后写出所要求的反比率函数. 2.练习:已知y是关于x 的反比率函数,当x=时,y=2,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说一说它们的求法:

(1)已知变量y与x-5成反比率,且当x=2时y=9,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已知变量y-1与x成反比率,且当x=2时y=9,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4. 例3、设汽车前灯电路上的电压保持不变,选用灯泡的电阻为R(Ω),通过电流的强度为I(A). 在例3的教学中可作如下启发: 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后师生一起点评. 三、巩固练习 1.当质量一定时,二氧化碳的体积V与密度p成反比率.且V=5m3时,p=1.98kg/m3(1)求p与V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求V=9m3时,二氧化碳的密度. 四、拓展 1.已知y与z成正比率,z与x成反比率,当x=-4时,z=3,y=-4.求: (1)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当z=-1时,x,y的值. 2. 五、交流反思 求反比率函数的解析式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已知条件中明确告知变量之间成反比率函数关系,如例2;另一种是变量之间的关系由已学的数量关系直接给出,如例3中的由欧姆定律得到.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2)1.1反比率函数 七、课后反思 再次应用待定系数法,学生思路较清晰,与科学知识的衔接有些学生感到困难.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中考数学复习《反比例函数》专项综合练习及答案.docx

中考数学复习《反比例函数》专项综合练习及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 1.如图,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 x 的图象交于点A、 B,点 B 的横坐标 是 4,点 P( 1,m)在反比例函数 y1= 的图象上.(1) 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观察图象回答:当 x 为何范围时, y1> y2; (3)求△ PAB的面积. 【答案】(1)解:把 x=4 代入 y2=x,得到点 B 的坐标为( 4, 1),把点B(4,1)代入 y1= ,得 k=4.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y1= (2)解:∵点 A 与点 B 关于原点对称,∴ A 的坐标为(﹣ 4,﹣ 1), 观察图象得,当x<﹣ 4 或 0< x< 4 时, y1> y2 (3)解:过点 A 作 AR⊥y 轴于 R,过点 P 作 PS⊥ y 轴于 S,连接 PO,设 AP 与 y 轴交于点 C,如图, ∵点 A 与点 B 关于原点对称, ∴OA=OB, △AOP △ BOP ∴S=S , ∴S△PAB=2S△AOP. y1=中,当x=1时,y=4, ∴P( 1, 4). 设直线 AP 的函数关系式为y=mx+n , 把点 A(﹣ 4,﹣ 1)、 P(1 ,4)代入 y=mx+n , 则, 解得.

故直线 AP 的函数关系式为 y=x+3, 则点 C 的坐标( 0,3), OC=3, ∴S △AOP =S △ AOC +S △ POC = OC?AR+ OC?PS = ×3×4+ ×3×1 = , ∴S △PAB =2S △AOP =15. 【解析】 【分析】( 1)把 x=4 代入 y 2= x ,得到点 B 的坐标,再把点 B 的坐标代入 y 1= ,求出 k 的值,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观察图象可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不等式 y 1> y 2 的解集;( 3)过点 A 作 AR ⊥y 轴于 R ,过点 P 作 PS ⊥ y 轴于 S ,连接 PO ,设 AP 与 y 轴交于点 C ,由点 A 与点 B 关于原点对称,得出 △AOP =S △BOP , S △PAB =2S △AOP . 求出 P 点坐标,利用 OA=OB ,那么 S 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AP 的函数关系式,得到点 C 的坐标,根据 S △ AOP △AOC △ POC 求出 =S+S S △AOP = ,则 S △ PAB =2S △ AOP =15. 2.已知点 A , B 分别是 x 轴、 y 轴上的动点,点 C , D 是某个函数图象上的点,当四边形 ABCD ( A , B , C , D 各点依次排列)为正方形时,称这个正方形为此函数图象的伴侣正方形.例如:如图,正方形 ABCD 是一次函数 y=x+1 图象的其中一个伴侣正方形.

