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农村信用社案件风险防控工作报告

XX农村信用社案件风险防控工作报告

XX农村信用社案件风险防控工作报告
XX农村信用社案件风险防控工作报告

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案件风险防控工作汇报

XXXX年,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坚持以督导强化农村信用社案件风险防控为重点,大力强化案件防控职能建设,认真扎实抓好案件防控工作,做到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形成了联社、各部室、各信用社齐抓共管,全部整体联动的格局,使案件防控工作逐步步入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案件防控工作的推行,有效遏制了各类案件和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截至九月底,我县信用社实现了零发案。

一、基本情况

XX农村信用社合作联社下辖XX个信用社、X个营业部,共XX个营业网点。在职职工XXX人。联社内设部门XX个。

截至XXXX年X月底,各项存款余额达到XXXXX万元,较年初上升30549万元,存款增幅16.33%,占年度计划36000万元的84.86%,较去年同期多上升971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XXXX万元,其中:贴现持票XXXX万元,较年初下降16045万元,传统贷款较年初上升14428万元,占年度计划26500万元的54.44%,存贷比例63.53%;其中:农业贷款余额XXXXX万元,较年初上升12332万元,占比67.98%。

不良贷款余额XXXX万元,较年初下降592.33万元,占年度计划700万元的84.62%,不良贷款占比5.37%;累计收回臵换呆帐贷款34.4万元,占年计划40万元的86%;累计收回托管资产473.48万元,处臵托管资产2250万元,占年度计划5500万元的49.52%;前9个月实现各项收入16925万元,同比多增收6350万元;各项支出14363万元,同比增加6888万元;账面利润2562万元,经营利润5059万元,同比增加1070万元。

二、案件风险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工作目标

依照案件防控文件精神,上半年,XX联社在以XXXX理事长为组长、XXX主任为副组长,联社监事长、副主任、部门负责人以及信用社主任为成员的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防控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同时各信用社也成立了相应的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我县信用社案件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联社先后召开了专题会、推进会、督导会,联社亢理事长对该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明确部署和严格要求,各社主任、网点负责人本着对信用社事业、对员工和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认真扎实地抓好案件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前九个月经营零案率。

二、抓基础管理,构筑案件防控工作基础

根据省联社“基础管理年”活动安排,XX联社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为契机,本着“严密、科学、规范、有效”的原则积极开展“三抓一促进”活动,一是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完善补充制度,使各项内控制度能够覆盖业务操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不出现“制度盲区”;并设计操作流程,使各个业务之间,一个业务的各个环节之间,形成有序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过程。共修订完善各项制度XXX条。二是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学出精神、学出新意、学出氛围、学出成效。三是坚持学以致用,抓好管理的规范和制度的执行。让每名员工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严格用科学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坚持按章办事、管好程序办事,实现规范化管理。

三、抓“四项制度”落实,防范各类风险

联社按照市办下发的《关于落实干部交流等四项制度的紧急通知》的相关要求,严格按照四项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认真落实,一是落实了干部交流制度。4月份通过公开竞聘、考试、答辩等程序选拔了31名中层干部,其中部门经理13名,信用社主任、副主任18名,分别充实到了任职三年以上的需轮换的部门及信用社。二是对全县主管会计20人进行了轮换,三是对全县各信用社一线的操作柜员32人进行了轮岗,四是对全县信贷员进行了轮片或轮岗38人。此举有效防范了操作风险。

四、抓案件风险排查活动,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

为了有效防范风险,四月份,联社认真开展案件风险自查活动,做到了不漏一个环节,不漏一笔业务、不漏一个员工,对XX年以来联行清算、存放同业、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财务会计、出纳、柜员管理、信贷、计算机、银行卡、安全保卫等业务进行全面的案件风险隐患排查;对员工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及银监会提出的九类不良行为进行排查;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排查;对各业务网点管理能力、内控制度执行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及各项业务发展状况进行排查;对贷款的发放程序、审批程序、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进行排查;对大额费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进行排查。在进行排查的同时,还做到了以下两点:

一是结合我县信用社实际,注重工作措施的针对性,重视工作方法的有效性,抓住自查、互查、综合考评三个阶段,合理安排各阶段工作进度。并在排查过程中注重“三个延伸”,即:在时间上向八小时外延伸,在思想上向可能产生道德风险的行为表现方面延伸,在业务上向操作细节上延伸,做到排查工作深入、彻底。

二是重点突出排查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及其他重要岗位人员、前台操作人员。着重抓好防范挪用资金购买股票、彩票、参与赌博、炒卖房屋、经商办企业以及利用职务之便、工作之便收受贿赂、向客户索要财物、好处费等问题。4月

下旬至5月份,我县信用社共排查395人,排查面达到100%。收回排查表395份,其中自查表395份、互查表395份。在这次九种人排查工作中,发现有2个不良行为的员工,联社已对两人分别做了处理。

通过本次排查,发现了一些风险隐患,采取边查边纠的措施,使检查中发现的部分问题及时得到了整改、纠正,排除了部分操作隐患,及时防范了风险。

五、抓多层次的业务检查、专项稽核、警示教育活动,提高案件防控意识。

充分发挥稽核监督作用,以“风险管理”为重点,“审慎经营”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案件防控能力。一是加大稽核检查力度,做到不留死角。扎实开展了XX年业务经营真实性检查、存款滚动式检查、五一安全检查、部分信用社突击检查、呆账核销检查、信贷大检查、票据业务检查、财务检查、重要空白凭证及印章管理检查、序时稽核等。通过连续检查,杜绝了风险隐患的发生。

