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块三点火系_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4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总结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总结在现代汽车中,电器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仪表板,以及车内电器设备等。
它们的构造和维修对于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驾驶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汽车电器设备构造和维修的一些相关内容:一、汽车电器设备构造1. 点火系统:点火线圈、火花塞和点火开关等是点火系统的主要构造部件。
点火线圈将电池的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通过火花塞引燃燃油,点火开关控制点火系统的开关状态。
2. 照明系统:汽车照明系统包括前/后大灯、转向灯、刹车灯、雾灯等。
它们的构造包括灯泡、灯罩、雨刷器开关等。
在维修时,需检查灯泡的连接是否稳固,灯泡是否破损,灯罩是否完好等。
3. 仪表板:汽车仪表板主要包括速度计、转速计、油量计、温度计等。
其构造包括指针、刻度盘、电路板等部件。
在维修时,需注意仪表盘电路是否正常、指针是否灵敏等。
4. 车内电器设备:车内电器设备包括音响系统、空调系统、电动窗户、中控系统等。
它们的构造包括音箱、电动马达、开关等。
在维修时,需检查设备的接线是否完好,开关是否正常等。
二、汽车电器设备维修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汽车电器设备的连接状态、线路是否破损等。
特别是对于灯泡、保险丝等易损件,应常有所准备备用。
2. 清洁保养:对于电器设备,保持清洁和干燥很重要。
定期清洁灯罩和灯泡,防止污垢影响光线的散射。
3. 注意电力消耗:汽车电器设备对车辆电能的消耗较大,特别是音响和电动窗户等设备。
在长时间停车后,应关闭这些设备以减少电池的负荷。
4. 保持电器系统的稳定:汽车电器设备故障往往与电路故障有关。
维护良好的电路和接线,以确保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建议专业维修:对于一些复杂的电器故障,建议寻求专业汽车维修人员的帮助。
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设备,可以更准确地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总结起来,汽车电器设备在现代汽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的构造和维修对于汽车的正常运行和驾驶安全至关重要。
点火系统的结构与维修1. 点火系统的概述点火系统是发动机正常运行的基础,它的作用是在燃气混合物的压缩行程结束时,点燃混合物,引起爆炸燃烧,驱动汽缸活塞做功。
一个典型的点火系统通常包括点火线圈、点火开关、点火塞以及电源系统等组成。
2. 点火系统的结构2.1 点火线圈点火线圈是点火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将电压转换为高电压脉冲,供给点火塞进行点火。
点火线圈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高压绕组、1个低压绕组和高压输出塞组成。
低压绕组通过切换点火开关来控制点火的时间和顺序。
2.2 点火开关点火开关是控制点火系统的开关,通过控制开关的通断,可以实现发动机的启动和停止。
一般来说,点火开关有启动档、点火档和关闭档,分别对应发动机的不同状态。
2.3 点火塞点火塞是点火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它负责在燃气混合物的压缩行程结束时发生火花点火,引燃混合物。
点火塞通常由中心电极、侧电极、绝缘体和金属壳体组成。
2.4 电源系统电源系统是点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点火线圈和其他点火系统元件提供电源。
电源系统通常由电瓶、发电机、正负电缆等组成。
3. 点火系统的维修3.1 点火线圈的维修当点火线圈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常见的点火线圈故障包括线圈绝缘破损、线圈内部接触不良等。
维修时,可以使用万用表检测线圈的绝缘电阻,若电阻值超出规定范围,则需要更换线圈。
3.2 点火开关的维修点火开关的故障可能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
在维修点火开关时,首先需要检查开关是否使用正常,是否接触良好。
可以通过检测开关的通断情况来判断其是否正常。
3.3 点火塞的维修点火塞是点火系统中的易损件,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常见的点火塞故障包括电极磨损、电极间隙过大或过小等。
