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试题-九年级政治《中华民族精神》检测试题下载 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46.54 KB
- 文档页数:5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礼记>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句格言说明〔〕A.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的文化传统B.不创新,中华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C.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组成局部D.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诗表达了〔〕A.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B.爱国主义精神C.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3.申奥成功当晚,无数的国旗把长安街映得通红,无数的人纵情高呼:“中国万岁!〞这集中表达了〔〕A.申奥成功对中国的意义重大 B.人们冲动万分C.中华民族大有希望 D.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精神力量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爱国主义 D.自力更生5.“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格言,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A.爱好和平 B.求同存异 C.诲人不倦 D.团结统一6.中华文化的根本特点是〔〕A.开拓创新 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蕴涵传统美德 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7.中华文化的精髓是〔〕A.爱国主义精神 B.民族精神C.高尚的民族品格 D.“和为贵〞的精神8.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正日益走向世界。
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B.传统道德具有巨大的力量C.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 D.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弘扬民族文化9.以下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中表达老实这一传统美德的是〔〕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行己有耻C.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D.改正不吝10.民族精神〔〕①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表达②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开展的精神支柱③其核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HY④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1.中华文化的力量〔〕A.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B.集中表达在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上C.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D.集中表达在民族团结方面12.灿烂的中华文化〔〕A.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B.主要是由汉族创造的C.主要是由少数民族创造的 D.主要表达在长城、故宫等物质文化上13.以下是一些有关中华文化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有〔〕A.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B.中华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的力量之源C.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富有创新的活力D.中华文化缺乏创新的活力14.以下表达爱国情操的名言是〔〕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C.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5.如今很多国家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热〞源自中华文化散发的独特魅力。
初三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试题1.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
中华民族精神 ( )A.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B.是中华民族之魂C.以团结统一为核心D.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答案】AB【解析】此题需要考生全面掌握有关民族精神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但又很基础。
既考查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涉及到了民族精神的核心,又考查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CD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考点】民族精神以及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2.现代奥运会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盛会。
世界期待着我们以东方人的智慧把一场浓缩西方文明精华的盛大“礼仪”演绎给全人类。
这种期待从一个侧面说明()A.文化的全球化是西方文明的全球化B.人类文化正走向多元、交融、共荣C.人类文化正在消除差异,走向统一D.文化的多样性意味着文化的对立冲突【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多元发展问题。
通过阅读材料发现材料主要是说东西文化交流的问题,说明文化的多元、交流与交融。
所以选B。
3.如图《世界共舞》表明北京奥运火炬传递()A.使世界了解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B.使我国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中心C.使世界文化走向单一发展的局面D.使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宗旨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图中“舞动的北京”高举奥运火炬,引领中国之龙,画面生动活泼,充满了中国特色,充分展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魅力。
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不符合实际,C的表述错误,D 项图中没有反映。
4.下列属国务院2007年12月6日正式颁布新增的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文化现象是()A.除夕节吃团年饭、春社节吃社饭、七夕节女儿会B.清明节祭奠祖先、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C.跳摆手舞、跳芒古斯舞D.唱龙船调、唱撒尔荷【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的内容。
这需要了解当年的相关时政,了解新增的节日为清明、端午、中秋,结合教材了解这三个节日的文化传统就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_______ 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2、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3、中华文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4、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的品质。
5、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能有巨大的______________ 才能成就伟业,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就是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5、民族文化是民族的___________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 _________ 。
6、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的表现是什么?8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九年级政治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国际主义2.“不要把浪费当成潇洒,你挥霍的是一种修养;不要把节俭看成尴尬,你培养的是一种美德。
”这一名言对我们今天树立正确荣辱观的启示是……………( ) A.遵纪守法,反对违法乱纪 B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C 诚实守信,反对见利忘义 D辛勤劳动,远离好逸恶劳3.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自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欢的形象。
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①应全面吸收国外一切文化②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③应该全面否定中国一切传统文化④具有鲜明的民族感和时代感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008年9月25日——28日,“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遨游太空3天,绕地球飞行45圈,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成为我国新的航天英雄载入史册,我国的飞天梦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据此回答4~5题。
4.从我国航天事业上可以体现的民族精神有...................... .( )①爱国主义②艰苦奋斗③团结协作④集体主义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 D ①5.“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呼,这一现象说明的是… ..( )①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②我国人民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③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④广大人民具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④ D ①②③6.一代伟人邓小平对祖国怀有一腔朴素而深厚的感情,他一生“三落三起”,在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心灰意冷,而是沉着坚韧,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和热爱。