二是建立了稽核检查问题跟踪台账。联社根据每次检查后信用社问题整改情况逐月下发稽核问题跟踪台账,限期整改,从而确保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跟踪到位,整改到位。对整改不到位的信用社及责任人及时进行了处理。

三是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今年,我联社对19名违规违纪人员进行了处理。期中开除一人、行政记大过处分2人、

记过纪律处分4人、警告10人,降职降级2人,经济处罚23人次。涉及信用社主任、副主任11人、一般工作人员8人。

四是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活动。3月12日,在由信用社主任、信贷会计、客户经理共130余人参加的第二十四期信贷管理培训班上。监事长XXXX就如何加强廉政建设和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进行了重点讲解。为增强员工法律、法规意识,县公安局经侦队、县检查院预防职务犯罪科的同志就有关信贷纪律、法规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讲授。并组织与会人员前往XX看守所现场进行了警示教育。6月份联社又利用工作例会组织中层干部和机关全体员工学习党政领导干部严重违法

违纪以及金融违法的典型案件,深刻剖析了产生腐败及形成案件的思想根源、社会根源、管理漏洞,教育大家从中吸取教训,从思想上教育大家不愿违规。

六、抓制度学习,为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以来,我联社采取了单位集中学习、以会代学、开展学习讨论和员工业余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员工系统学习了党和国家的各项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并建立了学习考核机制,把每个人的学习及测试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7月底,组织全县三百多名在职干部员工进行了金融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平均成绩96分);8月6日

组织全县信用社11个代表队进行了金融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此项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员工政策水平和合规经营意识,为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下一步案件防控工作安排及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及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

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要强化体制建设,建立有力的内控监督体系,加强内控队伍建设,确保内控制度的执行,树立起强烈的案件防范意识。二是加大监控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力度,确保检查发现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网点负责人要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对发现问题多、频率高、问题突出的关键风险点要在督促相关网点进行整改的同时,采取措施,制订相关办法,避免因管理不到位导致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进一步加大对冒名贷款相关责任人的追究力度。今年我们组织人对冒名贷款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排查出的借冒名贷款已上报,对相关责任人正在进行处理之中,现已停职收贷11人,移交联社监察部4人。如果在以后的检查中再发现有发放顶冒名贷款的现象,要严格按照信贷业务“十不准”和《XX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暂行办法》之定,给予严肃处理,有效防范信贷资产风险。

(三)继续对信贷人员进行轮岗或轮片交流。今年我们对全县的主办会计及综合柜员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已全部进行了轮岗或交流。对部分信贷人员进行了轮片或轮岗,四季度我们要对全县的信贷人员进行轮片或交流,保证在年底前对所有的信贷人员进行轮片或交流。

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农村信用社经脱钩农行隶属关系后,由于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加上管理体制未能真正完善、产权不明晰、内部管理相对薄弱、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的等多面的因素,几乎具备操作风险发生的一切条件,长期以来不断发生的操作风险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 2005年开始,按照中国银监会的统一部署,全国各地金融机构开展了操作风险防范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结果显示在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的案件中,农村信用社发案率接近占50%。可见农村信用社的操作风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严重,潜在操作风险和隐患时时存在,使农村信用社防范操作风险的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操作风险的防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防范工作刻不容缓。 一、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特点 从全面的操作风险防范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暴露出的 问题分析,农村信用社发生的操作风险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涉及面广,以信贷为重点区域。从已经查出和暴露的违规操作和各类案件看,涉及到存款、信贷、投资、融资、

结算、财务会计、安全保卫、计算机等业务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业务领域均有违规、违章、违纪、以致违法现象。 信贷业务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产业务,也是操作风险多发部位,造成的危害也最大,信贷违规违纪现象多种多样,违规手法五花八门。一是对同一贷款户由多个信用社多次发放贷款,从而达到化整为零、逃避贷款审批的现象较为严重,成为违规发放贷款的主要形式,造成贷款损失严重。二是贷款管理不严,贷款跟踪检查不到位,贷款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三是信贷档案资料不规范、不全面,给贷款安全留下隐患。四是贷款形态反映不真实,没有及时做好贷款五级分类。有的信用社还违规办理不符合条件的借新还旧贷款;跨地区、垒大户等其它违规贷款也屡见不鲜。 (二)危害性大,以侵占资金为目的。由于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涉及面广,发生的频率高,而且大部分操作风险是主观性的以侵占资金为主要目的的道德因素引起的,因此对农村信用社危害性相当大。一是大大降低了贷款质量。农村信用社实施改革前,全国农村信用社实际不良贷款率在50%以上;二是造成直接资金损失。违规拆借资金、携款潜逃、票据诈骗、计算机犯罪、安全保卫事故、柜台操作失误等均带来严重的资金损失。三是留下风险隐患。有的操作风险虽然不直接或立即造成损失,但却留下风险隐患,给经营带来无法估量的困难。四是引起法律纠纷。由于制度不健全、操作

