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天青显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
- 格式:pdf
- 大小:274.67 KB
- 文档页数:3
微量刃天青显色法快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MIC及菌型鉴定陈军;陈志飞;饶有益;陈丽峰;王飞;肖勇【摘要】目的用刃天青显色法快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MTB)MIC及菌型初步鉴定,并确定抗结核药物折点浓度.方法用30株国家结核参比实验室熟练度测试质控菌株和64株临床分离菌株为试验菌株,在96孔培养板中,用Middlebrook 7H9液体培养基将抗结核药物进行连续双倍稀释后,加入一定浓度菌液,用刃天青显色法测定MIC.根据罗氏培养基药敏比例法结果,用ROC曲线分析建立显色法药物折点浓度.同时选择2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用对硝基苯甲酸(PNB)进行初步的菌型鉴定.结果刃天青显色药敏试验5种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氧氟沙星的折点浓度分别为1、0.5、0.5、2、2μg/mL,其敏感性分别为100%、97%、97%、88%和100%,特异性分别为100%、100%、100%、91%和100%.在菌型鉴定中,94株MTB在PNB中均未生长,24株NTM均生长.结果刃天青显色法测定MIC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廉和准确的优势,且能进行初步的菌型鉴定,适于结核病专业实验室应用.【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1(029)003【总页数】2页(P174-175)【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刃天青【作者】陈军;陈志飞;饶有益;陈丽峰;王飞;肖勇【作者单位】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检验科,武汉,430030;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检验科,武汉,430030;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检验科,武汉,430030;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检验科,武汉,430030;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检验科,武汉,430030;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检验科,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1结核病是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传统罗氏培养基药敏方法需时较长,而商品的液体培养基快速药敏方法如BACT/ALERT 3D系统[1],不仅需要仪器,而且成本高昂,难以推广使用。
结核分枝杆菌的抗酸染色原理一、简介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对其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抗酸染色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能够直接观察到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和形态特征。
二、抗酸染色的原理抗酸染色是通过特殊的染色方法,使结核分枝杆菌在显微镜下呈现红色或紫色,而其他非酸酸杆菌则呈现蓝色。
2.1 理论基础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特殊的细胞壁结构,其细胞壁主要由脂质和脂酸构成,其中包含大量的酚类脂质,这种脂质能够抵抗常规染色方法中的酸性染料。
2.2 染色原理抗酸染色采用的是富尔曼-韦尔染色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备菌液:从患者的痰液或其他病变部位采集样本,制备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液。
2.固定:将菌液涂在玻璃片上,用火焰烘烤使其固定。
3.酸性染料染色:将固定的菌液涂上红色的酸性染料,如碱性红或苏木精。
4.脱色:用酸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料。
5.革兰染色:用紫色的革兰染料染色。
6.脱色:用醇洗去多余的染料。
7.固定:用盐酸醇固定染色。
8.洗净:用水洗净玻璃片。
9.干燥:让玻璃片自然干燥。
10.镜检:将染色好的玻璃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核分枝杆菌呈现出红色或紫色。
三、抗酸染色的应用抗酸染色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3.1 诊断结核病通过抗酸染色,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患者样本中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从而判断是否患上结核病。
3.2 监测结核治疗效果在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通过定期进行抗酸染色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的结核菌负荷,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3.3 检测结核菌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是结核病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酸染色方法可以辅助判断结核菌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指导药物的选择和调整。
四、抗酸染色的优缺点抗酸染色方法虽然在结核病的检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4.1 优点•简单快速:整个染色过程只需几分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直观可靠:直接观察到红色或紫色的结核分枝杆菌,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结核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1.痰液涂片染色: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将痰液制备成涂片,进行
酸性染色,如抗酸杆菌染色和耐酸染色。
结核分枝杆菌是抗酸杆菌,其细
胞壁富含脂质,可以抵抗酸性染料的脱色作用。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出
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
2.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这是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的“金标准”。
痰样
品通常会涂在含有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并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下孵育。
结核分枝杆菌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孵育时间(通常需要数周)才
能生长和生成可见的菌落。
分枝杆菌的培养是确诊结核病的关键步骤,同
时还可以进行对特定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
3.伊红染色:这种方法旨在鉴定酸酒杆菌属分枝杆菌和其他酸杆菌的
超微结构。
