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中考地理总复习考点测试题17
- 格式:doc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0
2011年青岛市中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每题1分,共40分) 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1所示的现象,其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地球绕太阳公转 读图2,完成2—3题。
2.四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实际范围最小的是A.AB.BC.CD.D 3.阴影部分全部在西半球的是A.AB.BC.CD.D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观察图3所示地球仪,完成4—5题。
4.地球仪上B 点所在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5.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读图4,完成6—7题。
6.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北海道附近海域B.本州附近海域C.四国附近海域D.九州附近海域7.该次地震是哪两个板块挤压碰撞引起的 A.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8.图5中,青岛地区夏季较常见的,能影响到交通出行的天气是读图6,完成9—10题。
9.图6中,A 、B 、C 、D 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A 地 B.B 地 C.C 地 D.D 地10.在A 地测得气温为16℃,若只考虑地形因素, 则C 地的气温应该是A.4℃B.2℃图3图4图1C.0℃D.-2℃读图7“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的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A.低纬度地区B.中、高纬度地区C.中、低纬度地区D.高纬度地区12.下列地区人口最为稠密的是 A.亚洲东部 B.亚洲北部C.非洲北部D.美洲西部13.图8中各国家(比例不一)间的商谈属于南北对话的是A.A 与BB.B 与CC.A 与CD.C 与D读图9“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图”,完成14—15题。
2011年各省市地理中考分类七上(2011年烟台市) 1、下列对经线和纬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本初子午线是经线中最长的B.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纬线越长C. 最大的纬度是180°D.0°经线是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界线2、小敏听新闻说:美国已经将恐怖分子头目本·拉登击毙在巴基斯坦某镇。
她很想知道巴基斯坦位于哪里,请问她应该查找下列哪幅地图A.亚洲政区图B.亚洲地形图C.北美洲政区图D.北美洲地形图3、英国威廉王子的婚礼已于2011年4月29日上午11点(英国时间)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而我们收看直播的时间却是在北京时间19时。
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C.通讯手段落后D.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4、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图一中的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图一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C.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图二为等值线图,数值关系是a﹥b﹥c﹥d,根据图回答下列5~6题。
5、若a、b、c、d四线为等高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海拔小于乙地B.甲地位于山谷C.乙地可能发育形成河流D.站在丙地不可能看到丁6、若a、b、c、d四线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丁地为盆地B.丙地为山顶C.丙地气温小于丁地D.丁地为山顶2010年8月21日,希腊雅典北部山林发生特大火灾,欧盟启动“共同体民事保护机制”,调动飞机前往灭火。
请结合“图三雅典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7~9题。
7、雅典8月易发生火灾,是因为该月: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温和干燥D.温和多雨8、希腊属于欧盟的成员国,下列关于欧盟说法错误的是A.统一语言-------英语B.统一货币-------欧元C.统一市场-------货物自由流通D.统一居民保障机制-------居民可自由往来,并随意选择退休地9、下列水果适合在雅典生长的是A.椰子B.苹果C.香蕉D.柑橘[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B A B C A D B A D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5月28日至6月3日对韩国、日本、蒙古、缅甸进行了友好访问。
2011年中考地理模拟复习试题及答案2011级地理模拟考试题(二)(满分100分,60分钟完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由于索马里海盗猖獗,中国等国家纷纷派军舰到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海域护航。
下图是我国军舰护航路线示意图。
据图回答1—3题。
1.索马里这个国家所在的大洲是()BA.欧洲B.非洲C.亚洲D.大洋洲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A.①B.②DC.③D.④3.军舰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战士们看到一艘装载原油的日本油轮,这艘油轮中的原油可能来自甲、乙、丙、丁中的何地()A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俗话说:找不着北了。
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C A.日界线上B.南极点上C.北极点上D.赤道上5.关于下列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DA.①国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B.泰姬陵是②国古代文明的象征C.③国东北部是全国重要的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基地D.④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6.右图天气符号,表示天气的状况是()A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7.每年的9、10、11三个月,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景象是()AA.农作物播种B.酷热难当C.农作物收割D.大雪纷飞8.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C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9.下列关于国家与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DA.目前,世界上还存在30多个未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B.不同的国家陆地面积差别很大,大的可达1707万平方千米,小的不到2平方千米C.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各个大洲10.