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波长 频率和波速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3
3 波长、频率和波速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的波长.2.知道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周期(频率)与质点振动周期(频率)的关系.3.理解决定波的周期(频率)的因素,并知道其在波传播过程中的特点.4.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实际问题.教具波动演示仪、演示波的图象用的教学微机软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物理中,一些物理现象、过程、规律等,都需要用物理量进行描述.同样的,机械波及其传播过程,同样需要一些物理量进行描述.在上一节我们认识和理解波的图象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和研究描述波的几个物理量,即波长、频率和波速.●进行新课【板书】第三节波长、频率和波速一、波长(λ).在教材中的图10-5可以看出,由质点1发出的振动传到质点13,使质点13开始振动时,质点1完成一次全振动,因而这两个质点的振动步调完全一致.也就是说,这两个质点在振动中的任何时刻,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和方向总是相等的.我们就把这样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板书】1.什么叫波的波长?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的波长.对于波长这个物理量,我们还需要结合波的图象,进一步加深理解.【板书】2.几点说明.要理解“位移总是相等”的含义.这里要求的是每时每刻都相等.如图10-10所示.如E、F两点在图示的时刻位移是相等的,但过一段时间后,位移就不一定相等,所以E、F两点间距离不等于一个波长.【板书】(1)“位移总是相等”的的含义是“时时刻刻都相等”.从波的图象中不难看出,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质点,其速度也总是相等的.【板书】(2)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质点,速度也总是相等的.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两个相邻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板书】(3)A、B两点间与C、D两点间距离都为一个波长.结合图10-10,我们可以看到,相距λ/2的两质点振动总是相反的.进而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相距λ整数倍的两质点振动步调总是相同的;相距λ/2奇数倍的两质点振动步调总是相反的【板书】(4)相距λ/2两质点振动步调总是相反的.(5)相距λ整数倍两质点振动步调总是相同的;相距λ/2奇数倍两质点振动步调总是相反的.在波的传播过程中,由于波源质点的振动,而带动相邻的质点依次振动,各个质点振动的周期与频率,都与波源质点的相同,所以波的传播是具有周期性的.因此,为了描述波的传播过程,还需要引入物理量——周期和频率.【板书】二、周期(T)、频率(f).波源质点振动的周期(或频率)也就是波传播的周期(或频率).【板书】1.什么是波的周期(或频率)?波源质点振动的周期(或频率)就是波的周期(或频率)对于波的周期(或频率)我们也需要理解几个问题.【板书】2.几点说明.由于波的周期(或频率)就是波源质点振动的周期(或频率),所以波的周期(或频率)应由波源决定,与传播波的介质无关.【板书】(1)同一种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周期(或频率)保持不变.由教材中图10-5可以看到,波动每经过一个周期的时间,波就沿传播方向传播一个波长距离【板书】(2)每经历一个周期,波就沿传播方向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从波的图象变化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每经历一个周期,原来时刻的波形图形状不会发生改变,这正体现了波动的周期性.【板书】(3)每经历一个周期,原有的波形图不改变.波源质点做简谐振动时,在它的带动下,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先后从平衡位置开始做简谐运动.这种振动状态在介质中就由近及远地向前传播出去.由此我们看到,波的传播是有一定速度的.【板书】三、波速(v)1.什么叫波速?波速的含义和物体运动速度的含义是相同的.波速描述的是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程度.【板书】单位时间内振动所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速.即v=s/t.对于物理量波速,我们也需要理解一些有关的问题.【板书】几点说明.同一振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程度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由此我们还可以想到,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同一列波的速度应是不变的.【板书】(1)波速的大小由介质的的性质决定,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一列波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匀速传播的,即s=vt.波速和质点振动的速度有着完全不相同的含义.前者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具有某一定值,后者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随时间改变的.【板书】(3)要区分波速与质点振动速度的含义.由波长、周期(或频率)和波速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三者有着一定的联系.【板书】四、波长、周期(或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在波动中,每经过一个周期T,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λ.由此我们可以找到λ、T (或f )和v 三者的关系.【板书】 1.v =λ/T .由于周期T 和频率f 互为倒数(即f =1/T ),所以v 、λ与f 还应有如下的关系【板书】 2.v =λf .由上式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波速这个物理量,波速等于波长和频率的乘积.