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绝密★启用前2022-2022学年度九年级政治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测试卷人教新课标版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42分)1.首位登上奥斯卡颁奖晚会的华人歌手李玟,反复强调:“我是中国人,我以中国人的身份登上奥斯卡的舞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不可以表现得不好……”。
这表明A.她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B.许多海外赤子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C.海外华人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D,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四幅图分别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2022年雅典奥运会、2022年北京的奥运会和202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这些奥运会吉祥物都融入地域文化。
由此反映出A.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B.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优于欧美的文化C.各国文化日益趋于一致D.加强交流与对话,不同的文化就会消失3.老人倒地,好心人扶起,却被说成是肇事者,一些人还为此惹上了官司。
因此,老人倒地要不要扶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讨论。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要扶,人要遵守最起码的社会公德B.不扶,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C.要扶,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D.不扶,但拨打120,因为不当搀扶会给对方造成更大伤害4.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要是因为A.弘扬民族精神可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B.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C.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D.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022年9月是全国第八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深化推进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我县某中学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请据此回答问题。
5.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集体主义B.自强不息C.改革创新D.爱国主义6.该校学生小王搜集了一系列名言名句,准备作为素材用在自己的“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中,下列可以被引用的有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④“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7.民族文化的精髓是A、民族精神B、艰苦奋斗C、自力更生D、独立自主8.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民族精神除了雷锋精神之外,还包括①孟泰精神②长征精神③铁人精神④“两弹一星”精神⑤抗洪救灾精神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9.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A、立足现在,拒绝传统文化,拒绝外来文化B、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吸取国外文化的精髓为我所用D、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10.“中国形象”亮相纽约时报广场: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开始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以每小时15次、每天共300次的频率播放。
九年级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题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题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锻炼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共同开发祖国大江大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a.汉族b.各族人民c.白族d.少数民族2.以下哪一部分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①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②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③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④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⑤ 完整深刻的道德伦理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3.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团结统一b.爱国主义c.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4.中国的以下传统节日是:①春节②圣诞节③端午节④中秋节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树无根而生,人无根而立。
”只有把民族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我们才能有奋斗的激情和动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以下选项中,能够反映中国民族精神的句子有: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败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⑤人生在世,吃穿二字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6.民族文化的精髓是:a、文化经典B.道德思想C.科学与文化D.民族精神7.著名艺术家杨丽萍编导的《云南映象》,以其精湛的原生态舞蹈艺术的形式,向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观众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劳动与生活、文化与艺术、智慧与创造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貌,赢得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这反映出:a、文化的力量深深植根于国家的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二、教育科技建设是先进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C.发展先进文化,吸收一切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民族文化。
D.发展先进文化,吸收一切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民族文化8.目前,广大青少年对一些国外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津津乐道,并且热烈庆祝。
相反,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端午节)却差不多淡忘了,只有春节还保留着其重大节日的风采。
对此,我们应该:a、充分吸收外国文化B.通过立法禁止外国节日C.大力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D.坚持中国习俗9.今年是我国长征胜利70周年,为此我国各界纷纷举行了系列的纪念活动。
初三上学期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同步练习:人教版1. 近些年来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活等领域内有很多新的语汇创造出来,并被广泛地运用着,如“架构”、“硒”、“酷”、“建模”等等。
2010年11月10日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如此“潮”的标题,被细心的网友发现并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引发了强力的围观,个仅八个字的标题却引发了热议。
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①我国社会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②要保证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不可滥用③要注意扩大视野,学习、吸收已经出现的新鲜词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④汉语的使用具有严肃性,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 200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作家池莉,对“中国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
“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
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设新的。
”近年来,我国文化发展势头良好,但也有很多“成长的烦恼”。