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BA.含沙量大B.水能资源丰富C.都形成了”地上河”D.流量小11.山东有“春雨贵似油,夏雨满地流”的谚语,下列说法符合谚语含义的是()CA.春夏季节水的价格不同B.山东是冬雨型,春季少雨C.春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D.只有夏季才有降水12.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CA.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13.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B14.东北兴安岭山地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新修筑的铁路进入林区后,林区人民高兴的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说明()BA.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B.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C.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D.林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15.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我国有很多产品可以用船运到国外去卖B.我国可在海滩上晒盐,在海里养殖珍珠C.可以在上海乘海上游轮到里海去旅游D.湿润的海风可以为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16.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1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读我国农业生产地区图,回答1-3题。
1.秦岭-淮河一线在图中的位置应是A.A地区和B地区之间B.B地区和C地区之间C.B地区和D地区之间D.A地区和D地区之间2.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甘蔗等农作物的地区是A.A地区 B.B地区C.C地区 D.D地区3.关于D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地区B.是以大草原为主的畜牧业地区C.是以山地牧场为主的牧业地区D.兼跨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是古人农业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
据此回答4—5题。
4.“橘”与“枳”生产分布的地理分界线是A.南岭 B.秦岭—淮河 C.太行山 D.武夷山5.影响“橘”和“枳”生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差异 B.气候差异C.土壤差异 D.生产方式的差异6.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地区与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B.江汉平原——水稻、春小麦、油菜C.松嫩平原——春小麦、甜菜、大豆D.山东半岛——油菜、花生、甘蔗7.我国最大的能源生产基地是A.内蒙古 B.陕西 C.山西 D.黑龙江8.目前正在进行的,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重要工程项目是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青藏铁路9.从就近原材料方面考虑,武汉的纺织工业应为A.棉纺织业 B.丝纺织工业C.毛纺织工业 D.麻纺织工业右图是“珠江三角洲和全国人均GDP增长曲线图”,读图完成10一11题。
10.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属于A.外向型经济B.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C.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D.以农业为主的经济11.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速度,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条件是A.成本较高的劳动力资源B.紧邻港、澳的地理位置C.丰富的矿产资源D.发达的重工业12.大庆油田的石油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其最佳运输方式为A.油罐列车 B.管道运输 C.汽车装运 D.火车与汽车联运13.2010年我国将形成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地区,下面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地区的是A.北京中关村为中心的地区 B.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地区C.长沙—株洲—湘潭 D.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地区14.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在地,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国际交往中心D.交通中心15.下列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A.濒临渤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北京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劳动力丰富C.北京市突出的自然环境问题表现在浮尘、扬尘、沙尘暴天气和水资源匮乏D.北京市今后要逐步减少旅游业的发展读我国甲、乙两省地图,完成16-18题。
2011年广东省地理中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C2.B3.A4.D5.C6.D7.A8.B9.C10.D第二部分:填空题1.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是洞庭湖。
2.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
3.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
4.日本的首都是东京。
5.中国最著名的盆地地貌是四川盆地。
6.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
第三部分:解答题1.请简要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它们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轴心从西向东旋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运动。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地球自转一天24小时的周期性运动导致地球表面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白天时,太阳直射地球的某一部分,地表温度较高,气温升高,水分蒸发加快,产生大气环流;夜间时,太阳斜射,地表温度下降,气温降低,大气环流减弱。
这种昼夜交替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和生物活动。
地球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轨道呈椭圆形,离太阳较远的时候,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形成冬季;离太阳较近的时候,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形成夏季。
这种季节的变化对植被生长、农作物种植等有重要影响。
2.请简要说明气候带的划分和各自特点。