维修时,需要拆卸点火塞并检查其电极状况,若发现电极磨损严重,则需要更换新的点火塞。
3.4 电源系统的维修电源系统的故障可能导致点火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在维修电源系统时,需要检查电瓶是否充电正常,发电机是否工作正常。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一)课程定位《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汽车认识》、《安全用电》、《机械制图》、《钳工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电器系统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电气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电器部件各总成的调整内容。
通过课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活动过程,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加强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培养学生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劳动观念和职业意识,以及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为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短过渡"甚至“零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终通过校企双方的量化考核,为企业提供合格的、熟练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二)课程性质1。
本课程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整个课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
2。
本门课程是前期《汽车认识》、《安全用电》、《机械制图》、《钳工基础》等课程学习的后续课程,是学生就业的必备技能之一.(三)课程作用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学与用的结合。
一方面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能力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顺利适应职业岗位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认识电器检测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电路识读、调试、设备维修等知识及相关的职业能力,并能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
《汽车电⽓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汽车电⽓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设备构造与维修【适⽤专业】适⽤于汽车运⽤与维修专业【课程课时和学分】本课程总学时为120学时,学分为7学分。
⼀、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课程性质《汽车电⽓设备检修》课程是学校汽车运⽤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课程。
随着电⼦技术在汽车上的⼴泛运⽤,汽车电⽓设备的检修是今后维修岗位中重要⼯作内容,因此本课程是学⽣将来进⼊岗位的核⼼技术。
同时本课程还肩负着为《电喷发动机检修》、《车⾝电⼦控制检修》等重要专业课程打基础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判断和检修充电、起动、照明信号、仪表、⾬刮、空调等电⽓故障,能对各种车型的电⽓设备进⾏维护保养。
本课程的内容是属于电类课程,⽐较抽象。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点:(1)合理安排好理论与实操的时间分配。
(2)根据现在电⽓维修岗位的要求,以拆装掌握结构为主,为检测维修为辅的教学思想。
(3)采⽤操作演⽰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段,以助于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汽车电⽓的基本组成、功能与⼯作原理,各电⽓系统的调整、检测及注意事项,掌握汽车电⽓的基本⼯作原理及检测维修基本技术,掌握正确处理及解决汽车常见故障的维修思路问题。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分配授课与操作时间,多⽤案例教学激发学⽣的⼿脑并⽤,做到举⼀反三,使学⽣熟练掌握汽车电⽓检修课程。
