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3章第2节物质运输的器官
- 格式:ppt
- 大小:4.75 MB
- 文档页数:37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第一章: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概念、意义和途径。
1.2 教学内容:1.2.1 物质运输的概念: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是指植物体内物质在细胞间、组织间和器官间的传递过程。
1.2.2 物质运输的意义:植物体内物质运输对于维持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1.2.3 物质运输的途径:植物体内物质运输主要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其中包括细胞间隙、细胞膜、细胞质、导管等途径。
第二章:植物体内的水运输2.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水运输的途径、机制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2.2.1 水运输的途径:植物体内水运输主要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其中导管是主要的水运输途径。
2.2.2 水运输的机制:植物体内水运输主要依靠根压和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2.2.3 水运输的作用:水是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植物体内的养分运输3.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养分运输的途径、机制和作用。
3.2 教学内容:3.2.1 养分运输的途径:植物体内养分运输主要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其中导管是主要的养分运输途径。
3.2.2 养分运输的机制:植物体内养分运输主要依靠扩散、主动运输和胞间连丝等机制。
3.2.3 养分运输的作用:养分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章: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质运输4.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机制和作用。
4.2 教学内容:4.2.1 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主要通过韧皮部细胞进行。
4.2.2 有机物质运输的机制: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主要依靠胞间连丝和扩散等机制。
4.2.3 有机物质运输的作用:有机物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物质,对于植物的储存、能量供应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章: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与农业生产5.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物质运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意义。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知识点】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要选择尾鳍色素少(便于观察)的活的小鱼;要用湿的棉絮包裹鱼的头部和躯干部,露出尾鳍,观察中要经常用滴管滴水,保持湿润(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要将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要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
2.实验看到三种血管中的血流速度是怎样的?动脉内血流速度最快,其次是静脉,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3. ★(考点1)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有什么区别?(巩固提高1)4.★(考点2)毛细血管有利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有哪些?(广、细、薄、慢)(1)分布广、数量多。
(2)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3)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血液流动最慢。
5.心脏的位置、大小是怎样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
大小与本人拳头。
6.★★(考点3)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1)心脏主要是由心肌构成。
有四个腔,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
心室的壁比心房厚,左心室壁最厚,因为左心室的收缩能把血液压至全身,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至肺。
(2)心脏的左右不相通。
同一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之间有房室瓣。
心房在上,心室在下。
(3)心房与动脉相连,之间有动脉瓣。
心室与静脉相连。
(4)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保证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7.心脏的功能是什么?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循环流动。
8.心脏是如何跳动的?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
(1)先是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
(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2)接着两个心房舒张,此时两个心室收缩。
(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3)然后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
(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9.什么叫心率?心脏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叫心率。
成年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
10.不同血管受伤的特点及如何止血?动脉出血血流猛急,血色鲜红,指压近心端。
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3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2021年单元测试卷1.(填空题,2分)白细胞都有细胞核.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可以穿过___ ,集中到受感染的地方,吞噬病菌.所以,白细胞对人体具有___ 和___ 作用.2.(填空题,2分)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___ ;体积大,数量比较少的是___ ;最小的血细胞是___ .3.(填空题,2分)小茗上了一天课,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妈妈说:“今天,生物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人体内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中包括有血浆和血细胞.原来,血细胞可是我们人体的‘好朋友’.它们当中有的像勤劳的搬运工,有的像忙碌的修补匠,还有的像是英勇的战士,保卫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小茗妈妈不禁摸不着头脑.你能结合血液的组成帮助小茗的妈妈弄清楚下列问题吗?(1)“搬运工”是___ ;“修补匠”是___ ;战士”是___ .(2)“搬运工”主要搬运的是___ ;这种“搬运”是靠其中的___ 来完成的.4.(填空题,2分)(1)人类ABO血型系统分为 ___ 型、___ 型、___ 型、___ 型.输血时应输入 ___ 血为原则;健康成人一次献血 ___ 毫升不影响健康.(2)人体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透明的液体是 ___ ,下层红色不透明的液体主要是 ___ ,两层交界处有一层白色的物质,这主要是 ___ 和 ___ .5.(填空题,2分)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 ,它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___ .6.(填空题,2分)人的三种血细胞中,能够运输氧气的是___ 。
7.(填空题,2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C、D代表相关物质,① 、② 表示结构,请据图回答:(1)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 ___ 和 ___ 两个过程后,[A]小分子 ___ 进入血液循环.(2)外界的空气通过[___ ]呼吸道进入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② ]___ ,在这里与血液进行 ___ ,气体[B]进入血液,主要由红细胞中的 ___ 运输,血液变为含氧丰富的 ___ 血.8.(填空题,2分)血液由___ 和___ 组成,血液不仅具有___ 功能,还具有保护和防御功能.9.(填空题,2分)骨是由骨膜、___ 和 ___ 构成的器官。
