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学期奥数
- 格式:doc
- 大小:162.50 KB
- 文档页数:15
小学二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含答案)【篇一】一、现有苹果、桃子、香蕉三种水果,已知有桃子20个,是苹果的2倍,而苹果的数量恰是香蕉的2倍,你知道三种水果共有多少个吗?答案与解析:5+10+20=35个二、小梅从1楼走到4楼需要3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他从1楼走到7楼需要( )分钟.答案与解析:小明从1楼走到4楼,实际只走了三个间隔的台阶,走三个间隔的台阶需要3分钟,那么走一个间隔的台阶需要1分钟.现在他从1楼走到7楼要走6个间隔的台阶,一共需要6分钟.三、小明请5个小朋友跟他一起吃饭,每人一个饭碗,2人一个菜碗,3人一个汤碗,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用了多少个碗?答案与解析:共6个人,所以饭碗:6个; 菜晚:3个; 汤碗:2个; 共用了6+3+2=11(个) 答:共用了11个碗。
四、在正方形鱼塘四周种上树,四个顶点都种一棵树,这样每边都有22棵树,四周共种多少棵树?答案:22×4-4=84(棵)四、从2011年8月16日到2012年3月8日共经过多少天? 答案与解析:可以把这些天分段如下:第1段2011年8月16日~31日第2段2011年9月~2012年2月第3段2012年3月1日~8日注意:2012年是闰年,2月有29天。
解第1段有31-16+1=16(天) 第2段有30+31+30+31+31+29=182(天) 第3段有8-1+1=8(天) 一共有16+182+8=206【篇二】一、20个同学排成队做操,小红前面有11人,小红的后面还有( )人。
答案与解析:小红前面有11人,加上小红就是12个人。
20-12=8(人)小红后面有8个人。
二、小军和小浩原来拿出相同的钱买来相等数目的同种铅笔若干支,后来小军拿了13支,浩拿了7支,而小军给了小浩3角钱.问每支铅笔是多少钱?答案与解析:小军拿了小浩多少支铅笔?(13-7)除以2=3(支)每支铅笔是多少钱?3÷3=1(角)三、小公共汽车正向前跑着,售票员对车内的人数数了一遍,便说道,车里没买票的人数是买票的人数的2倍.你知道车上买了票的乘客最少有几人吗?答案与解析:最少1人.因为售票员和司机是永远不必买票的,这是题目的"隐含条件".有时发现"隐含条件"会使解题形势豁然开朗.四、中午放学的时候,还在下雨,大家都盼着晴天.小明对小英说:“已经连续三天下雨了,你说再过36小时会出太阳吗?”小朋友你说呢?答案与解析:不会出太阳.因为从中午起再过36个小时正好是半夜.而阴雨天和夜里是不会出太阳的.五、小华有两盒糖果,甲盒有糖78粒,乙盒有糖38粒,每次从甲盒取5粒糖放到乙盒,取几次两盒糖的粒数就同样多。
二年级上册奥数题奥数题是许多学生喜欢的一种数学竞赛题型,它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二年级上册学生的奥数题,并探讨如何解答这些题目。
第一题:小明有12个糖果,他把这些糖果分给了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几个糖果?这是一道简单的分法问题。
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将12个糖果分给3个朋友,就是求12除以3的商。
计算得知,每个朋友可以得到4个糖果。
第二题:一批书共有60本,小明得到其中的1/5,小红得到其中的2/5,那么小明和小红一共得到了多少本书?这是一道求分数和的问题。
首先,我们将1/5和2/5的分子相加,得到3/5。
然后,将这个分数与60本书相乘,得出小明和小红一共得到了36本书。
第三题:有一排桌子,每个桌子上都放着6本书,共有8个桌子。
那么这些书一共有多少本?这是一道乘法问题。
我们可以将每个桌子上的书的数量6乘以桌子的数量8,得到48本书。
第四题:小明有一笔钱,他用其中的1/4买了一本漫画书,用其中的2/5买了一包糖果,剩下的钱还有30元。
小明一共有多少钱?这是一道逆运算问题。
我们首先计算出小明购买漫画书和糖果所花费的钱,即1/4和2/5与总钱数的乘积。
然后,我们将这两个数相加,并从总钱数中减去得到的数,即可求得小明一共有的钱数。
假设小明一共有x元钱,那么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得到以下等式:x - 1/4x - 2/5x = 30。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可以将这个等式调整为分母相同的形式,即20x - 5x - 8x = 600。
化简后得到7x = 600,解方程可得x = 600 / 7 ≈ 85.71。
所以,小明一共有大约85.71元的钱。
通过以上四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奥数题目需要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在解答这些问题时,学生需要注意题目所给的条件,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计算。