伊红染色可使细胞壁和细胞内储存的色素显现为红色或粉红色。
该方法可以帮助确定分枝杆菌的类属。
4.PCR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能够通过扩增目标基因片段来检
测和诊断结核分枝杆菌。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可以通过
荧光标记的探针来定量检测。
5.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通过检测和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内部蛋
白质的组成和变化,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信息。
质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蛋
白质组学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菌落样品中的特定蛋白质来鉴定结核分枝杆菌。
总的来说,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和鉴定中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对
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控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耐多药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条件:因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危险性,1)需P2及以上实验室,目前我院实验室条件基本具备即将投入运行,2)日常培养及涂片用的生物安全柜滤膜已超出使用年限,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得不到保障,应定期予以更换。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以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作为其诊断依据。
因此其基础是培养,只有培养出阳性结核分枝杆菌才能进一步通过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诊断是否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1.已进人临床常规应用的测定方法:目前包括绝对浓度法、比例法及应用BACTEC460、BACTEC 960、BacT/ ALERT 3D、ESPII等仪器系统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
其中:绝对浓度法以最低抑菌浓度或以无生长为终点作为判断标准,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比例法以是否能够抑制99%的细菌生长作为判断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方法;后四种仪器方法则是比例法的特化,其特点是以细菌的代谢过程指示细菌生长状况。
2.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的测定方法:此类方法很多,抗性比例法、Etests法、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液体变色培养基测定法、荧光素酶测定法、硝酸盐还原试验等。
3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已有一些进入临床检测。
基因突变是引起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最主要的原因。
多种以PCR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检测与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作为快速耐药性检测方法在实验室或临床得到开展。
这些方法具体包括:主要是DNA序列分析法,聚合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另外还包括基因芯片技术、异质性双链构象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线性探针杂交技术、RNA/RNA错配检测技术和分子灯塔技术等。
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与基因突变的确切关系未完全阐明,检测耐药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虽然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但由于判断药物敏感性时存在固有的缺陷,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基因型鉴定法不能完全替代表型鉴定法。
一种利用硅胶显色法检测结核菌药敏的微孔板性能评价黄飞;陈俊林;顾德林;瞿梅【摘要】目的:评价一种利用硅胶显色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药敏的可视化微孔板的性能.方法:对自行研制的24孔固载有变色硅胶的微孔板进行二氧化碳加压测试、紫外线照射试验、暴露试验、渗漏试验、二氧化碳可逆性吸收试验,利用变色硅胶微孔板对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病实验室保存的30株MTB临床分离株进行利福平(RFP)药敏检测,继以50份结核病患者涂阳痰标本进行培养及RFP药敏检测并与BACTEC MGIT960及Xpert MTB/RIF 检测RFP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自制的变色硅胶微孔板有良好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及防紫外线照射变性、防空气中二氧化碳干扰、防液体培养基渗漏、防二氧化碳逆向吸收能力;30株MTB临床分离株RFP药敏检测结果与BACTEC MGIT960检测结果完全一致;50份涂阳痰标本最佳药敏报告时间为(16.5±2)d,RFP药敏检测结果和BACTEC MGIT960检测结果高度一致(符合率97.5%),较Xpert MTB/RIF检测的RFP耐药结果精准.结论:变色硅胶微孔板可以用来作为检测MTB药敏的新型工具,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快速、便于观察判断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8(039)009【总页数】6页(P10-15)【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硅胶显色法;利福平;药敏试验;评价【作者】黄飞;陈俊林;顾德林;瞿梅【作者单位】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科,江苏南通 226011;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科,江苏南通 226011;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科,江苏南通 226011;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科,江苏南通 22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R378.9110 引言耐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是困扰中国公共卫生的大问题之一[1],而利用先进技术快速精准检测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药物敏感性是控制耐药结核病的关键步骤。
藏药虎耳草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研究赵丽竹,李丽,任明辉,央拉,李常玉,丁月田,杨娟*(西藏大学,新疆拉萨850000)摘要:通过体外实验的方法探究藏药虎耳草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