银行案件防控排查工作报告

案件防控排查工作报告模板 一、基本情况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总行成立由行长任组长、分管行长为副组长,各条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排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合规管理部,主要负责制订案件防控工作方案,牵头检查、督促全辖各支行(部)贯彻落实案件防控工作措施。 (二)、责任明确,任务到位。 根据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了《***年度案件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工作要求。 (三)、上下联动,扎实落实。 各分支机构重视案件防控工作,均成立以机构负责人为组长的案件防控实施小组,有序推动案防工作。 二、主要的排查方法和步骤。 (一)把握重点,切实提高案件防控工作能力。 1、抓方案制定,着力长期深入推动。认真分析当前案件防控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以案件防控工作逐步迈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科技化的方向,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 2、抓制度建设,着力从源头防堵案件。在抓“制度建设”方面将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按照“内控优先、制度先行”和“开办一项业务、出台一项制度、建立一项流程”的原则,增强制度的安全性、

适用性、规范性、可操作性。二是对失效的制度及时废止。三是加大制度执行力建设。 3、抓风险排查,着力清除案防盲点。按照“抓分类治理、抓高发部位、抓跟踪整改、抓内部控制、抓案件问责”的要求,开展案件风险排查。 4、抓处罚整治,着力保持高压态势。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及时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并在必要时延伸排查到其他机构、其他业务,抓好同质同类问题和风险的整改,达到检查一点、整改一片的效果,提高案件防控工作效率。 (二)强化监督,有效提升案件防控精细化水平。 1、发挥业务条线的垂直化管控作用。一是着力深化各条线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二是增强业务管理能力,提高业务条线垂直化管控力度。三是强化业务部门对自身风险所有者和风险回报的认识。四是充分发挥业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在各自业务办理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提高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2、发挥远程监控、授权作用。远程监控中心要实现对重要时段、重要环节“跨时空、全天候、零距离、无盲点”的监控。强化远程授权、集中对账和内部审计的预防与监督的作用,加快事后监督系统的上线推广应用。 3、发挥委派会计、兼职纪检监察员的作用。 4、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审计稽核部将根据各机构的实际情况,在审计方式上,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条块结合,真正形成以点

谈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

谈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 农村信用社与其它金融机构一样,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大致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等。从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信用社的影响来看,又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为主。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即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的损失可能性。由于市场变幻莫测,信用社放贷,只要钱一出门就有回不来的风险,因此,无论何时,信用社只要有贷款业务,就必须承担借款人可能违约的风险。信用风险是信用社的主要风险,它是为获得预期收益不得不承担的风险,是不可回避的,必须及时监控和有效管理。市场风险是由于金融市场因子(如利率、汇率、股价)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资产的变化。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信用社经营出现问题,失误或由于工作人员因故意或过失造成操作失误,导致信用社资产或盈利减少,并可能给客户造成损失的风险。比如,经营决策失误,或信用社发生侵吞公款、被盗等案件。此类风险危害很大,却是可以预防的,或是通过信用社内部规章可以减少损失的,也可以通过风险管理程序化、过程标准化、政策合理化来避免无效或不正确的决策。它与信用社内控机制与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密切相关。 风险管理是使信用社在实现其未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将市场不确定性和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系统方法和过程。确切地讲,风险管理是通过了解信用社及市场情况,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设计并实施风险管理方案,且不断监测风险管理过程而使信用社达到其战略目标的决策与行动。它的基本职能是监控和信息反馈,包括对营销前台的风险监控,控制经营风险的承担范围,为战略决策后台提供信息支持,对经营过程风险的信息分析、整理和反馈。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现状及差距 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不断学习借鉴国有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制定包括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审计稽核、岗位轮换等大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农村信用社实际而言,与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相比,无论是在观念、技术、方法、体系还是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自身识别控制风险能力远跟不上目前信用社风险控制的要求。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及其防范【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及其防范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加快改革步伐,认真贯彻国家金融方针。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业务。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放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盈利业务,农村贷款的规模和质量事关农村信用社经营和生存发展。因此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研究有重大意义。金华地区由于义乌这个国际商贸城经济的带动,金华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对象也不仅是农民,中小型企业的贷款也开始增加,关于信贷风险防范的研究有着实际意义,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本文通过对国内对信贷风险防范的研究,结合金华的当地情况,分析研究总结出适合金华的信贷风险防范对策,使金华地区农村信用社以及当地经济更好发展。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农村信用社是与农民联系的桥梁,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在农村经济政治的稳定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发放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主要资产业务,是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要使农村信用社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如何有效的防范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仍然备重视。 1 国外研究 自70年代,孟加拉乡村银行就创建了小额贷款的模式,对贫困人口提供小额贷款。传统认为,向穷人和小型经营活动发放贷款是会有较大风险。自1976年以来近二十年来的孟加Grameen Bank的实践,证明穷人同样是银行可接受的服务对象。所以把穷人不作为贷款对象不是风险防范的内容。Adams,Graham and和Von Pischeke (1984)提出Ohio学派认为利息补贴在很大程度上应对上述缺陷负责。1998年Gulli发表的文章中说到,改善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来源结构,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应该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机制。在1989年,Suzanne Pinson发表Credit risk assessment and meta-judgment认为运用信用风险评估来防范风险过于复杂,且涉及的性质是不确定性的判断程序。提出运用评估业务风险模型来表示专家的战略推理提供动态的解决策略。在发达国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主要都是一些小额信贷,其面对的人群一般都为农