在解答过程中,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算术知识和解题技巧,以便更快地得到答案。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5篇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1.巧求周长小学二年级奥数题21, 小明从镜子里看到钟面上是5:35,你知道这时是几时几分?2, 6只小鸭排队,一共排成3队,每队站3只小鸭,该怎样排?3,8个人吃饭,每人1只饭碗,两人一只菜碗,4个人1只汤碗,一共有几只碗?4, 小亮坐在环行跑道上的一辆游览车上,他发现他前面有6辆车,后面也有6辆车。
请问:跑道上有几辆车?5, 假设有一种植物,每天长高一倍。
20天正好长到20厘米高。
请问:长到5厘米时是第几天?6, 小明家养了一些鸭子要知有多少,细细想一想;“鸭子一半下了水,一半除以2正往水里走,剩下15只围着小明身边吃杂物,你说有几只?”7, 一道除法式题,除数是6。
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4,正确的商该是几?8, 一瓶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去一半的油,连瓶称,还剩550克。
瓶原来有多少克油?空瓶重多少克?9, 1只鹅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10只鸭的重量8只鸡的重量=16只鸭的重量1只鹅的重量=()只鸭的重量1只鹅的重量=()只鸡10, 1只西瓜+2只梨=16只苹果5只梨=10只苹果 1只西瓜=()只苹果1只西瓜=()只梨小学二年级奥数题3爸爸妈妈带着儿子、女儿和一条狗外出旅行,途中要过一条河,渡口有一只空船,最多能载50千克,而爸爸妈妈各重50千克,儿子和女儿各重25千克,狗重10千克,请问:他们怎样才能全部渡过河去?答案与解析:船的载重量是50千克,所以爸爸妈妈只能单独过河;儿子女儿可以同时过河;儿子(或女儿)可以带着狗过河,此外还要考虑船一定要有人划回来才行。
答:第一次:儿子和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渡河:第二次:爸爸(或妈妈)过河,由女儿(或儿子)把船划回来;第三次:儿子和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第四次:妈妈(或爸爸)过河,由女儿(或儿子)把船划回来;第五次:儿子(或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第六次:儿子和女儿过河。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篇1.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1.妹妹今年6岁, 哥哥今年11岁, 当哥哥16岁时, 妹妹几岁?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 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 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 需要多少分钟?3.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 只有一条小船, 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 至少要渡几次, 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4.晚上停电, 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 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 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
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5、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 已经捉住了9人, 藏着的还有几人?参考答案:1.16-11+6=11(岁)2、4个人一起到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所用的时间等于小明1个人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所用的时间, 需要25分钟。
3.19-4=15(名)4-1=3(名)15÷3=5(次)5+1=6(次)4.1+2=3(支)5.16-9-1=6(人)2.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第一题: 灯亮问题傍晚, 小明开灯做作业, 本来拉一次开关, 灯就亮了。
但是他连拉了七次开关, 灯都没亮, 后来, 才知道停电。
你知道来电时, 灯亮的还是不亮的?第二题: 绳子一根绳子长6米, 对折以后再对折, 每折长几米?第三题: 摸球口袋里有红球、黄球、和白球若干个, 冬冬闭着眼睛每次从袋中摸一个球。
现在, 他至少要摸几次, 才能保证能摸出两个颜色相同的球?答案:第一题答案:解: 7÷2=3 (1)答: 灯亮。
第二题答案:解:2×2=4, 6÷4=1.5(米)答: 每折1.5米第三题答案:解: 3+1=4(次)答: 他至少要摸4次。