⼆、课程⽬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掌握汽车电⽓设备各系统的元件结构,⼯作原理,相互关系。
2.掌握汽车电⽓故障的分析和判断⽅法。
3.掌握汽车电⽓各系统元件的拆装更换技能。
4.提⾼利⽤汽车电路、数据参数等资料的能⼒。
5.了解国内外汽车电⽓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课程内容和要求课题⼀汽车充电起动系统检修教学⽬标:1.会检测蓄电池性能和做蓄电池⽇常维护。
2.会拆装汽车交流发电机、会检测汽车交流发电机的零件、3.会排除汽车充电系统的故障。
任务一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点火系统检修1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电子控制应用十分普遍,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问题是燃油定量和点火定时,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问题是燃油定量和喷油定时。
除此之外,在发动机部分利用电子控制技术的内容还有:废气再循环( EGR )、怠速控制( ISC )、电动油泵、发电机输出、冷却风扇、发动机排量、节气门正时、二次空气喷射、发动机增压、油汽蒸发及系统自我诊断功能等,它们在不同的车型上都或多或少地被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跟其它电子控制系统一样,是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 ECU )和执行器组成。
5.1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以一个以电子控制单元(ECU)为控制中心,利用安装在发动机不同部位上的各种传感器,测得发动机的各种工作参数,按照在电脑中设定的控制程序,通过控制喷油器,精确地控制喷油量,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获得最佳浓度的混合气。
此外,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通过电脑中的控制程序,还能实现起动加浓、暖机加浓、加速加浓、全负荷加浓、减速调稀、强制断油、自动怠速控制等功能,满足发动机特殊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使发动机获得良好的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性,也提高了汽车的使用性能。
5.1.1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如图5-1所示。
图5-1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1-电动燃油泵;2-油箱;3-燃油滤清器;4-如有发分配管;5-油压调节器;6-电控单元;7-空气流量计;8-空调开关;9-起动-点火开关;10-节气门位置传感器;11-怠速空气调节器;12-喷油器;13-温度传感器;14-曲轴位置传感器;15-氧传感器;16-分电器;17-点火线圈进气系统——向汽油机提供与发动机负荷相适应的、清洁的空气,同时是检测和控制流入发动机的空气量,使它们在系统中与喷油器喷出的汽油形成空燃比符合要求的可燃混合气。
进气系统除包括与普通汽油机相似的空气滤清器、进气总管、进气歧管外,还有电控汽油机特有的空气计量装置、节气门体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如图5-1所示。
模块三点火系项目一传统点火系统的结构认识一、作用点燃进入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二、种类1.蓄电池点火系2.磁电机点火系3.晶体管点火系三、对点火系的要求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3万伏以内)2.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能量(50--80)毫焦耳3.点火时间应能适应发动机的各种工况(1)点火顺序——即发动机的工作时间(例:1,5,3,6,2,4)(2)点火时刻——准时点火提前角——从发出电火花开始到活塞上升到上止点为止,在这一段时间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用“q”表示。
最佳点火提前角——指使发动机发出功率最大,油耗最小时的点火提前角。
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因素:(1)发动机的转速N↑——q↑(2)发动机的负荷↑——q↓(3)汽油的辛烷值↑——q↑(4)火花塞的数量、安装位置、侧电极的数量(5)压缩比(6)进气压力(7)混合气成分四、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组成与作用1.电源(蓄电池,发电机)——提供给点火系低压电。