课题:《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授课人:单位:《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比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方向,区分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能力目标:独立进行“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操作。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生命,保护生物,形成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
2.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内容简介〗本节内容是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涉及到“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的相关知识,内容较为抽象。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实验教学和实物教学为引领,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学以致用,健康的生活。
〖设计思路〗一、创设情景激疑引思利用谈话法,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感冒治疗”的措施,教师分析各种治疗手段与血管的关系,使学生感到血管与我们密切相关,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陟遐自迩探寻新知“探寻新知”部分按照由浅入深,由微观到宏观的思路进行学习。
教学设计既兼顾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能够注意对学生能力的提升。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自由和自主,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当了引导者。
具体学习环节如下:初步感知——通过人体血管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初步感知血管的存在,特点,类型不同。
微观揭秘——通过显微投影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实验,让学生认识了我们体内有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见识了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使学生获得对血管的感性认识。
宏观比对——通过实物“宏观对比”和活动体验的辅助教学,使学生对血管结构和功能上升到理性归纳。
三、链接生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并通过分析不良的生活习惯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关注健康。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1. 中医切脉一般是在“桡动脉”,与静脉相比,桡动脉的特点是A. 血管壁薄B. 弹性小C. 血流速度快D. 管腔大2. 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其主要原因是A. 冠状动脉被血凝块堵塞B. 主动脉被脂肪堵塞C. 心肌暂时缺氧D. 肺动脉发生痉挛3. 一个战士训练时手臂受外伤,伤及静脉,血流不止,此时应采取的暂时止血措施是A. 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B. 压迫伤口远离心脏一侧的血管C. 只用“创可贴”简单处理伤口即可D. 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4. 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 心房心室静脉B. 心房心室动脉C. 心室心房静脉D. 心室心房动脉5. 在显微镜下观察活金鱼的尾鳍时,辨别毛细血管的方法是寻找A. 没有瓣膜的血管B. 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C. 血流向尾部的血管D. 血流向头部的血管6. 我国倡导无偿献血。
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的静脉采血,而非动脉采血,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 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B. 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C. 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D. 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7. 下列不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A. 糖尿病B. 恶性肿瘤C. 网瘾综合症D. 甲肝8. 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被利用以及二氧化碳产生的场所分别是A. 细胞、细胞B. 动脉、静脉C. 肺泡、细胞D. 细胞、心脏9. 如图中,甲为人血永久涂片,、、为血细胞:图乙为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箭头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图甲中的具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B. 图乙中、、三条血管分别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C. 图甲中的数最最多,具有运氧的功能D. 图乙中血管管壁最薄10.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A. 物质交换B. 物质运输C. 物质吸收D. 废物排出11. 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会有生命危险。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师寄语努力就能成功;怀有希望者,便拥有一切学习目标学生自主活动材料基础知识梳理1.心脏概述:心脏位于______中部稍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
2.心脏分四个腔室,分别是 _______ 相连血管________,_______相连血管______,_______相连血管________,______相连血管____________。
3比较壁的厚薄:_______厚于________,其中最厚的是________。
心脏壁的厚薄与_____________有关。
可以通过用手捏心室壁厚薄的方法来判断心脏的左右。
4.心脏内有两种瓣膜:________和________。
房室瓣位于______和______之间,保证血液只能由_____流向_____ ___;动脉瓣位于______和______之间,保证血液只能由_____流向________;不能倒流。
5.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是相通的,但是左右心房之间以及左右心室之间各被肌肉隔开,有什么意义?________ _____。
(左心房和左心室里流的是______血,右心房和右心室里流的是________血。
)6.心脏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掌握知道心脏的跳动具体过程。
根据课本图3.3-12做此题。
心脏跳动一次,就是________和_______各一次。
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是:先是两个心房_________,此时两个心室_______,房室瓣______,动脉瓣________,血液由______流向_______;接着两个心房________,两个心室______,房室瓣______,动脉瓣________,血液由_ _____流向_______;然后心房和心室同时______,房室瓣______,动脉瓣________,血液由______流向_______,由______流向_______。
年级:高二学科:生物班级:学生姓名:制作人:不知名编号:2023-15第3章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第二课时)【预学案】实例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部位及作用: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提高,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2)调节过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来进行的。
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到,下丘脑就会分泌,TRH运输到并作用于,促使垂体分泌,TSH随血液运输到,促使甲状腺增加的合成和分泌。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和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使的分泌减少而不至于浓度过高。
也就是说,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也存在。
(3)分级调节①概念: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分层调控,称为。