这个关系虽然是从机械波得到的,但是它对于我们以后要学习的电磁波、光波也是适用的.对于式v =λ/T 或v =λf ,我们不但要理解,还要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的问题.为了加深对以上两式的理解和提高应用以上两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一起分析和研究一道习题.【例题】如图10-11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t <2T (T .为波的周期).(1)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求波的周期和波速.(2)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求波的周期和波速.分析:根据题意,由于△t <2T ,所以经过△t =0.5s 的时间,波传播的距离不可能大于两个波长.如果波向右传播,图中的波峰1可能到达虚线的波峰3或波峰5.如果波向左传播,图中的波峰1可能到达虚线的波峰2或波峰4.根据波在一个周期内要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就可以求出周期T ,进而可求出波速v .解:(1)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应有∆t =(34+n )T (n =0、1)所以 T =4Δt /(3+4n )(n =0.1)由式v =λ/T 可得当 n =0时:T 1=2/3s v 1=36m/s当 n =1时:T 2=2/7s v 2=84m/s此题还可以用其它方法求解,请同学们课下去讨论、去思考.●巩固练习:1.(2011·新课标全国卷)一振动周期为T 、振幅为A ,位于x =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 ,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 ,关于质点P 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振幅一定为AB .周期一定为TC .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D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E .若P 点与波源距离x =vT ,则质点P 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F .质点P 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解析 机械波是将波源的振动形式和能量向外传递的过程,对简谐波而言,介质中各振动质点的振幅和周期都与波源的相同,A 、B 正确;质点P 的振动速度不是波的传播速度v ,C 错误;质点P 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与它们的距离无关,D 错误;若P 点与波源距离x =vT =λ,相差波长λ整数倍的质点振动情况都相同,故E 正确;质点振动时,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振幅的4倍,与波长无关,故F 错误.答案 ABE2.男女生二重唱中,女高音和男中音的频率、波长和波速分别为f 1、λ1,v 1和f 2,λ2,v 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 .f 1>f 2,λ1>λ2,v 1>v 2B .f 1<f 2,λ1<λ2,v 1<v 2C .f 1>f 2,λ1<λ2,v 1=v 2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 由于两声音是同一种机械波,因而波速相同,A ,B 均排除,而音调高即是频率高,即f 1>f 2,再由v =λf ,v 相同,f 1>f 2,所以λ1<λ2,因而C 正确,D 错误.答案 C波的多解问题3.一列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在t =1 s 时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判定此波的( )A .波长一定是4 cmB .周期一定是4 sC .振幅一定是2 cmD .传播速度一定是1 cm/s解析 解波的图象的题目,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读图,可以直接从图上读出振幅和波长,此题便可读出波长是4 cm ,振幅是2 cm ,故选项A 、C 正确;另一类是根据图象给定的条件,去计算波速、周期,判定波传播的方向,判定某一质点的运动情况及判定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由题可知nT +14T =1 s(n =0,1,2,3,…)是不确定解,因此选项B 错误.同理传播速度v =λT也不确定,选项D 错误. 答案 AC4.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 向B 传播,A 、B 相距0.45 m ,如图12-3-5所示是A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当A 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 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A .4.5 m/sB .3.0 m/sC .1.5 m/sD .0.7 m/s解析 从图中可知周期为0.4 s .由题可知质点A 、B 间最简单波形如图所示,A 、B 间距和波长的关系为x =(n +14)λ,再由公式v =λT 得v = 4.54n +1(n =0,1,2,…),代入数据可知波速v 可为4.5 m/s ,选项A 正确.答案 A●作业1.复习本节课课文内容,并思考教材中本节例题的分析与解的过程.2.思考教材练习二第(1)题.3.教材练习二第(2)—(5)题.说明1.本课各图中的波的图象,可以用微机模拟演示,也可制成幻灯片由投影仪来演示.2.关于“波速”的教学,可以向学生讲明,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最小的,在液体、固体中传播速度较大,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机械波的传播速度是由介质决定的,还可以为以后电磁波的教学打下基础.3.对于式v=λ/T或v=λf,要使学生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不能从纯数学的观点去分析,要讲清楚决定各个量的物理因素.4.在“波长”的教学中,提到的“位移总是相等’冲的“位移”指的是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这一点应使学生理解好.5.由式v=λ/T和s=vt结合波的图象分析实际问题时,有两种方法.一是本教案中【例题】的方法,二是教材中第10页【例题】的方法,两种方法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