利用3种不同浓度(65%、75%、95%)的乙醇溶剂对藏药虎耳草进行粗提,再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藏药虎耳草粗提物,最后利用MABA 法对藏药虎耳草抗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活性追踪。
得到藏药虎耳草的乙醇粗提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相萃取物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的MIC 值分别为15.088μg/mL 、29.79μg/mL 、17.82μg/mL 、20.07μg/mL 、216.35μg/mL 。
研究表明,藏药虎耳草的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表现出较高的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有进一步进行活性成分分离的研究价值,同时也表明藏药虎耳草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中草药;藏药虎耳草;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1试验材料1.1实验菌株和药材实验菌株为H37Ra (ATCC 25177),将保存于-80℃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H37Ra 取出,并置于37℃的恒温水浴锅中复苏,接种环取菌液一环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管斜面,并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6周,培养基斜面出现米黄色菌落或菌苔后,置于4℃的冷藏室存放备用。
藏药虎儿草产自西藏山南,经过阴干、全草入药,粉碎,过20目筛备用。
1.2仪器与试剂超声提取仪Branson5800(美国必能信)、旋转蒸发仪Buchi R300(瑞士布奇)、菌量浊度仪MOO7230(法国梅里埃)、蒸汽凝固器ZHM-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
乙醇、石油醚、正丁醇、乙酸乙酯、吐温80、二甲基亚砜(均购自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Mid-dLebrook 7H9干粉培养基、MiddLebrook OADC (均购自美国BD 公司)。
2试验方法2.1藏药虎耳草的提取与活性分离将藏药虎耳草进行阴干、粉碎,过20目筛,称取50g ,以1︰10的比例分别选用75%、95%、65%浓度的乙醇室温浸泡24h 后超声提取30min 。
879研究论著新医学2023年12月第54卷第12期吡嗪酰胺耐药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pncA 基因表达分析王楠 杨瑜 邓丽 吴玲 刘志辉 孟繁荣【摘要】 目的 比较吡嗪酰胺(PZA )耐药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在PZA 药物刺激前后PZA 耐药基因pncA 的表达,探讨pncA 基因表达与结核分枝杆菌PZA 耐药的关系。
方法 培养PZA 耐药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其利福平和PZA 最小抑菌浓度(MIC );以PZA 浓度为0和50 μg/mL 的培养基培养菌株,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菌株pncA 的表达水平。
结果 21株结核分枝杆菌PZA 的MIC ≥1 600 μg/mL 、12株为400~800 μg/mL 、5株为100~200 μg/mL ; 分别定义相应PZA 耐药水平为高、中、低,其利福平的MIC 中位数分别为128、128、64 μg/mL ,任意2组利福平的MIC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 0.05);以相对定量 2-ΔΔCt 法计算PZA 高、中、低水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pncA 表达水平,无药组分别为0.904(0.202,2.653)、1.157(0.658,1.511)、1.147(0.372,1.347),PZA 浓度为50 μg/mL 处理组分别为1.544(0.611,3.191)、0.846(0.421,1.237)、0.726(0.225,3.017);以无药组为对照,PZA 含药培养组与其对比,pncA 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PZA 耐药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在PZA 药物刺激前后pncA 表达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吡嗪酰胺;利福平;pncAAnalysis of pncA gene expression in pyrazinamide -resistant and multidrug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Wang Nan , Yang Yu , Deng Li , Wu Ling , Liu Zhihui , Meng Fanrong. Institue of Pulomonary Diseases , Guangzhou Chest Hospital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piratory Disease , Guangzhou 51009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 Meng Fanrong , E -mail:*******************【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ncA gene in pyrazinamide (PZA )-resistant and multidrug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efore and after PZA drug stimul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ZA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pncA gene expression. Methods PZA -resistant and multidrug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was cultured , and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 of rifampicin and PZA was detected. The strains were cultured in medium containing 0 and 50 μg/mL PZA ,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ncA was detected by 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Results The MIC of PZA of 21 strain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was ≥ 1 600 μg/mL ,400-800 μg/mL for 12 strains , and 100-200 μg/mL in 5 strain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PZA resistance levels were defined as high ,medium and low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MIC of rifampicin was 128, 128 and 64μg/mL , respectively. Chi -square test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ny two groups (all P > 0.05).