3.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1.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
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 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
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 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 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
二年级奥数题上册试卷一、二年级奥数上册试卷(人教版)(一)题目。
1. 小明有12颗糖,小红比小明多5颗,小红有多少颗糖?- 解析:这是一道简单的加法应用题。
已知小明有12颗糖,小红比小明多5颗,那么小红糖的数量就是小明糖的数量加上多出来的数量,即12 + 5=17颗。
2. 树上有18只鸟,飞走了6只,又飞来了3只,树上现在有多少只鸟?- 解析:首先树上原来有18只鸟,飞走了6只,此时树上鸟的数量为18 - 6 = 12只。
然后又飞来了3只,那么现在树上鸟的数量就是12+3 = 15只。
3. 有15个小朋友排队,从前往后数,小明排在第6个,从后往前数,小明排在第几个?- 解析:从前往后数小明排在第6个,那么小明后面有15 - 6 = 9个小朋友。
从后往前数时,小明就排在第9 + 1=10个。
4. 一根绳子长20米,第一次剪去5米,第二次剪去8米,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 解析:绳子短的长度就是两次一共剪去的长度,第一次剪去5米,第二次剪去8米,一共剪去5+8 = 13米,所以绳子短了13米。
5. 妈妈买了一些苹果,第一天吃了3个,第二天吃了4个,还剩下7个,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解析:要求妈妈一共买的苹果数,就是把吃了的苹果数和剩下的苹果数加起来。
第一天吃了3个,第二天吃了4个,一共吃了3 + 4 = 7个,再加上剩下的7个,妈妈一共买了7+7 = 14个苹果。
6. 教室里有8盏灯,关掉了3盏,还剩几盏灯?- 解析:虽然关掉了3盏灯,但是灯的总数是不变的,教室里还是有8盏灯。
7. 一个数加上8,再减去5得12,这个数是多少?- 解析:我们可以从后往前计算。
这个数减去5得12,那么在减5之前这个数是12+5 = 17;这个数加上8是17,那么这个数原来是17 - 8 = 9。
8. 有两堆棋子,第一堆有10个,第二堆有6个,从第一堆拿几个到第二堆,两堆棋子就一样多?- 解析:首先求出两堆棋子的总数为10 + 6 = 16个,要使两堆棋子一样多,则每堆有16÷2 = 8个。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60道)1、哥哥16岁时,妹妹10岁。
2、四个人一起步行到少年宫需要20分钟。
3、XXX答对了6道题。
4、最后还剩5支蜡烛。
5、还有7人没有被捉住。
6、至少要渡5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
7、至少拿出3只袜子,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8、至少必须摸出3个球。
9、跷跷板上还有6个铁球。
10、一共有4段电线。
11、至少拿出3只袜子,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12、从一楼到XXX家有120级台阶。
13、敲9下用了12秒。
14、共有45个小纸箱。
15、两堆西瓜相差8个。
16、XXX现在有16本练本。
17、姐姐要给妹妹4次,两人的邮票才一样多。
18、共有10个小朋友。
19、两根柱子间距离是19米。
20、共可以站5000个小朋友。
21、一共要打9个结。
22、这条过道长21米。
看是第9名。
这个班级一共有多少学生?48、某商店打折,原价100元的商品现在打8折,打完折后再打9折,最终价格是多少元?49、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9,且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小,十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小。
这个三位数是多少?50、XXX和XXX一起摘草莓,XXX摘了8斤,XXX摘了XXX的一半,两人一共摘了多少斤草莓?XXX摘了多少斤。
23、两棵树之间相距20米,每隔2米插一面彩旗,一共可以插几面彩旗?解析:两棵树之间有19个间隔,每个间隔插一面彩旗,所以一共可以插19面彩旗。
24、学校前后楼之间相距20米,为迎接校庆,准备每隔10分米插一面彩旗,一共需要多少面彩旗?解析:学校前后楼之间有2个间隔,每个间隔10米插一面彩旗,所以一共需要2面彩旗。
25、商店新进一批围巾共30条,第一天卖出8条,第二天少卖出4条。
两天后还剩多少条围巾?解析:第一天卖出8条,第二天卖出30-8-4=18条,两天后还剩30-8-18=4条围巾。
26、把20个面包装在6个袋子里,其中1袋要多一些,其余5袋一样多。
多的那1袋有几个面包?解析:先把2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4个面包,然后再加上多的那1袋。