比如,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当代中国文化创新迟缓,出现了某些断层现象。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凡是我国没有的,都要接受并发扬B.要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C.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D.有利于抵制“洋文化”进入中国3. 2007年7月10-17日,我国在希腊首次举办希腊“中国文化周”,通过绘画、舞蹈、武术、杂技、中国皮影戏、中国舞狮、中国民乐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向希腊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艺术。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充满活力并不断进步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最丰富的文化C.中国、希腊两国文化可以在许多方面相互借鉴和交流D.我们既要向发达国家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又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4.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古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包括()①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文化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③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④长城、故宫等世界著名建筑艺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5. 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边疆各民族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政治九年级全鲁人版第九课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练习题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中国历史上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基本形成,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又经过不断充实、发展和创新,逐渐成为一种激励民族奋发向上的强大力量。
从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再到荀子的“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从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到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再到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都在丰富和发展着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每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激励和引导。
民族精神还表现在为国为民辛勤劳作、不辞劳苦、廉洁奉公、洁身自好等方面。
从大禹治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开始,这种精神就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之一。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以身作则,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
明代的于谦,在任山西、河南等地巡抚时,兴利除害,革除弊政,为官清廉,一尘不染;在蒙古瓦剌入侵、英宗被虏、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沉着应变,不计自身利害,拥立代宗,守卫北京,击退了敌人,实现了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愿。
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铺垫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民族精神还表现为对事业的执著奋斗、发明创造方面。
孔子称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从而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儒学。
西汉司马迁忍受宫刑的巨大耻辱,含辛茹苦,奋笔疾书,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巨著《史记》。
这种创造精神,不仅表现在文学、史学等思想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技术发明、济世救民方面。
例如,东汉的张衡,致力于天文学的探索研究,发明地动仪、浑天仪等,在技术创新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北魏的贾思勰,精心总结农业生产经验,写出了《齐民要术》;唐代的孙思邈,以毕生精力研究药理,救死扶伤,丰富了中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被民间奉为“药王”;明代的徐霞客,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地理考察事业。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几千年来,申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A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B、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绵长C·中华民族是优秀伟大的民族D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浩如烟海2、下列选项能体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是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 B 集体主义C为人民服务D艰苦奋斗4、民族文化的精髓是A 民族优越感B民族精神C民族剥削D民族解放5、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增加了关于国歌的规定。
国歌体现了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 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C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社会道德D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6、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的九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下列体现我国民族精神的有①延安精神②雷锋精神③抗击"非典"精神④抗洪精神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在2005年现众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评选中,由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以极高的得票率荣获特别大奖。
《千手观音》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证明A我国巴形成全社会同情残疾人、关爱残疾人的氛围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弘扬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D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生命力8、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是A 汉族B 各族人民C白族D少数民族9、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由以下哪儿部分内容构成①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②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③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④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⑤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0、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团结统? B 爱国主义C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11、以下属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是:①春节②圣诞节③端午节④中秋节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
安徽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试题(满分80分)一、单项选择题24分1.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的中华文化( B )。
①是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的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④是中国的,不是世界的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博览会史上规模最大的世博会。
我国举办上海世博会有利于( D )。
①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②世界各国统一认识,应对经济危机③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④让世界更进一步了解中国A.①②③ D.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设立了孔子学院,这说明( D )。
A.孔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好的代表人物B.全盘接受外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D.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4. 2011年春,北京市人大代表邱淦清等15人联名提出议案,建议把“孝道”明确写进中小学课本。
从这个议案中,我们可以看出( D )。
A.“孝道”教育只需在中小学开展 B.青少年根本没有孝敬父母的意识C.青少年没有学过孝敬父母的知识 D.要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5.“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2011)央视春晚周杰伦等表演的《兰亭序》,把中国传统书法和现代音乐、舞蹈巧妙嫁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这启示我们( A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要全盘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③既要传承文化,又要推进创新④要学会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6.辽宁鞍山钢铁集团的郭明义,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撑起了180个家庭的天,用6万毫升鲜血挽救了75条鲜活的生命,用20年执著的无私奉献激发了5000多人的爱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中华民族精神内容的有
①团结统一②爱好和平③勤劳勇敢④自强不息⑤敢想敢干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