农村信用社关于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方案

ⅩⅩ农村信用社关于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方案 各信用社(部): 根据《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办公室转发关于建立健全“双线”风险防控责任制的通知》(闽农信办[ⅩⅩ]227号)精神,结合我县情况,各社应充分认识当前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加强辖内风险防控工作,加强日常各类风险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充分认识当前严峻形势,提高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对清收不良贷款的责任问责,加大清收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信贷风险,确保完成年初联社下达的清非任务。 二、强化信贷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各基层网点主任、信贷员要认真贯彻执行贷款新规,从诚信申贷入手,要对贷款客户要落实其第一还款来源,信贷员对调查客户收入真实性负总责,严禁垒大户,坚持“小额、分散、流动”原则,严格落实“三查制度”,以服务“三农”,支持中小企业为经营主线,严禁将信贷资金投放于国家限控行业、违反环保政策行业,谨慎与民间融资负债过高的企业发生信贷关系,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信贷风险。 三、认真排查,摸清家底。各社(部)要对存量不良贷款进行分类排查,对ⅩⅩ年新发生不良贷款进行预测。主任、信贷员要深入分析排查不良贷款产生的成因,从贷款的源头

入手,采取一户一策,具体措施落实到每笔贷款,清收任务落实到人,并加大不良贷款清收考核力度。将调查摸底情况于ⅩⅩ年5月30日前上报风险部(表一、表二、表三)。 四、加大风险监测,及时报告风险情况。各信用社(部)要加强信息沟通,发现重大问题,对可能出现风险及时上报、及时处置。 五、落实责任,加大问责。对因客户经理调查不尽职导致损失贷款、违章违纪贷款要严肃追究责任,各社(部)主任要加强对不良贷款管理,严格执行贷款责任人制度,并对其进行问责。 Ⅹ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ⅩⅩ年5月9日

银行案件防控工作总结

银行案件防控工作总结

银行案件防控工作总结

抓落实控风险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年,在×银监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行紧紧围绕省局和×分局案防安保工作总体思路,狠抓制度落实、力促问题整改,着力加强案件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始终坚持把案件防控工作放在首位,案防工作取得阶段成效,实现“零案件”案防目标,各项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下面,将×行的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力抓好案件防控工作 ×年初,×行专门召集相关部门及人员专题研究安全运营和案件防控工作,并通过召开全行案防工作大会的形式,安排部署全年案防工作,提出抓好“四个落实”的案防工作要求:一是按照监管部门案防工作要求,确定案防工作的年度目标,做到目标落实。二是制定全年案防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做到计划落实。三是深刻领会×银监局和×分局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高度认识案件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密围绕案防十项重点工作,稳步扎实做

好案件防控工作,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到“重点工作落实”。四是×行案防工作实行各层级一把手负总责制,并在不同层级设立专兼职案防岗位,指定专人负责案件防控工作,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三定”管理,做到责任落实。目前,×行上下更加重视案防工作,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得到提高,确保了案防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强化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思想教育工作常常说起来重要,但实际上却最容易被忽视,在基层则更显薄弱。思想教育工作的缺失,也是引发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持续开展制度培训,提高全员遵章守纪意识。×行以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为重点,全面组织开展了各个条线规章制度的培训活动。截至×月底,全行已有×余人、参加了集中培训,使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为×行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范