气候带是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特征进行划分的。
根据气候因素的不同,可以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主要气候带。
寒带气候带位于两极附近,气候寒冷,年均气温低,温度变化较大。
寒带地区的植物和动物适应低温环境,生长缓慢,植被稀疏。
温带气候带位于寒带和热带之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较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发展。
温带地区植被丰富,农作物种植比较多样化,动物种类较多。
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年均气温高,温度变化较小。
热带地区的植物和动物适应高温环境,植被茂盛,动物种类繁多。
第四部分:综合题1.请简要介绍一下广东省的地理特点。
广东省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省份。
广东省的地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广东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2011年三明市初中生毕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月22日下午3:00-4:00)友情提示:1.本试卷共6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单项选择题(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涂,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1年6月4日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在法国当地时间下午举行,三明球迷观看这场比赛的电视直播时间却是在晚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C.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D.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读右边等高线图,完成2-4题。
2.图中甲处的地形部位是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3.图中山顶乙与中村的相对高度A.386米 B.400米 C.486米 D.586米4.在图上量得中村与赵村的直线距离是2.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A.2.3千米 B.4.6千米 C.2 3千米 D.4 6千米5.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其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6.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到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7、8月份B.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袋鼠和鸸鹋C.南极地区降水多,有“白色沙漠”之称D.南极地区有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和矿产资源7.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众多长河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B.呈平行状流向东部海洋C.全部向南流向印度洋 D.全部向北流向北冰洋8.下列常见的物品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汽车 B.纸张 C.面包 D.煤炭9.福建某商贸代表团到东南亚采购,最有可能采购当地的热带农产品是A.苹果、椰子 B.大豆、玉米 C.小麦、柑橘 D.橡胶、油棕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三亚举行,五国领导人就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商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分别为8厘米和4厘米,这说明A 甲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比乙图广B 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C 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D 甲图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2、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A 赤道B 北极圈C 南极点D 北回归线3、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A 山谷B 山脊C 陡崖D 鞍部4、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南是中纬度,以北是低纬度,则该点是A (0°,30°N)B(180°,30°S)C (160°E,60°N)D(20°W,30°S)5.在下列天气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下,不适宜从事的生产或生活活动是6、下列大洲中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奥运圣火成功登上了位于中尼边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中国在申办奥运会时给全世界的承诺。
据此回答7-3小题。
7.此时正值四季中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8.依据板块运动的观点,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哪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9.珠穆朗玛峰常年冰雪覆盖,形成其气候严寒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人类活动C.海陆位置D.地形10.西欧人夏季都想到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旅游,这种旅游欲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地中海沿岸的畜牧业比西欧发达B.欧盟内部各国居民往来自由C.西欧阴雨天多,比较潮湿D.西欧的旅游资源贫乏11.俄罗斯的人口和工业比较集中的分布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国土的南部,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上述两地A.矿产资源丰富 B.气候温暖,适宜人类活动C.地形平坦D.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12.二次大战以来,美国经济一直居世界首位,该国能够保持经济长久不衰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内资源丰富B.大量进口国外资源C.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大发战争横财13.目前,我市学生数量逐年减少,许多乡村学校都合并到一起。