②分级调节轴:,,分泌分泌甲状腺下丘脑垂体性腺促XXX激素释放激素促XXX激素肾上腺皮质③意义: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激素调节的特点(1)通过______运输。
(2)作用于______器官、______细胞。
注;①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并不是指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而是运往到全身各处。
②激素只能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直接原因:只有靶细胞膜上或膜内有与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③激素只能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根本原因:与相应激素结合的受体的基因,只在靶细胞内。
④分泌激素的细胞本身也可能是其分泌激素的靶细胞(如:甲状腺)。
(3)作为______传递信息(4)微量和______。
2.激素间的关系:(1)______作用: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都能提高血糖浓度。
(2)______(抗衡)作用:_______________降低血糖浓度与上述三种激素的升糖效应之间相抗衡。
【探究案】探究一: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阅读课本53页思考•讨论讨论1: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中,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有何关系?讨论2: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是如何实现的呢?讨论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图一和图二中表示下丘脑的有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垂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甲状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练习题)1、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血管中血压最高的是主动脉B.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C.公民进行无偿献血,医生在为其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D.毛细血管利于物质交换的特点之一是:其管壁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2、为观察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同学们做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尽可能选择尾鳍色素较多的小鱼进行观察B.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滴水,目的是为小鱼提供饮水C.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D.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示意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表示动脉的是()A.B.C.D.4、根据右图所示判断,P和Q分别是()A.动脉,静脉B.静脉,动脉C.静脉,静脉D.动脉,毛细血管5、右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A. a、b、cB. a、c、b C.c、b、a D. c、a、b6、护士在给病人打点滴时,常用橡胶软管扎紧手的腕部,这时会发现橡胶软管上方(靠近肢端一方称下,近心端称上)的血管变化情况是血管①变得扁起来,在橡胶软管下方发现血管②膨胀起来,这时护士将针头插入膨胀起来的血管中。
试判断血管①②依次是()A.动脉、静脉B.静脉、动脉C.静脉、静脉D.动脉、动脉7、人体的循环系统结构中,不存在瓣膜的是()A、心房和心室之间B、动脉血管内C、四肢静脉血管内D、心室和动脉之间8、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闭,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心房→心室→静脉B、心房→心室→动脉C、心室→心房→静脉D、心室→心房→动脉9、由外伤造成的动脉损伤比静脉损伤更危险,其原因是()A.动脉内血压高、血流速度快B.动脉内血液含营养物质多C.动脉内血液含氧比较多D.动脉管壁厚,弹性差10、下列哪项不是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A.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B.管壁很薄C.管内血流速度很慢D.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11、手背上俗称“青筋”的血管具有的特点是()①管壁较厚、弹性大②管壁较薄、弹性小③管内血流速度快④管内血流速度慢⑤管壁内表面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⑥管内血液流向周围的毛细血管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⑥12、如图所示为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示意图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③→①13、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
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一.血液的成分和功能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葡萄糖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液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2.血液分层现象:①5%柠檬酸钠溶液是一种抗凝剂,它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
②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中间很薄的一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3.三种血细胞的特点及功能名称形态结构功能正常范围RBC 数目最多,个体较小,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成熟的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男(4.0~5.5)1012个/L女(3.5~5.0)1012 个/LHCB含量男:120~160g/L女:110~150g/ LWBC 数目最少,个体最大,有细胞核吞噬细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属于人体的第和道免疫防线)(4.0~10)×109个/LPLT 数目较少,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100~300)×109个/L4.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血块颜色鲜红;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气分离,血块颜色暗红。
【功能】与氧气结合运输氧气。
5.血量和血型(1)成人的血量大约是体重的7%-8%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有生命危险。
(2)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输血原则】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学会解读血液化验单检查结果红细胞低于正常值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白细胞高于正常值可能病症贫血贫血体内有炎症。
如扁桃体发炎等医生建议多吃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多吃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药物消炎【点拨】平原地区的人到高原地区工作,短期内有一种细胞数量增多,这种细胞是:红细胞。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一.血管1、三种血管的特点和功能名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多数分布较深、少数较浅多数分布浅、少数较深全身各处,分布最广管壁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壁簿,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大小管腔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 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血流速度最快管内血流速度慢血流速度最慢【点拨】2、毛细血管有利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1)数量大,分布广 (2)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3)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4)管内血流速度最慢【点拨】手背的“青筋”是静脉,分布在四肢的静脉中有静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静脉注射的部位也是静脉,能感觉到搏动的是动脉。