2012年第4期下旬刊(总第478期)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4,2012 (CumulativetyNO.478)浅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范 李 涛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迅速,它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我国农村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农信社存在的各种风险也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潜在威胁。本文着眼于农信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简要提出一些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社 存在的风险 风险防范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农民和农村工商企业等)入股组成,实行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以自主互助为宗旨,主要为社员提供存、贷款业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体,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是解决我国农村融资需求的主要途径。根据相关资料,截至2010年5月底,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余额占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34.57%。由此可见,如果农村信用社中存在风险对全国经济的威胁不可估量,而农信社的风险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体制政策与政治环境风险 农信社成立60年以来,一直在改革的道路上探索前进。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更好地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农村信用社从成立时由中国农业银行代管到改革开放时期被人民银行直接负责监管,再到现在的银监会监管,监管模式虽几经改革,但仍未触及深层次的体制问题。而且由于农业银行撤出农村市场后遗留下的大量不良贷款、呆账坏账,使得农信社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造成不良贷款长期居高不下,经营风险大大增加,阻碍了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此外,农信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肩负着“支持三农”的政策使命,因而农村信用社在业务扩展方面受到了监管机构相对严格的制约,这就造成农信社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扶持村办、乡办企业,就会或多或少的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行政干预,把当地企业的风险转移到农信社方面,因此农信社在信贷上会大大增加不良贷款的风险,而地方政府并未因此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比如在税收、遵循法规方面对农信社仍然实行与商业银行同等要求,这无疑进一步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遏制了农信社的发展空间。 (二)内部管理结构及人才缺失风险 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几十年来从未真正处理好产权结构与治理模式之间的关系,其具体表现为产权结构不够明晰,行政色彩浓厚,广大社员并未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农信社的主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农信社中社员大会对农村信用社享有最高权力,理事会对社员大会负责,监事会行使独立监督的权力。但在实践中“三会”形同虚设,合作制停留于形式,甚至出现理事会凌驾于社员大会之上的局面,这会导致管理层权力过分集中,个别管理人员独断专行,民主管理难以实施,容易滋生人员腐败。而且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系还具有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影子,这种管理制度本身就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执行起来效果也不会明显。 农信社的员工综合素质不高也是阻碍其自身发展又一“软肋”。基层农村信用社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国际投资、个人理财等高素质人才缺乏,现有的高素质人才又大部分被吸收到城市网点,这些人才的匮乏导致农信社创新力不强,服务水平跟不上。因此,不论是在思想观念,还是专业技能、服务态度上,现有的人力资源都不能满足农信社的发展需求。 (三)经营资本风险 我国农村合作社资本充足率基本没有达到商业银行8%的标准,这不利于农信社的业务扩展。农信社的盈利问题始终羁绊其发展,由于本身的资金供给量就较低,其款项使用情况与周转情况也都比较滞后,所以让农信社的盈利能力饱受质疑,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何来良好的盈利能力。农村信用社在制定信贷制度上做的也不够健全,出现制度缺位,执行松懈的情况。在实际发放信贷工作程序中,信贷人员只是单纯的注重放贷前的审查,完全忽视了审核贷款的使用方式、用途及评估借款人回款能力的必要性,这样就会导致不良贷款甚至呆账,让信用社面临贷款损失的风险。信贷操作过程中不规范现象也时有发生,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过程,审批较为单一,没有及时跟踪调查借款单位的经营情况,信贷发放会出现重叠性、混乱性,后期也会出现企业长时间占用借款资金的情况,不利于信用社资金的循环使用,导致信贷的恶性循环。 二、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建设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产权制度 农信社应该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使“三会”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充分调动广大社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决策、参与监督,打破内部人控制的格局,强化股东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督作用,使股东能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调动股东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管理结构运行效率。完善产权制度就是要实现股金释放出最大化资本,改革股权结构增加股本,扩大入股社员范围,重点吸收那些效益好、管理水平高的民营企业入股,不过必须设置一个股权比例,这样就同时兼顾到小股民的利益。还要通过改组农信社,丰富管理框架,建立合规的农村商业银行,形成灵活多变、结构规范、运行有效、管理科学、盈利性强的公司治理模式,逐步建立真正适合当代经济发展的公司管理运行结构。 (二)增强员工素质,吸引高素质人才 农村信用社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将业务技能强、政治素质高、服务理念先进的人员充实到信贷队伍中去。通过定期的培训,加强信贷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能力,实行岗位轮换制度。特别是对农信社的中层管理人员要加强引导,作为县市农村信用社的 Times Finance 171

对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风险防范的思考精修订

对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风险防范的思考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对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风险防范的思考 全省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2948个,遍布14个市、76个县(市、区)和所有乡(镇),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农村信用社已经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在农民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用农民的话说:“农村信用社是我们农民自己的银行。”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为主的农村信用社也培植了一批优质客户。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单笔资金的需求量大大突破了信用社的原有贷款规模,为了抓住这批优质客户,农信社也正突破原有模式,开始抢滩大额贷款的发放与管理。由于在大额贷款管理方面的先天不足,农信社的大额贷款风险日益凸显,成为农信社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成因。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由于对象、额度、方式、期限等方面的特殊性,风险特征有明显特异,从维护金融安全和维系信贷资金运转看,大额贷款风险防范具有现实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管理现状 (一)大额贷款收息率高,到期回笼率低,隐形风险大。笔者所在的新邵县农村信用联社从2007年开始就把辖内的大额贷款全部统归联社营业部管理。现有大额贷款11户15笔,贷款余额为2860万元。这些贷款除一笔贷款是原来历史形成的不良贷款,其余都是07年以后的新放贷款,现有3笔380万元形成了不良,除一笔贷款现不能正常还息,其余无利息结欠情况。但贷款风险主要来自于贷款本金的损失。到期回笼率是衡量贷款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志,贷款回笼率低说明贷款质量较差,贷款沉淀的风险较大。截止调查日止,该社大额贷款到期回笼率约为83%,与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要求的新放贷款到期收回率有明显的差距,其风险显而易见。因此在大额贷款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贷款项目的跟踪监控,防止被眼前高收益蒙蔽了对大额贷款长期风险的正确判断与决策,从而引发大面积的贷款损失。 (二)、限制性行业贷款占比过高,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背道而驰,行业集中性风险日趋显现。从产业结构看,大额贷款发放对象主要集中分布在造纸行业、房地产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工程承包,其中造纸行业占比28%,水泥及水泥制品行业贷款余额占比24%,这些行业受国家政策影响大,政策风险明显。从贷款时间看,贷款期限在一年左右的比较集中,中长期贷款较少,贷款到期时间相对集中;从贷款资金支付形式上看,以货币资金方式发放的比较集中,按照“实贷实付”原则用信用中介工具和其他衍生信贷手段支付的较少。 (三)担保形式单一,对客户的第二还款来源估值存在偏差。目前,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一般有房屋、不动产和其他资产抵押、担保公司担保,价值认定由国家指定评估部门认定。农村信用社一般按照一定比例确定贷款额度,比如我县规定的最高比例是抵押物评估值的60%,比较偏重于贷款形式上的规范性,对担保物的风险性、可变性预估不足,评估价格抬高的可能性大。目前,评估机构管理不规范,按房地产的评估价格收取佣金,评估费用由借款人承担,所以评估时评估公司往往根据借款人的意愿来确定评估价格,一般情况下是抬高抵押物价值而忽略了房产的实际价值,这样就增加了抵押物不足值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作者:————————————————————————————————日期: 2