2011年地理中考试题汇编(认识大洲)(2011湖南长沙)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A.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B.中部低,四周高,地面起伏小C.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D.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2011山东德州)2、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部与欧洲接壤B.地形、气候复杂多样C.总体上经济属于发展中水平D.人口集中在西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2011山东东营)3、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C.人口最多,中部和北部是人口稠密地区D.经济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国家为发达国家(2011黑龙江哈尔滨)4、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的原因是()A.四面临海B.降水丰富C.河流湍急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2011黑龙江龙东)5、人口最多的大洲是A.非洲B.拉丁美洲C.欧洲D.亚洲(2011黑龙江龙东)6、亚洲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2011内蒙古呼和浩特)7、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2011湖北黄冈)8、南、北美洲位于A.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问B.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C.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D.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2011湖南郴州)9、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C.湄公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D.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2011湖南郴州)10.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缺乏B.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C.降水稀少D.人口过于稠密(2011湖南怀化)11、请你帮助张明同学从下列风景明信片中挑选一张属于欧洲风光的明信片A.安第斯山脉 B.阿尔卑斯山C.落基山D.珠穆朗玛峰(2011湖南邵阳)12、关于大洲名称及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亚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大洲B.乙——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C.丙——南美洲——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大洲D.丁——北美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2011湖南株洲)13、非洲有一种奇特的鱼叫肺鱼,当河流中有水时它用鳃呼吸,当河流中没水时它用肺呼吸。
2011年中考地理全国各地试题气候知识点分类汇编2011年中考地理全国各地试题气候知识点分类汇编1、(2011巢湖)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七月的陆地B.七月的海洋C.一月的陆地D.七月的海洋2、(2011巢湖)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A.自然因素B.人为因素C.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D.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4、(2011巢湖)人类活动中可以调节气温增加降水量的是A.填海造陆B.围湖造田C.植树造林D.毁林开荒5、(2011巢湖)造成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地形因素1、(2011巢湖)在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气候之间连线(8分)A 北非①季风气侯B 东亚②温带海洋性气候C 欧洲西部③热带雨林气候D 亚马孙河流域④热带沙漠气候2、(2011巢湖)请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l5分)(1)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2)该地最热月气温度,最冷月气温度,气温年较差是度。
(3)该地降水量大约是毫米,该地季降水较多,季降水量最少。
(4)该地气候特点是。
(5)该地气候类型名称是,主要分布在。
( )7. (2011安溪)下列天气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A. B. C. D.( )9. (2011安溪)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A.热带草原B.热带雨林C.温带草原D.热带沙漠( )10. (2011安溪)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A.北美洲B.大洋洲C.南极洲D.亚洲(2011福州)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回答11~12题。
11.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A.沙尘暴B.寒潮C.台风D.霜冻12.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西北地区D.东部沿海地区5.(2011晋江)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冬冷夏热B.晴转多云C.风和日丽D.狂风暴雨(2011晋江)读图3“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2-14小题12.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A.1月B.5月C.8月D.10月13.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A.5℃B.10℃C.20℃D.30℃14.该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011晋江) 读图6,回答27-28题。
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复习测试题[例1]: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B.②C.③D.④[例2]某市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人口为50万人,其人口密度为()。
A.25人/平方千米B.2.5人/平方千米C.2500人/平方千米D.250人/平方千米[例3]小明收到在加拿大留学的姑姑用当地语言文字写给他的一封信、信的语言文字是()。
A.英语B.西班牙语C.汉语D.俄语[例4]读材料回答: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1830年仅10亿人,1930年增加到20亿。
1975年为40亿,1987年为50亿,1999年达到60亿。
目前,每年仍以7800万人左右的速度增加。
(1)上述材料揭示的问题是。
(2)目前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中,你认为哪一方面的问题是首要问题?请说明理由。
[例5]下列的四个国家中,属亚洲又位于印度洋板块,居民以白种人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是()。
A.日本B.印度C.沙特阿拉伯D.澳大利亚一、选择题1.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正确的组合是()。
A.非洲和欧洲B.亚洲和北美洲C.亚洲和欧洲D.非洲和美洲2. 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主要分布着()。
A.白色人种B.黑色人种C.黄色人种D.棕色人种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汉语B.英语C.阿拉伯语D.法语4. 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A.汉语B.英语C.西班牙语D.俄语5. 宜昌市人口约400万,面积2.1万平方千米,则其人口密度约为()。