二年级上册奥数题100道附答案(1)如果昨天是星期三,那么10天后是星期几?(2)3个男同学与3个女同学进行打球比赛,如果每个男同学都要与每个女同学比赛1次,一共需要比赛()次。
(3)18个同学站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小刚是第5个,从后数他是第()个。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长是宽的3倍。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5)果园里有桃树126颗,是梨树棵数的3倍,果园里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6)四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62,请问这四个数分别是多少?(7)天色已晚,妈妈叫小明打开房间电灯,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9下开关。
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还是不亮?()(8)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是8米。
如果沿着花坛四周每隔2米放一盆花,一共需要放多少盆花?(9)按规律填数:31、24、42、35、53、()、()、57、75。
(10)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
请问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1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如果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那么新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2)小丽和小红一共有24块巧克力,小丽给小红3块后,两人的巧克力就一样多了。
原来小丽和小红各有多少块巧克力?(13)用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14)一个布袋里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5个。
一次至少摸出多少个小球,才能保证每种颜色的小球至少有一个?(15)○、△、☆分别代表什么数?(1)、○+○+○=18(2)、△+○=14(3)、☆+☆+☆+☆=20(16)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能长到20厘米。
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天。
(17)哥哥给了弟弟2支铅笔后还剩6支,这时两人的铅笔一样多,弟弟原来有铅笔()支。
(18)小芳有15元钱,她买了一个4元的玩具和一个6元的书。
她还剩下多少钱?(19)一列火车有10节车厢,每节车厢可以坐80人。
如果所有的车厢都坐满了,这列火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20)3572最高位是()位,读作(),九千零五十写作()。
二年级奥数赛题及答案上册1. 题目:小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华3个,又给了小李4个,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原来有10个苹果,给小华3个后剩下10-3=7个,再给小李4个后剩下7-4=3个苹果。
2. 题目: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其中女生有15人,男生有多少人?答案:班级总共有30个学生,女生有15人,所以男生的人数是30-15=15人。
3. 题目:小华有20元钱,他买了一个5元的铅笔盒,又买了一个3元的橡皮,请问小华还剩下多少钱?答案:小华原来有20元,买铅笔盒花了5元,剩下20-5=15元,再买橡皮花了3元,剩下15-3=12元。
4. 题目:一个数加上5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 x + 5 = 10,解这个方程可得x = 10 - 5 = 5。
5. 题目:小李有6个红球和4个蓝球,他把红球和蓝球混合在一起,然后随机拿出一个球,拿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答案:总共有6个红球和4个蓝球,所以总共有10个球。
拿出红球的概率是红球数量除以总球数,即 6/10 = 3/5。
6. 题目: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小华拿走了2个,然后又放回去1个,请问篮子里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答案:篮子里原来有5个苹果,小华拿走2个后剩下5-2=3个,放回去1个后变成3+1=4个苹果。
7. 题目:小华和小李一共有20本书,小华有10本书,小李有多少本书?答案:小华和小李一共有20本书,小华有10本书,所以小李有20-10=10本书。
