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复习(1)
- 格式:ppt
- 大小:223.50 KB
- 文档页数:29
二上第4单元课后积累一、词语积累1.穷尽山穷水尽层叠层林叠翠清秀山清水秀烟云烟消云散山川名山大川天地冰天雪地春秋春去秋来风雨和风细雨言语千言万语山水青山绿水风浪狂风巨浪辛苦千辛万苦2.风景如画一枝独秀名不虚传百闻不如一见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绿树成荫古木参天群山连绵名胜古迹山清水秀名山大川3.点点灯光蒙蒙细雨青青草原依依杨柳炎炎夏日4.表示颜色的词语:白色——雪白米白奶白灰白银白象牙白红色——火红桃红枣红橘红酒红玫瑰红黄色——土黄鹅黄金黄杏黄橙黄柠檬黄绿色——草绿翠绿墨绿湖绿豆绿苹果绿二、句子积累1.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2.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3.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芳香扑鼻,令人陶醉。
4.水果店里的水果摆上了货架,有苹果、香蕉、西瓜、葡萄,品种丰富,果味香浓,诱人极了。
5.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跳绳的、踢毽子的、拍皮球的,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6.联欢会开始了,有舞蹈、朗诵、戏剧、相声、小品,种类多样,节目精彩,赢得了阵阵掌声。
7.我们的祖国像美丽的大花园。
8.白白的云朵像软软的棉花糖。
9.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10.圆圆的月亮好像大玉盘。
11.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
12.大象的耳朵像扇子。
13.长长的柳条像小姑娘的长辫子。
14.红红的枫叶像手掌。
15.一盏盏的路灯像站岗的士兵。
16.爸爸的鞋子像小船。
17.弟弟的鞋子像鸟窝。
18.老爷爷的胡子像一把刷子。
19.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大镜子。
20.瀑布好像银河从天而降。
三、对联积累。
1.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2.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4.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四、古诗积累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第四单元和第七单元知识梳理1.小数加、减法(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如果哪位没有,就把那一位看成0,得出的和或差不要忘了点上小数点(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是小数的,末尾的“0”要去掉。
(2)被减数是整数时,要添上小数点和根据减数的小数部分补上“”后再减。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没有括号的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等,可以使小数加减法计算简便。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的性质:a-b-c=a-(b+c)。
4.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用整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相同,都需要在认真读题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5.用计算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按出每一个数和运算符号,最后按“=”。
如果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或者末尾是0,那么这个0可以省路不按。
6.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列举:把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条理地找出来,从而找出问题的全部答案,这种策略叫作一一列举。
(2)列举的方式:列表、画“√”、画图、连线、按一定规律排列出来。
(3)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第四单元和第七单元检测卷一、填空题。
(29分)1.比8.4少0.17的数是( )()比0.52多1.6;8.49比( )多1.2,比()少1.2。
2.8个0.1和72个0.01合起来是()。
3.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它们的和是()位小数。
4.姚明的身高是2.26米,张老师的身高是1.78米,两人相差( )米。
5.百米赛跑,小明用了17.6秒,小刚用了19.2秒。
( )跑得快,快( )秒。
6.10.8与1.5的和比它们的差大()。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表内乘法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乘法口诀的记忆和使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乘法运算还相对陌生。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能熟练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的规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运用乘法口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乘法运算的规律和乘法口诀。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表内乘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乘法运算的规律和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师可以提供适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一上第四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一、易读错字。
二、一(yí)片片一(yì)群大雁一(yí)会儿第一(yī)三、易写错的字了:第一笔是横撤,第二笔是弯钩。
子:第一笔是横撤,第二笔是弯钩。
头:最后一笔是长点。
里:注意笔顺,先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两横。
西:第五笔是竖弯,不要写钩。
四、认识新偏旁。
树:木木字旁叶:口口字旁会:人人字头闪:门门字框江:氵三点水莲:艹草字头说:讠言字旁蛙:虫虫字旁夏:夂折文五、一字组多词。