A.19.05人/平方千米B.190.5人/平方千米C.5.25平方千米/人D.525平方千米/人6.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选用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是每一个爱美之心的人必须考虑的,因而化妆品生产厂家要预测市场而配方生产,据此回答问题:某跨国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化妆品,下列国家最有销售市场的是()A.印度B.俄罗斯C.日本D.沙特阿拉伯《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据此回答10~11小题:7.你知道唐僧取经的西天在哪里吗?()A.“西天”指西半球B.“西天”指地狱C.南亚地区D.中亚地区8.你肯定知道唐僧取的是哪个宗教的经文()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印度教9.关于“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的解释,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生活艰难。
第二章了解地区课题:1、亚洲及欧洲 2、非洲 3、美洲课型:复习课课时:课时设计:岑生林审核:第一节东南亚【自主复习:】1、位置及领土组成:亚洲的东南部,包括半岛和群岛。
2、地形特点:⑴、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⑵、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居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多火山和地震。
3、气候特点:⑴、中南半岛——热带气候,一年明显的分为旱季和雨季。
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吹东北风)雨季6月-----10月,吹西南风)。
⑵、马来群岛——大部分是热带气候。
4、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处在洲和洲、洋和洋的“十字路口”(图附后)南面的“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
5、国家和居民:⑴、国小:①、中南半岛国家:越南、、(内陆国)、缅甸——与中国南面陆上相临、泰国、柬埔寨,、②、马来群岛国家:(花园城市)最大的群岛国家,火山国、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⑵、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印尼人口最多超过亿,6、物产:⑴、泰国是世界天然橡胶、棕榈油量最多的国家,马来西亚锡产量居世界首位;⑵、菲律宾:世界上椰子、椰油最多;⑶、东南亚著名的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⑷、印尼和文莱是东南亚著名的石油出产国;⑸、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最多的三个国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
【课堂练习:】一、听题训练:(老师根据知识点出题,学生写出答案。
)二、果断决策:(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世界上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A、美国B、西欧C、西亚D、东南亚2、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点是()A、以高原为主的地形B、以平原为主的地形C、以山地高原为主的地形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3、东南亚大量出口的农产品有()A、天然橡胶、棕油B、稻米、小麦C、长绒棉、橄榄油D、咖啡、椰枣【巩固练习:】三、读下图,回答问题。
1、海洋:A B2、大洲:C DE3、海峡:F4、苏门达腊岛多火山、地震,原因是:从板块结构学说来看,该地区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处。
5、M是一条石油运输线,该运输线是将的石油运往(国家)。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第二节南亚【自主复习:】1、地理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两段与印度洋的广大地区、东临湾,西临海,南临洋。
2、南亚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和平原、南部是高原、。
3、两大河流:⑴、印度河:发源于中国的西藏,由北自南注入海,主体在巴基斯坦境内;⑵、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由西向东注入湾,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
4、气候: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气候,该气候一年分三季。
热季:3—5月,高温多雨;雨季:6—10月温热多雨;凉季:11—次年2月,凉爽。
5、农业:⑴、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孟加拉国西部;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
⑵、三大经济作物的分布:①、茶叶:印度东北部和南部;②、黄麻:恒河三角洲;③、棉花:德干高原西部。
6、宗教: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⑴、斯里兰卡,锡金,不丹信仰佛教;⑵、印度尼西亚信仰印度教;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信仰伊斯兰教。
7、人口和经济:⑴、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其中印度人口(世界第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人口过亿。
⑵、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课堂练习:】一、听题训练:(老师根据知识点出题,学生写出答案。
)二、果断决策:(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南亚的地形由北向南依次是()A、高原、平原、山地B、山地、平原、高原C、平原、高原、山地D、高原、山地、平原2、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A、基督教和伊斯兰教B、犹太教和伊斯兰教C、印度教和佛教D、印度教和基督教3、以印度河作为重要灌溉水源的是()A、印度B、巴基斯坦C、孟加拉国D、不丹【巩固练习:】三、读右图,回答问题。
1、海:A B2、河流:①②3、地形区:C 山脉 D 平原E 平原F 高原4、国家:③该国的首都是近年来,该国工业发展较快,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5、该地区存在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地区的领土争端问题。
6、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气候,一年分、、三季。
【学习后记:】【教学后记:】第三节西亚【自主复习:】1、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欧三洲交界地带,位于海、红海、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海)之间。
2、认识两个海峡:⑴、土耳其海峡:海和海的通道;⑵、霍尔木兹海峡:湾和阿拉伯海的通道,被称为“石油海峡”。
3、干旱的农牧业:⑴、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所以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⑵、著名的畜产品: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
