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鉴别诊断低血压与休克
- 格式:ppt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58
低血压状态诊断标准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的水平,即患者的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可诊断为低血压。
血压是推动血液在人体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是人的基本生命体征之一。
血压的正常水平是收缩压为90-139mmHg,舒张压为60-89mmHg。
当机体的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 时,可诊断为低血压。
临床上以体位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较为常见,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昏、晕厥、视野模糊、恶心等症状。
低血压的发生和形体瘦弱、遗传因素、脱水、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盐酸米多君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使血管收缩,改善低血压状态。
建议患者平时要适当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便改善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避免血压偏低。
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岐山县医院内四科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操作常规-操作指南【适应证】1.各种原发肾脏疾病诊断不清或病情变化时;急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
2.各种继发性或遗传性肾病无法确诊或病理资料可指导治疗或判断预后。
3.急性肾衰病因不明或肾功能急剧衰退原因不清时。
4.移植肾肾功能减退,排异反应或疑心原发病在移植肾复发时。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明显出血倾向,重度高血压,精神病或不合作,孤立肾,小肾。
2.相对禁忌证: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积脓,肾肿瘤,肾动脉瘤,多囊肾或大囊肿,肾位置过高或游走肾,慢性肾衰,过度肥胖,重度腹水,心功能衰竭,严重贫血,低血容量,怀孕,年迈。
【操作方法】1.取俯卧位,腹下垫约10厘米厚硬枕,把肾推向背侧。
kaoyii2.穿刺点定位,消毒,铺手术巾,逐层局麻。
3.用腰穿针逐层刺入,直到肾被膜,记录针刺深度。
4.在穿刺点用手术刀划一小口,将穿刺针刺入,参考进针深度,观察针尾隋呼吸摆动时,令患者屏气,快速刺入2~3厘米,迅速拔针。
5.观察肾组织有无肾小球,压迫伤口2分钟,包扎伤口,捆绑腹带。
【注意事项】1.术前准备: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肾功能,备血,作双肾B超;术前3天停用抗凝药物,注射维生素K,术前给小剂量镇静剂。
2.术后观察:术后睡硬板床3天,严格卧床24小时,仰卧位6小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和尿液。
3.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术后血尿不止可用垂体后叶素;肾周血肿继续增大,须行手术结扎止血。
腹膜透析管插植术操作常规-操作指南腹膜透析管插植术【透析管插植方法分两类】1.穿刺植管。
2.外科手术植管,此又分为直视及非直视两种。
【透析管插植位置的选择】腹直肌旁或腹中线脐下2~3cm。
腹直肌旁、接近髂前上嵴至脐连线中点〔近麦氏点〕或麦氏点对侧相应部位。
【穿刺植管术】1.病人准备:穿刺前灌肠、排空膀胱或放置尿管,备皮。
2.掌握管蕊针穿刺方法。
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岐山县医院内四科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操作常规-操作指南【适应证】1.各种原发肾脏疾病诊断不清或病情变化时;急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
2.各种继发性或遗传性肾病无法确诊或病理资料可指导治疗或判断预后。
3.急性肾衰病因不明或肾功能急剧衰退原因不清时。
4.移植肾肾功能减退,排异反应或怀疑原发病在移植肾复发时。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明显出血倾向,重度高血压,精神病或不合作,孤立肾,小肾。
2.相对禁忌证: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积脓,肾肿瘤,肾动脉瘤,多囊肾或大囊肿,肾位置过高或游走肾,慢性肾衰,过度肥胖,重度腹水,心功能衰竭,严重贫血,低血容量,怀孕,年迈。
【操作方法】1.取俯卧位,腹下垫约10厘米厚硬枕,把肾推向背侧。
2.穿刺点定位,消毒,铺手术巾,逐层局麻。
3.用腰穿针逐层刺入,直到肾被膜,记录针刺深度。
4.在穿刺点用手术刀划一小口,将穿刺针刺入,参考进针深度,观察针尾隋呼吸摆动时,令患者屏气,快速刺入2~3厘米,迅速拔针。
5.观察肾组织有无肾小球,压迫伤口2分钟,包扎伤口,捆绑腹带。
【注意事项】1.术前准备: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肾功能,备血,作双肾B超;术前3天停用抗凝药物,注射维生素K,术前给小剂量镇静剂。
2.术后观察:术后睡硬板床3天,严格卧床24小时,仰卧位6小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和尿液。
3.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术后血尿不止可用垂体后叶素;肾周血肿继续增大,须行手术结扎止血。
腹膜透析管插植术操作常规-操作指南腹膜透析管插植术【透析管插植方法分两类】1.穿刺植管。
2.外科手术植管,此又分为直视及非直视两种。
【透析管插植位置的选择】腹直肌旁或腹中线脐下2~3cm。
腹直肌旁、接近髂前上嵴至脐连线中点(近麦氏点)或麦氏点对侧相应部位。
【穿刺植管术】1.病人准备:穿刺前灌肠、排空膀胱或放置尿管,备皮。
2.掌握管蕊针穿刺方法。
3.掌握管蕊针透析管的拔除。
休克的血压诊断标准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常常伴随着血流动力学的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
其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来判断。
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休克定义是根据血压指标的改变来判断的。
根据血压的变化,目前常用的休克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1. 低血压休克:收缩压<90mmHg 或平均动脉压<65mmHg;
2. 血压下降休克:收缩压下降≥40mmHg 或平均动脉压下降≥25mmHg;
3. 紧急休克:收缩压<60mmHg 或平均动脉压<40mmHg。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休克的类型,如: 1. 血容量不足性休克:伴有低血容量、心排血量不足等症状,如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
2. 心源性休克:伴有心脏功能不全,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
3. 阻塞性休克:伴有心室梗阻、肺动脉栓塞等病因。
总之,休克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生命体征指标,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 1 -。
休克血压诊断标准
休克血压的诊断标准通常血压低于90/60mmHg,或血压下降20%,同时伴有重要组织和器官供血不足、功能下降、损伤改变。
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是单纯的血压低于90/60mmHg,就不能确诊为休克,还需要考虑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胃肠道功能不全等脏器功能不全。
