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粉与油菜花粉内酯中总黄酮的对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5.57 KB
- 文档页数:2
油菜素内酯的应用研究摘要:近年来,油菜素内酯(BRs)在农林业上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
本文从油菜素内酯对植物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和促进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油菜素内酯(BRs) 生长发育抗逆性光合作用1970年,美国Mitchell等第一次报道在油菜的花粉中发现一种新的生长物质,命名为油菜素。
1979年,美国农业部科学家Grove等从227kg油菜花粉中提取得到10mg高活性晶体,通过分析其为一种甾醇内酯化合物,并将其命名为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
多年来,科学家发现油菜素内酯并不仅仅存在于油菜中,在多种植物中都发现了结构相似的高活性物质,被子植物中的紫菜薹、扁豆、菜豆、水稻、玉米、荞麦、日本栗、牵牛花、宽叶香蒲、向日葵、茶树、赤杨、柑橘和蚊母树,裸子植物中的黑松、北美云杉、欧洲赤松及低等植物中的问荆和水网。
且其存在的部位也不仅限于花粉,植物的不同器官如根、茎、叶、花粉、雌蕊、果实和种子等都含有BR,其中花粉和未成熟的种子BR含量最为丰富,茎中含量居中,叶和果实中含量最低[1-4]。
现已从多种的植物中分离出40多种油菜素内酯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都是以甾醇为基本结构,统称为油菜素甾体类化合物(brassinosteroids,BR,BRs)。
目前在作物上应用的主要有油菜素内酯(BR)、表油菜素内酯(EBR)、高油菜素内酯(HBR)3种[5]。
许多试验证明,BRs的生理功能不同于五大类植物激素,1989年Moore将BRs作为第六类激素,与五大类激素并列写入教科书中[6]。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某些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天然油菜素内酯的含量甚微,无法大量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人工化学合成,现已成功合成多种油菜素内酯,并在不同的蔬菜上应用,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进一步明确了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
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鉴定杨洁;陈纯;邢建军;刘睿【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0(031)022【摘要】以湖北大宗油菜蜂花粉为材料,对其中微量特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鉴定.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响应面分析和岭嵴寻优分析,确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HPLC-DAD以及HPLC-MS对酸解后的提取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体积分数76%乙醇、料液比1:30、超声波时间33min,超声波温度为51℃.蜂花粉中总黄酮含量的理论得率为2.12%,实际得率为1.89%,实测得率达到理论预测值的89.15%.HPLC-DAD以及HPLC-MS分析结果证实油菜蜂花粉中可能含有9种黄酮苷元.其中可以推定的黄酮类物质是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和柚皮素.可为识别蜂花粉的植物来源,鉴别真伪提供研究方法和实验依据.【总页数】6页(P273-278)【作者】杨洁;陈纯;邢建军;刘睿【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武汉市蜂产品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武汉市蜂产品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武汉市蜂产品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武汉市蜂产品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96.4【相关文献】1.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J], 卢挺;郭雪微;马兰玉;吴玲歌2.红豆杉针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鉴定 [J], 汤晓;朱建华;童燕3.在线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鉴定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 [J], 童超英;彭密军;施树云4.桂花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鉴定 [J], 李育林;蔡秋莹;汤晓月;周林桦;任冬霞;吕凡;李云5.蒲公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优化及鉴定 [J], 王廷璞;李一婧;马伟超;袁毅君;刘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油菜花粉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其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脂肪肝的药物中的用途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贾安,黄小强,郭志刚
申请号:CN202210165358.4
申请日:20220223
公开号:CN114392292A
公开日:
2022042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油菜花粉总黄酮对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
通过高脂饲养小鼠10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灌胃给药干预,每天1次,10周后,测定小鼠血清AST和ALT水平,TG、TC、LDL‑C、HDL‑C含量以及肝脏组织中TG、TC含量变化,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
与模型组比较,油菜花粉总黄酮可以显著降低小鼠体重、降低血清中AST、ALT水平,降低血清TG、TC、LDL‑C含量,降低肝脏组织中TC和TG含量,提高血清中HDL‑C含量,明显改善小鼠的肝组织病理形态。