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农村信用社经脱钩农行隶属关系后,由于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加上管理体制未能真正完善、产权不明晰、内部管理相对薄弱、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的等多面的因素,几乎具备操作风险发生的一切条件,长期以来不断发生的操作风险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 2005年开始,按照中国银监会的统一部署,全国各地金融机构开展了操作风险防范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结果显示在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的案件中,农村信用社发案率接近占50%。可见农村信用社的操作风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严重,潜在操作风险和隐患时时存在,使农村信用社防范操作风险的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操作风险的防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防范工作刻不容缓。 一、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特点 从全面的操作风险防范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暴露出的 问题分析,农村信用社发生的操作风险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涉及面广,以信贷为重点区域。从已经查出和暴露的违规操作和各类案件看,涉及到存款、信贷、投资、融资、

结算、财务会计、安全保卫、计算机等业务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业务领域均有违规、违章、违纪、以致违法现象。 信贷业务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产业务,也是操作风险多发部位,造成的危害也最大,信贷违规违纪现象多种多样,违规手法五花八门。一是对同一贷款户由多个信用社多次发放贷款,从而达到化整为零、逃避贷款审批的现象较为严重,成为违规发放贷款的主要形式,造成贷款损失严重。二是贷款管理不严,贷款跟踪检查不到位,贷款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三是信贷档案资料不规范、不全面,给贷款安全留下隐患。四是贷款形态反映不真实,没有及时做好贷款五级分类。有的信用社还违规办理不符合条件的借新还旧贷款;跨地区、垒大户等其它违规贷款也屡见不鲜。 (二)危害性大,以侵占资金为目的。由于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涉及面广,发生的频率高,而且大部分操作风险是主观性的以侵占资金为主要目的的道德因素引起的,因此对农村信用社危害性相当大。一是大大降低了贷款质量。农村信用社实施改革前,全国农村信用社实际不良贷款率在50%以上;二是造成直接资金损失。违规拆借资金、携款潜逃、票据诈骗、计算机犯罪、安全保卫事故、柜台操作失误等均带来严重的资金损失。三是留下风险隐患。有的操作风险虽然不直接或立即造成损失,但却留下风险隐患,给经营带来无法估量的困难。四是引起法律纠纷。由于制度不健全、操作

银行年度案件防控工作汇报

抓落实控风险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2018年,在市分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行紧紧围绕市分行案防安保工作总体思路,狠抓制度落实、力促问题整改,着力加强案件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始终坚持把案件防控工作放在首位,案防工作取得阶段成效,实现“零案件”案防目标,各项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下面,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力抓好案件防控工作 年初,我行专门召集相关部门及人员专题研究安全运营和案件防控工作,并通过召开全行案防工作大会的形式,安排部署全年案防工作,提出抓好“四个落实”的案防工作要求:一是按照监管部门案防工作要求,确定案防工作的年度目标,做到目标落实。二是制定全年案防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做到计划落实。三是深刻领会我银监局和上级行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高度认识案件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密围绕案防十项重点工作,稳步扎实做好案件防控工作,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到“重点工作落实”。四是我行案防工作实行各层级一把手负总责制,并在不同层级设立专兼职案防岗位,指定专人负责案件防控工作,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三定”管理,做到责任落实。目前,我行上下更加重视案防工作,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得到提高,确保了案防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强化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思想教育工作常常说起来重要,但实际上却最容易被忽视,在基层则更显薄弱。思想教育工作的缺失,也是引发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持续开展制度培训,提高全员遵章守纪意识。我行以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为重点,全面组织开展了各个条线规章制度的培训活动。截至我月底,全行已有10余人、参加了集中培训,使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为我行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员工防范意识。我行注重将业务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有机结合,抓教育、抓引导,抓防范。今年以来,我行开展各种警示教育我场次,组织全行员工观看《警示教育》短片,并要求员工撰写心得体会,深刻反思,汲取教训。通过大量的刑事犯罪案例,用鲜活的人和事以法说教、以案说教,使警示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定期分析案防工作情况。一是将案防工作常态化。通过晨会、周会、行务会等形式,讲案防、说安全,时刻提醒员工合规操作。二是组织召开案件防控联席会,及时传导监管部门案防工作精神,加强政策传导和风险提示,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确保各项案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注重案防经验信息交流。开展学习心得交流、思想认识交流,达到了总结提高的目的,保证了案防工作的整体效果。 (四)积极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在全行范围内开展“我”主题读书活动。通过全员学习、开心得交流会等形式进行,进一步转变了员工的思维,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围。 三、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内控执行力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堵塞管理漏洞是案件防控的关键。今年以来,我行以强化规章制度和案防长效机制建设的有机融合为突破口,抓好健全制度和强化执行两个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制度的约束性,努力实现管理规范化、经营合规化、工作标准化。