2.点火线圈(变压器)——将低压电变成高压电。
3.分电盘(断电——配电器)断电器——接通与切断初级电路,调节点火时间。
配电器——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送到各缸火花塞。
4.火花塞——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点燃混合气。
5.电容器(并联在触点两端)——吸收触点间的火花,提高次级电压。
6.点火开关——控制整个点火系。
(二)电路1.低压电路2.高压电路(三)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凸轮在配气凸轮轴的驱动下也随之旋转。
凸轮旋转时,交替地将触点闭合打开。
当触点闭合时,初级绕组中有电流流过。
当凸轮将触点打开时,初级电路被切断,次级产生高压,火花放电点燃混合气。
五、传统点火系工作过程的分析1.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的过程2.触点打开,次级产生高压的过程3.火花放电。
电容放电:电压大,时间短。
电感放电:电流小,时间长。
六、传统点火系的工作特性与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一)工作特性点火系发出的最大电压随发动机转速或分电器转速而变的关系称为点火系的工作特性。
(二)影响因素1.发动机的转速与气缸数。
N↑——TB↓——IK↓——U2↓Z↑——TB↓——IK↓——U2↓2.火花塞积碳。
积炭时,次级电压下降。
因炭渣的存在,相当于在火花塞的间隙间并联一个分路电阻,产生漏电。
3.电容器的容量(0.15--0.25)mF。
从理论上分析,容量越小,次级电压越大;但从实际工作上看,容量太小,触点间火花就严重,触点容易烧烛,且电容器充电量小,次级电压减小。
4.触点间隙(0.35--0.45)MM。
间隙太大,触点闭合时间短,断开电流小,次级电压小;但触点间隙太小,触点间的火花增大,触点容易烧烛,且电容器充电不足,次级电压小。
5.点火线圈的温度。
内,外界温度的影响,使次级电压下降。
点火线圈的温度一般不得超过80度七、传统点火系点火特性的改善(一)机械方法1.改善凸轮外形2.采用双触点断电器(二)电的方法1.在初级电路中串接附加电阻2.应用延长闭合角电路项目二分电器的拆装一、点火线圈1.组成初/次级线圈,铁芯,瓷杯,外壳,附加电阻等。
2.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自耦变压器——初次级线圈之间既有磁场的耦合,又有电的联系。
3.附加电阻(1.5W)作用——低速时,不使点火线圈烧毁;高速时,不发生断火。
热敏电阻——当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增大;温度降低时,电阻值减小。
附加电阻与初级线圈串联连接。
当发动机低速时,触点闭合时间长,IK电流大,温度高,电阻值大,初级电流降低,从而避免点火线圈烧毁;当发动机高速时,触点闭合时间短,IK电流小,温度低,电阻值小,初级电流增大,这样发动机不会发生断火,以此改善点火性能。
起动时,将附加电阻短接。
4.闭磁路式点火线圈优点:1)漏磁少2)磁阻小3)能量变换效率高(75%)4)体积小二、断电—配电器1.断电器作用:断电器——接通与切断初级电路,调节点火时间。
组成:凸轮,触点(上—固定,下—活动),弹簧等。
工作过程:略2.配电器作用:配电器——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送到各缸火花塞。
组成:分火头,中心电极,旁电极,配电器盖等。
工作过程:略3.容器作用:吸收触点间的火花,提高次级电压。
组成:电极,绝缘体等。
4.离心式点火提前装置作用:调节发动机转速变化时,点火提前角的变化。
(N↑--Q↑)组成:离心块,拨板,弹簧等。
工作过程:略5.真空式点火提前装置作用:调节发动机负荷变化时,点火提前角的变化。
(N↑--Q↓)组成:膜片,拉杆,弹簧等。
工作过程:略6.辛烷选择器作用:当汽油品质发生变化时,调节点火提前角。
(牌号↑--Q↑)组成:刻度盘,指针等。
工作过程:略三、火花塞作用: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点燃混合器。
组成:略要求:(1)足够的机械强度(2)绝缘性能好耐压,耐温性能好密封性好抗腐蚀性好热特性:热型火花塞—受热面积较大(绝缘体裙部较长),不易散热的,低热值的火花塞,为热型火花塞。
热型火花塞用于发动机功率较小,转速较低,压缩比较小的。
冷型火花塞—受热面积较小(绝缘体裙部较短),易散热的,高热值的火花塞,为热型火花塞。
冷型火花塞用于发动机功率较大,转速较高,压缩比较大的。
如经常由于火花塞积炭引起断火—是因火花塞太冷。
如经常出现炽热点火—是因火花塞太热。
种类:标准型、突出型、细电极型、锥座型、多极型、沿面跳火型、屏蔽型等。
项目三校正点火正时一、点火正时在往发动机上安装分电器总成和更换燃油品种时,要靠人工调整起始的点火提前角,这一工作通常被称为“点火正时”。