2、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和改革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精神,主要形成了
①长征精神②大庆精神③延安精神④“两弹一星”精神⑤抗洪精神
⑥载人航天精神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3、从“北京申办201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标志”和“北京2018年奥运会会徽”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
①丰富多彩、光辉灿烂②回荡着中华儿女自豪的声音③如同悠久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④是世界性的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A.①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4、“负荆请罪”的寓意是()
A.知错必改、君子坦荡荡的宽广胸怀
B.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C.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5、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公安局长任长霞,亲民爱民、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冲突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冲突美德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影响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A.①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6、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而且是伟大的诗人和书法家。
从毛泽东的诗词长征中,我们感受到()
A.中华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B.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伟大民族精神
C.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D.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7、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粉碎了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张国涛的分裂主义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终于以自己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告诉我们()
①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在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仍然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③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青少年要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
8、红旗渠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十分困难情况下,河南林州人民艰苦创业,奋战十年修成的。
红旗渠总长1500公里,总干渠开凿在悬崖峭壁上,
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响誉海内外。
由此而形成了“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说明()
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②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成就伟业③一个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伟大的民族精神是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力量之源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9、2018年10月是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掠145周年纪念。
圆明园回归国宝牛首、虎首、猴首和猪首铜像南宁展暨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于2018年10月29日到11月6日在南宁市广西人民大会堂举行。
在展出期间等待参观的队伍排满了民族广场。
展出给中学生的启示是()
①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文化②中华民族具有以爱国主义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③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④一个民族具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④
10、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 B 勤劳勇敢 C爱国主义 D爱好和平
11、为了满足海外学习者的需求,也为了推广和发展中国文化,我国将陆续在世界各地开办100所中外合作孔子学院。
这体现了()
①中国文化已经取代世界各国文化②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与外界隔绝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世界,具有进步性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以深厚的东方底蕴,鲜明的民族风格展现在世界舞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古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保护这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包括()
①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文化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④长城、故宫等世界著名建筑艺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3、“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
”只有把民族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我们才有奋斗的激情和动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民族精神的句子有()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⑤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4、2018年1月18日,中国南极冰盖考察队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到达了南极冰盖的最高点。
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冰盖的最高点。
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这是人类艰苦创业精神的又一次体现②这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③中国只有抢占南极,才能独享南极资源④这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中国文化总的特点是()
A地大物博 B人口众多 C博大精深 D博大不深
16、民族文化的精髓是()
A文化典籍 B道德思想 C科学技术 D民族精神
二、非选择题
17、中宣部、教育部在2018年8月发出通知,将每年的九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2018年5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通知强调,纪念活动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问: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8、时事杂志1~6期共向我们介绍了十几位时代先锋。
其中有:当代产业工人的
杰出代表——许振超;公平正义的守护神——宋鱼水;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飞翔在世界田径巅峰的运动员——刘翔;人民的好干部——牛玉儒;“雪域神医”——李素芝;爱心铺就助学路的离休干部——江诗信;等等。
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时代精神,请简要评述。
19、材料一: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全国各地中小学注重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开设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专题演讲会、诗歌朗诵会、科技和时事报告会、革命传统教育会等,积极进行文化建设。
材料二:2018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9月份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以促进全国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谈谈你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建设关系的认识。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结合你所在学校提建议:学校应采取哪些措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请你为今年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设计两条宣传语。
答案:DDDAD BADAC DBBBC D
17、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而前退缩过、沉沦过,就是因为伟人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敌人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大力发扬创新精神,从而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18.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19.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应纳入国
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发展先进文化,积极进行文化创新,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见课本P68~71
(3)见课本P71
(4)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5)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