八年级数学下册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1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结合图象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难点:正确画出图象,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前,应先让学生回忆一下画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即:列表、描点、连线,其中列表取值很关键。反比例函数x k y =(k ≠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 ≠0,所以取值时应对称式地选取正数和负数各一半,并且互为相反数,通常取的数值越多,画出的图象越精确。连线时要告诉学生用平滑的曲线连接,不能用折线连接。教学时,老师要带着学生一起画,注意引导,及时纠错。 在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时,可结合正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象和性质,来帮助学生观察、分析及归纳,通过对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这里要强调一下,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置和增减性是由反比例系数k 的符号决定的;反之,双曲线的位置和函数性质也能推出k 的符号,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48页的例2是让学生经历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过程,一方面能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认识,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探究函数的性质作准备。 补充例1的目的一是复习巩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二是通过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 补充例2是一道典型题,是关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与矩形面积的问题,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解析式x k y =(k ≠0)中k 的几何意义。 四、课堂引入 提出问题: 1.一次函数y =kx +b (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什么?其性质有哪些?正比例函数y =kx (k ≠0)呢? 2.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是什么?其一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呢? 五、例习题分析 例2.见教材P48,用描点法画图,注意强调: (1)列表取值时,x ≠0,因为x =0函数无意义,为了使描出的点具有代表性,可以“0”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式取值,即正、负数各一半,且互为相反数,这样也便于求y 值 (2)由于函数图象的特征还不清楚,所以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便于连线,使画出的图象更精确 (3)连线时要用平滑的曲线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4)由于x ≠0,k ≠0,所以y ≠0,函数图象永远不会与x 轴、y 轴相交,只是无限靠近两坐标轴 例1.(补充)已知反比例函数32)1(--=m x m y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 值,并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1.1 反比例函数 强化提优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1.1 反比例函数》强化提优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题;共32分) 1﹒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为( ) A .y =2x +1 B .y = 22x C .y =-15x D .y =x 2-2x 2﹒函数y =k 23k x -是反比例函数,则k 的值是( ) A .-1 B .2 C .±2 D . 3﹒若y 与x 成反比例,x 与z 成反比例,则y 是z 的( ) A .正比例函数 B .反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二次函数 4﹒下列关系中,两个变量之间成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是( ) A .正方形的面积S 与边长a 的关系 B .正方形的周长 C 与边长a 的关系 C .矩形的长为a ,宽为20,其面积S 与a 的关系 D .矩形的面积为40,长a 与宽b 之间的关系 5﹒若反比例函数y = k x 的图象经过点(3,-2),那么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 ) A .y =-6x B .y =-6x C .y =6x D .y =-16x 6.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y =1x -1中,y +1与x 成反比例 B. 在xy =-2中,y 与1x 成正比例 C. 在xy =-3中,y 与x 成反比例 D. 在y = 12x 3 中,y 与x 成反比例 7.若y =m +2x 是反比例函数,则m 必须满足( ) A .m ≠0 B .m =-2 C .m =2 D .m ≠-2 8﹒若y =(3)k k x -是反比例函数,则k 必须满足( ) A .k ≠3 B .k ≠0 C .k ≠3或k ≠0 D .k ≠3且k ≠0 9﹒已知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时间t (单位:小时)关于行驶速度v (单位:千米/小时)的函数关系式是( ) A .t =20v B .t =20v C .t =20v D .t =10v 10﹒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 ,底边上的高为y ,它的面积为10时,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 =10x B .y =5x C .y =20x D .y =20 x 11﹒已知变量y 与x 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当x =3时,y =-6,那么当y =3时,x 的值是( ) A .6 B .-6 C .9 D .-9