8. 题目:一个数的3倍是18,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 3x = 18,解这个方程可得 x = 18 / 3 = 6。
9. 题目:小华和小李一共做了30道数学题,小华做了15道,小李做了多少道?答案:小华和小李一共做了30道题,小华做了15道,所以小李做了30-15=15道题。
10. 题目:小华有8个橘子,他吃了3个,又买了5个,请问小华现在有多少个橘子?答案:小华原来有8个橘子,吃了3个后剩下8-3=5个,又买了5个后变成5+5=10个橘子。
二年级数学上册奥数训练试题1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校庆要摆花,一共摆了5排花,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盆,最后一排有10盆,问一共摆了()盆花?2、20个和尚分2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分3个馒头,小和尚3人分1 个馒头,恰好分完.问大和尚、小和尚各()人?3、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5分钟吃完;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要()分钟吃完?4、" 六一" 儿童节,妈妈给小华、小明、小刚买了3 种不同的礼品,分别是:魔方、智力拼图、洋娃娃。
现在知道小刚拿的不是智力拼图,小明拿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智力拼图,想一想,他们每人拿的是什么礼物?5、老奶奶家养了20只鸡,分别装在5个笼子里,每只笼子里鸡的只数都不相同。
老奶奶是怎样吧20只鸡装进5只笼子的呢?6、明明写作业,写语文作业用去规定时间的一半,写数学作业用去剩下时间的一半,最后剩5分钟读书,明明完成全部作业一共用多长时间?7、学校小会议室,第一排有4个座位,以后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18个座位,这个会议室一共有多少个座位?二年级数学上册奥数训练试题2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把7、8、9、10、11、12 填在下面括号里,使等式成立。
()+()=()+()=()+()2、妈妈买来一些糖,比10多,比20少。
把它们平均分,分的份数和每一份的个数同样多。
妈妈买来()粒糖。
3、有100名运动员参加长跑比赛,他们身上贴有1~100不同的号码。
在号码上数字“ 6”共出现()次。
4、29支笔,每个小朋友分3支,还剩2支,分给了多少个小朋友?5、小路上栽了一排树,每两棵之间距离是8米,从第一棵到第八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6、有9个形状相同的乒乓球,其中有一个次品重量轻一点,用一架天平最少称多少次能把次品找出来?7、爸爸买了一些苹果,吃了7个,剩下的是吃了的2倍,爸爸买了多少个苹果?二年级数学上册奥数训练试题3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按规律填数。
1. 张阿姨和李阿姨合买了一筐苹果,连筐一共是20公斤.张阿姨从筐中取走10公斤,空筐重1公斤.问李阿姨买到苹果多少公斤?合多少克?答案:案李阿姨买到苹果20-10-1=9(公斤) 1000克×9=9000克答李阿姨买到苹果9公斤,合9000克.2.20个小朋友排一队,从前面数学学排在第2个,思思排在学学后面第4个,那么思思从后往前数排第几个?答案:从前面数学学排在第2个,思思排在学学后面第4个,说明从前面数思思排在第2+4=6(个),思思的右边还有20-6=14(个),所以从后往前数思思排在第14+1=15(个)3.森林里的小动物举行运动会,小猪排第13,小兔排第5,小猪要超过多少只小动物才能与小兔并列第5呢?答案:小兔与小猪之间有7个小动物,所以小猪只需要超过7个小动物即可。
4. 用○、★、△代表三个数,有○+○+○=15,★+★+★=12,△+△+△=18,○+★+△=( )答案:上面算式中的○、★、△分别代表三个数,根据三个相同加数的和分别是15、12、18,可知○=5,★=4,△=6,又5+4+6=15,所以( )内应填15。
5.妈妈买来一些巧克力,送给邻居小妹妹2块后拿回了家,小亚先吃了其中的一半,又给弟弟吃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有1块巧克力,妈妈一共买了多少块巧克力?答案:"弟弟吃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有1块巧克力。
"剩下的一半是1块,则在弟弟吃之前,有1×2=2(块),即小亚吃了一半后剩下2块,则小亚吃之前有2×2=4(块),又妈妈"送给邻居的小妹妹2块后拿回了家",则一共有4+2=6(块),所以妈妈一共买了6块巧克力6.小猴喜欢吃香蕉,猴王摘了30个,他送给小猴15个后,中猴为了讨好他又送给他8个,这时他们三个的香蕉一样多,算一算,小猴和中猴原来各摘了多少个香蕉?答案:猴王送给小猴15个香蕉,中猴又送给猴王8个香蕉,猴王现在的香蕉是23个,这23个也是他们三个一样多的个数,小猴原来的香蕉就比23少15个,应该是8个。
《奥赛天天练》第1讲,找规律画图这一讲要求孩子根据给出的图形的排列,寻找图形的变化规律,推算后面应该画什么图形。