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22045223.html, 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 作者:卢志国 来源:《科技与企业》2013年第24期 【摘要】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信贷风险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减低不良信贷的发生成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重要管理问题。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管理 1.前言 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发展越迅速,所表现出来的风险管理问题就越突出,过去的管理模式显然不能应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问题,改革风险管理制度,开创新的管理方法就变得非常必要。本文就当下的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新的风险管理措施,期望与同行进行共同探讨。 2.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居高不下的原因 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存在的风险问题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以及道德风险,这些风险都对信用社的发展和生存构成威胁,如何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因素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农村信用社之所以经营风险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其所服务的对象是农业或农村,而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于较弱的阶段,农业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一旦出现低产或零产灾害,对信用社也会造成威胁。此外,农村信用社信贷服务对象多为农民,大多数农民的教育水平都不高,其信贷观念也容易给信贷带来风险;加上一些信贷工作人员法律观念低下,也进一步使农村信贷风险不断增加。 3.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不足 当前农村信用社所制定的管理规范很多,但是没有一个系统化的合理制约机制,在农村信用社的制度中包含有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而实际上却并没有真正落实,在内部的控制管理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也为内部管理风险埋下了隐患,造成某些工作人员的滥用职权等现象,为信贷管理造成了很大风险。 3.2不良贷款现象多,信贷风险高 所谓信贷风险实际上是指信贷资金出现损失的可能,造成风险的原由来自金融、信用、规范、操作等,都对信贷构成一定的风险。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一直没有统一的信贷流程,这就

银行落实案件风险防控措施情况开展调查的自查报告

关于银行落实案件风险防控措施情况开展调查的自查报告 根据ⅩⅩ农金发[2011]30号《ⅩⅩ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总部文件》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案件防控工作,结合我行实际,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并结合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管控实际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全员风险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使全员牢固树立起防范风险和案件的第一道防线。同时,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控,将工作重心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主动出击前移。对全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细节入手,各条线部门深入机构网点防范案件和经营风险上找问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不断促进了案件防控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我行领导高度视案件防控工作,充分依靠员工的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工作查找问题,重点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查缺补漏、剔旧补新,使制度与实际工作相符;对内管内控、工作落实和业务流程等层面存在屡查屡犯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分类汇总,通过查找基础管理工作中深层次的问题和漏洞,剖析根源,制定方案及时整改。 1.认真落实各部门案件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实行资金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ⅩⅩ村镇银行金融资金安全责任书》。成立有专门的案件防控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和问责制

度。认真执行人员排查制度,全面施行轮换岗计划。 2.认真落实《ⅩⅩ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及风险平排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在我行开展了全方位对员工不良行排查工作,以提高员工防范道德风险和业务操作风险的能力,对员工不良行为排查率为100%. 3.为强化我行的金融管理,结合我行实际,先后修定制定了《掇刀ⅩⅩ村镇银行柜面业务操作规范作业标准》、《掇刀ⅩⅩ村镇银行现金出纳管理制度》、《掇刀ⅩⅩ村镇银行防范及化解资金支付风险预案》等通过程序约束、机制保障,从源头上强化了对会计业务操作运行的监督制约。 二.案件防控具体做法 认真贯彻落实《ⅩⅩ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及风险平排查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行结合实际,全行范围内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对员工不良行为的排查工作。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扎实落实 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专题会,对案件防控精神的落实工作进行明确部署和严格要求,不等不靠,提早下手。成立了由张守军行长任组长、办公室、会计结算部、风险合规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排查领导小组,并对排查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必须本着对本行事业、对员工和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认真扎实地抓好排查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严以律己,自觉抵制、检举和纠正违反禁止性规定的行为,做到突出重点、整体

银行案件防控工作总结

抓落实控风险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年,在×银监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行紧紧围绕省局和×分局案防安保工作总体思路,狠抓制度落实、力促问题整改,着力加强案件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始终坚持把案件防控工作放在首位,案防工作取得阶段成效,实现“零案件”案防目标,各项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下面,将×行的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力抓好案件防控工作 ×年初,×行专门召集相关部门及人员专题研究安全运营和案件防控工作,并通过召开全行案防工作大会的形式,安排部署全年案防工作,提出抓好“四个落实”的案防工作要求:一是按照监管部门案防工作要求,确定案防工作的年度目标,做到目标落实。二是制定全年案防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做到计划落实。三是深刻领会×银监局和×分局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高度认识案件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密围绕案防十项重点工作,稳步扎实做好案件防控工作,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到“重点工作落实”。四是×行案防工作实行各层级一把手负总责制,并在不同层级设立专兼职案防岗位,指定专人负责案件防控工作,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三定”管理,做到责任落实。目前,×行上下更加重视案防工作,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得到提高,确保了案防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强化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思想教育工作常常说起来重要,但实际上却最容易被忽视,在基层则更显薄弱。思想教育工作的缺失,也是引发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持续开展制度培训,提高全员遵章守纪意识。×行以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为重点,全面组织开展了各个条线规章制度的培训活动。截至×月底,全行已有×余人、参加了集中培训,使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为×行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员工防范意识。×行注重将业务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有机结合,抓教育、抓引导,抓防范。今年以来,×行开展各种警示教育×场次,组织全行员工观看《警示教育》短片,并要求员工撰写心得体会,深刻反思,汲取教训。通过大量的刑事犯罪案例,用鲜活的人和事以法说教、以案说教,使警示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定期分析案防工作情况。一是将案防工作常态化。通过晨会、周会、行务会等形式,讲案防、说安全,时刻提醒员工合规操作。二是组织召开案件防控联席会,及时传导监管部门案防工作精神,加强政策传导和风险提示,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确保各项案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注重案防经验信息交流。在内网上专门设立学习交流专栏,开展学习心得交流、思想认识交流,达到了总结提高的目的,保证了案防工作的整体效果。 (四)积极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主题读书活动。通过全员学习、开心得交流会等形式进行,进一步转变了员工的思维,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围。 三、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内控执行力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堵塞管理漏洞是案件防控的关键。今年以来,×行以强化规章制度和案防长效机制建设的有机融合为突破口,抓好健全制度和强化执行两个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制度的约束性,努力实现管理规范化、经营合规化、工作标准化。 (一)完善案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今年以来,×行以内控管理中案防要求为抓手,进一步强化考核评价工作,在业务流程管理和控制环节提出防范案件风险的要求,通过对案件防控工作的考核,努力实现违规违纪风险的提前消除,将案防要求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解决制度建设和执行的“两张皮”问题。坚持每月自查,监事会每季度抽查,半年总行考核通报,切实督促各级领导班子、领导人员和重点管理岗位人员认真履行案防工作职责,确保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并将责任落实到人,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论文