反比例函数专项提高经典练习题

反比例函数专项提高练习 1.下列函数中:① x y 2 =,②1 1 + = x y,③ 2 x y=④ x y 2 3 - =⑤ 1 1 + = x y⑥xy=5 ⑦ x k y=⑧y=4x-1其中是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有:;(填写序号) 2. 某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1,6),则下列各点中此函数图象也经过的点是() A.(-3,2) B.(3,2) C.(2,3) D.(6,1) 3.反比例函数 x y 6 - =图象上有三个点) (1 1 y x,,) (2 2 y x,,) (3 3 y x,,其中3 2 1 0x x x< < <,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4. 已知点(-1,y1),(2,y2),(3,y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 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5.反比例函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值是。 6.下列函数中,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A、y=2x+3 B、1 y x =-+C、 1 y x =D、 1 y x =- 7.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 x k y1 =, x k y2 =, x k y3 =在x轴上的图像,由此观察得到k1、k2、k3的大小关系为_____ 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k,与 x k y - =y=(k0 ≠)的图像大致为() 7题 8题 9.若点 A(m, -2)在反比例函数 x y 4 =的图像上,则当函数值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0.若一次函数y=kx+1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 x y 1 =的图像没有公共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11.已知反比例函数 x y 8 - =与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交于A、B两点。 (1)求A,B两点的坐标; (2)求△AOB的面积。 (3)并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12.如图,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x m y=的图象交于点A﹙-2,-5﹚, C﹙5,n﹚,交y轴于点B,交x轴于点D. (1) 求反比例函数 x m y=和一次函数b kx y+ =的表达式; (2) 连接OA,OC.求△AOC的面积. (3)并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13.如图,直线b kx y+ =与反比例函数 x k y ' =(x<0)的图象相交于点A、点B,与x轴交于点C ,且 x k y 1 2- - =

(完整版)2018中考反比例函数真题

反比例函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2018?凉山州)若ab<0,则正比例函数y=ax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B.C.D. 【分析】根据ab<0及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可以从a>0,b<0和a<0,b >0两方面分类讨论得出答案. 【解答】解:∵ab<0,∴分两种情况: (1)当a>0,b<0时,正比例函数y=ax数的图象过原点、第一、三象限,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无此选项; (2)当a<0,b>0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原点、第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选项B符合. 故选:B. 2.(2018?无锡)已知点P(a,m),Q(b,n)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且a<0<b,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m+n<0 B.m+n>0 C.m<n D.m>n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y=的k=﹣2<0,图象位于二四象限, ∵a<0, ∴P(a,m)在第二象限, ∴m>0; ∵b>0, ∴Q(b,n)在第四象限, ∴n<0. ∴n<0<m, 即m>n, 故D正确; 故选:D. 3.(2018?淮安)若点A(﹣2,3)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k的值是() A.﹣6 B.﹣2 C.2 D.6 【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答案.

【解答】解:将A(﹣2,3)代入反比例函数y=,得 k=﹣2×3=﹣6, 故选:A. 4.(2018?扬州)已知点A(x1,3),B(x2,6)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下列关系 式一定正确的是() A.x1<x2<0 B.x1<0<x2C.x2<x1<0 D.x2<0<x1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得 k=﹣3,图象位于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 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6, ∴x1<x2<0, 故选:A. 5.(2018?自贡)从﹣1、2、3、﹣6这四个数中任取两数,分别记为m、n,那么点(m,n) 在函数y=图象的概率是() A.B.C.D.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mn=6,列表找出所有mn的值,根据表格中mn=6所占比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点(m,n)在函数y=的图象上, ∴mn=6. 列表如下: m﹣ 1﹣ 1 ﹣ 1 222333﹣ 6 ﹣ 6 ﹣ 6 n23﹣ 6﹣ 1 3﹣ 6 ﹣ 1 2﹣ 6 ﹣ 1 23 mn﹣ 2﹣ 3 6﹣ 2 6﹣ 12 ﹣ 3 6﹣ 18 6﹣ 12 ﹣ 18 mn的值为6的概率是=. 故选:B. 6.(2018?株洲)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则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点有可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