观察思考时,需要兼顾图形的形状、颜色、数量等多个角度的变化,训练孩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训练孩子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巩固练习,习题1】:仔细观察图形,第(4)幅图应怎样画?【解析】:讲解这一题时可以制作一个如图(1)的圆形纸片,这题的规律就是把这个圆形纸片[图(1)],按顺时针方向每次旋转90度,依次可得图(2)、图(3)、图(4)、图(5)。
第(4)幅图应该是:【巩固练习,习题2】:根据下面一串黑白珠子的排列规律,看应该把哪些珠子涂黑?第30个珠子是什么颜色?【解析】:这串珠子有两种颜色,黑白珠子相间排列。
分开来看,黑珠子从1颗开始,珠子的颗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白珠子从5颗开始,珠子的颗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接下来的排列,如下图所示:我们把每组黑珠子和紧接着后面的一组白珠子看作一大组,可以看出每大组都是黑珠子开头,白珠子结尾,每大组都是六颗珠子,第30颗珠子正好在第五组的最后一颗,是白珠子。
【拓展提高,习题2】:题目略。
这一题按照前面图形的规律,空格中的图形应该形如第一格中的图形,颜色为两头黑色,中间白色。
但下面的五个图形中没有对应的答案。
所以,我们只能从形状和颜色出发选择最为接近第⑤个图形。
《奥赛天天练》第3讲,拓展提高,习题1【题目】:在下面的这些数中选出三个数组成的等式,使它们的得数等于5、20、25.如果需要可以添括号:10 15 20 25 35 40——————————=5——————————=20——————————=25【解析】:综合考虑孩子现有的水平,给出数字的大小和三个得数,我们填写的算式只能含有加减两种运算,而且任意三个数的和都不符合要求,得数只能是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的相差数。
这一题的答案不唯一,可以从以下步骤着手解题:第一步,在给出的六个数中任取三个数的组合共有20个:6×5×4÷3!=20.找出这20个三位数组合,并按奇偶性分为两组。
第一组,得数为奇数的有(三个数中奇数个数为奇):10、15、20;10、15、40;10、20、25;10、20、35;10、25、40;10、35、40;15、20、40;15、25、35;20、25、40;20、35、40。
第二组,得数为偶数的有(三个数中奇数个数为偶):10、15、25;10、15、35;10、20、40;10、25、35;15、20、25;15、20、35;15、25、40;15、35、40;20、25、35;25、35、40.提醒:这一步依靠孩子的现有水平是无法理解的,对于二年级孩子而言,只要引导孩子依据一定的规律(参考前面给出的每个组合的前两个数的出现顺序),找出尽可能多的三个数组合,并针对具体每组数,对计算的奇偶性有个初步认识就可以了。
第二步,对每组数进行计算,找出所以符合条件的算式。
如果不考虑括号的使用,不考虑组合中各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此题的所有答案如下:由第一组10个组合,得到得数为5和25的算式有:10+15-20=5; 10+20-25=5; 35-10-20=5;40-10-25=5;10+35-40=5; 40-15-20=5;15+25-35=5; 20+25-40=5;40+10-25=25;35+10-20=25;20+15-10=25;35+15-25=25;20+40-35=25。
由第二组10个组合,得到得数为20的算式有:10+25-15=20; 10+35-25=20; 15+25-20=20;15+40-35=20;25+35-40=20.提醒:第二步,题目只要求孩子能找到一组答案就可以了,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写出的答案越多越好,但,应根据孩子的具体理解程度,不要拔高太多。
《奥赛天天练》第3讲,拓展提高,习题2【题目】:在下面每个数之间填“+”或“-”,也可以添(),使运算结果等于9:1○2○3○4○5○6○7○8○9=9.【解析】:这一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左边的算式凑9,左边九个数的和45,要使得数为9,应该把45减9得到的36抵消掉。
提出得数9,把剩下的和为36的几个数分为和都是18的两组,分别添上“+”和“-”就可以了,这道题与一年级奥数中的合理分组有一定的连贯性。
解题的策略是,从算式的最后一步开始倒推,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条理比较清楚。
第一种情况,最后一步为“+9”。
要在前面的七步中要减去18,使前面七步计算的结果为零。
前面八个数的总和是36,把8个数分为和都是18的两组,分别添上“+”和“-”,结果凑成0。
考虑到不能有不够减的情况出现(孩子没学过负数),所有答案如下:1+2-3+4+5+6-7-8+9=9;1+2-3+4+5+6-(7+8)+9=9;1+2+3-4+5-6+7-8+9=9.第二种情况,最后一步为“-9”。
针对这种情况,前面的七步中只能减去9,或者说算式前面的七步计算结果必须为18。
答案如下:1+2-3+4+5-6+7+8-9=9.1+2+3-4-5+6+7+8-9=9.1+2+3-(4+5)+6+7+8-9=9.提醒:对孩子而言,第一种情况比较容易理解,关键是引导孩子在算式前面的七步计算中凑零,并知道凑零的缘由。
第二种情况,可以让孩子,自主探索计算,不必作出要求。