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quantitative 2-ΔΔCt method ,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ncA in the high ,medium and low levels of PZA drug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was 0.904(0.202, 2.653), 1.157(0.658, 1.511) and 1.147(0.372, 1.347), and 1.544(0.611, 3.191), 0.846(0.421, 1.237) and 0.726 (0.225, 3.017) in the 50 μg/mL treatment group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ncA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PZA drug -containing culture groups(P > 0.05). Conclusion No significant changes are observed i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ncA in multidrug -resistant and PZA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efore and after PZA drug stimulation.【Key words 】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rug resistance ; Pyrazinamide ; Rifampicin ; pncA 吡嗪酰胺(PZA )是目前唯一可杀灭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的关键一线抗结核药物,其耐药问题严峻而其耐药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
结核分枝杆菌形态染色特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抗酸染色阳性的细菌,是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
在形态和染色特点方面,结核分枝杆菌具有以下特征:1. 形态特点:结核分枝杆菌呈细长、略弯曲的杆状,有时呈Y字形或V字形。
菌体长度为0.2-0.6微米,直径为0.05-0.2微米。
菌体表面光滑,无鞭毛、荚膜和芽孢。
在固体培养基上,结核分枝杆菌可形成黄色、干燥、不透明、边缘不规则的结节状菌落。
2. 染色特点: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染料具有抗酸性,因此常用抗酸染色法进行染色。
常用的抗酸染色方法有齐尔-尼尔逊(Ziehl-Neelsen)染色法和金胺O(Auramine O)染色法。
在这两种染色方法中,结核分枝杆菌均呈现红色,与其他细菌的蓝色或绿色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3. 细胞壁结构: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较厚,主要由肽聚糖、脂肪酸、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其中,肽聚糖层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连接而成,具有高度分支的特点。
这种分支结构使得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压力的能力。
4. 生长特性: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可见的菌落。
在液体培养基中,结核分枝杆菌以球形、棒状或螺旋状的形式存在。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对营养要求较高,需要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生长。
5. 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尤其是在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情况下。
耐药性的产生与菌体内的突变、基因重组和外源性基因的引入等多种因素有关。
为了克服耐药性问题,临床治疗中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 82 -31(5):1172-1175.[6] GU H,WANG Y,DU M,et al. Effectiveness of using mean corpuscular volume and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for beta-thalassemia carrier screening in the guangdong population of China[J].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21,34(8):667-671.[7] MANTHEI D M,HARRO D M,KEREN D F. Incorrect migration of hemoglobin afte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oftware update complicates diagnosis of an infant with hemoglobin S/Beta+thalassemia[J]. The Journal of Applied Laboratory Medicine,2021,6(5):1371-1375.[8]宋琪玲,郭杨柳,何勇均,等. RDW 筛查地中海贫血诊断界值的建立及其与MCV、MCH、HbA 2联合筛查的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1,29(3):847-852.[9] MAJI S K,DOLAI T K,PRADHAN S,et al. Implications of population screening for thalassemias and hemoglobinopathies in rural areas of West Bengal, India: report of a 10-year study of 287,258 cases[J]. Hemoglob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Hemoglobin Research,2020,44(6):432-437.[10]刘利,余楚壬,李珊珊,等. 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709例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A 2及基因检测结果分析[J].广东医学,2021,42(8):1006-1008.[11]宋琪玲,郭杨柳,何勇均,等. RDW 筛查地中海贫血诊断界值的建立及其与MCV、MCH、HbA 2联合筛查的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1,29(3):847-852.[12]周亚丽,李平萍,杨焜,等.临界血红蛋白A 2人群的β地中海贫血检出情况[J].广西医学,2021,43(5):587-589.(收稿日期:2023-11-09) (本文编辑:冯乐乐)①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 泉州 362000多色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法评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患者对不同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诊断效能陈李晓①【摘要】 目的:分析多色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法(MMCA)评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患者对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异烟肼、喹诺酮耐药性的诊断效能。