物理3-4人教新课件12.3波长、频率和波速教案【【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差不多概念。
2、会依照条件求出波长、频率和波速。
【【重重点点难难点点】】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用具】课件【【教教学学过过程程】】【一】波长:〔λ〕1、波长: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
〔1〕横波: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2〕纵波:相邻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
2、理解:〔1〕“总是”:“相位总是相同”的含义是指“时时刻刻都相同”。
★相距波长〔λ〕整数倍〔或半波长<λ/2>偶数倍〕的两质点的振动步调总是相同的〔同相〕;相距半波长〔λ/2〕奇数倍的两质点的振动步调总是相反的〔反相〕。
〔2〕“相邻”:〔3〕波长反映了波的空间周期性〔周期反映了波的时间周期性〕。
【二】波的频率〔f 〕和周期〔T 〕1、波的频率〔或周期〕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或周期〕,因为介质中的质点是做受迫振动,与介质无关。
2、同一种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或周期〕保持不变〔即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其频率<或周期>不变〕。
3、每经历一个周期,波就沿波的传播方向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
★每经历一个周期,原有的波形图不改变。
4、周期〔或频率〕反映了波的时间周期性。
【三】波速1、波速:指波的传播速度〔即单位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s tυ=〕,即振动形式的传播速度,也是波的能量的传播速度。
Tλυ= 2、物理意义:描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3、波速由介质的性质决定,与波源无关。
同类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波速是一个定值〔匀速传播〕;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声速还跟温度有关。
4、波速与质点的振动速度的区别:波速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具有某一定值,质点的振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基本上随时间改变的。
【四】波速与波长、频率间的关系通过一个周期T,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λ,因此波速υ为:T λυ=〔或x t υ∆∆=〕 而1f T=故上式可写成: υ=λ·f说明:1、υ=λ·f 不仅对机械波适用,对电磁波也适用。
12.3 波长、频率和波速学习目标1.知道波长、频率的含义。
2.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式,并能应用其解答有关问题。
3.知道波速由介质本身决定,频率由波源决定。
知识回顾1.波的传播一定需要介质吗?答:波的传播不一定需要介质,光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2.波具有什么特征? 答:具有周期性,有波长。
3.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光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多少? 答:340米每秒,8103.0⨯ 米每秒 学习新知知识点一、波长、频率和波速 波长、频率和波速 (1)波长:两个相邻的运动状态总是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或者说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例如,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都等于波长.波长用λ表示.(2)频率:由实验观测可知:波源振动一个周期,其他被波源带动的质点也刚好完成一次全振动,且波在介质中往前传播一个波长.由此可知,波动的频率就是波源振动的频率.频率用f 表示.(3)波速:波速是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①机械波的波速只与传播介质的性质有关.不同频率的机械波在相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等;同频率的横波和纵波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相同.②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匀速向前传播,波速”是不变的;而质点的振动是变加速运动,振动速度随时间变化.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因而可以得到波长λ、频率f (或周期T )和波速v 三者的关系为:T=λv .根据1T f =,则有f =λv 。
波长λ、波速v 、频率f 的决定因素(1)周期或频率,只取决于波源,而与、λv 无直接关系.(2)速度v 取决于介质的物理性质,它与T λ、无直接关系.只要介质不变,v 就不变,而不取决于T λ、;反之如果介质变,v 也一定变.(3)波长λ则取决于v 和T 。
只要T 、v 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λ值必然发生变化,从而保持T=λv 或f =λv 的关系.总之,尽管波速与频率或周期可以由公式T=λv 或f =λv 进行计算,但不能认为波速与波长、周期或频率有关,也不能以为频率或周期会因波速、波长的不同而不同,因为它们都是确定的,分别取决于介质与波源.例题1.关于波长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振动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B .在波形图上位移相同的相邻两质点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 .在波形图上速度最大且相同的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D .