油菜花粉总黄酮通过改善肝功能、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肝脏组织病变等途径预防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申请人:黄河科技学院
地址:450005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航海中路94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荣永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甘肃医药2018年37卷第5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18,Vol.37,No.5基金项目: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8YF1FA041);兰州市2016年第三批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3-17);敦煌医学与转化省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DHYX17-06)第一作者:李志,男,在读硕士,从事中药化学及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通信作者:石晓峰,男,教授,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E-mail :shixiaofeng2005@油菜花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李志1,2李琳1,2石晓峰1,2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油菜花粉富含营养成分和天然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食药价值,现已被广泛开发利用。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对列入新资源食品的油菜花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油菜花粉产品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菜花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4;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25(2018)5-0394-05花粉是开花植物雄蕊上的孢子,是植物的繁殖细胞,是营养成分和天然活性成分的浓缩体。
其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脂类以及大量天然活性成分酶、黄酮类化合物、激素、膳食纤维、植物甾醇、核酸和有机酸等。
花粉的营养成分多相近又各有特点,因此花粉拥有“微型营养库”“植物黄金”等美誉[1-2]。
现代药理证实花粉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肿瘤、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血糖、抑制前列腺增生、保肝、促进神经系统恢复等作用[3-4]。
油菜花粉是我国最常见的蜂花粉之一,具特殊的清新味,不仅营价值高,更具出色的药用功效。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油菜花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油菜花粉产品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油菜花粉脱脂前后的显微观察与蛋白质等组分分析章定生;马丽萍;章琦;胡国文【期刊名称】《蜜蜂杂志》【年(卷),期】2014(034)009【总页数】1页(P7)【作者】章定生;马丽萍;章琦;胡国文【作者单位】天水西联蜂业有限公司,甘肃天水741000;甘肃中医学院,兰州730020;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兰州大学,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蜂花粉是经蜜蜂采集、简单加工后的植物的花粉与其分泌物的混合物,自20世纪80年代起,笔者就开始了花粉加工工艺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我们应用亚临界-超临界联合萃取工艺萃取油菜花粉,将油菜花粉分成了两部分物质,一部分获取了以不饱和脂肪酸、黄酮类化合物为主的萃取物,称之为油菜花粉内酯;剩余部分脱脂花粉制成微粒成为另一种产品,称之为脱脂花粉微粒。
为评价产品功用,对油菜花粉脱酯前后的蛋白质等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油菜花粉脱脂前后的蛋白质等组分分析单位:%项目脱脂前(P)脱脂后(Pd)Pd/P 检测单位蛋白质 25.56 19.92 77.9兰州大学草地学院(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粗脂肪 12.87 1.52 11.8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粗纤维 0.06 0.155258.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由表1可见,油菜花粉在脱脂后,其粗脂肪的含量仅为原来的11.8%。
换言之,采用亚临界-超临界联合萃取工艺,其脂肪酸的萃取率为88.2%。
而在脱脂花粉中仍保留了77.9%的蛋白质,也就是说,在脱脂花粉微粒中,仍然保留了大部分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同时其纤维素的含量相对提高到脱脂前的2.58倍。
为进一步探讨花粉脱脂前后的结构变化,对其结构进一步做了显微观察,脱脂前的结构见图1、2,脱脂后的结构见图3、4。
图1、2.脱脂前的花粉显微图图3、4.脱脂后的花粉显微图由电镜可以看出,油菜花粉近似长球形,极面观为三列片状,三道萌发沟明显;赤道面观为圆形或椭圆形,外壁具网状雕纹。
不同花粉多酚类物质组成比较李红兵;闫亚美;米佳;张林锁;罗青;李晓莺;曹有龙;李越鲲;戴国礼;冉林武【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5(000)020【摘要】采用分光光度计法、HPLC、HPLC-MS法分析测定、鉴定枸杞花粉等多酚类物质含量及主要组成。
结果表明,枸杞花粉等6种不同多酚类物质来源的植物材料总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幅度为0.82 g/100 g~3.92 g/100 g。
其中油菜花粉总多酚类物质含量最高,其次是枸杞花粉。
各种花粉中的主要多酚类物质是黄酮类。
枸杞花粉黄酮类物质含量分别是荷花花粉、油菜花粉、荞麦花粉、向日葵花粉和茶花粉的1.42、0.72、2.78、1.20、2.37倍。
初步分离鉴定出枸杞花粉多酚类物质10个,其中主要组分有3个,含量均大于其它所测市售花粉。
结果表明,较其它5种蜂花粉材料,枸杞花粉中多酚类物质主要组分与之差异较大,是较好的开发功能性食品的资源。