兰州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以及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下,农村信用社在旧体制下积累形成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暴露,金融风险日渐显现,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已然危及到农村信用体系的金融安全。合作金融组织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建国后更加快速的发展,随着公有化程度的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性质被淡化,并被转化成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然而快速的发展也随之带来许多弊端,如:产权关系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都加剧了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因此,根据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的原因提出合理正确的改革方法,并严格的执行实施,对风险进行防范做到未雨绸缪,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固的先前发展。在广泛关注和研究风险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风险是尤为突出的,如何正确认识和防范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对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来说,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生背景、性质出发,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的成因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防范农村信用社风险的措施。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做到层层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建立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对各行业间和客户个人的风险实施预警分析,将某些行业的变动趋势因素纳入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中;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金融主管机关要加大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的监督和管理,制定严格的制度,完善监管工作,指导农村信用社做好防范风险的管理。 关键词:金融风险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The rural cooperatives risk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In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o advance in depth and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the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accumulated in the form of the old system have been exposed, the financial risk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ural credit system has endanger the financial security.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a long history, after the founding of more rapid development, with the socialization degree ris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cooperation properties blurred, and was converted into the national bank in rural grassroots agencies. However rapid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about many drawbacks, such as: property right relations are not clear, legal person governance structure not perfect etc. Problems are exacerbated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he formation of the risk.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of the risk formation of caus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right reform methods, and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isk prevention do save for a rainy day, so that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health solid previou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properties of the causes of the risk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made in-depth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risk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And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related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严格遵守审慎经营原则,及时掌握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运作和风险状况,最大限度的降低贷款风险,规范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预警操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信用联社风险管理科负责对全辖机构网点贷款风险监督管理日常工作。 本办法所称全辖机构网点,指有信贷业务的信用社(部)、联社直属机构。 第三条信贷风险预警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农村信用社贷款审慎、稳健经营、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全辖机构网点贷款风险管理责任感、实现全辖机构网点信贷风险预警信息共享、第一时间预警报告责任明确、风险蔓延责任追究透明。 第二章风险预警责任 第四条全辖机构网点风险预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为社主任或负责人,分管信贷副主任(或分社主任)、信贷员为第二责任人。 第五条他社(部)信贷客户出现风险信号,社(部)贷款和风险信号当地信用社知晓或应当知晓的,应及时预警,知晓社承担本办法第三条风险预警管理责任。 第三章风险预警上报 第六条全辖机构网点应制定和落实风险预警管理职责,明确风险预警信息收集和管理责任,并由社主任或负责人确保预警信息及相 应应急处理意见在第一时间上报,对重大紧急风险信号,可先直接以电话、传真等形式在第一时间报告,正式书面资料可酌情次日报告。 第七条风险预警信息分纵向上报和横向上报,信贷关系不在本社,但信用社知晓或应当知晓的,其风险预警信息有责任在第一时间横向上报。 第八条联社风险管理科负责预警信息的整理、通报和风险预警提示,拟定风险贷款退出意见,对重大风险预警信息负责向上级汇报并提请及时处理。 第四章风险预警内容

第九条外部重大风险信号(38条) 1、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行业或客户发展。如财政政策、贷币政策、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或作重大调整。 2、区域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行业或客户发展。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招商引资政策、土地供应政策、环保政策等出现重大调整。 3、当地发生水灾、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直接影响信用社信贷资金安全。 4、制约经济发展的能源、交通等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电力、燃油紧缺,交通瓶颈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行业或客户发展。 5、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进出口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如提高关税、进出口管制(配额、许可证等)、倾销、实施反倾销调查、设 置贸易壁垒等,对客户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6、借款人(担保人)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对信用社信贷资金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如进行租赁、分立、承包、联营、并购、股份制改造;集团企业内部组织模式或产权结构发生变化;医院、学校、新闻单位因政策影响面临降级、撤销、合并、拆迁等。 7、借款人(担保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母子公司)等发生严重亏损、重大经济纠纷、涉嫌重大经济案件,转制、重组、关停倒闭、破产等重大变化。 8、借款人(担保人)业务性质、经营范围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章程出现不利于信用社债权维护的重大修改。 9、借款人(担保人)营业执照、贷款卡未年检或年检未通过,导致营业执照、贷款卡失效。 10、企业(项目)资本金未按时到位或存在抽逃、变相抽逃资本金行为。如股东因非经营因素向企业借款;私分企业财产;未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或公益金;违规分配利润等;虽出具资本金承诺书却难以落实;借调资金验资但验资后抽逃资本金等。 11、借款人(保证人)资本金结构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主要股东减资,资本金大量减少;主要股东股权转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