在波形图上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思路点拨:波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1)从波的传播上;(2)从各质点的相互联系上;(3)从波形图上.答案:A 、C解析:机械振动的质点在一个周期内向远处传播一个完整的波形,故A 项正确;由波形图可见,在一个完整波形上,位移相同的相邻质点之间的距离不一定等于一个波长,故B 项错误;速度最大且相同的质点,在波形图上是在平衡位置上,如果相邻,那么正好是一个完整波形的两个端点,所以C 项正确;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点间的距离是波长A 的整数倍,故D 项不正确.总结升华:波长是描述波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1)从波的传播上;(2)从各质点的相互联系上;(3)从波形图上.课堂练习1.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频率为5Hz ,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介质中质元A 在距原点O 为8cm 处,质元B 在距原点16cm 处,从图象对应时刻算起,质元A 的状态与图示时刻质元B 的运动状态相同所需的最短时间为(A .0.08sB .0.12sC .0.14sD .0.16s答案:B2.一列简谐波在两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由图可确定这列波的( ).A .周期B .波速C .波长D .频率 答案:C解析:本题通过波的图像考查周期、波速、波长、频率等基本概念.由于题申图像是波动图像,横轴表示的是不同质点在平衡位置之间的间距,不能够得出周期,A 项错误;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但无法求出时间,所以不知波速,B 项错误,C 项正确:由于不知周期,所以无法求出频率,D 项错误.例题2.从甲地向乙地发出频率为50 Hz 的声波,看当波速为330 m/s 时,在甲、乙两地间有若干个完整波形的波,当波速为340 m/s 时,甲、乙两地间完整波形的波数减少了一个,则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思路点拨:波传播的频率只由波源决定.答案:由波长、频率、波速三者之间的关系及题意得两次波长分别为:11340m 50f ==λv ,22330m 50f ==λv . 设波速为330 m/s 时,甲、乙两地间有n 个完整波形,据题意有:12(1)n n λλ-=.所以11234034340330n λλλ===--,所以甲、乙两地间距离为233034m 224.4m 50s n λ==⨯=. 总结升华:解此题时要注意波速虽有变化,但是频率不变,因为波传播的频率只由波源决定.公式f T==λλv 只反映了各物理量的数值关系.课堂练习3.一列横波在x 轴线上传播,在10t =和20.005s t =时,波形曲线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1)由图中读出波的振幅和波长(2)设周期大于21t t -(),波向右传播,波速多大? 若波向左传播,波速多大? (3)设周期小于21t t -(),且波速为6000m/s ,求波的传播方向。
12.3波长、频率和波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
2、知道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周期与质点振动周期的关系。
(二)过程方法
1、理解决定波的周期的因素,并知道其在波的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2、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应用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
演示波的图象用的教学课件、计算机、大屏幕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
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的区别?
(二)新知预习
阅读课本:1、波长的概念
2、周期
3、波速、周期、频率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互动
一、波长(λ)
1、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的波长。
(1)“位移总相等” 的含义是“每时每刻都相等”。
(2)位移总相等的两个质点,其速度也总是相等的。
(3)相距λ整数倍的质点振动步调总是相同的;相距λ/2奇数倍的质点振动步调总是相反的。
二、周期(T)、频率(f)
1、波源质点振动的周期(或频率)就是波的周期(或频率)。
(1)、同一种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周期(或频率)保持不变。
(2)、每经过一个周期的时间波就沿传播方向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
(3)、每经历一个周期,原有的波形图不改变。
三、波速(v)
1、单位时间内振动所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速。
即v=s/t
(1)波速的大小由介质的性质决定,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一列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匀速传播的,即s=vt.
(3)要区分波速与质点振动速度的含义。
四、波长、周期(或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1、v=λ/T
2、v=λf
(四)新知检测
如图10-11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
经Δt=0.5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设Δt<2T(T为波的周期),
(1)如果波是向右传播,求波的周期和波速
(2)如果波是向左传播,求波的周期和波速
解:(1)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应有Δt=(n+3/4)T (n=0,1)
所以T=4Δt/(3+4n) (n=0,1)
由式v=λ/T
得
当n=0时,T1=2/3s,v1=36m/s
当n=1时,T2=2/7s,v2=84m/s
此题还可以用其它方法求解,请同学们课后去讨论、去思考。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内容,并思考教材中本节例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
2、思考教材练习二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