【总页数】5页(P111-114,173)【作者】李红兵;闫亚美;米佳;张林锁;罗青;李晓莺;曹有龙;李越鲲;戴国礼;冉林武【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宁夏银川750002;国家枸杞花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02;国家枸杞花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02;北方民族大学生命学院,宁夏银川750004;国家枸杞花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02;国家枸杞花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02;国家枸杞花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02;国家枸杞花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02;国家枸杞花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02;宁夏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宁夏银川75000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不同品种蓝莓酚类物质组成特征及抗氧化能力比较分析 [J], 唐柯;王梓萱;张伟宏;徐岩2.莲藕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J], 孙杰;陆双双;徐燕燕;闵婷;王宏勋;易阳3.莲藕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J], 孙杰;陆双双;徐燕燕;闵婷;王宏勋;易阳;4.不同品种荔枝果皮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J], 徐灼辉; 曾庆祝; 苏东晓; 袁杨; 何山; 唐红艳; 郑英敏; 周依映5.不同颜色蚕豆种皮酚类物质组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J], 张杰;杨希娟;党斌;张文刚;兰佳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种花粉的营养成分分析杨寒冰;殷客卿;陈晶;谈军;段钟平;孔明【期刊名称】《中国蜂业》【年(卷),期】2010(061)006【摘要】为了了解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油松)、荞麦花粉这四种不同科目花粉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和质量,以便于为更好的发挥其价值提供依据,在分别将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按国标测出营养成分含量,同时查出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2004)中松花粉(油松)、荞麦花粉相应成分含量,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 I)评价氨基酸质量,并与常见动物性食品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这四种花粉的营养价值较高,都是很好的食物营养来源,但限制性氨基酸各不相同,需相互搭配使用,才能更好的发挥花粉的营养价值.【总页数】4页(P11-14)【作者】杨寒冰;殷客卿;陈晶;谈军;段钟平;孔明【作者单位】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176;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176;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176;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17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10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96.4【相关文献】1.松花粉和蜜源花粉营养成分分析 [J], 郑友兰;张崇禧2.牡丹花粉营养成分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J], 张孟琴;孙亚真;范一霖3.蜂花粉和松花粉主要营养成分对比分析 [J], 王谦;耿越;李晓;杨长军4.松花粉和蜜源花粉营养成分的分析 [J], 郑友兰;张崇禧5.不同产地荷花花粉与玉米花粉营养成分及含量分析 [J], 崔学沛;吴小波;刘锋;王颖;曾志将;胥保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菜蜂花粉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对自由基清除作用
杨辉;曾春萍;刘晓河;梁惠花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0(031)012
【摘要】从油菜蜂花粉中提取总黄酮,研究该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分别用水、甲醇、乙醇提取花粉中的总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甲醇的提取率最高为28.05%.花粉黄酮对·OH和O2-·的清除率达50%时的浓度分别为91.8、104.6μg/mL.油菜蜂花粉中的总黄酮对·OH和O2-·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杨辉;曾春萍;刘晓河;梁惠花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药学系,河北张家口075000;河北张家口市药品检验所,河北张家口075000;河北北方学院化学系,河北张家口,075000;河北北方学院化学系,河北张家口,0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葡萄皮总黄酮的提取及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J], 郑朝华;陈建秋
2.西洋参总黄酮的提取及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的作用 [J], 郑朝华;陈建秋
3.麻疯树籽壳总黄酮的提取及其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 [J], 马博;张婷婷;黎远成;仝海娟
4.合欢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J], 袁建梅;郭伟云;汪
应灵
5.枇杷核总黄酮的提取及对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的考察 [J], 徐光富;李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