rén人:行人大人人间dà大:大米大小大水yuè月:月光月亮正月ér儿:儿子女儿儿歌kě可:可笑可心可人dōng东:东风东西东门tiān天:今天天气秋天sì四:四面四个四月shì是:是的不是可是shù树:树木大树树苗yè叶:树叶绿叶叶子piàn片:一片几片纸片fēi飞:飞机飞鸟飞天huì会:开会学会一会儿gè个:一个个别个子 de 的:好的你的chuán船:小船飞船船只liǎng两:两个两人zài在:正在好在) kàn看:看见看到看看jiàn见:看见见到见面shǎn闪:闪光闪开闪亮xīng星:星星星光星空jiāng江:江南长江江河nán南:南方江南南面cǎi采:采莲采花采摘lián莲:莲花莲叶莲子yú鱼:鱼儿小鱼金鱼běi北:北方北边北京jiān尖:笔尖山尖尖尖的shuō说:说话听说说一说chūn春:春天春色春景qīng青:请色青山青天wā蛙:青蛙牛蛙xià夏:夏天夏季夏wān弯:曲路弯月de 地:轻轻地慢慢地jiù就:就是就好dōng冬:冬天冬季冬雪八、了(好了)月(月儿)人(好人)子(儿子)目(目光)入(入口)大(大人)儿(小儿)天(上天)太(太好)几(几朵)夫(丈夫)东(东面)西(西面)开(开水)车(小车)四(四朵)井(井口)九、重点词语秋天天气好了一片大人树叶飞机开会一个我测小船两头正在里面可以闪亮星光看见春天夏天弯曲皮球冬天青蛙鱼儿尖尖说话东方西北采莲男女开心地跳开关正反江南十、近义词落—降凉—冷弯—曲里—内看—观顽皮—淘气十一、反义词凉—热高—低弯—直里—外南—北东—西正—反十二、词语积累。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一、教案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巩固学生对第四单元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内涵。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课文的朗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练习书写生字,加强学生对汉字结构的把握。
- 通过课堂讨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第四单元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 课文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难点- 部分生字的书写。
-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 教科书和练习本。
- 生字卡片。
- 课文插图或相关教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复习导入- 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第四单元字词的掌握情况。
-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2. 字词复习-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3. 课文复习-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课文进行朗读展示。
-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
4.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1. 课堂导入- 通过游戏或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深入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讨论课文中的道理和内涵。
-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练习与应用-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指导。
4.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个别辅导。
-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五下语文第一到四单元·复习单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回忆美好童年)1.核心考点:【抓关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喜爱、热爱、赞美、向往、思念、怀念、同情、渴望、悲愤、痛恨……】2.《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我”还在园子里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睡觉。
这真是一个无比快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园子。
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这句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
4.后来,祖父的园子由于战争变得萧条、荒凉,萧红一生的命运也是十分坎坷。
萧红用文字记录园子里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记录时刻关爱自己的可爱的祖父,字里行间都表达出对童年生活和祖父的深深怀念和眷恋之情。
(思想感情)5.《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季羡林。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思想感情)●我还能用对比写一写:瞧,春风是那样温柔,让人神清气爽;而夏天的风,则带着丝丝暖意,让人悠然自得。
●我还知道这些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5篇语文中一篇篇富含人生哲理与生存规律的经典之作,给学生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典范形象与思想境界。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1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选自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文章选取了小说前8章节的内容,但有较大的改动,主要是将一到七章节的内容浓缩为前5个自然段,简单写了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的情景和奶奶死后他成为小侦察兵的经过。
从第6自然段开始,重点叙述了他与区队长一起消灭日本鬼子这件事:诱敌进屋、与鬼子巧妙周旋、协助战士消灭鬼子、夺得渴望已久的手枪……故事情节生动,扣人心弦,叙事详略得当,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的形象。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读懂本篇课文的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是比较容易的。
借助课文这个例子,落实高段的阅读训练目标,在文章的布局谋篇中注意详略得当,同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学习作者通过符合人物个性的特色语言、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突出嘎子鲜活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教师重点检查“冀”、“淀”的读音,注意“嘎”的字形识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关键词句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表达效果,感受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
3.感知课文在布局谋篇上有详有略的特点,知道作者是怎样将重点内容写详细的,初步探究文章为什么要有详有略。
三、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朗读课文,借助教材中的“课文链接”对《小兵张嘎》这部儿童小说和小嘎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教师认真阅读《小兵张嘎》这部儿童小说,观看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选择有关内容作为教学资源储备。
3.教师认真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年段特点,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
2.揣摩关键词句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表达效果,知道作者是怎样将重点内容写详细的,并引导学生初步探究文章为什么要有详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