《奥赛天天练》第4讲,拓展与提高,习题1【题目】:找出各数的排列规律,在()内填上适当的数:12 43 6 94 8 12 165 ()()() 25()() 18 24 ()()【解析】:这一题是六个等差数列依次排成三角形形状,由上到下首项(数列的第一项)分别是1、2、3、4、5、6,公差依次是1、2、3、4、5、6。
填空时,可以按从上往下的规律,先在第六排的第一项上填6,再根据数列的公差(因为孩子不理解公差的含义,可以这样解说:2个2个地数;3个3个地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完成第五排和第六排后面的填空。
正确答案是:12 43 6 94 8 12 165 (10)(15)(20) 25(6)(12) 18 24 (30)(36)《奥赛天天练》第5讲,模仿训练,习题2【题目】:12、13这九个数分别填入方格,使每行、每列、斜行的和都是27:【解析】:第一步:求出幻和,即每行三个数的和。
(5+6+7+8+9+10+11+12+13)÷3=27。
这一题针对二年级孩子的知识基础,直接给出了幻和。
第二步:填“三阶幻方”的数如果是一个等差数列,中间格子应填第五个数,即正中间的那个数。
这是因为中间的数,在中间一行,中间一列,两个斜行都出现了,共出现了四次,而这九个数中,取三个和为27的数的组合,只有中间的数会出现四次。
分别是:数列中关于中间的数对称的四对数分别加上中间的数组成的。
第三步:填在四角的是等差数列中第二、四、六、八个数,这题中就是:6、8、10、12四个数。
把这四个数合理分成和相等的两组,每组两数填在同一对角线上。
这九个数中,取三个和为27的数的组合,这四个数都出现了三次次。
剩下的四个数都只出现了两次。
第四步:根据每行、每列幻和为27完成剩下的填空。
《奥赛天天练》第5讲,巩固训练,习题2【题目】:把55个苹果放入下图中的10个格子中,要求每格放入的苹果数各不相同,并且使每边上的苹果数都等于20,应【解析】:根据题意,也就是在上图10个格子里添上10个不同的数,这10个数的和是55,且每条边上几个数的和都为20。
第一步:找出是哪10个数字,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因为是10个不同的数字,我们可以从最小的1开始加(每格的苹果数不为0),很容易试出:1+2+3+4+5+6+7+8+9+10=55所以这10个数是:1、2、3、4、5、6、7、8、9、10。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只能用试,其实也可以用求和公式先求出首尾两个数的和:55×2÷10=11,再根据首尾两数的差至少是10,由和差求出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最后推出其它的数。
)第二步,找出表中左右两端的数字。
因为,上下两行的和是:20+20=40,总和是55,所以,左右两个数的和是15。
在上面10个数中和为15的两个数组合有三组:10和5;9和6;8和7第三步,根据上面三组三种情况,综合考虑四个角上四个数的和25(即重复计算的和:20×4-55=25),试算出答案。
①左右两个数为9和6,则剩下八个数为:1、2、3、4、5、7、8、10。
其中,10+8+4+3=25,以10、8、4、3为四个角上的数得答案:10 5 2 36 94 1 7 8②左右两个数为7和8,则剩下八个数为:1、2、3、4、5、6、9、10。
其中,10+9+4+2=25,以10、9、4、2为四个角上的数得答案:10 5 1 48 72 3 6 9《奥赛天天练》第5讲,拓展提高,习题1【题目】:请你在图中的8个空格里填上两个数字(每个数字用4次,使横竖4个数之和都相等),并要求倒过来看时也相等。
(所填数字在10以内)9 19 11 91 9【解析】:只要如下图所示,在相同的字母处填上相同的数:9 A B 1A 9 1 BB 1 9 A1 B A 9或:9 A B 1B 9 1 AA 1 9 B1 B A 9考虑到题中要求“倒过来看也相等”,在10以内只有0、1、6、8、9五个数字倒过来看仍然是数字,所以A、B 可以在0、6、8三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填入表格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
《奥赛天天练》第6讲,巩固训练,习题1【题目】:用1、2、3、4、5、6、7、8这八个数,分别组成四个数相加的两个加法算式,使和都等于18,请在□里填上正确的数:□+□+□+□=18□+□+□+□=18【解析】:这八个数相邻两数之间的差都是1,也就是等差数列,我们采用等距匹配的方法,可以得到和为9的四组数:①1+8、②2+7、③3+6、④4+5.再通过两两组合:①+②、①+③、①+④、②+③、②+④、③+④,可以得到满足题目要求的六道算式。
又因为这一题,前四个数和后四个数分别是等差数列,所以这一题还有两解,即把上面①+④组合和②+③组合中的1、4和2、3交换一下可得:1+4+6+7=18、2+3+5+8=18。
所以,这一题如果不考虑每个算式中,各个加数的位置的不同,共有上面的8组解。
题中,只要求孩子写出其中的两组解就可以了。
《奥赛天天练》第6讲,巩固训练,习题2【题目】:在下面两个竖式中分别填上不同的两位数,是和等于60,差也等于60,共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 □□+□□ -□□————————————6 0 6 0【解析】:这一题的算理,在例题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