步骤:1)检查断电器触点间隙(0.35——0.45mm)2)找出活塞压宿行程上止点位置3)确定断电器触点刚刚打开时位置4)按发动机工作顺序,接好各缸高压线5)起动发动机,检查点火正时项目四传统点火系的性能试验1.分电器的故障与检修2.电容器的故障与检修3.点火线圈的故障、检查及试验4.火花塞的故障与检修5.火花能量的测试项目五传统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1.发动机不能起动2.发动机工作不正常(一缸或几缸不工作)3.点火时间不正时4.发动机动力不足(高速断火)项目六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一、蓄电池点火系的缺点1.发动机的转速上不去;2.对火花塞积炭较敏感;3.点火能量低;4.使用寿命短。
二、现代汽车的要求1.高转速2.高压缩比3.减少废气污染4.节约能源三、晶体管点火系的优点1.点火电压大2.点火能量高3.使用寿命长四、晶体管点火系的种类1.按有无触点分有触点—半晶体管无触点—全晶体管2.按储能方式分电容放电五、信号发生器1.磁电式2.光电式3.振荡式六、触点式晶体管点火系统(一)基本原理(二)有触点晶体管点火系(BD—71F型)1.工作过程(1)接通点活开关,P闭合时,蓄电池(+)→搭铁→P→R3→R2→R1→K→蓄电池(-)。
由于R2上产生电压降使T导通,初级电路接通工作过程(2)当P打开时,T截止,初级电路切断,次级产生高压,在火花塞间隙跳火。
2.各元件的功能R1—限制集电极电流,以免烧毁T,R2 R3—组成分压电路,C—吸收自感电动势,保护TT—起开关作用。
七、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1.丰田20R型发动机用工作过程:(1)接通点火开关,信号发生器产生(上→+,下→-)时,T1截止→T2导通→T3截止→T4→T5导通,初级电路接通。
(2)当信号发生器产生(上→-,下→+)时,T1导通→T2截止→T3导通→T4→T5截止,使初级电路切断,次级产生高压,在火花塞间隙跳火。
各元件的功能:略(1)用试灯一端接点火线圈,另一端搭铁如试灯一次亮一次暗—点火线圈有故障;如试灯常亮或常暗—点火装置或信号发生器有故障:(2)用一节干电池代替信号发生器如试灯一次亮一次暗—信号发生器有故障;如试灯常亮或常暗—点火装置有故障。
2.东风EQ1090型汽车用图略(P190)3.解放CA1092型汽车用图略(P192)八、霍尔式电子点火装置(一)霍尔效应及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1.霍尔效应UH = RH/d * I * B2.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当触发叶轮转动时,叶轮进入空气隙,磁场被叶轮旁路,不产生霍尔信号;而当叶轮离开空气隙,霍尔元件上有磁通,便产生霍尔信号。
(二)点火电子组件(点火器)略(P197)九、光电式电子点火装置光源——一只砷化镓发光二极管,发出红1.工作原理是利用光敏元件的光电效应原理,制成光电式信号发生器给点火电子组件提供点火信号,来达到点火目的。
2.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外线光束光接收器——一只硅光敏三极管,与光源相距一定距离遮光盘——用金属或塑料制成,位于分火头下面,盘的外缘伸入光源与光接受器之间,盘的外缘开有缺口,缺口数与气缸数相同。
点火电子组件——把光接收器的信号电流放大,从而通过功率三极管接通和切断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
十、电磁振荡式电子点火装置1.工作原理利用振荡式传感器作为开关线路的触发器来控制点火的。
2.组成定时转子——为塑料圆鼓,其外圆上垂直而均匀地嵌入了铁金耦合杆,耦合杆的数目与气缸数相同。
传感器——由E形贴心和反馈线圈及振荡线圈组成十一、电容放电式电子点火系1.电容放电式电子点火系的组成图略2.工作过程1.接通点火开关,直流升压器投入工作,将错就错12V的直流电压提高到400V左右,并不断给储能电容器充电。
2.发动机曲轴旋转,带动分电器轴,使触点反复开闭,或使触发器不断输出信号电压,导通可控硅。
3.可控硅导通后,储能电容器经可控硅向初级线圈放电,与此同时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了高压电势,于火花塞间隙处跳火。
十二、无触点式电子点火装置的使用与维修(一)使用注意事项1.安装时接线必须正确、牢固,尤其注意电源极性不可接错,否则,记忆损坏点火电子组件。
2.电子点火装置必须有可靠的搭铁,尽量减少搭铁处的接触电阻,以确保电路稳定可靠地工作。
3.点火信号线与高压线应分开,一面干扰点火电子组件的正常工作。
4.洗车时,应尽量避免将水溅到点火电子组件和分电器内。
5.发动机运转时,不可拆去蓄电池连接线,或用刮火的方法检查发电机的发电情况,以免产生瞬间过电压而损坏点火电子组件。
6.电子点火系统中的点火线圈一般为专用高能点火线圈,应尽量避免用普通点火线圈代用。
7.高压导线必须连接可靠、牢固。
8.当需摇转发动机而又不需要发动机起动时,应从分电器盖上拆下点火线圈高压线,并将其搭铁,决不允许点火线圈在开路状态下工作,否则极易损坏点火线圈和点火电子组件中的功率开关三极管。
9.当需要拆、接电子点火装置连接导线时,或安装和拆卸检测仪器时,应开关断点火开关或短开蓄电池的搭铁线。
10.点火电子组件应安装在干燥、通风良好的部位,并保持其表面的清洁以利散热。
(二)电子点火装置的故障检查1.点火信号发生器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