⑶、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树——椰枣(伊拉克居世界首位)。
4、阿拉伯国家:⑴、西亚地区是阿拉伯世界、居民是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⑵、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①、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的诞生地,伊斯兰教的圣城;②、巴基斯坦的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5、石油库:⑴、西亚是世界上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最多的地区。
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⑵、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湾及沿岸地区。
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⑶、石油特点及输出地区或国家:①、特点:储量大,埋藏大,出油多,油质好。
②、输出地区或国家:往东: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往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课堂练习:】一、听题训练:(老师根据知识点出题,学生写出答案。
)二、果断决策:(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时候有最多的地区是()A、撒哈拉以南非洲B、中东C、东南亚D、欧洲西部2、西亚是战争的火药库,以下哪项不是该地发生战争的原因()A、“五海三洲之地”B、世界石油宝库C、人民生活平穷落后D、复杂的宗教背景3、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目前中国的石油主要从西亚进口,请问中国从西亚进口石油必经之路是()A、苏伊士运河B、红海沿岸C、曼德海峡D、马六甲海峡【巩固练习:】三、读下图,回答问题。
1、大洲:A BC2、海或海湾:①②③④⑤⑩3、运河:D4、国家:E 首都;F 首都;M 首都。
5、主要产油国:⑥⑦6、被伊斯兰教称为“圣城”的两个城市:⑧;⑨。
7、S是一条输油线路,这条路线经过的海、运河、海峡是:波斯湾→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运河→海→海峡→大西洋→(地区和国家)。
四、读“世界主要石油运输路线图”,回答。
1目前石油储量、生产量最大,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A.中国 B.西欧 C.北美 D.中东2、从波斯湾出发运往欧洲和北美的石油,正确的海上运输路线是()A.波斯湾→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B.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C.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欧美D.波斯湾→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欧美【教学后记:】【教学后记:】第四节欧洲西部【自主复习:】1、位置和范围: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00万平方千米。
2、雄厚的经济实力:⑴、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
如:英国、法国、德国。
⑵、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约居各大洲之首⑶、瑞士——“钟表王国”;丹麦——“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瑞典——制造业盛名;挪威——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之首;荷兰——花卉种植业发达,著名的有“郁金香”。
3、繁荣的旅游业:⑴、欧洲西部三大著名旅游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⑵、丰富的旅游资源:①、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②、艺术之都——巴黎(法国);③、湖光山色“钟表王国”——瑞士;④、罗马古迹、水城威尼斯——意大利;⑤、地中海沿岸沙滩阳光,看斗牛比赛——西班牙;⑥、观赏花卉风车,参观围海造田工程——荷兰;⑦、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太阳——挪威;⑧、慕尼黑的啤酒——德国。
【课堂练习:】一、听题训练:(老师根据知识点出题,学生写出答案。
)二、果断决策:(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著名的旅游景点埃菲尔铁塔所在的国家是()2、下列各国中不属于欧洲三大旅游国的是()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西班牙【巩固练习:】1、读“欧洲西部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_国,B_________海峡,C_________海,D________半岛,E________洋。
(2)既是岛国又有0度经线穿过的国家是______国,濒临地中海又有千年古都的国家是______。
(填字母)(3)请你写出欧洲西部在居民、经济两方面的突出特征。
2.读“欧洲西部气候图”和“人口密度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号表示的气候类型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
(2)用不同的颜色将将各种气候类型区分开。
(3)对照欧洲人口密度图,分析欧洲人口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3.学习欧洲西部的过程中,炳炳同学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图片,你知道他们是哪个国家的吗?请写在图片下面的横线上曲折幽深的峡湾艾菲尔铁塔水城威尼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慕尼黑啤酒节一幕凯旋门斗牛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读图,回答问题。
①②(1)将景观图片的数字代号①、②填在“地中海沿岸部分地区图”中相应位置的方框内。
(2)读上面气温、降水量图,法国首都巴黎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希腊首都雅典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气候;两城市比较,各月降水分配比较均匀的是__________,雨热不同期的是____________。
(3)地中海位于______板块与______板块交界地带,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地中海面积正大逐渐______(填“扩大”或“缩小”)(4)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往欧洲西部的最近航线是:阿拉伯海→红海→A________运河→地中海→B___________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各国。
【学习后记:】【教学后记:】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自主复习:】1、北级地区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一些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⑵、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黄种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⑴、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部分⑵、极地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