刃天青还原法在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多黏菌素B体外药物敏感性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吴兴龙; 赵翔文; 赵庆玲【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9(034)009【总页数】3页(P812-814)【关键词】刃天青还原法; 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快速检测; 多黏菌素B【作者】吴兴龙; 赵翔文; 赵庆玲【作者单位】山东省兰陵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兰陵 277799; 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南 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都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两者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困难[1]。
多黏菌素B类抗菌药物被认为是治疗这2种耐药菌株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2-3],然而随着多黏菌素B使用频率及剂量的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也在逐渐上升[4]。
因此,快速获得多黏菌素B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于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尤为重要。
目前,检测革兰阴性菌药物敏感性的常规方法是通过肉汤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但该方法耗时长,临床实验室很难在24 h内获得结果。
近年来,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的刃天青还原法被用于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目前关于该方法在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检测中的应用报道较少。
本研究以传统的肉汤稀释法作为金标准,评价刃天青还原法的检测效能,以确定该方法应用于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黏菌素B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可行性。
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收集2018年分离自山东省兰陵县人民医院各类临床样本的鲍曼不动杆菌53株和铜绿假单胞菌59株。
所有菌株均经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鉴定确认。
-80 ℃保存。
1.2 试剂M H培养基(英国OX IOD公司),多黏菌素B[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含药培养基为含4.17 mg/L多黏菌素B的MH培养基,在试验中需与菌悬液混匀孵育(180∶20,V/V),其多黏菌素B的终浓度为3.75 mg/L]。
刃天青显色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几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李宙阳;周英【期刊名称】《山地农业生物学报》【年(卷),期】2010(029)003【摘要】采用刃天青显色法检测3种抗菌药物(头孢哌酮钠、链霉素、青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和最佳作用时间,并比较与微量稀释法的相关性,探讨应用该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刃天青的试验浓度在75~150μg/mL为宜,细菌接种量1×103cfu/孔,肉眼即可判定MIC值结果,判定时间为8 h.3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和最佳作用时间分别为:5μg/mL,4~6 h;20μg/mL,6~8 h;不敏感.刃天青显色法与稀释法MIC值检测结果一致.本试验结果说明,刃天青显色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动态地反映细胞随时间变化的生长情况,能检测药物的最佳作用时间.【总页数】5页(P237-241)【作者】李宙阳;周英【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相关文献】1.刃天青法检测青蒿琥酯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初步研究 [J], 马小华;石燕;刘丽莎;向延根;刘栋宾;潘建华;范任华;石国民;喻容;彭雪峰;陈拥军2.刃天青显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 [J], 王敏;付光宇;罗江卫3.刃天青法检测K562细胞对几种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 [J], 甄茹;李宙阳;俸婷婷;赵致;周英4.刃天青还原法在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多黏菌素B体外药物敏感性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J], 吴兴龙; 赵翔文; 赵庆玲5.刃天青显色法影响因素考察及相关改良方法 [J], 江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便快速显色法在念珠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中的应用
陈东杰;吴泉明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
【年(卷),期】2012(30)6
【摘要】念珠菌是人体常见寄生真菌,也是医院真菌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的病原体分离株中占第4位[1,2]。
近年来,由于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器官移植术的普遍开展及原发、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扩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念珠菌感染的危害性大,病死率高,诊断困难,而且不同的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因此,快速、准确地鉴定念珠菌,进行药敏试验,对临床及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总页数】2页(P623-624)
【作者】陈东杰;吴泉明
【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福州350001;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5;Q939.92;R379.4
【相关文献】
1.变色液体培养基在分枝杆菌快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检测中的应用
2.刃天青微孔板显色法在抗念珠菌药敏实验中的应用
3.快速鉴定培养药敏试剂盒在阴道白色念珠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效果
4.细菌快速鉴定和药敏试验在鱼病防治中的实际应用
5.质谱快速鉴定联合直接药敏试验在肠杆菌目细菌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