如果病人的血压在160mmHg以下,血压突然下降到120mmHg,并伴有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靶器官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在休克初期,若病人有代偿反应,血压不在90/60mmHg 以下,但也可被诊断为休克。
如果在初期失血过多,会有休克的症状,因为血液的急剧收缩,导致血压超过90/60mmHg。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在家人的陪伴下尽快到医院就诊。
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低血压是指血压偏低,通常指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
但是,并不是所有低血压都需要治疗,只有当低血压出现症状或引起其他严重疾病时才需要干预。
因此,正确的诊断低血压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低血压的诊断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诊断低血压。
1. 症状。
低血压通常会出现头晕、眩晕、乏力、虚弱、视物模糊、心悸、出冷汗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测量血压,以确定是否为低血压。
2. 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是诊断低血压的重要手段。
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患者坐位或卧位休息5分钟后进行测量。
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可以诊断为低血压。
3.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由于体位改变(如从卧位到站立位)导致的血压下降。
诊断体位性低血压需要进行倾斜试验。
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血压,然后再站立5分钟后再次测量血压。
如果收缩压下降20mmHg或更多,或者舒张压下降10mmHg或更多,可以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
4. 血压监测。
有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容易出现低血压症状,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如长时间站立、剧烈运动等)会出现低血压。
这时可以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倾斜试验来帮助诊断低血压。
5. 年龄、性别和体质。
年轻女性通常会有较低的血压,而老年人则通常会有较高的血压。
因此,在诊断低血压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体质。
总结,低血压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血压测量结果、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血压监测结果以及年龄、性别和体质等因素。
只有在综合考虑后,才能准确诊断低血压,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低血压的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压问题。
文档序号:XXYY-ZLZN-001文档编号:ZLZN-20XX-001XXX医院低血压与休克体征临床思维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低血压与休克体征临床思维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12.0/8.0kPa(90/60mmHg),称为低血压。
血压由正常或较高水平突然明显下降时,称为休克。
休克是临床急症,它是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侵袭后迅速出现循环系统及其他系统机能活动急剧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
一、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一)病史询问要点1.基础血压是多少有些人基础血压经常在12.0~13.3/6.67~8.0kPa(90—100/50~60mmHg),但健康如常,并无意义。
2.是急性低血压还是慢性低血压急性低血压者血压突然显著降低,可有休克表现,如神志迟钝、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及尿量减少等;慢性低血压可有困倦无力、嗜睡、健忘及头晕等,但有些低血压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而是因其他疾病就诊或体检时发现。
3.急性低血压者,需询问有无创伤、失血、服毒、糖尿病、剧烈呕吐、腹泻、腹痛、胸痛及严重感染病史。
4.慢性低血压者,需询问有无慢性肾上腺皮质、脑垂体前叶或甲状腺功能不全、结核病或其他慢性感染。
消耗性疾病引起恶病质、显著的营养不良。
降压药及血管扩张药可导致低血压,还要询问低血压及体位的关系。
(二)体格检查重点1.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神志及四肢末梢血循环。
2.皮肤与粘膜有无显著苍白、失水、创伤及出血。
3.淋巴结肿大,应除外肿瘤转移。
4.颈静脉有无怒张、有无肝颈静脉回流征及心力衰竭等体循环瘀血的表现,5.肺部有无啰音,应除外肺部感染。
6.有无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奔马律及杂音,应除外心脏病。
7.肝脏肿大、黄疸、脾肿大、肝掌、蜘蛛痣等,应除外肝炎、肝硬化、肝癌。
8.腹部压痛、腹块,应除外腹膜炎及胃肠道梗阻。
9.直肠指检(必要时做),除外直肠及其周围器质性病变。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必须要做的检查血常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提示有出血;白细胞增高提示有感染)、粪常规、血钾、血钠、血氯化物、二氧化碳结合力。
低血压的鉴别诊断
1.低血压的情况与疾病的关系(1)是持续性,还是阵发性。
1)持续性:见于原发性低血压、高度主动肺狭窄、缩窄性心包炎、甲低、Sheehan病、Addison 病、低醛固酮血症、恶病质等。
2)阵发性:见于间脑病、嗜铬细胞瘤。
直立性低血压,如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脊髓空洞症、脑干病变、药物引起等。
(2)是原发性还是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两者的鉴别见表16-1。
(3)发病急: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梗死、急性心脏压塞、急性心肌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4)发病缓:见于原发性低血压、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继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2.伴随症状对低血压病因的诊断有帮助
(1)伴有脑供血不足:见于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有些继发性低血压也可有脑供血不足的现象。
一般说来,若卧位收缩压与立位收缩压相差40mmHg左右,可发生脑供血不足现象。
(2)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见于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脑干病变。
(3)伴有病理体征:见于脊髓空洞症、肌萎缩侧索硬化、脑干病变、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4)伴有肢体感觉障碍:见于脊髓空洞症。
(5)伴有皮肤色素沉着:见于Addison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